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烙王朝之白发贤后-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欣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姑姑是你唯一的亲人了,自然是要疼你的,日后若是有不高兴的事就与姑姑说,勿要憋在心里,你要记住你并不是一个人,你还有姑姑这唯一的亲人。”
  祥王一听不悦地说:“月欣这话本王可要不高兴了,何为你是宁淑唯一的亲人?那本王和孩子们是谁?你这是要藐视皇族的意思呀~”
  祥王妃撇了他一眼,一副毫不在意的语气戏谑般答:“怎么?王爷要告发臣妾吗?您就不怕会被牵连?”
  “怕呀,这淑儿马上也要成为皇家媳妇了,这要是论牵连,赔进去的至少半个皇族呀,本王怎敢告发你?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淑儿,她并非孤独一人,至少祥王府上下是和她一起的。”
  “谢谢姑父,姑姑的疼爱,你们永远是淑儿在这世上敬爱的亲人!”
  祥王和祥王妃听完满意的笑了。
  翌日早朝皇上对众将士论功行赏,封韩显为镇国候,韩显婉拒,言此战得胜功劳在太子锦翔,靖轩坚持太子是得他辅助才能初上战场便建此战功,太子也附和,韩显只能接受封赏。残月也被封了个二品护国将军。皇上知道祥王心不在朝,只是朝廷用人之际他会出力,便不封他官职,只是赏赐了些财物。宁淑因替侍卫们解毒有功,也得到赏赐。其他有功者均一一得到相关的封赏。皇上还公布了太子的婚期,礼部全力凑备。太子大婚,普天同庆,皇上还降旨免所有百姓一年赋税。
  这日,宁淑应召到宁孝殿拜见太后,行过礼后宁淑欲在尾座坐下,太后连忙阻止她:“莫要坐远,坐近好说话。”
  “是。”宁淑应声在首座坐下了。
  太后慈祥地看着她说:“哀家今日召你来是想和你聊聊翔儿。”
  “太后娘娘请说,宁淑定当谨记娘娘教诲。”宁淑恭敬地答。
  太后慈声说“你和翔儿马上就要成亲了,成了亲你就是我们皇家的媳妇了,哀家想告诉你的是皇家的媳妇要比寻常百姓家的媳妇辛苦很多,而翔儿是长子又是储君,你更是要辛苦。你们一起长大,你又能走进她心里,所以你一定知道皇后失踪这些年来他心里苦楚,哀家知道你是个好姑娘,也会是位好妻子,哀家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能好好照顾他,多替她分担些,让他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内疚和悲伤。”
  “是,宁淑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去吧,成亲需要张罗的事多,哀家不耽误你了。”太后满心欢喜地笑着说。
  “是,宁淑告退。”
  宁淑从宁孝殿出来后准备出宫,祥王妃正在候府里替她张罗着婚礼需要的东西,很多东西需要看问她的意思,所以她不能在宫里逗留,她行色匆匆地往宫外走,没想到在御花园被皇贵妃林巧遇上了,免不了要林巧刁难一番。
  “呦,这不是我们大烙现在炙手可热的未来太子妃吗?”
  林巧边说着边向宁淑走来,宁淑不好避而走之只能欠身行礼:“臣女参见皇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林巧看了她一眼摆手道:“郡主免礼。”
  “谢娘娘!”
  宁淑起身后林巧微笑说:“郡主过几日就要大婚了,皇家的婚礼规矩多,繁琐,念在你一人,孤苦伶仃的份上本宫派小冬到府上替你打点。”
  “不必了。”锦翔随声而至,他走到宁淑身边对林巧说:“候府的一切五婶自会打点,不劳你费心。”言毕便将宁淑拉走了。锦翔向来不将她放在眼里,林巧也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他从自己面前把宁淑拉走。
  行至远处才停下嘱咐宁淑:“以后没有我的陪同不可在内宫逗留太久,办好事就尽快出宫,遇上她更是要尽快脱身。”
  “明白。”
  “我要去向皇祖母请安,就不陪你了,你就先回府吧。”
  “嗯。”宁淑对他欠了欠身,转身回府了。
  平汤候府,宁淑从宫里回来后便被祥王妃带着忙东忙西,一会听规矩,一会上街置办东西,快戌时祥王妃才匆忙回府。宁淑稍作歇息便让人去传膳了,刚准备用膳下人便带着太子锦翔来到膳厅,宁淑和屋里的丫头欲行礼被他阻止了,摒退了丫头后锦翔略带不悦问:“这都什么时辰了,才用膳?”
