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您是不是有些啊,不如换件衣服吧。这眼见要暖和起来了,您可别一冷一受了凉。”付锦雪担心的道。
康氏听着耳根子发烫,面上不显的笑着应道:“是有些发。”却不提换衣服。
母女俩有说有笑,付天谐自顾喝着茶,而余念娘则一直端坐在一旁,不言不语,无论康氏和付锦雪如何说笑,她似乎都不感兴趣,只静静看着对面的桌椅,惹得付天谐看了她好几眼。
好在没一会儿,付锦业总算回来了。
“今临时有事所以没能陪着爹爹和娘一起看龙舟。”还没坐下就向付天谐康氏解释为何没去一品红。
“没事,没事,你的差事要紧。”康氏忙道,又让丫头沏茶:“还不快给少爷倒茶。”
付天谐却一本正经教训道:“马上要用晚膳了,折腾那些干什么。”但也没阻止丫头去茶室。
等丫头替付锦业倒了茶,付天谐起道“用膳吧。”一行人去了花厅。
因为付天谐在家,菜色比较丰富。
八宝鸭,炒芦笋,鲜蘑菜心,麻辣口条,汁鱼片,草菇西兰花,如意卷,还有一道三鲜汤。
有好几道是菜余念娘许久没吃过的。等付天谐道“开饭吧。”后,她毫不客气的默默吃起来。
付锦雪吃得少,每样尝了尝,吃了小半碗饭便放了筷子,康氏觉得她太瘦了,又让丫头替她舀了半碗汤。
付天谐和付锦业两个男子每人各添了满满一碗饭。而康氏觉得自己人到中年,材有些发福,不节制点就会很难看,只吃了个七分饱便放了筷子。
只有余念娘连添了两碗饭,也不顾几人的眼光,尽的吃了个饱。
用过晚膳,五人坐着喝了会儿茶,付锦业便称明还有事要早起便回了自个儿屋子。付锦业一走,付锦雪也跟着起。
本来余念娘也想走的,被付天谐叫住。
“你先等一会儿,舅舅有事和你商量。”
孙妈妈眼皮子抖了抖,心中暗道,终于来了。
余念娘恭敬的道了声“是”,然后坐回原处。
遣走了所有下人,屋里只剩付天谐,康氏和余念娘。
付天谐没立刻道明什么事,而是先回忆起当初余念娘的娘亲付月和其父余道生成亲的时候。
“那时候你爹一门心思喜欢看相,小叔让他帮着打理付家的生意,被他一口回绝,而你娘一心喜欢你爹。后来小叔只好让步,愿意由付府出钱由你爹随意去谋个营生。不管怎么样,总比去替人看相的好。你要知道,替人看相只不过是个江湖术士,不仅名声难听,也不被人瞧得上眼……”
付天谐口中的小叔便是余念娘的外祖父付一山,付天谐的爹付一明是付一山的庶兄。
“……可你爹也是个倔驴,怎么也不接受,而你娘怎么也不肯和你爹分开,气得你外祖父大病了一场。连你爹和你娘成亲也没去……”
“……那时候还没有付生,你外祖只有你娘一个闺女,心中挂念又拉不下脸面……后来听说你出生的时候你娘去了,你外祖父伤心了许久……最后还是我爹让我去了一趟伊州。那时候你还小,恐怕早没了印象,长得胖胖的十分可……好在,你父亲有出息,进了天道院当了天师,家里子也好了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你五岁的时候,他竟然在天道院的祭祀台血祭……从此以后,余家只有你和你祖父……”
付生是付一山老来子,即付月的弟弟,余念娘的亲小舅舅。
“当时你爹出事的时候,余家也不是没来过信,你外祖父一直不相信,还到处派人打听,加上付生子骨不好,你外祖母生下付生后不到两年也去了,里里外外由你外祖父一人打理,你由你祖父养着,这才没有接你过来。在付生五岁的时候,你外祖父也去,临闭眼的时候他还挂着你……后来付生就被接到了我们这一房……我因为常年在外做生意,无法去看你,而你舅母一介妇人,付家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人打理,太原府不比伊州,有钱,有权的到处都是,谁也得罪不起,可若你不努力经营,很快就会被人排挤在外,那时候,别说人际关系,生意很快就会被人吞掉,所以,直到去年,西北起了战事,我们担心你有个三长两短,再加上你今年已经十四,这才派人去接你。”
