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妈妈轻轻的跪在边替余念娘捏着小腿,同时疑惑的道:“既然姑娘在这儿住着不舒服,干嘛不搬出去啊?反正姑娘现在已经和将军府没有了婚约!”
余念娘望着顶的素莎帐蔓:“你以为出入将军府这么容易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卫老太太第一个就不会同意。卫鸿山这么容易就接纳她,还举荐她进宫,哪会这么轻易让她走。只瞧这次皇上对卫其林和卫其宇的封赏,只怕是想等到她名声再响些的时候,皇帝就更看重将军府了。
“但,若真要离开将军府也并不是不行。”余念娘望着帐蔓顶轻轻的道。
其它人可以不管,卫夫人和卫鸿山她也可以找理由搪塞,但卫老太太那儿却有些麻烦,她是卫老太太带进京的,谁不知道卫老太太喜欢她,怜悯她,所以将她留在了将军府,如果她因为现在成了地师,不管卫老太太擅自离开将军府,恐怕会被人非议。当朝皇帝虽然注重天道,但还是以孝为先。
不过,名声嘛,她不是很在乎,一个占卜师只要有本事那就是有了名声!
现在麻烦的是,她已经被人盯上了,离开了将军府她要去哪里呢?如果哪天对方要是起了歹意,卦相馆根本保不住她,所以,还是住在将军府安全一些。对方怎么也有些顾忌的!
“我瞧二太太的意思,恐怕这次是铁了心想让二老爷留在京城,到时候再找姑娘麻烦怎么办?”孙妈妈担心的道。
“这有什么!”余念娘倒是一点儿不担心:“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就算可以做,那也是我说了算。”
李氏其它事做的一塌糊涂,这次倒是精明了。不管是丽嫔娘娘还是于太傅,那恩都算她的,凭什么要给将军府的人用呢?
至于池朗宜,她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人。
卫鸿峰这次任职的事根本没有李氏想的那么复杂,不过是两个小小五品官,卫鸿山若愿意的话,周旋一番,倒还是能如意的。
至于卫鸿山为何还要留一手,余念娘就不知道了。
还有追杀池朗宜的人,是否真的就是今跟踪她的人?另外余道生手记中提到的西域火龙到底是什么。
余念娘脑子里乱糟糟的,玲珑和孙妈妈服伺着好上了,没一会儿好上下眼皮就开始打架。
等到余念娘睡着了,孙妈妈和玲珑在头小几上放了茶壶和杯子,以便余念娘夜里口渴好喝。然后吹了灯,只留了外间一间小灯,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
今夜该玲珑值夜,不过余念娘自四年前大病一场后,便不喜欢人在屋子里值夜,所以,两人都回了各自的屋子歇息。
余念娘睡得不是很好,转辗反侧,翻来覆去,半睡半醒之间一个梦接一个梦。晃得她头晕眼花,她想努力看清面前的景象,可自己好像坐在船上似的摇来晃去,眼前的影像也飘来飘去。
好不容易不晃了,她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做梦。她躺在上,感觉喉咙干干的,有些想喝水,屋内灯光昏暗,边也看得不清。透过窗子朝外看去,外面黑漆漆的一片,也不知道什么时辰。接着她皱起眉头,睡前窗户明明关着的,怎么这会开了。
余念娘坐起来,披上衣服,正准备去关窗,窗外突然出现一个黑影,那黑影站在暗处,纵然看不清,余念娘也知道他正看着自己。
“谁?”余念娘沉声问道。
黑影没有说话,而是靠近窗户,从窗外伸进一只手,手上拿着一本手记。
那手记泛黄,看着竟有些眼熟。
余念娘竟也没觉得害怕,鬼使神差的走了过去,她拿过手记打开,正好看到上面写着“西域火龙”四个字,前面是一些相关天道玄术的记录,还有一些关于天祭的,而且这字迹熟悉,她前几才见过。
这根本就是余道生那本手记嘛!
