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安学的奶嬷嬷得了这话,才转身回去。

    文安然则是干脆的多,直接派人送过来一本琴谱。

    风重华笑了笑,就收下了。

    周琦馥过来坐了好大一会,嚷嚷着礼物太过贵重,她不好还礼,让风重华赶紧成亲,她好备一份大的礼包。

    俩人就开始笑闹起来。

    第二日一大早,风府那里送来了信。

    风重华看完了信,气得脸色发白。

    这个风慎果真是不想去山西了,不仅不想去山西,反而想娶宋夫子的女儿为妻。

    因为这件事情郭老夫人与他吵了数次,说五千两银子已经给了晋商,你若是不去山西,只怕这银子就打水漂了。

    可是风慎却以不是他出的银子为理由,逼着郭老夫人答应他的请求。

    郭老夫人也真没用。

    做母亲的,居然拿捏不住儿子了?拿捏不住儿子,不是还有郑白锦吗?

    可是看郭老夫人的回信,竟是连郑白锦也开始不听她的话了。

    她就问许嬷嬷:“宋夫子夫妇回去以后可闹了?”

    许嬷嬷点了点头,“闹得极很,宋夫子拉着女儿说要回家,可是二老爷又不舍得。说要来找姑娘评理,幸好被老夫人劝下了。”

    也幸好风慎没来,看姑娘这样子,只怕会立时给他吃个憋。许嬷嬷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腹诽道。

    想娶个年轻美貌的美姣娘做续妻?做白日梦吧!

    风重华冷冷一笑,心里拿定了主意。

    过了一会她去见周夫人,说起了风慎的事。

    “到现在还不走,这么说他是不想去山西了?”周夫人皱起了眉头。

    “是,”风重华不慌不忙地道,“他磨磨蹭蹭地到现在都不走,想必是看着大表哥中了状元,他能抖状元姑父的威风,现在又想娶宋夫子的女儿小宋氏为妻。可他不想想,这世上岂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周夫人握手成拳,放在唇下轻咳了一声,“这么说,你已有了主意?”

    风重华微微颌首,冷笑道:“他不是想娶妻吗?给他娶个就是,只是娶的是谁,如何娶,可就由不得他了。”

    周夫人抿紧了唇,望着风重华。

    风重华勾了勾唇,一双杏眸熠熠生辉。如鲜花般的唇瓣轻轻挑着,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她的双眸明亮,如同一汪秋水。笑容里带着丝莫名的魔力,令周夫人有些困惑。

    周夫人开口问道:“娶亲?娶谁?”

    “我知道城西有一户姓柳屠户,他的妹妹柳氏因夫死大归娘家。舅母若是有意,可以派人打听一下。”风重华半眯着眼,一张倾国倾城的脸上带着冷冷的笑容。

    周夫人举起一根手指,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轻轻挑了下眉尾,“可知她家相公是得了何病?”

    “犯了疯病想要砍柳家姑姑,结果被柳家姑姑反手夺了刀,一刀捅死了。”风重华声音柔和,语气不疾不徐,唇角含着笑,“舅母瞧着这门亲事如何?若是我父亲真不去山西了,您就替我父亲去柳家提亲如何?”

    不去山西,行啊!

    只要她舅舅文谦相中了,女方就是坨屎风慎也得娶回家,谁叫风慎逼死了文谦的亲妹妹呢。

    风重华见过柳家姑姑,生得膀大腰圆,一身横肉。虽然脾气暴些,可是心眼却挺好。

    柳家姑姑自打小接受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对于丈夫,她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丈夫不成材,那就打到成材为止。第一个丈夫,就是这样打死的。

    风重华喜欢柳家姑姑。

    周夫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风重华,心中跳个不停,只觉得全身的血液加速流动,仿佛一下子聚到头顶。

    她软软地靠在锦枕上,瞪大双眼看着风重华,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锳。”周夫人表情复杂地看着风重华。

    等到文谦晚上回来,周夫人与丈夫说了此事。

    文谦半天没有言语,用力闭了闭眼,吩咐周夫人依着风重华的话行事。

    翌日,风重华命许嬷嬷与荣大管家将柳屠户请过来。

    你不是想续弦吗?不是不想去山西吗?

