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容闺-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年事已高,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不适合出门,自然是不会去刘家的。
周氏闻言连忙道:“母亲您放心,儿媳定会向刘老夫人转达母亲的问好。”
刘老夫人不仅年纪大了,而且自来身子骨就不怎么好,能撑到现在其实也不容易。
当年陆老太爷和刘拙本就相熟,老太太与刘老夫人自然也是极为熟悉的,如今都年纪大了,少不得心里便会挂念着对方。
听周氏如此说,老太太点了点头,然后便朝着众人摆了摆手,“行了,你们也不用耽误时间了,趁着现在时间还早也不是那么热,赶紧出门吧。”
众人于是也没有再多作停留。
老太太说得一点也没错,现在时间还早,这个时候出门再合适不过,若是再耽搁下去,等到了刘家只怕众女眷都得狼狈不堪了。
一行人跟着便与老太太道了别,然后先后上了马车朝着刘家而去。
刘拙如今是内阁首辅,又深得隆佑帝的倚重,刘家的大夫人过寿,又往各府发了那么多的请柬,便是与刘家没有什么交情的人家都绝不会错过了这个热闹。
因而,即使时间还早,但陆家的众女眷的马车在刘府外停下时,刘府大门口也已经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了。
陆滢早就遣了秋月在大门口候着,见着陆家的马车到了,秋月连忙迎了上来。
“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一一向众人请了安之后,秋月才道,“主子想着大夫人你们定然来得早,所以特意遣了奴婢在门口候着……”
然后便领着一行人往内宅里走。
众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刘家了,因而倒也没有什么惊奇之色,进了内宅之后便被秋月领到了陆滢和刘安住的院子。
陆滢这时候正抱着文哥儿教他说话。
虽然只有一岁多,但文哥儿的口齿却已经极为清晰,陆滢每念一句,他也就跟着念上一句,那奶声奶气的童音听在人耳中,简直让人心都要跟着化了。
注意到陆家众女眷的到来,陆滢抱着文哥儿起身,然后往前迎了上来,“母亲,二婶三婶,你们来了……”
周氏没有第一时间回应陆滢,反而是看着被陆滢抱在怀里的文哥儿,先就将文哥儿接了过来,在文哥儿小脸上亲了好几下,这才回头对陆滢道:“今儿亲家母过寿,我们自然要到得早些。”
否则,陆滢这个做儿媳的,还不定被乔氏怎么挑理呢。
陆滢当然是清楚这一点的,也正因为如此,她对娘家众人也就更为感激了。
也是在出嫁之后,她才明白娘家对于她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她的倚仗,更是她的底气,嫁到刘家这几年来,乔氏对她这个儿媳没少挑剔,但再如何挑剔,乔氏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究其原因,可不就是因为她身后有陆家吗?
陆滢笑着引着众人坐下,待丫鬟奉上茶点,她才道:“母亲,你们来得可真是时候,今儿婆婆过寿,我这个做儿媳的自然要去帮着招呼客人,正愁着文哥儿没人看着呢,母亲你们就来了,这下我可算是能抽出手来了……”
周氏闻言笑道:“你这丫头,倒是使唤起母亲和你二婶三婶来了。”
陆滢道:“哪里是使唤,这不有母亲和二婶三婶看着文哥儿,我这心里才觉得踏实吗?”
一句话便让周氏妯娌三人心里都跟着熨帖了起来。
陆滢说的其实也是实话。
若是周氏等人没来,她还真有些不放心丢下文哥儿自己去招呼客人。
刘家的人口算不上复杂,但这其中的争斗却也是不少,尤其是陆滢过门之后不久就生下了刘家这一代的嫡长孙,另外那几房对此可没少红眼睛说酸话,哪怕陆滢心里也觉得,另外那几房应该不太可能趁着她抽不开手时对文哥儿做什么,但万一呢?
