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佟贵妃一出御书房顿时觉得整个人精神抖擞,神(情qíng)气爽,回到朝霞(殿diàn)立刻让人备了(热rè)水舒服泡了个澡,因为刚才在御书房,皇帝发怒的时候她可是吓出了一(身呻)汗。
而在御书房这边,等佟贵妃离开后。皇帝立刻让黄公公去打听,没一会儿,黄公公就回来了。
“好像是大天师推算的,说明年是孤鸾年,要僻娶。”
“大天师?孤鸾年?”皇帝诧异了下,他记得自己刚登基的第二年就遇上了孤鸾年,都说孤鸾年不是好年,也不吉利。对于一个新登基的皇帝,才上位就遇上这种事,难免会让天下人认为他的登基是否有违天理。为此事皇帝还让大师天特意做了一场法事,为求天下太平。如果这话是大天师说的,可就得好好考虑考虑。
不过,皇帝现在心中已经另有一番思量,他凝眉沉思片刻,对黄公公道:“你马上派人去卦相馆一趟,请余地师即刻进宫。”
宣旨的人到的时候,余念娘正在和杨凯商量卦相馆另一宗生意的事。
“既然你决定在卦相馆里卖东山西,那势必得与卦,相有关才行。除了你刚才说的那些东西,我觉得还可以再卖些小玩意儿,毕竟开门做生意是为了赚钱。”
“什么小玩意儿?”余念娘不管是前世今生都没做过生意,所以对这些行道也不懂,更没经验。
“例如象征着吉祥的小东西呀!一定得做的精致,特别,这样才能将那些有钱人吸引住。还要做一些适合小孩子的,能够寓意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成本高一点也无所谓,到时候卖价提高便是如果这些门路行得通,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卖一些生活用品,例如绣了八卦的抱枕,靠垫,等等呀,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可以做的东西(挺挺)多的呀!”
余念娘默默的看着他:“说得倒是容易。这么复杂总得有人统管,还要进货等等,我(身呻)边的这几个人哪够用?”
“没事,你不是还有我吗?”杨凯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余念娘,然后嘻嘻厚着脸皮同她商量:“师妹,师兄的意思是这样,你让师兄入伙,这跑货,管理的事就归我,你一点儿不用((操cāo)cāo)心,只管月末分钱即可。哦不不不,你除了分钱,也要帮着出主意。我虽然没什么做生意的大本事,但是这点小生意还是难不到我的,你看你对这些也不懂,何必浪费才华在这上面,是不?”
余念娘好笑的看着他,其实杨凯这主意(挺挺)中她意,免了她不少事。对于能将她当真正朋友的人,有好事大家一起分享也无所谓。
“好啊!”余念娘爽快的答应下来。
“呀,师妹果然豪爽。”杨凯一幅摩拳搓掌的架势:“我这就回去给你写一份计划,将要营生的东西统一规划一下,看看哪些可以暂时先做,哪些需要搁置。”
“好,那辛苦师兄了。”余念娘客气的道。
“不辛苦,不辛苦。”杨凯笑呵呵的道:“这里面不是有我一份吗?至于本金,明(日rì)我就送过来。”
同余念娘交代完,杨凯豪气万丈离开了卦相馆。
孙妈妈看着离去的杨凯,露出欣慰的神(情qíng):“以前杨公子老说姑娘是他的贵人,依我看,杨公子也是姑娘的贵人。”帮着余念娘干这干那,毫无怨言,有什么想法也是当面,明明白白向余念娘说清楚,不耍手段,不玩心机。这样的人结交起来才没有负担,也才可能成为真心朋友。
玲珑和五彩亦点头,很认同孙妈妈的话。
杨凯离开没一会儿,宣旨的就来了。
皇帝歇了有十来(日rì)没召余念娘进宫。
听此,余念娘忙进屋换了衣服,孙妈妈和五彩客气的将宣旨的人请到馆里坐下喝茶。等到余念娘换了衣服,立刻进了宫。
皇帝坐在御书房的书案旁俯首写字。
余念娘恭敬的行了礼,然后假意伸着脖子瞧了两眼上首的皇帝,微笑着道:“皇上的字写得可真好!”
