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牛国医妃-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在朱铭身后跟来的朱璃,一抹惊艳的神色是落在李敏换了新衣的那身打扮上,以前她素容时已经露出了一些不凡的姿色,如今,有了新衣衬托,美丽的本质像朵花儿绽放开来。
    心头微震了下是觉得,她的美,比起李莹的美,更有种独特的魅力。
    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注意到?是由于她一直是粗布烂衫的打扮吗?
    朱铭回头,见他竟是惊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微显吃惊:“三弟?”
    门口一时热闹了起来。由于太子到来跪了一地人不说,那些随后来到光禄寺卿家的人,都不得不都停在了门口下了轿子先对太子行礼。
    只见,通道左右两边,各有一辆华贵的大马车朝中间光禄寺卿家的大门徐徐前进。
    十岁的十二皇子朱佑垫高脚尖,发现右边行驶来的马车时大叫一声:“八哥来了!”
    听到这一声叫,太子以及所有皇子,其他人,均唰的下,看向了右边。
    李敏心里头正想着这个八皇子是什么人以至能引起这样大的动静,见朱璃脸色稍显肃穆紧张,而太子朱铭依然一张傻呵呵的笑脸,让人心里更打了大问号。
    马车停下,帷幕掀开,一名男子从车上翩然跃下。
    白绸缎裹住他颀长俊美的身段,前胸绣了几朵竹兰,淡雅清隽,腰间那条滚金腰带,彰显其与众不同的尊贵。
    犹如青竹的剑眉之下,一双宛若冰湖一样的眼睛,像是蒙着层雾,底下的眸光冷咧温柔,让人捉摸不透。
    李敏心头微微吃了一惊。原来,上次在宫里坐轿子经过某地时,不巧遇见的男子是他。李敏随之低下头,跟随章氏等人把头垂的低低的。
    朱济向他们一行人走过来,在他身后,还有两名皇子。只见朱济沿路经过的地方,伏拜的人不由自主将头都垂的更低一些,众人对八皇子的尊重之意由此可以看出。
    想必,这位八皇子挺招人喜欢的。
    朱济走到了太子面前,拜礼:“臣参见太子。”
    “八弟也来了。”朱铭的口吻里多了一丝感叹。
    十岁的朱佑快言快语:“八哥,去年前年的百花宴你都不是没空过来吗?今儿怎么有空了?”
    小弟弟的话,朱济明显并不当回事,闻言一笑。他的声音,比起朱铭的老成,朱佑的稚气,以及朱璃的肃气,多的是一丝温和,像是温温吞吞的开水一样,让人怎么听怎么舒服。朱济像是与小弟弟及众兄弟开玩笑说:“去年前年,我是奉了皇差去办事,否则,早就来了,怎么会不来呢?百花宴,是所有京师的男子都愿意来的地方,只怕不能来。你说是不是,太子殿下?”
    一群人听见朱济这句话,发出高高低低的笑声。
    几乎所有男人都在笑。
    看来,这个八皇子一幅尘外之姿,说话却很八面玲珑。
    在这个节关头,左手边的马车也到了。
    到了近头,众人才惊觉这辆马车是谁家的。正因为知道是谁家的马车,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朱璃头上。
    是的,来的正是护国公府的马车。
    六姑姑与章氏的视线,立马紧张到扫到李敏头上。
    李敏并不知道那是谁,微抬起头,与章氏对上眼睛。
    章氏对她摆摆头。
    李敏正琢磨她这话意思。
    那头马车停下,太子率了一众人上前迎接。别看,听说朱隶是为国捐躯了,护国公府本该就此失去势头,可是,就是皇家的人,都不敢直接扫护国公府的脸。
    相反,无论是皇帝、太子,对护国公府的人,都是再小心翼翼不过。究其原因,护国公府掌握着一群谁也不敢小看的死士,组成的军队,是战无不胜,为大明王朝抗击东胡最后的屏盾。
    朱隶据说是死了,如今,护国公府里来参加百花宴的人,只能是护国公府夫人尤氏以及二公子朱理。
    在听见马车上下来的女人向太子朱铭鞠躬时说:“臣妾,护国公府一品诰命夫人尤氏,拜见太子殿下。”
    “靖王妃快快请起。”
    前护国公又号称靖王,尤氏被称为靖王妃合情合理。
    对这些,李敏都听念夏提过。李敏是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这种时候遭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婆婆?因为无论章氏还是尚书府里,都没有说过护国公府的人会来参加百花宴。
    事实上的确如此,护国公府的人,绝对不是年年都来参加百花宴的宾客。不是光禄寺卿家邀请不邀请,而是,人家这种贵宾,邀请了也不一定来。犹如八皇子一样。
    “今年来的贵宾真多,是吹了什么风吗?”
