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悍-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异闻言失笑,这几天,自家闺女儿还真是不遗余力地帮着萧稷那个臭小子说好话呢!

    虽然心里有些酸酸的不开心,然而却不能否认,萧稷待冯淑嘉真的很好。

    当然,冯淑嘉也值得!

    冯异念及此处,笑叹一声:“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胳膊都知道朝外拐了……”

    冯淑嘉被冯异当面打趣,难免脸上挂不住,双颊通红一片。

    虽然口中娇嗔责怪,然而心里却很开心。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少冯异对于萧稷“爱护”她一事并不反感。

    既然如此,那将来即便是冯异依旧不打算现在萧稷一方,却也绝不会与他为难。

    这已经是极大的进展了。

    见自家闺女儿娇羞如花,冯异只觉得心里酸楚更甚,不服输的牛脾气一时也上来了,抬头扬眉道:“你爹爹我纵横疆场多年,若是自认斥候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区区几个耳目罢了,哪里用得着一个外人帮忙?!”

    想娶走他的宝贝闺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冯异这副“争风吃醋”的模样,让冯淑嘉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脸上的热意也渐渐消散。

    “是了是了!”冯淑嘉笑道,“大梁战神武安侯最厉害了!”

    冯异哈哈大笑,自信得意道:“那是当然!”

    笑闹过之后,冯异又正色道:“话虽如此,我却并不打算避开圣上的耳目。

    “杨家意图未明,圣上猜忌多疑,与其躲躲藏藏的惹人怀疑,倒不如坦荡赴约。

    “我冯异行得端坐得正,无惧任何人盯梢!”

    这番豪气坦荡,让冯淑嘉忍不住击节而赞。

    这就是她的父亲啊,论前世今生,境遇如何,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对于冯异的决定,冯淑嘉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当然也没有忘记让萧稷留守在武安侯府附近的人跟上。

    杨家此番到底是为了隆庆帝出面,是为了太子萧秬出面,萧稷必须要及时知道。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九十一章 父子离心

    萧稷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惊愕万分,沉默许久,感叹道:“这还真是父子天性啊……”

    隆庆帝当初能够为了帝位弑父杀兄,如今太子萧秬也能够为了帝位,而抛弃隆庆帝这个几近身败名裂的“累赘”。

    一脉相承的凉薄。

    荔山居士却沉默半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太子殿下不应该是这样的人……”

    萧稷闻言挑眉,不置可否。

    他对于萧秬有过调查,然而萧秬作为大梁的储君,能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事情都是些浮于表面的文章,其内里品性具体如何,他也很难妄下断语。

    荔山居士见状遂道:“大约是因为皇后娘娘的影响,太子殿下一向亲近皇后娘娘和杨家人,对于圣上则一直是畏惧多于敬爱……”

    因为名气的原因,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太子少师,对于萧秬虽然谈不上十分了解,但是大略的品性还是知道的。

    子肖其母,不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品性上。

    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吧,隆庆帝在即位之后,对于萧秬这个嫡长子同样也亲近不起来。

    所以后宫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按捺不住,妄想要取而代之。

    萧稷闻言收起了先前的不以为然,凝眉静思。

    良久,他才开口平缓而坚定地说道:“不管萧秬是什么样的人,这和我要替父王正名,将当年的真相暴露于人前,并没有什么冲突。”

    反而萧秬主动和隆庆帝分道扬镳,父子离心,对于他来说,恰是一件好事。

    萧稷知道荔山居士担心的是什么,然而他不了解萧秬为人,所以并不能贸然许下诺言。

    君子重然诺,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能轻易许诺。

    荔山居士听萧稷这么说,虽然依旧忧心难解,却也略略释怀。

    至少目前为止,萧稷都目标一直都是为晋王平反,为自己正名,而不是争夺那把人人向往的龙椅。

    欲壑难填呀,但愿萧稷是个意外。

    冯淑嘉得知杨淳熙是受萧秬所托约见冯异,并且还是意图避过隆庆帝而和冯异结盟时,很是惊讶。

    前世对于这个早早被废的太子殿下,冯淑嘉所知甚少,因此一时也猜不透萧秬的心思。

    “杨大人怎么说?”冯淑嘉凝眉问冯异。

    冯异冷笑一声,道:“文人巧舌如簧,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但是意思却很明确,说是太子殿下可以从圣上手底下保住我武安侯府上下。

    “这是什么意思?还不是想以此利诱,让我投诚!”