皇帝一愣,看向下面的余念娘一下哈哈大笑起来:“你这赞扬虽然有些苍白,朕听着却很舒服。”实实在在的言语更能表达出真诚,对于听过无数奉承的话的皇帝来说,这些简单坦白的称赞更能打动他。
“好听的话臣女不会说,臣女只会说实话。”余念娘一本正经的道。
皇帝就觉得余念娘(挺挺)有趣,笑得眼角的褶子印一层一层的叠在一起,指着余念娘对着一旁的黄公公道:“朕觉得整个朝堂就地师说话朕最(爱ài)听。”
黄公公陪笑,心里琢磨着这些(日rì)子皇帝只有跟余念娘说话的时候才会开怀大笑。低首恭敬的道:“皇上说得是。余地师为人坦诚直率,向来有什么说什么。为皇上,为朝庭办事亦是忠心耿耿。”
皇帝眼神闪烁的瞥了眼黄公公,站在下首的余念娘眼珠子也动了动。
皇帝缓缓收起脸上的笑容,和谒的对余念娘道:“地师坐吧。”
黄公公机灵的搬了个小凳子放在余念娘(身呻)旁。
余念娘看了眼(身呻)旁如意纹的开光凳子,犹豫了下才坐下。
上首的皇帝一直注意着她,见状,不由好奇道:“地师怎么了?”
以往皇帝赐座余念娘都是恭敬谢恩后便大大方方的坐下。那自然而然的态度让镇国公,户部尚书,宁安候等人见了都不由侧目,皇帝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心(情qíng)也(挺挺)复杂,后来慢慢便知余念娘本就是如此的(性性)子。
余念娘起(身呻),向皇帝行礼:“回皇上,皇上赐座给臣女,臣女荣幸万分。可是前两(日rì)臣女琢磨了一下,臣女父亲虽然被皇上追封为天演大师,可是毕竟已经去了十年,也没有如大天师一样为皇上,为朝庭效过力。而臣女每次进宫都能得如此殊荣,臣女觉得自己应该特别的谨慎言行,这样才不辱父亲的威名,不负皇上一片圣意。”
☆、第351章 孤鸾年二
“如大天师一般?”皇帝挑起眉头。
余念娘神色更加恭敬:“是的。大天师道法造诣高深,精通玄术,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皇帝点了点头,颇为赞同:“大天师确实功力不浅。你们若都能如大天师一般,那便是我朝一大幸事啊!”顿了下又道:“可是这与朕赐你座有何关系?”
余念娘脸上闪过犹豫之色。
“地师,只管说,若是说错了,朕也不罚。大天师宽宏大量,也不会计较这些小事。”皇帝大方的道。
“谢皇上。”余念娘谢恩:“这事与大天师没有关系,只是臣女前两(日rì)偶然听人说,只有如大天师这般高贵(身呻)份的才能有资格得皇上赐座。臣女的父亲虽是天演大师,但那毕竟不是臣女,臣女万不能仗着此侍庞而(娇交),忘了自己的(身呻)份。这些也只是臣女无意间听到的,至于是谁说的,臣女也不知道。不过,臣女觉得倒是说得(挺挺)对的。”
可是皇帝就很不高兴了。
想要赐座给谁,是皇帝自己说了算,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来指手划脚,只不过是一份体面,这种小事还有人要来管,那他的江山这些人是不是也想染指?
虽然余念娘说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的谣言,但皇帝觉得肯定是从天道院出来的,就算这话不是大天师自己说的,那大天师也有责任,御下不行,如何治理国家?