余念娘猛然抬头看向窗外黑暗中,难道外面的人是?
她一脸惊喜。就见对方又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书好沉,她双手才能抱稳,上面放着一串佛珠,将封面上的字遮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
余念娘再次朝窗外黑暗中看去,窗外的人朝她伸出手,那是一只手指修长,手掌布满茧的大手,男人的手。他的衣服衣袍袖口宽大,素色,与天道院的天师衣服颜色料子如出一辙。
余念娘浑一个激灵,惊喜喊出声:“爹爹……”
黑暗中,躺在上的余念娘猛然睁开眼。
昏暗的屋子,素莎的帐蔓,紧闭的窗户!
原来是个梦!
她呼出一口气!
体里的气血冲向脑部,后背竟然微微出了薄汗。
这么个奇怪的梦,她竟然在梦里激动了!
接着,余念娘又一顿,不对,刚才在梦里她感觉自己坐在船上左摇右晃,现在回想过来根本就是有人在摇她。
余念娘瞬间瞪大眼睛,浑一寒。
黑暗中,边响起一个温和,磁带着关心的声音:“做恶梦了?”
☆、第224章 两卦(二合一)
余念娘不记得睡前玲珑有没有放下帐蔓。
黑漆漆的屋子里若隐若现昏暗的光线,素莎隔着视线,好半天才看清帐蔓外的人。
她见鬼似的看着坐在帐蔓外凳子上的池朗宜,她紧绷着体,半天没缓过神来,瞪大眸子盯着穿了一件白色素袍的池朗宜走到屋子中间,然后将桌上的灯点燃,最后重新在凳子上坐下,还好心的替她倒了一杯茶放在小几上,然后一脸平和的看着她,任由她那么瞪着他。
好半天过去,余念娘才缓过神来,她全慢慢松懈下来,脑袋因一直保持仰起的姿势,脖子僵硬得痛,脑袋搁回枕头上,僵痛的脖子舒服许多,然后歪着脑袋看着头顶的素纱。
池朗宜蹙了蹙眉头。
素纱的帐蔓连一丝花都没有,余念娘看得出神,半天没说一句话。
“梦见什么了?”帐蔓外的人道。
语气温和得带着一股柔意,余念娘眼皮子眨了眨,侧头看过去。
“我进来的时候见你睡得不安稳,一幅很难受的样子。”
屋子里点了灯,余念娘终于看清了凳子上的人。
发上束着玉冠,一白色的素袍,衬得这人的五官更加如玉,眼眸更加深遂。
一如她第一次见他一样俊俏好看惑人。只不过那时候池朗宜浑透着冷漠疏离,这会儿整个人看起来柔和许多,特别是穿了这白衣,显得好像更容易亲近。
不对,不是好像,这人的态度的确比以前好太多。
余念娘觉得很奇怪。
但也很古怪,深更半夜,黑漆漆的屋子里穿一白衣,扮鬼吓人吗?
余念娘脸上露出鄙视的表。
而且还一声不吭的坐在她屋子里!
她脸上神渐渐转冷,对池朗宜说话的态度也冷淡不少:“世子爷,这深更半夜的又唱哪出?”
池朗宜皱着眉头,脑子里还停留在余念娘刚才的表上,现在这幅样子又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人的脑回路弯特别多,脑子里想着其它问题,并不防碍他说话:“听说下午你去了堵场?”
余念娘脸上惊讶一闪而过,旋即又沉着脸:“你派人跟踪我?”
池朗宜挑眉:“你觉得我有那么闲?”
“这可不一定。”余念娘不屑的撇嘴,你闲不闲现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下午有人恰巧路过那边,看见你在那儿,后来发现你回将军府的时候有人跟着你。”池朗宜竟然也没被余念娘的态度激怒,一如之前平和的道。
余念娘眉头一皱,道:“可知道是什么人?”
池朗宜摇头:“对方很狡猾,好像并没有什么企图,发现被人发现后立刻就撤了。”
那如果对方没发现池朗宜的人,是会继续引着她入另一个,还是依然将荷包放在马车里还给她?
