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念娘停了下来。
婆子已经上前向卫其宇回话。
孙妈妈和玲珑讶然的看着树下的卫其宇。
“怎么是二少爷?”玲珑好奇的问余念娘。
余念娘平静的看着手上拿着一只棕色的匣子的卫其宇抬脚朝她走来,他穿了一件紫色的大篷,头上束着玉冠,配上他端正的五官,像一个如玉般的公子。
翩翩公子,温文而雅!只要看上一眼就让人心莫明的舒服。
“你是属乌龟的吗?走路怎么慢吞吞的!”卫其宇不耐烦的道。
只听这话,看到卫其宇的表,余念娘顿时就知道,就算卫其宇长得再好,也不会是她的菜!
卫其宇接着又将余念娘上下打量一番,皱眉道:“出来也不披个斗篷,你是觉得自个儿有常人不一般的本事,所以,子也与常人不一般?”
孙妈妈和玲珑一脸古怪的神色,二少爷这说话的语气,怎么跟平时不一样,听起来怪怪的!
余念娘则挑眉。
见她不说话,卫其宇又是一脸不耐烦,扬起手中的匣子,提醒她:“你要是下次还这么慢,我可不会等你,这种好书你也就别想看了,到时候别后悔。”
下次?
余念娘一脸不解。
卫其定已经将匣子塞到余念娘手里,只说了两个字:“拿去!”越过她就走了,一点不想多待的样子。
孙妈妈和玲珑回头看眼卫其宇离开的背影,悄悄问余念娘:“二少爷这什么意思啊?”
余念娘正打开匣子,里面果然放着一本书。
等回到玉笙阁,余念娘将匣子里的书拿出来,是一本地域志,讲各地方风土人的,而书的下面则放着一个布包,布包里面是两支百年的野山参!
两支野山参看起来比上次在保和堂见到的山参还要好!
“二少爷怎么突然对姑娘这么好?有了这两支山参,这些子姑娘的药汤就不用愁了!”孙妈妈惊叹又惊喜。
玲珑看着孙妈妈拿着两支山参宝贝了半天,然后凑近孙妈妈,八卦的问她:“妈妈,你觉不觉得,二少爷是不是喜欢咱们姑娘啊?不然怎么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妈妈手中的动作顿住。
如果卫其宇真喜欢余念娘,那老太爷定下的婚事有可能就能成真的,虽然说李氏和卫夫人都不怎么喜欢姑娘,不过,姑娘若嫁给了卫二少爷,李氏就只是婶婶。卫夫人难不成还能真给自己儿子添堵,还不是得接纳姑娘。
这么一想,坏事就变好事!
将军府虽然不咋滴,不过,卫鸿山好歹是将军,将军府人口也不算复杂,对于嫁去那些什么况也不知道的人家去,卫妈妈觉得将军府还是目前最佳首选。
两人脸上又惊又喜,朝余念娘看去。
已经坐在坑上看书的余念娘眼皮子都没抬,凉凉的道:“你们觉得卫二少爷刚才的表像是喜欢我吗?”
两人脸上一下没了刚才的神彩!
孙妈妈顿时不耐烦的把两支山参放进匣子里,朝玲珑挥手:“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别柱在我面前,挡事!我还得去给姑娘熬药汤呢!”
玲珑忙直起子让开,嘟着嘴道:“我又没闲着。”朝着余念娘的箱笼走去:“我去给姑娘瞧瞧后穿哪件衣服去魏府!”
☆、第170章 随去
等孙妈妈熬了药汤回来的时候,玲珑已经挑了几衣服挂在架子上,并征询着一心一意在看书的余念娘的意见。
看见满屋子的衣服,不是艳丽的红色,就是粉嫩的桃红,要不然就是高雅的白色,还有浅绿色,浅蓝色……
孙妈妈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这都多少次了,还不长记,姑娘每次都夸她们选的好,可哪次穿过?