皇帝脸色不虞,对黄公公道:“你去查查这些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黄公公忙应是,匆匆瞥了余念娘一眼,出了御书房。
他知道余念娘不多,但私下里却了解余念娘虽与皇后娘娘和佟贵妃走得都不近,却认识宁安候世子的。
大天师孤鸾年的说法明显偏颇二皇子,皇帝将余念娘召来还没提及此事,余念娘就先将了大天师一军。
余念娘平(日rì)不显山不露水,竟然有这等心机。
出了御书房,黄公公抬手给了自己不停跳动的左眼皮一巴掌,暗下决心,以后不能再将余念娘等闲视之。宫里的事他不能再掺和了,只有跟着皇帝才不会出错。
让黄公公去办的事,皇帝并不是立刻就要结果。
他说起大皇子和二皇子娶妃和孤鸾年的事。
“所有东西礼部差不多都已经准备妥当,二皇子的婚事原是定在明年,若是这时候提前,恐怕礼部又会乱成一团历朝来也没有两位皇子一起成亲的,贵妃的意思是大天师说明年是孤鸾年,希望二皇子的婚事能在年底完婚。孤鸾年僻婚,成婚好(日rì)子不好选。朕想着余地师推卦厉害,可否看看这孤鸾年有没有什么办法,破一破?”
明年是孤鸾年,余念娘早就知道。
什么是孤鸾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闰月。
历法在很早的时候就在运用,它的称呼各不相同,“(阴阴)历”、“农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
孤鸾年是指一年之中有两个立(春春)时节的年,也称一年两头(春春)。孤是指孤单,鸾是一种鸟类,一只形单影只的鸟,古人认为孤鸾是失偶的鸟,无法双宿双飞,所以,古人便有每逢孤鸾年就有僻娶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已不再忌讳这些。
余念娘查过天朝历法,当今皇帝登基没两年就出现过一次孤鸾年,对于新帝来说,出现这种不吉利的年头民间会有多种说法,有人甚至会怀疑是否皇帝德行有失,所以,才招致孤鸾年。这算是一种迷信。
从皇帝语气中余念娘明显感受到皇帝对孤鸾年的忌讳,当年孤鸾年,皇帝被民间的流言蜚语惹得烦不胜烦,在金銮(殿diàn)上发过好几通脾气。可是这种天灾,他也没有办法。
皇帝本(身呻)对这种不吉利的东西也十分在意,所以,和余念娘的言语之间才留有一线后路,说什么明年的好(日rì)子不好选,却不说孤鸾年需僻婚,无好(日rì)子可选。
然后还想让余念娘想办法破解,若是余念娘真的做成了,那不仅解决了二皇子的婚事的事,还可以洗涮皇帝当年的憋屈,告诉世间众人,孤鸾年与他这个皇帝是无关的。
“回皇上,明年的确是孤鸾年。”余念娘道。
闻言,皇上脸上闪过失望,知道不会有错,听到余念娘证明皇帝还是有些失望。
“不过”余念娘话锋一转:“孤鸾年却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也并不是什么不吉祥的年头。只是闰月”然后,余念娘将节气的运行,历法的运作,如何会出现闰月一一解释给皇帝听,这与皇帝所理解的大相径庭,但却十分的合理,最后皇帝还让人将当朝的历法以及前朝历法拿来查看,果然是每隔几年就出现一个闰月。
皇帝顿时对余念娘佩服至极,不停夸她是个人才!
为何皇帝会如此高兴?