    我就把柳氏送给你。

    许嬷嬷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柳屠户长得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可是站在光可鉴人的水磨石地面上,却是扭扭怩怩地垂着头,生怕一不小心就吓坏了贵人。他穿了一件青灰色的短袄,外面罩了件丝绸褂子,脚脖子处系了一条鲜红的丝带,露出一双蒲扇大脚。

    “见过夫人,见过县君。”柳屠户跪下行了礼。

    前些日子风重华从玉真观回来时,路上遇到了他。当时他正领着妻子和妹妹在街上闲逛,后来因人太多挤到了风重华的马车。

    风重华就此与柳屠户一家认识。

    这才动了心思。

    周夫人朝着柳屠户点了点头,亲切地道:“你就是柳屠户?快点起来吧,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以后可不能再磕头了。”周夫人虽是有些嫌弃柳屠户粗鲁,可是既然风重华满意,她也只有认了这门亲戚。

    听了这句话,柳屠户的目光顿时呆滞起来,脑袋轰的一下就炸开了,沉浸在眩晕而喜悦的情绪中。

    一家人?周夫人居然说以后与他就是一家人了?

    看到柳屠户的样子,风重华笑了笑,端起茶盏遮住了小半边脸。

    柳妻战战兢兢地往风重华那边瞟了一眼,只觉得风重华的行为说不出来的赏心悦目,好似行动流水一般。

    这般的从容与优雅,是她这一生也从未见过的。

    柳妻急忙垂了眼皮,规规矩矩地立在柳屠户身后。

    周夫人笑着道:“……这个要结亲的人是我外甥女的父亲……与我们文府乃是姻亲……早些年府里也是有着安陆伯的爵位,只是子弟们不争气,辜负了先祖……”

    这些话,柳屠户全然没听清,他唯一听清的就是那句安陆伯。妹妹居然要嫁给一位官老爷?这可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轮到他老柳家了?

    看着柳屠户的表情,风重华微微而笑。

    看到柳氏那一刹那儿,她心底就浮现出如果把柳氏许配给风慎会是什么光景的念头。

    前一世,风慎将她许配给叶宪。

    一是为了叶宪的六万两聘礼,二是为了羞辱她,三是因为她年龄大了风慎失去了兴趣。

    这一世,也轮到她做相同的事情。

    只不过,若是柳氏嫁给风慎,只怕还是抬举风慎了。以风慎的为人,哪里配得上柳氏?他也就配娶宋夫子的女儿。

    思及此,风重华放下茶杯,唇角含着笑:“若是柳氏愿嫁,聘礼与嫁妆皆由我来承担。”

    柳妻怔了怔,拿手捅了捅柳屠户。

    俩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周夫人笑着端茶送客。

    等柳屠户夫妇走后,担忧地道:“那边……能认这门亲事吗?”周夫人细细打量风重华的神色,想从她脸上看出点端倪来。

    风重华笑得云淡风轻,“由不得他不认!他不是想娶宋夫子的女儿吗?那就让他娶好了。只是洞房里的新娘是谁,那就我们说了才算。”

    周夫人神情震动,登时理解了风重华的意思。

    送他柳屠户夫妇回去的路上,许嬷嬷提点他们:

    “这女人嘛,最重要的就是要相夫教子。把丈夫教好了,教到正道上,比什么都强。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教夫嘛,想来也是差不多的。”

    柳屠户猛地挺起胸膛,他妹妹别的不行,相夫教子那是最在行。

    以前的那个妹夫就是不听话,不往正道走,好好的一个人非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结果妹妹不是照样把人给教育改了吗?自打跟妹妹成亲后,就再没偷过别人家一只鸡。

