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烙王朝之白发贤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那年,大烙建朝以来首遇九月飞雪,她的三千青丝也在一夜之中尽白如雪;
  曾经的夫妻情深,幸福美满如同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她从悬崖上终身一跃,原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却大难不死,白发归来,最后与他那场半世的赌局,结局到底会如何?
  (没有失忆,没有多角恋,女主也没有N个备胎仰慕者)

前言
  这是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皇朝,它叫烙。石靖宇是本朝皇帝。何少岚是本朝皇后,欧平芝是本朝皇太后。石靖轩是皇帝同父同母的哥哥,被先帝封为“轩王”。被先皇封王的还有皇帝其他八位异母弟弟,分别是:石靖恒,石靖启,石靖祥,石靖克,石靖桢,石靖允,石靖哲,石靖羿。石靖羿在新帝登基第三年造反被灭了门,同谋的还有石靖克。石靖恒在那次造反中带兵守卫京城被石靖克的毒箭射穿右腿致右腿残废,他辞去了官职,归隐了山林,从此不再问世事,也没人再见过他。石靖桢在新帝登基第五年被派去征讨西北部落,兵败战死。石靖启是个没权的王爷却因气月妃贪图富贵,抛弃他们之间的海誓山盟与月妃同归于尽,死了。现在皇室血脉就剩皇帝,大王爷轩王,五王爷祥王,八王爷允王,九王爷哲王。
  祥王和哲王是轩王最要好的兄弟,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母亲,常受欺负,轩王时常为他们出头,故他们把轩王的话看得比圣旨还重要一百倍,三人同心,只为帮轩王夺回皇位。允王是当朝贵太妃所生,因贵太妃是太后的亲妹妹又与世无争,故太后特准允王接她回府同住。允王因看多了兄弟为争皇位而反目,自相残杀的事情,对皇家子弟的身份早已厌倦,他本欲辞去王爷一职,但太后说如果他不是王爷就不能接贵太妃出宫居住他才保留王爷一头衔,但他不要任何权利,因为权利只会给他带来麻烦,他宁愿做一个清闲的平民百姓,与母亲一起过一些清闲的日子。允王在京城有一座雅楼,专教学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允王负责教书写方面的内容,棋和诗词由允王的老师杜泽负责,而歌赋和琴由其王妃慕容欣负责。慕容欣熟悉所有乐器,精通古筝,歌曲和舞蹈也十分擅长。雅楼的收入除了供给王府的支出其他的全部充公。慕容欣原为一将军之妹。将军随石靖祯战败后也死了,王爷见她孤苦一人便收留她在太妃身边伺候,后被她的才情所吸引,爱上她便向皇帝请旨,纳为王妃。允王虽想避开朝堂上的事,但皇帝没有放他清闲,他不像其他王爷那样要每天上朝参与正事的处理,但皇帝会隔三差五地以下棋为由找他进宫讨论政事,他几乎都不愿发表意见,慢慢地皇帝也不问他政事了,只和他下棋,吟诗,作对子。
  皇帝知道,嫡长子是石靖轩,皇位本也是他的,只是太后从中作梗才落到自己身上而已,他本也没什么野心,只是皇位既然落到自己身上便尽力当好这个皇帝。现在朝堂上分为三派,一派以左丞相为首,以太后马首是瞻,一派以哲王,祥王为首,一心想拥轩王为帝。还有一派墙头草,表面上听命于皇帝,暗地里却朝着太后和轩王两派探头。皇帝实际上可以决定的事不多,基本上七成的事都要听太后的。由于皇帝登基时才十三登基多年都不曾选秀女。皇后与月妃,静妃是三年前,也就是皇帝十七岁那年纳的。皇后是太后堂姐之女,月妃是都城知县之女,静妃是西南商朝嫁过来的和亲公主。皇帝虽已成婚三年,但只有皇后生有一女名为宜香公主,月妃已死,静妃无所出。
