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娘归录-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既然皇上都能把佟妃赐死,想必肯定知道了些什么,以防万一得早做打算。”大师天淡淡的道。
黄天师端茶的动作一顿,看向大天师。
“火族怎么掺和到洛阳案里来了?”大天师冷漠的看着黄天师。
“什么火族人。”黄天师低叫一声,一双眼睛要喷火似的,咬切齿的道:“我根本没派火族人,肯定是池朗宜做的手脚。”接着又犹豫了:“难道是那几个火族人自己掺和进来的?”想到才收到的消息:“去西北的人怎么没动静了?难不成达扎真被杀了?”
大天师面无表(情qíng)的看着黄天师:“死了?”
“是这样的……”黄天师将达扎被追杀的事告诉给大天师,然后(阴阴)森森的道:“就算他不被杀,回来我也定不会让他好看,竟然敢自作主张坏我的事。”
大天师眼中寒光一闪,面无表(情qíng)的道:“他们跟了你也有十几年,岂可说杀就杀?不过,他知道的太多,如果真死了也是好事。但是他那几个兄弟你可得想好怎么处置。”
“这个我明白。”黄天师板着脸,又皱眉:“就是不知道达扎死了,那几个跑哪里去了,按理,他们应该立刻回京向我禀报,想办法为达扎报仇的,可是,却迟迟没有音讯,难不成也在路上被杀了?”
大天师眼中露出一丝不耐:“就算没死,回来后也是死路一条。当初就告诉你不要沾手佟妃的事,你偏不信。”
黄天师眼底气愤一闪而过,面上一幅恨得不得了的表(情qíng),咬牙切齿的道:“你以为我想,那个((贱奸)奸)人拿当初三皇子中毒的事来威胁我?我能怎么样?为了我们的安全我答应她不过是权宜之计……”
大天师冷漠抬手:“是你,不是我们!”
“你……”黄天师气得浑(身呻)发抖,可是当初和佟府勾结毒害皇子的事的确是他做的,但他做这些还不是为了让天道院在朝庭青云直步!大天师这般翻脸不认帐,让他心中委实不甘。
“你总是要忘记我们的(身呻)份。我们现在是天师,为朝庭,为皇上办事,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就算做什么事也得做到万无一失。”大天师冷冷的教训。
每每说到这些,黄天师总是无言以对,因为不管他说得再多再对,大天师都有理由反驳。难道就因为他是大天师?
黄天师不甘心的低下头。
“既然佟妃已去,这件事就作罢!”大天师又道。
“是。我也正有此意。”和草原部落勾结是重罪,饶是黄天师再不高兴,还是要认真的和大天师商量这件事。
过了一会儿,大天师又道:“我上次跟你说的事,你办了吗?”
黄天师脸上露出为难:“那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弄上去的,几十年了,颜色一点儿没淡,我想了不少办法也没弄掉,江湖上根本没有除这个的法子。”然后撩起一只手的袖子露出手臂的图案,印迹不清,但却清清楚楚,手臂上有不少擦伤,却没办法将图案消掉。
“宁安候世子竟然能想到用火族来做文章,你若想保命的话就要趁早将东西洗掉,到时候出了事,别怪我没提醒你。”大天师冷冷的道。
“这个要怎么除啊!”一提到这个黄天师就心急如焚:“难不成要我割掉一块(肉肉)?”
大天师看着黄天师。
黄天师面露惧意,捂着手臂:“你不会真让我割(肉肉)吧?”
“难道你还有其它的法子?”
“(身呻)体发肤受之父母。”
“此时谈父母,你不觉得晚了?”