    偷一回打一回,打个十回八回就再也不敢偷了。

    就是人长得太瘦弱,不是能抗打的。

    “我们风府以前的爵位是安陆伯,也是以军功起家的……”许嬷嬷一脸的与有荣焉。

    原来是军营里出身的?那肯定抗捱啊。

    柳屠户的胸膛越挺越高。

    “若是柳家姑奶奶进府后能生个一男半女的延续香火那就好了!我们姑娘现在只有庶弟庶妹,要是有个嫡亲弟弟不知她会多高兴呢。”许嬷嬷笑眯眯地给柳屠户递着刀子。

    送完柳屠户回来,许嬷嬷笑着向风重华回禀:“姑娘,既然柳家那边同意,几时成亲啊?”

    风重华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道:“不急,等山海舅舅回来再说。”

    山海舅舅回来,十个风慎也不够他一拳揍的。

    “你再跑一趟,就说让祖母为父亲准备成亲之事。”风重华勾唇笑了笑。

    许嬷嬷皱了皱眉,低声道:“若是老夫人问起来,我如何回答?”

    “就说我同意他娶小宋氏。”风重华翘了翘嘴角,低声吩咐许嬷嬷,“从双鱼胡同出来后,别忙着回府,你和荣大管家去瞧瞧那宋家住在何处,然后再在左邻右舍打听一下宋家的风评。”想必以宋夫子的为人,风评必不会好。

    风评不好,她就好下手了。

    说完这些话,风重华与许嬷嬷交换了一个了然于心的眼神。

    回到家后的柳屠户,立刻找妹妹找来说话。

    “刚才,我去了趟百花井巷,那边说要定下你与风府二老爷的亲事。”

    柳屠户一脸的严肃,看着身材矫健的妹妹,头大如斗。谁见过把丈夫活活打死的?要不是那边的人害怕柳家人多,不敢上衙门告状,只怕妹妹这条就只能给妹夫抵命了。

    “哥哥你哄我,真当我是三岁的娃儿?哪有姻亲给别人订亲的道理?”柳氏双眼圆睁,反瞪了回去。

    “你知道个屁!”柳屠户啪一下拍了桌子,却又害怕被别人听见,又压低了声音,“你可知道风府的二老爷两年多前逼死了文氏的大姑奶奶,文府这是找机会报仇呢。”

    柳氏这样一听有些害怕了,她虽然敢打死丈夫,那是因为她知道丈夫家人丁单薄,不敢拿她娘家怎么样。

    可是现在要嫁的人以前可是个伯爷啊,虽然现在不是了,拿捏起她这个升斗小民还不跟玩儿似的?

    “我不嫁!”柳氏蹦了起来,她可不想死。

    柳屠户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你怕个球!有文府在你身后站着,只要你不把人打出个三长两短来,就没事。”

    不对!柳屠户呸呸了两口。

    谁见过还未成亲就先商量着打丈夫的?他觉得自己被许嬷嬷一路上的话带偏了。

    他指了指桌子上的绫罗绸缎,“你以为文府为啥看中了你?还不是因为你那两三膀子力气?以后你嫁过去就是贵人家的奶奶。上百个下人侍候着你,吃饭喝水都不带动手的,自然有人举到你的嘴边。你瞧瞧这些绸缎,咱们家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若是你嫁给风家老爷,以后能一天换三套不重样的。”

    “妹子,你哥我杀猪杀了一辈子,虽然不太懂人情世故。可是我知道一个理儿!既然今天文府的人把我叫了过去,那就证明他们确实是看中了你。以后有文府撑腰,你还怕什么?而且风府的嫡女……哦,就是那位明德县君,曾许诺给我。若是你生下一男半女,她可以代为教导。你想想,以后你的孩子就是被县君给教养长大的了,以后你的孩子就喊状元公为表哥了。以后你的孩子就可以出人头地,就可以读书写字考状元。”

