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苍壁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弥坏镁俚缎榛我皇剑慵饣兀缮砗蠖荨V豢上拥盟浼笆保垴侨幢幌羯偾涞某そ8钊チ艘豢椤
  魏让心悦诚服,叹道:“小王爷今时回来,剑法又比半年前精湛许多。”
  “魏叔承让,你的绝技飞刀还未出手,我不过侥幸胜了半招罢了。”萧少卿收剑回鞘,坐在墙角的石桌旁饮了口茶。
  魏让憨厚一笑,亦在石桌边坐下。他有着江湖人的豪爽粗直,此刻心里对萧少卿是真心佩服,还是忍不住继续夸赞:“小王爷如此年轻,能有这般的身手已属罕见。”
  “你是未逢北朝的商之君,”萧少卿一笑放下茶盏,岔开话题道,“听父王说,魏叔前不久曾被人伤到了右臂?”
  “是,那夜在慧方寺,王爷让我暗中保护太子。有人搅动暗夜,大乱寺中,当时情形混乱,魏让惭愧,竟被众人当成是盗佛像的贼。而那时有人趁乱暗使匕首靠近太子,我在情急之下只能使出飞刀,岂料回身时一个不留神,竟让一个少年刺伤了右臂。”
  “少年?”萧少卿道,“看来身手倒是了得。可查出那少年的来历?”
  “王爷查了,说是云氏家仆偃风……”魏让话音未落,忽觉墙外柏树上传来的细碎动静有些不寻常,扬袖便甩出一把飞刀,喝道,“谁?”
  “啊!”树枝间隐忍下的低柔呼声有些异样的熟悉,萧少卿心中一动,抬眸时,只见一道黑影鬼魅般横空掠过柏树,伸臂抱出一个身材纤柔的紫衣人,自茂密的树叶间缈然离去。
  魏让正要掠身追赶,萧少卿却伸手拉住他,摇头道:“魏叔,不必追了。”
  那紫衣人是谁他心如明镜,至于那个黑衣人――如此出神入化的轻功,且在此刻出现――萧少卿心中一凛,转身正要出静风轩,却见萧璋的亲卫已急步过来,言道:“王爷请小王爷去趟书房。”
  正如萧少卿所料,湘东王府今日被人夜闯的动静果然非同寻常。书房里,萧璋背着手来回踱步,掌中握着一份锦书,面色有些凝重。听到萧少卿走入书房的脚步声,未及他行礼萧璋便开口问道:“你随殷桓在南蜀作战半年,可知他手下有个名唤常孟的谋士?”
  萧少卿道:“知道。”
  “常孟是柔然人,”萧璋盯着他,面容冷俊,“这,你知道麽?”
  “柔然人?”萧少卿皱眉,“我素来在前锋营,那常孟却是跟随殷桓身侧的亲信谋士,平日接触甚少,倒不曾发觉。”
  “你先看看这个吧。”萧璋叹了口气,将手里的帛书递过去。
  萧少卿飞速阅罢,冷笑道:“殷桓也可称是贪得无厌了,他的荆州军每年享用朝廷分配下来最多最好的兵器,还嫌不够?居然私通柔然人购买铸兵器的精铁,其中必然所图不浅,当真是好日子过得不耐烦了!”
  萧璋坐回书案后,沉默不语。
  萧少卿疑道:“父王又如何会有殷桓和柔然人私约的盟书?”
  “今夜有人送来的,”萧璋望着一旁大开的窗扇,眸光深邃,“那人身法如鬼魅,竟丝毫不避讳我在书房,将帛书直递到我眼前,然后却安然离去了。”
  “这等身手?”萧少卿蓦然想起方才掠过树上的那道黑影,心中了然。他转身坐到书案一旁,沉吟道:“可是他送此帛书来给父王目的为何?若要向朝廷举报殷桓,不必送到湘东王府。若是他和殷桓有仇,依他的身手,殷桓有十条命也不够他杀的。”
  萧璋揉起额角,叹道:“为父也困惑此事。”
  萧少卿手指敲打书案,又思了片刻,双眸一亮,笑道:“原来如此。”
  萧璋道:“什么如此?”
  萧少卿道:“父王觉得,若此时将此事举报朝廷,殷桓会获什么罪?”
