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悍-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异可是他思量许久,才决定特意提拔起来和功高震主的汾阳王李奉贤打对台,以制衡权臣的,因此这满朝文武谁都能出事,就唯独冯异不能动。

    白氏等人早就惊得说不出话,冯淑嘉更是一脸骇色。

    潘玉儿可是重生之人,对于前世冯异含冤受屈,以致后来阖府都被无情诛灭的冤案最是清楚不过了,如果她要从中动手脚,以她的先知和隆庆帝如今对她的迷信和热切,那么绝对比前世的李景要容易得多了,也周密得多了。

    不行!

    她绝对不能让前世的冤屈惨祸再重新上演!

    哪怕拼上她的性命!

    冯淑嘉正待要开口,寿阳公主就已经先忍不住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胆!当着我大梁天子的面,竟还敢如此信口雌黄,先是藐视皇后娘娘的威仪,后又诅咒我大梁的肱骨大臣得力悍将!你这个出云上仙,到底是上天降下来护佑我大梁国祚的,还是来阻断我大梁国运的!”

    杨皇后在寿阳公主看来,亦嫂亦母,是除了已经去世的林樨之外,她在这个世上最在意的人了,甚至有甚于隆庆帝这个越来越醉心权势而不顾念亲情的亲哥哥!

    然而潘玉儿却凭借着不知道打哪里胡诌来的名号,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杨皇后的威严,现在甚至为了怼杨皇后而将和她私交颇好的冯淑嘉也牵扯了进来,诅咒武安侯府有血光之灾,是可忍孰不可忍!

    刚才要不是杨皇后一再暗示她不得冲动,她早就恨不得出言揭破眼前这招摇撞骗的神棍了!

    “不得放肆!”

    两声喝阻同时自首座响起。

    一者来自隆庆帝,恼怒愤愤;一者来自杨皇后,多是担忧。

    愤怒者是因为别人还没有说什么,寿阳公主这个亲妹妹竟然来拆他的台!

    担忧者是因为明白隆庆帝心意已决,寿阳公主这样贸然跳出来,会被权势大于天的隆庆帝责罚。

    寿阳公主本还要再争辩几句,然而看着一脸担忧地悄悄摇头的杨皇后,只能强忍下怒气,草草施了一礼,怒气冲冲地砸坐到席位上。

    见寿阳公主吃瘪,潘玉儿眼底闪过一抹得意和轻蔑。

    冲动任性,依旧和前世一样是个莽撞的性子,根本就不足为虑!

    “上仙此话何解,还请明示。”隆庆帝看向潘玉儿,神情端肃,哪里还有一点先前的热切贪婪。

    潘玉儿在心里冷哼一声,面上却依旧莫测高深道:“说不得。”

    说不得?

    什么意思!

    敢情这上仙是来逗他们玩儿的吗?!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四十章 谁沉得住气

    “上仙此话何解?”隆庆帝忍不住发问。

    潘玉儿抬眉看了眼隆庆帝,又转头扫过一脸惊骇的冯淑嘉,悠悠然道:“此乃天机,凡人如何能尽得窥之,所以命运才会有变数。譬如武安侯府,此时看来是大凶之兆,可未必也没有转机,单看个人行事和天赐机遇如何。”

    隆庆帝闻言,脸色稍稍好看一些。

    白氏等人却没有因此就放下心来。

    “敢问上仙,此事该如何破解,寻得转机?”白氏脸色煞白,急忙发问道。

    哪怕再着急,白氏也还记得这是在人前,只能顺着生意称呼潘玉儿一声“上仙”。

    潘玉儿等得就是这句话,闻言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模样,温和道:“此事虽然极难破解,然而也不是只能坐以待毙。只不过这件事还要看陛下如何定夺。”

    隆庆帝当然不愿意失去冯异这个肱骨之臣,闻言不待白氏请求,便主动开口道:“还请上仙明示。武安侯乃是我大梁的国之栋梁,于国于民都有大功,朕自然不希望此等绝世将才就此陨落。否则,那将是我大梁的祸殃。”