“我的确被人跟踪了……”余念娘将下午的事告诉了池朗宜,她现在和池朗宜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何况这事绝大部份很有可能是池朗宜引起的。
池朗宜冷着脸,眼眸里散着寒气,半响后,道:“卦相馆虽然自由,但住在那儿却不安全,随便一个人都能来去自如。不如我替你寻个住处?”
余念娘讶然。
这人不愧年纪轻轻就任了北军监军,还担了金吾统领,这份观察力就不是常人能比的。
只一间卦相馆竟然就看出她想搬出将军府。
不过……
“谢世子爷美意……”余念娘道:“不过,我还不打算搬出将军府。”
“为何?”池朗宜皱眉:“将军府虽有护卫,其实防护疏漏。”
不然他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来了。
余念娘心中不以为然,依池朗宜几个贴护卫的手,没几个府上的护卫能比。
她微微的笑:“将军府很好啊!”
站在朝堂中间,不偏倚大皇子,也不偏倚二皇子,皇后和佟贵妃现在都在极力拉拢各臣,再怎么说也不敢对将军府的人太过份。至少目前是安全的!
池朗宜也想到了这点,于是点头:“那好。”又问余念娘:“听说你在打听西域火龙?”
“是啊。”余念娘看着他。
“大相国寺的藏经楼里藏书万卷,各种经书,包括天朝,番帮,各部落等等有相关的书籍都有,也许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池朗宜道。
余念娘眼前一亮,她正愁不知道该去哪儿找,有了指点,行事起来也方便许多。可是……
“大相国寺的藏经楼恐怕不好进吧?”
“当然。”纵然室内光线很暗,余念娘也感觉到坐在凳子上的人挑起双眉。
“不过,我与大相国寺的主持很熟。”昏暗中池朗宜的声音淡然又带着意得的味道。
余念娘嘴角动了动,感觉这句话后面上扬的尾音怎么都有股得意洋洋的感觉。她想丢个白眼过去,可帐蔓挡住了视线,她想给个不屑的表,可碍于自己躺在上有些不便。
余念娘皱起眉头,刚才一门心思在池朗宜那儿,这会儿才觉得自己竟这么一直躺着和池朗宜说话,很是不自在。
好像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似的,池朗宜已经起:“京城的子也不像表面那么太平,没事就在卦相馆待着,别乱走。”
意思是叮嘱她别再像今这般。
或许是见惯池朗宜冷漠疏离的样子,此时听到一句关心的话,余念娘却很不以为然。
池朗宜是光明正大的从正门出去的,余念娘不知道他进来的时候是否也这样,要真是这样,那将军府的护卫的确是太够窝囊了。
后半夜余念娘睡得很舒坦踏实,因为不需要去向卫老太太请安,辰时她用了一碗孙妈妈端来的莲子粥,然后又躺了下去,迷迷糊糊睡到戊时中,直到主院那边派人过来请她,玲珑这才推醒了余念娘。
孙妈妈在院子里笑着跟那传话的婆子说了几句,然后掏出一把铜钱赏给她,让她回主院向卫鸿山回话,余念娘一会儿就过去。
婆子拿着一大把钱高兴的应是。等婆子离开玉笙阁后,孙妈妈才进了屋子。
屋子里余念娘已经洗漱完,玲珑帮她梳了个单螺,穿了一绿色裙装,脸上只抹了润肤膏,这才去了吉香院。
余念娘跟着吉香院的婆子直接去了卫鸿山的书房。
这是她第二次被请去卫鸿山的书房。
书房里如上次一样,依然只有三人,卫鸿山坐在上首,下首左右两边各坐了一个人,一个是青石先生,一个是黄先生。
余念娘到的时候三人正说着什么,她只听见贵妃娘娘四个字,小厮进去通报,出来时恭敬的作了个请的姿势。
看见余念娘,黄先生友好的朝她点了点头。而青石先生眼睛就跟长在头顶上似的,眼角余光都没给一丝。
卫鸿山则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招呼她:“念娘来了!”