“我不是释迦摩尼,不会割(肉肉)喂鹰。”黄天师大叫。
大天师面无表(情qíng)的看着他:“释迦摩尼不过是个传说。再说你也不是割(肉肉)喂鹰,而是救自己。”
黄天师瞪大眼睛,额头青筋鼓起。他知道这个理,可是割(肉肉)之痛想想都让人痛苦不已。再说,黄天师不满大天师的态度,他不仅是割(肉肉)救己,而是救他们两人。
好片刻,大天师又道:“就算宁安候世子查觉到什么也没有关系,只要皇上不知道就可以了。佟妃死了,现在要想办法将一切推到佟妃头上。”
黄天师眼前一亮。
☆、第449章 旧事(二合一)
黄天师神采翼翼的看着大天师:“你有法子了?”
大天师淡定摇头:“法子都是人想的。”
黄天师脸上亮光暗下去,又道:“你不是说前大天师留下一本手记,里面有各种厉害的玄术卦相吗?要不,你试试,推个卦,咱们也好拿主意。”
大天师看他一眼:“那不过是对天道的一些心得和讲解,又不是孙子兵法,还能告诉你怎么做?”
黄天师一脸失望。
派去临洮县的人很快就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临洮县县令。临洮县县令战战兢兢的跪在御书房,九五至尊,帝王气势威严让他俯(身呻)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手掌撑在地上指尖微微的颤抖,那是激动得!
皇帝将临洮县令召回京当然是为了亲口听临洮县解释李槐的事。
而余念娘回到卦相馆几(日rì)后才想起,余道生当年去西北的时候回过伊州一次。
她立刻让五彩去保和堂药铺传信,很快十一就过来了。
“我想见余三。”
第二(日rì),十一就悄悄将余三送到了余府。
将院子里的下人都遣了出去,五彩和玲珑在院子里守着。
余念娘在花厅见了余三。
再次见到余念娘,余三很激动,恭敬的给余念娘磕了头:“多谢姑娘照顾,才能让余三过上现在这样平静的生活。”
“起来吧。这些年你也不易。”余念娘道:“今(日rì)叫你过来是有事问你。”
“姑娘请说。”余三弯腰低头恭敬的站在花厅中间。
余念娘端着茶杯吹着面上的茶叶儿沫。孙妈妈立在后面伺候着。
“当年我父亲去西北的时候,是不是回过伊州一趟?”
“姑娘说的是什么时候?”余三道。
“就是我父亲奉皇命去西北办差,回到京后不久就出事了。”余念娘道。
余三凝眉想了想:“老爷去西北那次是和大天师还有黄天师一同去的,他们先去边境办了公,然后又转去了庭州,在庭州的时候,老爷的确悄悄回了伊州一次……奴才记得老爷当时只跟大天师打了声招呼就走了。而且也没带奴才,奴才是要跟着去照顾他的,可是老爷死活不让。”
“为什么没让你跟着?”余念娘皱眉。
“这个奴才也不是很清楚,反正那一次,老爷很奇怪,让奴才在庭州等他,他回去看看老太爷和姑娘就回来。。”余三道。
“那你可知道我父亲回去干什么?”余念娘道。
“老爷并没有告诉奴才他回去干什么,只是说想姑娘了,回去瞧瞧姑娘。走之前老爷还琢磨着要给姑娘买什么礼物呢!”
余念娘皱紧眉头,余道生给她的礼物?她可是一点儿印象也没有。而且,在她的记忆中,余道生并没有送过东西给她。
就像当时她年纪小不记得,但是,余道生给的东西至少也应该在,长大后她也应该会有印象的。可是她怎么一点儿不记得?
“那你可知道,老爷有说送什么给我吗?”