  祥王为人沉实稳重,做事情思虑全面,责任感很强,在那张伪装的冷面孔下有着一颗炙热的心,他的目标是帮轩王稳定江山后便与自己心爱之人一起浪迹天涯。他已有心爱之人,只是在轩王的江山稳定之前,他不会让除了轩王和哲王外的第三个人知道,因为他怕太后为了削减轩王的势力会对他和哲王下手,会将他心爱之人置于险地,所以他迟迟不成亲,也不让其他人知道她的存在。
  哲王看起来像外面的人说的一样风流得很,府里美人成群,美人就有十八位,还有三位侍妾。但他也是位专情之人,他虽玩弄这些美人却从不把她们放入眼,更别说心上。所以他的王妃之位一直空悬着,府里只有一位尚入得了他眼的孙月为侧妃,打理府上的琐事。孙月原为他府里的管事丫头,比他大2岁,是他母妃为他选的侍女,从他7岁开始便服侍他的起居到现在,他对孙月有着一定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他刚纳回两位美人时,两人皆因他府里事务一直交由一位丫头打理而不是给她们打理而向他争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了句:“孙月比你们熟悉王府”就打发了她们。她们仗着自己是主子公报私仇打了孙月一顿。哲王一怒之下杖毙了那位下令的美人并迎娶孙月为侧妃,这样一来王府除了他就是孙月的位份最高,就没人敢欺负她了。


第1章 回忆初识
  又是一个寂静之夜,月色凉如水,凉风轻拂,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乌啼声随着风穿过窗,吹进一样寂静的大殿,大殿主位上敏娴半倚在榻上,脸色平静,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处的夜空在沉思,毫无睡意~
  而此刻的皇宫内,凤宁宫的寝殿内,处理了一天政务的靖轩刚入眠不久,但,他似乎睡得并不安稳,一直在呓语,脸色也渐转痛苦,伴随着一声“敏娴“的呼喊声,他又一次从梦中惊醒了过来,他深知此刻起至拂晓自己怕是再也无法入眠,于是他便起身至前院透过梅枝仰望着寂静的夜空陷入了沉思。
  那年,是宇康皇帝刚登基,靖轩十五岁,还只是轩王爷,敏娴十三岁,是御前带刀侍卫副统领韩显之妹,他们初识。
  那年韩显的姨父姨母重病离世,寄养在他们家的妹妹便便被韩显带到了京城。而韩显是轩王的人,交集颇多。轩王在一次暗访中认识了敏娴,那天她拿着一根树枝在练剑,剑法在轩王看起来不错,轩王便与她聊了起来:
  “小姑娘的剑法不错,只是拿树枝显示不出什么气势。”
  “哥哥说女孩子家不能舞刀弄剑,不让我练,我这是偷偷地练,剑谱才练了一半,而且有几个地方都不懂。”
  “姑娘要是不介意,在下可指点一二。”
  “你?你看上去不比我年长多少吧,能指导我什么?”
  “在下虽年轻,可3岁便开始习武,所学的都是六大门派上乘的武功,不比韩显祖传的武功低。”
  “我才不信呢!”
  “你不信便罢,不过在下可给你个建议,你先把基本功和心法练好这样才好上道。在下的建议你可以好好考虑考虑,要是信得过在下可找在下切磋,反之你可当在下今日只是在说笑。劳烦通报一声韩显,在下在有要是相商。”
  说完便转身去了前厅。
  “哎,你还没告诉我你是谁,怎么帮你通传呀!”敏娴对着离去得身影喊道,但没有得到回答。
  敏娴随韩显来到客厅,韩显见到来人忙行礼:
  “属下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王爷恕罪。”
  “这里没有外人,场面话就不要多说了。”
  一旁得敏娴惊讶得问:“王爷?轩王爷?”
  “娴儿,正是轩王殿下!”
  轩王看向韩显问:“韩将军,这位是?”
  “王爷,这是舍妹,刚来京城不久。”
  敏娴忙微微行礼道:“见过王爷千岁,刚才言语多有冒犯,请恕罪!”
  “韩将军,令妹很有趣!”“
  舍妹年幼不懂事,刚才若有冒犯之处请恕罪!”
