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
  屋里一阵沉默。
  陆家的家风极严,又因为有老太爷和老太太的例子在,陆家三位老爷身边都没有什么姨娘通房的,就是三位老爷当初成亲,也都是自己挑了心仪的女子,之后再由老太太差了人上门求亲的。
  自己挑的人,这成亲之后自然也就好得蜜里调油一般。
  陆绩对章氏,也是真的有情谊在的。
  否则……
  他也不会说出“算了”这样的话。
  因为章氏当初出事也是陆承和陆弛的过失,陆滢闻言面上倒多了些愧疚,好一会儿,她才道:“这也是二叔待二婶情深意重……”
  身为男子,又如何会不在意自己将来百年之后连个继承香火的子嗣都没有?
  陆音于是又微微叹了口气,“母亲也知道父亲待她好,不过母亲的意思是,正因为父亲待她好,她才更不能叫父亲一辈子都心里带着遗憾。”
  或许,还有害怕陆绩只不过是一时冲动才说出这种话的吧。
  陆滢和陆寻对视一眼,倒是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好一会儿,陆音才又道:“虽然陆氏旁支里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但母亲说老太爷有位隔房的堂妹,咱们应该称作是姑奶奶的,有三位孙儿,最小的那一个今年才六岁……”
  说到“六岁”,陆音就又想起了先前章氏想要过继恒哥儿的事。
  她带着些歉意地看向陆寻,“三妹妹,母亲先前是想过继恒哥儿,那也是因为考虑到恒哥儿是父亲再嫡亲不过的侄儿,却没考虑到三叔和三婶的心情,还望三妹妹转告三叔和三婶一声,让他们不要怪父亲和母亲。”
  陆寻默默点头。
  不管怎么样,过继恒哥儿的事没成。
  既然如此,这怪不怪罪的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而事情也果然像前世那般,章氏看中了晏家的人。
  陆音这时也重新继续先前的话头,“……咱们那位姑奶奶的夫家姓晏,那家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才六岁,看母亲的意思,这件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
  陆寻抿了抿唇。
  这件事最后倒确实是成了。
  不过,被过继过来的却不是章氏看中的晏家小儿子,而是将满十五的晏池。
  当然了,陆寻是不会说出来的。
  “真要将那个孩子过继过来了,那我也就有个弟弟了,只希望父亲和母亲以后能更开心一些吧。”陆音道。
  见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重,陆寻笑了笑,“二姐姐且放宽心,二伯父和二伯母一定会更开心些的,咱们倒不如说些旁的?”
  姐妹三人笑了一阵,倒也真的转移了话题,说起了京城如今最时兴的衣裳首饰来。
  自这天起,陆家姐妹三人的关系倒是比以前亲近了许多,时不时的就约了一起到谁的院子里品茶说话,倒是难得的和睦起来。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又过了大半个月。
  这天一早,陆寻领了青时去福寿居,进了院子才到了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章氏的声音。


第23章 喜事
  “……母亲,”章氏冲着老太太陪着笑脸,“人已经选好了,虽然不是陆氏子弟,但怎么着也有些陆家的血脉,若是母亲不反对,过几日选个好日子,儿媳就将孩子领过来给母亲过过眼……”
  老太太原本正低头喝茶,听到这里将茶盏放下,微微抬了眼看了章氏一眼,“这件事你和老二自己作主就好,用不着问我反不反对,只要那孩子品性好也就行了。不过……”
  说到最后,老太太微微一顿,“……那孩子已经将满十五了?”
  章氏面上的笑容一僵。
  说起这件事,章氏现在心里都有些不痛快。
  原本她看中的是晏家那才六岁的小儿子,孩子小,忘性大,只要带在身边养个三两年,从前的事自然也就忘得差不多了,还怕将来那孩子不跟他们亲吗?