    听身旁一位贵妇轻轻叹说,感慨万千。
    李敏与众人一块低头,只能用微抬的视线去窥探这群平常难以见到的皇亲国戚。

  ☆、【49】婆婆与小叔

远远,眺望上一眼,李敏只觉自己未来的这位婆婆靖王妃,看起来的年纪与王氏差不多,但是,其气度风雅,远胜抠门小气的王氏许多不言而喻,是既大方又美丽。
    尤氏那身紫色的银色撒花外褂,华而不俗,头上戴的那朵深海明珠串成的珠花,乃宫中的贡品由皇帝亲自赏给她的。面容或许由于府中诸事有些消瘦憔悴,可是,精致的五官让人可以想象其当年必定也是一位名气不小的大美人儿。
    伫立在婆婆身边的少年,年约才十三,头戴紫金珠冠,发色如墨,肤如羊脂玉,白金长袍腰束墨玉腰带,飒飒英姿,一双墨眸好比浩瀚星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明星,冷傲高贵。
    绝对的美少年王。
    这个人是?
    “有闻靖王的两个儿子都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小理王爷,是比起他父亲当年的美貌更胜一筹。”
    理王,即朱理,朱隶的弟弟,她李敏未来的小叔。看来这护国公府也不是完全没人的样子。
    朱理长得俊美无双,一双眼望过去,不放电,都可以迷倒无数少女心。这样说来,朱隶呢?
    虽说自己未来老公据闻是死了,可是李敏有些地方更想不通了,尤其亲眼见到护国公府的人以后。比如说,民间不是传闻朱隶五丈高,长相凶恶犹如魔鬼,吓死人。
    可见护国公府的人个头是长得很高的。这点从朱理身高的确可以看出并无撒谎。十二皇子朱佑十岁,与朱理年纪相近,朱理能足足高朱佑一个头。
    朱佑只得仰着头称朱理为小堂哥。
    护国公府与皇室实为亲家,为皇亲国戚没有错。朱隶与朱璃也是有亲戚关系的。
    但是,不要想着这亲戚关系能抵得过君臣关系。自古以来,皇帝想杀谁就是谁,谈什么亲戚。兄弟之间都少不了生杀夺位。
    朱理美貌传自父亲,朱隶样貌理应一样传自父亲。
    只能说传闻有误。
    听身旁的那些妇人们小姐们,在亲眼见着如此多皇亲国戚齐聚一堂时,已经都激动按耐不住自己,在底下不停地小声议论。
    只因这护国公府的人想邀请其出现在公众场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朱隶生前,也只来过百花宴一次,还是在五六年前的事了。当时,朱隶年纪与朱理今天差不多,有亲眼目睹过当年胜景的妇人们回忆起来,都认为:
    “朱理王爷年轻貌美,可是貌似,这样貌,还没有当年的隶王爷倾国倾城。”
    啥?
    李敏差点没有被这些人的话吓一大跳。
    虽然,她从来认为传言中的话,多为杜撰,不太可信。
    可是这个反差也太大了。一会儿说她老公是魔鬼,一会儿说她老公是美少年。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也有同样的疑问。
    这样的疑问遭到了一些长辈的鄙斥:
    “你们太少见多怪了。难道不知道,隶王在沙场上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王,我们老百姓把隶王形容为魔鬼吓唬东胡人,这么简单的事儿你们都能误会?”