这算是简单的告知余念娘这些年为何付家对她不闻不问的原因。
不过,付天谐的话漏洞百出,十分牵强,余念娘也懒得去追究。
“……可惜啊,小叔唯一的儿子也没能活下来,付生先天月里不足,一生下来就泡在药罐子里,十岁的时候终究没熬过来去了,小叔临终前将他托付给我,我是愧对他老人家啊!”付天谐手掌抚额,一脸痛苦,歉意。
“老爷,你别伤心了。”康氏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双眼泪眼朦胧:“这些年我们也尽力了。他五岁到我们家,乖巧懂事,我也是喜欢他的,可惜他命缘该如此啊!”说到最后,康氏竟嘤嘤的哭了起来,付天谐亦是一脸伤感。
余念娘默默的坐着,从另一个地方来到这里,对那些素未谋面的人顶多是一个份的牵绊,谈何感而言!她能感觉出康氏两人是真心喜欢付生,她不知如何来安慰两人,当然,更多的是她有语言障碍,没办法安慰两人。只能让两人自己将心中憋着的绪发泄出来。
☆、第35章 亲事
“老爷,你别伤心了。”康氏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泪眼朦胧:“这些年我们也尽力了。他五岁到我们家,乖巧懂事,我也是喜欢他的,可惜他命缘该如此啊!”说到最后,康氏竟嘤嘤的哭了起来,付天谐亦是一脸伤感。
余念娘默默的坐着,从另一个地方来到这里,对那些素未谋面的人顶多是一个份的牵绊,谈何感而言!她能感觉出康氏两人是真心喜欢付生,她不知如何来安慰两人,当然,更多的是她有语言障碍,没办法安慰两人。
好一会儿,付天谐两人才收拾好心,再看余念娘坦然自若,静静的坐在原处,即没有表现出伤感的样子,也没有只言片语安慰自己两人,两人心中顿时生出一种复杂的绪来。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
付天谐清了清嗓子,道:“我们是真心喜欢付生的,一时没能控制住自己,让念娘笑话了。”
“你们,随意。”余念娘道。
两人脸上表顿时变化万千!
你自己的亲舅舅竟然没有一点难过就算了,我们伤心一番,你还让我们随意,难不成还想让我们当长辈的在你面前痛哭流涕一番,真是不像话!
算了,当前不是计较这事的时候!
付天谐整理了下自己郁闷的心,道:“其实今是想告诉你另一件事。当年你父亲去后,你祖父后来是替你订下了一门亲事的,不知道你可知否?”
余念娘不可思议的看向他。
付天谐暗道余念娘果然不知道。
“这事是你祖父后来写信告诉你外祖父……”
因为付一山气愤付月的过早离去,对余道生心中始终有怨,也对余家没有救活付月也耿耿于怀,所以,接到信以后,付一山并没有回信给余士明。
不过,这事付家的人都知道。
“你现在也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若我们能促成此事,也算是对你祖父有个交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你来太原府的原因,因为订家的那户人家也在太原府。”
“哦?”余念娘好奇道。
对余念娘的反应付天谐总算有些笑容了,不吭不响的一直坐着,没有一丝喜意或好奇,这会让他觉得好像和余念娘商量的是别人的事。
付天谐喝了口茶,笑着道:“那户人家姓卫,卫大人乃是太原府盐运司经历,从七品,而卫大人的哥哥卫鸿山乃是大将军徽下一名将军,从四品,卫大大人一家现居京城,你的亲事便是与卫鸿山大人的儿子订下的。”
“哦!”余念娘一脸恍然。
付天谐很高兴。
“这下你明白了吧?”