    柳氏沉默了。

    “那官府上的户籍明明白白地写着,我就是个杀猪匠,将来你侄子你侄孙这辈子也会按着我的老路走。可是你不同啊!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抓住呢?旁的不讲,就说说你侄子。他快十五了,大字不识几个。若他没托生到咱们家,他就能读书写字考个功名,也能替你嫂子挣个凤冠霞披和诰命回来。”

    “妹子啊,我也不求啥!我只求你替咱柳家改改门庭,做哥哥的我就是现在死了也甘心……”

    “退一万步讲,就是婚礼不成,你也不损失啥!文府讲过,他们送来的两千两银子和聘礼,是绝不会收回去的。就是实在不成,就凭着这些嫁妆,难道你还不能嫁个好人家吗?”

    柳氏哇的一下哭了出来。呵呵呵,腹黑的风重华来咯!!!!不过,你们以为风慎就这样罢休了吗?不,作死是无止境的。且作且死,恨无止境

 第100章同意

    第二天,柳屠户过来递了柳氏的生辰八字。

    周夫人也派余嬷嬷去风府索要风慎的生辰八字。

    郭老夫人心中疑惑,询问余嬷嬷:“你们那边要慎儿的生辰八字做什么?”

    余嬷嬷低头微笑,恭谨地道:“我们老爷与夫人听说风家二老爷要娶亲,想合一合新人的八字。”

    确实是有这个规矩,男方要继弦时都要先将八字交到原配的娘家合一下,免得冲撞原配娘家。当然了,也有很多原配娘家不愿意让男方这么快娶亲,就用八字不合阻挠婚事。

    不过呢,这都不起什么作用,男方只要想撕破脸,该娶还是娶!

    一般情况下,这都是走个过场。

    女方娘家为了原配留下的孩子,也不会为难男方。

    郭老夫人以为文府的人是想借此阻挠,就将风慎的八字交了出去。

    余嬷嬷懒得与郭老夫人解释,拿着风慎的八字回了府。

    周夫人直接派人将八字送到了柳屠户家中。

    风重华则是在听荣大管家回报宋夫子家的情况。

    “……宋夫子为人悭吝,与四邻经常为了琐事争吵……嗜酒,经常打他的浑家……四邻一提及他,皆是摇头……他本来有一子两女……大儿子还未长成就夭折了……两个女儿一个被拐子拐走了,另一个就是小宋氏……”荣大管家顿了顿,接着道,“也有人说,被拐子拐走的女儿,其实是宋夫子给卖了……”

    风重华听了这里,不由挑眉。

    “小宋氏今年十一二岁,生得模样还不错……”荣大管事撇了撇嘴,又道,“宋夫子待这个女儿倒是舍得,四季衣服添得齐全。四邻都说他这是待价而沽,想为小女儿寻个好婆家。我昨日去的时候,街坊已经传开了,说宋夫子把女儿嫁给了富贵人家为妻,收了好几千两的聘礼……”

    风重华冷冷一笑。

    算计这样的人家,她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她抿了一口茶,低声道:“街坊可有能收买的?”

    “市井粗人,没见过几两银子,自然好收买。”荣大管家笑了。

    “这样便好。”风重华拿出五十两碎银放到桌上,“你找人散布谣言,就说宋夫子一家是走空门的,想空手套白狼。除此之外,旁的不要多说。还有,你再找个与我父亲长得相似的人。”