    潘玉儿早料到隆庆帝会这么说,是以点点头,将自己早就想好的托词一一道来:“武安侯乃是将帅,主征伐,五行属金,锋刃锐利,于金之西方原本是相合无害。

    “奈何刀兵双刃,伤人伤己。又正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西方便成了武安侯的不利之地。

    “因此要想武安侯府避开此祸端,眼下看来,将武安侯召回京城乃是权益之举。

    “我大梁乃天朝上国,物富民丰,居于中央,五行属土,正宜养金。”

    隆庆帝一时面色犹豫。

    西凉人贼心不死,以为曾经帮过他一次,就可以借机得寸进尺,要挟他让步更多,要不是慑于大梁战神武安侯的威名,只怕早就借旧事闹得沸沸扬扬了。

    此时他若是将冯异召回来,只怕好不容易稳住的西北边境,就要再次陷入战火动荡了。

    然而他若是不将冯异传回来,那万一武安侯府真的遭受了血光之灾,没有人帮他制衡汾阳王,到时候李奉贤一家独大,就更加难以掣肘控制了。

    到时候,即便他再去请西凉人里应外合绞杀敌手,只怕都不易成功。

    要知道,上次的事情可是时任兵部尚书的李奉贤给他出的主意,事后一切事务也都是由李奉贤出面和西凉人谈判的。

    到时候,万一汾阳王功高震主,那帮贪婪无义的西凉人到底是会帮他,还是帮李奉贤,结果还未可知呢!

    隆庆帝犹豫几息功夫,就下定了主意,沉声道:“劳烦上仙再想些别的法子破解。实在是武安侯乃是我大梁的天赐将才,镇守边疆之事,实在是少不了他呀!”

    管他什么血光之灾,还是什么相生相克、相利相害呢,反正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抵御住那些野心勃勃的西凉人再说。

    至于破解的法子,哪怕出云上仙今天想不出来,往后也总会有法子的!

    想到这里,隆庆帝才蓦地想起来,他极力推崇的出云上仙,原本在他心里不过是个极美极特别又出现得极为合适的美人儿罢了,本事是有一些,然而那完全无法和她的美貌气质和名头相比。

    所以,或许什么“血光之灾”,不过是她学艺未精,未能窥破天机罢了。

    隆庆帝无意间真相了。

    只是却没有彻底看清潘玉儿——所谓的“血光之灾”不是她学艺未精,未能窥破天机,而是她占据重生的有利形势,刻意向武安侯府,或者说是特意向冯淑嘉发起的挑衅。

    原本她还在劝说自己,萧稷待冯淑嘉之所以那么上心耐心,不过是看在武安侯冯异的面子上罢了——这位不论论美貌,论才学,论心计,论手段,尤其是论对萧稷的感情上,冯淑嘉哪一点比得过她!

    然而等萧稷毫不留情地把她从碧云观丢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除了日常必须的物资,只留下密密匝匝的眼睛来看守她时,她才蓦地清醒过来——不管萧稷到底缘何待冯淑嘉那么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萧稷待冯淑嘉比她好了上百倍上万倍的事实!

    所以痛定思痛,她最终下定决心,用前世今生最大的杀器——魅惑的身体诱惑了固定看守她的一个护卫,然后在他的帮助下,留下阿碧和潘嬷嬷断后,逃了出来,还闯进了荔山猎场,如期以天降神女的姿态出现在隆庆帝面前,比前世更得隆庆帝的痴狂恋慕。

    终于,她可以姿态高傲地立在众人面前,等着萧稷和冯淑嘉反过来求她了!