“这个奴才就不知道了。”余三道。
余念娘坐在椅子上凝眉沉思,好一会儿,又道:“回京之后,我父亲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余念娘上一次就问过了。
余三不知道余念娘到底想知道什么,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老爷并没有说什么,还是跟往常一样。而且奴才也没有发现他有任何要血祭的迹象。因为头几(日rì)老爷还说从小到大也没抱过姑娘几回,希望能给姑娘挑份生(日rì)礼物亲自送回去,一份姑娘需要的礼物。奴才还跟老爷开玩笑问老爷,什么是需要的礼物。可是,没想到不过几(日rì),老爷就去了。什么征兆也没有,早晨出门的时候还跟奴才说晚膳做得清淡些……”
余道生走得太突然,古怪。说到这些,昔(日rì)的恨和苦又涌上心头,余三眼圈又红了。
以前余念娘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但是现在她却觉得余道生说的一定是另一层意思,所以,余道生一定放了东西在伊州。
后来又问了余三一些问题,不过,都没有多大的帮助。余念娘给了余三一些银子,让他暂时跟在十一(身呻)旁。
同时,余念娘写了一封信给池朗宜,让十一带回去。请池朗宜派人去伊州一趟。
她(身呻)边虽有五彩,但是男子行事还是要方便些。
池朗宜二话不说答应下来,派了两个人连夜赶去伊州。
朝堂上形势越来越紧迫,皇帝因为接连几件事的原因,对天道院态度大不如从前,对大天师的信任明显降低。
一个旧话重提的问题摆在他的眼前,如果几件事真是天道院所为,那他还要继续留着天道院吗?
可如果将天道院废除,皇帝又心有不甘,毕竟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天道院,天下面前,又是一个笑话。
所以,皇帝在冷落大天师和黄天师的同时,偶尔又会宣余念娘进宫。余念娘一如即往,皇帝让下棋,她便与之对弈,该输的时候输,偶尔也赢上一盘。
皇帝若让其推卦,能推则推,不能推她亦言明。依然不会用各种推委的理由搪塞皇帝。
这倒让皇帝轻松了一些,觉得还好余念娘是真实的,可信的。
有一次,皇帝故意问余念娘:“近年来,大天师精力越发不如从前,如果朕让你来主事天道院,你觉得怎么样?”
余念娘一愣,这个问题在她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知道皇帝会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想到,一切还没查清楚,他就有了这样的打算。
余念娘恭敬的朝皇帝行了礼:“微臣非常感谢皇上的厚(爱ài)。不过,微臣觉得微臣不适合去管理天道院。”
“为何?”皇帝挑眉。
“回皇上,理由很简单。一,微臣年纪尚轻,担不得如此重任;二,天道院的主事应该是由有资历,有担当,为人正直的人来做。”余念娘道。
“那你觉得谁来做更合适?”皇帝道。
“天道院内其实除了黄天师和大天师,还是有不少正直,深通天道的天师的。”余念娘想了想道:“微臣在天道院行走的时间少,其它人不太了解,不过,冯天师曾经担任过微臣的教习先生,臣觉得他为人正直,公正,对人对事从不偏颇。其它人,皇帝也可以派人悄悄打探一下。”
皇帝凝眉想了想,他对黄天师很熟悉,对冯天师并不算了解,不过也知道天道院内除大天师,黄天师外,冯天师也是个能力不错的人,见过一两次。
“朕觉得你说得有理。”皇帝微微点点头。
谁知余念娘又道了:“其实微臣觉得上次宁安候世子说和很对,天道院权利过于特殊,又不属于三部六院,太过于独特。其实钦天监在先皇时一直存在也有它的意义的。毕竟历朝历代都有钦天监。天道院虽然也能观天测象,毕竟,有些部分职能还是有些不同的。”
皇帝深深的看着余念娘,被余念娘的话很意外了一把。
余念娘这半年多以前越加受他的重视,像其它人的话,这时候就应该抓住机会拿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权力。
可余念娘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甚至说还建议他将天道院的权利分散出去。这个建议对于朝庭来讲,是再好不过的。可对于一个会天道的天师来说又让人佩服。
皇帝深深的感动了。也庆幸他后来从未对余念娘怀疑过。
这样的一个忠臣,对权利毫无贪念,她的所言所行一切都是缘于心,缘于对利于朝庭,和对他这个皇帝的忠诚。这样的人恐怕才是最值得信任的吧!