  “常孟猝死狱中,想必殷桓已料到此事会被别人知晓,一些证据肯定早被毁灭,到时有凭无据,彼此不过一番口舌之争罢了。”
  “所以那人未将此盟书送至朝廷,”萧少卿道,“那既然没有证据,父王你信不信殷桓会私通柔然?”
  萧璋冷道:“殷桓是何等的狼子野心,天下有人比我更清楚?”
  “正是因为如此,想来送信那人必然也知道父王与殷桓的仇隙。所以将盟书直接送给你,不是为了举报殷桓,而是顺水推舟的人情,为给父王一个警示。”
  萧璋听到这里渐觉神思清明:“我儿的意思是……”
  萧少卿缓缓道:“殷桓私下勾搭北胡柔然人,凭这一纸盟书要朝廷现在拿下殷桓是不可能的事。他荆州军拥兵二十五万,东朝其余的军队加起来都不及他多,且殷桓刚打完南蜀的胜仗,民间声望如日中天,此刻不管朝廷有没有此心此力,都不能妄动他。而荆州位于东朝最西,邺都所在的扬州却在东朝最东,殷桓若图不轨之举,中间必要经过父王镇守的江州和子瑜小叔叔镇守的豫州才能有所成。此人送信过来,不过是让父王提高警觉罢了,免得到时哪一日殷桓突然起事,父王镇守的江州没有丝毫准备,便是放任荆州悍骑直奔邺都城下的弥天大过。”
  萧璋在他的话间倒吸一口凉气,深有感慨道:“殷桓不除,东朝一日不安,将来的大乱,如今已经可窥得一斑了。”
  萧少卿笑道:“父王,不要忘了,你还得立即通知一人。”
  “我知道你说的是谁,”萧璋有些无奈道,“怕就怕你小叔叔至今仍不肯原谅为父。”
  “不会的,”萧少卿一笑,“昨日在清林苑,父王的马鞍松了,还是他悄悄给父王重新安好的。”
  “当真?”萧璋搓手握拳,欣喜得难以相信。
  萧少卿微笑道:“小叔叔的心思其实比一般人想象的要细很多,他也比寻常人明智豁达很多,所谓大智若愚,便是如此了。父王现在不妨命人去华阳公主府请了试试看。”
  萧璋畅意大笑:“好,好,这就命人去请。”
  萧少卿出了书房,招来一个侍卫,扔给他一张令牌:“替我送到太傅府,交给明嘉郡主。”
  侍卫摸摸脑袋,分不清状况,小心翼翼道:“小王爷,这可是通行湘东王府和江州军营的令牌。”
  “我自知道它的重要,你只管送去便是,”萧少卿悠然一笑,又加了句,“再替我问候郡主的伤,告诉她,墙上君子做多了,可是会送命的。”
  “啊?”侍卫彻底茫然。
  “去罢!”萧少卿笑意微冷,拂袖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求剑试心,求策试诚

  
  横穿都城的曲水延绵悠长,流经各处都有不同的意境。东侧流枫岭下的碧秋池固然是繁华热闹,西侧广潜山下,却也有嶙峋山岩,幽谧空谷。夜色已是极浓,广潜山下无人行走,唯山脚河流上漂泊着一只轻舟,灯火隐隐,随风飘摇。
  “你轻点。”船舱里传来不满的嗔责。
  舱中烛火正随着波浪的拍打晃悠不定,说话的少女面庞皎洁,左手按在右臂上,白皙细长的指间正流着殷红的血液。她蹙起眉看着身前一脸寒霜的黑衣男子,恼道:“你还生气?那魏让说自己的右臂被你的随从偃风弄伤了,今日就来伤了我的右臂。所谓因果相报,本也没错,可为什么是报在我的身上?”
  还不是因为你自己不自量力学人家做梁上君子?
  黑衣男子冷冷看着她,虽不发一言,但眼中的鄙夷却已说明了所有心事。
  少女终于被他看得心虚,红着脸撇开目光,将手里一直捏着的飞刀扔在桌案上,赧然道:“那日你给了我飞刀后,我回府问过三叔,他认得这飞刀是江湖游侠魏让使用的暗器。前几日在清林苑,我才知道魏让如今是湘东王萧璋身边的人。七郎也曾和我说,那夜在慧方寺里,是使着飞刀的人有意刺杀太子,但依我看,萧璋却并非这般大逆不道的人。你大概也听说了,过了明日我就要去北朝,但心里的疑惑终究放不下,所以今夜才冒险探行湘东王府的。”解释完,她又补充道:“我不是不自量力,只可惜经验尚浅,今后多走几趟就好了。比如你,来去如此自如想必这些年没少干过……啊!都说了你轻点!”