因为刚才黄公公去打探孤鸾年的事时,得知朝堂下已经有人在议论孤鸾年的事,相信明(日rì)早朝定会有人提到孤鸾年,到时候他就可以用余念娘这(套tào)说法回驳众人,告诉所有人,孤鸾年只是历法运作当中古人设置的闰月,与任何人无关系。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皇帝特意嘱咐余念娘回去准备。
等到翌(日rì)朝会,朝会刚开始不久,果然有御史提到了明年的孤鸾年,说皇帝登基这已经是第二个孤鸾年,请皇帝下旨向天请恩,免灾免祸,应由皇帝亲自作法,为天下苍生祈福。
不管是作法还是祭祀这种事理应由天师来完成,若是请皇帝亲自作法,不免有些让皇帝自罚的意思。
皇帝听了后大怒。但当着文武百官,此时却不宜发火。
于是,皇帝憋着一口气,绷着脸驳回了那御史的请求:“对于孤鸾年的事本来朕也(挺挺)担心,不过昨(日rì)听余地师解释后,才知孤鸾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它不过是历法中的闰月,历法由古人而创,所以,也并不是什么天遣”接着也不管众人如何诧异,立刻宣旨请余念娘进宫。
这下金銮(殿diàn)上可炸开了锅。
余念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师,无品无阶竟然也能上金銮(殿diàn)议事,而且对于她提出的孤鸾年隶属历法自然编撰的说法十分怀疑。
☆、第352章 孤鸾年三
皇帝绷着脸坐在龙椅上,冷冷的看着(殿diàn)中交头接耳的众大臣,眼神在凝眉沉思的户部尚书,淡然的宁安候,惊讶的镇国公等等弘股大臣脸上扫过,最后他将目光转向神色已经恢复自然的大天师(身呻)上。
皇帝吐出一口气,淡淡对(殿diàn)下众臣道:“余地师虽只是坤院的小小地师,但是她精通天道,玄术厉害,就拿朕上次去避暑山庄遇刺一事来说,足以证明她比许多人强。”
这“许多人”涵盖的意义无比深沉呀!
在避暑山庄途中,有不少人是亲眼见识了余念娘推卦的厉害,后来一些到避暑山庄议事的官员也知道这事。因此,余念娘的盛名早响彻朝中众臣耳中,也让许多人是真正的佩服起她。何况,从避暑山庄回到京城后,皇帝经常召余念娘进宫论道,就连大天师以前也不曾有此待遇。
大(殿diàn)中议论声顿时小了不少。
对于余念娘,闻其名者多,见其人者少。
很快,一个穿着桃粉色的妆花褙子的姑娘低头垂眸走进大(殿diàn)。
她(身呻)材高挑,走路文雅端庄,皮肤白皙,长得标致,年纪约摸有十六岁,没有一丝如天道院中天师的仙气,完全宛如哪位大人家中的千金小姐!
大(殿diàn)中议论声再起。
余念娘跪在(殿diàn)中,俯地磕头,恭敬向皇帝行了个标准的大礼。
那姿势,礼仪标准比皇家的公主做得还好!
众人突然静默了下。
站在金銮(殿diàn)下左首第一位,宛如仙人般的大天师,这才移动目光将余念娘从上到下打量起来。
“余地师请起!”(殿diàn)中响起皇帝的声音。
余念娘起(身呻),低头垂眸站在大(殿diàn)中。
人群中有轻微(骚骚)动。
一个无官无品阶的地师竟然敢站在金銮(殿diàn)上与皇帝说话?
可是余念娘早得了皇帝的特许,进宫面圣不用行跪拜之礼,与天道院的众天师同遇。而且皇帝还亲自赐了她一腰牌,可以随意出入皇宫。
故,人群中的(骚骚)动立刻又停了下来。
“朕知余地师博学多才,精通天道,一手卦推得炉火纯青。今(日rì)召地师进宫,是想地师与众臣和大天师说说这孤鸾年的事。”皇帝也不费话,一开口就让余念娘向众臣以及大天师讲解什么是孤鸾年,却不是让她与众臣讨论孤鸾年。这话明显表明皇帝是极为认同余念娘的说法和想法的。
不管孤鸾年关系到什么,只看皇帝的态度就很让人深思。余念娘不过是多进宫与皇帝论了几次道,怎么就如此得皇帝看重和信任了?
