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牛国医妃-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维接到他的示意,把屋里所有人都遣散了出去,自己也出去之后,关上了屋门。
朱璃站起身,在李莹面前踱了几步。
李莹低着头,纠结手指:“三爷?三爷有什么话要单独和妾身说的?”
“你昨晚去哪儿了?”
“妾身哪儿都没有去,一心一意在屋里守着三爷回来。”
“你这是要逼本王把绿柳她们悬挂在树枝上打吗?”
李莹一惊,抬起头,两只圆瞪的杏眸子看着他,声音里,却怯怯道:“三爷,这是为何?”
“说实话。”朱璃猛地顿住脚,目光仿佛在她装无辜的脸上割着,是恨不得把她的脸皮当场撕了似的。
李莹咬着嘴唇,道:“是,昨晚妾身得知二姐回来了,所以,匆匆忙忙去见了二姐。”
没有想到是真的。朱璃猛然吸口大气。
感觉到他怒气要发,李莹两只手抓住他袍角,凄厉地喊道:“这怨不得我,怨不得我!三爷,你想想,我为何去找她?!”
“本王也很想知道,你何时何刻,才能收起你那颗满是肮脏的容不得其他人存在的心!”
“那都是因为莹儿只爱三爷一个!”
爱?!
“莹儿为了三爷,可以去死的。三爷为何不信莹儿这话?!”李莹歇斯底里叫了一通之后,两道泪水忽然决堤而下,低头,抚摸起自己隆起的肚子。
朱璃看见她这个动作以后,很显然是受惊到了。其实,只要仔细想,以她那恨李敏早恨到不得了的程度,怎么可能帮李敏做任何事。唯一能让她暂时在李敏面前委曲求全的缘故,只有一个。
“三爷只要想想,那晚上,莹儿冒着大雪到皇宫里去见大姐最后一面。可是,华小主终究没法扛过那一关。”李莹一声哽咽,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朱璃良久之后,才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呼吸似的,呼出了一口长气。接着,转身。
“三爷——”李莹一惊,抓住他袍子不放手。
朱璃回头,看着她的眸光,俨然和刚才那满腔愤怒已然不同了,说:“为了孩子,你都能委曲求全,本王,不能吗?”
李莹吸吸泪水,仿佛被他这话吓住,说:“可是,三爷这会儿去找我二姐,合适吗?皇上会误认为三爷对我二姐——”
“隶王妃如今是笼中之鸟,凭本王一己之力,能拗得过皇上吗?本王还没有眼瞎到这个地步。”说到这话的朱璃,眼睛又眯了眯。想着昨晚听说京师里都安安静静的那群人,八成,都是和他一样的想法。
李莹听他这口吻透露出了一丝冷酷,心头反而踏实了。
想必,李敏回来的消息,不会儿,应该都传遍京师了,是要传遍天下大江南北了。
皇宫里,一早,六宫里都听说皇帝召来了太医。一群妃子,都生怕皇帝是不是病了。现在万历爷年纪大了,身体有点风吹草动的话,都足以让所有人心惊胆颤的。
万历爷的孩子多。谁当皇帝,还不一样呢。
说到李华上回遗留下来的那个女儿,被万历爷赐名为回明公主的小主子,后来,没有被皇后收到春秀宫去。主要是,听说那之前皇后收的九公主脾气挺大的。万历爷到底生怕刚出生的孩子年纪太小,去到那儿以后,被九宫主欺负了去。
两个女儿,都是手心手背,万历爷到时候也不好维护谁。终究,万历爷把回明公主送到了景阳宫。
从此,淑妃多了个女儿。固然,这个小公主,貌似刚出生已经一点都不受人喜欢。比如,万历爷从来,从小公主出生以后,都没有看过这个回明公主一眼。
是人都知道是什么缘故,因为听说,小公主刚落地,太医把公主的眼皮子一扒,发现,这公主没有眼珠子的。
等于说,回明公主从出生起,眼睛是瞎的。
一个瞎子。
和李敏说的一样。
只要想到这儿,怎叫万历爷不心头恨得半死呢?