    荣大管家接了银子,出门办事去了。

    风慎不去山西,晋商那里自然要去回个话,风重华又找来许东备了份厚礼去拜访晋商。

    晋商少不了埋怨许东几句,却把银子退了回来。许东就留了五百两银子给那晋商,说日后好相见。

    晋商笑了笑,倒也没推辞。

    只是许东却不知道,等到他从晋商那里走后。晋商后脚就出了家门,往汉王府后巷去了。

    韩辰接到晋商的回报,轻轻颌了颌首,说了声知道了。

    风重华隔日还给郭老夫人两千五百两银子。

    她说得很清楚,晋商知道风慎不去,只愿还两千。多出的五百两,是她庆贺风慎成亲。

    郭老夫人一听晋商不愿还银子,立时叫范嬷嬷责询风重华。

    风重华就道:“能要回两千两已经不错了,这还是看在我舅舅的面子上。若是换了旁人……”她冷哼几声,不再看范嬷嬷。

    范嬷嬷打了个寒颤,将她的话转达给郭老夫人。

    一眨眼的工夫,郭老夫人‘丢了三千两银子’,气得她叫过风慎大骂了一通。

    风慎挨了骂,自然要去文府找风重华。在文府大门前刚刚站定,就被文府的下人一顿乱棍打了出去。

    文府的下人一边打一边骂他,“不知羞,害死了我家的姑奶奶居然还敢再登我家的大门!今日打死你个混蛋给我家姑奶奶出气。”

    风慎被这句话吓得要死,立时抱头鼠窜。

    轻易不敢再登文府的大门。

    风慎挨了打,心中暗暗发狠,非要好好办一场婚礼不可,要按着风重华的头让她跪在自己面前。

    风慎要娶妻的消息传到内宅,令郑白锦惶恐不已。

    她急忙与风明薇和风绍民商量。

    风明薇不满地扫了她一眼,“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件事情,难道你能管得着?”若不是郑白锦无能,能会由妻变妾?害得她现在成了庶女。

    而且这些日子,徐飞霜光顾着去巴结讨好韩辰,把她给忘了。

    父亲要娶谁,她才懒得管。

    最重要的是,她能不能在贵人面前站稳脚跟。

    风明薇嫌弃地捏了捏了袖口上的刺绣,看了看坐立难安的郑白锦,装模作样地道:“我听说定国公府有意将徐飞霜许配给汉王世子,以定国公府的势力,想必这门亲事是成的。娘亲也莫要把眼睛只盯在内宅这三寸地方,好歹看看外面。父亲就是娶了妻又如何?他是能做官还是挣银子?将来我和弟弟,还不得娘亲操持?你不如趁现在把掌家大权要过来,到时新妇纵是进了门还不得听你的号令?”

    郑白锦本就没了主意,这会听到女儿这样说,不由得连连点头。

    风绍民也道:“娘亲,姐姐说得极是。我听说那徐县主虽是为人跋扈,可是心思却不够用。若是姐姐能搭上她这条线,对姐姐来讲也是好事。大姐姐虽是嫁到会昌候府了,可是依我之见那是靠不住的。以后咱们家里如何,还得看姐姐才是。”他又道,“母亲不如拿出银两,给姐姐做几套新衫新裙,也让她别在徐县君面前落了面子。到时,徐县君真能嫁到汉王府,以姐姐与徐县君的交情,将来也能善待姐姐。”

    听完儿子的话,郑白锦不由双眼发亮。

    是呀,谁不知道汉王世子韩辰极得陛下信任。若是女儿能做汉王世子的妾室,这也是她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原先她还觉得不错的文安然,这会与汉王世子一比,顿地被踩到泥土底下。

