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出这个问题的同时,老太太也在心里不断的思索。
  上次万九的事,老太太是知道的。
  也正是因为知道,老太太才会觉得万分庆幸,庆幸这个万九还没来得及闹出什么事来,自家就已经将他给拿下了。
  否则……
  老太太也不清楚,即使她与陆老太爷之间有着那几十年相互扶持的深厚情意,但看着那样一张与陆老太爷极为相似的脸,她还会不会像从前那样对陆老太爷深信不疑。


第267章 
  老太太对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而一旦自己真的一时糊涂对陆老太爷失了那份信任,当真相大白之后,老太太不知道要如何面对那个亵渎了她与陆老太爷之间的感情的自己。
  也因此,那样的庆幸,一直到现在都存在于老太太的心里。
  而现在,陆政三兄弟又如上次一样神情凝重的出现在了她的跟前,是不是,上次的事又有了什么进展?
  老太太不得不往这方面想。
  看老太太的神色,陆政三兄弟便多少猜到了她在想什么,陆政忙道:“母亲,不是上次的事,而是……”
  说到这里,陆政有些为难地扭头看向陆绩。
  晏池想要离开陆家,说起来这也是二房的事,当然最好还是由陆绩这个当事人来开口。
  老太太见状也跟着看向陆绩。
  到这时,老太太才发现陆绩的面色有些不好看,不仅面上带着怒色,而且眼里还有种灰败,似是受到了什么极大的打击一般。
  “老二,这是怎么回事?”老太太惊道。
  陆绩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用了低沉的声音道:“母亲,池哥儿……他想离开陆家回晏家。”
  老太太也觉得眼前一晕。
  “怎么会这样?”老太太忍不住失声问道。
  在陆绩开口之前,任是怎么样,老太太也没有想到这里去。
  既然话都已经说开了,陆绩也没有什么不好开口的了,“儿子也不知道池哥儿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看他那模样也是铁了心了,即使儿子不同意,想来他也能另外想了法子达成目的,儿子想着强扭的瓜不甜,他的心若是不在咱们陆家,将来总也做不了什么对陆家好的事,便同意了……”
  说到后来,陆绩都还觉得心口痛。
  即使他说得这般大度,但心里又哪里能真的半点就不难受了?
  老太太闻言心情亦急剧的起伏,倒最后到底也只轻轻叹息了一声。
  晏池过继到陆家,那是开过祠堂改过族谱的,若是陆家执意不放人,晏池想要离开还真的不是那般容易的。
  但就如陆绩所说的那般,强扭的瓜不甜。
  陆家过继晏池,是想让二房将来能有个顶门立户的,可不是想过继个仇人过来,若是真的执意不允,以晏池的本事,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来?
  倒也不是说陆家会怕晏池,只不过……
  没那个必要罢了。
  想到这些,老太太有些颓然地摆了摆手:“罢了罢了,由他去吧。”
  陆政三人都低声应了诺。
  这件事,便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无论是晏池,还是陆政三兄弟,既然有了决定,都不是那等喜欢拖沓之人。
  一个执意要走,另外一个不愿多留,趁着今天乃是休沐日,陆政三兄弟直接就领了晏池去祠堂,请出了族谱,将晏池的名字从族谱上划了去。
  由此,晏池便再不是陆家的人了。
  比起四年前过继时的热闹,这一次开祠堂无疑是极为冷清的,这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京城里那么些过继儿子的,还没听说过有过继之后还闹着要走的。
  也因此,陆政三兄弟压根儿就没想过要请族里的人来,回头再将这件事通知给族里知道也便是了。
  而随着陆政划下的那一笔,晏池心里也总算是定了下来。
  晏家那边他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本也不是什么大门户,便是族谱也是保留在晏海的手里的,想要重新将自己的名字写到晏家的族谱上,那也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晏氏夫妇那日听到晏池说想要回晏家时,都差点没乐晕了,哪里还能有不同意的?