    隆庆帝威逼,太子萧秬就来利诱,这父子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合着伙儿地双簧来诓骗他呢!

    冯淑嘉却觉得未必是这样。

    毕竟,杨皇后是因为祭祀晋王一家而获罪的,正好触了隆庆帝的逆鳞。而隆庆帝因为当初的登基内情,早就有心防范甚至是对付杨家了。

    在这种时候,太子萧秬能够说服杨淳熙来当他的说客,那么他和杨家两方的利益定然是一致的。

    “爹爹也不必如此气愤着急,且等等看再说吧。”冯淑嘉劝慰道。

    冯异无奈地点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

    然而没两天,朝会上就闹出了大事件。

    起因是翰林学士林嘉代表天下士子发声,恳请隆庆帝出面澄清流言,以安抚天下臣民。

    言语之间不知怎么就惹恼了隆庆帝,被隆庆帝当廷杖责。

    可怜一个风雅俊秀的读书人,硬生生被打得鲜血殷殷,当时就昏厥过了去。

    隆庆帝原本是想杀鸡儆猴,所以见状并未容情,而是严命继续杖责够数,妄图一次熄灭了众人的心思。

    谁知道别人都还没有说话,太子萧秬却在此时跳了出来,维护林嘉不说,还恳请隆庆帝不要效仿周厉王,使得百姓道路以目。

    隆庆帝当时就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命令侍卫拿下太子萧秬,讲他押去东宫关押起来,没有他的诏命不许任何人探视进出。

    此消息一传出,顿时京城上下震动。

    萧秬可是大梁的储君,就因为仗义执言为民做主,就直接被隆庆帝拘禁了起来,这还得了!

    一时间朝堂上吵吵闹闹,暗潮汹涌。

    冯淑嘉得闻消息之后,私下里和严嬷嬷感叹道:“太子殿下还真是敢呐……”

    这是兵行险招,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性命难保。

    毕竟,这大梁还是隆庆帝的天下,萧秬只是储君而已,而且还是一个因为母亲和外家而不仅不被隆庆帝看重,甚至还被隆庆帝忌惮的储君。

    “只怕太子殿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严嬷嬷感叹道。

    作为寿阳公主的心腹嬷嬷,严嬷嬷对于朝中后宫之事多有了解,尤其是事关杨皇后和太子萧秬。

    “自打圣上登基之后,对于杨家逐渐从一开始的信赖和亲近而变得疏远和忌惮,因此对于皇后娘娘所出的太子殿下也不如早先慈爱看重……后来又出了拘禁皇后娘娘的事情……太子殿下只怕也是察觉到自身所处的危局,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以图破局吧。”严嬷嬷感叹道,“不管今后太子殿下命途如何,至少朝臣百姓都会称赞他一声‘忠孝节义’。”

    假如萧秬能够顺利登基的话,就会因此事而得朝臣百姓拥戴;假如被迫东宫易储,那萧秬也能凭借此事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如此看来,这倒还真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非旦如此,冯异得知此事之后,对于萧秬刮目相看,再想起杨淳熙当日的提议时,便不再愤愤指责,而是沉吟思索,认真考虑起来。

    其实如冯异一样的朝臣,又何止是两三个。

    一个是刚愎自用猜忌狠毒的君王,另一个是忠孝节义、为民仗义执言的储君,站在哪一边,是可想而知的。

    萧稷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对于萧秬倒是感兴趣起来。

    若是萧秬所做一切从心,那定然会是一位好君主;可若是这一切都不过是他招揽朝臣的“苦肉计”,那可就是个值得费心对付的对手了。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失算

    萧稷想,找个机会,他一定得亲自会一会这位堂兄。

    然而在他找到机会之前,一个他绝没有想到的人竟然主动找上了他。

    “李奉贤?”萧稷得到禀报时,惊讶得立时站了起来,“他来做什么?”

    他并不意外李奉贤能够直接找上他,毕竟在一手催化隆庆帝和李奉贤的矛盾之后,他便开始逐步地走向人前,为之后和隆庆帝的决战蓄势。

    让他意外的是,李奉贤没有拿着他的消息去和隆庆帝暗地里达成什么有利于自己的协议,而是亲自找上了他。

    隆庆帝于他来说是灭家毁族的仇人,此生不共戴天,可李奉贤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初给隆庆帝出主意的是他,一力促成隆庆帝和西凉人的勾结的是他,亲自挥动屠刀的也是他,如今他又来找自己做什么?

    忏悔吗?