陆滢可不能赌这个万一。
就如陆滢所说,她今天是要帮着乔氏招呼客人的,因而她也没有陪着众人坐多久,便略带了些歉意的起身离开了。
陆滢和刘安所住的院子离着外面挺远,因而就算今天刘家的客人不少,但这里还算是清净。
周氏妯娌几个抱着文哥儿时不时的逗几下,倒也显得极为悠然。
过了好一会儿,周氏才看向跟着她们一起来的李慧娴、陈氏,还有陆寻,道:“承哥儿媳妇、弛哥儿媳妇,还有寻姐儿,你们也不用守在我们这里,自去外面走动走动吧,难得出门一趟,总不能就憋在这里,与小姐妹们说说话也是好的。”
章氏和卫氏也都点头。
她们年纪大了倒是能坐得住,但这些小辈可不一样。
卫氏也对陆寻道:“寻寻,你就跟着你两个嫂子出去走走吧,也免得你觉得闷。”
章氏闻言又偏头看了陆寻一眼。
即使过去这半个多月了,章氏看陆寻时也仍是原先那副怪异的模样,别说是陆寻了,便是周氏和卫氏如今也都看得再明显不过。
但偏偏,除了拿这种怪异的眼神看陆寻,章氏也没有做出别的什么不妥的举动来,便是卫氏也不能因此而做些什么。
她也只能让陆寻少在章氏跟前出现了。
之所以会让陆寻出去走走,卫氏也是有这样的考虑。
第250章
陆寻其实对于去外面逛逛并没有什么想法,不过,看大嫂和二嫂都已经应了下来,卫氏也催着她出去,她便也顺着卫氏的意思点了点头。
与其呆在章氏的跟前,时不时的被章氏拿了那奇怪的目光注视着,陆寻倒是宁愿去外面逛逛。
三人于是就这样出去了。
乔氏这次广发请柬,前来赴宴的人也确实极多,陆寻与李慧娴、陈氏这一路走出去,便看到了不少的女眷被刘家的丫鬟们领着往里走,李慧娴和陈氏时不时的还能碰到相熟的女眷,双方停下来叙旧不提。
倒是陆寻,并没遇到什么手帕交。
事实上,陆寻还真没有什么手帕交。
前世她就没有几个能说得上话来的小姐妹,重生之后,陆寻的心志更不似那些真正的十几岁的小姑娘一般,与那些小姑娘自然也就不怎么相处得来,久而久之的,倒是成了众人眼里不合群的存在,每次参加什么宴会时,倒是都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当然了,所谓的形单影只也只是在旁人看来,对于陆寻自己来说,她其实是很享受这样的情况的。
不过……
这一次,陆寻倒还真的遇上了一个旧识。
安喜县主。
远远地看着安喜县主朝着自己走过来,陆寻还有些不敢置信。
毕竟,她与安喜县主真的算不得有什么交情,甚至还因为从前的李慧淑的存在,安喜县主对陆寻可谓是极为仇视了。
那么,现在安喜县主这样直直地朝着自己走过来,又是所为何事?
“陆寻。”
安喜县主最后果然停在了陆寻的面前,板着一张脸唤出了陆寻的名字。
陆寻有些头疼。
以安喜县主的身份,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她还真的不能做出什么失礼的事来,因而哪怕并不乐意与安喜县主呆在一起,她也只能扯出一个笑容来,“见过县主。”
倒是一旁的李慧娴,看到安喜县主时,眼里有复杂的情绪闪过。
之前李慧淑与程越的事,虽然是李慧淑自己自作自受的,但说起来到底还是与安喜县主有那么些关系,哪怕李慧娴知道李慧淑最后有那样的结果都是她自己作的,这时候看到安喜县主,还是难免有些心绪复杂。
当然了,安喜县主可不是一个会考虑别人想法的人。
似乎是看明白陆寻并不如何欢迎她,安喜县主更是板起脸来,朝着陆寻道:“你过来,我有话要与你说……”
一副颐指气使的语气。
陆寻的眉心微微跳了跳。
她其实不知道自己与安喜县主有什么话好说,早在重生之后,她就决定不与程越扯上什么关系,与安喜县主更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现在李慧淑和程越没了好结果,怎么安喜县主倒是认准她了?
