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其宇暗松一口气,不明白池郎宜这是要干嘛,有心想问问,再瞧他绷着脸,面无表的样子只得将到嘴的话咽了下去。
***
贺老太太只有贺中山一个儿子,贺老太爷早去了。贺中山膝下倒是有三个子女。
大儿子贺英,是太原知府,从四品,妻子乃京城于府嫡出小姐于正英;贺二爷贺贵是庶出,打理着贺府的生意庶物,妻子是连氏;小女儿贺玉嫁给了京城韩林赵义。
而贺英下有两个女儿,大姑娘贺连梅嫁到曲县,二女儿贺连漱也已经订亲了,夫家是江南世家。小儿子贺连文只有八岁。
贺二爷只有一个儿子贺连杰,今年十七,童生,还未订亲。
所以,整个贺府待字闺中的姑娘只有贺连漱,此时她正带着各府姑娘在花园。
上次李府赏花宴,连氏生病,便央请了于正英去李府帮着贺连杰相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拿于正英的话说,连氏什么都好,就是太心贺连杰的婚事。关心则乱!
李府只不过是商贾户,贺府怎么可能反过来依靠李府的赏花宴去替贺连杰相看姑娘。依贺连杰童生的份,再努力一些,争取以后挣个进士出,大把的姑娘排队等着他们挑。就算贺连杰以后科举再无进取,贺英也能帮他弄个好差事。
连氏生怕好点的姑娘先被人挑走了,求了于正英许久,于正英无法,只得去参加了李府的赏花宴,结果在李府的午膳上贺连文被蜜饯噎住,差点酿成大祸。
连氏魂不守舍的好几天,等贺连文好了,悬着的心这才落下,规规矩矩去于正英屋里认了错。于正英这才将贺老太太大寿这的膳食安排交给她管理。若不然,连氏一个心血来潮就跑到前厅来相看姑娘,别到头来怠慢了各府夫人太太,也让贺府遭人笑话。
连氏早拟好了菜单,还给于正英过了目,这会儿,祝寿的人越来越多,连l县一些未发请贴的人家也来了。菜自然不能少了,她擅自添了几样,也不知道合不合适,可于正英在前面待客,连氏不好拿这事去打扰她,于是,便拿着菜单在花园里找到贺连漱。
贺连漱早已经跟着于正英管家,她温婉,心思细密,曾不止一次得到贺老太太夸奖。
贺连漱看了连氏添加的菜单,又加了两样:“二婶娘只管照着此去办,今老太太寿辰,万万不可怠慢客人,母亲将此事交给你自是相信你的,到时候她肯定只会说你做得对。”
得了贺连漱的话,连氏更加放心。
贺府内宅的事都是于正英在打理,她平偶尔会帮忙,但万不会越权或做得太过,一切还是得看于正英的意思。这样才利于妯娌相处,家族兴旺。
这是丈夫贺贵常对她说的话。
“那我就照着这单子让厨房加菜好了。”连氏笑着道。
花园凉亭里姑娘们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十分好。
“二姑娘还要招待各府姑娘,我就先回厨房了。”
“好。”贺连漱笑着道:“今辛苦二婶娘了。”
“瞧你这说的什么话,老太太大寿,是咱们大家的事,没有谁辛苦不辛苦的。”不遇上贺连杰的事,连氏还是个通透,会说话的。
贺连漱回到凉亭一群莺莺燕燕之中。
连氏拿着单子出了花园,她将单子交给边的小丫头:“快拿去厨房,让他们按着单子加菜,动作都麻利点,别一会儿到午膳时间还没做好。”
“是。”小丫头一溜烟跑没了影。
单子给了厨房,连氏这会儿已经不急了,颇有闲慢悠悠走着。正好遇上有丫头领着两个姑娘往花园这边来。
那两人长得五官端正,穿着素雅,上首饰也只能算是中等,看着面生,应是哪个低品官阶老爷的家眷。
不过,其中一个姑娘神闲静,气质不凡,就像走在自家后花院似的。
连氏略一沉吟朝着两人走了过去。
丫头看到连氏屈膝行礼:“二太太。”
“嗯。”连氏笑盈盈的看着余念娘两人,道:“是要去寻二姑娘吗?”