  再则……
  在章氏看来,就算那孩子将来还记得亲生爹娘又如何,陆家和晏家这一对比起来,只怕就是傻子也该知道作何选择。
  但可恨的是,明明在自己将过继到陆家的好处说了之后,那余氏都已经动了将小儿子过继的想法,最后却因为小儿子的哭闹而不舍,死都不肯再将小儿子过继了。
  到嘴的肥肉飞了。
  这个说法虽然粗俗了些,但章氏当时的心情也只能这样形容了。
  那种明明看到希望偏偏希望之火又被人生生给吹灭的感觉,让本就因过继这件事连连受挫而憋了许多气的章氏,当时差点真的伸了手去掐余氏。
  余氏自然知道,若是将自家孩子过继给章氏和陆绩,定会得到一些她想都想不到的好处,所以,既不想丢了这好处,又想留住最疼爱的小儿子,最后倒是叫她想出了一个法子来。
  于是,余氏就起了意将三个儿子之中最不受她疼爱,才病愈从甘霖寺回来的二儿子塞到陆家的主意。
  晏家的日子不好过,也正因为这样,余氏骨子里就有些精于算计。
  二儿子虽然最三个儿子之中最不得她喜欢的,但怎么说也是她养了十四五年的儿子,这个年纪的孩子早就已经定性了,就算真的过继到陆家去,难道将来还会不管他亲生爹娘?
  余氏就是这样算计的。
  章氏并不是看不出来余氏这样的算计,但找了这么久,也就只有现在的晏池最合适了。
  晏家的小儿子晏河倒是更合适,但谁让余氏死巴着不肯放呢?
  于是,章氏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她后来倒也想通了,晏家的三个儿子,虽然小儿子最合适,但最能看得上眼的还真只有这个二儿子,十四岁的年纪就已经沉稳有加,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身竟然还隐隐有种气度,全不似这等寒酸的家庭能养得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嗣子,领回家后好好教导一番,说不定将来不仅能给她和陆绩养老送终,还能真的将二房的门庭给支应起来。
  章氏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不过……
  就算是这样,现在被老太太问起来,她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膈应的。
  僵了一会儿,章氏面上才又重新有了笑脸,“回母亲的话,那孩子确实已经快十五了,不过孩子是个好孩子,虽然那晏家的家境不好,但这孩子打小就知道亲近咱们陆氏宗族里几个有学问的族老,这东拼西凑的学问倒是一点不比那些打小就进学的孩子差,儿媳想着,虽然年纪是大了些,但只要儿媳和老爷好好教导这孩子,将来指定是不会给咱们陆家丢脸的……”
  说到这里,章氏眼中带着些期待地看向老太太。
  虽然老太太是说了,这件事只让章氏和陆绩自己决定就好,但在这陆家,这么重要的事,若是没有老太太的点头,到底还是心里虚不是?
  不仅章氏,就是陆绩,这时也是这般看着老太太的。
  身为男子,若说陆绩真的全不在乎将来的身后事,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了,从前为了安抚章氏而说的那些话也不是假的。
  只是,若真能有个后人,那是最好的不是?
  老太太沉吟了一会儿,最后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既然你们都觉得好,那就选个好日子把人领过来吧。”
  章氏和陆绩闻言都松了口气。
  而老太太这时心里却颇为感慨。
  过继来的孩子,就是再怎么好,和自己亲生的总是不一样的,老太太活了这么几十年,和老太爷一起看过多少的人与事,又哪里会不知道这一点?
  若是当初章氏腹中的那个孩子平安生下来了,那该有多好?
  唉,这大概就是命吧。
  老太太看着陆绩和章氏那松了口气的模样,也只能这样在心里安慰自己了。
  屋里的事正说妥了,门口就有小丫鬟打了帘子。
  事实上,早在屋里还在说着关于晏池的事时,外面陆家的其他人就已经到了,不过知道今儿章氏和陆绩有重要的事要与老太太说,因而外面的众人都极为贴心的等在了外面,没有进来打搅。
  而这其中,最紧张的当属周氏了。
  虽然已经与章氏暗中有了约定,但若是这回的过继不顺,那章氏最后不还得打陆弛的主意?
  带着这样的紧张,周氏当先进了福寿居的正屋。
  一看到章氏面上的轻松,周氏也跟着打从心底里的松快了起来。
  “母亲。”周氏先向老太太行了礼,然后偏头看向章氏,笑道,“看二弟和二弟妹这满脸的喜色,莫非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只一句话,就叫章氏面上的笑意又加深了些许。
  这时其他人也都先后与老太太行礼。
  老太太既然已经接受了二房过继嗣子的事,当然不会在这时候给二房添堵,因而面上也都带着笑容,“可不就是喜事,老二和老二家的已经选好了合适的嗣子人选,正等着改明儿寻个好日子将那孩子带进府里来呢……”
  周氏顿时大喜。
  看她那一脸笑意的模样,倒像是比陆绩和章氏还要来得高兴了。
  可不就得高兴么?