  这样想着,晏池也忍不住轻轻呼了口气。
  然后,便见着了陆政三兄弟那黑沉似水的面色。
  因为心里的愧疚,晏池朝着陆政三兄弟便鞠了一躬,“大伯父,父亲,三叔,虽然往后我不在陆家了,但无论如何,在我心里,还是将自己当作陆家人的,往后……”
  话还没说完,就被陆政怒而打断了。
  “既然已经离开了陆家,那就不要再说什么还将自己当作陆家人的话,陆家容不得你这尊大佛,以后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说完,便拂袖而去。
  陆政和陆栩则对视了一眼。
  虽然他们没有说出来,但他们显然也是赞同陆绩的话的。
  陆政摇了摇头,也跟在陆绩身后离开了,陆栩则在晏池的肩上轻轻拍了一下这才走远。
  看着三人的背影,晏池心里当然不可能没有半点的感触。
  只不过,他无法说服自己不跟从心里的意愿走。
  所以……
  陆家对他的恩,也只有将来再另行偿还了。
  ……
  晏池要离开陆家的事,这一天陆政三兄弟都没有声张,只是着人去了陆氏族里知会了一声,回院子之后又各自与周氏三妯娌略交代了一番而已。
  对于这件事,周氏和卫氏此前全然不知,当然再惊讶不过了。
  而章氏,她才是除了晏池自己之外最早发现端倪的,因而听陆绩说起了之后也只道了一声“果然”,便自顾自地捂着胸口睡下了,倒是叫陆绩狐疑不已。
  也因为这件事,原本陆府今天就极凝重的气氛又变得更凝重了一些,但凡是感觉敏锐一些的人都能感觉到,陆家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而在这样的静默之中,晏池却开始吩咐起砚台替他打理行装。
  “整理行李?”砚台很是诧异。
  事先也没有听晏池说要去哪里,现在也不像从前晏池在寒山书院里读书的时候,需要住到书院里去,那么,晏池让整理行李又是为了哪般?
  不过,砚台早就已经习惯了万事都听从晏池的吩咐,因而虽然心里有些奇怪,却也默不作声的开始整理起东西来。
  “只收拾一些常穿的衣物,再将书房里的书都收拾起来……”晏池吩咐道。
  在陆家呆了四年,陆绩和章氏也从来都没有亏待了晏池,真要说起来,晏池手里的好东西可是不少,便是章氏明里暗里给的私房银子,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第268章 
  不过,晏池如今是要离开陆家,他又哪里能将那些东西都一起带走?
  事实上,就是书房里的那些书,晏池也是迟疑了一番才决定要带走的。
  这年头的书可是金贵物件儿,那一书房的书要是换成银子,都不知道能够普通人家嚼用多少年了,带走这些书,晏池当然也是心里有愧的。
  但这些书是他这几年通读了的,若是不带走又实在是觉得可惜,这才厚着脸皮吩咐砚台将这些书也打包好。
  听了晏池这样的吩咐,砚台虽然手上动作未停,但心里的诧异却是更甚了。
  收拾行李也就罢了,现在连这些书也要……
  砚台的心里跟着便是一突。
  跟在晏池身边四年,砚台也养就了敏锐的性子,当即就意识到必定出了什么事。
  也就在砚台胡乱猜测着的时候,晏池突然道:“砚台,我马上就要离开陆家回晏家去,你是要继续留在陆家,还是随我一起去晏家?”
  砚台心头一震。
  任是他怎么猜测,都没有猜到晏池竟然有了这样的打算。
  离开陆家!
  一时忘了尊卑,砚台猛地抬头看向晏池,“公子,这……”
  说话的同时,见着晏池那半点都不似开玩笑的神色,砚台又跟着收声了。
  他都没有多作考虑,便极为坚决地道:“公子,小的当然是跟着您的,只要您不嫌小的伺候不好您就行了!”
  砚台的身契本就是在晏池手里的,他也知道,晏池既然这样问他了,若是他不愿意离开陆家,晏池一定不会勉强,但跟在晏池身边四年,砚台多少总是能看明白一些的,自家公子绝非平凡之人,只要认准了跟在公子身边有出路,就绝对不会错了!