    潘玉儿对于自己预期的未来很是笃定,她甚至已经想好了当萧稷和冯淑嘉来求她时,她该如何羞辱冯淑嘉,又该如何宽容大度地赢得萧稷的心。

    所以潘玉儿很沉得住气,在人前点破武安侯府的血光之灾之后,一直都没有再主动找过冯淑嘉谈条件,而是姿态高傲地等着冯淑嘉来主动求她。

    然而一直到秋猎结束,冯淑嘉从未主动去找过潘玉儿,也不许白氏去上门求教。

    看着白氏满脸的不解和质疑,更多的是难以掩藏的忧心忡忡,冯淑嘉耐心地安慰道:“母亲别着急,先不管此事的真假,但是您要明白,如今的出云上仙可不是过去的玉儿姐姐了。若不然,当日在圣帐面对众人时,她也不会只说自己是出云上仙,而绝口不提姚家了。”

    冯淑嘉坚信潘玉儿既然选择了主动接近隆庆帝,利用隆庆帝的权势来报仇,或者说是得偿所愿,就绝对不会刻意隐瞒自己是国子监祭酒姚知礼的外孙女的身份。

    既然当日潘玉儿没有当众言明,而隆庆帝在介绍她时也没有特意点破,可见两个人对于潘玉儿的这一重身份都不甚在意。

    这个时候白氏若想要借着以往的交情,上门请潘玉儿破解武安侯府的厄运,先不说潘玉儿只不过是借着前世先知的经验信口胡诌,并没有什么破解法子,首先白氏就少不得受她一番欺侮。

    冯淑嘉当然不乐意看到白氏被人欺负!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四十一章 轻视

    一直到秋猎结束,跟随隆庆帝入宫,潘玉儿都没有等到冯淑嘉的道歉求饶,心中不免愤愤不平,却也只能够暂且如此了。

    ——她如今将隆庆帝迷的五迷三道的,隆庆帝一时都离不开她,眼下实在分不开身去召见冯淑嘉。

    更重要的是,有关她对萧稷的心思,半点都不能透露给隆庆帝知道。否则以隆庆帝自私独占、睚眦必报的个性,只怕到时她非但不能够借到对方的势,反而要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冯淑嘉,也不急在这一时。没见连地位尊崇的杨皇后,如今见了她不都得礼让客气三分吗?

    潘玉儿对此很有自信。

    却不知冯淑嘉早就将消息传递给了萧稷,而当初护送她离开萧稷的监视,并且帮助她以天降神女的姿态出现在隆庆帝身边的那个男人,也在亲眼见到她得偿所愿之后,备受良心的煎熬,主动向萧稷投案忏悔,自请惩罚去了。

    等潘玉儿入了宫,暂时站住了脚跟,住进了隆庆帝亲命敕造的宫内小观出云观,再想用破解武安侯府的“血光之灾”为由时,萧稷早就做好了策应,密令宫中的眼线时刻保护冯淑嘉的安危。

    除了萧稷,还有寿阳公主一路陪着护着冯淑嘉。

    坐上宫车,屏绝外人,寿阳公主愤愤道:“什么出云上仙,不过是寄居在姚祭酒家的一个野丫头罢了,使了些计谋闯进荔山猎场,又学过一些占卜易术,凭借着三寸舌,就敢在我们面前充什么世外高人,还敢拿你家做扬名立万的筏子,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折腾得厉害了闪了腰!”

    冯淑嘉看着愤愤不平的寿阳公主,只是觉得有时候无知就是一种幸福。

    而显然,经历过前世抄家灭族的惨祸她,今生再面对潘玉儿利用先知的威胁时,就无法像寿阳公主这样坦然咒骂,只能忐忑不安地小心拨动命运的轨迹,以避免重蹈覆辙。

    勉强一笑,冯淑嘉劝慰道:“既然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那公主也不必对她多费心思。您放心,无论是皇后娘娘,还是武安侯府,都不是她潘玉儿三两句话就能够挑拨颠覆的。您要相信圣上,其为人如何,圣上总不会一点都不知道的。”