“是。”丫头应声,并道:“夫人让奴婢引付府的姑娘和表姑娘去花园找二姑娘玩耍。”
“是付姑娘和余姑娘?”连氏讶道。
“是。”丫头应道。
余念娘和付锦雪已经向连氏行礼。
贺二爷打理着贺府的生意,连氏对太原府的商贾户无论大大小小都知道一些。
若是以前在听到付府两个字,连氏只能模糊有些记忆,不过自从于太夫人来了之后,特别是李府赏花宴之后,连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提到过付府。
只因为和于太夫人同路到太原府的一位姑娘是付府的亲戚,而且这位姑娘了得,听说不仅能观星测象,还能未卜先知。
于太夫人便是得她提醒才逃过一难。再加上那在李府余念娘对贺妈妈说的话,贺府现在各主子都对这位余姑娘占卜的本事十分好奇。
就是这位余姑娘吗?
连氏笑意盈盈的看着两人,亲自扶着两人的手,亲切的道:“付姑娘和余姑娘第一次来贺府吧?一会儿让二姑娘带着两位姑娘转转。”然后吩咐丫头:“那你快去向二姑娘禀报,就说付府的付姑娘和余姑娘来了。”
丫头忙应下。
余念娘两人看着一般,没想得到连氏这般礼遇,小丫头不敢有多的心思,带着余念娘两人到花园凉亭后,按照连氏的吩咐禀报了贺连漱。
贺连漱听到后,立刻请两人进亭,亲自吩咐丫头替两人倒了茶水。这般的礼遇,惹得亭子内其它人纷纷对余念娘两人侧目。
☆、第47章 来来走走
亭子里坐着五六个姑娘。
除了贺连漱以外,还有卫府的两位姑娘,其它人余念娘都不认识。
卫其雪和卫其一幅没看见两人的模样,让本来想上前打招呼的付锦雪打了退堂鼓。
另外几人表现得没那么明显,不过,脸上的表都很淡漠,付锦雪只得朝贺连漱笑了笑便跟着余念娘坐下。
两人刚一坐下,对面的卫其雪和卫其就站了起来,淡笑着对贺连漱道:“贺二姐姐,这儿坐的有些闷了,我们想回花厅了。”
贺连漱不动声色的看了余念娘一眼,笑着跟着站起来,对卫其雪姐妹道:“既然两位妹妹坐闷了,回花厅坐会儿也好,不过,现在才巳时中,离午时还要一会儿。”
软绵绵的话语意思可表达得很明白,离开席还早呢!
“没关系!”卫其像丝毫没听明白贺连漱的意思似的,笑盈盈的道:“正好可以在花园转转,我也蛮喜欢听我母亲和贺太太她们说话的。”
似乎这主意真不错,立刻有两位姑娘跟着起附合,说也想去花园逛逛。
既然如此,贺连漱再说什么也不好,立即吩咐小丫头:“伺候几位姑娘去花园逛逛。”脸上的笑意也淡了许多。
有眼色的瞧出贺连漱不是很高兴,只得了歇了自己的小心思,老实的陪坐在亭子里。
贺知府虽只是从四品的知府,于正英的父亲却乃一品太傅。卫鸿峰只是从七品盐运司经历,可卫鸿山却是从四品将军,居京城多年。
论人脉两家谁也不差。
他们这些的爹爹只不过是太原小官,两家都是开罪不起。
有人笑着出声打破了凉亭的寂静。
“贺二姐姐,听说今天府上请了冯大家来唱戏,是真的吗?”说话的姑娘15岁的样子,叫何鑫悦,是太原府卫所千户何军的女儿。她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说话甜甜的,让人一听便心生好感。
“何姑娘说对了。”贺连漱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凑巧冯大家路过太原,老太太很喜欢他的戏,我母亲便特意请了他过来唱一天。”冯大家在江南一带非常有名,不仅戏唱的好,扮相也好。
上次李府赏花宴的时候想请冯大家到府上唱半,结果派去的管事连冯大家的面都没见着。
“只可惜,冯大家只能在太原留一天。”贺连漱可惜的道。
饶是这样已经很让人惊讶了,大家纷纷捧着奉承。
“能听冯大家的戏真是太好了……”
“我母亲最听的便是冯大家的戏!”
“听说冯大家的扮相可俊俏了……”
天朝戏曲盛行,连当今太后都喜欢听戏。其中戏唱的最好的有四个,冯大家,虞大家,秦大家,燕大家。
不仅四人的腔调各有特色,在扮相,功底,声音,技艺等方面也各有专长!