    李敏头一次深深感到,这个古代的学问要一步步学,最少她就没有想到这样的理由。
    老公从魔鬼突然变成了美少年,但是,没有用。隶王已经变成英魂了。她不可能亲眼见见她老公长得是多俊俏的一个人。
    可惜,可惜。
    前面门口众人聚集的地方,尤氏向太子殿下拜礼之后,朱理同样对太子行了君臣之礼,对于太子身后那些其他皇子,则再生漠不过。
    众人只要稍微想一想其中的个由,都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
    果然,朱理的眼睛冷冷地扫过朱璃那张脸,冷酷的唇角一勾,对母亲说:“我早说在这百花宴上难免会遇到一些煞风景的人了。”
    啧啧。
    咱这位未来小叔,不仅冷傲高贵,而且,说话倍儿爽。皇子的面子都不卖,直接扫朱璃的脸。这个护国公府,该是多么让皇室忌惮的一个国公府。
    朱璃的脸色果然是顿然变了样。没有人敢去瞅朱璃的脸。
    其实,朱理未免不是年轻气盛,说话有些口不择言,不择场合,但是,所说之事却也不是完全没错的。
    护国公府恼怒于朱璃当然是有情有理。
    朱璃与朱隶好歹是有点沾亲带故的兄弟,怎可以趁兄弟之危夺兄弟之妻,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然而,朱璃不想让自己心爱女子嫁过去当寡妇的怜爱之心,有些人认为也可以理解的。这其中包括了对兄弟友恭心肠仁善的太子朱铭。
    朱铭马上在中间打了和场说:“靖王妃,本宫在光禄寺卿家的怡情院里摆了筵席,只邀请靖王妃与兄弟一块赏菊,不知道靖王妃可否赏给本宫一个脸?”
    比起朱理的年少狂妄,尤氏显得沉着稳重,轻轻福了身说:“太子殿下的邀请,臣妾怎敢拒绝?”
    “好!”太子朱铭听到对方答应特别高兴,走在前面,率众人走进了光禄寺卿家,将李敏等一众人全抛到后脑勺去了。
    眼看大部队往门里移动了,李敏只想最后一人进了府门以后,她们这群跪着的人可以起身了。怎不知道,有一双眼睛,在进门之前还往她这边望了望。
    李敏接到对方的视线,留意到是那个八皇子朱济。
    这个人有点奇怪,上次在皇宫里遇到时,已经让她心里头怀了一丝疑问的。因为这个人,好像是专门在那里等着遇她的。
    是她的错觉吗?
    李敏正这样在内心里琢磨的时刻,大部队消失在了门口。门口那片跪地不起的人终于都可以松了口气。
    章氏起来时膝盖都发软了,被身边丫鬟扶着,摸一把胸口说:“哎呦,吓死我了。”
    这是吓死谁呢?
    章氏恐怕怕的是,如果那群人注意力落在李敏这儿,护国公府的人若知道她章氏居然大作主张将他们未来的儿媳妇带来百花宴,不知道会作何想法。护国公府,毕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

  ☆、【50】李莹的算盘

越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越是让人心感畏惧。
    好在,无论是谁,好像在那个节骨眼上都没有想起她李敏,最要感谢的是,那个傻呵呵的大条筋的太子殿下了。
    李敏拂了拂膝盖头的尘土站起来,慢吞吞地说:“夫人所言差矣,我都没有被吓死,谁能被吓死?”
