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娇宠:黑萌嫡医-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对,我也听说过,那个唐姑娘现在正住在太子府,跟太子妃兰阳郡主她们关系还那么好,不是准备当媳妇的,还能是干嘛的。”
  
    “一个出身平平的芝麻小官家女儿,能给七殿下当侧妃,也是她的福分了……”
  
    ……
  
    流言传到太子府,太子妃气得火冒三丈,连面子上的客气都不想维持了,第一次主动把唐念兮叫过来,骂了一顿。
  
    “谁给你定下是渊渟的侧妃了?你有没有一点姑娘家的羞耻之心,居然在外面散布这样的谣言?”
  
    唐念兮委屈得直掉眼泪:“我真的没有散布这些谣言……这种话我怎么可能敢乱说呢……不信您问问汝嫣表姐,她每次都跟我一起出门,知道我有没有在外面乱说话的……”
  
    ------题外话------
  
    今天万更,晚上还有一更
066 觊觎她的男人?找死!

  
    太子妃把谢汝嫣叫过来,谢汝嫣虽然这段时间被唐念兮弄得烦不胜烦,但还是为难地实话实说。
  
    “念兮表妹确实没有在外面说过她是渊渟的侧妃,只说住在太子府,父王疼爱她,小时候经常跟渊渟一起玩之类。”
  
    这些的确都是事实,不能说她信口雌黄造谣生事,但合在一起,有明显的误导性,很容易引起人的误会。
  
    而且流言八卦又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甲说今天在街上吃了一盘虎皮青椒,到乙那里就成了街上有只大老虎,再到丙那里,已经成了街上老虎行凶咬死一群行人。一传十十传百,以讹传讹,到后面传成什么样子都有可能。
  
    太子妃知道谢汝嫣不会对她撒谎,但火气一点都没有消下来。
  
    “这跟传播谣言有什么两样?……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知道矜持内敛,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在外面这么到处瞎嚷嚷,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跟太子府的关系,难道还觉得自己没错了?……你不要你的名声,渊渟还要呢!”
  
    太子妃极少用这么尖锐的语气说话,言辞辛辣,一针见血,丝毫不留任何情面。便是唐念兮这种脸皮厚比城墙的,也被骂得脸上一片火辣辣,像是要烧起来。
  
    “我是真的不知道会传成这样……”唐念兮哭了出来,“太子妃表婶也知道,我一直是住在晋州的,不知道京都的流言这么可怕……而且我又心直口快,跟汝嫣表姐一起出去太开心,一时间就有些忘形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太子妃听她居然还在狡辩,更是火大。
  
    她就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女人,这叫什么心直口快,这叫臭不要脸!
  
    “我不管你脸皮到底有多厚。”她懒得再跟唐念兮说下去,“自己出去跟外面解释清楚,你不是渊渟的侧妃,以后也不会成为他的侧妃,把这谣言给我澄清干净了,然后回你的晋州去。你家里没人来接你,我亲自派太子府的人送你回去,以后也不用再来,太子府不缺你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她毫不客气的一段话甩过来,唐念兮原本红一阵白一阵的脸色,一下子就唰地彻底白了下去。
  
    她要是澄清了谣言,又不能留在太子府,那她的目标不是就完全破灭了?
  
    唐家前几代还比较发达,到现在已经没落下去,她父亲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七品小官,跟她同辈的一个像样的子弟都没有,整个家族里面在最高处的就是嫁给太子的唐侧妃。
  
    她已经十六岁,要是在晋州本地说亲事的话,只能嫁进跟她家家境差不多的小官人家或者商贾人家。京都豪门世家的高贵和风光,跟她基本上是没什么关系了。
  
    偏生她的父母处于唐家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这个阶段,对祖上的辉煌念念不忘,自己已经落魄,心气却还是高得很,不甘心把她嫁进他们眼中的低等门户。
  