  “跟着姑姑折腾了大半日,她才回府不久呢!是否要给你添个碗筷?”
  “不必,我在宫里陪皇祖母用过了。你快些用膳吧,我在此陪着你。”
  宁淑也不客气,任由他在一旁看着,自己便开始用膳,席间,锦翔问:“五婶还不知你有身孕一事吗?”
  “不知,我不曾与她说,未婚先孕并非光彩之事,越少人知越好。“
  锦翔听完心疼地说:“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能和你在一起,这点委屈我愿意受。”宁淑温柔地笑着答他。
  “明日我会派云姑来协助你们,你要注意休息,莫要累着。”
  “是,太子殿下。”宁淑调皮答她。
  锦翔宠溺的眼神看着她笑了笑,说:“多吃些,我先走了。”言毕便起身离开了。
  目送他走后,宁淑便继续用膳,用完膳便沐浴更衣准备就寝,这一天可把她累坏了。刚关好房门熄灯就寝便有一道黑影闯进,来到身后,她转身与来人过了几招,闻到来人身上的气息便停下道:“可否不要总是这般出现?万一下次真的是歹人,我又疏于防范该如何是好?”
  锦翔行至她身后关上房门转身道:“你的武艺长进不大呀!不过稍微抵挡一阵还是可以的。对了,你怎知是我?”
  宁淑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答:“气息。”
  锦翔走近拥住她道:“没有下次了,我不会再让你受惊了。”
  “你不是回府了吗?”
  “确实回去了一趟,不过,后来还是决定偷偷过来了。”
  “为何?”
  “因搂着你会睡得踏实些。”锦翔谄媚般笑答。
  宁淑靠在他怀里回搂住他说“这些年你在外人面前总是装出一副坚冷的样子,但我知道你过得并不舒心,希望以后有我陪在你身边你能快乐些,我相信一切事情都会好起来的。”
  锦翔紧紧地拥着她说:“感谢上苍派你来到我身边,淑儿,谢谢你这些年为我做的一切,我会好好爱你一辈子的。”两人相拥而眠。


第110章 贵客…恒王
  太子大婚日,候府和太子府均是一片喜庆,各大臣及皇室宗亲均纷纷往太子府参加宴席。但是皇贵妃林巧没有去,听说前一天晚上不知遇到什么,受了惊吓,今日卧病在床,所以便没有出席太子的婚礼,不过大家也并不在意,婚礼气氛丝毫不受影响。哲王带着妻儿正往太子府去,经过一大街时被一辆停在一水果滩前面的的马车吸引住了,马车里坐着一中年男子,正在低头看书,车帘没有放下,应该在等人。哲王走近马车看清楚车上的人后激动地喊了声:“三哥,真的是你呀!”
  车里的人抬头看见他也惊讶地唤了声“九弟!”