  云憬听到后面耐心丧尽,一把夺过她的手臂,拉开她捂在伤口的手,湿过丝帕便擦上那道伤痕。想是夭绍当时闪避及时,刀伤看起来并不深。虽是如此,那伤口衬着周遭雪白晶莹的肌肤,还是显得格外地狰狞。他的心没来由地被疼痛怜惜的情绪紧紧束缚,越是如此地不可自抑,越让他恼怒交加,因此手下的动作更不避轻重,全无素日的温文尔雅,疼得夭绍直吸冷气。待撒了药末用白纱包裹好,云憬抬头一望,才见夭绍面色苍白,眸间泪水盈盈,十分无辜地看着他。
  方才……真的很疼么?
  云憬追悔莫及的神色在没有戒备的心防下如此清晰地显露在那双泪眸中,待他骇然醒觉时,已然晚矣。面前的少女望着他有些怔忡,探究的目光仿佛是初次相识的陌生。见他懊恼至极地转过头去,她却又轻声一笑,此刻倒大度温柔起来,全无方才的刁蛮,碰了碰他的手臂,轻声说:“没关系的,我不疼了。”
  云憬不语,背着她自顾自洗净了手,敲了敲舱壁,命舱外的人行船。
  轻舟荡行仿若孤云,舱中两人各坐一侧,都望着窗外的曲水若有所思。夭绍在沉思中偶尔侧首看一看云憬,只见烛光下那人的面庞十分模糊,似正在消融的冰雪,如此孤寂寒冷,令人不敢靠近,更不敢触摸。
  过去的八年不知他究竟经历了什么,竟让昔日朗朗昭昭的白云之子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夭绍有些黯然,抚着自己的右臂,幽然叹了口气。
  沿此河东去经过一道窄涧,水流甚急,穿梭的夜风飘荡山峡,亦是格外盛猛。在外撑舟的汉子方说了句“少主小心坐稳了”,轻舟便遽然一晃,舱中灯烛扑灭,夭绍刚包裹的右臂不经意碰到桌案,忍不住低低痛呼出来。黑暗中有人伸来一双手臂,将她揽至身侧,小心翼翼托着她的右臂,仿佛是举着珍奇瑰宝,一动不动。
  “多谢憬哥哥。”夭绍回头微笑时,兰花般的芬香刹那溢满云憬的口鼻。
  云憬感受着掌中所握的柔软,还来不及反应什么,轻舟又在此刻重重一荡,似从高处坠落低处的剧烈摇晃,舱中二人不由齐齐向后倾倒,夭绍受姿势所累,更是无法找到支撑点,身体被云憬全然抱在怀中,面庞一瞬近到几乎贴上彼此――温热轻软的呼吸柔柔拂在面庞,仿佛正是自己在无数个沾染了漫天血光的梦魇里渴求的――云憬心神猛震,仓猝将脸移开,谁知唇却在不经意碰到她的脸颊,细柔的肌肤、滚烫的温度,顿时似火烙般灼入心头,失神之间,狠狠将夭绍推开。
  右臂的伤口经此折腾彻底裂开,夭绍咬住唇,望着黑暗中云憬寒如冰光浮闪的目光,不禁一个激灵,悄悄避至舱中角落。
  舟过山涧,渐行渐缓。舱中二人的呼吸也慢慢平稳,夭绍摸索着燃起灯烛,自己撩起衣袖,重新换着纱布。
  云憬静静坐在舱壁窗旁,雍容清淡的模样似乎方才的一切都是夭绍自己的幻觉。眼看她一人包裹得费尽,他还是伸手过来,接过纱布,轻轻缠绕好。
  两人一路无言任轻舟行到碧秋池云阁之外,船刚停下,在岸边等候得焦急的钟晔不待云憬下船,他已跳入舟中,掀开帘帐瞧到夭绍时不由一愣:“郡主也在?你的手臂怎么了?”