其中冯大家是四人里面扮相最好的。
年轻女孩子没几个喜欢听戏,但能看看扮相好,俊俏的冯大家,大家都很高兴,有了共同的话题,亭子里气氛又闹起来。
付锦雪趁机和贺连漱搭话,只有余念娘坐在一边静静的喝着茶水。
没一会儿,又有两位姑娘过来。
是梅府的梅风雪和梅风玉。
像李府,梅府这样的,一般都不会收到贺府的请贴的。但,今管仲清厚着脸皮带了礼物自己来给贺老太太祝寿,反正都是不请自来,这样的好机会,范氏自然不会错过。
一番介绍后,其他人和梅风玉梅风雪两人相互见礼后,便继续之前的话题。梅风玉两人自然而然坐到余念娘旁边,和她说起话。
“……我们瞧见你舅母在花厅,就猜你定在这里……向贺老太太祝过寿后,就跟着贺府的下人过来了,懒得见到有些人眼睛都长到头顶……”
梅风雪子直,喜欢谁不喜欢谁全都摆在脸上。
有些人大概指的是刚去花厅的卫其和卫其雪。
余念娘不由看了她一眼。
梅风玉立刻拿手肘杵了梅风雪一下,她这才惊觉自己嘴太快,又说错话,尴尬的看眼端着茶杯静静喝茶的贺连漱。
贺连漱眉眼淡淡,神并没有什么不悦,梅雪风悬着的心这才落下。
她拉着余念娘,一幅将她当成知心朋友的样子,诉起苦来:“……她们到我嫂嫂家作客,却一幅自己才是主人的样子,说话毫不客气……又不是我的错,大伯母却还要我的足,让我在李府好没面子……”
说的是上次李府赏花宴,梅风雪在花园和卫府姐妹发生的不愉快,后来,梅风雪被范氏好一通训。
众人脸上闪过惊讶之色,要知道梅府只不过是商户,卫鸿峰可是实实的七品盐运司经历,后面还有一个四品的将军做后台。
梅风雪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数落卫府姐妹,也不知道她是无知呢还是胆大!
有人戏谑的笑了笑,也有人很欣赏梅风雪的坦率无谓!
梅风玉则皱起眉头看了妹妹一眼,心中叹息一声,本以为今天这种子梅风雪会有所收敛,哪知她根本没有把之前范氏的话放在心上。可话已出口,但却不能让卫府误会梅府的。
她正寻思着说点什么挽回一下,就听对面道。
“帮梅姑娘把茶水续满,润润喉,别光顾着说话了!”贺连漱嘴角带笑的看着梅风雪。
梅风雪心中涌起一丝感激。
笑着向贺连漱道了谢,喝了一口茶水后,果真由丫头续满。
梅风玉怕妹妹再说出什么,忙叉开话题。
一直默默不作声的付锦雪也跟着聊了起来。
余念娘不说话,只偶尔应一声,没一会儿,亭子里气氛又起来了。
半个时辰后,有下人过来禀报,准备开席了!
贺连漱招呼着大家去前面喜棚,这时付锦雪已经和贺连漱说上了话,闻言,她立刻笑着对贺连漱道:“贺姑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贺连漱看她一眼,笑着道:“没有。”
一行人跟着贺连漱出了花园。
余念娘和梅府两位姑娘走在最后,梅风雪看不惯付锦雪狗腿的样子,对余念娘挤眉弄眼:“……自己把自己当下人看,也怪不得别人瞧不上眼!”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余念娘觉得没什么,只是把自己放得太低反而让人看轻。
贺府的花园幽静别致,沿途一路花香,余念娘最喜欢这样安静漂亮的园子,一路走一路欣赏。
☆、第48章 潇洒公子哥
梅风玉拉住梅风雪,瞪着眼睛在她耳边低低说了几句,梅风雪只好悻悻14将嘴里的话收回去。
而走在前面的贺连漱正在问付锦雪:“付姑娘的表妹很少来太原吧?”
“表妹住在伊州,离太原府太远!”付锦雪笑着道,自己一家能收到贺府的请贴都是沾了余念娘的光,付锦雪也没能想到自己能跟贺边漱走这么近,一心想要讨好她,怕贺连漱误会,又解释道:“表妹喜静,不太出门。”
“哦,难怪!是个好子。”贺连漱道。
“表妹的确不说话。”付锦雪道,思忖着贺连漱那句难怪是何意,快速斟酌后一脸同的道:“表妹从小子不好,不会说话,只这几年才开口。”
贺连漱一脸惊讶。
不会说话?