李敏如果知道,李华生了个瞎子,倒是肯定不会说是自己预料中的事。毕竟,眼疾这个东西虽有遗传,但是,就像李华遗传了王氏,是色盲,和瞎子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说会生个瞎子出来,李华产前的身体,据李敏所知的,倒是个很健康的人,只能说是,李华在怀孕的期间,恐怕是吃错了什么东西,导致产下了一个瞎子。这才是科学的大夫的推断。
回明公主送到淑妃这里来,固然这是不受皇帝喜欢的小公主,但是到底是皇家的亲身骨肉,其身上出现哪怕一点儿毛病都好,都能直接连累她这个承担抚育重任的养母。
小公主在月子里,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个身子。淑妃几乎是日夜未眠的,守在小孩子身边。是人看着都会说,淑妃这是比小公主的亲娘更甚更好的一个母亲。想那李华如果活着的话,不一定看见孩子这双眼睛后,会把这孩子恨到半死,因为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还不如让这孩子跟了淑妃好过。
昨晚上发生什么事,淑妃好像是都不知情的,只是一路守着小公主。
到了早上,皇帝回宫以后,上完早朝,突然朝她这里奔来了。淑妃才仿佛听说了李敏回京师的事。
万历爷踏进淑妃的屋子里,那是一惊,只见数日没到这景阳宫来,当然,他这都是为了避免撞见到那个瞎眼的孩子给心头添堵。没有想到,淑妃的房间变了不少。
淑妃以前屋里的摆设,全都是迎合他来摆的,比如桌上,必定摆有一盘香茗,知道他爱哪里的井水泡出来的好茶,必定备着。
文房四宝,随时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因为他这人,偶尔喜欢吟诵几句诗,高兴的时候,会写下来,盖上皇帝的宝印。她也会随时把他写的东西,让工匠马上裱好,珍藏好,等他兴起时拿出来翻看。
博古架上,更有许多,他平常到宫外游玩的时候,给她带回里的小玩意儿。
可是,现在,这些东西,仿佛都被淑妃忽略了,不是说在这屋里不见了踪影,只是,都被挪动到屏风后面去了,仿佛是被放进陈旧室里遗落了一样。
万历爷眉头揪了揪,只见是一只孩子躺着的摇篮,取代了他最爱的那只贵妃榻,放在了屋里最暖和最舒适的位置上。
一个小娃躺在摇篮里头。
守护娃儿的两名宫女见到皇帝不打招呼突然来到,很显然被吓了一跳,跪了下来,说:“奴婢拜见皇上。”
“淑贵妃呢?”万历爷问。
那个年纪大点的宫女答:“淑贵妃去了内务府,说是给小主子找件好点的被子。”
小公主既然不受皇帝喜爱,内务府那种向来见风使舵的,当然,也不会给这个小公主太好的待遇。
淑妃心疼小公主,肯定是要给小公主用最好的。自己派出去内务府的人都没用时,淑妃只好亲自出马了。
万历爷肯定不知道这事儿。不过,想想内务府那个德行都是自己给惯出来的,也就没有话发。只觉得这个淑妃,和容妃那是太大相径庭了。
宠这么一个,是谁都知道不被他喜欢的孩子有什么用。
淑妃的脑子可以说是进水了。
皇帝有些气恼。走着走着,走到了摇篮边,倒是好像忘了自己之前对这个孩子很畏惧似的。这会儿不巧一看,发现,躺在床里的小娃,皮肤白净,嘴唇桃红,眉毛长得也好看,一只俏丽的小鼻子,更是惹人疼爱。
李华毕竟是个美女,再怎样,女儿长得不会丑得不能看不能见人。
万历爷心里这个一惊之后,仔细想来也是如此。
要不是这个孩子的眼睛有问题,确实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
屋外,淑妃回来了,看到皇帝突然出现在自己屋里,明显有些受惊,急急踏进屋里,说:“皇上要来臣妾这儿,怎么不叫王公公让人来说一声,臣妾这屋里,都没有收拾好。”
“嗯,朕都看见了,看得清清楚楚。”万历爷说,没有在这屋里找地方坐。
淑妃听他口气里好像没有责备,瞳仁里转了圈光,道:“皇上是来看公主的,还是——”
“隶王妃回来了。让她来看看回明公主,你看如何?”