果然等到了去魏府听戏的子,余念娘将玲珑选的衣服全部丢到一旁,自己选了一。
里面穿了一件家常耦合色的长袄,外面是石青刻丝灰鼠斗篷。梳了一字头,戴了一朵大绢花,比平显得稳重。
余念娘不讲究穿什么衣服,但穿衣服却随心所。
卫夫人事多,留在府里。于是,魏老太太带着李氏,卫氏四姐妹,还有余念娘早早整理好,出了门。
卫老太太穿了一件栗色的貂皮袄,显得年轻又富贵。
李氏穿了一件石青色的刻丝通袖袄,比平看起来端重一些。
卫其玉穿了一件淡紫圆撒花软绸交领知袄,俏皮不失稳重;卫其颜穿的是一件水红对襟终绣蝴蝶袄子,青美丽;卫其雪的则是一件月白色领兰花刺绣长袄,白如雪十分美丽;卫其则穿了一件杏黄缎面底子红白花卉刺绣交领长袄,显得年轻俏。
个个打扮都很得体。
卫老太太看着点头。
这是卫老太太到京城后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她不想显得太过失礼,且魏老太太又是佟贵妃的外祖母,今天这戏又是佟贵妃亲自为魏老太太安排的,卫老太太自然不能太过怠慢,但也不能表现得太积极。
马车在街上缓慢行驶,等将军府的众人到的时候时辰也差不多。
有下人恭敬迎着卫老太太进了府。
魏府是个三进的宅子,比将军府小很多,但管事的还是精心的替众人准备了肩舆。
卫老太太很满意。
比起将军府的景致,魏府就要差上很多,精致沾不上边,只能说舒服。
余念娘上辈子只在爬山的时候坐过这种肩舆,那时候叫滑杆,由两个人抬着往山上爬或往山下走,人坐在上面整个人都是斜的,遇到陡峭点的地方,能让人心惊胆颤,生怕一个不小心,两个舆夫脚下一滑,自己就被倒了出去。
不过,魏府的这种肩舆坐在里面却舒服很多,都是平地,一踮一踮的还很舒服。
众人直接去了魏老太太的院子。听到下人禀告,魏太太穿了件豆青色绣连云纹的袄裙,微笑站在廊下,显得十分随和好客。
一番见礼,进了屋。
没想到卫老太太是第一个到的,魏老太太有些意外,她穿着青莲色灰鼠皮皮袄,的请卫老太太坐到坑上,又亲自让下人沏茶,还怕饿着几个姑娘,让人上了新做的点心。
看着将军府的几个姑娘,个个如花似玉她喜欢的不得了,将准备好的东西让贴丫环拿出来。
卫其玉的是一对绿汪汪的镯子,卫其颜的是一对镶宝石的绫花纹金耳坠,卫其雪的是一对玛瑙钗,卫其的是一对云脚珍珠卷须簪,全都样式好看,做工精致。只有余念娘的那串祖母绿圆珠手串看着普通。
魏老太太就告诉她:“你别瞧着这手串普通,这可是以前老太爷从远地方让人替我淘回来的,咱们天朝很少见的,我很喜欢戴,上次看见你就觉着这手串很适合你,就送给你了。”
余念娘一点儿不嫌弃,马上就戴在手上,恭敬的向魏老太太行礼:“我很喜欢,谢老太太。”
说再多的话也不如实际行动。
魏老太太看着,心里就更高兴了。拉着卫老太太说话。
“你能来赏脸,我真是太高兴了,戏台子都搭好了,等用过午膳咱们就可以直接看戏。”魏老太太高兴的道。
“老姐姐你客气了,我们这么早过来打扰你……”卫老太太道。
魏老太太忙打断她:“妹子,你这么说就见外了,我特意叮咐让人在请贴上写上,就是想请你过来,咱们一起用午膳,小辈们想法和咱们都不一样,也说不到一块儿去,好不容易妹子你到京城来了,这下终于有人能和我说说话了。”
卫老太太深有同感,觉得魏老太太说得很有道理,心中这会儿才对魏老太太有了亲近之感。
魏太太,也就是魏豹的妻女,正陪着李氏说话,魏太太十分和气好说话,李氏觉得与这样的有打交道才算有缘。
片刻,詹事府洗马王行远的妻子带着女儿王伶玉,礼部郎中王行石的妻子石氏带着王伶英也来了。
王伶玉穿了一件真紫色素面妆花袄,王伶英穿了一件水蓝底十锦月季花锦缎通袄,一个显得稳重端庄,一个显得美丽淑雅。
大家又是一番见礼。
彼此都认识,这次比上次熟络许多。
过了一会儿,有下人来报,佟伯爷夫人来了。
魏太太立刻起相迎,魏老太太立刻眼光柔和朝门口看去。王太太三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帘子撩起,一个材略胖,圆脸的女人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大红遍地金通袖袄,外面披了一件软毛织锦披风。
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的,十分讨人喜欢。
说起话来也脆耳好听,噼哩叭啦的十分讨巧。
卫老太太就夸奖:“夫人太会说话了,天天听你说话都能多活个几年。”
“哎哟,老太太这太过奖了。”佟伯候夫人笑着道:“您要是不嫌我烦啊,我以后就常到将军府去叨扰您!”