皇帝激动的看着余念娘:“朕果然没有看错(爱ài)卿啊!”
余念娘行礼微微的笑,挑起眉头,用一种似正似调皮的口吻道:“皇上说什么呢,臣可一直都是这样的啊!”
皇帝一下就笑了,笑得十分的真诚友好,对余念娘的态度也更加的和谒友善,在君臣之间,又有将她看成小辈的亲切。同时,赐了余念娘更多的便利,让她在皇宫出入更加自由。
黄天师放弃了和各部落的合作,几个部落有些失望,特别是突厥,恨失如此好报复天朝的良机!
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于是突厥继续蛊惑各部落。
没有天朝人的里应外合,好多事就没那么好做了。
有部落犹豫起来,也有些部落觉得可以出点小力,帮突厥一把,给天朝造不成多大的损失,来些(骚骚)扰也是不错的。
然后,池朗宜就向皇帝建议。
“其实各部落之间也是有矛盾的,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从甘肃回来后,余念娘只偶尔去卦相馆,她将馆里的事大多交给了杨凯。自己更多的时候待在余府。
天道院现在还是黄天师管事,所以,杨凯基本没什么差事,闲余的时间都待在卦相馆。余念娘让人把卦相馆的后院重新整理出一间屋子供杨凯住,自己以前住的那间屋子依然留着。虽说是留着,不过,余念娘却没在那儿歇过。
至于许久不见的卫府,现在(情qíng)况已经大不如前。
卫鸿山因为佟府的事被牵连,彻底被皇帝冷落。虽说是每(日rì)上朝,却极少发言。卫老太太被气病倒后(身呻)子也是时好时坏。
卫夫人即担心丈夫仕途,又要((操cāo)cāo)心乱糟糟的卫府,这半年多来人憔悴了不少。
李氏更是因为小女儿的事整(日rì)愁眉不展。而且卫其(娇交)在尼姑庵关了半年,庵主说她不服管教,卫鸿山因为被皇帝冷落,诸事不顺,出去应酬也是明地暗地被人冷嘲(热rè)讽。看到来想替卫其(娇交)求(情qíng)的李氏,他顿时心(情qíng)更差,两人一言不合吵了起来。
李氏也是被担心和愤怒冲昏了头,不顾长幼,和卫鸿山大吵大闹,最后卫鸿山一气之下,则令卫其(娇交)继续在尼姑庵待着,直到余念娘回京前才回来。
余念娘从卦相馆出来后在广和楼前无意中见过卫其(娇交)一面,穿着一件绿色的比甲,神(情qíng)呆呆,眼神木然,和以前判若两人。
孙妈妈唏吁不已:“没想到卫四姑娘竟然变成了这样?也是可怜!”
玲珑则不以为意:“她那是自作自受,有干什么好可怜的,想当初她害姑娘的可是毫不犹豫,有什么好同(情qíng)的。”
孙妈妈就解释:“我当然不是同(情qíng)她,只是有些感叹罢了。”
当初余念娘给卫其(娇交)相面的时候只是随便那么一说,没想到卫其(娇交)就当真了。一心想着给余念娘难堪,摆脱命运,结果却害得自己在太原府待不下去。
到了京城,若是她本本份份,也不会走错路,走到今天这一步。偏她要去挑畔余念娘。想要改变所谓的运命,走上一条不归路。
余念娘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回了余府,没想到下午时分,卫府就派人送来请贴,说卫老太太得知余念娘回到京城,甚是想念,想请余念娘过去坐坐。
不管她与卫府之间的矛盾怎么样,长辈请,却是不能不去的。
于是,翌(日rì),余念娘带着玲珑和五彩去了卫府。门房恭敬的将她请进府。然后来了一个小丫头(热rè)(情qíng)的将她引到南宛。
下人来报的时候,卫老太太正由卫妈妈扶着在花园里散步。
她高兴的道:“快请姑娘。”
南宛的花园不大,兴许是余念娘离开卫府后卫夫人又让人移栽了一些花草植被,现在的园子比以前瞧得更加幽静,花香四溢。
卫老太太在园子里一处亭子见了余念娘,看见余念娘的时候,她很高兴,布满褶皱的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念娘来啊!”
