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念娘归录-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氏决定一会儿回去好好查查这付府是哪个府上!
  出了主院,过了长长的扶廊,通过夹道,沿着抄手游廊走了一小段路,有人截住两人。
  “老太太请余姑娘!”来人是个精干的婆子,墨香认得,是老太太边的刘妈妈。
  笑着道:“有劳刘妈妈了。”
  刘妈妈面无无的脸上有了笑意:“墨香姑娘客气了,应该的。”
  对此,余姑娘并没有多惊讶,跟着刘妈妈转向随园方向走去。
  跟随其后的付锦雪被刘妈妈拦住。
  “二姑娘在水榭准备了茶水糕点,付姑娘不如过去歇息片刻!”说是建议,语气丝毫不容拒绝。
  付锦雪气的重重喘了两口气,又不敢表现出来,勉强笑着应了,同时不满为何余念娘不帮着说两句,面上还要维持当姐姐的大度关心:“表妹那我先去寻贺二姑娘了。”
  “好。”余念娘点头。
  付锦雪口中一闷,使劲咬了咬牙绑子,才转跟着墨香去了水榭。
  这边余念娘跟着刘妈妈从抄手游廊穿过一个小花园,一段路程后终于看见一个别致幽静的小院。
  站在门口的下人看见刘妈妈已经带着人过来了,转就跑进了院子。
  没一会儿,一个材高大的玄衣男子突然从院内走了出来。
  余念娘看见那人时眼皮子跳了跳。她不动声色,缓缓低了低头,垂下眼眸。
  不宽不窄的小径经过两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可余念娘想离的更远一些。
  别说他那连决飞舞的衣角,就连他一滴汗,一丝气息,她也不想闻到。
  脑子里自动浮现出那夜在官道旁,飞溅在她脸上那滴鲜红的血珠!
  修罗般的战场尸横遍野,头手分离惨不忍暏。血红的大地,撕心裂肺的大吼,尖叫,断沿残壁的城墙和恐慌惊惧的百姓!
  绕是她前世见过猎杀,也是胆战心惊,手脚冰凉。
  余念娘停住脚步,自动退让到一旁,后面的刘妈妈和孙妈妈跟着站到后面。
  她慢慢的减缓呼吸!
  迎面的人昂首阔步而来,玄色的衣角随着他快速走动连决翻舞,深邃的眸子如一池幽深的湖水。
  随着他离得越来越近,小径似乎变得越来越窄。
  余念娘低垂着脑袋,眼睛盯着脚下的青石板。
  忽然,那人停了下来。
  余念娘眼皮动了动。
  感觉到那人又跨出两步!然后一切静了!
  周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慢慢有些凝重!
  阳三月的温暖莫非其妙的骤然冷了起来,孙妈妈站在后面毫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想打寒颤的本能反应!
  不止孙妈妈和刘妈妈,就连余念娘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
  这人是要干啥?
  “你!”沙哑沉重的男声突然响起,还有些磨耳。
  余念娘控制住自己想要皱眉的冲动。这时,一股男子特有的龙涎香钻进鼻内。
  余念娘立刻屏住呼吸。视线内出现一双男式皮靴,还有镶金丝边,精美刺绣的玄色衣角。
  如此……?
  轻轻呼出一口气,余念娘缓缓抬头。
  宽阔的膛,结实的肩膀,下巴打理得干净,光洁。轻抿的薄唇还带着丝丝粉色。再往上看,高的鼻梁,然后是一双深邃的眼眸,睫毛浓密,眼睑狭长,眼尾上挑。竟然是漂亮的桃花眼。可因他面无表,硬是将那份柔美压没了。
  果然长得很俊!
