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也是太过震惊了,所以压根儿就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这声音自然也就没能压得下来。
  下一刻,便听到宿在了外间的青时的声音,“姑娘,您可是做恶梦了?”
  虽然里间有灯光,但青时倒也没有怀疑什么,陆寻偶尔睡觉时是有点着灯的习惯的。
  也亏的陆寻有这个习惯,否则青时现在只怕就该冲到屋里来了。
  见青时都被自己吵醒了,陆寻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嘴,又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放开手,似乎没有任何不对地道:“没事,就是起来喝口水,你继续歇着吧。”
  陆寻向来没有夜间醒了非得要叫醒丫鬟起来服侍的习惯,因而听陆寻这样一说,青时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依着陆寻的吩咐继续歇着了。
  过了好一会儿,都没再听到青时那里有什么响动,确认青时睡着了,陆寻才将一双杏眼瞪得大大的,重新提起先前晏池说的那个话题。
  “三哥,你是说……”陆寻说到一半又将声音往下压了些,“如今的太后,当初曾经是先帝的长嫂?”
  晏池很是肯定地点头。
  “没错。”他道。
  这件事因为时间过去太久了,再加上无论是当初的先帝还是如今的隆佑帝,都极为不喜旁人提起这件事,久而久之的,到如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件事,至于敢将这件事拿出来说嘴的,更是几乎没有。
  先帝乃是当初的中宫皇后所出,一出生就被封为了太子,但先帝却并非长子,在先帝之上,当时还有一位皇子。
  当然了,那位皇子的身份自然是不能与嫡出又被封了太子的先帝相比的。
  而那位皇子虽然占了一个“长”子,却也知道有先帝这位嫡出的太子在,自己是没有任何机会触到那张椅子的,因而也压根儿就没有往争夺皇位这件事上靠,而是早早的就娶了妻搬出了皇宫,老老实实的过起日子来。
  以他这样的身份,只要自己不行差踏错,保一世富贵总是再容易不过的。
  不过,那位皇子也是个福薄的,娶了王妃不过短短两年,都还没来得及留下子嗣,便丢下了年轻的王妃撒手人寰了。
  自那之后,那位年轻的王妃自然也就成了寡妇。
  若是普通的百姓之家,寡妇再嫁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但这可是在皇室,既然享受了王妃的尊荣,那自然便只能替那位早逝的皇子守着,哪怕是守一辈子。
  再之后嘛……
  也不知道怎么着的,先帝对自己的这位寡嫂动了心思。
  还做太子时,先帝倒也能勉强压下自己的心思,但在登基为帝之后,自然再没有任何人能拦得住先帝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更何况只是将一个自己有意的女人接进宫里了。
  于是,那位寡居的王妃,便就这样进了宫,成为了先帝后宫的一员。
  这件事在当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的。
  在那些严守礼教的御史看来,先帝如此行径无疑是在逆**常,这些御史本就以纠察百官甚至是帝王的不妥行径为己任的,眼见着先帝竟然做出这样出格的事来,一群御史连番上了折子,甚至还有几人真的差点在早朝时血溅金銮殿。
  由此可见这件事当时闹得有多厉害了。
  不过,再怎么说,臣子也只是臣子。
  也不知道是对于那位寡嫂真的情根深种,还是因为越是有人反对,就越是想要一意孤行,总之即使是众多御史的折子像是雪花一般的飞到自己的御案上,先帝在这件事上仍没有任何的退步。
  时间久了,知道先帝这是铁了心了,那些御史终究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这天下,毕竟还是帝王的,不是吗?
  是以,那位寡居的王妃,也就是如今的德庄太后,便就这样成了先帝后宫的一员。
  而先帝费了如此大的劲才将德庄太后纳入后宫,之后果然也十分宠爱德庄太后,更在德庄太后先后生下了如今的隆佑帝与安阳长公主之后将之晋为了德妃。
  再后来,更是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选中了隆佑帝立为了储君。
  算起来,离着当初这些事,已经过去了快五十年了。
  这么长的时间,当初知道这些事的那些人许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便是有那么少许的人还活着,谁又敢将这件事拿出来随便说?
  陆寻听到这里不由恍然。
  难怪……
  难怪她两世为人,都没有听说过关于这件事的半点风声。
  可这,也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
  “不过……”陆寻眨了眨眼看向晏池,“三哥,就算是如此,这与咱们的事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啊,为什么在你让咱们的事流传出去之后,皇上就直接下旨赐婚了?”