    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人家里面,太子府是最高的门第,所以他们从唐念兮只有五六岁的时候开始,就给她灌输一定要攀上太子府,嫁给某个皇孙的观念,哪怕当不了正室,侧室也是好的。
  
    唐家人隔三差五地把她送去京都进太子府,一再叮嘱她一定要跟太子府的人保持好关系。跟皇孙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太子和太子妃喜欢她,又有唐侧妃的拉扯,那到时候她嫁进太子府,就容易多了。
  
    唐念兮小时候还不懂事,父母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但稍微长大一点后,每次从碧瓦朱栏雕梁画栋,满是高贵清华气象的太子府出来,回到她那个相比之下寒酸简陋得跟窝棚一样的唐家,这种巨大的落差一次次地刻在她的童年里,对一个孩子来说,简直令人无法承受。
  
    所以她自然而然就也有了这样的想法,要是能在太子府一直住下来,享受那种皇家贵族奢侈而又优雅的高级生活,那该有多好?
  
    唐侧妃也很乐意帮助她,但并不让她接近自己的两个儿子,只不遗余力地帮她去缠着谢渊渟。
  
    当时她觉得谢渊渟就挺好的,太子府的嫡出长子,长得俊美无双,也受太子和建兴帝的宠爱。虽然脑子有点毛病,但更单纯更容易哄骗,有点缺陷也不会让人觉得她的出身太配不上他。
  
    可是后来随着谢渊渟渐渐长大,非但没有好转,惹祸捣乱和胡作非为的本事倒是越来越大,天天都能听到他在京都闹得鸡飞狗跳的传言。而且最关键的是,他都已经到十五岁年纪了,大概因为心智不全的原因,还是完全不懂男女情事,有没有正常男人的欲望都不知道。
  
    唐家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心生退意。疯傻成这样,就算是个皇孙,嫁过去也未必有好处,天天除了帮他收拾烂摊子以外估计就没别的了。最重要的是嫁过去很可能连同房都同不了,除了要守活寡以外,也意味着生不出孩子。
  
    女人没有子嗣后代是最可怕的事情,就算待在太子府也没用,要是太子能登上皇位的话,肯定不会把大统传给一个断子绝孙的儿子。谢渊渟现在还有建兴帝的宠爱纵容,但从长远来看,以后的处境可能会十分尴尬,他的妻妾们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唐念兮后来就不再来太子府了。至于唐侧妃的两个儿子,唐侧妃坚决不让她靠近,唐家不敢得罪唐侧妃,只能作罢。
  
    直到近来听说谢渊渟正在渐渐恢复,娶了正妃,夫妻生活也完全正常,这时候唐家就又重新打起了主意。
  
    娶了正妃,那不是还有侧妃之位吗,就算唐念兮出身低了点,还有这么多年的情分在呢,当个侧妃总成了吧。
  
    唐念兮从五六岁小小年纪开始,一直到现在,十来年一心精研的就是怎么俘获男人。在晋州的时候,几乎把全城的青少年才俊,包括已婚的未婚的,都拿来试手试了一个遍。
  
    她长得明媚漂亮,性格又讨人喜欢,除了会吸引异性以外还会讨长辈的欢心,从保守而又微妙的角度钓男人上钩,跟那些只知道骚浪贱的爬床狐媚子有着天壤之别,段位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虽然在无数男人之间游刃有余地周旋,但从来没有被人骂成淫荡放浪——当然那些被她钓走了丈夫的女人除外。
  
    在晋州那种小地方,唐念兮这样的已经堪称公子少爷们心目中的完美女神,老爷夫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媳妇,夫人小姐们的头号公敌。
  
    从十二三岁开始,上门来给她提亲的人家就络绎不绝,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更是炙手可热,众人抢得挤破头,唐家的门槛都被踩坏了不知道多少根。甚至还有已经结婚的富商为了她,休掉家里的黄脸婆,抛弃儿女,只为了求娶她进门。
  