  余念娘淡淡的迎上他的视线。
  忽然男子伸出左手,余念娘顿时吓得脸色煞白,瞬间倒退两步踩住了孙妈妈的脚。
  孙妈妈手快的扶住余念娘,愣是不敢吭声。
  旁边的刘妈妈也被余念娘的动作吓了一跳。
  男子还维持着抬手的动作,他面无表看眼余念娘,抬起的手握拳放到嘴边,先是轻咳一声,然后剧烈咳嗽起来。
  后面的小厮忙上前拍着他的后背。
  男子好不容易停住咳嗽,粉红的唇已经变得苍白,眉宇间竟有疲惫,紧拧的眉头显示着他忍着极其难受。
  等他抬头,入眼的是余念娘依然保持着后退的姿势,眉头皱紧,脸色难看,盯着他,一幅很嫌弃的样子!
  男子顿怒!

  ☆、第52章 卜一卦

  池郎宜面无表,冷冷盯着余念娘,就像余念娘犯了不可饶恕的错。就33几人都以为他要发彪的时候,他突然走了。
  孙妈妈暗松了一口气。被踩到的脚,因为保持僵硬的姿势太久现在有些麻痛。
  “妈妈?”余念娘看着她。
  “无事。”孙妈妈笑着道,然后蹲下揉了揉:“揉揉就没事了。”
  刘妈妈眼神在余念娘和男子两人间转了转。
  待孙妈妈脚不麻了,三人这才进了随园。
  门帘子外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婆子,和于正英边的贺妈妈同姓。
  听说人已经来了,可贺妈妈站在屋外站了好一会儿也没瞧见余念娘的人影,这会儿看见三人进来,立刻下了台阶:“老太太听下人说已经来了,可好一会儿也没见人进来。”说着看向旁边的刘妈妈。
  刘妈妈只道:“孙妈妈刚才不小心崴了脚。”
  贺妈妈聪明的没再问,笑着引了余念娘进屋。
  年纪大了便怕冷,屋内还烧着碳盆,远远的放在角落里。余念娘一进屋,便是一阵气扑来。
  屋子里立着一座百寿绣屏,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幅《烟雨图》,左右是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
  屋内左处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放着数十个黄的玲珑佛手。右边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
  窗边有一个卧榻,榻边的窗棂上挂着四扇各样颜色绫缎剪贴的吊屏儿。
  两位老太太都在。
  余念娘上前一一行礼。
  贺老太太笑呵呵的让边的人扶了余念娘起来,又仔细打量她,最后笑着道:“那天没瞧仔细,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余念娘就屈膝行了一礼。
  于太夫人眼神复杂的看了余念娘一眼,顺着贺老太太的话道:“不仅漂亮,还是个聪慧的。”
  有下人端了凳子过来,余念娘坐下,桌上倒好茶水。贺老太太吩咐下人:“把小厨房刚做的糕点端过来让余姑娘尝尝。”
  没一会儿丫头就将糕点摆上,余念娘象征的吃了一块,喝了一口水,又擦了擦嘴角。然后端坐侧,认真看向上首的贺老太太和于太夫人。
  言行举止,不卑不吭,很有礼数!
  只是这认真的表让贺老太太和于太夫人都觉得很有趣。
  “家在伊州?”贺老太太慈谒的问道。
  “是。”余念娘点头。
  “怎么到太原府来了?”贺老太太又道。
  “逃难!”余念娘认真的道。
  这话说得太直接了。
  贺老太太一愣。不过,去年的确有很多人背井离乡。旋即老太太又笑着道:“家中还有人吗?以后还回去吗?”
  “无,不回。”余念娘道。
  “不是让你一人来吗?”一旁的于太夫人突然道。
  余念娘起行了一礼,表示歉意:“长辈之令,不可不听!”
  于太夫人蹙了蹙眉头。
  贺老太太虽然也不喜欢不请自来的人,不过也不是太计较的人,又问她:“听说你会卜卦?”
  “是。”余念娘坐下,回答的很认真。
  “进过天师院考核吗?谁教你的?”