“是的。”付锦雪认真的道,见后面的几人隔着自己两人一段距离,这才压低声音道:“表妹从小是个哑巴,请了很多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始终不见好,所以她极不喜欢出去。只这两年才稍好些!不过,还是不喜欢别人提这事。”
贺连漱神色很快恢复正常,心中则疑惑不已。
她想到于太夫人的话,想到刚才看到余念娘神色自若,端庄大方的样子,很难让人相信她是个自卑的哑巴。
一行人很快到了喜棚外,喜棚两边端正整齐的站着下人,有下人进进出出,里面隐隐传来男女说话声。
宴席的喜棚设在花厅外的大院子里,水榭那边搭了戏台子。
男子们在东边喜棚用餐,女眷们则在西边。
站在喜棚外能看到东边喜棚内影影绰绰,俊郎的男子影,还有爽朗的笑声。
若此时有人从里看出来,也是能看到余念娘一行人的。
跟在贺连漱后的几位姑娘纷纷噤声,个个低眉垂眼,一改之前的随意,迈着小碎步,端庄的转过扶廓,进了西花厅。
西花厅内几位夫人太太正闹的向贺老太太说着祝福的话。
今大寿,儿孙皆在,祝贺的人连绵不绝,于太夫人为了给贺老太太庆寿,特意推迟了回京的时间。
贺老太太是打心里高兴,眉眼全是笑。
“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开席吧!”贺老太太笑呵呵的道,又招呼于太夫人:“亲家太太坐!”
“老太太您今儿是寿星,得您先坐!”于太夫人笑着道。
然后于正英扶着贺老太太,一个二十多岁,穿着金色褙子的年轻妇人扶着于太夫人,两人先后落座后,其他人才坐下。
贺知府向贺老太太祝了寿,回到东边喜棚招呼众人依次坐下。
余念娘和付锦雪,梅府两位姑娘,还有几位姑娘凑成一桌。
康氏自然和妇人们坐在一起。
宴席准备的很好,菜色丰盛,可口美味。
于正英瞧着暗自点头。
宴席刚到一半,东花厅就有人端着酒过来祝寿。
一见是卫府的二少爷卫其宇,不少姑娘羞红了脸。
坐的也是更加端正,手里拿着筷子,心思全跑贺老太太那边去了。
喜棚内卫其宇的声音清晰,几句话就把贺老太太逗笑的合不拢嘴。
光听着爽朗的声音就让一些人羞红了脸。
待卫其宇离开,胆小的暗松一口气,脸上却绯红一片,有其他心思的则露出失望。
宴席结束后,一行人跟着贺老太太,于太夫人去了水榭。
水榭旁有一个荷花池,戏台子搭在水榭正中,看台则在水榭正对的园子里,中间放着几排小盆景隔开,即不会太远看不清,也不会因离荷花池太近,太过凉爽!
安排的人想得很周到!
贺老太太和于太夫人坐在最前面,旁边放了两把椅子。
后面又分左右两边,各放了几排凳子,中间放了一排青纱锦绣屏风隔开。
像付府,梅府这样的人家,份低微,自是坐在后排。
付锦雪眼巴巴的看着贺连漱带着卫府的两位姑娘和何府姑娘坐到前面。
康氏看着着急,不停向她递眼色,最后,付锦雪一咬牙让丫头将凳子挪到前排,紧挨着李府的位置。
而梅风雪和梅风玉很有自知之明的和余念娘老实的坐在了后面。
点好戏,当当的敲打声响起。
第一出戏是“木兰从军”。
讲的是北魏末年,朝廷为了对抗柔然,契丹人,大量征兵。
花木兰的父亲也在征兵名单内,可是父亲年老体迈,根本无法上战场,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年幼,所以,她只好代父从军。
花木兰从小帮着父亲料理家事,练得一武艺,还擅骑。
木兰在军营里处处小心,怕自己女扮男装的事被人发现,白天行军紧紧跟着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从来不敢脱衣服。
花木兰凭着一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后,皇帝论功行赏,许花木兰回家。并派使者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迎接,弟弟杀猪宰牛,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花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向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这个故事非常鼓舞人!
随着咚咚的敲打声,先是一女儿装的花木兰出来,美丽漂亮,随后她换上铠甲,战场上的花木兰勇猛果敢,奋力杀敌,像个真正的好男儿,最后花木兰穿着战袍回到家乡,又变成一位美丽的女子!
无论是哪种扮相都赢的了众人一声声惊叹。
冯大家的扮相的确好,不仅将女子的柔软坚毅刻画的淋漓尽致,也将男子的豪迈英气演的鲜活!