    母子三人就不再提风慎,转而商量起了风明薇的未来。

    ……

    ……

    既然要娶亲,半点也不敢马虎,风慎去宋夫子那里纳采。

    宋夫人子向他要一千两银子的聘礼。

    风慎死活不给,结果俩人争执了数个时辰,最终降到六百两。

    对于这个数目,宋夫子很是满意。

    六百两,足够他们一家风风光光过好几年好日子了。

    与此同时,文府也郑重地向柳屠户下了聘礼,聘礼就是风重华扣下的两千两银子。

    荣大管家找来的那个与风慎长得有三四分相似的人,风风光光地送到了城西柳屠户家中。

    于是,城西很多人就见到了柳家的未来女婿‘风慎’。

    顿时对柳家刮目相见。

    就连本坊的里正亲自前来拜访柳屠户,问有没有需要用到着他的地方。

    里正走后柳屠户与浑家商议,准备掏空家底嫁妹妹。

    柳妻也是个爽快人,知道小姑子嫁人是柳家的大事,咬牙同意。

    柳氏哭成了个泪人。

    ……

    ……

    于是,风府与文府的聘礼同时出了府,同时入了女方的家门。

    只是两家谁也没告诉对方。

    等到风慎觉得差不多了,决定写婚书时,他突然醒悟。没有文谦的许可文书,他这次的娶妻就是个摆设。

    可是,他却不敢去寻文谦……

    这时,他想起了发誓再也不管他事的郭老夫人。

    若是让郭老夫人去求文谦,说不定文谦就会抹不开脸,写下那份许他娶妻的文书了。

    “我让你们去山西,银子我也出了,结果你说不去就不去,害我损失了三千两。现在你倒涎着脸来求我,想让我去寻文家舅老爷,你把你的脸当成盆使吗?行啊,你让我去求文家舅老爷,先把我银子还我!”郭老夫人不屑地看着儿子。

    一提到银子,风慎落荒而逃。

    幸好还有小宋氏,能排喧他的郁闷。

    宋氏今年才十一二岁,正是一朵鲜花含苞待放的时候,眼看着这朵含羞带怯的玉兰花即将为他盛放,风慎觉得心里都是痒痒的。害得他每次看到宋氏那又慌又怕夹杂了一丝羞怯和娇弱的神情,都恨不得搂在怀里一番。

    ……

    ……

    荣山海一家人终于从太原来到了京城。

    文安学与文安然俩兄弟在城外迎接,被状元公亲自迎接,荣山海吓得连忙滚鞍下马。

    “怎敢劳您迎接?这可折煞我了。”荣山海诚惶诚恐。

    文安学却笑着携起他手:“这次劳山海舅舅从太原到通州,本来就是我欠山海舅舅的。”

    初夏的上午,太阳已经开始火辣辣的,照得人身上有些燥热。

    荣山海觉得后背冒出许多汗来。

    荣山海回来,家中自然要摆宴。

    一家人就将荣山海当做客人似的对待,请他与文谦坐在上首,荣大管家做了陪客。

    儿子荣启飞与文安学兄弟坐在一起。

    妻子冷氏,女儿荣云烟,与周夫人还有鲁氏一桌。

    周夫人看了一眼略有些拘谨的冷氏,笑道:“你们回来了,现在就差琼珠与江宁了。若是他们夫妻也回来,这一家子人就算是聚齐了。”

    听了这句话,冷氏略略放开了点。

    用过膳,小憩了片刻,风重华站在庑廊下思索着该怎么样与荣山海提风慎的事情。

    身后突然传来荣山海的声音:“我听夫人说,姑娘想把柳氏嫁给风家二老爷?”

    风重华点了点头。

    “我确实是如此打算,”她直言不讳,“就是此事还须得山海舅舅来操作。”

    荣山海没有立时做声,而是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了庭院。

    春末初夏的风,卷着微灼的热浪,缓缓吹过院中。于是枝叶摇曳,风笼着草树卷着花香,绕着曲水斜桥飞舞,一时间香满庭院。

    “他害死你娘,你怎么做都不过份。只是……”荣山海转首看向风重华,“你要小心,不要伤着自己才好。”

    荣山海说完后,就大踏步的离开。

    风重华觉得脸上有些凉,用手一抹,却是泪水。

    前世后世活了快七十年了,也只有在文府她才活得肆意妄为。

    她说要将柳氏嫁给风慎,舅舅舅母二话不说就顺着她的心意。山海舅舅什么原因都不问,只要她保着自己就好。

    一家人都这么宠着她,不管她做什么,哪怕将天捅个窟窿出来,他们也愿意默默帮她补好。

    风重华站在夕阳下,晚霞给她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金色。

    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详和与安宁。

    有这样的亲人在身边,她还求什么?