    一句话,令她身旁那些知道原委的章氏、六姑姑等人破涕而笑。
    六姑姑笑眯眯的,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李敏说:“二小姐是个能言善道的。”
    “我最不会说话了,姑姑此言乃是夸我了。夫人知道的。”李敏说。
    章氏吞了口凉水,想到上回在李敏那儿接受的教训。
    紧接,六姑姑带了她们进了门里,说:“太子殿下和王爷们都到怡情院去了。那里的菊花开的好。但是,奴婢知道这府里有个地方既可以赏菊又可以观鱼。”
    “是戏水池吗?”章氏并不是第一次来光禄寺卿家,对这里可谓是了如指掌,道,“带我们去那儿也可以。反正,各家的小姐们应该都在那儿。”
    大都聚会上,按照年纪的划分,各聚在一块儿。比如那些未结婚的小姐们,年轻好动,喜欢一块玩儿。结婚的,上了年纪的,家长里短多,坐一块儿多。
    像是在百花宴里,年轻小姐们,被安排在了可以逗鱼的月光池。夫人们,则都会聚在清雅堂那边喝茶吃茶点。
    章氏本想陪李敏去戏水池的,但是,她必须先过去清雅堂与众多夫人打招呼。于是,委托了六姑姑带李敏过去。
    到了这个时候,六姑姑仍然不知道李敏是章氏带来给卢氏看病的大夫,一路,倒是向李敏私下打探起章氏看病的大夫是谁。
    李敏听她问,更确定了这府里有个病号,而且这个病号,貌似有点怕自己的病传出去。
    到了那个像双月形状的鲤鱼池边,只见一群年轻小姐们攀靠在池边上的一排玉石阑干上,往池里投掷鱼饵,娇笑阵阵。
    比较文雅的,喜欢安静的,坐在池中央的一个六角凉亭里,在石桌子上捡着花果吃,边吃边看着另一边的小姐们玩耍。
    六姑姑望着那些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姑娘们,向李敏介绍:“今年百花宴来的姑娘们不少。不知道二小姐都认识不认识?比如说,鲁亲王的永乐郡主来了。朝廷里百官各家各府来的小姐就更多了。唯独宫里太后娘娘管的严厉,宫中的公主不能前来。”
    这就又说到皇亲国戚的问题了。万历爷的兄弟共有五个,都封为了亲王。其中,能到现今保住亲王头衔的,只有两个,一个恭亲王,一个鲁亲王。恭亲王死的早,留下的遗孀恭王妃带了两个儿子与一个郡主,郡主年纪大的多了,早已嫁了人。
    这个鲁亲王年纪比恭亲王和万历爷都要小的多,据闻在万历爷登基前,与万历爷感情既不能说很好,也不能不好,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家里事的闲人。家里儿女也不多,最小的一个女儿,即永乐郡主,今年才十四岁,待字闺中。
    今日,永乐郡主是陪着自己母亲鲁王妃来的。这个鲁王妃是鲁亲王的第三个王妃了。
    按理说,永乐郡主的头衔,在今天这群姑娘们当中,为最高的了。可是,姑娘们都知道,亲王和郡主都只是戴个头衔罢了。要论实权,皇帝肯定不会把权力旁落在自己兄弟手里。
    唯一的特例,护国公府,当年第一任护国公也算是皇帝的兄弟,可是,那时候,是作为开国功臣存在的。所以,被封为亲王时又被封为了国公,掌握了一定实权一直至今。
    李敏其实心里也有一个念头在转,毕竟自己是要嫁进护国公府了,每个人,都说她未来夫家如何了得,可是,这么了得的夫家,貌似风头都快盖过皇帝了,难道皇帝心里就没有任何想法?
    走上廊桥,是能望到了六角亭里热闹的场景,六姑姑对李敏说:“那位,应该是二小姐你妹妹三小姐了。”
    提及李莹,这里的姑娘们都知道她指给三皇子璃王了。一个个都围起了李莹悠转。李莹今日也可谓是盛装出席。李敏知道,光李莹身上穿的那条裙子,貌似几个裁缝是做了一个月之久,李莹头上戴的,手上挂的,都不是一般市面上能看到的饰物。
    姑娘们看着都羡慕不已,都说李莹好福气:“莹姐姐,您头上戴的这支金钗是宫里的贡品吧?是宫里哪个娘娘赐的?”