第321章 
  晏池又极为亲昵地拍了拍陆寻的脑袋,“这就与皇上当初的经历有关了……”
  当初德庄太后入宫之事,可是闹得京城人尽皆知的,即使碍着先帝不喜听到旁人谈论这些事,但又哪里能真的禁得了这天下的悠悠之口,明面上是不敢有人谈论,但暗地里关于这件事的议论声就从来没有少过。
  尤其是,后来德庄太后又在宫中极为得宠,先后生下了如今的隆佑帝和安阳长公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隆佑帝出生之后,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德庄太后而被人议论。
  隆佑帝乃是皇室贵胄,身份自然是尊贵异常,但这样的尊贵并不能让他免于出现在那悠悠众口之中。
  总之,隆佑帝少年时可没少听到这些关于生母的闲话。
  还是到后来,隆佑帝被封为了太子,注定要成为大安朝将来的帝王,这样的议论才真的少了起来。
  也正因为如此,到隆佑帝登基之后,是最厌恶听到有人为了这件事而嚼舌头的。
  “寻寻,你不觉得咱们的情况,与当初的先帝与德庄太后有些想像吗?”晏池道。
  陆寻微微一怔。
  先前没有觉得,但被晏池这样一提醒,再细细想来,还真是有些像。
  先帝与德庄太后是嫂子与小叔子的关系,而自己与晏池呢,从前是堂兄妹,虽然不尽相同,但在那些御史的眼中,无疑都是逆**常。
  那么……
  “所以,皇上是经由三哥你提亲的事,想到了当初先帝与德庄太后的关系,因而恼了朝中的那些声音,这才下了这样一道赐婚的旨意?”陆寻问道。
  晏池点了点头。
  与其说是隆佑帝在为陆寻和晏池作主,倒不如说他是在发泄自己当初少年时所受过的那些气。
  不过……
  不管隆佑帝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总之陆寻和晏池得到了赐婚的旨意不是?
  而这些,都是因为晏池把准了隆佑帝的脉搏。
  想到这里,陆寻再看向晏池时,眼里便不由带了些惊叹与崇拜。
  “三哥,你可真厉害。”陆寻双眼亮晶晶地看向晏池。
  晏池也忍不住微微翘了翘唇角。
  能得到来自于自己心仪之人的崇拜与夸奖,这本就是一件值得人高兴的事,不是吗?
  注意到晏池的改变,陆寻又忍不住将头往被子里缩了缩,只留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然后在被子里偷笑了好一会儿。
  三哥这样子,看起来倒是有些傻傻的……
  傻傻的。
  这样的词,她以前可从来都没认为会与三哥扯上关系呢。
  但陆寻心里仍是有着疑惑的。
  她重新自被子里探出脑袋来,问道:“三哥,既然关于德庄太后的事都已经过去将近五十年了,如今那些知情之人也不敢拿这件事来议论,那么,三哥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晏池还不及弱冠,当初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都还没有出生呢,他又是从哪里查到这件事,并且将之利用起来的?
  陆寻自己是因为有两世的记忆,所以有时候能够提前知道一些事。
  但晏池呢?
  晏池总不能是生而知之吧。
  晏池当然不是。
  听陆寻问起这个问题,晏池道:“我原本也是不知道的,不过黄老大夫当初可是多次入过宫给宫里的贵人们诊治过的,用黄老大夫的话说,活的时间长了,便总会知道许多旁人不知道的事,会知道这些秘莘也就不是那么稀奇了……”
  晏池之前机缘巧合的帮了黄老大夫一个忙,倒是不知道怎么的入了黄老大夫的眼,不仅能叫黄老大夫与他说起这些宫廷往事,甚至还能说动了脾气古怪的黄老大夫亲自上陆家替章氏诊治。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而晏池也特别得了黄老大夫的眼缘。
  “原来是这样……”陆寻总算是解了惑。
  晏池看着只露出一个脑袋的陆寻,按捺不住心里那股子总想碰触她的想法,又伸手在陆寻的头上狠狠揉了揉,“不管怎么样,当初在三婶跟前夸下的口总是做到了,不是吗?”
  陆寻很是开心地点了点头。
  如今赐婚的圣旨已下,只待拟定了婚期,他们就只需要等着成亲便是了。
  到那时,他们便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
  一想到这里,晏池的心里便火热一片。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性情向来沉稳,对于外物也少有执着,唯独在意识到自己的心意之后,无论如何总是无法放下眼前这个小丫头。
  如今,一番筹谋之后,他们之间的婚事总算是有了着落,晏池又如何能不高兴?
