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声,在任何时候对于女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私相授受,若是真的背上这样一个名声,哪怕是皇室的公主只怕都是讨不了好的,更别提陆寻了。
  被老太太这样一顿训斥,卫氏也觉得自己先前允了晏池去见陆寻,是有些太过轻率了。
  也正是因为她如今看好陆寻与晏池之间的这桩婚事,才更该做到不让外人说出任何不好的话来才对,否则将来两人真的定了亲,岂不是送了谈资给人家?
  卫氏很有些赧然。
  她也是做母亲的人了,竟然连这点都没有想到,只想着由着一对小儿女私下里见上一面,可真是……
  “母亲,是儿媳错了。”卫氏向老太太认错。
  老太太这才挥了挥手,“也亏的这是在咱们府里,倒是不虞会有什么流言传出来,以后在这种事上,可千万得注意着些了……”
  卫氏连连点头。
  这件事便也就这样揭过了。
  老太太转而问起了另一外问题,“池哥儿有重要的事要与老大他们三兄弟商议?可知道是何事?”
  卫氏闻言摇了摇头,“儿媳也不知,不过池哥儿向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又说得极为郑重,想来确实有极为重要的事要与夫君他们说。”
  老太太顿时就想到了陆家一直没有头绪的,关于万九的事。
  万九都到了陆家人手里这么久了,却一直没有查到那个在万九背后指使他往陆家泼脏水的主使者是谁,这本就是有些不同寻常的。
  这件事,府里除了老太太、陆政三兄弟之外,也就只有占了重生的优势的陆寻知道了,便是周氏等女眷,也是半点不知情的。
  莫不是……
  池哥儿那里查到了什么线索,这才要与陆政三兄弟详谈?
  老太太也只能作出这样的猜测了。
  对于这件事,老太太也是极为重视的,她也想知道,到底是何人,竟然不辞辛苦的寻到了万九这样一个人,还想着利用这万九往陆老太爷身上泼脏水。
  ……
  卫氏在福寿居里与老太太说话的时候,晏池却是轻车熟路的来到了梨香院。
  猝不及防的见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晏池,梨香院外看守院门的小丫鬟震惊之下忍不住脱口而出:“三少爷!”
  这声“三少爷”出口之后,才又想起了晏池如今已经不是陆家的三少爷了。
  那小丫鬟于是好半晌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匆匆向晏池行了个礼,然后扭头便往院子里跑去。
  陆寻得到消息的时候正领着三个大丫鬟打络子,闻言手上动作微微一顿。
  她心里是既喜且忧。
  按着时间,现在已经到了晏池与她所说的半年之期,晏池这个时候上门,而且还是直接去了朝云院,想也知道他是来提亲的。
  可是……
  母亲会同意吗?
  会不会在听三哥说明了来意之后,就一怒之下将三哥给赶出去了?
  陆寻随即便又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
  她也真是关心则乱了,要是母亲将三哥赶出去了,三哥现在又怎么可能出现在梨香院外?
  那也就是说,母亲这是同意了?
  带着这样的忐忑,陆寻连忙吩咐了丫鬟将晏池请进来。
  已经进入腊月了,天气早已十分严寒,屋门口也早就换上了厚实又能挡风的门帘,但在晏池就着丫鬟打起的门帘进屋之后,青时却吩咐了小丫鬟将门帘挂了起来。
  这原因嘛……
  虽然青时如今也算是看出来了,自家姑娘与三少爷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愫,但只要两人一天没成亲,该避的嫌总是要避的。
  将门帘挂起来,屋里又有着她们这些丫鬟,便是有人想借今天的事说嘴,总也不至于会引起太严重的后果,不是吗?
  陆寻和晏池都能看出来青时的用意,两人对此都没有异议。
  吩咐了丫鬟们送上茶点,陆寻也没有将身边的丫鬟们挥退了,就这样看向晏池:“三哥,好久不见了……”
  晏池闻言眼里多了些笑意。
  可不就是好久不见了。
  自从宅子的事告一段落之后,两人就再没有见过面了,只是通过林月送来的那只信鸽保持着联系,到如今还真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


第312章 
  不过,哪怕这么长一段时间不见,但因为两人一直是有着联系的,因而陆寻再见着晏池时,却不觉得彼此之间有任何的生疏。
  当然了,在陆寻看来,她可是跨越了前世今生的,这样都没能与三哥生疏起来,又如何会因为这么一段时间不见就变得生疏呢?