余念娘行了一礼,点点头,坐到黄先生旁边,已经安排好的位置上。
作为一个女子,能做到如此洒脱自然,已是不错!
黄先生在心里默默为余念娘赞了一句。
下人端上茶退了出去,余念娘手握着茶杯,茶色好看,茶香浓郁,味道比起池朗宜给的那包铁观音却是差了点。
黄先生看着余念娘,笑着问:“余姑娘觉得这茶怎么样?”
“还好。”余念娘道。
黄先生微微笑:“这茶可将军新得的潽耳,熟茶,平没事的时候喝喝,养胃!”
难怪味道比起铁观音更加浓郁。
“你若喝得惯,一会儿就带些回去喝。”坐在上首的卫鸿山道。
“谢将军。”余念娘道,婉言拒绝:“不过,茶是好茶,味道却过于浓郁。”
卫鸿山挑眉,他堂堂将军赏的东西竟然还有人拒绝。
他笑了,声音爽朗的道:“我就喜欢和直来直去的人打交道。”然后沉眼看着她:“你也知道二老爷这次回京述职,吏部有两个空缺,这任职就快下来了,你丢一卦,卜个吉凶。”
也就是让她看两个空缺选哪一个更为合适吗?
余念娘又不是笨蛋。
幸好早有准备,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铜板,对卫鸿山道:“还要麻烦跟将军借个东西。”
“什么东西?”卫鸿山道。
余念娘指着卫鸿山面前案几上的笔筒,里面插着两三只普通的狼豪笔。
“就是它!”
卫鸿山指笔筒问余念娘:“你是说要用这个?”
“是的。”余念娘道。
青石先生和黄先生都看着余念娘。
卫鸿山将里面的笔全部拿出来,余念娘将笔筒拿走。
那笔筒是做工精细,成色良好,上面刻着五彩孔雀。
她将竹筒翻转看了一遍,同时赞道:“这笔筒做的倒漂亮。”
然后将铜板丢进竹筒里,拿起竹筒就跟堵坊里的堵徒摇骰子似的左摇右晃。看得青石先生一阵鄙咦。
丢出卦,余念娘闭着眼睛掐手开算。
青石先生在将军府几年,卫鸿山还从未见过他是如何卜卦的。
一般有事,青石先生直接在屋内就将卦扑好,第二直接将结果交由卫鸿山即可。
黄先生亦也觉得很新鲜,于是两人都十分好奇的看着余念娘。
青石先生则在心里盘算着余念娘掐指卜算的规律是怎么回事。
这卜卦就像术术一样,都有一运算规律,都是以易经六十卦为基础。
但看了半天他也没明白余念娘的卦手该怎么算。
没一会儿,余念娘就睁开了眼睛。
卫鸿山忙道:“怎么样。”
余念娘起,学着天道院的那,朝着卫鸿山拱手行礼:“回将军,卦中。”
竟然不是上卦。
卫鸿山蹙起眉头:“不知这卦中是何意?”