  在一旁买水果的梦月见状忙回到马车前,男子连忙介绍说:“梦月,这是九弟。九弟,这是你嫂子。”
  哲王高兴地向梦月作揖行礼“小弟见过三嫂。”
  “九王爷客气了,不必多礼。”梦月略带不适地回他
  哲王又把远处的孙月母子叫近介绍:“给三哥三嫂介绍一下,孙月,现在是小弟侧内,这是小儿建昭。”
  “孙月见过三王爷,王妃。”孙月未欠身行礼。
  见建昭略显生疏地站着,哲王忙说:“昭儿,这是三王伯和伯娘,快给王伯和伯娘请安。”建昭这才恭敬的向二人行礼问候。
  恒王爷叹了口气道:“这一晃都快二十年了,九弟的儿子都长得像个小大人了。”
  “是呀!记得三哥当年归隐时大哥都尚未成亲,现在大哥的儿子都要成亲了。对了,三哥既然回到京城就一起去参加太子的婚礼吧。”
  “太子的婚礼?”恒王略显疑惑地问。
  “三哥,您不会不知晓吧,今日可是当朝太子大婚,举国同庆,您看今日的京城多热闹。”
  三王爷看向大街,今日街上确实是热闹很多,他有些尴尬地说:“九弟,为兄自归隐起就极少打听外面的事,还真不知道。”
  “三哥,您可真够忍心呀,竟然都不打听打听我们这些兄弟过得如何。算了,这也不能怪您,您当年也确实是寒透心了。小弟现就告诉您吧,如今掌管大烙天下的是大哥,今日是大哥嫡长子,当朝太子大婚。”
  恒王听完只是淡淡地说:“九弟,三哥今日只是带着你嫂子游历四方恰巧路过京都,未曾准备贺礼,怎好去参加太子的婚礼~”
  “三哥,您能出席就是最好的礼。况且太子大婚,文武百官都会把自家的好东西送去,不差您这个,实在不行,改日补上便是。您好不容易回京,我们兄弟几人自然要好好聚聚,我是不会让您走的。”哲王说着伸手抓住马车的缰绳,一副绝不退让的样子。
  “九弟——”恒王略显为难。
  “三哥,您再怎样不喜欢,皇家终究是您家,三嫂与您成亲多年都不曾见过您的家人,如今路过家门都不见一下未免也太不把三嫂当家人了吧。”哲王一脸认真地说。
  一旁的梦月适时抢过话题,打断他们的争论:“太子成亲,皇上一定会到吧?我活到这个岁数有缘面圣不失为一桩美事呀。”
  恒王转向她认真问:“你当真想去。”梦月看向他认真地点了点头。其实不是她非要去,而是这些年恒王一直避谈家人,每次她提及他的面色都会立刻沉下,找各种借口避开话题,但她真的很想替他除去这个心病。
  “好吧。”见她这样恒王无奈地答应了。
  哲王高兴地嘱咐:“三哥,稍后小弟会将每位新族人先简单向您介绍一下,详细的我们今晚到八哥的雅楼再细说。这些年发生的事太多,有些疑问您先记着,到雅楼小弟再替您解答。”
  “为兄明白。”
  “那我们就出发了。”一行人便向太子府走去。
  太子府门口,宾客络绎不绝地进入,管家和锦洋在门口迎客,恒王的马车在门口不远处停下,梦月把轮椅从马车后面放下推到前面,哲王见状欲上前扶他,但他轻功一跃,完美地落在轮椅中,哲王不禁惊讶地赞叹:“三哥,二十几年不见,你竟练成了这等轻功,真是让小弟大开眼界呀!”恒王笑了笑没有接下他的话而是问:“可以走了吗?”
  “可以!”哲王应完对他们作了个请的姿势,然后梦月便推着恒王随哲王一家来到门口,见锦洋和管家在洋装作揖行礼:“臣参见二皇子殿下。”
  锦洋忙阻止他:“九王叔莫要开这般玩笑,侄儿受不起,该是侄儿向九王叔和婶娘问安。”言毕向二人微微弯腰。见旁边有新面孔便大量了一下问:“九王叔,这二位是?”
  哲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一旁管家:“曹管家,你可认出这是谁?”
  管家仔细看了看答:“老奴眼拙,不知可是恒王爷?”