    别的不敢说,至少冯淑嘉敢保证,隆庆帝那样一个刚愎自用,不信神佛诸圣,只相信自己的帝王,是不会完全相信潘玉儿耍的那些假把式的。

    之所以如此宠着潘玉儿,不过是为了利用她出云上仙的名头为自己造势,向天下万邦宣扬自己乃是天命所归,不容他人觊觎罢了。

    当然了,之所以把这个名头安在潘玉儿的身上,而不是别的什么李玉儿、张玉儿的身上,则要归功于潘玉儿那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都无可抵挡的魅力了。

    寿阳公主又低声咕哝了几句,眼见着进入重宫深处,到底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慢慢地憋着气。

    寿阳公主和冯淑嘉先去了坤宁宫拜见过杨皇后,这才携手一起去了出云观。

    刚到观门口,就有女冠打扮的宫女上前请安,委婉阻拦道:“出云上仙只吩咐有请的冯大姑娘进去……”

    言下之意是要拦着寿阳公主进去给冯淑嘉做依仗了。

    “竟然连本公主的驾也敢拦?本宫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所以连谁是真正的主子都分不清了吗?”寿阳公主破口大骂。

    那女冠连忙跪地请罪,道:“请公主恕罪,圣上一早有言,在出云冠观的一切都要听出云上仙的吩咐,如有违逆,定叫我等不得好死!还望公主成全,体谅我等不易!”

    此话一出,原本守着观门的女冠们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一个个都磕头请饶:“恳请公主成全,体谅我等不易!”

    寿阳公主气极,愤而笑道:“行啊行啊!一个个的都这么有眼色,仗着自己如今伺候的是什么出云上仙,竟然连本公主都不放在眼里了!本宫现在就去找皇兄,让他治你们的不敬之罪!”

    说罢,寿阳公主拉住冯淑嘉的手,安慰道:“你别担心,我去去就回,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招呼,我就不信这皇宫之中,还有人能大过天子去!”

    “多谢公主!”冯淑嘉诚恳致谢。

    有人能够如此护着她,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她也要去闯一闯。

    前世因为和杨皇后关系颇好的缘故,寿阳公主可没有少受潘玉儿的磋磨,偶然再见时,比她这个家破人亡,身负血海深仇的罪人好不了多少——对于寿阳公主来说,没能守护住待她如母慈爱周全的杨皇后,又何尝不悔恨难当?

    她不希望自己再遭遇前世的不幸,自然也希望寿阳今生不必再受愧悔又无奈的折磨。

    寿阳公主点点头,又转头冲那些跪倒在地的女冠喝道:“本公主现在就去向皇兄请旨,到时候看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着,扭头看向大门紧闭的出云观,冷笑道:“本公主倒要看看,到时候是天子的圣旨大,还是你们出云上仙本事大!”

    说罢,即刻带着人赶往了御书房。

    出云观内,云髻嵯峨、道骨仙风潘玉儿得到禀报,轻飘飘地扫少了身旁与打着与她“喝茶论道”的旗号,实则是想要一亲芳泽的隆庆帝一眼,凉凉地说道:“陛下的这个皇妹脾气还真是火爆,天家血脉,果然是与众不同啊!”

    拖长的尾音里,有着不容忽视的调侃与轻蔑。

    隆庆帝皱了皱眉,眼底划过一丝不悦,也不是针对潘玉儿的,沉声道:“寿阳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回头定要叮嘱杨皇后,好好地训导她一番。

    又笑着温和地安慰潘玉儿:“上仙不必和她一般见识。您放心,朕定不会纵容她胡闹的。”

    潘玉儿点点头,倾身亲手给隆庆帝斟了一杯茶,算是致谢:“陛下,请。”

    那拉长窈窕的身段,如春风中的一枝柳,搔啊搔的,搔得隆庆帝心里痒痒的。

    哪里还管得上寿阳公主委不委屈的。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四十二章 身份秘密

    进了出云观,只见内里乍一看拙朴无华,再一细看却是奢华很,珍玩古董,比比皆是,就是脚下的一块方砖,只怕也都有些来历。

    看来,隆庆帝比前世更加看重潘玉儿了。

    这还真是棘手。

    一个汾阳王还没有解决呢,竟然又冒出了个潘玉儿……

    冯淑嘉竭力压住心中的不安,缓步向前,在心里将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该如何应答,又都重新细细地过了一遍。

    身边突然有人靠近,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低低地提醒道:“圣上这会儿正在出云观中,和出云上仙品茶论道……冯大姑娘尽管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冯淑嘉蓦地一惊,脚下也不由得一顿,旋即却又缓步上前,神色自如,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隆庆帝竟然就在出云观中,那为何方才会任由那些女冠为难寿阳公主,也不出面维护?