第24章 上门
  二房过继了嗣子,那当初陆承和陆弛的过失就可以不用再提了,周氏也只需要在二房的嗣子和陆音将来嫁娶的时候多总上一份聘礼和嫁妆就行了。
  虽然要舍些财物,但比起将儿子过继给二房,这已经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
  如此,周氏能不高兴吗?
  “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了!”周氏拿了帕子掩着唇,“事情要是定了下来,到时候咱们府里可得好好热闹一番才行……”
  这时,陆栩和卫氏,以及屋里的众小辈们,也都笑着向陆绩和章氏道贺。
  屋里一时之间倒也热闹欢腾起来了。
  老太太看着屋里的众儿孙,倒也将心里的那点沉重给抛开了。
  用过早膳之后,陆寻便随了众人一起告了退出了福寿居。
  离开福寿居,陆府姐妹三个又聚到了一起。
  不过,这次是聚在了陆寻的梨香院。
  陆滢和陆音先凑到一起看过了陆寻的首饰匣子和放衣裳的箱笼,然后才嘻嘻哈哈着坐了下来,又将丫鬟遣了下去。
  原本很轻松的气氛,这时倒突然就变得沉重了起来。
  陆寻端起茶浅浅啜了一口,先开了口:“二姐姐,这样说来,再过不久,咱们就要多一个哥哥了?”
  陆音点了点头,然后苦笑,“原还以为会多个弟弟的……”
  陆滢倒是笑了笑,“不管是哥哥还是弟弟,总归是件喜事不是?”
  陆音闻言仔细想了一下,倒还真是如此。
  陆寻没有说话。
  对这个即将到陆家来的哥哥,陆寻其实才是再了解不过的那个人。
  记忆之中……
  晏池最初来到陆家的那段时间,整个人就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阴影一般,让人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便只会留下一个“阴沉”的印象。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晏池开始将自己身上的阴沉拔拉了下来,然后会与自己有说有笑,会在出府回来的时候记得给自己带上一个糖人儿,甚至远比对陆音这个“亲”妹妹更亲近的呢?
  陆寻也想不起来了。
  眼瞅着陆寻突然就不说话了,陆滢和陆音面上都有些疑惑。
  陆音伸手轻轻推了陆寻一把,“寻姐儿,咱们这好端端的说着话,你怎么倒是突然走神了?”
  陆寻这才回过神来。
  “我在想即将来的这位哥哥是个什么性情呢,可别到时候在他面前丢了丑……”她道。
  姐妹三人于是就着这个话题又嘻嘻哈哈了好半天。
  不过几日的功夫,章氏那里就看好了日子。
  章氏是真的请了位先生来算日子的,甚至连吉时都算过了,甚至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正好踩着吉时的点儿领着晏池进陆府。
  不得不说,为了这件事,章氏也真是殚精竭虑了。
  陆府的众人将这些都看在了眼里,知道章氏有多看重这件事,众人当然也不会没眼色的去给章氏添堵,因而一直到陆绩和章氏将晏池领进陆府之前,陆府里都是带着些喜气的。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时间很快就到了陆绩和章氏领晏池进陆府的那一天。
  这天一早,陆府里的众人便都聚到了福寿居。
  正好这天是陆政休沐的日子,陆府上下倒是一个不落的全都到齐了,就连才六岁的恒哥儿也都站到了陆寻和玮哥儿的身边。
  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位三哥,恒哥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
  要知道,当初章氏最先可是打的恒哥儿的主意,要不是三房上下都表明了态度这件事绝对不可能,也不会有晏池的到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恒哥儿不仅对晏池很好奇,心里还对他存了些莫名的歉意。
  事实上,不仅是恒哥儿,就是卫氏,也多少是有着这样的心态的。
  所以,后来的那些日子里,卫氏待晏池那可谓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因为这样还叫章氏以为卫氏这是想与她抢儿子了,很是防备了卫氏一段时间。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众人的等待之下,上午都过了一半的时候,陆绩和章氏总算是领着换了一身新衣裳的晏池到了福寿居外。
  不过……
  原本应该很高兴的陆绩和章氏,面上却都有些阴沉。
  咦,这又是为何?
  众人都有些不解。
  章氏为了今天又是算日子又是算吉时的,为了踩准吉时,还愣是让老太太以及府里这么多人等了半个上午,由此可见章氏有多看重这件事了。
  而陆绩,虽然没有表现得这般明显,但只看他从头到尾都不曾制止过章氏,也就能看出他的态度了。
  既是如此,如今人已经领回来了,陆绩和章氏又为何会不高兴?