  “好家伙,这眼力不错呀,改日定当让太子好好赏你。洋儿,九叔给你好好介绍介绍,这是你三王叔和婶娘。”
  锦洋淡定地回:“原来是三王叔和婶娘!以前听五王叔提起过您,侄儿见过三王叔和婶娘金安。”言毕锦洋微微俯身。
  恒王伸过手扶起他说:“乖孩子,不必多礼。”
  “侄儿初见三王叔和婶娘本该行大礼,无奈身子不便,还请三王叔和婶娘莫怪。”
  “你的不便三叔能体会,无需介怀。”
  眼看这轮椅上的二人惺惺相惜哲王忙打断这气氛:“洋儿,宾客都到得差不多了吧?你也一起进屋去吧。”
  “嗯,王叔们都到了,父皇和皇祖母也到了,侄儿领你们进去。”曹管家会意地推着他走在前面。
  到达前厅时,哲王故意走在前头挡住恒王,在门口朗声说:“小弟给诸位哥哥请安了。”
  祥王打趣说:“哎呀,九弟这架子真是大呀,连皇兄都到了你才到,就差没和新人一同进门了。”
  “臣弟来迟实属又因,还望皇兄莫怪。”
  “想要朕不怪,你可要说出让诸位哥哥心服口服的理由。”靖轩看着他无奈地笑着说。
  “臣弟来迟是为了给诸位哥哥带来一位贵客。”言毕移开身体,同梦月一起把靖恒推进厅中,靖轩及众王爷见到来人均已惊呆了。
  靖恒鞠躬行礼:“臣弟参见皇兄,万岁万岁万万岁!”
  梦月也在一旁跪下行礼:“民妇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诸位王爷金安。”
  “快快免礼平身。陆公公,给哲王爷记上一功。”皇上激动地吩咐。
  太上皇爷也激动地说:“三弟,你这一隐退,差不多20年,众兄弟好生挂念呀!”
  “多年未见,诸位兄弟可好?”
  “好,你若再就更好了。”祥王也一脸激动地说。
  “五哥,谁在就更好了?”宛莹随声而至,一旁还有太后及诸位王爷的妻儿,一行人来到前厅,太后见到恒王稍显激动:“这可是靖恒?还能见上你一面,哀家也就心安了。”
  “靖恒见过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靖恒忙向太后行礼。
  太后扶住他的肩膀说:“无须客气,回来便好。”
  祥王上前介绍道:“三哥,小弟给你好好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唯一的妹妹,董皇贵太妃所生的宛莹公主。”
  宛莹盈盈一拜,向靖恒行了个大礼“小妹见过三哥,三哥万幅。”
  靖恒见状忙扶起她,宛莹见到一旁的梦月,兴奋地走近问:“这位一定就是三嫂吧,真漂亮。”
  靖恒这才向众人介绍:“这是内人梦月。”梦月规矩地向众人一一行过礼,众人纷纷关心地问了一下靖恒的近况


第111章 特别的贺礼
  谈话间乐声渐近,新人快回府了,众人纷纷落座之后便听到门口传来“新人到!”锦翔身穿大红喜服面带微笑地牵着一身大红喜袍的宁淑在众人的瞩目之下缓缓行至厅中间,太后和皇上分别坐在主位上,新人在礼官的指引下完成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宁淑便被送回了新房。
  靖轩看着这一幕不禁在心里说:“敏娴,你到底在哪?今日我们的第一个孩子…翔儿成亲了,你若在该多好呀!”
  前院中,一位气质非凡的女人蒙着面纱,身着一身暗红素衣,隐身在一众宾客当中,看着眼前着一幕眸中渐升雾气,礼毕之后她便悄然离开了。
  锦翔便在宴会厅招待宾客。来了三位红衣女子打破了热闹的主厅,领头的一位带着面具,她淡淡地说:“太子殿下大婚,举国同庆,红衣宫主特派属下送上贺礼。”身后的两名女子分别递上锦盒。
  锦翔没有要接过锦盒的意思而是严肃地说:“本太子与红衣宫素无往来,这贺礼你还是带回去吧。”
  “宫主说了,这里面有太子殿下寻而无果的消息,太子殿下还是收下为好。”
  锦翔见她不似开玩笑半信半疑地伸手去接,锦洋在一旁忙提醒他当心。一旁的管家会意上前接过欲打开给锦翔看被女子制止了,
  “慢,宫主说为了避免婚宴不愉快,太子殿下还是宴后再打开为好。”
  “好。本太子就陪你玩一把。给本太子看紧它,本太子倒要看看是何物。”
  “告辞!”女子三人作揖行礼转身走了。
  太子开始向一众宾客敬酒,第一位便是主厅的皇室宗亲。见到新面孔不禁疑惑地问:“这位是?”