“求之不得呢!”卫老太太笑呵呵的道。
佟伯爷夫人说话的时候也不忘关心魏老太太,看到她杯子里的茶气淡了,亲自替魏老太太续上茶。
魏老太太看着女儿为佟伯爷夫人,在外人面前也不拿乔,如此孝顺关心自己,心底高兴得不得了。
众人说了一会儿,管事的就来回魏太太,席面已经准备好了。
这是到响午用膳了。
魏老太太招呼着众人,由佟伯爷夫人和魏太太扶着,一起去了花厅。
这的意思便是,今魏老太太只请了三家。
准备了两桌席面,长辈们一桌,几个姑娘坐在一起。
饭间只有碗筷相碰的声音,用过午膳后,众人一起移步到小花厅稍坐。
管事的来报:“沈大家已经来了。”
☆、第171章 兴趣
魏老太太很喜欢听戏,一年要请戏班子进府好几次,魏大人便在院子东南角建了一间会堂。里面宽敝明亮,应有尽有,冬暖夏凉。
众人随着魏老太太移步去了会堂,里面东西已经摆放一应俱全,魏老太太和卫老太太坐在最前面,随后,李氏随着魏太太,石氏和王太太坐了下来,几位姑娘寻了位置在后面坐下。
魏老太太点了两出戏,卫老太太点了一出,没一会儿,咚咚的敲锣打鼓声响起,第一出戏是穆桂英挂帅,沈大家一出来魏老太太等人眼前立刻一亮,沈大家不愧为名家,扮相的确让人惊艳。唱功也很不错。
一出戏后众人还意犹未尽。
比起长辈们,几个小辈的定力就要差些了。一出戏完后,几位姑娘就开始小声交头接耳,余念娘坐在第二排最末的位置。
听完第一出戏的时候她的心思就飞了。
她正猜测着是不是自己在围场帮了大皇子,所以,皇后娘娘今年多提了几个参加宫宴的名额还是这件事是池郎宜在其中帮她又或者皇后娘娘根本就不知道她,只是因为其它的原因宽限了今年进宫的人数。
不管怎么说终于有机会除夕跟着进皇宫参加宫宴,她思索着到时候怎么想个办法去祭祀台看看,挨着余念娘坐的卫其颜突然拿手肘捅了捅她:“余姑娘。”
余念娘偏头。
一旁正跟卫其说话的王伶玉也微微侧目。
“那只有你一人进了狩猎场,我们都不曾见识过皇子们狩猎的英姿,不如你跟我们讲讲。”卫其颜抿着嘴,微笑道。
“讲什么?”余念娘道。
“讲他们都是怎么狩猎的啊?那打了那么多猎物。”卫其颜笑着道。
余念娘偏头想了想,道:“猎物可不全是皇子们打到的。”
“是啊。”卫其颜忙点头,接着低声道:“听说大皇子喜文不喜武,但那猎到很多东西……”
余念娘静静看着她,不接话。
卫其颜只好道:“听说宁安候世子骑非常厉害……”
原来打听这个。
余念娘了然了。
旁边几个人立刻闭了嘴,全都竖起耳朵。
前面老太太等人专心的听着戏,又是锣鼓声,隔着一段距离,几人谈话,前面的人根本听不到。
余念娘看着其它几人端坐子看着戏台上,心思却全落在自己这边,心思一转,看着卫其玉露出为难的样子:“非议皇子被人听到,这不好吧。”
“咱们这不算非议,再说咱们又没说几位皇子,只是说宁安候世子骑厉害,这哪算得上什么非议,大家说是不是?”卫其颜对另几个注意着这边的人道。
卫其玉几人也不好再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干脆都大方的看过来。几人都露出微笑。
“是啊,宁安候世子是金吾统领,很早就跟着宁安候上战上杀敌,他的箭术一定很厉害。”卫其玉面露羞涩,浅浅的道。
“我只见过宁安候世子一面。”余念娘道。
几个姑娘全看向她。
“世子爷,好像不太好说话的样子。”余念娘犹犹豫豫的看着几人。
王伶英等人立刻想到池郎宜平冷漠的样子,纷纷点头。
“像世子爷这样的人平自然得威武严肃些,连大天师都让着宁安候府几分呢。”王伶英小声道。