  见着陆寻的笑脸,晏池便也觉得自己今天以来一直绷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了。
  有了之前与皇长子的那番谈话,晏池对于心中所筹谋的事就算不是有十分的信心,总也有个七八分的,只要隆佑帝能下旨赐婚,他们之间便不会再有任何的阻碍。
  这时见着陆寻,想着过上不久,他们便会成为名正言顺的未婚夫妻,甚至顶多过个一年半载的,他们就能成亲,成为真正的夫妻,晏池心里便忍不住的变得一团火热。
  真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些,再快一些。
  这样想着,晏池的眼里自然也就带了几分急切。
  注意到这一点,陆寻先是一怔,然后心中也跟着变得羞怯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总算是能像往常一样正常的交谈了。
  晏池也没有说自己提亲时的情形,而是随意与陆寻说了些这段时间的琐碎之事,两人之间的气氛倒也显得格外的亲近与自然。
  得知晏池要在陆府里等陆政三兄弟回府,陆寻也与老太太一样,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万九的身上。
  “三哥,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陆寻忍不住问道。
  晏池点了点头,“所以才特地要知会大伯父他们一声,不管怎么样,总要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捣乱不是?”
  因为屋里还有其他人,晏池也没有说得很清楚。
  陆寻心里其实有些着急。
  前世过了十几年她都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在幕后害陆家,并且也真的将陆家害到了那样的境地,如今好不容易重活了一世,她自然想知道这个前世的未解之谜。
  不过……
  看了看屋里这为数不少的丫鬟,陆寻也知道这个时候不好问这件事,好歹才将即将出口的疑问给压了下来。
  她打算好了,等晏池回去之后,她就立即写信给晏池,问问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这么些丫鬟在,晏池和陆寻当然不会说什么太过私密的话,不过就是问问彼此的近况,再说上一些琐事而已。
  但即使是如此,陆寻心里也是再满足不过的。
  便是内敛如晏池,只从他那带着淡淡笑意的眼睛,也能看出来他现在的心情极为不错。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陆政三人回府。
  因为知道晏池是要与陆政三兄弟商议要事的,陆寻特意让了院子里的丫鬟留意着陆政三人的行踪,陆政前三兄弟前脚才进了二门,丫鬟跟着就将消息传到梨香院来。
  接到消息,晏池也没有再在梨香院里多留,而是起身与陆寻道了别。
  这时已是下午,一阵又一阵的寒风自门口吹进来,即使屋里已经烧了地龙,被这寒风一吹,晏池也仍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陆寻见状连忙低声吩咐了林月几句。
  眼瞅着晏池都已经走到了门口,她扬声道:“三哥,你且再等一等……”
  晏池停下脚步,有些不解地看向陆寻。
  陆寻也没有解释,正好这时林月自里间拿了一样东西送到了陆寻的手里,陆寻接过东西上前几步,一把将之塞进了晏池的手里。
  晏池只觉得手中一暖。
  他低头一看,便见手里多出了一只做工极为精巧的手炉。
  这手炉明显是给女眷用的,放在晏池的手里便显得格外的小巧,他两手轻轻一握便能将这手炉完全包裹住了,与此同时,那在这寒冬里仿佛能直入人心的暖意,便就这样一点点从手上渐渐蔓延至晏池的全身上下。
  “三哥,外面冷,这手炉你拿着吧。”陆寻道。
  晏池没有推辞,往外走的时候,他的眼里分明又多了许多的温暖。
  而陆寻,站在寒风凛冽的门口,一直见着晏池出了梨香院,她才吩咐丫鬟重新将厚实的门帘放了下来,与此同时,一个疑惑也渐渐浮上心头。
  万九的背后,到底是谁呢?