☆、【248】小公主的病
“皇上,如果隶王妃来看看回明公主,是太好不过的事了。”淑妃微笑着说。
万历爷的眼在她脸上扫了扫:“怎么个好法?”
“回明公主的亲娘是华小主。华小主与隶王妃是姐妹。回明公主也算得上是隶王妃的外甥女。这姨妈过来看望外甥女,不是好事吗?”
“嗯,你这话说的没有错。朕却是差点忘了这回事儿。”
皇帝真有没有忘记,难说。
万历爷在摇篮里那个好像不会睁开眼睛的小娃上看了又看,接着,转过身,走出了屋子。
淑妃送他到了门口,站住了脚,目送皇帝越走越远,直至消失在了景阳宫大门。
朱公公走了上来,询问:“娘娘,这——”
“公公您亲自走一趟吧。不是说隶王妃如今回到护国公府了吗?你去把隶王妃亲自接过来。”淑妃边说,边叹口气。
朱公公答应了声,转身出去。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敏和李老吃着饭,从宫里来的马车到了。李敏原以为是皇帝派人来,像押犯人一样把她押到福禄宫去,结果不是。来的人是景阳宫里的朱公公。
朱公公见到她,磕了脑袋,行了拜礼,说:“奴才奉皇上和淑妃娘娘的旨令,接隶王妃到宫里探望小主子。”
李敏一猜,知道是指李华的遗孤回明公主,问:“小主子如今如何了?”
“小主子如今,是在景阳宫里,由淑妃娘娘照顾着,未满月,刚出生二十二天。”朱公公说。
想这个皇帝不算灭绝人性,没有直接把孩子扔了。
父母再如何,孩子都算无辜。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都不懂呢。
李老不会放自己孙女一个人进宫。李敏也想,让爷爷先见识一下宫里什么环境也好。和朱公公说了这是自己的祖父一样略懂医术,解释了一番。
其实无需多做解说,朱公公消息灵通,必定都知道李老的事儿了。李老如果愿意跟来,朱公公知道皇帝八成更高兴。因此,李敏与李老一起坐上车,进宫去了。
车子没过多久穿过神武门,来到了景阳宫。
淑妃站在景阳宫门口迎候来客。
这是李敏第二次到景阳宫里来,并不陌生。想着这位淑妃,如今从被遗弃的地方,到了受重视的位置,到这一刻,看来,皇帝对淑妃都很是放在心里的。
李敏上前一步,带着李老,冲淑妃行礼:“臣妾参见贵妃娘娘。”
“隶王妃身子不便,快快请起。”说完这话,淑妃甚至微笑着把手伸了出去,意思要给李敏扶着。
只有情感很好的人,在古代才有这样互相挽手的机会。
李敏当是不敢接过淑妃这只手,说:“娘娘,请进屋吧。”
淑妃眸光里好像黯然一闪,只好收起自己的手,但是,脸上似乎看不出太大的沮丧或是愤怒的情绪,嘴角微然勾着,说:“都说隶王妃有洁癖,可能只有王爷,可以挽王妃的手。”
李敏接着她这话:“是大夫都有洁癖。”
淑妃点点头,领着她进屋。
屋里的宫女们早都有条有理的,根本不需要淑妃特意吩咐的,把准备好的茶和点心端了上来。淑妃接着又说:“午饭的话,本宫今儿就任性一次,请隶王妃在这宫里陪本宫解闷了。”
听这话,貌似淑妃近来都是一个人吃饭的。
李敏觉得,在淑妃这里吃,和在护国公府里吃,其实也差不多,都是笼中之鸟,点头答应了下来。
淑妃看向坐在李敏旁边的李老,像是仔细地打量一番老人的容颜之后,说:“难怪皇上说王妃的这位祖父面善。”
怎么,李老长得真是很像某人吗?