  余念娘终于愣了愣,她根本不知道占卜还需要考核,摇头,道:“自学。”
  “听说在李府赏花宴的时候,你替我们家文哥看过,说他犯水,那你现在再替他看看,可有啥灾难?”贺老太太道。
  余念娘没想到贺老太太这么信任她,只问了几句就让她看相。似乎比她预想的容易。
  不过,余念娘说要看到贺小少爷本人,或者拿小少爷一贴物也行。
  贺老太太想了想,让人去请了贺连文。
  没一会儿,贺连文就来了。
  看到余念娘在此,很惊讶,待知道余念娘会看象占卜,愣是一脸不敢相信。
  最后,他隔着紫檀木的桌子好心对余念娘道:“现在江湖骗子甚多,大多打着观星看象占卜的名号,你一介女子别傻乎乎被人骗了还不知道!小小年纪可去寻正途而为!”
  余念娘诧异的看着他,将他小小板打理一番,也不知道谁是小小年纪,竟说出如此一番老气横秋的话。
  余念娘一本正经点头:“甚是正确!”话锋一转:“不过,我,不傻!只是,不利索!”
  贺连文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她到底什么意思,碍着老祖宗的面不敢多问,见余念娘从来都是一幅呆呆板板的样子,决定哪私下里提点她两句。
  贺老太太和于太夫人饶是惯了贺连文小大人的模样,此时也不乐呵呵的笑起来。
  余念娘借了贺连文贴一物用,占卜的结果自然是贺连文暂时平安无事。
  贺连文一幅我就知道的样子。
  不过,余念娘说了,贺连文无事,可贺老太太得多注意。
  老太太忙道:“为何?”
  “三月倒寒!”
  子弱的人往往倒寒的时候容易受凉。不过,贺老太太年纪虽大,子骨可是硬朗得很,这几年基本没生过什么小病,大病更不可能。
  老太太没怎么将余念娘的话放在心上,自然也觉得于太夫人之前将余念娘说得太厉害,过于夸张了。想必和那些外面的相师差不多,会看看象,观观天色而已罢了!
  要说占卜师,那肯定是离得远啊!
  从随园出来,余念娘跟着下人去了水榭。
  贺连漱早已经不耐烦应酬付锦雪了,见余念娘终于过来,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余念娘坐下不过喝了两口茶,便向贺连漱告辞。
  贺连漱礼貌上挽留了一下两人用过午膳再走,余念娘婉拒了。
  出了贺府,坐在马车上,付锦雪便开始询问余念娘。
  “……你怎么去了那么久?贺老太太到底找你什么事,把我一人丢在这边,本来是贺二姑娘邀你来,而你却在老太太在那边待了大半天,也太不像话了……”然后埋怨她:“贺二姑娘不是邀请咱们用午膳吗,人家一片好意,你干嘛拒绝?”那样也好留在贺府,在贺太太面前露露脸啊!
  余念娘看付锦雪一眼便挪开眼睛,她实在不想说那么多废话,没瞧出人家是作作样子吗?

  ☆、第53章 信,不信

  于太夫人在随园坐了一会儿,于正英就过来了。
  “怎么样?余姑娘怎么说?”
  “我看这小姑娘也就会一点小事本。”贺老太太很随意的道,于太夫人一直夸余念娘有真本事,她不好说得太过,免得泼了于太夫人面子,又道:“和上次家里请的占卜师说的一样,只要过了小劫,就没事了……”
  于正英松了口气。她其实是相信自己的亲娘的,可贺老太太语气里的不以为然让她不好多说什么。
  又说了几句,于太夫人说乏了,起要回客居的院子。
  贺老太太忙道:“那快回去歇歇。”顿时觉得自个儿也有些累了,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内室。
  于正英吩咐婆子下人伺候贺老太太歇息,自己扶着于太夫人回了客居的院子。
  亲自伺候着于太夫人换了家居的衣服。
  于太夫人笑着道:“有下人,这些事哪要你做!”
  “女儿伺候娘是应该的。”于正英坚持,这让她又找回当年出阁前在家的感觉。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纵然嫁得再好,嫁出去的女子一切当以夫为天,就算能回娘家小住,那也是很少机会的。更别说再伺候爹娘,尽孝!