  “不知者不罪,舍妹初见本王,言语无拘,给本王一种亲近感,很好,太拘束反而不好。况且她也没说什么冒犯之言。”
  “娴儿,王爷到访定有要事相商,你先回房。”
  “是。”敏娴出了大厅并未回房而是在院子里的凉亭上坐了一会。
  见韩显送走了轩王便上前问:“哥哥。”
  “不是让你回房了吗?你怎么在这?”
  “我想与你聊聊。”
  “想说什么就直说,有一点,练剑免谈。”
  “我是想问轩王的武功与你相比如何?”
  “王爷自小便练六大门派上乘武功,武功底子好,武功高深莫测。虽然他也让我练了六大门派的上乘内功心法,但我底子不如他,远不如他。不光是我就连他身边精通六大门派看家武功的四大高手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他独创的一套剑法虽不为江湖人所知,但我清楚,江湖上几乎无人的敌。”
  “真有这么厉害?”
  “假不了。你为何突然问这些?”
  “只是想多了解一下这位王爷,日后小心说话,以免得罪他。”
  “你这么想就对了,京城不比家乡,到处都是达官显贵,以后说话要慎重。”
  ”知道了,我先回房了。”
  与韩显谈完后敏娴便决定要跟轩王学,所以她每日下午趁韩显当值的时间去到与轩王约好的地方向轩王学习,经过三年学习,敏娴已经赶上了韩显。如今的轩王妃韩敏娴已胜过王府四大高手之一。进了王府她便不再练了,她会武功一事只有轩王知道。他们的感情也是从练剑的日子里培养出来的,轩王有时会把自己的心事说与她听,她会静静地听完,有时会说一下自己地看法,有时候什么也不说,静静陪着他,感受他的喜悲。轩王也因她能与自己同喜同悲,能懂他的心而喜欢上她,更因她关心他的生死,愿与他同生共死,把他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甚至为了他放弃对自由的向往,甘愿住进四面高墙的王府和那个金子做的牢笼而让她住进他心里。韩敏娴十六岁就嫁给了轩王,如今已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已五岁多,女儿已两岁多。尽管轩王夫妻恩爱,王府还是免不了有侧室,为了拉拢右丞相苏兴,轩王不得不娶他的女儿苏碧为侧妃,王府还有两位美人,一位是刑部尚书送给他的歌女,叫秋雅,一位是工部侍郎杨郎的妹妹杨雨。
  三人皆知自己是政治牺牲品,目前没有争宠的意思,轩王也不碰他们,只是把她们养在府里,让她们衣食无忧


第2章 太后赐侧妃
  轩王府虽暂时妻妾和睦,风平浪静,但风雨往往来自与宁静。
  这日,轩王夫妻正逗着孩子玩,
  “翔儿,你小心看着妹妹,别让她摔了。”敏娴看着正摇着秋千的儿子说。
  轩王则在一旁看着,脸上挂着淡淡的笑。
  曹管家匆忙来报:“王爷,太后懿旨到。”
  靖轩与敏娴对视了一眼吩咐道:“通知所有人去前厅接旨。”
  “是”。
  曹管家走后敏娴招呼两孩子来到身边领着她们与靖轩一起向前厅走去了。到达前厅时所有人已到,除了靖轩外其他人都已跪下,轩王从不跪过圣旨,就连皇上和太后都不曾跪过,他只跪过先帝,宣旨的公公知道他一直都是微欠身作为行礼。太后和圣上都不曾怪罪,所以直接宣旨:
  “太后有旨,镇北王之女温婉贤淑,知书达理,服侍哀家多年,深的哀家心,念其一直钟情于轩王爷又不计较名份,现赐婚于轩王爷为侧妃,轩王爷于本月初八进宫迎娶镇北王之女雪雅郡主。钦此!”
  轩王听完看向敏娴,敏娴点了点头他才犹豫地结果懿旨,敏娴便带头谢恩:“谢太后千岁!”