    可不像。

    萧稷犹豫几息,抬头冷笑道:“让他进来。”

    柳元本有些犹豫,然而想到这里外三层的守护,又见萧稷一脸坚决,便没有再开口劝说,抱拳低声应“是”。

    萧稷正襟危坐,一脸肃然。

    这是侥幸逃出生天之后,他和李奉贤第一次的正面交锋。

    李奉贤被引进来时,弯腰勾背、容颜憔悴,风尘仆仆的模样,哪里还有一点曾经身为大梁第一异姓王的风姿潇洒。

    若不是一双鹰眼里依旧透着和以前一样的算计的精光,只怕会让人误以为他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老头子。

    萧稷没有起身,也没有招呼。

    如此冷遇,意料之中。

    因此李奉贤见状面上并无任何失落和惶恐,站定之后,他竭力挺直腰杆,不想输了气场。

    然而积压而久形成的腰疾,让他无论怎样努力,身形总显得有些佝偻卑琐。

    “小王爷别来无恙。”李奉贤扯出一抹笑来,率先拱手招呼。

    他今日是来谋求合作以破解眼前的危局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过是率先问个安而已,并不算什么。

    萧稷没有起身,也没有笑,直直地盯了李奉贤好一会儿,才冷冷道:“无恙?不,汾阳王这可说错了。我有恙无恙,您难道还不清楚吗?”

    满满的愤怒和恨意,倾泻而出。

    李奉贤对此早有预料,顺势哀叹一声,叫屈道:“小王爷这话可就冤枉我了……有道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当初也是奉命而为,迫不得已……”

    “好一个‘迫不得已’!”萧稷声音冰冷,嘲讽道,“汾阳王这是打量我人当时人年纪小好糊弄的吧!”

    说罢,待李奉贤强词辩解,便直接摊牌道:“你打量西凉贼人为何没能按照约定,及时入京救援于你?”

    李奉贤闻言神色一凛,下意识地反问道:“难不成不是冯异……”

    “当然是冯大将军的功劳!”萧稷毫不迟疑地给冯异表功,“至于那些侥幸突破防线的残兵贼寇嘛……汾阳王想不想见一见他们?”

    李奉贤当时脸色一变。

    竟然是萧稷派人援助冯异,一起将西凉援军挡在边境线外!

    他就说嘛,以冯异的本事和西北大营的实力,或许能够阻击西凉主力,却绝对做不到不放任何一支兵士进来。

    原来是萧稷捣的鬼。

    既然如此,那他的底细萧稷估计早就查得一清二楚了,所以此番会面才会如此倨傲又愤恨。

    李奉贤稍稍慌乱一瞬,他很快便镇定下来。

    侥幸脱罪,本就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诱之以利,达成协作,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往事已矣,小王爷应该着眼于当下。”李奉贤见势头不对,及时调转了话题。

    萧稷冷笑:“当下又如何?”

    李奉贤闻言立刻侃侃而谈:“当下便是小王爷要为父正名,为父母兄弟报仇,为晋阳冤死的数万百姓做主!

    所以,您要在这纷乱当中,抓住眼下稍纵即逝的机会。”

    此话中大有深意。

    萧稷却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站起身来,上下打量了李奉贤一番,嘲弄道:“汾阳王说的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该不会是您自己吧?”

    李奉贤似是没有听出萧稷的讥讽,而前一步,拱手坦然道:“正是不才。”

    他侍奉隆庆帝多年,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若不是此次隆庆帝突然发难,他仓促应对不及,再加上萧稷从中掺合,阻断了西凉援军,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尽管眼下他虽然看似失败了,然而他手里所掌握的消息,再配合上萧稷的实力,足以摧毁隆庆帝。

    到时候,再举西凉一国之力来对付萧稷,或者是以此要挟萧稷割地赔款以求苟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奉贤早就将这些想得通透,也觉得大利当前,萧稷这样一心复仇的年轻人未必能够抵抗得了诱惑,必将入他觳中,为他卖力。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还没有等他开口向萧稷兜售自己“合则两利”的策略,萧稷倒是先干脆地拒绝了。

    “和仇人结盟,我只怕对不起父母兄弟的在天之灵!对不住晋阳数万百姓的冤魂!”萧稷断然拒绝,直接吩咐道,“把人给我扣下来!”