  听砚台这样说,晏池倒也并没有什么意外,他只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你就接着收拾吧,明天一早,我们就离开陆家。”
  砚台点点头,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这一晚,陆家有许多人都夜不能寐。
  陆寻就是其中之一。
  自晏池从梨香院里离开之后,陆寻的脑中便一直回响着晏池说过的那些话,更忍不住将两人从前相处的情形一遍遍的揉碎了掰开了的回想,只为从那些细节之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还别说,真就让她找出来了不少。
  所以……
  不是三哥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从前的她压根儿就没有往别的方面去想,所以哪怕有时候三哥对她做出一些明显要超出了兄妹的亲昵举止时,她都没有当回事。
  当然了,这其实也是陆寻根本就没开窍。
  若是换了另外一个同年纪的少女,只怕早就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了。
  毕竟,大多数十六岁的少女对于男女之事哪怕没有接触过,也多少都有些了解的,像陆寻这样迟钝的还真是少之又少。
  便在这样的辗转反侧之中,陆寻倒是将这一晚给熬了过去。
  到了平时陆寻起身的时辰,青时三个丫鬟进来服侍陆寻洗漱的时候,便赧然发现陆寻早就已经睁着一双大眼睛了,而且眼下还多出两片的青黑。
  三人都吓了一跳。
  打从昨儿三少爷来过之后,自家姑娘就一直有些反常,原以为过了这一晚也该恢复正常了,哪里想到自家姑娘这是压根儿就没合眼啊!
  “姑娘……”青时一边扶了陆寻起身,一边嘀咕道,“便是三少爷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您可也别太往心里去了……”
  青灵和林月也都在一旁点头。
  陆寻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
  若真的只是晏池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她又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困扰?
  微抿着唇,陆寻什么话也没说。
  昨天晏池与她说的那些话,无论如何都是不能透露给旁人知晓的,她当然也只能压在心底了。
  青时三人见状,对视了一眼之后,便也不再多言,只服侍着陆寻梳洗。
  梳洗妥当之后,陆寻正准备领着丫鬟们一起去福寿居,院子外面便有福寿居的小丫鬟过来传话,道是老太太今儿起得晚,吩咐了各房都不用去福寿居用早膳了。
  福寿居的小丫鬟才刚刚离开呢,就又有一名小丫鬟拿出一封信交到了青时的手里。
  青时拧着眉头问了那小丫鬟几句,这才拿着信进了屋,“姑娘,方才有个小丫头过来,说是一大早砚台就拿了一封信托她送到您这里来,奴婢多问了几句,据那小丫头所说,三少爷天都还没亮就带着砚台出门了,而且还带了不少的行李,临走之前只留下了这封信给姑娘您……”
  青时也是一头的雾水。
  今天不是休沐日,晏池是要去翰林院的,但不仅带着砚台,还带了不少的行李,这就有些奇怪了。
  陆寻闻言心里猛地一突。
  昨天晏池才与她说过要离开陆家,她本以为这件事怎么也还能拖上几日的,哪里能想到晏池竟然今天一早就离开了。
  那……
  老太太,还有大伯父、二伯父、父亲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吗?
  他们既然知道,又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就让三哥离开了?
  陆寻只觉得脑子里又乱成了一团。
  而这时,青时手里还拿着那封信,等着陆寻的指示。
  陆寻回过神来之后,从青时手里接过信,又朝着青时挥了挥手,示意她不用在身边侍候了,待青时退下之后,她才打开信封,自其中抽出一张信笺纸来。
  整张纸上,就只写了两个字。
  等我。
  字迹陆寻再熟悉不过,正是属于晏池的。
  虽然只是两个字,但陆寻分明可以看出来,其中透着的来自于晏池的决心与坚定。
  三哥他……
  想起昨天晏池所说的,会来陆家提亲的事,陆寻一时又是羞又是忧的。
  将信笺纸又重新放回了信封里,想了想,又将这封信放进了平时用来装一些精巧玩意儿的小匣子里,再拿了一把小锁头将匣子锁好,又将钥匙放进了贴身的荷包里,这才总算是稍稍放下心来了。
  这封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其他人看到了。


第269章 白眼狼
  晏池离开陆家回了晏家的事,无论是晏池自己还是陆家都没有声张。
  也正因为这样,直到陆氏族里的人压不下心里的愤怒,渐渐将这件事与人说起之后,京城才开始有了这样的消息。
  一开始,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只以为这是个笑话。
  毕竟,当初晏池是如何在晏氏夫妇找上门时坚决不应允晏氏夫妇的要求的,京城许多人可都还觉得历历在目,当时多的是人在暗地里指责晏池对生父生母的无情,还是在隆佑帝都发了话之后,这件事才算是真的过去了。
  另一方面,陆家和晏池无疑有着天壤之别,晏池如今入了翰林院为官,最该做的正是为着自己将来的前途作打算,有陆家在背后撑着,他将来的路无疑要平顺许多,而若是他回了晏家,晏家又能给他带来什么?