虽然如此,但陆寻看了看四周,发现有不少年纪与她们相当的贵女或者少夫人们,此时正或明或暗的注意着这里,便也只能有些无奈地与李慧娴和陈氏打了个招呼,然后与安喜县主一起来到园子里一个有些隐蔽的角落里。
“不知县主有何要事?”陆寻道。
安喜县主闻言瞪了陆寻一眼。
就如同上次不知道为何非得要去找陆寻一样,安喜县主同样不知道自己为何明知道陆寻不待见她,还非得要往陆寻身边凑。
作为安阳长公主唯一的女儿,又有着当今皇上和太后的宠爱,安喜县主自小就是被身边的人追捧着长大的,像陆寻这样并不将她放在眼里的同龄人,那还真是少之又少。
上次林家后宅里的事情发生之后,安喜县主与程越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的也就落到了当时所有目击者的眼里,自那之后,安喜县主再出现在公众场合,总是会收到许多刻意隐藏,却仍让她觉得十分刺目的视线,那些视线里,哪怕再怎么隐蔽,仍能让安喜县主察觉到其中的鄙夷与嘲讽。
再与从前,这些人对自己的恭敬与追捧相对比……
安喜县主虽然被安阳长公主宠得有些天真,但也不是连好恶都分辨不出来的。
她想,她之所以会往陆寻跟前凑,大概就是因为,不管是在这件事发生之前还是之后,陆寻待她的态度都是始终不变的吧?
嗯,始终不变的不待见。
被安喜县主瞪了这一眼,陆寻倒是有些莫名了。
明明,说是有话要与她说的人是安喜县主,但现在一语不发的仍是安喜县主,这是要闹哪样?
莫不是故意耍着她玩来着?
以安喜县主的性子,还真是有这个可能。
陆寻于是道:“既然县主没有别的事,那小女就先告……”
那个“退”字都还没说出口,陆寻便听到了安喜县主的声音。
“母亲替我定下了一门亲事。”安喜县主道,“对方是个人品才华都极其出众的少年郎,而且那家的家风还极好,按着母亲的说法,我嫁过去之后一定能过得一生顺遂。”
陆寻一怔。
听着安喜县主的描述,倒不是前世安喜县主嫁的那人了。
不过……
安喜县主的亲事,与她那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安喜县主又如何会特意与她说起这些呢?
在陆寻疑惑的同时,安喜县主也微微叹了口气,“从前我被母亲宠得无法无天的,只以为这世间一切我看上的东西都应该被我得到才行,所以在遇到了程越之后,只被李慧淑随意在中间掺和了几句,便总是认为一定要嫁给程越才算是顺心如意了,如今想想看,当初的想法也真是有些可笑……”
安喜县主说出这番话时,其实也是有些心酸的。
虽然如今已经算是将程越放下了,但她当初对于程越的心却是再真不过的。
只是,在听了安阳长公主的分析之后,安喜县主也不得不承认,程越这几年来一直捧着她,只怕是别有所图吧。
用安阳长公主的话来说,这世间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一见钟情,多的不过就是想要仗着她的身份巴着她往上爬的人罢了。
第251章
便是李慧淑接近她,明显也是别有所图。
只不过,这样的道理,她竟然用了这么久才明白过来。
安喜县主从前本就骄纵,身边除了李慧淑之外就没有什么能说得上话的同龄人,这些话憋在心里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时候倒是与陆寻说了起来。
想到李慧淑,安喜县主又沉默了一阵。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李慧淑是想要算计陆寻和程越吧,只不过最后却应到了她自己的身上,还真是害人害己。
安喜县主想到这里,非常认真地看向陆寻:“李慧淑那件事,说起来我还应该向你道歉才是,要不是你自己机灵,落到李慧淑那样境地的大概就是你了,说起来也是我傻……”
顿了顿,安喜县主又摆了摆手:“罢了,我也不想再提起这个人了。”
没有了李慧淑在旁边撺掇着,没有了程越的花言巧语,安喜县主只要按着安阳长公主替她安排好的路走下去,自然能过上崭新的生活。
她其实也就是想向陆寻表达这个意思。
不过……
看陆寻一直到现在都是一副“这些与我有什么关系”的模样,安喜县主一时之间又怒上心头,她觉得,自己以前不喜欢陆寻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陆寻,一点也不讨人喜欢!
又狠狠瞪了陆寻一眼,安喜县主一脸不快的踏着重重的步伐去到了一边。
陆寻又是一脸的无奈。
她这是怎么又将安喜县主给得罪了?