  在众人疑惑的时候,陆寻往陆绩和章氏的身后看了一眼,然后就知道了为何两人脸色会这么不好看。
  就见着,在两人的身后,除了有装扮一新,却阴沉着一张脸的晏池,还有……
  晏池的亲生父母晏海和余氏!
  也难怪陆绩和章氏脸色会难看了。
  不过……
  陆寻心里也有些疑惑。
  前世的今天,晏海和余氏可没有跟着一起来陆家。
  那为何,这一次就有了这样的变化呢?
  陆寻想不透。
  而陆绩和章氏,这时正气得不行。
  过继嗣子,那就是将别人的孩子变成自己的孩子,亲生父母和嗣父母当然也就被摆在了天然的对立面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陆绩和章氏想看到晏海和余氏才怪了。
  尤其,还是在今天这样本应该陆家众人喜气洋洋的日子。
  陆绩和章氏原本是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将晏海和余氏领到陆家来的。
  在他们看来,这只是陆家的事,他们只需要将晏池领到老太太跟前,只待老太太点了头,就可以开了祠堂将晏池的名字添到族谱上去。
  但他们不想,架不住晏海和余氏非得跟着啊。
  章氏原是不允的。
  但余氏这些日子已经将陆绩和章氏想要过继自家孩子的急切心理给摸明白了,后来甚至还隐隐流露出威胁之意,若是章氏不带他们夫妻去陆家,他们就又要再反悔一次。
  箭已经在弦上了,章氏就是再怎么恨,到底也只能允了。


第25章 江河池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陆绩和章氏最后到底还是将晏海和余氏带到了陆府里来。
  这时,老太太等人也都看到了晏海和余氏。
  “这是……”老太太眼里有些疑惑。
  陆绩和章氏面上一黑。
  不过,没等他们开口,晏海和余氏就已经堆着一脸的笑容挤到老太太跟前,“给老祖宗问好,算起来我们还得唤老祖宗一句‘舅母’呢……”
  这话一说,老太太顿时就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晏家和陆家虽然有那么点亲戚关系,但一来陆老太爷的那位隔房堂妹早就已经过世了,二来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来往,因而晏海一家是从来没有来过陆家大宅的,顶多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扯着这么点关系上陆家旁宗去打点秋风而已。
  所以,这时见着老太太,晏海和余氏又哪里能不兴奋?
  论起来,晏家的三个儿子,长得与晏海最像的倒是晏池这个最不被疼爱的,晏池的容貌本就算不得有多出色,因而也就可以想象晏海的长相了。
  这时,晏海那张并不出众的脸上堆满了叫人看了就觉得有些不舒坦的笑容,看那模样,要是老太太稍稍给他些好脸,只怕他就能再往前凑些。
  此情此景……
  还真是让人反感。
  老太太这些日子也是让人去打听过晏海和余氏的为人的,再看看现在还站在陆绩和章氏身后,整张脸一半被阴影遮挡的晏池,随手将手里的茶盏往桌上一搁。
  笃。
  这声响就似磕在了晏海和余氏的心头一般,让他们莫名的就是一颤。
  “老太爷这么多年也没提过,倒是不知道还有这门亲戚。”老太太淡淡地道。
  晏海和余氏面上的笑容一僵。
  明摆着,老太太可没想认这门亲戚。
  晏海是晏家的独子,他老子当初和陆老太爷那位隔房的堂妹成亲时,两家的门第倒是相当——都一样的穷。
  这样的情况下,晏海的老子自然也不可能读什么书。
  就是晏海这名字,也是他老子听说有很远的地方有无边无际的海,再加上对刚出生的儿子寄予的厚望,于是大手一挥,就给儿子取名叫了晏海。
  等到晏海娶妻生子了,干脆就从延续性上,给长子取名叫了晏江。
  得第一个儿子时,晏海当然是沉浸在了有后的喜悦之中的,但晏家的日子不好过,养家糊口对晏海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生的二儿子,当然得不到多少的重视。
  这一点,从晏池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了。
  长子是江,次子是池……
  这得差了多远了?
  再等到小儿子出生,晏家的日子又比以前要好过了那么一点点,至少晏海不用担心吃了这顿没下顿,因而小儿子的出生自然也就激起了他的慈父之心,思来想去之下,倒是将小儿子叫作了晏河。
  江河池。
  从这名字,就能看出来晏池在晏家有多不受重视了。
  可现在,这个最不受重视的次子,竟然能让晏海夫妇搭上陆家大宅的老太太和几位老爷夫人!