余念娘向卫老太太行了礼:“老太太安!”
“快起来快起来!都是自己人,你怎么还是如此多礼!”卫老太太笑着朝余念娘招手。
“这是应该的。”余念娘道,然后才朝卫老太太走近。
卫老太太亲切的拉过余念娘的手,将她上下打量一番,眼中露出疼惜:“怎么瘦了?”
余念娘笑了笑,道:“老太太,我一直都是这样的。”
“是吗?”卫老太太眼中露出迷茫,看向一旁的卫妈妈,却道:“念娘若是在外面住得不习惯,就搬回来住,你以前住的院子一直都给你留着呢。”
余念娘面露疑惑。
☆、第450章 求帮忙
余念娘并没有瘦了,反倒是长了些(肉肉),只不过因为长高了一些,显得更加高挑了。
卫妈妈微笑看着卫老太太,道:“余姑娘没有瘦,不过是长高了一些。而且,余姑娘现在住在余府,没有住在外面了。”
卫老太太一愣:“是长高了吗?那就好。”接着又道:“又在外面开府了呀?一个姑娘家在外面多不安全,还是回来住吧。”
卫妈妈只顿了顿,依然笑着道:“姑娘不是一个人,那是皇上赐的宅子,有许多下人伺候呢!”亭子周围凉风徐徐,卫妈妈凑近卫老太太,温和的道:“老太太,咱们回屋吧,起风了。”
“哦起风了,好好好!”卫老太太二话不说,起(身呻),由卫妈妈扶着往亭子外走。
余念娘眼中闪过疑惑。
卫妈妈已经笑着对余念娘道:“姑娘一起吧。”
余念娘点头,跟着一起回了卫老太太的屋子。
屋内的确暖和多了。卫妈妈扶着卫老太太坐下,解下披风,丫头鱼贯而入,上茶,摆点头,还有一碗药。
卫妈妈端过药,亲自给卫老太太喂了药。
余念娘坐在下首,心里琢磨着卫老太太的(情qíng)形怎么回事。
等吃完药,卫老太太拉过大迎枕就躺下,卫妈妈在一旁提醒她:“老太太,余姑娘还在呢!”
“啊?”卫老太太一愣,好似这才想起余念娘还在屋子里,又让人扶了自己起来,歉意的道:“人老了,记忆也不好了。”指着一旁的丫头:“快给姑娘上茶,真是没眼力劲儿。”
丫头看了眼余念娘面前的茶,不敢吭声,端了茶壶替余念娘的茶杯里蓄了水。
见状,卫老太太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
笑呵呵的看着余念娘:“你难得来一次,让你见笑了。”
“老太太客气了。”余念娘看眼一旁神色不动的卫妈妈,道。
“嗯。”卫老太太微微颔首,好似对余念娘的态度还算满意的样子,指了指余念娘面前的点心道:“新做的,尝尝?”接着话风一转:“你卫大伯因为前阵子佟府的事受到牵连,一直闲赋在家,你现在在皇上面前也算是红人了,就是黄天师也不如你受皇上重用。你看看什么时候有机会,在皇上面前替你卫大伯美言几句,重新安排个好差事给他……”接着一叹:“家里最近也不太平,诸事不顺。你曾经差点成了咱们卫府的人,也算是一种缘份,可不能不帮忙啊!”
余念娘看着卫老太太差点没回过神来,这老太太是脑子真有毛病,还是假有毛病?