    李奉贤没有料到大利当前萧稷竟然丝毫不为所动,而且还如此干脆地下令对他动手,一时愣在当地。

    然而不过一瞬,他立刻回过神来,机敏地避过了柳元袭来的铁掌。

    他也是曾经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怎么会连这点警惕和身手都没有。

    趁着躲开的间隙,李奉贤尖声叫喝道:“我自然敢来,又怎么会没有任何防备?你难道就不怕在外守候的那些人将消息散布出去?或者……”

    威胁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不知从何处袭来的萧稷一把扣住,右手一个用力,直接卸掉了他的下巴。

    李奉贤眼睛瞪若铜铃,满是不敢置信,下巴努力地张张合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要是知道我有多恨你,就不会如此诧异,我能够在一招之内制服你了。”萧稷冷肃道。

    最了解你的,永远都是你的对手。

    李奉贤蓦地想起这句话来。

    可是如今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九十三章 决生死

    将汾阳王押下去之后,柳元请示道:“那接下来,少主有什么打算?”

    汾阳王突然间主动送上门来,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原先定好的计划或许也该相应地调整一下。

    萧稷皱眉思索片刻,抬头吩咐道:“先抽派人手,摸查清楚李奉贤的底细,务必将他的在京中的据点和人手一一都拔出。

    至于其他的,暂且先按照原计划进行。”

    瞌睡遇到枕头,他得好好地琢磨琢磨,看怎么样利用送上门来的李奉贤,来光明正大地走到人前,和隆庆帝对质。

    柳元领命而去。

    萧稷暗中筹备,作为对手的隆庆帝此时却是焦头烂额。

    太子萧秬因为仗义执言而被关押东宫一事,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动荡。

    上位者如此凉薄,只要不是对隆庆帝死忠的臣子,此时都难免动其他的心思。

    而除太子萧秬之外的其他有心争夺储位的皇子,之前因为杨皇后的一番运作,早就被隆庆帝将其羽翼打折干净,此时就是想抓住机会拼尽全力折腾一下,也翻不起浪花来了。

    一时之间,隆庆帝和萧秬父子两人对立尖锐。

    帝位和儿子对于隆庆帝来说,并不是一道难以抉择的选择题——儿子没了萧秬,还有其他人,甚至于他还可以再纳嫔妃生上几个年纪小更乖巧听话的。

    可是帝位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他要是被迫下了龙椅,可有的是人等着要他的性命。

    可是这件事情难就难在,萧秬一向有贤名,此次又是为朝臣仗义执言而受罚,隆庆帝若是在此时真的剥夺了他的储君之位,那必然会朝堂动荡,帝位不保的。

    隆庆帝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筹谋了那么多年,尸山血海的都闯了过来,最终却差点折在自己的儿子手上,自然是气愤难当。

    作为君父,他不好对无罪的子嗣动手,可如果是萧秬自己不争气,或者是命运不好,残了,甚至是死了呢……

    隆庆帝主意一定,立刻着手准备起来。

    然而萧秬既然敢当廷和他对峙,又怎么会没有防备?

    所以当萧秬在侍卫的保护下冲破他的幽禁,押着一个眼熟的小内侍冲上殿来时,隆庆帝当即惊得站了起来。

    这个小内侍他当然认得!

    就是前不久苏志高刚刚向他举荐的那个潜去东宫以悄悄地废了萧秬的小太监!

    隆庆帝大惊失色,急忙看向身旁的苏志高。

    然而苏志高却神色依旧,像是压根儿就没有看到他无声的质问一般。

    霎时间,隆庆帝就明白了过来——这皇城早就被萧秬这个逆子给控制住了!

    可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他先前怎么一点痕迹都没有发现?

    除了苏志高,他身边还有谁是萧秬的人?

    ……

    一瞬间而已,隆庆帝心中波涛翻滚。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接下来自然是按照萧秬事先的安排一一上演了。

    萧秬当廷悲愤指责小内侍在他的饭食里动手脚,意图谋害一国储君,罪不容诛,请隆庆帝亲自严惩,以儆效尤,以正天威。

    小内侍见了隆庆帝,自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高呼“救命”,三言两语之间,就把隆庆帝这个主谋给出卖了。

    顿时朝臣震惊,朝堂动荡。

    一国之君竟然因为太子当廷为朝臣仗义执言就要暗中谋害其性命,“歹毒”二字已经不足以来形容其丧心病狂,这简直就是败坏人伦纲常,有违天理!