李敏和李老一样疑问。
淑妃举起的帕子捂在嘴角边,像是掩饰笑意,说:“这位老先生的鼻子,和王妃的鼻子,不是很像吗?怪不得,隶王妃与这位老先生投缘,把其认为祖父了。”
原本,穿过来的时候,古代的李敏和现代的李敏就基本一模一样的。李老在现代,是现代李敏真正的祖父,所以,说与古代的李敏也长得像,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李老和李敏对此只能是面面相觑。
“回明公主在暖阁里,那里最暖和。小主子刚满二十二日,不宜吹风受寒。”淑妃解释着,为什么不让奶娘把小公主抱出来给李敏看。
李敏听这话就知道,淑妃倒是把这个不受人待见的孩子当成宝贝了,捧在手心里疼着。
难得淑妃居然有这样的性情。看来,这个女子,恐是把什么都看明白了。
李敏起身,李老也跟在她后面。两个人穿过隔开暖阁与花厅的棉帐。进到里面的房间,确实,比外头更暖和,而且,不是因为烧炭的暖和,只是单纯的,这个房间的位置更好,向阳。
暖和的太阳,把冬季的湿冷,全部晒的干干净净。
从窗户里射进来的阳光,一缕一缕的,好像金线似的,照在小娃身上,仿佛给小娃穿上金贵的锦衣。
靠到摇篮边去看的时候,李敏和李老同时心里头浮现的,大概与皇帝差不多。
淑妃看见他们的表情,似乎对于这种表情见多了习以为常了,说:“华小主,之前在宫里也是个精致的美人儿。小主子长得像娘亲。”
那是理所当然的。
李敏随之,按照以往的惯例,抓起小娃的手看了看手诊。
淑妃在旁边等着。
有李老在,李敏不忘回头和祖父商量几句。
淑妃的目光,在他们两人脸上来来回回扫量。
李敏放下娃儿的手,检查完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眼睛。李老跟着看了下孩子的眼睛,说:“这,好像不对。”
不对,说的是,之前大家都在传的,说小公主一出生没有了眼珠子。
古代人对眼睛的识别,可以说,肯定没有现代人专门的眼科这样系统完整。比如说什么瞳仁、眼角膜之类的名词,在古代根本不见有。虽然古代也分有眼科,但是,是没有解剖学为基础的眼科。
所以,古代人,认为小公主没有眼珠子,实际上,怎么可能没有眼珠子。李敏和李老当初,一听这话儿就觉得奇怪。极少听说有婴儿出生以后直接没有了眼珠子的。不,根本好像就没有听说过。说是婴儿出生之后被人挖了眼珠子还有可能。
那么,为什么太医都说小公主没有了眼珠子呢。
只是因为,小公主看起来像是没有了眼珠子。翻起小公主的眼皮来看,小公主的瞳仁发白,因此,整个眼球看起来都是白的,这不就好像没有了眼珠子吗?
当然,在李敏、李老这样的现代大夫来看,这一看,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种病,在现代是专有名词的。
叫小儿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这个病,中医也有称呼,叫做银内障。不过,中医对此的认识,多在老年人。其实这个病,老年人发病多,并不奇怪。
宋代有一本专著叫做《秘传眼科龙本论》,对内障的病症分类整整分了二十三种之多。可见,古代人对其的研究是有的。
只是,小公主的这个白内障病,比较严重,应该是全内障,所以,才会整个眼球看起来都是白的。
淑妃听到李敏和李老说,说小公主只是出生就患有老年人常患的那种眼疾,一下子愣了,问:“不是眼珠子没了吗?”