居然理直气壮的让她帮着卫鸿山谋划差事,最不要脸皮的竟然还敢拿她和卫府的亲事来说事。
余念娘差点气笑了。
她脸上淡淡的道:“老太太言重了。虽然我常受召进宫,却很少参与朝事,大多时候都是和皇上下棋。我虽会推卦,朝事皇上却是不会和我说的。所以,卫大人这事恐怕有些艰难。”
闻言,卫老太太脸一垮:“你这是不愿意帮忙了?”
余念娘垂眸道:“不是念娘不愿意帮忙,实在是有心无力。再者,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天师,怎么可能左右皇上的想法?就算宁安候,镇国公等朝庭重臣元老也不敢随意揣测圣意的。”
老太太就绷了脸,很不高兴的样子,靠在榻上,抱着迎枕不想再理余念娘。
屋子里一下静了下来。
余念娘也没有不自在,静静的坐在凳子上喝茶。卫老太太靠在榻上仿佛睡着了一般。
余念娘放下茶杯,起(身呻),朝着卫老太太行礼:“念娘就不打扰老太太休息了,先回去了。”
卫妈妈脚下动了动,在卫老太太耳边低声道:“老太太,余姑娘要回去了。”
卫老太太一下睁开眼,眼神茫然的在屋子里寻了一圈,然后看见屋子中央站着的余念娘,讶然:“念娘怎么还站着,快坐吧!”
余念娘脸上闪过异色。
卫妈妈脸上尴尬了下。
忙道:“老太太,余姑娘已经来了好一会儿了,要回去了。”
“哦。”卫老太太恍然,朝着余念娘摆手:“那你得空了再来坐。”然后又才想起,提醒余念娘:“记得我交代你的事,改(日rì)一定再来啊。”
余念娘淡淡行了礼,出了屋子。接着她一愣,就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的卫其(娇交),一声不吭的站在屋外,正面无表(情qíng)的盯着她。
屋内帘子又撩起,卫妈妈走了出来,看见站在外面脸色不佳的卫其(娇交),心里咯噔一下,忙道:“四姑娘过来了。”主动打起帘子,卫其(娇交)越过余念娘面无表(情qíng)的进了屋子。
余念娘收回目光,带着玲珑和五彩下了屋檐。
后面的卫妈妈紧跟着追了过来:“让老奴送姑娘吧。”
余念娘点头。
“姑娘请。”卫妈妈做了个请的姿势,落后余念娘一步朝着南宛外走去,同时一边走一边道:“姑娘不要介意。老太太之前病了一次,记忆大不如从前,偶尔说话也会颠倒。老太太也是真想姑娘了。”
余念娘不语。
让一个脑子不清醒的人请她来作客,这卫府看来真不行了。
出了卫府,玲珑扶着余念娘上了马车,然后五彩驾着马车,三人离开了卫府。
马车上,玲珑正在将自己刚才在卫府打听到的事告诉余念娘。
“……二太太找了关系,托了媒人在四川替卫四姑娘说了一门亲事,人家原来听说是将军府上的,还很中意的,后来将卫四姑娘调查了一番,那户人家立刻不干了。不能结两姓之好就算了吧,谁知道那家太太却不是个吃素的,说难怪二太太舍近求远,原来卫四姑娘是在京城嫁不出去了,所以,才想嫁到四川去……也不知道怎么,这事就传开了,整个成都府的大户人家都知道这事,连带着卫二老爷脸上也没光……而且,听说佟伯爷倒了,佟妃被打入冷宫,背后没人撑腰,卫二老爷被邓台打压得头都抬不起来了,在四川十分的艰难……没想到卫府现在的处境这么糟糕,卫二少爷好像也很少回来了,皇上倒是没为难他,他也尽心为皇上办事,基本都宿在侍卫营。”
对于卫府其它人余念娘没什么感觉,和卫其宇,很久没见面了。卫鸿山的事卫其宇多少也受到连累,能继续当差也算幸运。只要他尽力办事,相信以后总有被提携的机会。毕竟卫其宇以前帮过她,她也希望他好。js3v3
☆、第451章 为难
池朗宜派到伊州的人回来了。
“……趁着院子里的人都出去的时候到屋内外全部找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属下也怀疑会不会藏在地下,不过,屋内并没有动过土的迹象,院子里的花被改动过,属下又拿铲子在花台里找了一遍,也没有东西,所以,属下觉得伊州的院子应该没有姑娘想要的东西。”
池朗宜看向余念娘:“你觉得天演大师会留什么东西给你?”