  “寻寻……”晏池的眸光转暗,便是声音都跟着带了几分嘶哑,“接下来一段时间咱们只怕很少能够见面了,你等着,等着我来娶你。”
  陆寻微微一怔。
  然后,她的一双眼睛,在那灯泡的映照之下,便似多了许多细碎的流光一般,炫丽得让晏池都不忍心挪开眼睛。
  “好。”陆寻道。
  前一世的她嫁进了程家,与程越一起过了那十几年相敬如冰的生活,也从未感受过什么叫做心动。
  但这一世,因为有了三哥,因为意识到了对三哥的情意,她总算开始期待起自己将来嫁人之后的生活了。
  能重生,能再遇到三哥,能与三哥结为夫妻,对于陆寻来说,这些,都是天大的幸运。
  “三哥,我等着你来娶我。”她又强调道。
  晏池又不由在陆寻的脑袋上揉了揉,将她的一头青丝揉得乱七八糟的。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陆寻中间往窗外看了看,虽然心里还有些不舍,却也不得不催促着晏池离开了,“三哥,现在已经很晚了,你明儿还有正事要做,可不能再继续耽搁下去了,赶紧回去吧,至于咱们,来日方长……”
  晏池眼里闪过笑意。
  来日方长,他喜欢这个词。
  “好,”他温和地道,“我这就准备回去了,想要将你娶回家,我可还有许多事要做呢,总得将一切都处理好了,才能放心让你嫁到晏家来。”


第322章 
  被晏池这样注视着,陆寻心里泛上羞怯,到底忍不住偷偷红了脸,又往被子里缩了缩。
  晏池见状又是一阵轻笑。
  “好了,你赶紧继续休息吧,我先走了。”他又揉了揉陆寻的脑袋。
  陆寻只露出半个脑袋点点头。
  晏池于是再看了陆寻一眼,然后站起身来到窗边,将窗户完全推开,并在窗棂上轻轻敲了两下。
  不多时,陆寻便见着窗户外面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人直接自窗外伸出手来,也不知道怎么往里面一抓,原本还站在屋里的晏池便被揪到了外面去。
  陆寻顿时便将眼睛瞪得溜圆。
  而晏池,被外面那人带了出去,还不忘将大开的窗户掩上一半,又再看了陆寻一眼,这才随着那人离开了。
  从头到尾,都没有弄出什么响动来。
  一直到两人完全没了踪影,陆寻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什么时候……
  三哥身边有了这么厉害的人了?
  不过,仔细想一想,三哥如今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了,身边有这么些有着特殊本事的人好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且以三哥的本事,收服一些人好像也不困难吧?
  这样一想,陆寻便把这一切都抛到了脑后,拥着被子闭眼继续歇息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见着了晏池,剩下的这后半夜里,陆寻睡得极为香甜。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第二天早上,陆寻起晚了。
  睁开眼睛,看着外面那大亮的天色,陆寻连忙唤了几个丫鬟进来:“……怎么不早些叫我?”
  一边说着话,陆寻还一边掀了被子想要起身。
  青时和青灵唯恐陆寻冻着了,连忙道:“姑娘,您不用急,昨儿后半夜下了一场大雪,外面都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呢,府里正忙着扫雪,老太太那里也让人传了话,今天各房在自己院子里用早膳就行了,不用再去福寿居……”
  陆寻这才停下了要下床的动作。
  原来是下雪了啊,难怪外面这般亮堂。
  既然不用去福寿居了,那陆寻便也没有再急着起身,重新躺回床上眯了好一会儿,她才由着青时几人服侍着起身,又在自己屋里用了早膳。
  外面下着雪,陆寻也没有想着外出,只是站到窗边往院子里看了几眼。
  院子里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雪,不过因为一直有小丫鬟在清扫,院子里的主要道路上的雪倒是被清扫干净了,并不影响正常出入。
  反正下着雪,也没有什么乐子,陆寻干脆便将一众丫鬟都唤到了屋里来,也好叫丫鬟们也都跟着暖和暖和,屋里也由此变得极为热闹。
  一群小丫鬟捧着斟了热茶的杯子,簇拥着陆寻笑得嘻嘻哈哈的,倒也让人打从心底里的便能轻松起来。
  陆寻喝了一口茶,隔了一段距离点了点白果的名:“……白果,你不是向来消息最灵通吗,来,说说看这两天京城里又有些什么新消息?”