    追求者越多,唐家的架子就端得越高。女儿这么大的魅力,怎么能在这种小地方随随便便找个人家嫁了,肯定得往京都这种更高的地方爬。
  
    送唐念兮来京都的时候,唐家还是很有信心的,唐念兮打遍晋州无敌手,就算京都的圈子水深些,肯定也有资格一战。
  
    唐念兮本来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在谢渊渟这边实在得不了手的话,太子府在京都是什么地位什么人脉,她借着太子府当跳板,也可以攀上其他的高门权贵。
  
    但太子妃竟然要赶她出太子府,她在京都除了太子府以外没有其他容身之处,难道要她就这么灰溜溜地回晋州唐家去?
  
    怎么可能!
  
    唐念兮不愧在这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经验丰富反应迅速,心念电闪,掩面哭着从地上站起身来,猛然朝旁边的一根柱子上撞了过去。
  
    “砰!”
  
    太子妃和谢汝嫣阻拦不及,唐念兮结结实实地一头撞在柱子上面,顿时头破血流,倒在地上。
  
    众人都被吓了一大跳。太子妃虽然巴不得唐念兮滚蛋,但也不好看着她就这么撞死在面前,赶紧让人请了府医过来。
  
    太子府的其他人也闻讯赶来了。府医给唐念兮看了伤势,说性命无碍,但毕竟撞伤是在头部,情况严不严重现在也不好说,要看唐念兮自己的反应。
  
    唐念兮还没有昏迷过去,头上包扎着纱布,半睁着眼睛,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流泪,像是伤心委屈到了极点。
  
    赶来的太子一看唐念兮这个样子,蹙眉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好好地就伤成这样了?”
  
    唐念兮的丫鬟宝珠在旁边哭道:“太子殿下,最近外面有传言说我们小姐被定为了七殿下的侧妃,太子妃以为这谣言是小姐自己放出去的,骂小姐不知羞耻,还要赶小姐出太子府,小姐悲痛绝望之下,一时想不开,就寻了短见……呜呜……小姐,我们还是回晋州去吧……”
  
    不愧是跟在唐念兮身边的丫鬟,这番话也哭得颇有水平,至少是一个准高手的段位。
  
    宁霏心说这一个两个的怎么都喜欢用这一招。以前那个圣父尹仲博的小老婆章婉婉一言不合就撞柱子,现在这个也一样,柱子到底招谁惹谁了,动不动就被这些女人们撞,真是可怜。
  
    太子看向太子妃,太子妃下意识地想辩驳宝珠的话,但又不好辩驳,脸色铁青地不说话。
  
    宁霏暗中叹口气。
  
    太子妃和太子、谢汝嫣一样,都是不会随便污蔑别人的人。这里是在太子府的地盘上,周围都是太子府的人,不管宝珠说的是不是事实,只要随便编个说法,把脏水往唐念兮身上一泼,太子肯定会相信太子妃和谢汝嫣,而不是关系疏远得多的唐念兮和宝珠。轻轻松松就能把唐念兮赶出太子府。
  
    但正因为她们不会做这种事,她才觉得可以站在太子府这一边。
  
    太子不想责怪太子妃,但唐念兮这么只剩半条命地躺在这儿也实在不好办,头疼地道:“好了,太子妃关心渊渟的名声,一时心急说得过分了点。念兮也太冲动了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也,为这点小误会就想不开,更加不应该。来人,送念兮回去,好好养伤休息。”
  
    太子妃一急,本想阻拦,但欲言又止。
  
    她就知道唐念兮这一撞根本不是什么悲愤自尽,而是苦肉计,就是为了能赖在太子府不走。于情于理上,太子府都不可能把一个在这里受了重伤的客人赶出去。
  
    这一赖,就不知道她要赖多长时间了。
  
    太子和唐侧妃送唐念兮出去之后,宁霏安慰气得不轻的太子妃:“母妃不用担心,我们不会被她算计的。”
  
    太子妃愤愤道:“我就是不能容忍她留在太子府,跟一条潜伏在那里的毒蛇一样,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蹿起来咬你一口,能让人不担心吗?”
  