好在,她原也没想过要交好安喜县主,她们就这样互不干扰就很好了,至于安喜县主到底是为何而生气,她显然是没有必要寻根究底的。
这样一想,陆寻便也重新安然起来了。
直到安喜县主走远了,因为安喜县主突然找上来而一直担心着陆寻的李慧娴和陈氏,这才重新走了上来。
两人将陆寻上下打量了一番,确认陆寻没有什么不妥的,这才松了口气。
“寻寻,你没事就好。”陈氏忍不住道。
李慧娴也跟着点了点头。
她们两个是做嫂子的,陆寻又是跟着她们一块儿出来的,若是陆寻在她们的眼皮子底下出了岔子,她们都不知道等会儿回去要如何向卫氏交代了。
陆寻闻言忍不住笑了,“大嫂,二嫂,你们也太小心了,这么多人看着,安喜县主怎么也不会傻到对我做些什么的……”
确实是如此。
安喜县主虽然有县主的身份,但陆寻也是陆家的女儿,并不是那些能由得她随意欺负的,更何况有这么多人明里暗里的看着,陆寻又岂会有事?
李慧娴和陈氏也是关心则乱罢了。
虽然陆寻没什么事,但有了这么一遭,李慧娴和陈氏却也没有再去与其他的女眷叙旧了,便是遇到相熟之人,也都是将陆寻带在身边,唯恐一个错眼陆寻就又会出什么岔子。
那小心劲儿,让陆寻都忍不住苦笑了。
不过,为了安李慧娴和陈氏的心,陆寻便也老老实实的跟在她们的身边,在李慧娴和陈氏将其他女眷介绍给她时才多少说几句话。
如此一来,倒是得了众人一个“娴静”的评价。
这大概是意外之喜了吧。
乔氏对自己这四十生辰极为看重,为了招待众女眷,特意将刘家内宅荷塘边的几间极为精巧的竹舍收拾布置了出来。
这竹舍本就建在荷塘边,比起其他地方来要凉爽许多,里面再摆上冰盆,窗口蒙上防蚊虫的细纱,再是凉爽清雅不过了。
陆寻跟着李慧娴与陈氏,以及其他的女眷来到竹舍的时候,竹舍里已经坐了不少的女眷,有年长的夫人们,亦有跟着她们一起来的与陆寻年龄相当的少女。
上次在陆家的时候,陆滢说过乔氏如今想要过那媒人的瘾,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
会选在这些竹舍里招呼众女眷,除了这竹舍布置出来确实凉爽清雅之外,大抵也是因为这荷塘的对面便是外院宴客之处吧。
因为有这荷塘相隔,倒是内宅与外院之间天然的屏障了。
竹舍里坐着为数不少的贵女,而就在荷塘对面,与众女眷隔水相望的,可不就是同样随着长辈们前来赴宴的未曾婚配的少年郎么。
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正是知慕少艾的时候,以都隐隐知道自家长辈领着自己来赴宴的打算,事涉自己的亲事,又哪里能没有半点的好奇?
陆寻只坐了这一会儿,就看到有不少贵女时不时的便往荷塘对面打量。
而荷塘的另一边,那些少年郎们,更是闹出不少的动静来,偶尔还高声笑言,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想引起这边的注意。
陆寻可不是真的只有十六岁,因而见着这样的情景,她不仅没有如别的贵女那般羞涩与好奇,反而还觉得颇为有趣。
嗯,有一种长辈看晚辈的“慈爱”。
想想自己现原心境,陆寻也忍不住拿了帕子掩唇笑了。
虽然隔着一个荷塘,但这荷塘本也算不得很大,因而对面的笑谈声虽然不能听得十分清楚,但至少也能让人分辨出声音来。
陆寻原本端了茶盏轻啜着茶水,但这时突然听到一个只存在于前世的记忆里的声音,端着茶盏的手跟着便是一顿。
这个声音……
虽然便是前世,她也只听过很少的几次,但那几次都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如今只听到了那极为模糊的几个字,便立即认出了说话之人的身份。
如果真是她所想的那个人,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陆寻很是惊讶地陷入沉思,直到手臂都觉得有些僵硬了,这才发现自己一直端着茶盏。
她连忙将手里的茶盏放下,又在李慧娴和陈氏颇有些不解地看过来时,冲着她们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她确实没事,只不过是在这里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声音,所以有些惊讶而已。
虽然惊讶,但陆寻接下来也没有多想,那些事离着她毕竟太过遥远了,也不是她能掺和进去的,既然如此,她又何需寻根究底?