  白果冲着陆寻嘻嘻笑了一声,倒也真的说起这两天听来的趣事了。
  已经进了腊月,眼瞅着便要到年关了,京城里四处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趣事倒也真是不少,一众丫鬟都听得笑容满面的。
  而最被众人关心的,却是关于陆寻的消息了。
  前些日子,因为晏池上门来提亲,京城可有不少人在背后嚼舌头,说些什么对陆寻极为不利的闲话,这些陆府众人可都是知晓的。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赐婚的圣旨已经下来了,不过两日的功夫,隆佑帝下旨为陆寻和晏池赐婚的消息便被传了出去。
  这一来,原本传得如火如荼的流言,突然之间便戛然而止,就好像从来都没有过这些传言一般,之后甚至还有许多人在谈论起陆寻和晏池的这桩亲事时,说些什么诸如“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之类的话来,似乎这样就能抵消掉之前他们说的那些话一般。
  陆寻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有圣旨赐婚,若是那些人还非得因为晏池提亲的事而继续抹黑她,那不就意味着是站在了下旨赐婚的隆佑帝的对立面?
  任是谁也没有这样傻的。
  一道圣旨,便堵住了那悠悠众口,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皇权的至高无上了。
  白果说完这些,很是解气地握着拳头道:“姑娘,这次可算是狠狠打了那些长舌之人的嘴巴,您和池少爷的婚事可是皇上都看好的金玉良缘,哪里由得那些坏了心肝儿的人在外面嚼舌根!”
  前几日流言满天飞,即使是身在内宅的小丫鬟们也都听说了,也正因为如此,梨香院里的众丫鬟们可都没少替陆寻抱屈,如今好不容易事情来了个大翻转,一群小丫鬟哪里能不义愤填膺?
  陆寻闻言笑了笑。
  流言之利,她前世就见识过不少,这又算得了什么?
  总之,有那道赐婚的旨意在,以后没人敢再对她和晏池的亲事说些什么了。
  这样便好了。
  ……
  后面的日子过得很快。
  陆寻和晏池的婚期之后没多久便定了下来,就定在了来年的五月十六,婚期才一定下来,卫氏就已经急急忙忙的让人给晏池传了话,问明了晏池将来他和陆寻是要在他新置办的宅子里成亲之后,便又风风火火的让人去了那宅子的主院里量尺寸,跟着又将早就准备的好木料拿出来,托了手艺精湛的匠人打造家具,力求在婚期之前将一应的家具都准备妥当。
  虽然卫氏早早的就替陆寻备下了一些嫁妆,但需要添补的东西也是不少,是以陆寻在年前的这段时间里,每日里不是被卫氏唤去朝云院挑选首饰及布料衣裳款式,便是被卫氏拘在梨香院里绣自己的嫁衣。
  当然了,说是让她自己绣嫁衣,其实也不过就是让陆寻在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嫁衣上添个几针罢了。
  真要让陆寻自己绣完嫁衣……
  那还真不知道婚期得拖到什么时候去。
  在这样的忙碌之中,一年之中最为严寒的腊月,便就这样走向了尾声。


第323章 
  转眼就是年关。
  原本因为晏池离开陆家的事,陆寻以为这个年必定会过得极为沉闷才是,但因为她和晏池的这桩婚事得了圣旨赐婚,真正过年时,整个陆家其实是极为喜庆的。
  虽然晏池不再是陆家人了,但不管怎么说,陆家的闺女能得了圣旨赐婚,这总是无上的荣光不是?