再加上他唱功也好,贺老太太,于太夫人一众人听的津津有味,看的全神贯注。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余念娘都不喜欢听戏。
她无聊的嗑着瓜子,直到后面的孙妈妈提醒她不能多吃这才作罢,然后端了茶水。
刚好,戏唱完。这时,水榭里有人进来。
玄衣锦服,风流倜傥,潇洒逸人!
贺连杰引着一众公子哥到了水榭。
付锦业也在其中。
卫其宇走在最前面,他五官本就俊俏,加上不凡的气质,又因是武将,浑透着一股异于其他人的沉着。
卫其宇旁边是太原何同知的儿子何鑫耀和他的侄子何鑫祖。两人长得都是手长脚长,五官端正的翩翩公子哥!
何同知乃从三品武官!
贺连杰长得也是端正,其父贺贵乃贺知府庶弟,尽管如此,贺连杰饱读诗书,学赋五车,去年已经中了童生,今年要继续参加府试,很有希望中的。
而且,贺连杰很受贺知府的看重。
另外几个公子也是官宦出生,在坐的姑娘谁不想找个能干,府邸高,俊俏的如意郎君!
众公子少爷站在后面,姑娘们回头,刚好能相互瞧见。
一时间,面对一个个俊俏公子,所有姑娘都羞红了脸,不少姑娘更是低垂着头,露出白皙的脖颈。
就连直爽的梅风雪眼眸中都露出了少女的羞和意。
☆、第48章 潇洒公子哥
梅风玉拉住梅风雪,瞪着眼睛在她耳边低低说了几句,梅风雪只好悻悻14将嘴里的话收回去。
而走在前面的贺连漱正在问付锦雪:“付姑娘的表妹很少来太原吧?”
“表妹住在伊州,离太原府太远!”付锦雪笑着道,自己一家能收到贺府的请贴都是沾了余念娘的光,付锦雪也没能想到自己能跟贺边漱走这么近,一心想要讨好她,怕贺连漱误会,又解释道:“表妹喜静,不太出门。”
“哦,难怪!是个好子。”贺连漱道。
“表妹的确不说话。”付锦雪道,思忖着贺连漱那句难怪是何意,快速斟酌后一脸同的道:“表妹从小子不好,不会说话,只这几年才开口。”
贺连漱一脸惊讶。
不会说话?
“是的。”付锦雪认真的道,见后面的几人隔着自己两人一段距离,这才压低声音道:“表妹从小是个哑巴,请了很多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始终不见好,所以她极不喜欢出去。只这两年才稍好些!不过,还是不喜欢别人提这事。”
贺连漱神色很快恢复正常,心中则疑惑不已。
她想到于太夫人的话,想到刚才看到余念娘神色自若,端庄大方的样子,很难让人相信她是个自卑的哑巴。
一行人很快到了喜棚外,喜棚两边端正整齐的站着下人,有下人进进出出,里面隐隐传来男女说话声。
宴席的喜棚设在花厅外的大院子里,水榭那边搭了戏台子。
男子们在东边喜棚用餐,女眷们则在西边。
站在喜棚外能看到东边喜棚内影影绰绰,俊郎的男子影,还有爽朗的笑声。
若此时有人从里看出来,也是能看到余念娘一行人的。
跟在贺连漱后的几位姑娘纷纷噤声,个个低眉垂眼,一改之前的随意,迈着小碎步,端庄的转过扶廓,进了西花厅。
西花厅内几位夫人太太正闹的向贺老太太说着祝福的话。
今大寿,儿孙皆在,祝贺的人连绵不绝,于太夫人为了给贺老太太庆寿,特意推迟了回京的时间。
贺老太太是打心里高兴,眉眼全是笑。
“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开席吧!”贺老太太笑呵呵的道,又招呼于太夫人:“亲家太太坐!”