    宁霏劝了太子妃半天,好不容易把太子妃的火气劝得退下去一点。
  
    她并不希望太子妃跟唐念兮去过招。越是不要脸的人越难对付,虽然太子妃年纪大辈分长,但在厚颜无耻和玩弄手段的层面上,她远远比不上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唐念兮。就好比今天这一场交锋,太子妃本来占尽优势,但最后还是唐念兮这一撞撞赢了。
  
    出了凌寒院之后,谢渊渟一脸不耐烦地朝唐念兮住的秋兰院扫了一眼。
  
    “弄得这么麻烦干嘛,我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让她死得无声无息,太子府不会有一点责任。”
  
    唐念兮很聪明,知道他对她没意思,所以用的是曲线救国的迂回战术。这些天并没有特意来找过他,偶尔在路上碰到也只是很正常地打个招呼,一笑而过,他想怼对方都没有机会怼。
  
    但即便如此,他很清楚对方最终的目的是他,这种被人远距离觊觎的感觉,照样让他极度不爽。
  
    宁霏知道他杀气重,碰上这种不知死活的女子纠缠上来,才不会像太子妃那样还要巴巴地把人给送回去,直接弄死就完了,一了百了,干干净净。
  
    说实在的,她自己也是这个感觉。
  
    她的男人,什么时候轮到这种臭不要脸的心机婊来觊觎了?找死!
  
    但她毕竟还是谨慎一些,这种时候滥下杀手并不合适。
  
    “最好还是不要。现在太子府跟庆王府对峙,庆王肯定在暗处虎视眈眈地盯着太子府,这时候我们杀个已经全城知名的官家小姐,就算做得再隐蔽,以庆王那样的手段本事,难保不会被他查出蛛丝马迹来,趁机借题发挥,那就麻烦了。”
  
    谢渊渟哼了一声。
  
    “那你难道真让她留在太子府?……那也行,你天天陪我在床上待着,她就没什么机会算计我们了。”
  
    宁霏:“……”你就这点出息吗?
  
    “我自然有办法让她自己离开。”宁霏笑眯眯地道,“到时候她我们就算是求她留下来她都未必愿意留下来。”
  
    ……
  
    唐念兮被撞伤之后,果然是一副要赖在太子府的架势。
  
    她撞柱子的时候,力道控制得小心翼翼,头上的伤口其实并不严重,两三天时间就结了疤,撞出来的红肿也消退了下去。
  
    但她就是一直说自己头晕得厉害,眼前发黑金星乱迸,稍稍坐起来一点就天旋地转地往下倒。被丫鬟们搀扶着下地走个路,就像是能榨干她的脑浆子一样,又要躺在床上躺个大半天时间。
  
    太子给她请了医术更高明的太医过来看,但撞伤的是脑袋,是人体里面最神秘艰深的地带之一,现代医术都只触及皮毛,更不用说古代中医,很多病症根本就判断不了。
  
    太医看过之后,只能说唐念兮的伤没有大碍,表面上看也没留下什么淤血,至于里面就不清楚了。她一直嚷嚷自己头晕,他总不能说“不,你的头不可能晕”。
  
    这种情况下,唐念兮不可能出门上路,长途跋涉回晋州去,只能暂时留在太子府。
067 给七皇孙纳侧妃

  
    然而只过了两三天之后,唐念兮就发现自己开始不对劲了。
  
    她的头晕头疼当然是装出来的,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竟然真的出现了问题。
  
    晚上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做噩梦,每次被吓醒过来都满身大汗,胸口憋闷得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在上面一样。白天醒着的时候也是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哪怕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都觉得呼吸困难,心跳猛烈,头晕得厉害,一阵阵天旋地转,难受得要命。
  