“明白。”余念娘点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付天谐派人接她到太原府了,原来和她订亲的人家这般了得啊!
“这事你不用心,过两,你舅母会寻个合适的机会去卫府拜访。对了,你祖父有给你留下订亲信物之类的吗?”
余念娘摇头:“没有。”
“那书信呢?”付天谐道。
“没有。”余念娘再摇头。
这下付天谐和康氏都傻眼了。
即没有信物,也没有文书,怎么证明两人订过亲啊?
不过,这不是余念娘心的事。
离开主院,余念娘带着孙妈妈两人回到静园,静园里康氏留下了一个婆子,孙妈妈回来了自然不用这婆子,便打发婆子出去了。
婆子当然高兴,原还觉着来这静园没意思,现在却觉得余念娘规矩不大,说话也和气,而且她也不用伺候余念娘,只需要每扫扫不大的院子即可。
婆子欢天喜地的出去了。
孙妈妈关了门,余念娘正站在碳盆旁边烤手。然后将自己已经订亲的事告诉了两人。
两人半天没回过神来。
“我怎么不知道?”孙妈妈更是惊讶的说话直接用了“我”字。
孙妈妈从付月进余家就跟在她边,按理说孙妈妈应该知道些信息才对,为何孙妈妈完全不知道。
不过,孙妈妈想起来了,当年西北战争的时候,余老爷子确实救过一个人,那人还在家里住了好些子,和余老爷子谈得来,而且,那人就姓卫。
如此看来,便是了,余士明救了对方,两人又成了好友,救命之恩无以为报,那人便给自己和孙子还有余念娘订了娃娃亲。那时候余府还富足。
细细想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孙妈妈高兴得不得了。
“哎呀,姑娘,这下好了,卫府条件如此好,你嫁过去也不用吃苦了,还在这太原府,以后和舅老爷一家也离得近……”
玲珑此时却比孙妈妈清醒。
“……先不说卫府会不会认这亲事,就算认了,那卫少爷长得是长是短也不知道,脾是否合姑娘,还有,余家现在不比从前,卫大人乃是将军,姑娘嫁过去的话真不会吃亏吗?”
一语点醒梦中人。
真是关心则乱!孙妈妈竟然没想到这个,饶是她有经验,这会儿也没了主意。
“姑娘,你看这事该如何是好,那咱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这里面有她选择的机会吗?
余念娘微微笑:“随他们!”
等康氏和付天谐说服卫府的人再说!
自从余念娘答应了亲事后,康氏的态度好了许多,不仅往静园里多派了丫头,有时外出也会带着她一起,慢慢余念娘对太原府也熟悉起来,当初的那种陌生感渐渐没了。
府里下人见太太对余念娘态度好起来,众人都不敢怠慢,连玲珑在府里打听事儿也方便了许多。
“听说昨来的那婆子是个媒婆,估摸着不是给表少爷就是给表姑娘说亲的。”玲珑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余念娘。
“嗯。”余念娘很少出院子,但也需要时刻知道外面的消息,对于这种芝麻小事当然用不得用她那特殊的能力。
每次借用能力她的子都会很虚弱的,所以,一般况下余念娘是不会擅用异能的。
“不过,后就是李府办的赏花宴的,如果咱们也能去就好了,也能见识见识这太原府富贵人家的宴席是怎么样的了。”
翌一早,余念娘去给康氏请安的时候,康氏主动提了这事。
“你来太原府也不识得几人,明就跟着我去李府参加赏花宴吧。”
“是。”余念娘道。
回到静园,孙妈妈和玲珑立刻将余念娘的箱笼都翻了出来,赏花宴各府姑娘肯定一个比一个美,余念娘绝对不能被比下去,不然会被人说是乡下来的姑娘。
这是孙妈妈和玲珑心**同的想法。
不过,能参加赏花宴的不是有钱人家就是有权的,比奢侈她们是比不过,若比美,余念娘长得不错,但难保还有更漂亮的美人。
所以,想要出挑,还得从美艳之中找不同,两人替余念娘选了一清新脱俗的衣服。
余念娘不在意这些,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随两人折腾。
☆、第36章 赏花
翌,梳妆打扮好,余念娘便去了康氏的院子。
付锦雪早早到了。她今穿得又不同。不似前几的艳丽漂亮,而是依清新脱俗为主!