皱着眉头的户部尚书快速扫了眼前面面色淡然的大天师,然后又看向一旁脸上同样闪过惊讶之色的宁安候,再看耷拉着眼皮子的刑部侍朗段立诚,户部尚书顿时觉得前些(日rì)子听到的话可能是真的。
说佟贵妃原是看中了段立诚的孙女给二皇子当侧妃,可是段府却无意将府中的姑娘嫁入皇家,于是段太太找到了余念娘,余念娘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胆大包天的帮着出了主意。同时还与段太太打气,段太太才使人去试探光禄寺卿耿忠夫妇的口气,将自己的面子全脱掉,表面出十分的诚意。
依着当时的(情qíng)形和耿段两府的(情qíng)况,段芷芹配耿犹啸有些勉强。可谁知道,余念娘不知道在皇帝面前说了什么。等到皇帝去了佟贵妃那儿的时候,皇帝当面毫不留(情qíng)的驳了佟贵妃要娶段府姑娘给二皇子当侧妃的事。
谁都知道,佟贵妃向来不让她得到的,她千方百计也要弄到手,可惜等从避暑山庄回到京城,佟贵妃还没想出法子,段府和耿府就传出好消息,段芷芹和耿犹啸的婚事定了下来。
这一巴掌扇在佟贵妃脸上那是疼得她面子里子都没了。
因为这事,段太太和余念娘一下子亲近起来。
所以,私下里大家都在传,说余念娘表面上看着皇后和佟贵妃两边,谁也不靠,实际上她是站在大皇子这边的。
现在看段立诚的样子,像是对不管余念娘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惊讶的表(情qíng)就知道,这事很有可能是真的。
但户部尚书转过脑子一想,余念娘不过是坤院一个地师,就算再有能耐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上面还有一个天道院,天道院压不了她,还有大天师。
如此,户部尚书又专心起听余念娘要说什么来了。
听话听音,余念娘恭敬的抬手朝龙椅上的皇帝行礼:“遵旨!”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就像重臣要向文武百官宣读传授讲经一般。
众臣心中百般滋味!
余念娘领命后,立刻转(身呻)面向众臣,众人这才看清她的真容。
明亮漆黑的眸子,犹如夜空中的繁星,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跟会说话似的。柳叶眉,(挺挺)立小巧的鼻子,樱桃润泽般的嘴唇,当她清辙明亮的眸子扫过自己时竟让人产生一种敝亮光明的感觉。
这感觉真是诡异!
“历法的使用在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在沿用了,它的叫法各不相同,不管是(阴阴)历,农历,古历,黄历,夏历还是旧历都是指它。而历法如何来要从上古时候说起,最早创造历法的乃是伏羲大帝,那时称为‘上元历’”
“胡说!”人群中有人突然大喝一声,刚才那位奏请皇帝亲自作法的御史走了出来,他一脸鄙然的看着余念娘:“历法最早乃黄帝所制,称为‘黄帝历’!”
大天师微微皱了皱眉。
历法谁不知道?但要真正追溯它的起源和创始人,不是钦天监和天道院的人,有谁会去在意这些东西。
“这位大人您说错了。”余念娘微笑看着御史:“最早创造历法的乃是伏羲大帝,是‘上元历’,而‘黄帝历’是在‘上元历’的上面改进过来的。这天下每换一代君王,往往都会重新颁布新的历法,新历法都是在旧历法上改进而来,所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才能如此完善。”
“一派胡言!”御史不屑讥笑。
余念娘看着御史问:“大人,您看过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吗?”
御史一愣,反讥道:“这种无稽之谈谁会看?”
余念娘淡淡的笑,也不生气,继续道:“楚帛书中清楚记载着伏羲大帝乃是创世神,他与女娲娘娘同为福佑社稷的正神。两人结为夫妻后生儿育女。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和八卦,创造了文字他观云,看雨雪,打雷闪电,刮风,起雾等等,又根据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阴)阳变化之理,将星辰(日rì)月升序记下,最后慢慢制成了历法伏羲大帝不仅是历法创始者,还是占卜八卦宗师!”