  再加上,府里是少了一个晏池,但章氏的腹中同样也多了一个再过几个月就要出世的孩子,再加上临近年关的时候陆寻的二嫂陈氏又被诊出有了身孕,这添丁进口之喜,也足以将之前笼罩在陆家的所有阴霾都驱散了。
  热热闹闹的过了年,正月里陆寻还随着长辈们四处走了走。
  而今年的上元节,宫里还拨了银子办了上元灯会。
  不过,如今府里也就陆寻这么一位姑娘了,又是刚刚定了亲的,唯恐会出什么岔子,老太太和卫氏都没有允了陆寻出门。
  事实上,陆寻也并没有多想去凑这个热闹。
  她只是想起了,几年前的上元灯会,她与府里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出门赏灯,又被晏池一路护着的情景。
  三哥啊……
  想到再过四个月,自己就要与三哥成亲了,陆寻心里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上元节之后,年味儿渐渐变淡,一切也都恢复到了从前。
  在卫氏为了陆寻的婚事忙得风风火火的时候,日子便也这样倏忽而过。
  值得一提的是,四月下旬,在经历了长达十个时辰的痛苦之后,章氏总算是有惊无险的产下了一子。
  说起来,章氏这次产子可谓是极为凶险了。
  虽然在服了黄老大夫开的药之后,章氏算是将前些年的亏空都给补了回来,但她接着就怀了身孕,且是以四十的高龄有了身孕,这一胎打从一开始便有些不太平,若不是后来晏池拜托了黄老大夫定时来陆家替章氏诊脉,章氏这一胎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尤其是,章氏产子之时还并不是瓜熟蒂落,而是离着黄老大夫估计的生产日子还有个十天左右的时候,章氏用了晚膳后由陆绩扶着去了园子里消食,没成想因为傍晚的天色有些暗,一个没注意脚下有一颗小石子儿踩了上去,虽然有陆绩扶着没有摔一跟头,但章氏也由此受了些惊吓,当即就面色发白,肚子也跟着痛了起来。
  再之后……
  也亏的稳婆什么的是早就接到了府里来的,陆寻那里又赶紧给晏池递了信儿,晏池又请了黄老大夫过来坐阵,才总算是让章氏母子均安。
  而时隔十几年再做爹娘,无论是陆绩还是章氏,都激动得险些失态。
  尤其是,在之前的这些年里,二房因为无子可没少明里暗里的受人奚落,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儿子,也难怪陆绩和章氏会如此激动了。
  也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陆绩和章氏算是彻底放下了心里对晏池的心结。
  虽然晏池选择离开陆家给陆绩和章氏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他们也很清楚的知道,要不是晏池,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儿子。
  是以,在这之后,出于心中的感激,夫妻俩倒是真的对晏池离开一事释然起来。
  陆绩和章氏这刚出生的孩子在陆家少爷之中排行第五,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某种类似于“取个贱名好养活”的心态,陆绩和章氏给这个孩子取的大名叫陆安,也没另取乳名,只从排行唤了五哥儿。
  而就在五哥儿快满月的时候,陆寻和晏池的婚期到了。
  婚期是五月十六。
  五月十四这日,是给陆寻添箱的日子。
  到了这一日,与陆家交好的女眷都齐聚在了陆家,这其中自然包括了陆寻的两个姐姐,也就是早已经出嫁的陆滢与陆音。
  姐妹三个坐在陆寻的闺房里,陆滢将陆寻上下打量了一番,抿唇笑道:“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瞧瞧咱们的三妹妹,现在这红光满面的小模样,任是谁见了也知道这是喜事将近啊……”
  陆寻怎么着也是前世嫁过人的,对于陆滢的打趣倒是不以为意,不仅没有因此而羞涩,反而还十分大方地点头道:“大姐姐说得一点都没错。”
  没能看到陆寻害羞的样子,陆滢颇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你这丫头,原还想着趁着你快出嫁了能好好打趣你一番的,没曾想你倒是个脸皮厚的!”
  自从陆滢和陆音先后出嫁,姐妹三个便再少有机会坐到一起好好说话,如今陆滢这玩笑话一出口,倒是立时便让姐妹之间因许久未见而生的生疏感完全消散了。
  陆音在一旁也跟着笑道:“咱们三妹妹,可不是脸皮厚,这是明摆着期待时间过得再快些,好嫁过去呢!”