里面淡紫底子折枝辛夷花刺绣,最新的交领袄,外面是hn色撒金褙子。
头发梳了一个垂挂髻:将发从头顶平分两股。结成鬟,垂挂于两侧,额前饰有垂发。头上插了一枝点翠蝴蝶钗。
清淡优雅中透着精致,衬得整个人高雅精致!
康氏很满意。在一群富贵小姐面前比奢华艳丽,那就是自取其辱,好在付锦雪懂得如何扬长避短。清新脱俗在一堆锦衣华服中更为独特!
“今儿这算是挑对了。”
“都是娘平教的。”付锦雪一脸喜意,还得在余念娘面前装淡定,拉着康氏的手撒。
余念娘穿衣一向很随意,今穿了一白色百合领桃红袄裙装,外面是一件团花刺绣的对襟褙子。梳了双平髻,戴了一支玉兰花的银簪。
素净清淡,一双眼眸明亮如皓月,神淡若,有一种娴淑幽静之气。
可因她行为规矩,说话简短,一句话从来不超过三个字。即没有姑娘家的生动活泼,也没有对长辈的孺慕之。丝毫不懂得如何讨人欢喜。
这样出去若是怠慢了那些贵府太太如何是好?
康氏忍了又忍。
可凭余念娘的姿色若是打扮得太漂亮嘴又讨巧,岂不是盖过付锦雪的风头?
康氏只好勉强的笑道:“你这孩子,穿得也太素了些!平该多笑笑!”
“是。”余念娘乖乖应道。
转过依旧面无表跟在康氏后。
李府举办的赏花会大多是太太,还有各府姑娘参加,也有一些喜欢吟诗作对的公子会去。
所以,付天谐将康氏一行人送出府便带着管事出去了。
李府这些年生意遍布天朝各地,黄胜久在天道院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两家又交往密切,现在,李长青又有了官,偏管仲清又是个会处事的,这些年李府与太原府各府太太关系还是不错。
管仲清到处购置了各种品种的花,府内又设有一专门的花房,要说太原府内谁家庭完最漂亮,府内装饰得最豪华,李府算是数一数二。
赏花请贴发出去后,管仲清就令府中管事开始精心准备布置。早早将大门打开,只要有人到,便有下人专门领着进去,照顾十分周到细致。
余念娘一行人到时,李府门外已经马车林立。
拿出请贴,有小厮领着余念娘一行人进去,到了二门,又有另一个丫头领路。
李府很大,是个四重进的院落。
院周围粉墙环护,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走出抄手游廊,眼前豁然明亮起来。
中间是个带有喷泉的水池,池内荷叶青绿,荷叶下红鲤成群,欢快的游来游去。一旁假山怪石,造型独特!
喷泉池旁边三条交叉青石路,沿着青石路便可以看见周围各处花团锦簇,繁花似锦,各色花种争相斗艳。
有最常见的素心腊梅,木本的杜鹃,金橘,代代,佛手,还有稀有的一品红,极品君子兰,天堂鸟,四季海棠,马蹄莲等等……
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冬季常见的有,四季常开的花种都有不少,连那稀奇难寻的也有!
可见管仲清这次花了不少心思!
沿着抄手游廊,过了喷泉水池,余念娘跟着朝着花厅走去。
花厅内已经坐了不少人。
远远就能看见一个锦衣贵妇,便是那李府当家人管仲清正和气的招呼厅内的妇人们。
康氏未语先笑:“各位太太都已经来了啊!我又迟了!”