  “王爷,奴才便先回宫复命去了,您好生准备,奴才先恭喜王爷!”
  轩王没有应他而是走到椅子上坐下。
  敏娴便吩咐管家:“曹管家送一下公公吧!”
  “是王妃。”
  待公公走后轩王下令命众人退下,不得靠近前厅,除了敏娴。众人散后夫妻二人便开始了谈话:“敏娴,你应该知道母后此举的用意,为何还要我同意?”
  “正如我们所想,雪雅郡主是母后的眼线。是为了监视你,如果你抗旨,母后就算碍于你的势力不敢对你怎样,但你的抗旨会加强母后的监视之心,到时候她会再安排个细作进王府,明的来不了,来个暗的,那时敌暗我明对我们很不利的。”
  “但你也听说过雪雅不是善类,你不怕她伤到你吗?”
  “我不怕”
  “我怕”
  “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倒是你,她是冲你来的,而且又是母后的人,你总不能冷落她得罪母后吧?”
  “那又何妨,本王何时惧怕过母后?”
  “不,你不能这样明摆着与母后作对,逼急了她后果不轻。”
  “我倒想看看她能把我们怎么样?”
  “我怕她会拿翔儿和云儿作要挟。”
  一提到孩子轩王便顿言了。他沉思了一会说:“我不能委屈你,我会想到办法的。”
  “我有你的心就够了,人借她们一小会无妨。”
  “你说的是什么话?是要把我推向别人吗?”
  “不是,这并非我所想,但为了孩子们,要委屈你在雪雅面前演一下戏了。”
  “就算是演戏你心里也会不舒服,甚至不会坦诚面对我。”
  “我不会那样。”
  “但我不能冒这个险。”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轩王拥住她说“我会想到办法的。”
  “嗯,敏娴点了点头依偎在他怀里…


第3章 迎亲(1)
  初八的早晨,敏娴和管家大点好府里的一切却迟迟未见靖轩起来,她便回房间叫靖轩,打开门看到靖轩正在书桌上看书便问:“王爷怎么还不换喜服?”
  轩王没抬头,仍然看着书淡淡地答:“王妃就如此着急替本王纳侧妃吗?”
  敏娴听出了他的弦外之意便转身关上门来到书案旁说:“轩,我知道你不愿看到我受委屈,但为了孩子们,为了原本属于你的一切你必需这样做,我是你的妻子,我会站在你这边,无论这位郡主有多难缠我都会应付下来,绝对不会动摇我对你的信任的。”
  “敏娴,是我对不起你,我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来应对这个问题。”
  “你只是不了解对手暂时想不出法子,待她住进来你就会想到办法了。”
  “府里的女人一个个地增加,你却依然如此信任我,我更觉得对不起你”
  “你又没对她们做什么,我有什么不信任的?除非你经不住诱惑败给了她们,不然就不用感到对不起我。”
  “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的信任的。”
  “好了,来,我伺候你更衣。”
  “我…”
  “走啦!”靖轩很不情愿地被她拉了去更衣。
  皇宫里,慈宁宫西苑,丫头们正替雪雅郡主梳妆“郡主真美,穿上这粉红的喜袍就更美了。”
  “只可惜本郡主是个侧妃,不能穿正红。”
  “郡主是真心喜欢王爷的无需在乎位份”
  “可惜王爷喜欢的是他的王妃,要不是太后赐婚,本郡主还嫁不到王府呢。”
  “郡主放心,王爷会被你的真心感动,会慢慢喜欢你的。”
  “但愿如此。好了,都别光说话,动作快点,一会王爷就进宫了。”……。。
  轩王府,敏娴替靖轩更完衣便把他拉倒前厅,祥王和哲王已在等候,见他出来哲王上前笑道:“恭喜大哥!”
  轩王给了他一个白眼。
  哲王仍然嬉皮笑脸地说:“大哥怎么啦?为何拉着一张脸?是大嫂吃醋生气啦?”
  “九弟这话本宫就不爱听了,你大哥娶回来的侧妃还少吗?本宫何时有反对过?”