  扶着余太夫人躺在榻上,于正英拿绒毯盖在老太太上。自己端了凳子坐在榻边,娘俩人说起话。
  “娘觉得余姑娘怎么样?”
  “你是我女儿,我自是不会害你。”于太夫人靠在绣牡丹的大迎枕上,眼神幽远:“若说武威郡北上遇到的事是她瞎猜,那在南下官道上发生截杀前,她能及时提醒众人,便不可能是运气!道路坦,深山密林而远之,哪来的狼?”顿了顿,她又道:“现在想来那些面具人恐怕早有预谋,行事谨慎,缜密,没有人事先有所察觉,就连……”
  于太夫人将到嘴的字咽了下去:“他边的人都不会是庸俗之辈,随随便便一人挑咱们家护院三五个没有问题,他们都没有发现蛛丝蚂迹,她怎么可能听到什么风声?”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
  于太夫人回想着那夜和余念娘在官道旁被一群黑衣人袭击的事。
  余念娘在事发前知道了即将发生的危险!
  经常听说天道院的天师多么厉害,但于太夫人不怎么信的。可是余念娘的事又让她犹豫起来,除了这个解释,她不知道还能怎么解释,从肃州一路到太原,余念娘的种种行为都在告诉她一个她从来不信的事实。
  于家人,包括于太傅,对天道院的人都没多少好感。
  于正英知道母亲不会骗自己。
  “既然老太太不信,你以后就别再她面前提了,反正文哥儿现在也没事了。”于太夫人嘱咐女儿。
  “嗯,女儿知道。”于正英道,好奇池郎宜拜见自己母亲为何事!
  “来道歉!”说起这事,于太夫人还有些气,虽说当时池郎宜迫不得已与她们一道,但毕竟当时生死攸关,而且于府还死了几个护院,没有谁会因一句话就把生死危险的事揭过。
  好在,对方不算太混,在知道自己得了谁的帮助后还知道来道歉!
  “这事就当咱们行善,路见不平了!再说以他的份遇见了,再艰难还是得伸出援手的。”
  于正英点头,于太傅能在新帝登基后屹立不倒,还升为一品太傅,后面少不了于太夫人的支持。她默默的听着。
  “不过……”于太夫人沉吟了下:“听下人说,两人在院子外撞上了?估计都认出对方了。不过,他这两行事有些奇怪,难不成他发现了什么?”
  “即是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人家只是一个小姑娘罢了,且怎么说也算帮过他。”于正英笑着道:“知道母亲感恩她在路上的帮助,可她不是一样想靠着于家车队平安到太原?算起来,也是两不相欠。若母亲实在想回报她,不是还有我吗?大不了下次她遇见困难,我再帮她一次便是!您老人家就别想这些琐事了,开开心心在太原府待些子再回京都!”
  女儿一番话说得稳妥贴当,于太夫人笑呵呵的应了:“好,听你的。”
  康氏看到余念娘和付锦雪回来的时候高兴,等余念娘一走,付锦雪便将在贺府的事添油加醋一番告诉了康氏。
  康氏气得脸色铁青,绷着脸,满脸不高兴,连带着晚膳的时候也没给余念娘好脸子。
  付天谐却觉得这样不好。现在要余念娘帮忙的时候还多,责怪康氏:“你刚才对念娘那是什么态度?记住咱们现在是一家人,别太过冷落了她,让她在这个家不自在!”
  “老爷这是什么意思?”康氏惊讶的看着付天谐,叫道:“我什么时候冷落她了?替雪儿置衣服的时候我可没落下她,还首饰都替她准备了。要说不自在,恐怕也是她给咱们找不自在。雪儿好心陪着她去贺府,她却把雪儿一个人丢在贺府的水榭,自己却跑去见贺老太太,到底和贺老太太说了什么一句也不告诉我。我为她的舅母,即没有说她,还让她晚上一起用膳,只不过想让她明白自己错在哪里?难不成我做错了嘛……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说着嘤嘤哭起来!