  除了拖累,晏家什么也给不了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但凡是个脑子清醒的人,都绝不会舍陆家而选择晏家。
  是以,听到这样的消息,可不就让人很容易就这个消息当作是笑话么?
  可是,这个所谓的笑话传出去之后,却没有得到晏池这个当事人,以及陆家的任何否认,时间长了之后,众人便不由自主的惊愕起来。
  这个消息……
  是真的?
  都没用到一天的时间,京城的许多人便都忍不住哗然。
  除了那些看热闹的普通百姓,还有一些朝中的官员,所有人都想不通,晏池并非是愚蠢之人,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作出一个这样荒唐透顶的选择呢?
  而从头到尾,陆家任何人都没有就此事说过一个字。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晏家那里,红光满面的晏氏夫妇见了人便忍不住跟人显摆,他们最出息的二儿子又回来了!
  能让晏池舍弃陆家回到他们身边,晏氏夫妇都以为这是因为晏池对他们有着比山高比海深的亲情,又哪里能不得意呢?
  就如他们当初将晏池过继给陆家时所想的那般,即使晏池过继给了陆家,他在陆家得到了成长之后,如今不还是回到了他们的身边,重新成了他们的儿子吗?
  而陆家……
  可不就是白白的替他们培养了儿子吗?
  “父子、母子天性是无法磨灭的!”
  这是晏氏夫妇近些日子以来最常说的一句话。
  他们这样的轻狂劲儿,倒是让不少人都颇为看不上眼。
  而与此同时,晏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作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晏池在京城也算是极有名的人物了,不说四年前与生父生母闹出来的那场官司,只说他是被点中了榜眼在京城游过街的,认识他的人就绝不会少了。
  也正因为有名,所以当初陆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将晏池过继的,许多人心里也都是有数的。
  在大部分人看来,以晏池当初在晏家时不受重视的程度,若是他没有被过继到陆家,他必定不可能像在陆家一样安心的读书,更不可能进入到寒山书院,也不可能以不及弱冠的年龄就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
  可以说,晏池能有今天,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也就是得益于陆家的倾力培养了。
  而现在,晏池才一取得了成绩不久,就这样毫不留恋的舍陆家而回到了晏家,在旁人看来,晏池这可不就是在拿了陆家做跳板,一朝得志便弃陆家如敝屣吗?
  不管什么时候,这样不知感恩的人,都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喜欢的。
  为官,也是要讲究官声的。
  为官之人,更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名声。
  前世的陆老太爷被泼上那么一盆洗不掉的脏水,尚且引起了后面那么大的影响,晏池比起曾经的陆老太爷来,地位无疑是天差地别的,受到的影响无疑也就更大了。
  白眼狼。
  背上这样一个名声,对任何人来说,都无疑是场灾难。
  而晏池,从头到尾,不管旁人如何议论,都好似这些事都与他无关一般,半点没有别的反应。
  这倒也让不少想要看热闹的人失望不已。
  也正因为这件事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到后来连宫里的隆佑帝都听说了。
  御书房里,隆佑帝正召了膝下的几名皇子说话。
  “被朕点成榜眼的陆池……”隆佑帝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听说他离开陆家回了本家,现在应该叫他晏池了。”
  连隆佑帝都知道了,可见这件事传得有多广。
  几名皇子这时候眼神都是微微一动。
  隆佑帝身为帝王,他说的每一句话自然都会被下面的人掰开了揉碎了的理解,几位皇子更是如此。
  听隆佑帝突然提起这件事,二皇子先就开口道:“父皇,听说自从这人过继到陆家之后,陆家待这人可谓是尽心尽力,这过继子嗣为的是什么,陆家二房图的无非就是将来这人可以将二房给撑起来而已,哪里想得到这人不过是刚刚有了点成就,竟然就舍了陆家而去,如今京城里有人唤他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以儿臣之见,还真是没有说错!”
  二皇子说得义愤填膺的,就好似被晏池辜负了的不是陆家,而是他一样。
  其他几名皇子心里多少也是这样的想法,只不过被二皇子抢了先,因而只能暗地里偷偷的骂上二皇子几句。
  隆佑帝闻言不置可否。
  之后,隆佑帝也没有再就这件事说些什么,又考校了几名皇子最近的课业,便朝着几名皇子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
  几名皇子对视了一眼,便依言退了出去。
  走在最后的是皇长子。
  在他临出门之前,隆佑帝突然出声将他唤住了,“……老大,你等等。”
  大皇子闻言脚步一顿,他转过身,面上亦现出几分疑惑来。
  “父皇可还有什么吩咐?”他道。
  隆佑帝微微一顿,又问道:“老大,听说你与那晏池有过几次接触,不如你就来评价一下,这个晏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次做出这样的惊人之举,又是为了什么?”