  祥王接过话:“就是,大哥的侧室虽远不及九弟你,但也不少,大嫂从未有过不满,那胸襟不是一般女人能比的。”
  “那大哥这是?”哲王不解地问。
  “九弟这就不懂了,毕竟你没爱过。大哥这是不愿大嫂再受委屈不愿娶雪雅郡主。对吧?大嫂。”
  敏娴点了点头以示回答。
  “是。小弟是没爱过,不像五哥,心里时时刻刻都惦记这一个人。”
  轩王没有理会他们的对话而是吩咐管家:“曹管家,你带着迎亲队随哲王进宫迎亲。”
  曹管家疑惑了半会应声退下了。
  哲王见自己被点名着急地问:“大哥,别开玩笑,要抗旨你应该早点,都这个节骨眼了,新娘子在宫里等着呢,这时候抗旨真会惹急太后的。”
  “本王没有要抗旨,我朝一直都有例规,纳妾是不亲自迎接的,派个管家去就行了。”
  “可你不同于一般纳妾,这是太后赐婚,你得进宫给太后行礼,给皇上行礼。”
  “本王头疾犯了,进不了宫。”
  “你这是欺君。”
  “头是本王的,只有本王有感觉,皇上又不会头痛。他怎知本王有无欺君?”
  “可万一太后不悦动怒了怎办?”
  “本王头疾犯了,迎不了亲,现在派地位尊贵的哲王爷带领迎亲队去迎亲而不是随便派个管家去,对这位郡主而言已是无上的荣耀,太后又怎敢怪罪?”
  敏娴听完欲劝说“轩—”
  “本王心意已决,劳烦九弟跑一趟。”
  “哦”哲王很不情愿地接过这苦差。


第4章 计划
  哲王走后锦翔带着锦云来到前厅,
  “孩儿给父王母妃请安!”
  敏娴看向二人问:“母妃不是吩咐你们在后院玩了吗?跑这里来干什么?”
  “回母妃,云儿听到五王叔来了,硬是要孩儿带她来找五王叔。”
  祥王一把抱起锦云笑着说:“是吗?云儿如此挂念五王叔呀?”
  锦翔好不留情地打击他:“妹妹不是挂念王叔,只是挂念王叔刻的木玩偶。”
  “是吗?本王经常过府,怎么不知道?该不会是翔儿你自己挂念本王的玩偶而拿妹妹当借口吧?”
  “才不是呢。父王说男儿从小便要有大志向,不能沉迷于玩物。”
  “那翔儿有何志向?”
  “侄儿现在只想练好武功,可以保护母妃和妹妹。可是父王事务繁忙,没有很多时间教我,要是五王叔也能教我就好了。”
  一旁的轩王看向他说:“翔儿,学武讲究的是基本功和心法,你要先练好这两样,不能急于求成。”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父王确实没有很多时间陪你,教你,这样,你每日清晨早些起来,父王指点你半个时辰再去上早朝,顺道送你去太书院上课。下午让曹管家安排人陪你去五王叔府上,让五王叔教你,晚膳前回来。”
  “谢父王恩典”
  “那你就带五王叔去柴房给妹妹刻玩偶。”
  “是”
  三人走后,敏娴略带担忧地问:“翔儿还小,会不会累坏他?”
  “我知道你心疼孩子,你放心,我会让五弟且教且歇的。”
  “我很好奇你每个月逢二,四,六,八尾的日子里,每天下午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这是出于不信任的提问?”
  “不是,我只是好奇。”
  “我会告诉你的,但不是现在,还不道时候。”
  这时下人来报:“王爷,韩大人来了。”
  韩大人正是敏娴的哥哥韩显。
  “下官见过王爷,王妃圣安!”
  “无须多礼。坐。”
  “谢王爷”。
  敏娴知他们有事要谈便说:“你们先聊。我去厨房看看。”说完便走了。
  轩王淡淡地问:“内兄如何看太后这次赐婚?”