    ……

    ……

    翌日,郭老夫人带着礼物领着风慎求见周夫人。

    周夫人看着拜帖笑了笑,让下人把郭老夫人与风慎领到暖阁见面。

    风重华立在黑漆象牙雕芍药座屏后,听着周夫人与郭老夫人说话。

    “一娶从父,再娶从已。他年纪大了,身边总是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郭老夫人涎着脸道。

    她其实不想来。

    可是风慎却告诉她,若是不去求文谦,以后他就不养郭老夫人了。反正他现在贱命一条,什么都不怕。

    郭老夫人不怕他,说自己还有风绍元。

    风慎就告诉他,这世上没有儿子还在就让母亲跟着孙子过的道理,所以他是肯定要把郭老夫人接到二房的。

    郭老夫人听到这句话,吓住了。

    如果风慎真这么做,任谁也说不出风慎的不是来。

    等到她去了二房,还有命在吗?

    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跟着风慎一起来文府赔礼求情。

    “我妹妹去世还未满三年呢,怎么你们家就要再娶了?”周夫人虽是准备写这份许可文书,可是该说的话还得说。

    郭老夫人就狠狠地瞪了风慎一眼,让他自己回话。

    风慎笑着站了起来,陪着笑道:“说起来也是为了文氏,前些日子我梦到她。她问我过得怎么好,有没有吃好穿好。我说现在还是一个人,她还哭了好久。您也知道文氏是个善心人……她既然这样给我托梦,想必也是不希望我一个人孤伶伶的……”

    周夫人眼睛眯了起来,她倒没想到风慎居然满口胡言。强忍了心头的怒气,面上却做出相信他的样子:“也罢,既然是妹妹托了梦,我就不做这个恶人了。”

    风慎闻言狂喜,向着周夫人连连揖首。

    周夫人冷笑,又问起了风慎的婚期,准备何时去官府办理婚书。

    风慎的态度很恭谨,不仅细细地回答了周夫人的问题,还细心地点明让文谦一定同时与他去顺天府把这份婚书给签了。文谦不签字画押,顺天府的户吏就不会出具婚书。没有婚书在手,他八抬大轿娶的宋氏连个妾都不算。

    “这是自然,不劳你吩咐。”周夫人嫌弃地瞪了他一眼。

    郭老夫人看着喜气洋洋的儿子,觉得心口堵得难受。

    等到郭老夫人与风慎走后,风重华自黑漆象牙雕芍药座屏后转了出来。

    “舅母,户曹那里都安排好了吗?”

    周夫人颌首,薄露笑意:“安排好了,到时官府户籍上面,将会落柳氏的名字。”

    听到舅母这样说,风重华冷冷地笑了起来。只要官府户籍上落的是柳氏之名,哪怕你风慎告到皇帝那里也告不赢。

    至于风慎手里的那份假婚书如何处理,就要看山海舅舅的。一转眼,今天是第一百章了,庆贺一下,撒花

 第101章筹划

    周王府位于什刹海的西南角。

    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为前厅、中堂、后堂。大门三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

    周王府的中路正房位于中轴线上,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亲王的威严和气派。

    韩辰穿过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向前走了不多远,就看到身着道袍,一脸饱经风霜之色的周王站在银安殿台阶上望着那株银杏树发呆。

    韩辰的脚步顿时缓了下来。

    那株树,是周王妃张氏嫁到梁国公府为三儿媳时亲手植在院落里的,张氏年纪小,好几年出所出。别人都劝周王再纳一房姬妾,可是周王始终不同意。后来,张氏生了淳安郡主。

    再隔了几年,又生下了周王的长子。

    永安帝夺了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