厅内的太太们纷纷看了过来,露出惊讶之色。
“李太太!”康氏也不管别人什么表,笑着先招呼管仲清,若不是余念娘让玲珑事先打听过,康氏这样自来熟,她还以为付府和李府是私交呢!
“付太太!”管仲清脸上惊讶一闪而过,然后客气微笑招呼康氏,对下人道:“替付太太上茶!”接着又吩咐小丫头:“姑娘们都在花园里,带付姑娘去花园玩吧。今天不用太拘着,随意些!”
管仲清只有一个大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李湘云已经出嫁,而李二老爷膝下有一女儿也已经出嫁,三老爷的妻子刘氏因为体不适没有出席赏花会,便由二老爷的大儿子李峰的妻子月氏帮忙在厨房督促准备午膳。
府中没有合适的姑娘陪同,让一个丫头带路也不算怠慢。
付锦雪低眉垂眼向管仲清行礼。知礼,清新脱俗的打扮让她此时显得更为高雅纯洁!
“付姑娘真是越来越标致了。”管仲清由衷的赞叹。结果看见跟在付锦雪后一更加素净打扮的余念娘
“这位是?”管仲清道。
“这位是我们家老爷的外甥侄女,从伊州来的,前两刚到太原府。”康氏笑着道。
伊州战事已平,但战事前许多人从边关携家逃难,到了天朝各地,太原府也来了一些从边关来的人。
“哦,原来是付府的表姑娘,真是稀客,一同去花园玩吧!”管仲清和谒的道,语气丝毫没有怠慢之意。这也是管仲清会处事的表现。
厅内坐着好些太太,所有人亦是很好奇的看向余念娘。
“李太太!”余念娘垂眸规规矩矩的向管仲清行了一礼,然后大大方方的接受管仲清以及众人的打量。
接下来,康氏留在了花厅,余念娘跟着付锦雪,由李府的丫头领路去了花园。
一到花园,付锦雪便将那丫头打发走了。她带着石榴和桂圆两个丫头,婷婷娉娉朝着凉亭里人最多的地方走去,一点也没有要管余念娘的意思。
余念娘本也不想跟着去凑闹,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寻了一个人少的凉亭走去。
凉亭里坐着两个姑娘,一个穿着泥金撒花褙子,看上去大约十七岁的样子,端端正正的坐在圆桌旁嗑着瓜子。
一个穿着墨绿绣金褙子,年约十四岁的样子,无趣的丢着红漆描金海棠小托盘里的瓜子,撅着嘴一脸闷闷不乐。
☆、第37章 交友
两人后都站着一个丫头,看见余念娘一行三人朝这边走了过来,丫头轻轻咳嗽了一声。
两人抬起头。
泥金撒花褙子的姑娘便放下手里的瓜子,拿出一张素白的绣帕擦了擦嘴角。那穿墨绿绣金褙子的姑娘也跟着坐直了子,抿着嘴依然有些不高兴。
凉亭里放了一个碳盆,让坐在此歇息的人不至于冻着。
玲珑寻了个位置,掏出手帕扫了扫,孙妈妈虚扶着余念娘坐下。然后转过笑着道:“我家姑娘有些累了,在此歇息片刻,两位姑娘不要介意。”
穿泥金撒花褙子的姑娘郝然之色一闪而过,即都是来参加赏花会的,自己姐妹二人看见余念娘过来装出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实在没有必要。
她道:“无事,姑娘随意坐。”
余念娘神色淡淡对着穿泥金褙子的姑娘点了点头。
旁边的孙妈妈更是道了一声谢。
都是客,一声谢谢倒是显得过于客气,小心。
太原府达官贵人堪多,特别还有一些家世显赫的飞扬跋扈,受怨枉气的何止自己姐妹。
再瞧余念娘,虽然穿着素净,可是言行举止大方,不卑不吭,一点儿没有小门小户的畏缩
穿泥金褙子姑娘顿时对余念娘心生好感。
她将托盘内的瓜子轻轻移了移,笑着对余念娘道:“坐着甚是无聊,姑娘不如坐到这边来嗑瓜子。”
余念娘看向她,道:“好。”
然后坐到圆桌旁另一个空凳子上。
“我叫梅风玉,这是我妹妹,风雪,我们家住在平晋县。不知姑娘是哪个府上的?”