“王姑娘说的是天道院的天师?”余念娘好奇的道。
“自然。”王伶英瞥她一眼,对她问这个问题有些不屑,天师不是天道院的,还能是哪里的。
“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宁安候,包括宁安候世子不喜欢天道院。但凡是涉及到天道院的事,宁安候总要上奏章反对。”王伶英道。
“为什么?”卫其雪不解的问。
见卫其玉,卫其颜也有些疑惑的样子,王伶英有些得意。
这些事家中的长辈一般不会与她们这样的小辈说,她能知道还是因为有一次无意间撞到祖父与父亲的对话才知道的。
“因为皇上极为看重天道院,也很相信天道院,十年前皇上有派天师去西北监军,就因为这个,宁安候世子带着将士出去突袭突厥人,差点回不来。”王伶英低声认真的道。
“不是说宁安候世子是因为中毒才受的伤吗?”卫其颜惊讶的道。
王伶英顿了顿,马上坚决反驳:“世子爷中毒不是那一次。”
“你说的我怎么以前没听说过?”卫其颜奇怪的道。
“坊中传闻太多,这是军中机密,你没听说过很正常。”王伶英不屑的道。
“呵!”卫其颜冷笑:“军中机密你怎么知道,人云我云,不知所谓!”
“你……”眼见两人要吵起来,王伶雪忙拉住气愤的王伶英,劝道:“也不瞧这什么地方,都少说两句。看戏!”
王伶英冷冷盯了卫其颜一眼,卫其颜不甘示弱的回视,两人也没再说话,各自开始看戏。其它人自然也都闭了嘴。
余念娘这会儿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池郎宜知道自己会占卜是那幅冷漠的表,来京城的路上他也总是对自己的行为嗤之以鼻。
听完戏,众人便随着卫老太太离开了魏府。
回到卫府,卫老太太便让众人回了各自院子。晚膳的时候,卫鸿山去了卫老太太的院子。
“……贵妃娘娘先得知沈大家来了京城,所以才先下了贴子。不过,沈大家难得来京城一趟,又恰逢过年,想必许多府里都会请沈大家过府唱一场……他也不会谁请都去,恐怕到时候宴请会不少……娘觉着合适的人家就去凑凑闹,不想去的推掉便是……”
“我知道。”卫老太太笑着道。母凭子贵,这话不光是在宫中实用。在各府中一样。
卫老太太便提醒卫鸿山:“如今朝中形势不明,有些人咱们可以结交,但却不能深交。”
卫鸿山知道卫老太太的意思,魏老太太突然邀请卫老太太去听戏,还给府中每个姑娘送了见面礼,可见结交之心,偏魏大人又是佟贵妃的外祖父,虽然外面传闻魏大人对自己这个外孙女有些意见,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有血脉关系呢。
所以,魏府注定只能是二皇子党。
他们现在可以和魏府相交,却要避着些佟伯爷。
大皇子那边也不能得罪,难处就在,卫其宇虽然和池郎宜熟,却是一根筋,平只要说到关于两位皇子的事,他避口不谈,而且说,这些事与自己无关,他也不关心。而卫鸿山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去接近大皇子。如果能两边都保持着关系,以后无论谁登基卫府都能屹立不倒。
一时间,卫鸿山有些愁大。
☆、第172章 宫宴一
年关已近,整个京城一片喜气洋洋,大街上到处高挂大红灯笼。各府亦是一片披红挂彩,喜庆闹的景象。
自腊月二十六卫鸿山便不用上早朝了。府里的事卫夫人也忙得差不多了。