  说话的同时,陆音心里其实也是有些复杂的。
  陆寻要嫁的,是晏池。
  当初晏池还在陆家的时候,陆音可是与晏池做了几年的亲兄妹的。
  那时候,陆音其实就能感觉得到,虽然自己与晏池按说才是亲兄妹,但实际上晏池待她却明显比待陆寻要冷淡许多。
  为此,陆音也没少黯然过,甚至还去寻了章氏抱怨。
  但如今看来……
  这一切,也许是早就有了征兆的吧。
  不过,这些毕竟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如今陆寻就要与晏池成亲了,陆音便也没再想那许多,而是与陆滢和陆寻说笑起来。
  添箱的次日,也就是五月十五,便是陆家往晏家送嫁妆的日子。
  说起晏家,这半年来发生的事也一点不少。
  早在赐婚的圣旨下来之后不久,晏家的长子晏江就成了家,紧接着晏英和晏慧两个晏家的女儿也都以着极快的速度出了嫁,原本住得拥挤的晏家的旧宅子,也就这样迅速变得有些空荡起来。
  晏江娶的那个媳妇是个性格泼辣的,而晏江先前又让晏池几乎吓破了胆,行事颇有些畏畏缩缩的,再不见从前的胆大包天,因而倒是被媳妇制得死死的。
  而余氏又是再疼惜这个长子不过的,因而与晏江的媳妇之间可没少闹矛盾。


第324章 
  若是换了在别的人家,做儿媳的对婆婆自然得小心的敬着,唯恐什么地方没做好,便会惹来婆婆的挑刺儿。
  但晏江这新媳妇可不是这样。
  将晏江拿得死死的,晏江这媳妇何氏仗着余氏心疼晏江,可谓是根本就没将余氏放在眼里,只要余氏一想找茬儿,她便将晏江推出来,哪怕她从来没有做出什么对余氏不敬的事,但余氏也半点没有在她这里占到什么便宜。
  总之,晏江的这个新媳妇是个极厉害的人便是了。
  何氏嫁进晏家没多久,晏英和晏慧便相继说了人家出嫁,这之后,何氏便立即怂恿着晏江闹腾着要分家。
  这可将余氏气得够呛。
  在余氏看来,只要不分家,有晏池在,晏江这个没什么出息的兄长只会占便宜,而绝对不会吃了什么亏去。
  但何氏可不管这么多,认准了一定要分家。
  晏江又是个被何氏拿捏在掌心的,因而也跟着向晏氏夫妇闹腾着要分家。
  余氏向来是拧不过这个最疼爱的长子的,哪怕心里再如何不甘,最后到底也只能由得晏江去,不情不愿的将家给分了。
  不过……
  余氏在面对三个儿子时,心本来就是偏的,因而这家分的也别想有多公允。
  用余氏的话来说,晏江是个没大出息的,晏河又还小,而晏池则是兄弟三人之中最出息的,她与晏海这个做爹娘的,自然不能丢下晏江和晏河。
  这意思,其实也就是单将晏池分出来而已。
  按着余氏的意思,晏池作为三兄弟之中最出息的,而且还已经入朝为官,总是不好与平庸的兄长以及年幼的弟弟争抢家里那本就不多的家业吧?
  所以,晏池根本就是净身出户的。
  不仅如此,虽然要分家,但晏池这个做儿子的,总不能就不奉养双亲了,所以余氏还要求晏池在分家之后每个月都要拿出十两银子来作为余氏和晏海的养老银子。
  十两银子……
  余氏这也算得上是狮子大开口了。
  要知道,放在普通的一家六口里,一个月吃穿用度加起来也用不了二两银子,余氏和晏海这一个月就要十两银子的养老银子……
  也不想想晏池这个翰林院的编修,一年的俸禄才有多少。
  啧啧,这样的分家方法,以及这样从自家儿子手里要养老银子,周围的人家知道了之后,可没少在背后指点。
  当然了,余氏既然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就压根儿不怕旁人的指点。
  对余氏来说,别的并不重要,只要能从晏池这里拿到银子,让她疼爱的长子和幼子能够过得好,那便足够了。
  至于晏池……
  这个儿子,本就从来都没有被余氏放在心上。
  甚至,晏池要回晏家的时候,余氏之所以表现得那般殷勤,打的可不就是让晏池帮扶长兄幼弟的主意么?
  是以,现在这样的时候,余氏又哪里会为晏池想半点?
  对于余氏的这些条件,晏池自然都应了下来。
  而余氏还唯恐晏池会反悔,当天就请了见证人,按着她所说的分家的方式写了契纸,非得让晏池签字画押,怕的就是晏池哪天会甩了兄长和幼弟这两个大包袱。
  这些事做完之后,晏池当即就带着自己的东西从晏家搬了出来。
  至于他去哪里,余氏可没有半点的关心过。
  对此,晏家的左右邻居可都没少摇头。
  在众人看来,余氏也实在是太过愚蠢了些,放着这么一个前途大好的儿子不善待,反而还将人这样从晏家赶了出来,这一赶了出来,将来这夫妻俩再想往晏池身上靠,可就难如登天了。
  余氏可没理会这些邻居的指点。
  在她看来,又不用见着晏池这个碍眼的次子,又能给长子和幼子谋些福利,这可不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么?
  不过……
  在知道晏池与陆寻会在他新置的宅子里成亲之后,偷偷去那大宅子外面看过之后,晏海和余氏到底还是有些后悔了。
  要是没有何氏撺掇着他们一定要分家,而且还是将晏池给直接扫地出门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可以住进这大宅子里去?
  这样一想,晏氏夫妇自然悔不当初。
  他们倒想厚着脸皮跟着晏池一起住大宅子去,可分家的契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