梅风玉笑着自报家门,余念娘当然不能不理
“余念娘,太原,付府!”
不过,她向来话少,话短。梅风玉两姐妹听明白她是付府的亲戚。不知为何心中有种怪怪的感觉,却又不知道怪在哪里。
“原来余姑娘是付府的,不过,以前怎么没见过姑娘?”梅风玉笑着道。
“家在,伊州!”余念娘道。
“伊州?”梅风玉两人立刻惊讶道。
伊州谁不知道,去年突厥在庭州屠城,整个天朝哗然,皇帝在早朝时大发雷庭,差点下旨将庭州太守诛连九族。
攻陷庭州后,突厥大军直伊州,当时的伊州城一片混乱,城内人心惶惶,无数人从伊州以及周边县城举家搬迁离开。
当时天下人都以为伊州在劫难逃,谁知道镇守西北大营的忠武将军,也就是宁安候率亲信以寡敌众,死守伊州,没让突厥攻进伊州城,成功的拖到大将军的援军,伊州这才免逃一难!
虽然突厥已经被打退回草原,但是这场战争所有人记忆尤新,就像十年前的西北之战一样。
所以,从伊州过来那便是逃难而来!
不过,梅风玉却没有因此怠慢余念娘,而是好奇的问:“那这么说你是才到太原府的?这样的话,算算伊州到太原的路程,你应该是去年突厥进犯的时候起程的?”
“是的。”余念娘点头。
“你快跟我们讲讲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况?伊州当时真的很混乱吗?你又是如何来的……”梅风雪更是一改之前的沉默,一脸兴致的问了几个问题。
余念娘微微垂眸,这个问题让她回答可真有些难,她掏出手帕轻轻捂着嘴,低低的叫了声:“玲珑”。
玲珑立刻会意,有声有色的将当时伊州城内混乱讲了一遍,又将她和孙妈妈如何跟着余念娘一路转辗到了太原府的事,告诉两人。
她不像余念娘说话一个字,两个字,断断续续。而是绘声绘色,像个说读人一样,将当时的各种场景,困难,危险描素得形象贴切,让人临其境。
两人听着目不转睛,连后面的两个丫头都竖起耳朵听着津津有味。讲到危险之处,四人不由自主替余念娘三人担心,后怕。
待玲珑讲完了,梅风玉和梅风雪还有些意犹未尽,同时,两人已经十分佩服余念娘,一个单姑娘只带着一个仆妇一个丫头,就敢独自从伊州到太原。
“你可真是太厉害了!”梅风玉由衷赞道。
“一般。”余念娘道。
梅风玉两人一愣,旋即呵呵笑起来,这才感觉出余念娘是如何的坦率,但她的这份坦率丝毫不会让人反感。
梅风玉和梅风雪出自平晋县梅府。梅府是平晋县有名的商贾,梅府掌家人乃是梅志泽,梅风玉两人的父亲梅志青是梅府二老爷。
梅大老爷有一个儿子,妻子乃是管仲清的大女儿李湘玉。
此次两人是跟着梅府梅大老爷的妻子范氏来到太原府参加赏花会的。
三人很快的融洽在一起说话,这说话当然是梅风玉两姐妹说得多,余念娘说得少,若是问起关于伊州的事,她便让玲珑回答。
相交后,余念娘也终于确定梅风玉的大伯母,范氏便是大庙会上让康氏难堪的那人。
对于余念娘是付府的人,梅风玉姐妹由开始的礼貌闲谈到了真心交谈。她们的疏离余念娘当然知道,肯定是大庙会上的误会让梅氏两姐妹对付府的人都不太喜欢,但是在知道余念娘真正的为人后,两人才真心与之相交。最重要的是,余念娘这种份是根本配不上李厅的。
余念娘一参加赏花会就交到两个朋友,孙妈妈是很高兴的。
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梅风玉提议三人一起到花园赏花。