“眼珠子怎么可能没了呢?”说着,李敏手把手,让淑妃按着小公主的眼皮,“这里头按下去都圆滚滚的,是一颗眼球,怎么可能没有了眼珠子?”
“那——”淑妃一方面惊喜,一方面则忧虑着,“不是没了眼珠子,能治吗?”
李敏和李老脸上,似乎同时出现了一丝为难的颜色。
能不能治?这个可就难说了。换到现代,肯定是能治的。但是,在古代,要做精细的眼科手术,没有设备,没有专门的眼科医生,基本等于零的机会。
李老对孙女摇摇头。
李敏在古代行医过来,一直也都是量力而为。眼科手术,不是她的专科,做坏了的话,直接等于把病人的眼球给伤了。到时候不是拯救病人的眼睛,是直接让病人的眼睛失明。
“臣妾不是无所不能的大夫,小公主这个病,臣妾即使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无能为力。”
听见李敏这话,淑妃好像早料到如此,并不责怪,说:“隶王妃已经尽了心力,回头,本宫会和皇上说明白的。皇上也是个明白人。只是,这个老人家才患上的病,为何,小公主能患上呢?”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有后天因素存在,即母亲在怀孕期间出了什么问题所导致的。李敏现在一时也不好判断,是不是李华的遗传因素在里面作怪。当然,淑妃问这个话,或许是为皇帝问的。李敏也就照直把有可能的原因都说了出来,让皇帝自己判断。
皇帝接下来想怎么做,是皇帝的事。
淑妃听完,也是没有话说,根本不会妄加评论,接着,看时辰差不多了,请他们两个移驾到花厅里吃饭。
在叫宫女摆饭的时候,外头传来声音,说是,春秀宫的主人过来了。
------题外话------
☆、【250】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皇后娘娘来了。
春秀宫的主子居然赶着来这里,是做什么?
淑妃起身,毕竟是皇后娘娘,如今六宫里最大的主子了,当然要出门迎接了。
李敏尾随淑妃后面,抬脚迈出门槛。
前面可见着一行人进了景阳宫,四个人抬着一顶凤轿,后面,跟着的,有一顶小轿子。俨然,皇后娘娘不是一个人来的。
六宫之主端的态势不言而喻,雍荣华贵,红光万丈。
淑妃走到前面,领着众人屈膝等候。
凤轿停了下来。皇后孙氏身上裹着白色狐裘,走下轿子,目光缓缓地略过眼前迎接自己的人,没有说话。
一群人站在冷风里,屈着膝盖,肯定辛苦。
与此同时的是,后面跟随皇后而来的小轿子停下来以后,掀开轿帘走出来的是一个姑姑,姑姑手里抱着的,理所当然是被皇后抚养在膝下的九公主了。
一听这个九公主的名,如意如意的,和回明是天差地别。如意公主确实是,万历爷近来最宠的一个孩子。
九公主年纪还小,在姑姑手里捉着一只风车。风车用彩纸折叠出来的轮叶,被风一吹,像是要断了似的。但是,要说皇宫里这个工匠都是巧夺天工的,硬是把这个风车的轮叶设计成了一种像现代纸箱那么厚的程度,导致这呼啦呼啦的寒风一吹,不仅没有把其吹断吹皱了,照样轮叶飞转。
如意公主看起来,对这种玩具很喜欢,一边玩,一边用小嘴巴吹着。这小主子的一双眼睛,是像极了吴修容,眼形饱满微翘,眉叶修长,但是,其眼中的灵动,显然却与当下的孩子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同。
只见九公主的目光在落到淑妃脸上时,开口说:“这是比皇后娘娘低一等的贵妃娘娘吗?”