    果然潘玉儿如今在他心里,比寿阳公主这个一母同胞的妹妹还要重要了吗?

    别说仅仅是为了什么世外高人、天降神女的名号。

    看来潘玉儿对于隆庆帝来说,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无法摆脱。

    这或许就是宿命。

    然而这个宿命,对于武安侯府来说,却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随时都有可能掉落下来,人头落地。

    冯淑嘉胆颤思量的时候,就听得一旁一个长相妩媚的女冠,掐细着声音,尖酸刻薄道:“怎么样,上仙的这出云观可是与凡俗不同?惊得冯大姑娘这样在京城鼎鼎有名的大人物,都落脚不稳了呢。”

    冯淑嘉原本还在想,这人是谁,又有怎样的靠山,才敢如此张扬放肆,又听得先前那个低声提醒自己的女冠出言呵斥道:“出云上仙所居之所,自然是与众不同。何须你姚萍儿多嘴多舌,胡乱置评?莫不是仗着自己是祭酒大人所赠,得上仙几次青眼,就掂量不清自己的分量了?这皇宫可不是祭酒大人的皇宫!”

    这句话就诛心了,吓得姚萍儿顿时敢怒不敢言,眼圈都气红了。

    冯淑嘉却暗自点头,赞赏不已。

    果然是萧稷安排的人,三言两语之间,就将那女冠的身份和依仗给点明了。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冯淑嘉对萧稷比对她自己还要信任。

    冯淑嘉看了姚萍儿一眼,没有搭话,然而那一眼里不尽的轻慢之意,却让姚萍儿不由得脊背发凉,又愤愤不已。

    于是接下来一路无话,直到得正殿门口。

    守在门口的女冠拦住了冯淑嘉,欠身道:“冯大姑娘且稍待,容我等进去禀报一声,看上仙这会儿是否得闲相见。”

    冯淑嘉点点头,道了声“有劳”。

    别人客气有礼,她自然也不会嚣张跋扈。

    再说了,若是隆庆帝这会儿还在出云观与潘玉儿“品茶论道”,那好些事情,她也不好和潘玉儿言明。

    待那通传的女冠去而复返,邀请她进去殿内,冯淑嘉特意借着余光仔细的观察四周的情况,却并没有发现隆庆帝的踪迹。

    看着殿内重重遮挡的帷幕,冯淑嘉心下了然,只怕隆庆帝不是已经从后门遁去,就是躲在帘帐后面,等着看她如何应答,以及潘玉儿如何破解武安侯府的“血光之灾”。

    而潘玉儿正一身肃穆的女冠服,神情端肃地坐在殿中的蒲团上。

    蒲团前有一张案几,机上摆着一套茶具,茶香袅袅,茶盏两只,都剩有茶水。

    果然,隆庆帝方才还在这里饮茶。

    “冯妹妹来了。”

    出乎冯淑嘉的预料,潘玉儿直接以旧时的称呼招待她,方才肃穆端庄的脸色,此时也变得和暖亲切起来。

    冯淑嘉瞟了一眼寂然无风的帘幕,猜测隆庆帝这会儿只怕已经从后门离开了,否则潘玉儿怎么会放下道骨仙风、超凡脱俗的上仙形象呢?