    “太后娘娘。”李莹垂低小头像是很谦虚地说。
    姑娘们一阵惊呼:一般官员家的小姐,哪能得到太后的赏赐。皇室里自己人,想从太后拿到这样一根金钗,也不容易。就像那位——
    鲁亲王保住了自己亲王头衔,但是,貌似混的不怎么样。这样一来,自己女儿贵为郡主,一样是不怎么样。
    李敏只要目光扫过去一圈,不需六姑姑提点,都能猜到哪位是永乐郡主。只见坐在凉亭外面一只石头墩子上,像是旁若无人似的磕着瓜子的,矮矮胖胖的一个姑娘。
    与李莹被人众星捧月的场景不同,永乐郡主显得孤单多了,也没有什么人去亲近这个看来挂了郡主之名但是又矮又胖并不怎么受到皇家宠爱的郡主。
    看到有新人来了,姑娘们熙熙攘攘的声音停了下来,一个个的目光投注到李敏身上,几分猜疑几分惊奇。
    李莹在看到李敏时,脸上飞闪过一抹不易让人察觉到光:果然来了。
    自己丫鬟绿柳帮她留意李敏小院子的动静,曾告诉过她,说念夏出去找人做衣服了。突然做新衣,肯定是要出席什么重大的场合。
    只是没想到,这个病痨鬼真是不怕死,敢到百花宴来自寻死路。
    李莹心里冷笑一声。
    她身边的姑娘们一个个惊问:这来的人是谁?见都没有见过。
    “我去问问。”只听一个大胆的姑娘说,边说,边跳出人群,站到了李敏和六姑姑面前。

  ☆、【51】赶出府邸

跳出人群的这个姑娘,鹅黄衫,妙龄,瓜子脸,大眼睛,几分调皮爽快的形态候,有点趾高气扬地对六姑姑发问:“六姑姑,这是谁家府上的小姐?”
    “回五小姐,这位是尚书府的二姑娘。”六姑姑谦卑地低下头。
    五小姐孙红艳,是光禄寺卿家的第五个小姐,皇后娘娘的小甥女,未出嫁。
    孙红艳的大眼睛一眨,稀奇地打量李敏:“真奇怪了,尚书府的二小姐,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五小姐可能以前没有见过,但是,对二小姐的姐妹应该都见过的。尚书府的大小姐在皇宫里是华才人。”
    众人吃惊的眼神,顿时回过头来望向了李莹。
    李莹没有说话。
    坐在石墩子上的永乐郡主忘记了嗑瓜子,回头像是好奇地观望这奇怪的一幕。
    紧接,孙红艳第一个记了起来,用手指向李敏:“你是那个病痨鬼?”
    一句病痨鬼,引起了所有人的轰动。
    刚还想过来新人这边凑热闹的人,一股脑儿全退了下去。洪水猛兽,都比不过病痨鬼三个字。
    孙红艳急退了好几步。
    六姑姑哪里能想到居然引起这样大的反应,她和孙红艳不一样,在听章氏介绍李敏时,并没有马上联想到病痨鬼三个字。
    可以见得,孙红艳她们对李敏其实并不是不熟悉。李敏只要稍微一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用说了,自己家的人,在外不知道如何宣传她李敏,结果人尽皆知都知道她李敏是病痨鬼。
    果不其然,只听孙红艳身边一位瘦小的姑娘抚摸自己胸口像是在惊心胆颤地说话,说的是:“我听莹儿说过,只要和她一块吃过饭,第二天,人准得病了。”
    好像她李敏全身都是传染源。
    李敏见她们像是看着埃博拉病人的眼光看着她,真当是可笑又好玩。这群人也不想想,她李敏要是真这样可怕,尚书府的人早就死光光了。可是,好像到至今,尚书府里都没有死一个人吧。
    “六姑姑。”孙红艳情急地对六姑姑挥挥手,“你怎么还站在她身边?”
    六姑姑诧异,退了半步。
    李敏瞧这个状况,眯起眼,对六姑姑说:“姑姑,有其它地方可以坐吗?”
    六姑姑亦觉得自己失态了,不管怎样,李敏是客,于是道:“二姑娘请往这边走,奴婢知道个清静的地方。”
    想逃?