大年三十除夕的早膳,众人一起在卫老太太的南苑用的。然后便各自回了院子,响午的时候余念娘让孙妈妈在小厨房一人煮了一碗饭用过,然后才开始换衣服,梳妆打扮。
年节那便要穿是喜庆一些。
孙妈妈替余念娘挑了一件胭脂红点赤金线缎子小袄,外面披着银狐轻裘披风,里红外白,衬得肌肤如雪,晶莹透亮。
而卫其雪挑的是杏色织金领棉袄,外披一件金红的羽缎斗篷卫其玉则是赭黄镶领杏色底子簇状印花交领长袄,外面的是月白色绣花斗篷卫其颜则是凤穿牡丹朱红长袄,披着一件银白色底翠纹斗篷卫其挑的是柿子红撒金纹荔色滚边袄,外面的粉红色的云锦斗篷
个个打扮得体,穿得艳丽喜气又漂亮!
而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则是按品上妆,李氏没有品阶,便穿了一件大红色遍地锦五彩妆花通袖袄,尽量将自己打扮得端庄高雅!
马车早就准备好,过了响午,众人随着卫鸿山坐上马车,出了将军府。
还没到朱雀大街,街上就堵了起来,众人只能跟在后面缓缓的前行,好在余念娘早有准备,拿起那本卫其宇给的地域志看了起来。
里面除了一些风土人之外,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看起来颇有意思。
马车走得慢她也没在意,等她看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进了午门。
过了御街,进入太和门就必须下马车了。站在太和门外朝里望去,长长一路人,满目的珠钗步摇!
众人换了肩舆,孙妈妈和玲珑跟在余念娘两侧,两人尽管很好奇,还是不敢东张西望,只能低着头。
余念娘倒是一边走一边打量皇宫的景致。
一层层秦砖汉瓦,紫柱金梁,尽显皇家金碧辉。
白玉铺造的地面闪着温润的光,一层层一叠叠宫矗立在眼前,威峨雄壮,宫上那精雕细琢而成的飞檐,如凤凰展翅飞,青瓦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成墙板,走出一条条笔直的路之后便看见一个广场,众人下了肩舆。
后面的路只行步行到坤宁宫。好在余念娘每散步已经习惯,走到坤宁宫的时候觉得刚好。脚下一点儿没有沉重之感,反而无比轻松。
坤宁宫里花团锦簇,已经来了不少命妇和姑娘,卫鸿山等人已经去了中和拜见皇帝。
余念娘随着卫夫人等人一起在侧等着传见,她看见不少认识的:詹事会洗马的太太,礼部郎中妻子石氏,大理寺卿夫人,魏太太,还有佟伯爷夫人,光禄寺卿夫人等等。
只有品阶高的,得了皇后娘娘特许的才可以在正陪着皇后娘娘。
在这里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得大声喧哗。只能跟在卫夫人等人后面。没有长辈的许也不能说话。
余念娘老老实实的站在后面冲当一面墙,而卫其雪和卫其在好奇的东张西望。
这样的大场面一年只有一次,且有些人还没有机会进宫。所以好奇到处看在所难免,也不会有人喝斥,但总会给人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有宫人高声道:“宣明威将军府卫老太太,卫夫人觐见。”
余念娘跟着李氏立刻站到卫夫人和卫老太太后面,众人低垂眸,步履轻缓优雅的进了正。
内寂静无声,只能听见自己几人的脚步声。淡淡的焚香味,让人紧绷杂乱的思绪缓缓松懈下来。
视线范围内皆是精致的绣鞋,余念娘跟着跪了下来,叩头,行礼。
大内传来皇后娘娘婉约的声音:“都起吧!”