  “不小心弄伤了,”夭绍看了眼云憬,“憬哥哥,让他们再送我回对岸吧。”
  云憬颔首,撩袍欲起身。
  钟晔毫无自觉,以高大身躯堵在舱口,笑意和煦地想挽留夭绍:“天色还早,郡主这就回谢府了?”
  “也不是,”夭绍道,“我想去对岸的商铺看看有没有卖兵器的。七郎将入广霁营从军,还没有用得应手的刀剑。”
  “刀剑?”钟晔眸光发亮,看着云憬道,“我家少主倒是知道一处地方可觅得好剑。”
  夭绍闻言微怔,看着云憬,却不言语。
  云憬端然而坐,似也不再有起身离舟的意思,钟晔大喜,跑出船舱命撑船人道:“去对岸青阳道。”自己则提气点足,再度跃回岸上。
  舟滑至流枫岭尽头,云憬领着夭绍上岸。两人拐入一条僻静的小巷,进了一间名为“无上阁”的铁铺。店里灯火微弱,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却不见一个客人,诺大的屋子里唯有一个灰衣小厮坐在门槛上懒洋洋呵欠。见到云憬二人来到他也不起身,慵然道:“客官要什么兵器?”
  这便是可以找到好剑的地方?夭绍不无疑惑地看着云憬。
  云憬五指出袖,将一枚玉牌递至小厮面前。
  小厮见到令牌骇得跳起,揉了揉眼睛,捧着玉牌细细看了,忙收起脸上的懒散,恭敬道:“请玉使稍侯片刻,我去请主人。”说着撇下云憬二人,急匆匆走入内宅。
  等候的功夫,夭绍走入商铺,随手自墙上取下一把剑。剑鞘看似普通,岂料青锋出鞘,锋芒凌厉,吟啸声瞬时鼓振耳膜。
  “好剑!”她摸着剑身由衷感叹。
  “郡主手上的那把,是先朝大将公孙裕在上庸之战中用过的照渊剑,此剑在我无上阁,不过属于第三等罢了。”内宅里传来的声音含笑微微,却是有些耳熟。
  夭绍放下剑回头,只见掀开布帘走出的,竟是一身便服的禁军首领张瑾。
  张瑾对夭绍略一揖手,却走到云憬面前单膝而跪,笑道:“启儿只说是执玉使者,张瑾不想是少主亲来无上阁,迟迎该死。”
  云憬微笑,安然受他一拜,才伸手虚扶。夭绍看着二人,目光闪烁不定:“张将军,你这是――”
  张瑾道:“我乃云氏家将。” 
  “是么?”夭绍心起疑窦,再打量他一眼, “这无上阁的主人便是你?”
  “是少主,我不过替他看着而已,”张瑾笑道,“今日少主和郡主一起来,为了何事?”
  夭绍一指墙壁上的兵器:“我来买剑,送给七郎的。”
  张瑾道:“既是小侯爷用的剑,外面这些自然是不能入目的,郡主还是里面请。”
  夭绍亦不客气,跟在云憬身后随张瑾走入内宅,穿过长廊进入一间似书房摆设的屋子,张瑾挪开书架上的机关,北侧墙壁轰然而开。三人又沿着一条狭窄的暗道走了百步,才到达一间燃着幽暗烛火的石室。室中阴森,仿佛有逼人的寒气迎面而来,夭绍不禁精神一凛,随着张瑾的指引观摩室中剑架上摆放的数十兵器,惊叹道:“我看此处可比宫中的兵器阁了。”
  “过无不及,”张瑾语中十分骄傲,“这里的剑和刀无一不是上古神器,郡主可随意挑选。”说着任由夭绍抚摸那些神兵利器,他自转身去书房捧来热茶,递给云憬。
  夭绍挑剑挑得认真,既知都是不可多得宝物,未免贪心一一仔细看过。石室中铮吟声一时不断入耳,间或夹杂她的感慨和品评,云憬坐在一旁静静喝茶,看着她明亮的双眸,表情丰富的面庞,不由有些出神。
  “少主,”张瑾轻轻咳嗽一声,将他拉到一旁,将袖间的密函悄然递出,“正要派人送去云阁,不料少主却亲自来了。”
  云憬不动声色地阅过,唇边笑意似乎深了几许。
  张瑾低声道:“禁卫副统领苏汶此番调职荆州,这任命虽还未传出,却已是敲定不移。依我看,太后经历了陛下昏迷和太子被刺两事,如今对殷桓的耐心却是所剩不多了。”
  云憬轻轻颔首,张瑾又拿过密函,靠近烛火,刹那燃烬。
  “这剑怎么这样重?”身后突然传来夭绍的抱怨声,两人回头,才见她费力抱着一把长剑,额角已渗出了冷汗。
  “郡主当心。”张瑾赶紧上前将剑取过。
  云憬望去夭绍的右臂,那包裹在伤口处的雪白丝纱果然已透出了丝丝殷红。
  夭绍却浑然不知,手指仍摸着那把外鞘黝黑的剑,喜悦道:“这剑是什么来历?”