    唐念兮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脑袋上这一撞,真的撞出问题来了,不敢再瞎说,实话实说地向大夫描述了病症。
  
    但大夫给她开药之后,非但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还变本加厉,甚至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幻觉和幻听。
  
    总觉得眼前有无数模糊不清的影子在晃来晃去,耳边也一直有奇怪的声音,或微弱或嘈杂,或凄厉或尖锐,有时候甚至就像是可怕的鬼哭狼嚎,仿佛有几千几万只厉鬼包围在她的身边。哪怕她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也没有用,那些幻影和鬼音仍然犹如跗骨之蛆一般,挥之不去。
  
    医药没有效果,大夫也拿唐念兮没有办法,只说她这可能不是身体上的问题,而是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唐念兮天天被这些鬼影鬼音扰得睡睡不着吃吃不下,几乎精神崩溃。最后连她自己也怀疑是不是中邪了,让丫鬟宝珠去外面请了一位道士来。
  
    那道士看见她的时候吓了一跳:“姑娘,你身上怎么会有这么重的阴煞之气?”
  
    唐念兮几乎要哭出来:“我也不知道,我什么都没做啊……”
  
    道士手持一把桃木剑,在她住的秋兰院里转了一圈,口中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然后又在院子四个角落里各自焚烧了一张符咒,脸色越来越凝重。
  
    最后一脸严肃地问唐念兮:“姑娘是不是眼见时时见到鬼影,耳边时时听闻鬼声,就算是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也没用?”
  
    唐念兮连忙点头:“是是!道长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道士的脸色有点发白:“那些全都是缠着姑娘的鬼魂和怨灵!”
  
    唐念兮吓得魂飞魄散,尖叫起来:“怎么会!我又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鬼魂缠着我!”
  
    她不就是勾走了几个有妇之夫,只听说有一个被抛弃的黄脸婆后来悬梁自尽了,但那也是那女人没本事,留不住丈夫,自己又想不开。男人们要喜欢她,这能怪得了她吗?
  
    她又没杀人又没放火,这些鬼魂为什么要缠着她不放!
  
    道士无奈地道:“鬼魂缠着活人有很多原因,未必是因为姑娘做了亏心事。姑娘可知道,太子府这个地段,在前朝发生过灭门惨案,一夜之间死了几百口人?”
  
    太子府的建府位置,历朝历代都是不变的,新帝登基,立了新的太子之后,一般会重新翻修太子府,但仍然建在原先的地基上。
  
    前朝太子夺嫡失败,被那时候还是皇子的建兴帝栽上了谋逆的罪名,前太子死不认罪,带着府兵在太子府负隅顽抗,结果全府几百人被御林军团团包围,一个不剩地死在太子府中。据说当时的景象惨烈无比,尸积成山血流成河,鲜血渗透到了一尺多深的土地下面。
  
    不过后来立了新太子,也就是把太子府重建一遍而已。至于凶吉之类,这些贵族府邸哪一座里面没死过人,皇宫里面都不知道埋了多少怨鬼冤魂,也没见谁说死了这么多人不吉利要换个地方建皇宫。
  
    “当然知道……”唐念兮脸色煞白,“可是那又怎么样,死过人的地方多了,太子府其他人不是都好好的……而且我从小就经常来太子府,以前也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啊……”
  
    道士指了指唐念兮额角上还没取下来的纱布:“姑娘最近头上是不是受过伤?”
  
    “是……”
  
    “那就对了,一般情况下鬼魂是不敢侵扰活人的,但是如果人生病或者受伤了,体内阳火衰落,阴煞就会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身体不好的人容易被鬼缠上就是这个原因。而且姑娘伤在头部,是人之首位,也是精神阳气会聚之所,一旦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姑娘以前来太子府,并没有受重伤或者生重病吧?”
  