  靖轩介绍说:“这是你隐退多年的三王叔,和婶娘。”
  二人识趣地向锦翔行礼:“见过太子殿下圣安。”
  锦翔连忙阻止:“三王叔和婶娘多礼了,该是侄儿向你们问安才是。”
  “你是国之储君,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否则别人会说我仗着长辈之名藐视君上呢。”
  “三王叔言重了。您能来参加侄儿的婚礼是侄儿的荣幸。谁敢乱嚼舌根?来,侄儿敬您一杯,希望您和婶娘福寿安康!”
  “那三叔就祝你夫妻恩爱,多子多幅。”二人一饮而尽。
  太子向宾客敬完酒时天色已暗宾客们已纷纷离去了,众王爷家眷也纷纷回府了,太后已先行回宫。靖轩和锦云,锦溢则应了锦翔的请求留宿在太子府,众王爷则到八王爷的雅楼相聚去了。
  众人离开后太子便把红衣宫送来的礼物打开,先打开大的礼盒,见到里面的东西连忙叫住了正准备离开前厅往梅院去的靖轩,靖轩转身疑惑地走到他面前,看着盒里衣服疑惑地问:“这是?”
  “这是母后做的衣服。”
  “当真?”
  “这件衣服是用五彩蚕丝做的,这五彩蚕丝是儿臣从江南带回的,此物百年一产,儿臣带回来的数量不多,母后便把它织成布匹做了此衣,说要给三弟穿,可是,在她做给三弟的衣服中,儿臣从未见过五彩蚕丝做的衣服。还有,母后喜欢梅花,她做的衣服纽扣都是梅花形状并且每件的第二个纽扣都会用不同的针法钉,她说,那是最接近人心的扣子,不能掉,好比我们做每件事情不能掉以轻心,也代表她爱我们的心用不褪去。”
  “竟有这般故事!看看另外那个是什么?”
  锦翔把另外的那个锦盒打开,靖轩看到里面的东西后一把抢了过去拿起里面的东西激动地说着:“是她,一定是她!”
  锦翔看到他手中的同心结时也明白了,那是他们的定情信物,敏娴独创的辫法,里面有他们的发丝。
  “朕要去寻她。”说着便要往外走,锦翔忙拦住他,
  “父皇且慢!现天色已晚,你还是先别去了。再者,您也不知母后具体在哪里,我们现在知晓她在红衣宫便好,待儿臣命轩月宫的人打探清楚后再请父皇定夺,我们寻了这么多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靖轩听完锦翔所言冷静了下来,他这些年一直在等她的消息,深入骨髓的思念让他几乎夜夜不能安寝,眼下终于有了线索,他十分迫切地想要去寻她,但是锦翔言之有理,天色已晚且线索不多,眼下确实不适合盲目地去寻她。
  锦翔接着说:“三弟这是第一次在府里过夜,一定很不习惯劳烦父皇陪陪他吧,这么多年,您似乎不曾好好与他说过话。”
  “朕知晓了,你也早些安寝吧,明日再做行动。”言毕便往内院去了。
  锦翔到轩月宫命人查明敏娴所在后再赶回新房,在嬷嬷和宫女的指引下完成一系列的仪式后碍于宁淑有孕在身便与宁淑相拥而眠了


第112章 恒王的重要贺礼
  雅楼,众王爷正在此聚谈,哲王大概简述了皇宫这些年发生的事情,“这皇嫂绝对是我们大烙开国以来的第一贤后,她在的时候我们皇家真是其乐融融一家亲,皇兄真是有福气!可惜了~”
  恒王听完不解地问“这好端端的,皇嫂怎会落崖呢?”
  “三哥,你有所不知呀,皇嫂落崖的时候我就在旁边,我亲眼目睹皇兄打了她一掌,然后她万念具焚决绝地跳下了悬崖。”
  “唉,五哥,你这就不对了,你知道这么多内幕为何从不与我们说过?”
  “九弟,这是皇兄的痛,当然越少人知道越好,万一走漏了风声,在民间传开了,我如何对得起皇兄的信任?”