余念娘应邀。
不过,在园中的时候,遇到了付锦雪一行人。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容貌相似的姑娘。
穿大红色遍地金水草纹褙子的姑娘年约十六,端庄沉稳,叫卫其雪;另一个穿玫瑰红织金缠枝纹褙子的姑娘年纪稍小,长相俏丽,叫卫其。两人同是一幅高傲的神色。付锦雪紧跟其后,一幅唯两人马首是瞻的模样。
梅风雪看见很不屑的嗤笑了一声。
付锦雪顿时一张脸涨得通红。瞪着眼睛盯了梅风雪半响,最后眼珠子放到余念娘上。
“表妹,你到哪里去了,我之前还让丫头到处寻你。你是第一次来太原府,识人眼睛可得看清。”
梅风雪已经知道余念娘和付锦雪的关系,再看付锦雪只觉得她还不如余念娘这个从小地方来的。纵然鄙视她,但在听到付锦雪的话后,她还是无法掩饰脸上的气愤。
余念娘不想掺和,站在最后,垂眸装没听见。
而付锦雪旁边卫其因之前在凉亭一言不和与梅风雪心生嫌隙,听了付锦雪的话,立刻道:“哦,原来那是你表妹呀,我也说怎么看着眼生。不过,付家表妹,太原府你不熟悉,识人交友还得听你表姐的,免得误交损友!”
“你……”梅风雪气得眼睛都红了,周围各府姑娘还有下人,卫其如此损她怎么让她受得了。她气得眼泪直掉,转跑了。
梅风玉虽然生气,可她毕竟比梅风雪大些,懂得分寸,她们是李府的亲戚,在此跟来李府赏花的人闹起来,没脸的是她们自己,还会给范氏和李玉丢脸。
梅氏两姐妹走了,卫其两姐妹也带着丫头走了,两人一走,其它人也跟着散了,付锦雪看了余念娘一眼,言又止,最后一个字儿也没说,追卫其两姐妹去了。
诺大的花园,倾刻间只剩余念娘主仆三人了。
☆、第38章 提示
李府有一个专供赏花的园子,很大,花色品种很多,满园子花香芬芳,其它人余念娘不知道,但她却觉得这香气过于浓郁。
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在花园里转了一圈,偶尔遇上一两人,因双方都不熟,也没有打招呼。她也不想去屋子里歇着,只想寻个没人的凉亭,等着一会儿用完午膳便可以跟着康氏回去了。
绕出花园,沿着青石甬道走出去,眼前出现了一片竹林,林前有一个小湖。
湖里成片的红锦鲤晃得湖面上波光粼粼,十分好看。
余念娘沿着湖边走到拱桥上,站在此处正好看清桥下一片片的红锦鲤。
“姑娘,这些锦鲤好漂亮!”玲珑道。
不光是锦鲤漂亮,这人工湖造得也别致,各种植被景色先不说,湖水清澈,浅水地方可以清晰的看见湖底特意铺的蛾卵石,还有随波飘的水草。湖岸边则是人工雕刻各种石头镶在上面。就连脚下的拱桥设计的也十分的用心。
余念娘点头。
由此也可看出李府很富裕。
三人正说着,突然从林子里穿出一行人朝着这边走过来,伴随着高呼声,余念娘想不注意都难。
“……小少爷,您慢些……”
一个穿着hn色绫袄的小影快速奔了过来。
那是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男孩子,皮肤很白,衬得他脸庞如玉,像个小姑娘似的漂亮。因为跑得有些急,气息有些微喘,脸蛋红扑扑的,像红苹果。
看见余念娘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