  “此乃玉狼剑。”张瑾拔出长剑,低沉的啸声中,出鞘的剑锋雪亮阴森宛若残毒至极的狼牙,而那剑光却莹润透明有如美玉之色,烛光一照,妖异十分。
  张瑾道:“这剑原身是战国时名将景姑浮的狼牙剑,经先朝铸剑师以东海之玉浸燃融合之后,便成了今日的玉狼剑。此剑无刚不摧,剑风能横扫七丈外,可惜过于沉重,非神力者不可使用。”
  此剑正配七郎!夭绍暗暗欣喜,望向云憬:“我能不能要这把?”
  云憬点头。
  夭绍唇弧一扬,又问张瑾:“这剑要多少铢钱?”
  “无价之宝,”张瑾插剑入鞘,将剑奉至夭绍面前,“这是我家少主送给小侯爷的。”
  夭绍一愣,这般意外得宝剑,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安。不过张瑾既说是送给谢粲的,她也自是明白云憬的心意,犹豫片刻,她还是嫣然一笑:“那夭绍就却之不恭了,先代七郎多谢憬哥哥赠剑的美意。”说着不顾臂上的伤,俯身便要抱起玉狼剑。
  不过有人却比她更快一步,云憬伸手拿过玉狼剑,飘然离开石室。相对于她的笨拙,他提剑的姿势倒是格外地轻松写意。几番下来,夭绍已习惯了他的乍冷乍热,对此意外之举也就一笑置之。将离石室时,她不经意瞥见室中最里侧古铜架上的一把青玉长剑,隐约地有些眼熟,喃喃道:“那把剑……”
  张瑾不及她细看,一笑吹灭室中的灯火。湮没在沉沉暗色中的剑身湛放着淡凉的青光,仿佛是浩然深广的湖泊在冷月下泛起的无垠波色。
  “那是我家少主的剑,”张瑾解释道,“不过剑鞘有些破损,少主拿来无上阁,让剑师修理。”
  “是么……”夭绍看着那柄剑,却似乎很是迷茫。
  .
  此夜的风波自然按“始作俑者”的意图顺利延展至翌日。虽逢明妤出嫁前的最后一天,湘东王萧璋心中顾念最多的却并非女儿的离朝。早朝后便随皇帝到了文昭殿,仔细说了昨日府上有神秘黑衣人夜半“送信”一事。对于殷桓的野心,皇帝的忧虑从来与萧璋所差无几,而那卷殷桓与柔然私下订立的盟书,皇帝看罢后亦不惊奇,只冷冷道了句“人要作孽,自不可活”。两人就此事密谈了三个时辰,萧璋方才离殿退出。将要转身去后宫时,见到汉白玉道上缈然而至的青色衣袂,不禁驻足了片刻。
  “云公子今日似乎来晚了。”萧璋笑道。
  云憬揖手深礼,微笑起身。
  出入宫省的臣子都知道,皇帝萧祯以病情未曾痊愈、需放心之人诊治为由,这段日子每日宣诏云憬入宫,即便是与朝臣商议政事,也任由这位青衣公子侍立在侧。在朝诸臣皆是明白之人,当然知道皇帝的深切用意,这位云家公子虽有口不能言,却自此被皇帝一手提拔、端然是朝廷新贵的姿态。只是又有人听说太后赐官云憬推辞的事,好事者将其宣扬开来,颇让朝臣们望不清风向。
  萧璋这些日子倒也习惯了这位青衣公子悄无声息陪在皇帝身侧,只觉得此人虽年轻,身上却永远透着超然和静谧的风度,风清云淡的举止下似永远藏着一股寒冬里的冰流,迎面拂来可以叫人瞬间冷静,亦可以叫人不寒而栗。萧璋阅人无数,自认为生了一双锐利的眼眸,只是当看到云憬时,眼前却总忍不住昏花模糊起来,宛若纷杂错乱往事会在顷刻涌上,让他只能在陡然而至的惆怅和莫名而生的愧疚下匆匆移开目光。
  此刻的情形便又是如此,萧璋寒暄两句,望着眼前年轻人雪白的面庞在阳光下露出温润的笑颜,他竟鬼使神差地在此一霎想起不知多么久远的过去――自己被先皇罚跪在殿前,被那位当时还是丞相之子的少年搀扶起的时候,明明一样大的年纪,他却抚着自己的肩头,脸上温和的笑意正如兄长的宽厚疼爱,于是等长大,不论在朝堂在战场,自己跟随着他,就从此成了被保护的那个――是啊,他在利箭烽火下救过自己多少次?萧璋茫然想起这个问题,心中的痛楚刹那像利刃割刺,使他在失神中摆了摆手,勉强道了句勉励的话,便与云憬辞别。