“老太太您今儿是寿星,得您先坐!”于太夫人笑着道。
然后于正英扶着贺老太太,一个二十多岁,穿着金色褙子的年轻妇人扶着于太夫人,两人先后落座后,其他人才坐下。
贺知府向贺老太太祝了寿,回到东边喜棚招呼众人依次坐下。
余念娘和付锦雪,梅府两位姑娘,还有几位姑娘凑成一桌。
康氏自然和妇人们坐在一起。
宴席准备的很好,菜色丰盛,可口美味。
于正英瞧着暗自点头。
宴席刚到一半,东花厅就有人端着酒过来祝寿。
一见是卫府的二少爷卫其宇,不少姑娘羞红了脸。
坐的也是更加端正,手里拿着筷子,心思全跑贺老太太那边去了。
喜棚内卫其宇的声音清晰,几句话就把贺老太太逗笑的合不拢嘴。
光听着爽朗的声音就让一些人羞红了脸。
待卫其宇离开,胆小的暗松一口气,脸上却绯红一片,有其他心思的则露出失望。
宴席结束后,一行人跟着贺老太太,于太夫人去了水榭。
水榭旁有一个荷花池,戏台子搭在水榭正中,看台则在水榭正对的园子里,中间放着几排小盆景隔开,即不会太远看不清,也不会因离荷花池太近,太过凉爽!
安排的人想得很周到!
贺老太太和于太夫人坐在最前面,旁边放了两把椅子。
后面又分左右两边,各放了几排凳子,中间放了一排青纱锦绣屏风隔开。
像付府,梅府这样的人家,份低微,自是坐在后排。
付锦雪眼巴巴的看着贺连漱带着卫府的两位姑娘和何府姑娘坐到前面。
康氏看着着急,不停向她递眼色,最后,付锦雪一咬牙让丫头将凳子挪到前排,紧挨着李府的位置。
而梅风雪和梅风玉很有自知之明的和余念娘老实的坐在了后面。
点好戏,当当的敲打声响起。
第一出戏是“木兰从军”。
讲的是北魏末年,朝廷为了对抗柔然,契丹人,大量征兵。
花木兰的父亲也在征兵名单内,可是父亲年老体迈,根本无法上战场,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年幼,所以,她只好代父从军。
花木兰从小帮着父亲料理家事,练得一武艺,还擅骑。
木兰在军营里处处小心,怕自己女扮男装的事被人发现,白天行军紧紧跟着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从来不敢脱衣服。
花木兰凭着一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后,皇帝论功行赏,许花木兰回家。并派使者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迎接,弟弟杀猪宰牛,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花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向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这个故事非常鼓舞人!
随着咚咚的敲打声,先是一女儿装的花木兰出来,美丽漂亮,随后她换上铠甲,战场上的花木兰勇猛果敢,奋力杀敌,像个真正的好男儿,最后花木兰穿着战袍回到家乡,又变成一位美丽的女子!
无论是哪种扮相都赢的了众人一声声惊叹。
冯大家的扮相的确好,不仅将女子的柔软坚毅刻画的淋漓尽致,也将男子的豪迈英气演的鲜活!
再加上他唱功也好,贺老太太,于太夫人一众人听的津津有味,看的全神贯注。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余念娘都不喜欢听戏。
她无聊的嗑着瓜子,直到后面的孙妈妈提醒她不能多吃这才作罢,然后端了茶水。
刚好,戏唱完。这时,水榭里有人进来。
玄衣锦服,风流倜傥,潇洒逸人!
贺连杰引着一众公子哥到了水榭。
付锦业也在其中。
卫其宇走在最前面,他五官本就俊俏,加上不凡的气质,又因是武将,浑透着一股异于其他人的沉着。
卫其宇旁边是太原何同知的儿子何鑫耀和他的侄子何鑫祖。两人长得都是手长脚长,五官端正的翩翩公子哥!
何同知乃从三品武官!
贺连杰长得也是端正,其父贺贵乃贺知府庶弟,尽管如此,贺连杰饱读诗书,学赋五车,去年已经中了童生,今年要继续参加府试,很有希望中的。
而且,贺连杰很受贺知府的看重。
另外几个公子也是官宦出生,在坐的姑娘谁不想找个能干,府邸高,俊俏的如意郎君!
众公子少爷站在后面,姑娘们回头,刚好能相互瞧见。
一时间,面对一个个俊俏公子,所有姑娘都羞红了脸,不少姑娘更是低垂着头,露出白皙的脖颈。
就连直爽的梅风雪眼眸中都露出了少女的羞和意。
☆、第49章 身份
也不知道卫其宇几人在后面说什么,一时竟没再往里走。
这下可14苦了前面听戏的姑娘们,一个个子端坐笔直,直视前方,心思早飞到后面。偶尔调整着姿势,尽力将自己最优雅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
甚至有人趁机拿起手帕轻轻捂着嘴的时候,眼角余光偷偷的朝后暼去。
余念娘强忍着笑。
第二出戏是“空城计”
讲的是三国时期,魏蜀之战。
因为马谡大意,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
随后司马懿率大军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时,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