    萧秬釜底抽薪一招毙命,可隆庆帝自然也不肯坐以待毙,不等那小内侍交待完,他就立刻命人当廷杖毙,妄图在失态扩大之前,杀人灭口。

    萧秬当然不会任由隆庆帝毁尸灭迹,神情哀痛悲愤,坚持彻查到底,不让小内侍污蔑圣君,破坏父子情意,云云。

    这下不仅是支持萧秬的朝臣了,就是隆庆帝的那些死忠之士,看到隆庆帝如此凉薄,连亲生儿子都能毒害,早就心生怯意,因此对于萧秬的提议,都悄悄选择了默认。

    萧秬一朝得势,却并没有趁机将失德的隆庆帝直接赶下帝位,然而隆庆帝也无法再继续掌控他的命运,他也趁机搏得一个“孝敬贤明”的好名声。

    退朝之后,隆庆帝看着空荡荡的大殿,突然间失声疯狂地大笑起来。

    站在殿下的萧秬,看着上首发癫狂笑的隆庆帝,面色凝重冷肃,并无半分同情。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对隆庆帝保有一丝幻想的话,那么当隆庆帝派小内侍来毒杀他时,仅存的一丝父子之情也因此而泯灭殆尽。

    转头瞥了苏志高一眼,后者立刻知情识趣地领着内侍宫女出去了。

    隆庆帝将这情形看在眼里,气愤得心肝摧折,却又毫无办法。

    “没想到朕算计一生,赢了先帝,赢了晋王,赢了李奉贤……却最终都是为你再做嫁衣裳……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呀!”隆庆帝面色愤怒又凄然,连声道,“好!好!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歹毒算计’更胜乃父啊!啊?哈哈哈……”

    萧秬面色冷峻,眼中哀痛,看着上首颓然瘫倒在龙椅上的隆庆帝,沉声道:“为儿臣作嫁衣裳?父皇说错了吧!您何曾为儿臣想过?您杀先帝,矫诏即位;杀晋王,诬陷谋逆……又有哪一桩是为了儿臣做的?

    “更遑论是派人来毒杀儿臣了!

    “父皇心中,除了那把龙椅,可曾有过儿臣,有过母后,有过臣民,有过这大梁的江山社稷?!”

    “说的真好?”隆庆帝嗤笑嘲弄,“大梁的江山社稷?你早就惦记着了吧!你倒是厉害,比李奉贤还厉害!李奉贤只不过是围宫,你却把整座皇城都变成了自己的!你厉害啊!厉害啊!

    “接下来,你是不是准备好自己做着大梁的皇帝了?啊?!”

    萧秬面色凝肃,似乎是没有听懂隆庆帝话里的讥诮之意,缓缓道:“父皇若是觉得春秋渐高难堪重任,儿臣愿意敬奉父皇,替父皇担下重责,守护我大梁社稷江山。”

第一卷 枯木逢春 第三百九十四章 抉择

    隆庆帝闻言双眼一瞪,腾地从龙椅上跳起来,直奔下殿阶,一路指着萧秬的鼻子叫骂不休:“逆子!何敢尔?何敢尔!……”

    可是回应他的,是萧秬的转身决然离去,还有随之轰然紧闭的大门。

    偌大的大殿,瞬间就只剩下了隆庆帝一个人。

    空阔,又冷寂。

    一如隆庆帝未来的命运。

    朝堂上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全京城。

    谁都没有料到,隆庆帝竟然会歹毒到对太子萧秬下毒手。

    虎毒还不食子呢?

    可见先前那些矫诏即位、残害兄长、坑杀百姓的传言,未必是空穴来风。

    萧稷得到消息时,沉吟许久,然后吩咐柳元:“召集义军,带上李奉贤,我要亲自入京,替父,替晋王数万百姓,讨回公道!”

    柳元神情一凛,肃然领命。

    他们等了近十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当然,出发之前,萧稷没有忘记提前给冯淑嘉送个信儿,免得她不知情,反而会忧心惴惴地瞎担心。

    冯淑嘉接到消息之后,沉默许久,将短信凑近烛火焚烧干净,然后起身整好衣裙,迈步去前院寻冯异。

    冯异正在演武场指导冯援和冯执两兄弟射箭,见冯淑嘉行了过来,遂吩咐他们自己练习。

    “嘉儿怎么来了?可是也要来练习射箭?”冯异笑着走过来,摇头叹道,“你啊你,要我说你这个做姐姐的真该好好地和媛儿这个做妹妹的好好地学学什么是温柔沉静。”

    冯淑媛真是应了她的名字,温柔贤淑、端庄矜持,正是大家眼里女孩子该有的模样。

    相比起来,冯淑嘉这个学拳脚、做生意的长姐,倒反而像个任性的娇娇女。

    “我们家有媛儿一个淑女就够了,何必要再多添上一个我?”冯淑嘉笑道,一面斟了杯茶水,给冯异递了过去。

    冯异顿时眉眼堆笑,接过茶水一饮而尽,笑呵呵地说道:“说的也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脾性模样,多没有意思!”