  直到入了后宫,跪坐在承庆宫偏殿的软毡上,萧璋还是有些心神不宁地恍惚着。
  “舜华,你瞧瞧他,这是从哪里失了魂魄过来,连自己将要出嫁的女儿说的话都听不进去。”沈太后懒懒倚在凤榻上,指着萧璋不住摇头。
  舜华笑道:“湘东王必然是为女儿出嫁的事忧愁呢。”
  “是这样么?”沈太后叹了口气。
  被身旁的明妤用力推了一下手臂,萧璋这才“啊”了声醒悟过来,忙答道:“儿臣确实分心了,母后原谅。”
  “你从小就不会说谎,却不知因此受了多少苦,如今还是这般模样,”沈太后挥挥手道,“罢了,你们父女自留在此处说话罢,哀家陪你神游半天,却是累了。”言罢起身,由舜华扶着入了寝殿,在书案后坐下,慢慢调弄博山炉间的香料,平心静气道:“舜华,你恨哀家么?”
  舜华吓了一跳:“太后!”
  “你说实话吧,”沈太后停了手里的动作,面容忽然疲倦下来,“哀家将你困在深宫这么多年,让你夫离子别。哀家做出这等违逆天理的事,自知道是会被人怨、被人恨的。”
  舜华在她的话下跪地,慢慢道:“不瞒太后,八年前初入宫时,舜华怨过。但也不是怨太后,因此更不论恨了。这本是命,我又能凭什么恨呢?八年前,是太后救了沈峥一命。舜华这辈子感激太后,心甘情愿留在太后身边。”
  “你从来就是最聪明懂事的,”沈太后幽幽道,“不像哀家的陵容。”她伸手扶起舜华,“起来说话。”
  “是。”
  “沈峥的事,不必谢哀家,这是哀家的私心,也是沈氏存留的根本,他本来就是我们沈家唯一的嫡脉,无论他以前做错了什么,哀家都要保全他,”沈太后看着舜华,此时的眼神分外怜惜,“不过哀家也知道,的确是为难了你。沈峥有福,有你这样的妻子。不像哀家的陵容……”她再一次念叨这句话,向来深远的双眸一瞬水雾迷蒙。她扬起脸望着殿外苍远的天空,仿佛越过那些悠悠白云便能穿透岁月之隔,可以让她清楚地望着谁,深深地思念谁。
  “陵容,”她嗫嚅道,“哀家太宠爱她,也最终害了她。”
  舜华握住沈太后的手,亦是满目哀伤:“太后。”
  沈太后长长吸了口气,回过头,依旧是如常神色,望着她:“舜华,哀家要请你帮忙做一件事,做完这件事后,你就可以回去沈府,回到你夫君和儿子身边。”
  舜华道:“太后请吩咐。”
  “你随夭绍去北朝,”沈太后慢慢道,“那北朝太后裴媛君是何人,她当年和谢攸、陵容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最清楚。夭绍这次应裴媛君之请北上,哀家心里是万万个不放心。哀家要你北上一路看着明妤,照顾夭绍。明妤与北朝皇帝顺利大婚后,不论裴媛君有什么借口,你都要将夭绍平安带回哀家身边。犹其要记住,看住夭绍的行踪,不得放任她私下与别人来往密切。”说到最后一句话,她的目光异常犀利,盯着舜华,不容抗拒地坚决。
  舜华领悟出她话语深处的意思,踌躇片刻,才点点头:“舜华明白。”
  沈太后微笑,这才继续道:“你之前是你们那群人当中的女军师,才华睿智不输你家的丞相大人,这些年在哀家身边,你在朝政上的作为哀家也看得清楚,此番北上,你要尽快弄清楚北朝宫廷和局势,提点明妤,让她知道自己今后该亲近哪些人,该疏远哪些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她知道她的路该朝哪个方向走下去才是大道。”
  舜华道:“舜华会竭尽所能。”
  “那就好,”沈太后透出口气,展了展衣袖道,“为哀家换素服,哀家今日下午都要在佛堂念经,为明妤祈福,为东朝祈福。到晚上家宴时,你再来叫哀家。”
  “是。”舜华取来一袭月白绸裙。
  沈太后换着衣裳,忽然道:“阿憬今日还是入了宫?”