    “没有……”唐念兮急忙道:“那现在该怎么办?道长能驱除这些鬼魂吗?”
  
    道士摇头:“三五只怨鬼贫道还能驱除,但现在缠着姑娘的是上百只,贫道实在是无能为力。姑娘也不必太过担心,这些鬼魂当初是被困死在太子府,无法离开这里,只要姑娘出了太子府远避一段时间,等到头上伤势完全恢复之后,就算再回来,它们也不会再缠上姑娘了。”
  
    唐念兮脸色一变:“这……道长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说得是轻松,但她是花了半条命的代价,好不容易才留在太子府,本来就打算一直赖下去,要是现在离开的话,太子妃等人怎么可能还会让她再次进这个门?
  
    “或者姑娘也可以去找法力道行更高深的大师来帮姑娘驱鬼,就比如青云道观的渡远大师那样的,但那种人物根本不是等闲能请得到的。与其这么麻烦,姑娘还不如出太子府避一避,不但省事而且效果又好。”
  
    道士奇怪地看着唐念兮。
  
    “难道姑娘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不能离开太子府吗?”
  
    周围有不少太子府的下人,唐念兮怎么可能当着众人的面说她不能离开太子府,只能勉强干笑道:“没有……多谢道长,宝珠,送道长出去。”
  
    青云道观的渡远大师,那是全大元闻名的得道高人,皇室贵族都未必请得动的人物,她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家女儿,怎么可能请得来?
  
    唐念兮还是咬牙坚持着不肯离开太子府,又请了一位据说能降妖除魔的云游高僧来,那高僧也是一样的说法。
  
    她被折磨了这么多天,无论睁眼闭眼,睡着醒着,周围都是一片群魔乱舞鬼哭狼嚎,几乎一点觉都没睡过,也没吃下什么东西。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脸色萎靡蜡黄,眼睛下面两个深深的黑眼圈,眼眶通红发肿,眼珠遍布血丝,看过去就是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精神摧残才是最可怕的摧残,她就算意志再顽强,最后也实在是受不了了。
  
    原本的美貌已经变成这样,再继续下去,连小命都会丢掉,还谈什么攀上好亲事。
  
    唐念兮终于灰溜溜地收拾东西,自己离开了太子府。
  
    太子妃听说之后,拍手称快:“这种不要脸的女人,果然自有天收,连鬼魂都看不下去要赶她走,活该!”
  
    宁霏笑:“母妃这下可以放心了。”
  
    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管闲事的鬼魂,是她给唐念兮下了药,让她精神恍惚失眠多梦,出现幻觉和幻听,像是被邪祟怨鬼缠身的样子。
  
    然后再安排个假道士和假高僧去忽悠唐念兮,让她只能选择离开太子府,就不信这天天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最后逼不走她。
  
    这样一来,太子府谁也没为难过唐念兮,完全是她自己要离开的,没有任何人能说太子府半句不是。
  
    至于唐念兮离开太子府,跟太子府没了关系之后,收拾她的办法多得是,保证她永远也不会再有回到太子府的机会。
  
    有再多的心机和手段,在真正实力的面前,终究只不过是一堆花架子而已。
  
    ……
  
    唐念兮出了太子府,因为只有她们主仆两个姑娘上路,太子还是给她派了人雇了车,送她回晋州唐家。
  
    离开太子府不过半天时间后,唐念兮就明显感觉到眼前的鬼影和鬼声已经减弱了许多,也不再那么头晕眼花。
  
    她多日没有好好睡过觉,早就已经疲惫不堪,当天在京都附近一个小镇上的客栈投宿,竟然没有失眠也没有做噩梦,结结实实地一觉睡到了天亮。起来之后精神爽朗,原先所有的不适都消失了。
  
    唐念兮松了一口气,看来那道士和僧人说的还真没错。
  
    好了伤疤就忘了疼,之前那种几乎能把她逼疯的折磨一消失,她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就又不想回晋州去了。
  
    晋州人人都知道她拒绝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求亲,就是为了去京都攀高枝儿,家里人也对她满怀期待,结果这高枝儿没有攀上,还碰了一鼻子的灰回来,不得到处被人指指点点地嘲笑。
  
    可是现在她已经出了太子府,没法再回去,太子妃保证连大门都不会让她进。
  
    太子府是不可能了,那能不能借着太子府的关系,攀上京都其他的权贵人家?
  