第270章 
  皇长子心里微微一惊。
  他与晏池,确实也有过几次接触,但他自以为这有限的几次接触都做得很是隐蔽,但现在看来,他所谓的隐蔽也就是自以为是而已,又哪里能逃得过隆佑帝的视线?
  意识到这一点,皇长子面色又重新变得坦然了起来。
  他朝着隆佑帝行了一个礼,“回父皇,儿臣与那陆……晏池此前是接触过几次,虽然次数不多,但儿臣也能看出来,那是一个虽然年轻,却胸中自有沟壑的人,他这次做出这样的惊人之举,儿臣倒不以为他是得意便猖狂,说不定是有着什么难言的苦衷呢?毕竟,儿臣之前一直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性情中人。”
  隆佑帝闻言微微扫了皇长子一眼。
  “意气中人吗?”他淡淡地道。
  皇长子垂头不语。
  不多时,隆佑帝便又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皇长子闻言低头出了御书房。
  走到走出老远,他才忍不住轻轻舒了口气,整个人也完全松懈下来。
  虽然在隆佑帝的跟前,皇长子一直表现得极为淡定,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现在的背上都已经浸出了一层冷汗。
  看来……
  他们这些人私下里的动作,隆佑帝都是完全看在了眼里的。
  想着这些,皇长子又缓缓踱着步渐渐走远。
  ……
  自从晏池离开陆家之后,陆府的气氛就一直没有再好过。
  晏池是曾经被陆家上下都寄予了厚望的人,而他之前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了这样的厚望,也正因为如此,如今晏池的出走,才给陆家众人带来了更沉重的打击。
  上到老太太、陆政三兄弟、周氏三妯娌,下到陆寻的兄长弟弟们,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忍不住怀疑这到底是真是假。
  明明,晏池这几年与陆府众人是处得极好的,事发之前也没有任何的征兆,他怎么就突然离开了陆家呢?
  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是想不透的。
  唯一知道真正原因的,大概就只有章氏和陆寻了。
  而自打晏池留下那样一封信离开之后,章氏每次看到陆寻时,视线就更锐利了。
  陆寻从前对章氏这样的目光只觉得莫名,但在晏池向她表明了心迹之后,再面对章氏,她却总觉得有些下意识的心虚。
  再回想一下章氏这段时间以来的异常……
  会不会,章氏其实也早就发现了晏池待她的不同寻常呢?
  如果是这样,那也难怪章氏会这样反常了。
  也正因为如此,后面陆寻都有些忍不住想躲着章氏走了。
  不过……
  她后来也有些不解,明明她又没有做错什么,动了那样心思的又不是她,她怎么就需要心虚呢?
  想到这些,陆寻又忍不住有些懊恼。
  看着面前的纸张上写满了的晏池的名字,陆寻拧着眉头恨恨的将这些名字又一个个的涂成了墨团,一边涂还一边咬着牙道:“三……晏池,晏池,都怪你!”
  直到将纸上的名字都举黑了,确认旁人再认不出原来这纸上曾经写着什么,陆寻才将这一团黑的纸揉成一团,随手丢在了废纸篓里。
  那废纸篓里,这时已经躺着好几个如出一辙的纸团了。
  自从晏池离开之后,陆寻就再没有去过外院的那间书房,而是在禀了卫氏之后,在梨香院里收拾了一间厢房出来,布置成了一个小书房。
  这时,陆寻就是在自己的小书房里了。
  看着废纸篓里的几个纸团,陆寻一时之间又忍不住深思起来。
  晏池离开之后,她虽然没有收到晏池给的信儿,但是关于晏池的消息,她还真的就没少知道。
  没办法,如今京城里关于晏池的讨论实在是太多了,就算陆寻没有刻意让人去打听,府里也总有小丫鬟谈论着听来的消息。
  更何况,陆寻身边还有一个被晏池拨过来的林月在。
  林月虽然已经跟在陆寻身边了,但是对于曾经的主子总还是念着那么几分香火情的,更何况她的亲兄长还在晏池的手下呢。
  因而,林月平时就没少捣鼓着在陆寻的耳边说起晏池。
  也就是嫌林月聒噪,陆寻进书房之前就已经将她给撵了出去。
  白眼狼……
  陆寻念叨着这样几个字。
  前世晏池离开陆家之后,也同样得了这样一个名声。
  为此,他在朝中的路都要艰难了好些。
  从前的陆寻并不知道晏池执意离开陆家,一定要背上这些名声是为了哪般,但在晏池向着她表明了心迹之后,她哪里还能不知道,这些,都是为了她。
  为了她啊……
  从毫不知情,到马上就要承受晏池给予的这份情意,陆寻其实是有些不知所措的。
  但同时,她又下意识的忍不住有些心疼晏池。
  三哥啊,前世的三哥一个个默默的背负了这些十几年,而且十几年都未曾娶亲,那时的三哥心里该是何等的心情呢?