前面卫夫人扶着卫老太太小心的站了起来,然后,余念娘就听到对旁边的宫人吩咐:“给卫老太太赐座。”
不是谁来都可以被赐座的。大里坐着的都是一品诰命夫人。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卫老太太心里一阵激动,忙行礼,道:“谢皇后娘娘!”
等宫人将凳子搬来,卫老太太再次向皇后行了礼,这才坐下。
众人纷纷站到卫老太太后侧,余念娘直脊背,眼眸微微抬起,一下就看见坐在对面座的于太夫人。于太夫人正微笑和皇后说着话。旁边的是位五十八岁左右的妇人,着一品大妆,卫老太太旁边也是位五十多岁的妇人,比对面那位略年轻两三岁,同样着一品大妆。
对面的应该是镇国公夫人,而卫老太太旁边的应该是武候夫人。
连韩候府都没有家眷可以坐在这大中,卫老太太,包括卫夫人,李氏等人心都非常的兴奋,各自端着礼仪表现得更加端庄。
余念娘正奇怪宁安候夫人为什么没有来,就听见皇后娘娘正和李氏说话。
“卫太太府中的两位姑娘长得也很端正!”
李氏激动得交握的手都有些抖,恭敬的垂行礼:“谢皇后娘娘夸奖。
后面的卫其雪和卫其更是一脸喜意,激动又僵硬的行了礼。
皇后娘娘又看向卫其玉卫其颜,笑着对卫夫人道:”卫夫人的两位姑娘长高了呢!比去年进宫时也要漂亮了!“
卫其玉和卫其颜毕竟进过宫的,落落大方的向皇后行了礼。
皇后娘娘笑了笑,已经看向最后的余念娘,疑惑的道:”这位姑娘是?“
卫老太太忙起恭敬的道:”回皇后娘娘,这是我们家老太爷生前一位好友的孙女,老太爷生前一直在找,幸好去年我在太原府见到她,瞧她长得乖巧,便把她留在了我边。“
余念娘走到大中,双手高举,伏地行礼:”民女余念娘见过皇后娘娘。“
”的确是个乖孩子,这规矩学得比宫里的还好。“皇后娘娘说着朝下的于太夫人望去。
于太夫人笑盈盈的道:”是不错。“
”娘娘这是嫌弃安定吗?“一个柔和略带委屈的声音响起,惹得皇后娘娘呵呵笑起来:”咱们安定的规矩当然学得好,每晨昏定省,风吹雨淋,从不改,谁敢跟你比?“
余念娘微微抬眸。
皇后娘娘皮肤皎好,穿着凤袍,戴着凤冠,三十多岁的人看着像二十几岁,脸上没有一丝皱纹,一双凤眸狭长,长得和池郎宜的眸子一模一样。不过皇后娘娘的凤眸威严透着精明,而池郎宜的眼眸是冷漠的让人胆寒。
她旁边站着一个十六岁的姑娘,穿着流彩暗花云锦宫装,头上戴着翠蓝绉纱羊皮金滚边箍儿,腰间挂着一个银丝线绣荷花的香囊。看起来端庄秀丽。
☆、第173章 宫宴二
克教敏穿着流彩暗花云锦宫装,头上戴着翠蓝绉纱羊皮金滚边箍儿,腰间挂着一个银丝线绣荷花的香囊。看起来端庄秀丽。
”这都是安定该做的。“克都敏温婉道。
皇后就拉了克都敏的手,故意板着脸,叮嘱她:”今除夕,晚宴后还有烟花可看,你可不许早早回去。“
”去年安定就想看烟花了,今年一定不会错过。“克都敏笑着道。
”那就好。“皇后笑着道,终于放下心来。
几句话后,皇后娘娘回过头来,这才发现余念娘还跪在地上,忙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这般老实,怎么还跪在地上?快起来吧。“
余念娘慢慢起,行了一礼,然后气定神闲的站到卫老太太后侧,脸上没有一点儿尴尬。
镇国公夫人和武候夫人不由都看了她一眼。
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却是心中复杂,脸上丝毫不敢有显,按说能给卫老太太赐座,可见皇后娘娘对将军府的态度,可是怎么又让余念娘一直跪在地上,皇后娘娘也不认识余念娘啊!