  付天谐也慌了,他不知道贺府发生的事,安慰了康氏好一会儿,这事才算揭过,想着得把余念娘的事尽快定下来。
  便道:“你明再去卫府一趟,这事得尽快定下来才好!”那样,他们付府和卫府也就有了关系。
  康氏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不不愿的道:“万一他们还是不承认呢?反正念娘得贺老太太眼缘,若卫府真不认,咱们另寻便是!”
  付天谐皱起眉头,觉得妇人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
  “你觉得太原府还有什么人家比卫府更合适吗?份再高的咱们攀得上吗?”只不过和贺老太太多说了两句话,谁又会真正放在心上!
  康氏找不到辩解的话,可又不想再去卫府碰钉子。顿时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第54章 探病

  康氏现在觉得去卫府真的是自取其辱!
  第一次去卫府,她话才开口,李氏就一幅见了鬼的样子,丢下一句“不知所为”就走了,然后她就被人给轰了出来。
  第二次,李氏虽然没让人立刻将她轰出去,却一脸嫌弃,高傲不屑的道:“……你是谁?这婚事你说有就有?可有婚书,信物?好歹卫府也出了个童生,别像大街上的黄口小儿一样信口雌黄!”
  满屋子仆妇讥笑看着她,羞的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第三次她带着信物而去,卫府门房看见是她,一字儿也没说砰的一声将大门甩上,她连卫府的门都没进!
  哪家嫁姑娘这样?三番五次上门去求。送女儿给别人作妾也没她这么低声下气!
  这样嫁过去有何尊严,威信?
  不过,这不是她现在考虑的事!
  “万一卫府还不同意怎么办?难不成咱们还去京城找卫鸿山不成?”康氏觉得当初把余念娘接到太原府的主意糟透了!
  付天谐眉头紧皱,烦躁的在屋里走来走去,最后道:“再去探探口风再说!”
  翌,康氏又向卫府递了拜贴,奇怪的是这次李氏竟然将贴子收下了,让人传话给她,说今有事,改!
  康氏高高兴兴的回了付府,拉着余念娘说:“老天有眼,你的亲事终于有着落了!”
  等康氏走后,余念娘笑吟吟的站在院子里,对孙妈妈二人道:“查。”
  知道卫府终于松口,付天谐也高兴。可康氏在家等了两天,也不见卫府有请贴过来,付天谐黑着脸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康氏不得不再次向卫府递了贴子。李氏没见她,不过,管事的告诉她:“贺老太太病了,我家太太探病去了。”
  康氏没想到前几寿辰时还龙精虎猛的贺老太太怎么突然就病了!
  一打听,这贺老太太都病了好几了。大夫换了几个,药吃了不少,却是一点起色也没有,只不过是受了凉,不知怎么越来越重。
  康氏顿时觉得机会来了,回到府里,直接去了余念娘的院子。
  余念娘当时正在屋子里写字,康氏带着丫环婆子风风火火冲进静园的时候,孙妈妈和玲珑吓了一大跳。
  “念娘啊,快快准备准备,贺老太太病了,我们得去看看。”一脸高兴。
  然后,她又板着脸呵斥还愣怔在原地的孙妈妈和玲珑:“还不快快给你家姑娘换衣服,一个个傻愣着,没点眼力劲儿!”
  在康氏的催促和坚持下,余念娘换了一素净的衣服,与此同时,付锦雪也换了衣服在外等着,三人坐上马车,直奔贺府!
  贺府外已经停着几辆马车。
  跟着下人从二门进了院子,经过抄手游廓,穿过青石板路,过了青葱嫩绿,粉红渐出的花园,随园出现在视线内。
  与那来的路不同,今是直接从二门处到的随园,景色又是一番。
  余念娘跟在康氏和付锦雪后面。
  随园里,丫环婆子都立在院子里,扶廊下,刘妈妈站在花厅外。
  看着匆匆而来的康氏母女,刘妈妈眼神复杂的看向后面,脚步不缓不急,神色认真的余念娘。
  她脚下象征移动两步,看向走近的康氏。
  “付太太!”