  有这样的好事,晏海夫妇又哪里能不抓住了?
  只不过……
  看老太太和屋子里其他众人的表现,他们的算盘大概注定是打不响了。
  这时,被老太太这样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晏海和余氏只觉得面上烧得慌。
  不过,两人本也不是脸皮薄的人,真要脸皮薄了,他们也不能非得跟着来陆家大宅了,所以只尴尬了那么一会儿,两人就重新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他们可是晏池的亲生父母!
  就是晏池真的过继到了陆家,将来他们也定要晏池给他们养老的,嗯,还要晏池拉拔一下他的兄长和弟弟才行。
  两人如此盘算着。
  而陆绩和章氏,看到老太太的反应,总算是觉得稍稍出了些心头的那口气。
  章氏深吸了一口气,和陆绩一起往旁边让了让,将身后的晏池露出来的同时,也直接将晏海和余氏都给挤到了角落里。
  “母亲,这就是晏池了。”章氏笑着道,“这孩子是个好的……”
  “好”的。
  只听这重音,就能听出来章氏是个什么意思了。
  一边的晏海和余氏听了有些恼怒。
  晏池是个好的,那岂不是在说谁是不好的不成?
  余氏下意识的就想张嘴,却被晏海给按住了。
  晏海又不傻。
  因为他和余氏非得要跟着来陆家大宅,甚至还隐隐威胁若是不从就不让晏池过继到陆家,陆绩和章氏已经有些不快了,再看看陆家众人这不咸不淡的态度,若是他们这时还闹出什么事来,陆绩和章氏说不得还真的就不过继晏池了。
  这对他们可没半点好处。
  陆家二房想过继嗣子,这消息传出去之后可不得有多少人家争着抢着的想要将孩子过继过来,章氏和陆绩为何会挑上晏家?
  看中的不过也就是晏池身上有那么一点点的陆氏血脉而已。
  真要将两人惹恼了……
  反正也只是这么一点点的陆氏血脉,要与不要还真是无所谓的。
  晏海反正是不敢赌的。
  再看章氏,她这时正笑意盈盈地看着晏池。
  被章氏这样一介绍,晏池自打进了福寿居之后,这才首次抬起头来,直接上前就在老太太跟前磕了个头,“晏池见过老太太。”
  虽然福寿居的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地衣,但晏池额头磕地的时候,众人仍听到了略显沉闷的一声响。
  这晏池……
  倒是个实诚的孩子。
  卫氏在心里想。
  就是老太太,受了晏池这样一个半点折扣不打的礼,面上的表情也略显舒缓了些。
  “起来吧。”老太太道。
  不用老太太示意,一旁侍立着的王嬷嬷就已经上前去将晏池扶了起来。
  “哥儿可用不着如此多礼,日后就是一家人了,咱们老太太待府里的哥儿姐儿可再是慈蔼不过的了……”王嬷嬷笑着道。
  老太太也在旁边点了点头。
  陆绩和章氏于是在心里一喜,这件事,就算是成了。
  而晏池,顺着王嬷嬷的力道被扶了起来,他的目光下意识的往旁边一看,就看到了正立于陆栩和卫氏身后的陆寻。


第26章 说定
  晏池保持了这么久的面无表情总算是破了功。
  他面上现出些惊讶,两只眼睛更是因为惊讶而微微一瞠。
  陆寻冲着晏池眨了眨眼睛。
  她都可以猜到晏池现在在想什么了,肯定是“她怎么会在这里”之类的,这可是前世她与陆寻第一次见面时所没有插曲,因而莫名的就叫陆寻心情有些飞扬起来。
  而晏池……
  他垂在两侧的手轻轻动了动,左手指尖不自觉的就触到了腰间挂着的荷包,这个荷包里……
  他的这个动作明明是再不起眼不过的,但不知为何陆寻就是注意到了,视线也跟着就落到了那个半旧的荷包上。
  这荷包,有什么特别吗?