“如果没有那也罢。倘若有,那就应该和西北的事有关。”余念娘皱眉道:“当然,这也是我的猜测。”
池朗宜也觉得天演大师不会无缘无故回伊州。
“如果不在伊州,那会是在哪里?有可能在太原府吗?”
池朗宜说的是太原府付府,余念娘的舅舅府上。
余念娘摇头:“应该不会。”她父亲和太原府基本没什么来往……”接着一顿,虽然她的外祖父当年不喜欢父亲,母亲也从来没回太原府,但是父亲知道母亲一直想回去看看我祖父,所以,父亲对外祖父还是(挺挺)尊重的。
父亲进天道院后,明面上和太原府没什么来往,暗地里有没有就不清楚了。
这些话也是后来余念娘的祖父说的。
不过,很快,余念娘就将这个可能排队掉。
外祖父早几年就去了,将家中所有产业给了表舅舅付天谐,若是有东西是余道生留下来给她的,想必外祖父就算无法亲自教给她,也会想办法让付天谐给她的。
难道是余念娘想多了,余道生根本没有留下特别的东西给她?
“思来想去,我也觉得你父亲应该留有后手。你再仔细想想,他有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或者是你祖父有没有什么特别重要,喜(爱ài)的东西留下来?”池朗宜道。
余念娘凝起眉头,特别喜欢的东西?忽然她眼前一亮:“有。”激动的看着池朗宜:“我祖父有一个木雕的葫芦,他生前一直很喜欢,经常放在(身呻)旁。临去的时候给了我,也就是曾经卫老太爷给他的。”
“木雕的葫芦?现在在何处?”池朗宜道。
“已经还给卫府了。”余念娘道:“是我和卫府订亲的信物,因为我和卫府退了婚,所以,葫芦也还给了卫府。”
“你确定?”池朗宜看着余念娘。
“不确定。”余念娘道:“不过,这个木葫芦,我祖父的确很宝贝。现在问题是葫芦在卫府,要怎么拿回来……”
还回去的东西想要再拿回来还真麻烦!
翌(日rì),余念娘就向卫府递了贴子。
卫鸿山听到的时候眼前一亮,卫老太太对他道:“既然她递了贴子就好,这事,你还是先回避吧。”
卫鸿山点头,又觉得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堂堂正四品将军,此时如此殷勤的求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帮忙,实在有些伤脸面,于是,向卫老太太告了退后,仍然不急不缓,端着架子出了南苑。
等他回到主院,那边有下人就来报道:“余姑娘已经进府了。”
卫鸿山点头,并道:“注意听听老太太都说了些什么。”等到下人出去后,卫鸿山烦躁不安的坐在书房里,好一会儿,才强迫自己静下来看书。
余念娘进了南苑,向老太太行了礼。
卫老太太面带微笑,一脸慈谒的看着余念娘:“念娘来了啊,你能来看我这个老婆子,我真的很高兴!”
“没有打扰到老太太歇息我就放心了。”余念娘拿出一个小匣子:“这个是现在市面上新出的补气丸,温补精气。(挺挺)适合老太太的,老太太先用着试试,如果觉着好了,以后可以继续用。”
卫妈妈将匣子拿到卫老太太面前,卫老太太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匣子里放着六颗药丸,和现在市场上畅销的补气丸一模一样。。
“哟,你这孩子真有心了。”卫老太太高兴的将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