  她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
  离开梨香院之后,晏池照样去了陆政的书房,与陆政三兄弟细谈了一番之后,他便离开了陆府。
  四人在书房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因为身边并没留侍候的人,自然是没有其他人知道的。
  陆家的众人只知道,打从晏池离开了陆家之后,陆家的气氛便又重新变得凝重了起来,在这样的气氛之下,陆府的下人们一个个都再小心翼翼不过,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陆政几人的霉头。
  而几乎是晏池才离开了陆家,陆寻跟着就写了一封信送出去。
  大概也是知道陆寻心里的急切,算着时间,大概也就是晏池回到晏家的第一时间,他便写了回信送回给陆寻。
  看过信之后,陆寻的心里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与此同时,她又难免替前世的陆家觉得悲哀。
  她怎么也没想到,前世的陆家之所以会落到那步田地,竟然是与皇权之争有关,便是陆家再如何站在中立的位置,大概在二皇子那样的上位者看来,没站到他那边便等同于敌人,所以才有了陆家前世之祸。
  只是为了让隆佑帝厌恶皇长子,二皇子便能用这样的方式毁了陆家一族。
  陆寻忍不住叹了口气。
  皇权,从来都是这般凌驾与所有之上。
  好在,这一世因为有陆寻得自前世的记忆,好歹没让陆家再遭遇这样的横祸,这无疑是极为值得庆幸的。
  而大伯父、二伯父、父亲他们在这件事之后,想来也会有了防备,将来总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
  有有了警惕的陆政三人注意着这些,陆寻这个其实并不怎么懂朝廷大事的,便也总算能将这件事完全放下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城里便开始流传了一个消息。


第313章 
  这个消息,是关于陆寻的。
  晏池到陆家来提亲的事,因为还没有最后的结果,因而陆家众人都没有往外张扬,便是陆家的下人们,也都再三得了吩咐,断不敢把这件事往外传。
  卫氏等人本来以为,至少在确认了晏池到底能不能请来圣旨赐婚之前,这件事是不会被外人知晓的。
  毕竟,晏池来陆家提亲,这件事怎么看都会引来外人的说嘴。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没过上几日,这件事仍被传到了外面,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像是传出这些流言的人亲眼见着了晏池上门提亲一般。
  这就有些奇怪了。
  卫氏第一时间将府里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清查了一遍,最后确认这件事确实不是从陆家人的嘴里传出去的。
  既然不是陆家这里传出去的,那么就只有晏池那里了。
  晏池哪怕是去京城任何一家提亲,都绝不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但陆家……
  之前晏池与陆家闹成了那样,京城谁不知道晏池从前可是做了四年陆家的嗣子的,若是晏池没有执意回到晏家去,算起来他就是陆家三姑娘嫡亲的堂兄了。
  这堂兄和堂妹……
  哪怕如今的晏池和陆寻已经不是这样的身份了,也总是难免的惹来一些闲言碎语,甚至有些嘴毒的妇人都在心下暗暗嘀咕,说些什么诸如可别两人当初还是堂兄妹的时候就已经有些不清不楚的话来。
  这种与高门大宅之中的闺阁千金有关的流言,本就极容易被扩散开来,因而这些流言颇一出现,便迅速往外扩散了开来。
  为此,卫氏气得一整天都没吃饭。
  先前晏池还说得信誓旦旦的,绝不会因为他提亲一事让陆寻被人说嘴,背上什么不好的名声,但这才过了几日,外面的流言就已经传得满天飞了,让卫氏如何能相信晏池的保证?
  一想到自己珍爱的女儿如今被那些长舌的妇人当作了谈资挂在嘴上,卫氏便觉心头火辣辣的烧得慌。
  要是晏池这时候出现在她的跟前,卫氏都不确定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
  事关自己的婚事,陆寻当然也在第一时间听说了这件事,又知道卫氏为了这件事而动怒,连忙一路去了朝云院。
  陆寻进屋的时候,卫氏跟前的大丫鬟宝莲正在低声劝慰着她。
  “夫人,您可不要动怒伤了身子,这件事到底是不是晏池少爷那边传出去的还不一定,以晏池少爷对咱们三姑娘的心意,想来用不了多久也自会上门向您解释的……”宝莲道。
  宝莲几个都是跟在卫氏身边多年的大丫鬟,关于晏池和陆寻的事,自然是知道得不少的。
  卫氏这时正在气头上,虽然有几个丫鬟的安慰,但又哪里能熄了心头的怒火?
  陆寻就是这个时候进屋的。
  眼瞅着陆寻就着小丫鬟掀开的厚厚的门帘进了屋,宝莲几个顿时便松了口气,在卫氏怒火攻心的这当口,大概也就只有陆寻才能将她安抚下来了。
  陆寻冲宝莲几个使了个眼色。
  宝莲几个都是极为机灵的,见状连忙冲着陆寻行了个礼,然后紧接着便退了下去。
  等到屋里只剩下自己母女二人了,陆寻才上前坐到卫氏的身边,握着卫氏的手道:“母亲,您这又是为了什么气成这样?”
  卫氏又恼又恨地瞪了陆寻一眼,“我为了什么难道你还能不知道?”