    李莹眼中莹光闪闪。
    只见在李敏随六姑姑转身要走时,几个小姐忽然跳了出来,拦住了她们两人的去路。
    六姑姑因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场面措不及防。
    这些小姐们与李敏保持距离,同时对六姑姑说:“姑姑,这样的病痨鬼怎么可以到百花宴里来呢?要是她把病传染给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这——”六姑姑诧异。
    莫非这些人是想将李敏赶出府?
    李敏眼角的余光去到六角亭里的李莹,李莹坐在那儿,好像脸上颇有几分为难的颜色,垂着头,拿捏的表情刚刚好。
    难为她这个三妹妹了,处心积虑要将她赶出百花宴,难道真是怕了她李敏还能在百花宴上抢她李莹的花魁宝座?
    李敏越想越是可笑至极。不说她压根没有心思去抢什么花魁的头衔,再说了,即使她不抢,真的是不代表李莹认为她不会抢。
    这叫做人弱被人欺。
    这会儿走,她李敏倒不是怕丢这个脸,只是衬了某些人的意,不太舒心。
    她李敏今天来,偏偏,不是为了让自己不舒心,是要让某些人不舒心的。
    “六姑姑,我妹妹在那,我走去和她说两句。”李敏说着,迈开腿,向李莹坐的六角凉亭走过去。
    有个丫鬟想出来拦她时,李敏笑:“你不怕我把晦气沾给你?”
    对方立马退了好几步,两眼充满惧怕地看着她。
    李莹捏帕子的手心冒出了层汗:李敏想干嘛?
    不行!
    绝对不能让李敏走到她面前,会穿帮的!
    只有她和她母亲最清楚不过了,李敏身上哪儿来的晦气,还不是都被她们母女造谣害的。那些愚蠢的相信谣言的人,真的被她们耍的团团转,信以为真。
    李莹手中的帕子抚到额头上,李敏停住了步子的时候,李莹在她面前忽然间软了下去。
    四周的小姐们,像是争抢话筒的鸭鹅,惊叫连篇:啊,啊,啊——
    女高音一个比另一个拼的更高。
    李敏佩服这会儿倒在地上的李莹,居然能忍受这一群女高音继续装死。
    六姑姑的气要只能吐没能吞了:怎么办?李莹出事的话,怎么办?
    不说六姑姑被李莹这一昏倒能弄到手脚发抖,等着那些姑娘们,围住昏倒的李莹同时,围住了李敏,六姑姑手脚要发凉了。
    李敏是护国公府未来的儿媳妇,护国公府的王妃和小王爷都在府里,要是看到了这一幕怎么想,会不会坏了皇帝的好事。
    “你看你,快把你妹妹弄死了,你有没有良心,还不快点滚!”孙红艳为首,一群姑娘排成尖兵,挥着帕子朝李敏喊“滚”。
    李敏只是眼角轻轻扫过从花园门口跑进来的两个人影。
    其余人顺着她眼神,才都发现到了动静。
    只见这一前一后跑来的两个人,前面那个妇人,跑的是上气不接下气,跑上了池子边上的廊桥上,喊:“郡主。”
    坐在石墩子的永乐郡主,跳了下来,对着跑到自己面前的妇人问:“嬷嬷,出什么事了?”
    柳嬷嬷跪了下来,两眼通红地说:“王妃,王妃她——”
    “我娘她怎么了?”
    不止永乐郡主一个人震惊,其他人全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震住了。
    这会儿,没有人去注意那个晕倒在地上的李莹,每个人都屏住气息在听柳嬷嬷说话。
    “快,郡主,快点到清雅堂去——”柳嬷嬷说。
    永乐郡主脸色苍白,拎起裙摆一路狂奔。
    其她小姐姑娘们见状,纷纷都担心起自己家人是不是同样在清雅堂出事,于是,一群人全都往清雅堂的方向跑了。

  ☆、【52】让你装死!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李莹周围的人群犹如惊飞的鸟群,轰的一下,散到了一干二净。可见这群陪着李莹起哄的小姐姑娘们都不傻,都知道其实李莹是装晕的。现在清雅堂出了大事儿,大伙儿都不得先去清雅堂救火。
    这样可好了。
    李莹躺在地上,四面没有了人群挡风,眼瞧这个池子上刮来的风,伴随秋季的寒瑟,刮到她身上,凉飕飕的,快让她全身打冷颤了。
    李莹不得不想:李敏走了没有?如果走了的话,她是不是可以爬起来不用装了。
    身边的绿柳怎么一句声都没有,好歹提醒她李敏走了没有!