  舜华手下动作微微一滞,轻声道:“是。”
  “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沈太后望着殿角悬挂的那幅蔷薇争艳图,花色的侬丽在午后熠然的日光下似乎要灼出血来,她笑了笑,“那好吧,哀家拭目以待,看看我那皇儿还究竟能不能成个有为的君王。”
  .
  此时的文昭殿,皇帝萧祯正亲手提着一盏灯笼,将云憬带入寝殿之下素为禁地的幽室。推开石门,只见晶石铸成的血蔷薇镶满四壁,映着微弱的烛火,隐隐有绯色光泽满室流转。
  “澜辰,”萧祯将灯笼挂在一旁,望着正北墙上那卷画绢,伸手轻轻抚摸画里面绛纱宫裙的佳人,轻声道,“你知道她是谁么?”
  画像里的女子容色绝世,被幽室里无数血晶蔷薇花环绕,正是绽放得最美最耀眼的那枝花朵。昔日东朝的第一美人,昔日东朝最尊贵的皇后,昔日高平郗氏最受宠的幼女,到如今,不过是香魂一缕,死而无名,只能被深爱她的男子藏在地下石室中,暗自追念。
  云憬看向画像之侧“郗敏之”的名讳,微微颔首。
  萧祯轻声一笑:“你是不是也在心中笑朕的无能?”
  云憬一惊,自是连连摇头。萧祯止住他欲跪地明志的动作,苦笑道:“就算是笑朕,朕亦不怪。朕的确无能,朕的皇后、朕心所系,却最终因八年前的祸事而与朕死别,甚至朕还剥夺了她的封号,让她从此成了无名无分的冤魂。”
  云憬抿住唇,垂眸不语。
  萧祯道:“你父亲自那事之后,从不来邺都,朕却明白他的心意,他当年虽断臂绝义,但朕知道,那却是无奈之举,对不对?”
  云憬声色不动地望着他,不置可否。
  萧祯并不以为意,走到室中石桌旁坐下,低头想了一会,才缓缓道来:“你云家和郗家世代骨血连亲,你的祖父云绰娶朕的姑母柔仪,而昔日的丞相郗珣娶柔仪之妹柔诚。柔仪柔诚两位大长公主是双胞姐妹,云绰与郗珣也从此亲如兄弟手足,无论朝事战事,无时无刻不是同进同退,他们二人,连带当时的尚书令谢昶、御史大夫沈弼、大将军裴道熙,五人齐心辅佐,这才有了先帝时期的鼎盛之治。”
  萧祯话语微顿,在云憬无言的注视下叹了口气,接着道:“因母亲是双胞姐妹的缘故,你父亲云濛和郗珣之子郗峤之生而相似几分,两人的感情更是兄弟难比的深厚。云氏商事遍及天下,你父亲云濛年轻时随云氏商旅北上,经塞北认识了鲜卑独孤氏的女儿独孤灵,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妇。独孤灵之姊独孤嫣,南下探望妹妹时,亦与郗峤之一见钟情,从此留在了东朝,是为郗夫人。独孤嫣笑颜无双,独孤灵歌声清澈,当时人称‘一笑双城璧,再歌千明珠’,便是说你母亲和你姨母的绝代风姿。”
  萧祯说着往事时,云憬似乎也是听得入神,忘记了尊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