  陆寻于是冲着卫氏吐了吐舌头,一派半点都没有被外面传的那些流言影响到的娇俏模样。
  瞧着陆寻这副半点不走心的模样,卫氏自然又是气不打一处来,她恨恨的拿了自己的食指在陆寻的脑门儿上戳了一下,因为很是用力,还在陆寻白皙的额头上留下一个很是明显的红印子来。
  “你这丫头,仗着我惯着你,胆子也太大了!”卫氏这是算起后账来了,“池哥儿对你有什么心思,这么大的事,你之前竟然也敢一直瞒着,还与我说什么将定亲的事延后半年,要不是池哥儿上门提亲,你是不是还准备将这件事继续瞒下去?”
  陆寻闻言苦了一张脸。
  这件事她也确实做得不对,不过那时候她不是对将来的事也没有确定嘛,又哪里会想到要与卫氏说?
  这时见卫氏动了怒,陆寻连忙抱了卫氏的胳膊,一边摇一边道:“母亲,您别生气了,是女儿错了,以后再有什么事啊,女儿一定第一时间与母亲商量,好不好?”
  卫氏又瞪了陆寻一眼。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她就是现在再怎么翻后账也没有什么用了。
  再说,卫氏也舍不得过多的苛责陆寻,却是将这些账都算到了晏池的身上。
  若是这次晏池能好好的将这件事解决了便也罢了,若是不能……
  卫氏的面上带了几分冷意。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一个做母亲的,维护自己儿女的心。
  深吸了一口气,卫氏看向陆寻,“寻姐儿,一个好的名声对于女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再清楚不过了,要是背上一个引诱堂兄的名声,你便是真的嫁给了池哥儿,将来也总少不了被人指指点点的,母亲也是不想让你受这样的委屈……”
  陆寻自然是明白的。
  她极为依恋的将头靠在卫氏的肩上,“母亲,女儿知道您是心疼女儿,不过,女儿相信三哥不是个说大话的人,哪怕这些流言真的是从三哥那边传出去的,也必定是三哥需要借此来达成什么目的,咱们暂且先等一等,好吗?”
  话中对晏池的信任,是再明显不过了。
  卫氏闻言看了陆寻一眼,好半晌才不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好歹也做了晏池四年的三婶,对于晏池的禀性,卫氏自然是了解一些的,她其实也不是不相信晏池,只不过事关陆寻的名声,她才会按捺不住的如此动怒。
  现在听陆寻这样一说,卫氏便也深吸了一口气,“女在不中留,还真是如此,你这傻孩子,现在就这样向着他……”


第314章 
  陆寻闻言有些脸红。
  就如卫氏所言,她确实全心全意的信任着晏池,相信晏池不会让任何事伤害到她。
  不过,她对晏池的信任,却并非像是卫氏所想的那般,只是出于心中对晏池的感情,那样全然没有任何怀疑的信任,是她经历了两世才得以成形的。
  前世的三哥,哪怕身处高位,也仍十几年不曾娶妻,甚至明知陆寻已经嫁作他人妇,都暗中护了她十几年,且不曾给她带来任何的压力……
  这样一个人,又岂会不值得她信任?
  见卫氏担心自己将来会不会被晏池拿得死死的,陆寻又将自己的身体往卫氏的怀里依了依,“母亲,您放心吧,女儿可不是那些会被感情冲昏了头脑的人,三哥也绝不会让女儿失望的……”
  卫氏一脸的不赞同。
  不过,见着陆寻那满脸的信赖,卫氏也没有给陆寻泼冷水。
  这次关于陆寻的流言,也不是没有办法去处理,但既然陆寻如此信誓旦旦的,那卫氏也不是不能稍稍按捺一下,看看晏池到底值不值得陆寻这样的信任。
  想着这些,卫氏看着陆寻,确认道:“寻寻,你真的就这样认定了池哥儿了吗?”
  对于卫氏来说,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她所钟爱的女儿了,晏池当然是个好的,但那也要看陆寻是不是真的乐意嫁给晏池。
  陆寻闻言一怔。
  在意会到自己的心意之前,她并不曾对任何人动过心,而意识到自己对晏池并非只是她从前所以为的兄妹之情后,因为这两世以来的牵绊,她很快的便将晏池当作了此生唯一可以与她成为伴侣的那个人。
  那么,她这是认定了晏池吗?
  陆寻先是有些茫然。
  但很快,她便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因为,当她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在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意之后,她再也做不到任由家中长辈替她定亲,然后嫁给一个不是晏池的男子。
  如果她要嫁人,那么那个人必定会是晏池,也只会是晏池!