    绿柳肯定说不出话,因为李敏不仅没有走,是冲李莹蹲了下来。绿柳生怕坏了李莹的好事,没有李莹的命令不敢动,也就不敢动李敏。
    “三妹妹,你好好睡,我走了。我看,那些人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不过,我劝你别急于起来,那些人,说不定会突然回头看。要是看到三妹妹起死回生,那就麻烦大了。”
    李敏那口气,轻轻吹过李莹的耳边。
    李莹的耳朵一下子由青变黑。
    这混蛋,是看见了有人进来要报信,才装作走向她李莹,害她李莹白上演了一场戏,还得在这里刮冷风。
    六姑姑用力把帕子捂住了嘴巴,才没有被李敏说到笑出声来。虽然,她一样,一早看出李莹八成是装晕,可是,真的更没想到的是,李敏早就算计到这一切了。
    谁更胜一筹,显而易见。
    “姑姑。”李敏回头对六姑姑说,“您看着办吧。”
    六姑姑领会李敏话里的意思,随即吩咐人:“尚书府的三小姐不知何事晕倒,去请府医过来。暂时谁都别动三小姐,要是动了三小姐三小姐出了什么事,唯你们是问。”
    一群丫鬟婆子连忙答是。
    绿柳看都不敢看自己小姐一眼。
    李莹在地上冷得直发抖。
    装不装?
    不装得死,装也得被冻死!
    有你的,李敏!
    背上射来一双怨恨的眼神,李敏感觉像在自己背上挠痒痒一样。若不是在人家府里要给六姑姑面子,否则,她早就一脚把这个爱装女揣进池子里了。
    看她还装不装死?!
    给了六姑姑面子,六姑姑也给了她李敏面子。
    让李莹在这里再冻上会儿,以李莹的体质,是要病了的。装病能装出病,也“不错”。
    李敏走下廊桥,那个跟在柳嬷嬷身后跑进院子里的人,才偷偷接近到她身边,喊:“李大夫。”
    是章氏身边的老嬷嬷。
    “什么事,老嬷嬷?”李敏问。
    老嬷嬷道:“夫人请您到清雅堂一趟。”
    “谁病了吗?”
    “是,总之,请您先过去看看。夫人知道您宅心仁厚,不会对病人置之不理的。”
    知道章氏与自己是一条船上,章氏让老嬷嬷让她过去,肯定是考虑过的。
    李敏嗯了声,紧随老嬷嬷去了清雅堂,六姑姑尾随在她们身后。刚刚,老嬷嬷叫了李敏一句“大夫”,六姑姑听的真切,那双看着李敏的目光,由此多了几分深思。
    清雅堂里,乱成了一套,如果用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犹如鸡飞狗跳的母鸡窝。
    章氏回忆起来,好像还在做梦一样,因为,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了。
    她那会儿和李敏分开之后,来到了清雅堂与众位夫人打招呼。
    大太太卢氏听说有些事儿,并没有马上出来招呼各位夫人,只是请夫人们先到清雅堂坐着自己吃茶。
    女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难免什么话儿都有。
    章氏到的时候,先到达的贵妇们已经七七八八在说话。章氏刚到,不知道她们在议论什么,先是站到了一边。等仔细听来,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在议论李莹进宫面圣的事。
    李莹这回进宫,脸儿真大,皇后皇帝见了,太后娘娘亲赐了一支金钗。
    王氏现在两个女儿,一个贵为后宫新宠,一个即将为皇家儿媳妇,王氏是心满意成,怎么不羡慕死人。
    有人看着王氏这般春风得意拍起了马屁,也有人看着心里不顺气说起了酸溜溜的话。这话不知怎么说的,竟是说到鲁王妃头上去了。
    谁不知道,鲁王妃只有永乐郡主这个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