    唐念兮正在回想着她这段时间以来,在宴席聚会等地方结识的那些千金小姐和名媛贵妇,突然感觉全身一阵剧烈的疼痛。
  
    她一开始还以为仍然是鬼邪在作祟,但这种剧痛跟之前的头疼完全不一样,尖锐而猛烈,一瞬间遍布全身,就像是无数根烧红的钢钉密密麻麻地扎进了她的身体。
  
    她疼得想要尖叫,喉咙却像是被堵了一块正在燃烧的火炭般,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她极度恐惧地发现,她的身体完全不听使唤,僵硬得动弹不得,仿佛那些扎进她身体的钢钉,把她的四肢百骸都钉死在了人形的架子上面。
  
    宝珠从外面进来,看见唐念兮倒在那里,圆睁着眼睛,一脸极度痛苦的表情,脸色发白发青,额头上满是汗珠,身体正在微微地抽搐,把她吓得连忙冲上去扶起唐念兮。
  
    “小姐!小姐你怎么了?”
  
    唐念兮根本说不出话来,她的意识无比清醒,但身体却仿佛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在这样的剧烈痛苦之下,连最微弱的挣扎翻滚都做不到,只剩下一阵阵僵硬的痉挛。
  
    “小姐撑住!”宝珠被吓得魂飞魄散,又不敢丢下唐念兮自己出去,只能惊慌失措地朝外面大喊,“来人啊!快去请大夫!……快来人啊!”
  
    就像是回应她的叫喊一样,客栈的房门被不紧不慢地打开了,两个陌生的男子从外面走进来。
  
    宝珠愣住:“你们……是谁?”
  
    其中一个男子扫了唐念兮一眼,面无表情,用一种例行公事般的冷硬语气开了口。
  
    “我们是来救你家小姐的。不想她变成一个瘫子的话,就赶紧让开。”
  
    宝珠明明没有理由相信两个陌生人,但对方那种不容置疑的气场,却让她不由自主地放开唐念兮,退到了一边。
  
    那男子蹲下身来,给唐念兮把脉,宝珠在一旁看着,忍不住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救小姐?”
  
    “先别问这么多。”对方冷冷地道,“等你们见到我家主子,自然就知道了。”
  
    ……
  
    太子府。
  
    唐念兮离开之后,太子府澄清了外面说唐念兮是谢渊渟侧妃的传言,太子妃的心情总算是舒畅了不少。
  
    但因为这事传得沸沸扬扬,众人也注意到七皇孙和七皇孙妃已经成亲一年,七皇孙妃却没有任何怀上孩子的迹象,而且七皇孙身边一个侧妃妾侍通房都没有。
  
    京都权贵世家,在娶正室之前纳妾是没有限制的,有些高门子弟,纳了十几个小妾通房还没有娶妻。但比较讲究规矩的人家,都会给正室一年时间,正室一年里没有孩子,才会让侧室怀孕,以免出现庶出为长的情况。
  
    或者更尊重正室的,也是在正室进门后一年没有孩子的情况下,才会纳妾。有的正室娘家特别强势的,甚至会达到律例中规定的最高时限五年,就比如说当初睿王府的正妃南宫清。
  
    七皇孙妃进门一年无所出,应该是到了给七皇孙纳侧室的时候了。
  
    于是太子妃一次带着宁霏夫妻和谢汝嫣回她的娘家温家,赴温老太君的寿宴的时候,寿宴开始之前,众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