卫夫人觉得这事还得小心打听才好。谁知又听皇后笑吟吟的道:”你这安静的子倒有些像安定。“
克都敏恭敬的站在皇后边,嘴角带笑听着皇后娘娘说话,眸子微垂,敛去眼中的光华。
皇后问余念娘:”你平时有何消遣?“
余念娘转向皇后娘娘,行礼,回道:”看书,摆弄,草药!“
”你还懂医?“皇后娘娘惊讶的道。
”不,是药。“余念娘道。
”哦。“皇后点头。
这时,有宫人进来:”回皇后娘娘,宁安候夫人来了。“
皇后娘娘一喜:”快宣!“
没有特别的旨意,觐见完后便要退出大,余念娘随着卫夫人和卫老太太向皇后行了礼,便出了大。与刚进的宁安候夫人擦而过。
宁安候夫人四十多岁,来自洛阳施氏大族,婉约,端正,乃一品诰命夫人。
见到自己的母亲,皇后娘娘一双眸子弯成月牙,忙让宫人替宁安候夫人端了凳子,宁安候夫人恭敬的行了礼这才坐下。
”母亲怎的这时才进宫?“待宁安候夫人一落坐,皇后娘娘就问道,也没管内还有三人,直接换了称呼。
于太夫人三人各自端着茶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府里有点事儿耽搁了一下。“宁安候夫人笑着道,说得轻描淡写。
”是不是宜弟……“说到一半,皇后娘女又停住,大过年的说病不吉利。
”没事儿。“宁安候夫人哪里不知道自己女儿的担心,贵为皇后,心的事儿太多,她不想皇后娘娘太累,便风轻云淡的笑着道:”他好着呢,只是前几吃了辣,这两喉咙有些不舒服。“
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宁安候世子几年前中毒后,喉咙就落下了毛病。
”老毛病了!“宁安候夫人道,又问:”刚才的是卫将军府上的卫老太太吧?“
”是啊。“皇后娘娘看着宁安候夫人笑着道:”将军府的姑娘不仅长得端正,礼仪也学得好呢!“
出了皇后娘娘的正,卫夫人便低声告诉几人,克都敏的份。
”是镇国公的小女儿,很多年前一次偶然进宫得了皇后娘娘眼缘,那时候皇后娘娘一直想要位公主,见安定郡主乖巧懂事,便将她留在了宫中,一直颇得皇后娘娘喜欢,后来被封了郡主。“
镇国公也就是以前的大将军,克蒙。
李氏颇为羡慕:”郡主真是好福气啊!“入了皇后的眼,以后荣华富贵享不尽啊!
卫老太太呵呵笑了两声:”是啊。“
”郡主不仅长得端庄漂亮,娴淑,子更是沉稳娴静,难怪皇后娘娘会喜欢。“李氏说着,回头低声对后面的卫其雪两姐妹道:”有机会你们好瞧瞧郡主是怎么行事的,学着点儿。“
卫老太太脸沉了沉,坤宁宫到处都是人,卫夫人忙叉开话题:”老太太,我们去偏坐坐吧。“
余念娘一行人去了偏。
卫老太太第一次进宫,许多人都不认识,一进,魏老太太就过来招呼她。卫老太太心中感激,和魏老太太说起了话。而卫夫人和礼部郎中王行石的太太石氏说起了话,也就是卫夫人的嫂嫂。
李氏见余念娘站在卫老太太旁伺候着,她便站到了卫夫人旁,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