  “太后定已了然王爷要对那个原本就属于王爷的位置下手了。”
  “其实本王也曾经想过要放弃那个位置,但是二弟太软弱了,根本摆脱不了太后的控制,欧相那边贪官又太多,太后又有意袒护他,让那些贪官逍遥法外。二弟想法办,碍于太后的阻挠也法办不了,二弟的威信已不足,就算他有振兴大烙之心也力不从心呀!”
  “是呀!皇上经过太后的多次阻挠后已渐渐开始疏远朝政,已不再是当初那位在其位某其职的皇上了,皇权很快就全落入太后手里了。”
  “所以我们不能再等了,许统领的事办得怎样了?”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许夫人出马他不答应也不行。”
  “本王觉得你还是把兵权握在自己手里安全,万一他临阵变卦我们就危险了。”
  “下官怕要求太过会适得其反。”
  “这样,你让他把御前侍卫的兵符给你,事成之后再还给他,把禁军留给他统领,禁军里有我们的人,如果他要反,我们要除掉他也来得及。他要是不在了,禁军将领就都是我们的人了。”
  “王爷似乎忘了还有一位郑副统领,还不知道他会站在哪一边呢。”
  “他会是祥王的人。”
  “属下不明白禁军的人比御前侍卫多为何不让属下掌管禁军?”
  “别忘了禁军是驻守皇城以内皇宫以外的,而御前侍卫则是直接驻守皇宫以内的,要软禁太后,削掉欧丞相一派的势力首要的就是掌管御前侍卫。”
  “属下明白了,属下稍后便去找许统领谈。”
  “要快。”
  “知道。”
  “好了,本王今日心情不佳,你先陪本王去后山练一下剑吧。”
  “是”二人说完便向后山走去了。


第5章 侧室
  敏娴巡视到莲池边的时候,几位美人正背对着她在讨论这位雪雅郡主。
  “雨姐姐,你说这位雪雅郡主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主?”
  “秋雅妹妹问错人了,我那认识这等人物,倒是苏姐姐,毕竟是丞相千金,认识的达官贵人也多。”
  “雨妹妹说笑了,你哥哥虽不及我爹官拜丞相,但也是位三品官,你认识的人应该不少吧。”
  “苏姐姐有所不知,我哥哥一步一步升到这位置不容易,从不让我去打听不该打听的事,以免惹祸,所以我从不打听外面的事。”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她父亲是当年随靖桢王爷一起出征西北的尹大将军,在大战中与靖桢王爷一同战死了,母亲也殉情了。太后见她可怜便封了一个郡主的名号给她,留她在身边伺候,为人怎样我也不知。反正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只不过跟我们一样是个牺牲品。”
  秋雅抢说:“她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目的是家族利益,她的目的是王爷。”
  苏碧淡言:”不管她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她没有伤害到苏家的利益我都不介意她的存在。”
  “我也是。”杨雨附声道。
  秋雅略带看戏的态度说:“看来咱们王妃的好日子可能要过到头了。”
  敏娴不想听到影响她对靖轩信任的话便走过去说:“不管雪雅郡主是什么样的人,目的又是什么,只要你们做好你们分内的事王爷和本宫自会保你们家族周全,明白了吗?”
  三人听到敏娴的声音忙站起来,敏娴说完后她们规矩地应道:“明白。”
  “好了,新人快到了,你们到前厅去吧。”
  “是!王妃娘娘。”
  待三人走后彩云忍不住说:“娘娘,我觉得雅美人这是有意挑起王府各侧室间的争斗,破坏王府的安宁。”彩云是敏娴姨母捡回来的孤儿,比敏娴小5岁,捡回来时才6岁,是敏娴姨母村里的人,父母是打鱼的,在海中遇难双亡了。她与敏娴相伴了十几年,韩显把敏娴接到京城也把她带回来与敏娴作伴。敏娴嫁到轩王府她便以陪嫁丫头的身份来到轩王府成了敏娴的贴身侍女和管事丫头。
  “彩云,这等话不得胡说,被王爷听到了会出乱子的。”
  “是”。
  慈宁宫里,哲王正候着太后和皇上的驾临,片刻钟后传来“太后娘娘驾到,雪雅郡主到”的声音,接着太后便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雪雅郡主便在一旁站着,哲王忐忑地行礼:“臣参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哲王平身。”太后见只有哲王和曹管家,未见轩王,便问发生了什么事,未等哲王回答皇上的到来便打断了,他向皇上行完礼后,皇上也问了同样的问题:“王兄呢?”