☆、第353章 孤鸾年四
余念娘所讲到的关于伏羲大帝的事,别说御史,就连大天师有些都不知道。众人一脸茫然,皇帝却非常感兴趣,连问了余念娘几个问题。
本来是说孤鸾年的事,结果说了半天伏羲大帝的事,御史回过味儿来后,很恼火,绷着脸向皇帝启奏:“启奏皇上,臣以为关于伏羲大帝的事,咱们可以改(日rì)再说,现在要讨论的是关于孤鸾年的事。”
皇帝也回过神来,满脸笑呵呵的对余念娘道:“瞧朕越说越远,不是说着孤鸾年的事吗?边带着地师也越说越远。”
(殿diàn)中众臣愕然,明明是余念娘东拉西扯一阵伏羲大帝,还将占卜八卦带进来,惹起皇帝的兴趣,浪费大半天时间说这些没用的。哪是什么皇帝将话题偏的!
“是,皇上。”余念娘恭敬的应道,立刻将话题拉回:“所以,追溯至源头,历法乃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所制……制定了二十四节气。立(春春),俗称打(春春),也就是(春春)季即将开始的意思,每年(阴阴)历二月四(日rì)到五月太阳到达黄经三百一十五度时为立(春春)。最早在一月二十(日rì)出现,最晚甚至到二月二十,因此立(春春)偶尔会出现在(春春)节前,为了顺应寒暑变化,农历采用了一十九年中加入七个闰月的方法,因此十九年中有七个年头是缺少立(春春)的无(春春)年,七个年头是双(春春)年,另外五个年头是单(春春)年……”
“历法也并非一月刚好三十(日rì),大月设三十(日rì),小月只有二十九(日rì),但节气还是固定三十(日rì)为一个节的运行,为了符合历法的运作,所以,必有闰月。设置闰月来调整。也因此,那年当中会因为闰月出现两个立(春春)……所以孤鸾年并不意味着不吉祥,婚缘的优劣,幸福与否,主要与个人生辰八字的组合,十神的兴旺衰弱与大运,流年的变动等因素有关……”
余念娘讲得精细,清楚,听着金銮中文武百官一愣一愣的,就连懂得最多的大天师,对余念娘所讲的有些东西也不知道。
怀疑便是自然的了。
“胡言乱言!”这回出来驳斥余念娘的不是刚才的御史,而是佟伯爷。
佟伯爷气愤的瞪着余念娘,要知道余念娘这(套tào)说词如果取信了皇帝,取信众臣的话,那二皇子的婚事真就只能办在明年了。
“这些不过是你一面之词,我等这么多年怎么从未听过这些。”说着佟伯爷转(身呻)大天师:“大天师在此都未说什么,你不过一个小小的地师竟然在这金銮(殿diàn)上,胡言乱语,指……”佟伯爷立刻停住,改口:“扰乱皇上。”他本来是想说余念娘胡言乱语,对朝堂上的事指手划脚,结果一下想到余念娘是皇帝请到金銮(殿diàn)的,说余念娘指手划脚,那不是在骂皇帝?
佟伯爷额头冒出汗,幸好改口快。
对佟伯爷的话,众臣不少人点头赞同。
面对众人的质疑,余念娘丝毫不惧,她落落大方的站在金銮(殿diàn)中,看着文武百官,那胆量,那气魄,若不是(身呻)上一直带着恬静气息,真会给人一种上位者的错觉。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神(情qíng)惬意的看着下面的余念娘与众臣驳论,此刻他心(情qíng)无比轻松,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为将余念娘叫到早朝上来的明智之举差点当场拍手叫好。要是没有余念娘,恐怕现在与下面一拨人唇枪舌战的就是他皇帝自己了吧?
“我说的全都是真话。”余念娘看着佟伯爷:“请问伯爷看过几本关于开天盘古,或者远古战神,又或者八卦占卜历法的书?”
佟伯爷愣在原地,他一个从小官靠着女儿进宫当了贵妃,晋升至如今地位的人,最多平(日rì)看点书附庸一下风雅,要真论起知识博学来,(屁pì)不懂一个,哪里知道开天盘古时候的事?