  “这位妈妈,还请恕我们唐突,听说贺老太太病了,我们这才冒然来访。”康氏送上准备的礼物,道。
  刘妈妈接过礼物递给旁的丫环,道:“付太太有心,先请厅内喝口茶水。”接着看向余念娘:“余姑娘请到花厅喝茶!”
  余念娘点头。
  付锦雪暗暗咬了下唇。
  刘妈妈引着三人进了花厅!
  花厅内静悄悄的,走进以后,三人才发现原来里面还坐着人。
  “太夫人!”康氏先向坐在正中位置的于太夫人行礼,然后又与侧位的何太太,李氏,管仲清见礼。
  屋内并没有见于正英。
  然后康氏又笑着道:“三位来得早!”
  何太太三人微微颔首,算是应话,然后便各自端了茶盅。而上位的于太夫人不经意的瞥了余念娘一眼,眼中异色一闪而过。
  余念娘二人自然一一行礼后便站在康氏后。
  来探病自然要问病。
  康氏一脸关心:“……好些了吗?大夫怎么说?我看老太太平子骨硬朗的……上了年纪的人受了凉的话可要忌口……可以多换几个大夫看看,太原府好几个坐堂大夫的医术都不错……”
  说的好像她很了解似的!
  又不是知交好友问的这般详细!
  几人诧异看她一眼。
  于太夫人拿着茶盖抚着茶盅内的茶叶儿,李氏和何太太等人同时别开脸。
  一时间屋内无人搭话,静能闻针落,康氏有些尴尬,连后面的付锦雪脸上都露出窘迫之色。
  最后还是管仲清看不下去,淡淡道:“老太太子安好,只前两受了凉,这两有些脾胃不和而已。”
  “哦,那就好。”康氏感激看眼管仲清,学着其它人的样子喝起茶,没敢再说话。
  一时屋内又静了下来。
  没一会儿于正英出来了,几人都起询问老太太的况。
  于正英笑着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大夫开了些开胃的药。”然后邀请几人去前厅坐,特意对余念娘道:“你和付姑娘可以去找连漱玩!”
  何太太三人脸上均闪过诧异!
  余念娘自是应好。
  于太夫人回了客居的院子。康氏等人跟着于正英出了随园。
  一到正院,何太太便向于正英告辞:“家里还有事,改再来探望老太太。”
  何太太一提走,李氏和管仲清也相继表示家里还有事,该回去了。
  康氏自然也只能带着付锦雪和余念娘离开。
  路上康氏脸色不太好,转念一想,她的份和那几位的差得太多,被人瞧不上是正常的。只要时间一久,她相信自己还是能和何太太等人处好的。比起以前连这些太太的面都见不上,现在已经算不错了。
  不过,余念娘似乎特别受贺府人的青睐。
  “念娘!”康氏微笑看着余念娘,道:“之前只听你提过你是和于太夫人一道到太原府的,你能给舅母讲讲你们路上的趣事儿吗?”
  余念娘看她一眼,略一沉吟,认真的道:“路途奔波劳累,实无趣事!”
  康氏笑容僵了僵,又道:“那你和于太夫人很熟吗?你们即是一道来,想必和她老人家说过很多话吧?”
  余念娘认真想了想,是打过几次交道,可是她并没有和于太夫人说过话,摇头,诚实的道:“我与于太夫人并没说过话。”
  康氏顿时笑不出来了,如果余念娘不是和于太夫人熟,怎么可能得到贺府的眼缘,别把她当傻子。
  突然,康氏觉得今余念娘说话听起来特别顺耳,仔细一回味,才发现她竟没有口吃。往总是两个字两个字说,听得她心里烦躁。
  没想到,余念娘从小的哑病居然也能治好,康氏可是相当意外,也不知道是哪个有名的大夫,若是能请到这样的大夫,算是一重保障。
  直到这时,康氏才觉得她对余念娘的事了解得太少。正想再问,突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康氏措手不及,差点摔了下来。

  ☆、第55章 黄口小儿,信口雌黄

  若不是余念娘眼明手快及时抓住康氏,说不定她就摔了下去。
  康氏大怒,一把掀开帘子,瞪着车夫:“怎么赶的车!”