第252章
大半个上午,便在喝茶吃点心,以及坐在李慧娴和陈氏的身边,听着她们与其他女眷的闲聊之中度过了。
大概是茶水喝多了,不多时,陆寻便觉得有些腹涨。
她于是向李慧娴和陈氏打了个招呼,招了一名刘家遣来侍候的小丫鬟,让人领着她去净房。
有过先前安喜县主将陆寻拦下来的事,李慧娴和陈氏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放心,甚至还准备分出一人来跟着陆寻一起去净房。
陆寻很有些无奈,“大嫂,二嫂,你们就放心吧,我只是去净房而已,绝对不会乱跑,也不会随意与人搭话,哪里能出得了什么事?”
听陆寻这样一说,李慧娴和陈氏想了想,倒也觉得自己两人确实是有些想多了,因而也没有再坚持,只是再三嘱咐陆寻,一定要再小心不过,更是让跟着陆寻一起来刘府的青时和林月一定要时时跟在陆寻身边,断不能让陆寻落了单。
青时和林月都连连点头。
如此,李慧娴和陈氏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走出竹舍,陆寻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她知道,两个嫂子大概是有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尤其是李慧娴,上次在林家内宅里出的事,不仅让她的亲妹妹落到了那样的境地,更是险些让陆寻也跟着受累,如今这又到了刘家的内宅,李慧娴难免会有些担心。
便连青时也道:“主子,大少夫人和二少夫人只怕也是被吓着了。”
林月在旁边插嘴:“有我在,主子定不会有事的!”
陆寻闻言笑了笑。
虽然后宅的阴私之事并不少见,但她又哪里有那么倒霉,难得出门作客一次,就什么腌事都被她给碰上了?
再说了,上次在林府,之所以差点出事,那也是因为有个一直企图将她踩进泥里去的李慧淑在,现在是在刘府,这里可没有另一个李慧淑。
两世为人,陆寻也只遇着了一个对她有如此深的敌意的李慧淑,她虽然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手帕交,但同样人缘也不至于差到四处竖敌不是?
被刘家的丫鬟领着,陆寻先是去了净房,然后又在刘家准备的客房里稍稍休息了一会儿。
想着李慧娴和陈氏等久了会着急,陆寻也没有久待,便又领着青时和林月准备按着原路返回。
才走到半道上,陆寻就又遇到了安喜县主。
不过,这一次,安喜县主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与另外一人说话,因这两人所立之处正好被树丛挡住了,陆寻只能看到安喜县主的侧面,倒是看不到另外一人的模样。
“……大表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是安喜县主的声音。
大表哥。
听到这个称呼,陆寻下意识的就想起了先前在竹舍里听到的那个声音。
不过,这里是内宅,那人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都没等陆寻想明白呢,她就再次听到了那个让她印象深刻的声音,“……表妹啊,你能来得,难道为兄就来不得了吗?”
话中透着些漫不经心。
安喜县主闻言狠狠跺了跺脚,“大表哥,你明知道我的意思,这里可是内宅,不是你的雍和宫,要是被人发现你溜到内宅来了,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那人闻言顿了片刻,这才道:“好啦好啦,我也就是看这里比其他地方要凉爽一些,这才想着在这里多呆一会儿而已,又不是要做什么坏事,我马上就走,马上就走还不行吗?”