  陆寻仔细回想了一番,前世也没见晏池有摸荷包这个习惯呀。
  大概是看明白了陆寻眼里的疑惑,晏池连忙将手挪开,眼睛也再不往陆寻那里看,就是耳根也微微有些发热。
  不过……
  目光再落到了坐在上首的老太太,以及陆家的其他人身上,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晏池的面色蓦地就又重新变得阴沉下来,原本那点因为见到意料之外的人的惊喜,也都被他强行按捺了下来。
  就在这时,自身后传来一阵叫晏池没预料到的力道。
  他整个人也因为这阵力道而猝不及防的就往前的扑。
  屋里所有人的目光于是便都聚到了晏池身上。
  就在晏池皱眉的时候,他听到了从身后传来的紧张又急切的声音,“池儿,你还愣着做什么,这么好的机会你要是错过了,得错过多好的前程……”
  是余氏。
  原来是余氏见晏池沉默着半天都没有搭王嬷嬷给的话头,心里急了,所以特地又挤到了晏池的身后,拿了手指头在晏池的腰间连戳了好几下。
  晏池感受着余氏那越来越重的力道,嘴唇微微勾了勾。
  错过多好的前程?
  大概是错过了陆绩和章氏许给他们的好处吧。
  至于他这个最不受宠的儿子……
  能拿来换好处,又有什么不好的?
  被余氏这样一推,晏池心里先前莫名涌出来的那点抗拒,也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他抬头,冲着老太太露出一个笑容:“祖母自是再慈蔼不过的。”
  晏池的容貌不能说英俊,顶多也就是带着些属于少年特有的秀气,再加上他那一身的阴沉,其实并不如何讨喜,但当他这样露出笑容时,就是走过了这么多年风雨的老太太,也忍不住连连点了几下头,“好,好……”
  老太太连说了两个“好”。
  过继一事,于是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陆绩和章氏也是满面的笑容。
  章氏早就已经请了先生算好了,再过五日就是一个最适合开祠的日子,现在既然老太太这里已经点了头,那接下来只需要等到五日之后请了宗族里的各位族老过来,再开了祠堂请出族谱将晏池的名字记上去就行了。
  嗯,到时候晏池就该叫陆池了。
  想到这里,章氏又不由皱了皱眉。
  倒不是陆池这个名字不好,而是长房已经有一个陆弛了,两人的名字念起来可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
  章氏随即就舒展了眉眼。
  就是一样又怎么样?
  晏池既然过继到了二房,那就是二房的儿子,陆承和陆弛当初闯了那么大的祸,现在二房好不容易过继了一个嗣子,难不成在名字上还要给陆弛让路不成?
  不知不觉间,章氏就已经想到了这许久之后的事情。
  事情定下之后,章氏便要送晏海夫妇以及晏池回去。
  虽然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容不得任何的变数了,但再怎么说,在晏池的名字被记上陆家的族谱之前,他都还是晏家的儿子,而不是陆家的。
  因为这样,章氏就算想将晏池留下来,都没有理由。
  不过,最后晏池仍留在了陆家,而且还是余氏主动提出来了。
  余氏一手紧紧拽着晏池的胳膊,将他拉到章氏跟前,“二夫人,这件事既然已经说定了,那池儿还是留在陆府的好,虽然我们这做爹娘的也舍不得他,但总也要为了他的将来考虑不是?让他留在府里,与府里的哥儿姐儿多接触一下,总是不会错的……”
  章氏听了一喜。
  但这些话落到晏池的耳里,却让他本就有些发寒的心里更加觉得凉了。
  这样唯恐不能将自己的儿子丢出去的爹娘……
  晏池闭上眼,复又睁开。
  没有,就没有了吧。
  晏池这样想。
  再睁开眼睛时,他就看到了陆寻那应该是带了些心疼的眼神。
  这让晏池心里顿时多了些暖意。
  想想也是奇妙,那时他在甘霖寺里病得最重的时候,唯一在他身边关心他的人,除了了空那个小和尚,也就只有当时素昧平生的这个小姑娘了。
  而现在,他被自己的亲生爹娘如此急切的推到别人的身边,旁人面上都带着笑意,也唯有这个小姑娘,会体谅他的心情,甚至……
  心疼他。
  就算晏池打小就有些阴沉,但这时也忍不住微微弯了弯唇角,眼里也尽是淡淡的笑意。
  接下来,他就会成为她的兄长了。
  晏池觉得,只冲着这小姑娘待他的这份莫名的善意,他这个做兄长的,将来就一定会成为给她撑腰的那个人!
  这样一想,晏池就迅速进入了“哥哥”这个角色。
  不过……
  身为陆府的小姐,陆寻什么时候才会需要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来撑腰呢?
  大概,也只有在她嫁了人,并且在夫家受了委屈的时候吧。
  想到这里,晏池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