  意识到自己竟然心疼起晏池来了,陆寻又忍不住抬手在自己手背上轻轻打了一下。
  “都是他自己作的!”
  她忍不住这样嘀咕道。
  若是前世的三哥也像这一世一样,早早的就将事情说与她知道,她……
  咦,不对,就算前世的三哥也早早的就对她表明心迹,她也不一定会回应他的!
  而且,前世陆家处于那样的情况之下,老太太也是为了不耽搁了她,才会匆匆将她嫁去程家,不管怎么说,老太太也是好意。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晏池竟然会对身为堂妹的陆寻生出那样的情意。
  这般想着,陆寻心里便又添了许多的复杂。
  事实上,从那日得知晏池的心意起,一起到现在,陆寻都还觉得有些晕晕乎乎的,就像是在做梦一般。
  至于晏池让她好好考虑的,到底对他是什么样的感觉,她更是没有功夫去好好考虑。
  哼哼,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她对三哥,可不就从来都是存了兄妹之谊吗?
  前世如此,今生亦是如此!
  陆寻捂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有些发烫的脸,这样想着。


第271章 意中人
  就在陆寻这般想着的时候,书房外传来了青时的声音。
  “姑娘,三夫人请您去朝云院一趟……”青时道。
  陆寻这才放下捂在脸颊上的双手。
  母亲唤她?
  一边站起身往外走,陆寻一边思索着卫氏寻她是为了什么。
  想来,最大的可能还是为了她的婚事吧。
  晏池离开陆家一事,无疑是将陆家又放在了风口浪尖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陆家简直是被京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盯着。
  卫氏原本就正为着陆寻的婚事而操心着,见此情景,心里就更急了。
  也因此,这段时间,卫氏就不只一次的将陆寻唤到朝云院去,就她的婚事征求她的意见。
  而每到了这个时候,陆寻总会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
  不是说想在卫氏和陆栩跟前多呆几前,就是说卫氏说起的人选哪里哪里不好,总之是无论怎样都不想配合。
  前面几次倒也罢了,但次数多了,卫氏又哪里能看不出端倪?
  这一次,卫氏就是拿定了主意,一定要让陆寻从她打听到的那些后生里挑出一个或者几个稍稍看得顺眼的,再慢慢打听这一个或者几个更详细的情况。
  有了这样的主意,等到陆寻踏进朝云院的正房里,卫氏面上便带了笑意。
  冲着陆寻招了招手,她道:“寻寻,快些过来,今天你可不兴再糊弄母亲了,一定得从这些人选里挑出一个或者几个看得过眼的,要是再躲躲藏藏的,你可就当心母亲随意替你作了这个主,将你嫁给哪个不着调的人!”
  卫氏还吓唬陆寻。
  陆寻闻言不仅不怕,反而还朝着卫氏撒娇:“母亲,您可是我的好母亲,又哪里舍得将我嫁给哪个不着调的人呢?”
  被陆寻这样一撒娇,卫氏也绷不住,到底是笑出了声。
  她抬手在陆寻的额头上轻轻点了点,“你这丫头,也就仗着我疼你,才敢在我跟前如此放肆!”
  陆寻冲着卫氏“嘿嘿”直笑。
  母女之间一番亲热之后,卫氏又正色道:“寻寻,母亲可没有与你开玩笑,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本就该是定亲的年纪,要是还不赶紧将亲事定下,等到将来出嫁时都快成老姑娘了,母亲可不兴你被拖成老姑娘,母亲的寻寻就是这京城数得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