当着皇后的面,当着淑妃的面,来说这个话,大概,只有童言无忌的孩子可以办到这样的无拘无束。
纵使如此,皇后轻斥一声,道:“公主不可如此没有礼仪。”
淑妃像是趁这个机会,认为皇后已经允许了她们大家起身,站直了膝盖说:“皇后娘娘,公主年纪小,大可不必过于严格。”
“自小不严格教导,宠溺过头,是对公主不负责任。”皇后说到这叹口气,“这孩子一些娇惯的脾气,大都是过于被人疼爱的缘故。”
这意思大概是指,九公主这个脾气可不是她娇惯的,要说是谁娇惯的?谁不知道,如意公主都在皇帝面前当面承认了,是自己亲母吴修容娇惯出来的。
吴修容现在人呢?听说,吴修容现在学了唐修容,成了墙头草,到淑妃这里讨好过淑妃。
这些人,要不是明白人,都还听不太懂。
要说后宫里如今皇后第一,淑妃第二,第一和第二之间,怎么可能不起矛盾,不起摩擦的。但是,如果真起了矛盾和摩擦,岂不是被大家都料中了,合了大家的心意,让这两人把自己变成乐子。这两人断然肯定不会这么做。
只见皇后突然勾起了嘴角,一反刚来之时端的那幅冷傲样,伸手一抓,抓住了淑妃的手,不由淑妃拒绝,一块执着淑妃的手进了屋里。
两个女子携手的场面,怎么看都是温馨和睦的一片。倘若皇帝亲临此地,看见大小老婆如此友爱,八成都要感动到泪流满面了。
皇宫里天天上演的戏码,比唱戏的更为精彩绝伦。
李敏不由想,刚才淑妃确实给她留了面子。要是淑妃硬是效仿皇后把她的手一抓,八成她一样逃不掉。做实和淑妃狼狈为奸了。
淑妃这没有强迫她,其实,谁不想和她李敏暂时狼狈为奸。哪怕她李敏现在犹如笼中之鸟,囚中困兽,是生是死还不得而知。可是,只看皇帝没有立马把她斩首了,说明,她尚且有可利用的机会。单凭这点,和她狼狈为奸都是好事的。淑妃没有硬是这样做,真的是,说是为她想,或许,也是为其他人谋想吧。
因为淑妃知道她脾气,逼她李大夫,没有好处,只会把她李敏逼反了。好比当年的太后一样。
皇后进了屋里,九公主随行,到了屋里之后,姑姑把九公主放在了地上。如意公主一边玩风车,一边小眼珠子则四处在这屋里浏览起来。
要说淑妃这屋里,由于经常招待的是万历爷,摆设的东西,当然都是好东西了,好多,还是万历爷亲赐的。
淑妃自己都忘了,皇后究竟有没有来过她宫里?貌似多年前,她没有病的时候,一样受宠的时候,孙氏好像都没有当上皇后。
那个时候,在六宫里,她已经是孑然一身的人了。因为她太受宠了,导致,六宫里哪个不会对她妒忌。加上她那会儿年轻,有的是升值的潜力。而不像如今年纪大了,生孩子都变成了不可能。那些人现在对她的妒忌心,明显降低了许多。知道她犹如明日黄花,离凋零的日子差不远了。
哪里像皇后,太子稳坐东宫,将来大好名山都是属于太子的。皇后未来是太后。
皇后与淑妃一起在花厅里的上位坐了下来。
宫女摆饭的时候,刚摆上筷子,见此,只好先歇下手。
皇后看着那大理石桌上,空空如也,嘴角一弯,像是流露出一点无奈:“是本宫来的不是时候。看来,本宫真是健忘,连什么时辰吃饭都给忘了。”
淑妃听这话,连忙起身答应:“臣妾恳请皇后娘娘赐座。”
皇后一听,帕子捂着嘴角像是笑意十足,满意十足:“本宫是未进午膳,倘若能在淑妃这儿吃一顿,只但望皇上不要责怪本宫。”
“皇上怎么会责怪皇后娘娘?”淑妃像是惊讶地问。
皇后对此,怀有深意对其一瞥,揭开宫女送来的茶盅盖子,闻了闻里头的叶香,说:“本宫那儿,都是太后的藏茶。皇上吃不惯。还是你这里好,是龙井,最合皇上的意思了。”
淑妃屈了膝盖道:“太后娘娘一直都是把皇后当作亲女儿一样。”
“所以,太后的藏茶给了本宫,倒没有给其他人,没有给你,是吗?”皇后随之一笑,好像根本不在意似的,“如今,照顾太后的人,却是你了。本宫,只能留在春秀宫里,每天吃斋念佛,希望太后早日康复,实在是用不上力啊——”