  “九弟说皇嫂是皇兄发妻,与皇兄一起共过许多事情,他们极其相爱,以我以前对皇兄的了解,就算闹不愉快也不至于大打出手吧。”
  “三哥,这事与现在的皇贵妃林巧有关,皇嫂不知掌握了何证据,说洋儿的伤和双儿的死与林巧有关,把她绑到了无底崖顶,说要杀了她为孩子报仇。皇兄是念旧情的人,自然不会杀林巧,于是两人便打了起来,皇兄武功略盛一筹,一直牵制着皇嫂,无料意外打了她一掌,皇嫂心灰意冷便跳崖了。”
  “五哥,以你和皇兄的功力还拦不住皇嫂吗?”哲王疑惑地问。
  “她此举太突然了,没人想到。而且她一直不让皇兄靠近,我就更不敢靠近了。”
  “皇兄一定很痛苦自责没能拦下皇嫂。”允王沉声说完抿了口茶。
  祥王的思绪又飘回当年的那个晚上,他回想了片刻叹了口气道:“最自责的是太子,皇嫂中掌后是倒在他怀里的,从他怀里跳的崖。”
  “太子爷小小年纪便亲眼目睹了这场斗争,母亲还是在他怀里落崖至今下落不明,他自责之余一定是恨皇兄的。”
  祥王点了点头,端过面前的茶喝了一大口,润了润喉咙继续感叹道:“三哥,你是不知呀,现皇兄膝下四个孩子中,太子爷自小深得皇兄真传没人能看透他的想法,这恨有多深不好说。二皇子洋儿也不逊多少,没有亲眼目睹过程,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些年对皇兄表面上敬爱不减,心里怎么想无人得知。三皇子溢儿当年尚在襁褓之中,出事之后一直养在太后身边,对此事不了解,对皇兄感情也不深,还算活得安乐些。唯一的宝贝公主云儿,虽不曾亲眼目睹此事,但是一直无法接受,直言恨皇兄,这些年与皇兄的谈话不超过三句就会不欢而散。这几个孩子,没少给皇兄添堵呀!这皇嫂一天没寻回,皇兄的日子便一天也过不好,我们现在都不敢随便进宫了,还好八弟这还有个地方让兄弟们聚聚。”
  恒王回想了一下突然脸色有些凝重地问:“皇嫂是八年前落崖的是吗?可有她画像?”
  “现成的没有,但是让八弟画一幅也用不了多久,不知三哥要这画像有何用?”祥王见恒王脸色突变疑惑地问。
  “八弟先画,如我所想我再说。”
  允王会意马上到书案边画了起来,半盏茶的功夫便画好,恒王看了一眼正如他所想。
  于是恒王便郑重地道:“八年前,你们三嫂救过一名重伤的妇人,那人正是皇嫂。”
  众人一听便紧张起来,纷纷坐近听下文。
  “当时她受了很重的内伤,我本想用内力护住她的心脉,不料她体内隐藏着一股尚未运用的很深的内力抵制了我的内力进入,我便打通了她体内那股内力去救她,不曾想她处于昏迷的情况无法控制那股内力,致使经脉逆流,头发全白了,所幸保住了她的性命。她昏迷了十多日,醒来便离开了。”
  “三哥,你为何没拦住她,她的伤尚未治愈呢。”哲王激动地问。
  “我当时想,她这么年轻的一位妇人体内隐藏着这么深的一股内力绝非等闲,为了不让谷内受到外人破坏便由她走了。且,以她当时的功力,一般人绝对伤不了她。现在,她的内力,武林上应该无人能与之匹敌。”
  祥王冷静分析:“三哥的意思是,现在的皇嫂是满头白发的武林高手。”
  “五弟是否想到什么?”太上皇爷淡定地问。
  “二哥是否记得国舅被困天斗峰一事?”
  “皇兄当时怕宛莹冲动封锁了消息,解救出来后才与我等说的。怎么了吗?”