  “王兄头疾突犯,不能进宫迎亲,为保郡主颜面特派臣弟带领迎亲队进宫迎亲以表轩王府对此事的重视。”
  太后见轩王没来真有不悦,只是见他派了身份尊贵的哲王来,而雪雅只是侧室,礼法上轩王已给足了她面子,不管他是否真的犯头疾还是有意要与自己作对,太后都不能表不悦。她忍下不悦问:“轩王的头疾太医可有去瞧过?”
  “瞧过了,吩咐休息四五个时辰,王兄怕耽误了吉时便让臣弟来了。”
  “辛苦哲王了!”
  “不敢不敢。”
  太后转过头对雪雅说:“轩王要帮皇上处理政务,时常会犯头疾,你以后要好好照顾他。”
  “是!”
  “好了,时辰到了,上轿吧,走吧,离开这里,这里不是你该留的地方。”
  “太后,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有心就好。走吧。”


第6章 迎亲二
  雪雅拜别太后之后便上了花轿,哲王带着迎亲队向轩王府走去。路过京城的市集时百姓们纷纷议论。
  甲:“皇家娶亲就是不同凡响,娶个侧室都如此气派。”
  乙“听说这雪雅郡主貌胜轩王妃呀!”丙“你又没见过轩王妃,你怎么知道?说不定王妃貌胜她呢。”
  丁“再漂亮也都是轩王的女人,与我们何干?
  甲:“这雪雅郡主虽只是个侧妃,可婚礼不比当年的王妃逊色呀!”
  丁:“她虽只是侧妃,但是太后身边最宠的郡主,太后怎会样她的婚礼逊色?”
  乙:“哎,坐在马上的不是轩王吗?怎么没穿喜服?”
  丙:“那是哲王爷。”
  丁:“不是轩王爷娶亲吗?”
  “这你就不知了吧,轩王爷与王妃夫妻恩爱,王爷必会顾及王妃的颜面,这郡主只是侧室,王爷可不用亲自迎娶的,派哲王爷去是免得太后怪罪。”。。。。。。。。。。
  花轿缓缓来到王府门前,轩王没有出来迎接,只有王妃带着其他几位侧室在门口迎接,送亲的嬷嬷扶着郡主随王妃进了王府,其他侧室跟在其后,人群循循来到前厅只见轩王身穿暗红喜服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王妃走到另一主位上落坐,接着管家高声喊“拜天,一拜”嬷嬷扶着郡主转身叩了个首“二拜”郡主又叩了个首,“三拜”郡主再叩了个首。“敬茶!”嬷嬷扶着郡主转过身,下人端来两杯茶,郡主端起一杯移步到轩王面前弯腰道:“王爷,请用茶!”
  轩王没有正眼看向她而是看向一旁的敏娴接过茶喝了一口便递回到她手里。
  郡主端起另一杯走到敏娴面前弯腰说:“王妃娘娘请用茶。”
  敏娴强笑着接过茶小抿了一口递回给她说:“郡主辛苦了!”
  接着管家高呼“礼成!”
  郡主便被扶进了新房。烙朝娶侧室的拜堂礼只需‘三拜天及向夫君和正室敬茶’,而夫君和正室是同辈,敬茶无须跪拜。
  礼成后轩王便向后院去了,王妃敏娴把宫里来的送亲队打发回宫及招呼宾客,送完宾客后敏娴满带疲惫地回到梅园,吩咐彩云去准备沐浴之需后便推开们进房,见轩王正坐在桌子旁边看书便问:“王爷怎么在这?”
  轩王转头看向她说:“王妃希望本王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