“卦中即是不好不坏。”余念娘道,拿着笔筒走到案几前,将桌上的几只狼豪笔全部装进笔同,然后将笔筒放在桌上,继续道:“从卦中来看,二老爷这次不吉不凶,但凡事不是一成不变。每个人的气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来看,二老爷以后一切皆是平平安安,顺顺畅畅。想要求得更多,那就得看个人的机遇。”
“机遇?”卫鸿山道。
“是。”余念娘点头。
“那不知余姑娘所说的机遇是什么?”一直在帝国看着,心国困惑的青石先生问道。
“机,乃天机。遇,乃巧遇。天机不可泄露。当你遇见的时候就是你的机遇来了,多的我也不方便说。”说着又惊讶道:“先生不是坤院出来的地师吗?这样算来,您还是我的前辈,如此,晚辈刚才有些失礼了,这样,还事还需劳驾先生来算吧。”
“哎呀,余姑娘这话说的对。”一旁的黄先生立刻拍手赞成:“青石先生是余姑娘的前辈,不如露一手,让我们见识见识。”
“是呀,也好让我这个晚辈好好向青石先生学习学习。”余念娘立刻也跟着道。
青石先生心中气得不行,暗骂余念娘一声笨蛋。
面上还不能显露出来,抬头一幅高人的样子,谱摆足了,这才道:“俗话说一卦不二卜的……”
所以……
卫鸿山,余念娘,黄先生看着他。
“不过嘛,若是将军需要,在下再卜一卦亦可。”
听到青石先生主动这么说,卫鸿山脸上终于露出笑容:“那麻烦青石先生了。”心中更甚得意,府上果然多找一个卦师,就能青石先生主动出手。
青石先生很随意的摆摆手,拿出铜板,略一摇后丢在桌上。
“先生,如何?”卫鸿山忙道。
别说卫鸿山和黄先生了,就是余念娘也很想知道青石先生丢的什么。
青石先生皱着眉头,道:“下!”
卫鸿山脸上的笑意一顿,道:“烦请先生解释一下这卦中的意思。”
“夏月逢大旱,一冬必失收……”
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卫鸿峰刚上任子清苦,这一年左右逢源,低声下气仍然没有什么收获,也许来年会更好一些。
这卦算得就让卫鸿山不怎么高兴了。
一个中卦,一个下卦,那他相信谁?
余念娘暗自偷笑。后面无论青石先生怎么解释,她也不应,只说自己都是按照易经,六十卦这么来洐算的。
第一次充分发挥胡搅蛮缠的本事,与青石先生辩解起易经,六十四卦来。
最后还道:“……将易经六十四卦结合起来,那才是真正的玄妙,以往的都已经过于保守陈旧。”
将青石先生气得不行。
☆、第225章 任职
过了两,卫鸿峰的任命就下来了,朝廷任其为四川盐运司副使,即刻前往四川上任。
将军府里一片喜气。
孙妈妈不解的问余念娘:“不是说二太太不希望二老爷去四川吗?怎么这会儿朝廷的旨意下来了,二太太看起来还高兴的?”
“敢不高兴吗?那可是皇上的意思。”玲珑不以为意的道。
余念娘知道李氏,事关丈夫和两个女儿的事,她就是勉强撑着也装不了如此淡定。
“去看看怎么回事?”余念娘对玲珑道。
玲珑兜里揣着一把瓜子,出了玉笙阁。一柱香的时间就回来了。
“二太太看样子真的很高兴,跟那天晚上的不愿意歇然不同。”玲珑一脸不解的道,将打听到的告诉余念娘:“说是出去的时候遇上了佟伯爷夫人,佟伯爷夫人主动邀了二太太一起去喝茶听书,二太太去逛银楼的时候,佟伯爷夫人竟也陪同着一起去了,最后还亲自挑了两首饰送给了两位姑娘,大姑娘和四姑娘一人一。”
难道是和佟伯府有关?