  “解救国舅的正是满头白发的武林高手,红衣宫宫主。”祥王一脸激动地答。
  “你的意思是,红衣宫宫主就是皇嫂。”
  “国舅认为她像极了皇嫂,只是无从解释满头的银发和她深不可测的内力。如今三哥这样一说,正好解答了国舅的疑惑。”
  一直未发言的允王镇定地说:“国舅爷是皇嫂的亲哥哥,她对皇嫂的了解未必亚于任何人,他觉得是就肯定错不了。况且,红衣宫宫主,一位江湖人人惧之的冷血魔头为何要去天斗峰助国舅脱困?除非她就是皇嫂,要去救她的亲哥哥。”
  “八哥所言极是!太好了,皇兄和太子爷寻了多年终于有结果了,我要去告诉他们。”哲王激动地说完便欲往外走。
  太上皇爷拦下了他,“九弟是高兴过头了吧?宫门已关,太子在洞房花烛,你告诉谁去?”
  哲王尴尬地笑了笑便说:“三哥,你送给太子的贺礼绝对是他最喜欢的。”
  祥王突然担忧地说到:“此事的结果怕是不好说呀,宛莹那丫头曾说过皇兄是红衣宫的头号刺杀目标,万一她开个玩笑竟然言中了,万一皇嫂真的记恨皇兄,创立红衣宫的最终目标就是杀皇兄,那事情就复杂了。”
  “我觉得不会,按三哥所言,皇嫂的内功现是无人能敌,那她进出皇宫便如入无人之境,要杀皇兄也不难,可是这些年,不是一直风平浪静吗?”允王冷静分析。
  “这皇嫂的心思比皇兄更难猜,就怕她隐藏了这么多年是在等某一个时机。”
  “五弟所言让我想今日红衣宫给太子送礼一事,按太子所言他和红衣宫素无往来,那就是皇嫂主动送礼的,她是要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意思吗?是否准备回来复仇的意思?”
  “二哥,你快别说了,渗得慌。”哲王听完太上皇爷的分析也感觉不妙。
  恒王安慰道:“大家也别担心,正所谓虎毒不食子,皇嫂就算恨皇兄也多少会顾及到孩子,依我看,事情未必太糟糕,还是要告知皇兄,是去寻皇嫂还是做好防御准备就让皇兄定夺了。此事越少人参与进去越好,就由五弟告知皇兄此事。但愿不是个坏结果。”
  众人纷纷赞同恒王所言,夜已深,众人便散了,祥王,允王各哲王纷纷回府了。太上皇爷和恒王则依允王安排在雅楼留宿了。


第113章 归根结底皆是因他
  烙城作为大烙都城,其热闹之景象自然与一般的州城不一样,这里的热闹的不间断的,白日里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无比!到了晚上,街上的行人渐少,到了夜间宵禁的时间街上基本已经不见人影。但是在都城的西北角有一条小街却是例外,这条街叫乐环街,是烙城的烟花柳巷所在地,京城里有名的三家青楼都坐落在此处,这里丝毫没有昼夜之分,白日和夜晚同样的热闹,巷口处原本是一家老字号的酒楼,因其菜肴味道可口且价格实惠在烙城有着不少熟客,可是后来,巷子内接二连三的盖起青楼,一般正经人家都不愿到这条街来,来这家酒楼的客人便开始慢慢地变少直到后来门可罗雀老板不得已关了京师的酒楼回老家县城去开客栈去了。后来这座酒楼几经转手直到八年前不知被什么人买下了在这开起了茶楼,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客人,大约过了半年,这座茶楼堂中央突然增设了乐场,每日都会有人在这间歇地奏乐载舞,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老板不知从哪里找来七位精通不同乐器的乐师,每天换着不同花样的音乐,吸引了不少客人,这里的乐师和舞姬不仅技艺高超,长相也是相当美艳,以至于后来尽管舞乐偶尔会重样宾客却仍然乐在其中。当然,身在柳巷的茶馆也不可能可以独善其身,刚开始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人借着酒醉欲调戏舞姬和乐师,后来这里的老板便将此处改为彻底的茶楼,只经营各种茶以及斋菜不再有酒和荤腥并贴出告示此处只是茶楼并非青楼,凡寻花问柳者谢绝入内,告示贴出之初仍然有几名不知死活的人进去挑衅却被这里的管事不知用了什么药至其连续三天全身麻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