    隆庆帝如今可吃她这一套了。

    既然潘玉儿要叙旧情,冯淑嘉自然也愿意和她虚与委蛇,展颜笑道:“玉儿姐姐。”

    好一翻寒暄之后,潘玉儿屏退众女冠,只留了姚萍儿在旁伺候。

    没有了外人,还有很快卸下先前的那副温柔和暖的形象,冷下脸来,讥讽道:“怎么样,你没有想到我会自己挣脱出来吧?还以天降神女的姿态的大梁皇帝的器重,让你们再也奈何我不得!”

    冯淑嘉也收起笑容,沉声道:“玉儿姐姐此话何意,我怎么不明白?”

    “你不明白?”潘玉儿尖叫道,似乎是被冯淑嘉的话给刺激到了,气得柳眉倒竖,双眼喷火,脸都变形了。

    “只怕这世间再也没有人比你更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吧?!”潘玉儿指着冯淑嘉的鼻子气骂道,“你到底给他吃了什么迷魂药,让他为了你而如此地猜忌我,拘禁我?!”

    “他?”冯淑嘉挑眉,一脸疑惑的问道,“他是谁?”

    “你不用在这里给我装糊涂!”潘玉儿冷笑道,“他是谁你会不知道?你若是不知道他的身份,又怎么会不顾你我的姊妹情谊,勾引他,陷害我?”

    冯淑嘉闻言脸色霎时一变,压抑着怒气道:“玉儿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这样的罪名我可承担不起,还请玉儿姐姐不要含血喷人,辱我清白!”

    潘玉儿被拘禁起来的事情,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而至于什么“勾引”之类的事情,她更是万万不敢承担。

    两情相悦这么美好的事情,怎么能用这么卑鄙龌龊的字眼来玷污!

    潘玉儿见冯淑嘉终于变了脸色,失去了先前的冷静自持,心中大为得意,恶狠狠地说道:“你以为这样你就能够顺顺利利地嫁给他,做你的少主夫人,甚至是晋王妃,或者说是未来的皇后了?!我告诉你,别做梦!武安侯府能不能顺利躲过这次的结束,还要看我是否同意呢!”

    萧稷她舍不得动,但是区区一个武安侯府,她还从来不曾放在眼里!

    冯淑嘉一脸震惊。

    什么少主夫人,什么晋王妃,什么皇后,她怎么完全都听不懂?!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转

    冯淑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了出云观,又是怎么一路回到家的。

    脑海里一直都盘旋着一个念头——君珩竟然是逆贼晋王萧刚唯一幸存的子嗣!

    而她的父亲,却凭借诛杀叛逆的军功,封侯恩赏!

    真相,就这么猝不及防地被潘玉儿摊开在眼前。

    冯淑嘉心里很乱,她不知道该如何再去面对萧稷,也不敢去问别人,生怕泄露了萧稷的身份,招来祸患。

    至于潘玉儿发现她完全被蒙在鼓里时的嘲谑和嚣张,她完全都没有精力去在意。

    冯淑嘉在家里躲了好几日,人才渐渐地冷静下来,梳妆更衣,主动去清风茶楼找萧稷摊牌。

    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已经知道了萧稷的真实身份,那她就不能够再继续装聋作哑下去。

    先把个人的情感抛开不谈,他们如今做的可是掉脑袋的事情,若是因此而生了猜忌之心,那是大大的不利。

    到了清风茶楼,萧稷恰好在。

    双方寒暄两句之后,冯淑嘉正色道:“有件事情想和君公子好好的谈一谈,不知君公子现在是否方便?”

    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客气和疏离,也郑重万分。

    萧稷心中暗呼“不妙”,想了想,颔首道:“后院书房偏僻少人去,请随我来。”

    一个眼神望过去,刘掌柜漠然点头,自去安排守卫清场。

    往常不知道萧稷的真实身份时,冯淑嘉从未在意过这些,只把这些当成是寻常东家和掌柜之间的互动,如今再仔细一想,哪怕是张掌柜和她都没有这样的默契。

    或者说这已经不是默契了,而是长久以来刻于骨子内的服从。

    冯淑嘉心底掀起波澜,脚下却一刻未停,径直来到后院书房。

    到得书房门口,冯淑嘉开口止住采露,吩咐道:“我和君公子有要事相商,你守在这里,不许放任何人靠近。”