晚上一起用膳的时候,余念娘就听卫夫人说户部尚书的孙女王伶玉,订亲给洛阳韦氏一族,许给了韦氏嫡枝韦大人的二公子。婚期定在九月。
王伶玉虽是户部尚书的孙女,不过其父王行远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詹事府洗马;而韦氏乃世家大族,百年书香门第,在洛**基牢固。王伶玉能嫁进韦氏一族也算是高攀了。
王伶玉今年十七,与卫其雪年纪相当。
卫夫人就笑道:“我们家其雪端庄贤淑,稳重,和王家大姑娘比起来,不相上下,看来也该替其雪说门好亲事了。”
卫其雪低着头,红着脸不说话。
妯娌间争嘴,李氏可从来不怕。
她哎哟一声,瞥了眼低头垂眸女儿,笑着道:“瞧你大伯母多关心你。不过,其宇比雪儿还大一岁呢,大嫂都不着急,我们家雪儿自然也不急。这当哥哥的都还没成亲,作妹妹的哪能赶在前头。”
“弟妹多虑了,咱们将军府没那么古板,不管大小只要订了亲就可以成亲,将军和老太太也不会在意这些的。”卫夫人笑盈盈的道,接着又一脸好奇的道:“听说魏小大人的公子长得一表人才……”
“大嫂。”李氏面色不愉打断卫夫人的话,还堂堂将军夫人,当着孩子的面怎么能说这个:“东西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呢!”末了她觉得口的气堵得慌,又道:“做人做事还是得照实事。就像咱们其宇,从小是个懂事出色的孩子,当初我们还以为老太爷为其宇的事早安排好了,没想到却是空欢喜一场……”
卫夫人的眼眸沉了沉。
一旁的卫鸿峰打断李氏:“那不过是场误会,你提那作甚。这事即已过就作罢,以后别再随便拿出来嚷嚷,免得影响了两个孩子的声誉。”他瞥了眼神色淡然的余念娘和面无表的卫其宇,端起脸,提醒李氏:“食不言!”
被卫鸿峰当着众人的面训了几句,李氏心里不免有些不舒服,不过,见卫夫人脸色不如之前好看,她心里又爽快了些。
卫老太太瞧着暗暗叹口气,头发长见识短,真是撑不起一点儿事!
从南苑出来余念娘直接回到玉笙阁,玲珑和孙妈妈一边伺候着余念娘洗漱,玲珑一边说着刚才在南苑听到的事。
“……没想到二太太竟然看中了魏小大人的公子,可听说魏小大人的公子是个白丁,还无官,二太太平看人眼睛都在头顶上,怎么瞧上了魏府的公子?”
魏小大人便是钦天监监正魏大人的儿子魏豹,他的公子叫魏潜,今年十七。
能让卫夫人都拿出来说笑,这事**是真的。
魏府原来也风光,是个候府,虽然现在已经不如前,但好歹魏老太太还是个三品诰命,魏大人虽然是五品的钦天监监正,但是现在钦天监基本上已经是个空架子,朝中许多事都被天道院接手,魏大人的监正也只是个挂职。
魏豹虽然是个小翰林编修,但其姐姐魏馨是佟伯爷夫人,他的侄女,也就是魏馨的女儿是当今皇上庞信的佟贵妃。
听说,佟贵妃十分疼魏潜这个侄子,所以,嫁给魏潜,看似什么也没有,实际间接的靠上了佟贵妃。
依李氏的态度,这门亲事恐怕还没定下来。
翌一早,余念娘去了坤院。
自寒食节后,坤院内不管是教习还是地师,对余念娘全都另眼相看。
坐着马车到了坤院,余念娘到的时候陆续有人进院上课。
只要通过了坤院进考,正式在坤院上课,便已是地师。
众人大多穿着素袍背着素色布包,里面除了装上一两本书,还有笔记。只有余念娘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拿。
可是无人能说什么。
余念娘进考的答卷能被朝廷拿去用,这不仅是一份光荣,还是一份肯定。
天字号课堂内几人眼神复杂的看着余念娘坐到后排的位置。无人敢如前些子一样随意议论她。
今的教习是黄天师。上一课讲的是易经里面入门学的风水。
黄天师中等个子,穿着一天师袍,说话抑扬顿挫带着尾音,一双眼睛精光四,看人带着精明。
他站在课堂前讲台上,看着下面一众十人,神色淡淡的道:“今我们还是讲易经。有谁知道易经有哪三大体系?”语气很随意,眼神在下面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余念娘上:“你来说。”
这让余念娘有种上学被老师抽问的感觉。
她起:“易经有三大体系,先天易,后天易,阳易!”
黄天师点头,手不自觉摸了摸光洁的下巴:“那你说说什么是先天易,后天易,什么又是阳易?”