余念娘转(身呻)看向皇帝:“回皇上,臣女刚才所讲的这些都是有依有据的,除了楚帛书中有记载,大相国寺里面有数十本这类的书籍。”
数十本?
听到这个数字众臣惊讶了。
他们怎么不知道?
“……诸位大人当然不知道了,诸位大人每(日rì)公务繁忙,就算有时间到了大相国寺也不会去相国寺的藏经阁看书呀,里面数十本关于伏羲大帝,女娲,上元历,黄帝历,开天盘古的书籍,各个时段,各个版本,讲得非常精细,如果有时间能将所有的书看完,对于开天盘古的事我们又会有一些新的领略。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看到的,也许里面还有我未看到的也是类似于此的记载。”
众大臣齐齐翻白眼,谁会无聊的为了一个历法的事,就去将大相国寺藏经阁的书全看完?
“……而且,大家可以回去将历朝历代的历法拿出来对比,很容易就发现,闰月的规律,并不是突然间出现的。对于闰月的记录很少,不过,我记得西域有一个叫火族的部落,对于闰月的到来和认知倒是比其它部落清楚得多。”
“火族部落?”龙椅上的皇帝疑惑的道。
“回皇上,是的。”余念娘道:“这个火族部落在十年前好像就被人覆灭了,不过,它们有一个特别的信仰,就是信仰火神,将火当成自己神圣的圣物。”
皇帝觉得这还真有趣:“那他们不用生火做饭?”
“当然要。”余念娘点头:“所以,都得很恭敬。”
“虽说闰月是历法自然现象,不过,毕竟百姓们一时还不能接受此种说法,明年即是孤鸾年,不知道余地师可有什么法子避避,以此让百姓心里上有个慰籍!”
“有啊,民间有一些特别的习俗,火族部落的人一直沿袭着这个习俗,可惜火族的人都不在了。不过,也许也有人生还!若有机会找到一两人,倒可以证明!”
“闰月时,民间有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邀请近村来的女客入席喝茶的习俗出嫁的女儿需买猪脚或者面线给娘家母亲,礼物上还得绑红丝线和(春春)花有些地方则是孩子给父母买鞋,以报哺育之恩还有的闰月那月将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等到离开时,娘家要送女儿雨伞或者蕉扇,寓意是女儿的保护伞……各个地方大同小异……当然也可以作法,不过,这作法的人还是得由道法高深的人来做最合适……”
☆、第354章 孤鸾年五
余念娘一句“应由道法高深的人来作法”深得皇帝的心啊!
皇帝立刻拍手称赞:“地师果然博学多才,其中所说,很多连朕都不清楚。”关系到这些事,要想天下人承认,自然不能落下天道院。
皇帝看向大天师:“大天师,以为余地师说得如何?”
(身呻)穿素袍,一(身呻)仙人气息的大天师抬手向皇帝行礼,面色淡然的道:“回皇上,余地师所说的关于孤鸾年的事确是如此。民间有一些关于闰月的风俗。至于其它的也不是目前最重要的,若是真的,自然有据可查。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明年的孤鸾年。孤鸾年已经深入民心,想要突然改变百姓的想法需要一定的时间。皇家素来受天下关注,一切当还以大局为重。”
孤鸾年的确深入民心,想要一时间改变民众的看法是不太可能的,这需要一个时间历程。皇家素来无小事,一举一动受天下人关注,本来孤鸾年僻娶,倘若皇家一意孤行,将来天下有个什么事,或者天灾,百姓会不会将其怪到皇家头上?
话听起来很中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仔细一想,大天师表达的意思恰巧与余念娘完全相反。
余念娘静静的垂眸站在原地。
皇帝皱起了眉头。
他不得不承认大天师的话很有道理,可这次的确是个好机会。孤鸾年始终是皇帝心中的梗,他是帝王,君王,绝不(允yǔn)许有这种梗和刺在心中,如果不把这根刺拔掉,这个污点将随着他驾崩入皇陵而被载入吏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