    一副有女万事足的开心傻样。

    冯淑嘉也忍不住抿唇笑了,先前郁积于心的担忧似乎也消散了大半。

    父女俩闲话两句,冯淑嘉便将话题引到正事上来。

    “萧公子捉住了汾阳王,眼下正准备亲自将这个叛国的逆贼押送到朝廷。”冯淑嘉低声道。

    采薇等人早就在冯淑嘉的示意之下,远远地走开了,把守在各处,不许别人轻易靠近,偷听父女二人的谈话。

    包括冯援和冯执两兄弟。

    冯异闻言身形一顿,将手里的茶盏放在桌案上,眉头紧锁,亦低声道:“亲自押送汾阳王入京?武威军也来了?”

    萧稷身份特殊,此番既然要自曝于人前,肯定不会没有任何防备的。

    曾经的武威军,是晋王直属的军队,对其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自然也会誓死护卫萧稷——晋王幸存于世的唯一血脉。

    冯淑嘉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或许还不止。爹爹可别忘了,除了武威军,还有各地的义军呢。”

    冯异闻言立刻双手一紧,腾地站起来,低声吼道:“他这是打算做什么?逼宫吗?他知不知道,他要是真的这样做了,无论最后成功与否,他都必然会背负骂名,到时候……”

    冯异蓦地收住口。

    哼!到时候他定然不会同意冯淑嘉嫁过去跟着他一起被人戳脊梁骨!

    既然如此,那也就谈不上到时候会连累冯淑嘉了。

    知父莫若女,冯淑嘉如何不知道冯异是在担心她,心里瞬时暖洋洋的,抬头笑劝道:“哪里就有这么严重啦。萧公子是向朝廷进献叛国逆贼,趁机为晋王平冤昭雪,怎么就是逼宫了?爹爹莫要杞人忧天,萧公子不是那等莽撞冲动之人。”

    语气中满是信赖和赞赏。

    冯异内中担心稍减,酸意却翻腾起来。

    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啊。

    可对方是萧稷,此行前途不明,他怎么舍得自己如珠如宝的女儿跟着他受苦受累呢……

    冯淑嘉不知冯异心中又是酸楚又是担心的,只以为他是在忧心接下来的朝事,便接着说道:“所以我一接到消息,就赶紧来找爹爹了,想问问您对此事是个什么态度?”

    冯异呼吸一窒,不答反问:“嘉儿希望爹爹是个什么态度?”

    “我自然是希望爹爹站在萧公子这一方,毕竟当初的惨祸,确实是是圣上一手造成的。”冯淑嘉正色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圣上必须为他当初的所作所为负责!”

    冯异瞬间觉得有点儿心塞。

    别看自家女儿说的这么大义凛然,但若是对方不是萧稷,她还能这样坚定地趟这蹚浑水吗?

    他可是瞧得清楚,大女儿虽然有时候锋芒毕露,出手绝不迟疑手软,但不论如何行事,都是为了保全自家。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这个大女儿似乎总是忧心忡忡,生怕一不小心自家就会遭遇什么不测似的。

    如此,她又怎么会因为一腔正义就轻易劝他涉足朝争呢!

    可见萧稷在她心中十分重要,重要的都超过她一心守护的,家人了……

    冯异心中酸楚难当,再想到萧稷,就涌出一股将他摁在地上狠狠的揍一顿的冲动。

    “不过,在这之前,我更希望咱们一家能够平平安安地躲过这次的风波。”冯淑嘉叹息一声,“爹爹私下放走萧公子的事情,早晚有一天都会被有心人查知的,到时候,圣上会如何对付咱们?”

    那是可想而知的。

    隆庆帝连亲子储君萧秬都能够因为一点小事而下毒手去谋害,更何况是放走萧稷的冯异呢?

    冯异神情一凛。

    冯淑嘉说的不错,眼下,隆庆帝不仅是萧稷的仇人,也威胁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死。

    可是他不能够违背自己为人臣子的准则。

    良久,冯异叹息一声,道:“只要萧稷他不做趁机逼宫乱臣贼子,爹爹当然不会出手阻挠他替父平冤,尽为人子的孝心。”

    这是他的许诺,也是他的底线。

    冯淑嘉释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