  确认了这一点,陆寻也不由微微松了口气。
  她看向卫氏,抿了抿唇,然后极为坚决地道:“母亲,之前女儿也没想过什么认不认定的事,但现在细细一想,女儿大概也只会接受嫁给三哥!”
  卫氏无声地叹了口气。
  好一会儿,她才伸手轻轻抚着陆寻的发丝,柔声道:“寻寻,既然你愿意相信池哥儿,那母亲便也试着相信他一次,咱们便暂且先忍耐几日吧……”
  看看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转机。
  陆寻笑着冲着卫氏点了点头。
  她相信,三哥一定会将这件事解决好的。
  到那时……
  大概她与晏池的婚事就该真的定下来了。
  这样一想,陆寻便又忍不住红了双颊。
  卫氏也是过来人了,见着陆寻这副模样,又哪里猜不到陆寻的心思,于是又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
  从前总担忧着陆寻都到了可以定亲出嫁的年纪了,看着却是半点都没有开窍,还想着她什么时候才会开窍呢,哪里能想得到,她这一开窍就往前跨了这么大一步?
  不管怎么样,做母亲的总是少不了操心啊。
  卫氏这样想。
  ……
  就在卫氏与陆寻说话的时候,皇宫里,御书房内,隆佑帝正与皇长子进行着另一番的谈话。
  “……父皇,您大概不知道吧,这段时间啊,京城里可发生了好些好玩儿的事……”皇长子说起这些市井之事,颇有些眉飞色舞的模样。
  如今朝中立储之声越发的频繁,隆佑帝虽然始终未置一词,但也不是全无动作,至少呼声最高的皇长子和二皇子,都被隆佑帝交待了一些差事。
  无论是皇长子还是二皇子都知道,这是隆佑帝给他们的考验,办起差事来自然都是再认真不过的。
  不过,再是怎么认真,总也能抽着空子找些乐趣不是?
  皇长子最近就迷上了微服去市井之中听些小道消息。
  见皇长子如此兴致高昂,隆佑帝不由微微扬了扬眉。
  皇长子虽然生母的身份低微,但容貌却是有六成像隆佑帝,隆佑帝这时看着皇长子那张与自己十分肖似的脸,又不由想起了当初陆老太爷还在时给皇长子下的一个评语。
  宅心仁厚。
  大安朝如今已经不是当初建立之时的模样了,对于现在的大安朝来说,并不需要一个勇武的帝王,反倒是需要一个能好好的将祖上打下来的江山好好守住的君主。
  心里有这样的想法闪过,隆佑帝再看皇长子时,眼里便多了几分深思。
  不过,隆佑帝随即便将自己眼里的深思敛了下去,面上带了淡淡的笑容,摇着头道:“老大啊,朕交待了差事给你做,你倒是好,迷上了打听这市井之间的琐事……”
  皇长子于是冲着隆佑帝讨好地笑了笑,“父皇,儿臣可没有耽误了差事,也就是闲暇时候寻个乐子罢了,不过,这市井之间还真有许多的趣事呢……”
  听皇长子这样一说,隆佑帝倒是难得的有了些兴致。
  身为帝王,对于京城及朝中的大小事情他自然是一手掌握了的,不过也没有闲到会关心这些市井之间的小事的程度。
  因而,隆佑帝道:“哦?既是如此,你倒不如也挑了一两件趣事与朕好好说说?”
  若是忽略了这御书房里的情形,忽略了隆佑帝身上的龙椅,这情形倒也真是像极了一对普通的父子在闲谈。
  得了隆佑帝的吩咐,皇长子自然不会推辞,当即便挑了几件市井之中听来的趣事说了,果然逗得隆佑帝也开了笑颜。
  “……父皇,还有另外一件事呢……”皇长子笑着道,“翰林院编修晏池,从前叫陆池的,父皇可还有印象?”
  隆佑帝略沉吟了一会儿,便想起了晏池其人。
  “就是那个过继到陆家,前段时间又不知道怎么的一定要离开陆家的晏池?”隆佑帝问,“他还被朕点作了榜眼是吧?”
  皇长子点了点头。


第315章 
  身为帝王,自是会对朝中是不是涌现了什么可造之材非常关注,晏池在殿试上可是被点中了榜眼的,在隆佑帝的心里他自然也是挂上了一个名号,若是晏池是个得用的,隆佑帝也绝不会任由这样的人才被埋没了。
  翰林院,不知道多少朝中的股肱之臣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这时听皇长子提起晏池,隆佑帝自然就想起来了。
  而且……
  如果隆佑帝没记错的话,从前的皇长子与晏池可是有过来往的。
  那么,这时候皇长子在他面前提起晏池这个人,是不是又有什么别的用意呢?