  车夫也吓着了,慌慌张张的忙道:“太太,是有人突然拦了路。”
  侧前方果然停着一辆青篷马车,马车旁挂着贺府的标志。一个婆子正从马车上下来。
  康氏心中一凛,忙收起脸上怒容。
  那婆子下车来直接走到付府马车前,笑着对康氏道:“付太太真不好意思。二姑娘先前不知道余姑娘来了,得知余姑娘走了忙命婆子来追,希望余姑娘能到贺府坐坐,二姑娘说上次和余姑娘相谈甚欢!”
  康氏哪敢多说什么,笑着对余念娘道:“贺二姑娘还等着,那你快去吧!”
  “是。”余念娘表淡淡的应了,坐着贺府的马车又倒了回去。
  妒忌的付锦雪眼睛都红了!
  余念娘回到贺府跟着那婆子并没有去贺连漱的院子,而是直接去了随园。
  婆子见余念娘不问不多嘴,很识大体,便好心告诉她:“二姑娘在老太太那儿!”
  “嗯。”余念娘点头,随手拿出一个绣花荷包赏给了那婆子。
  婆子拿在手中暗中掂了掂,一脸喜色,忙不跌的向余念娘谢赏。
  到了随园,婆子客客气气的请余念娘稍等,然后进屋禀报,出来又客气的请她进屋。
  贺老太太正躺在榻上,穿了件青色褙子,苍白的脸显得更加难看,颧骨微凸起,比起寿辰时瘦了不止一点两点!精神也不太好,只是看人的眼神依旧精明。
  贺连漱正在给贺老太太喂药,于正英也在屋内,看见余念娘进来,朝她点头:“余姑娘,坐。”
  余念娘向贺老太太行了礼后,在小桌旁的凳子上坐下。神色淡然大方,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一点儿没有拘谨之色。
  喝完药,于正英亲自端了蜜饯,贺老太太拈了一颗放进嘴里,甜甜的味儿掩了嘴里的苦涩,还带着一丝酸味儿,一点儿也不觉得腻。
  老太太眉头舒展开来,不住点头:“这蜜饯味不错。”
  贺连漱瞧着微微抿嘴,笑着道:“这是卫二少送过来的,说是从京城带回来的,若是老太太喜欢,等吃完让他再给咱们捎些回来。”
  贺老太太恍然:“难怪,我就说怎么跟平里的不太一样。味道还真不错,你们也尝尝。”说话间,连吃了两三颗。
  蜜饯分很多种,有京式蜜饯,杭式蜜饯,广式蜜饯,苏式蜜饯,还有闽式蜜饯。
  而贺老太太吃的这种是苏式蜜饯,源于苏州,无锡等地,以白糖杨梅最为出名,不仅它的配料品种多,以酸甜,咸甜口味为主,回味无穷。
  卫二少送来是酸甜味的。
  丫环端了一盘放在桌上,于正英和贺连漱都吃了好几颗,余念娘象征的尝了一颗。
  味道的确比平里吃的好吃,甜甜的又不会太腻,酸酸的还能开胃。不过,脾胃不好的人却是不能多吃。
  “甜中带酸,开胃!然,老太太,不易,多食!”余念娘看着贺老太太道。
  再看贺老太太旁边的金丝托盘里已经放了五六颗蜜饯核了,于正英这才惊觉老太太的确吃得有些多。
  忙阻止道:“老太太,大夫让您一次不能多食。这蜜饯虽然酸甜开胃,可吃多了容易不消化。”
  贺老太太只得收回手,接过丫环端上的茶喝了一口,一口茶还没喝完却打起隔来。而且这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只是打嗝,然后就开始疼起来。
  一屋子的人脸都吓白了。急得于正英让婆子快去请大夫。
  没一会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