    虽然不论冯淑嘉是否特意嘱咐,她一向都是这么做的,然而此时却是在对方的地盘上,冯淑嘉这样越俎代庖,总归有些不好吧。

    采露微微诧异,然而更让她诧异的是冯淑嘉接下来的话。

    “你也不许多听多问。”冯淑嘉神色凝重。

    有关萧稷的真实身份,事关重大,少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安全。而且对于采露来说,“无知”才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采露闻言一怔。

    这可是冯淑嘉第一次将她也摒除在外,莫不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采露心中不安,却也没有多问,屈膝应诺,再未上前一步,就站在书房门口的台阶下挺身而立,神情严肃。

    萧稷原本想开口劝冯淑嘉不必担心,整个清风茶楼里的暗哨齐备且技艺精良,没有任何死角,她根本无需再多此一举。

    然而想了想,最终没有开口。

    既然这样做能让冯淑嘉放心,那就是多此一举也没有什么。

    上前一步推开书房的门,伸手做请,待冯淑嘉进去之后,萧稷随后跟上,反手关紧了门。

    清风茶楼四下里的暗哨会意,悄悄地潜藏起来,自动屏绝书房里的一切,只专心盯着外面的情况。

    屋内,冯淑嘉和萧稷相对而坐,不待对方发问,就主动直奔主题,神情复杂地问道:“不知我如今是该称呼你为‘君公子’,还是‘萧公子’?”

    萧稷脸上刚扬起的笑容顿时一僵,迟疑了一下,才无奈地苦笑道:“对不起,我本无意隐瞒你……却更不想将你牵扯进来!”

    他是“乱臣贼子的余孽”,若是被别人知道了冯淑嘉和他来往过密,肯定会遗患无穷的。

    冯淑嘉被萧稷的话震得心中一颤。

    她明明是他杀父仇人的女儿,为何他还会如此的在意她的安危?

    他这样做,只会让她心里越发的愧疚,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他。

    沉默片刻,冯淑嘉起身,对着萧稷郑重地施了一礼,沉声道:“若要说‘对不起’,也该是我对你说才对。”

    萧稷忙起身上前扶起冯淑嘉,一脸不解:“此话何意?你从无任何对不住我的地方!”

    掷地有声,态度诚恳。

    冯淑嘉感动之余,心中越发地愧疚不安了,垂首呢喃道:“我父亲他……”

    下面的话,却怎么也说不下去。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冯异作为将士,服从君命是天职,并没有做错什么。

    只一句话,萧稷就知道冯淑嘉在内疚什么了,不由地摇头失笑,温言安慰道:“你多虑了。我若是因为往事和令尊有嫌隙,就不会任由自己和你接触过多,以至于如今无可自拔了!”

    冯淑嘉面色一红,心中娇嗔,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记说这些动听的情话。

    然而比起害羞,显然内里详情更吸引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冯淑嘉急忙问道。

    事已至此,萧稷自觉也没有必要再隐瞒冯淑嘉,便将个中因由言明:“冯将军忠君爱国、智勇无双,是个天生的将才。可以说隆庆元年的那场动乱,若是没有冯将军指挥若定、奋力拼杀,只怕没有那么快平息。

    “然而不论身在何处,冯将军始终没有失去做人的底线,那就是刀枪绝不对着自己人,尤其是无辜的百姓。

    “所以当李奉贤屠城的命令一出,冯将军身为属将无法违抗军令,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准则,便自请抵抗屠杀我大梁军民的西凉贼人。

    “路经晋阳城郊外,恰好碰到被一群好不容易才逃出晋阳城的百姓,眼见着李奉贤要亲自来督战屠城,冯将军便悄悄放走了他们。

    “我当时就混迹在人群中间,因此才侥幸逃出了生天。所以冯将军于我来说,就是救命恩人!如此大恩大德,我萧稷自当铭记在心,此生不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