  身为帝王,本就是多疑的,隆佑帝自然也难免往深了去想。
  皇长子倒似没有看到隆佑帝的神色一般,只继续兴致盎然地道:“这晏池自打过继到陆家去之后,还真没少生事端,当初引发朝中众臣因为生恩大还是养恩大而激辩不已的,也就是他了,这一次就更加让人惊奇了,这人前几日竟然去陆家提亲了,提亲的对象还是陆家的三姑娘,要知道这两人曾经可是做了四年的堂兄妹的……”
  隆佑帝闻言扬眉。
  他还以为皇长子会说些什么呢,原来竟是晏池去了陆家提亲。
  这对隆佑帝来说,自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过,皇长子接下来说的那些话,却让隆佑帝变了脸色。
  “这男未婚女未嫁的,晏池就是上陆家提亲也算不得什么,总之两个人现在可不是堂兄妹的关系了不是?”皇长子似乎有些义愤填膺,“偏偏这世上总有那么些长舌之人,非得说这两人早在晏池离开陆家之前就有了什么首尾,直将好端端的一个陆府说成了什么藏污纳垢之所一般,真是听得叫外人都跟着觉得生气!若只是那些市井之间的长舌妇人胡乱说嘴便也就罢了,偏偏朝中有那等胡子白花花的御史,似乎也因为此事而盯上了晏池,说不得这两日便要参晏池一本,还说是要参他逆乱伦常……”
  皇长子越往下说,隆佑帝的一张脸便越沉得厉害。
  “逆乱伦常?”隆佑帝低声道。
  皇长子似是没听出隆佑帝声音里有什么不对劲的,点了点头道:“可不是嘛,这些御史也真是迂腐得紧,便是晏池曾经过继到陆家过,但现在他已经不是陆家人了,与那陆家的三姑娘也不再是兄妹,怎么就不能自由嫁娶了?非得张罗着参人一本,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若是不制止这种荒唐事,将来岂不是要惹来礼教伦常的崩坏……”
  “砰!”
  皇长子的话被一声沉闷的响声给打断了。
  他被骇了一跳,循着声音望过去,便见着隆佑帝的面上不知何时已经面沉似水,方才那声闷响,也是隆佑帝一掌拍在了御案之上发出来的。
  皇长子这才发现有些不对,他停下先前的话头,有些迟疑,又小心翼翼地道:“父皇,是不是儿臣说错什么话了?”
  隆佑帝深深看了皇长子一眼。
  皇长子的生母出身低微,连带着让皇长子在幼年时也吃了不少的苦,哪怕是近些年随着皇长子年岁的渐长,宫里再无人敢轻忽于他,但在隆佑帝跟前,他却始终有些小心翼翼的。
  就如现在这样。
  隆佑帝不着痕迹的将皇长子打量了一番,确认他先前那番话都是无心之言,并不是故意为之,这才神色稍稍缓和了一些,朝着皇长子挥了挥手,“无事,是朕想起了别的事,朕今日有些乏了,你先回去吧。”
  听隆佑帝说自己乏了,皇长子连忙关心地道:“父皇是不是这些日子太过操心国事了,儿臣还是召了太医来替父皇好好诊诊脉吧……”
  话还没说完,便被隆佑帝截住了。
  “不用了,朕只是有些乏了,休息一会儿便也好了,你先回去吧。”隆佑帝道。
  皇长子这才向隆佑帝告了退,神色恭敬地退出了御书房。
  离开御书房老远,皇长子才收起了面上的恭敬。
  这晏池……
  还真是将一切都算准了。
  那么,接下来,就只需要等着便是了。
  ……
  就如皇长子所说的那般,晏池去陆家提亲一事,原本只是陆家与晏家的事,但因为晏池从前是陆家二房的嗣子,于是这件事自然而然的便惹来了许多人的说嘴,不仅陆寻因此而有了个不好的名声,便是晏池也没能好过。
  御史台那些老御史们,平时本就想尽了法子的想要从文武百官身上揪出些不妥来,如今有了晏池这件事,本就有些迂腐的老御史们,又哪里能就这样轻轻放过?
  于是,不过几日之后,便有好几封弹劾晏池的折子摆在了隆佑帝的御案上。
  在这些折子上,晏池的罪名,可不就是“逆乱伦常”?
  大安朝礼教也算得上是十分森严,这样的罪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