那欣叹的一声,意味深长。
高手相见,是真是假,假假真真,过招的时候,时而锋芒毕露,却一点不显矫情。当真是宫里的老大和老二。
本是会马上引起火药味的话儿,换做后宫里其它沉不住气的主子,早就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或是结怨了伺机报复都有可能。可偏偏,在这眼前两个女子之间,这些话儿,却像是亲密人之间的谈笑,笑侃,戏谑,并无任何怨气可见。
真真是,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两人之间是多好关系的人。可谓是,可能只有敌人最了解自己,这种高手的境界,只有高手能理解。只有这两名女子心里之间能心领神会。
其他人,在旁边看,除了喘息,调气,害怕被牵累于其中的恐惧以外,还能如何呢。
皇后说的,淑妃都听着,肯定半个字都不敢疏漏的。皇后说了,替太后没有吃斋念佛,一日不敢遗漏。没有照顾太后的人,尽管都如此了,她淑妃是皇帝指名照顾太后的人,更不敢说自己没有在这个时候吃斋。
淑妃屋里的人,定然也都是在宫里混了许久的老人了。不需淑妃亲自吩咐,自个儿赶紧跑去了御膳房换菜。想着这菜幸好都没有上桌呢,否则,淑妃这不孝的罪名肯定是被春秀宫当场捉脏,坐实了。
皇后不知道,会不会有些遗憾,没有当场捉到淑妃的罪证呢?皇后究竟来干什么的呢?
看皇后到了这里以后,和淑妃说话,谈笑而已,倒是把宫里这两日风风雨雨传诵中的红人,李敏他们爷孙俩,好像视而不见似的,变成了空气似的,看都没有看见一样,更何况是打招呼了。
这种城府极深的角色,是李老见了都想,怪不得人家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就是他,都到现在也看不穿皇后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孙女又是怎么想的。
李敏垂手站立着,挺着大肚子。
皇后不赐座,她是不能坐的。淑妃更是不能越过皇后来做这个主。皇后这明显是有意晾着李敏,究竟皇后这么做是要给李敏下马威或是怎样,倒也不得而知。
要说这些长辈们都在各自应付彼此,努力过招的时候,却有那九公主如意这样占着年龄小可以耍萌无度的小主子,是在淑妃屋里肆无忌惮地玩耍了起来。
都说这淑妃屋里都是好东西了。有万历爷从各地给淑妃带来的,除了一些文雅的高端的书画和艺术品,也有部分各地古灵精怪的小玩意儿。
看着那博古架上一只可能是当地木匠精工巧做的水轮子,可以自动转的,在用石头雕铸成的假山假水里面不停地翻转着。
九公主看得目不转睛之余,没有开口伸出小手说“我要”,是直接让姑姑抱起了自己。那姑姑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知道九公主这个脾性,反正,小主子开了口,她也只能照做。
等姑姑把如意举高了以后,九公主当真是率性一枚,直接伸出小手去抓那只风水轮子。
说是水轮子,在古代,都是讲究风啊水的。这东西一看,有山有水,明显有风水这样的含义在。
淑妃身旁的人,当今被九公主这贸然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匆匆走到公主身旁说:“小主子,那儿有主子更喜欢的东西,要不要带奴婢带小主子过去看看?”
本来,如意这脾气也确实有些大,不听话的,要什么东西就说要哪个东西,否则,怎么敢在皇帝面前说不回自己亲娘那里,只要到皇后的春秀宫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