“先天易包括,太极、河图、洛书、先天八卦;而后天易是指连山、归藏、周易、易传、后天八卦;阳易又有阳、五行、天干、地支、八门、九星。而这六部份内容又是各不相同的内容,各不相干,但却紧紧相联。”余念娘沉着准冷静的道。
这些她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黄天师满意的赞赏道:“说得非常好。那我们今天就先讲阳易……”
☆、第226章 道谢
三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余念娘虽然懂八卦易经,但此时听了黄天师讲解,感觉和自己所理解的还是有些不同,这对于她以后看天观象,风水等等还是有一些进益。
讲课结束,众人纷纷收拾东西起离去,有些想要加深黄天师对自己印象的人,临走前便主动对坐在讲台上伏案记录的黄天师行礼道别。
因为坤院的教习都是天道院的天师,若是能与之打好关系,等到在坤院的学习结束进考天师,进入天道院的机率就会更大。
余念娘从未想过要进天道院,接触冯天师,那也是她觉得冯天师为人看起来更加正直一些,更好说话,便于她在坤院学习。
如黄天师这种精于算计,能口惹悬河的,她压根没想过过多接触。
不过,临走时,黄天师却主动叫了她。
“……我看你天资聪颖,又有学习天道的天赋,若是能勤加学习,多多练习,进天道院亦是很容易的事。”语气和谒充分赞赏。
余念娘可没忘刚来天道院时黄天师是如何的看自己不顺眼,这会儿听他的话心中自是疑惑,她看着黄天师,微微行礼:“谢先生看重。”
“嗯。”黄天师很满意的点头:“你在进考时答得很不错,若能有人悉心教导,进入天道院指可待。”
余念娘心中困惑,面上神色淡然的道:“先生太夸奖。”回答得中规中世,并没有要接黄天师的话。
黄天师抿了抿唇,觉得余念娘跟他第一次见她印象一样,看着单纯其实心思多,他如此明白的说了两次,余念娘也不接话。
索,黄天师又道:“每界在坤院学习的地师并不一定都有机会进入天道院,也不一定每界定要录取人。因为天道院可不是坤院能比的,它是要为朝廷,为皇上,为百姓服务的,除了要有真材实学,还得看品行。当然若是特殊人材,亦可开方便之门。初入茅庐的人若是能寻个师父,得到对方真传,进天道院就容易得多。你这次进考的题不仅安排妥当,而且思虑很周全。且你曾又在皇上面前卜过卦,若是能得到专人教导,进天道院完全没有问题……”
余念娘这会儿终于明白黄天师的意思了,这是要她拜他为师?倘若是冯天师说这话,余念娘兴许还会考虑,但黄天师,是否能为人师表一眼就能瞧出一二。在太和替三皇子卜卦时他傲视不屑的表余念娘可没忘记。
这会儿却又主动提愿意收她为徒。
余念娘心中一跳。
难不成是想以后借着师徒之名,悄悄窥探她是如何占卜的。
一般在外人面前余念娘都会拿出三个铜板,装模作样的丢卦掐指,骗过不少人,从未露馅。
唯独池朗宜看出了她的秘密,难保天道院的人相处久了不会瞧出其中的端倪。
余念娘心中惊了一汗。
暗自决定除了在坤院上课,她要离天道院的天师远远的。
这些念头只要脑中一闪而过。
余念娘面上已经惊讶的道:“在坤院学习,还能拜天师们为师吗?”
“当然。”黄天师挑起眉头,对余念娘的反应这会儿才稍有满意。
“那这可是坤院地师们的福气啊!”余念娘喜道,凝思想了想道:“如此的甚好,我可得好好回去复习两位先生教导的知识。”然后一本正经向黄天师行礼告辞:“那先生忙,我这得回去好好学习了。”
待余念娘走远后,黄天师这才收回详和的目光,眼神冷漠的盯着外面。
出了坤院,余念娘让老孙头直接送她去了卦相馆。
卦相馆一反前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