听他这样说,安喜县主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大表哥,你说话可要算话,快些离开这里啊,首辅大人可不是个好说话的,要是知道你在他的府里如此胡来,肯定又少不了要在舅舅那里告你一状!”安喜县主道。
“行了行了,为兄知道了,表妹你先行离开吧,我马上就走。”那人又道。
安喜县主闻言顿了顿,这才转身离开了。
陆寻忍不住嘴角微微抽了抽。
她也不是故意想要听墙角的,偏偏就听到了这两人的谈话。
说起来……
听这两人的谈话,似乎他们的关系颇为不错的模样,也难怪了,前世的安喜县主行事那般无所顾忌,仍能生活得极为尊荣。
这般想着,陆寻又在原地稍稍等了一会儿,直到估摸着那人已经离开了,她这才迈步往前。
“……大表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是安喜县主的声音。
大表哥。
听到这个称呼,陆寻下意识的就想起了先前在竹舍里听到的那个声音。
不过,这里是内宅,那人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都没等陆寻想明白呢,她就再次听到了那个让她印象深刻的声音,“……表妹啊,你能来得,难道为兄就来不得了吗?”
话中透着些漫不经心。
安喜县主闻言狠狠跺了跺脚,“大表哥,你明知道我的意思,这里可是内宅,不是你的雍和宫,要是被人发现你溜到内宅来了,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那人闻言顿了片刻,这才道:“好啦好啦,我也就是看这里比其他地方要凉爽一些,这才想着在这里多呆一会儿而已,又不是要做什么坏事,我马上就走,马上就走还不行吗?”
听他这样说,安喜县主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大表哥,你说话可要算话,快些离开这里啊,首辅大人可不是个好说话的,要是知道你在他的府里如此胡来,肯定又少不了要在舅舅那里告你一状!”安喜县主道。
“行了行了,为兄知道了,表妹你先行离开吧,我马上就走。”那人又道。
安喜县主闻言顿了顿,这才转身离开了。
陆寻忍不住嘴角微微抽了抽。
她也不是故意想要听墙角的,偏偏就听到了这两人的谈话。
说起来……
听这两人的谈话,似乎他们的关系颇为不错的模样,也难怪了,前世的安喜县主行事那般无所顾忌,仍能生活得极为尊荣。
这般想着,陆寻又在原地稍稍等了一会儿,直到估摸着那人已经离开了,她这才迈步往前。
等几分钟……
第253章 皇长子
虽然对陆寻的话不怎么相信,但男子也知道,他没有理由将陆寻留下来。
这里毕竟是刘府的内宅,他一介男儿出现在这里本就是于理不合的,若是再被其他人发现了,那更是浑身长满了嘴都说不清了。
他的处境……
可并不怎么好。
因而,对于陆寻的说法,男子只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便作了一个“请”的动作,“这位小姐,是在下唐突了才是,小姐请自便。”
说完便退到一边去。
陆寻又看了男子一眼,然后再行了个礼,这才带着青时和林月匆匆离开。
直到走出老远,确认男子不可能看到自己几人了,陆寻才放慢了脚步。
她又想起了先前遇到的男子。
那名男子,她当然是认识的。
事实上,说“认识”其实有些不妥,准确的来说,前世的陆寻,对于这名男子,只有敬畏之情。
只因为……
这名男子,便是继隆佑帝之后登基的新帝,也就是如今的皇长子。
隆佑帝登基二十余年,中宫并非无主,但中宫皇后除了育有一位公主之外,却并没有生出嫡子,前些年朝臣们还都盼着皇后能诞下嫡子,让大安朝后继有人,但这几年,随着中宫皇后踏进四十大关,朝臣们便也渐渐歇了这个心思,而是想着,在现有的几位皇子之中寻一位能担负起大安朝江山社稷的,以待将来隆佑帝百年之后撑起这偌大的大安朝。
也正因为此,不知不觉的,朝中众臣便因为心目中最好的储君人选而分作了几个派系。
这就要提一下隆佑帝膝下的几位皇子了。
按着大安朝的礼制,在储君的人选上,向来是禀承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来的,按说中宫皇后无子,没有嫡出的皇子,那自然就应该立皇长子为太子才是。
但坏就坏在,这位皇长子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一些。
皇长子的生母只不过是宫女出身,当年也是因为隆佑帝喝了酒之后将这名宫女认作了后宫的妃子临幸了,这才有了后来的皇长子。
隆佑帝是个极重规矩的人,对于自己酒后竟然临幸了宫女一事一直有些耿耿于怀,因而即使这名宫女诞下了皇长子,也即使没有怎么抬举这名宫女,只不过是看在皇长子的份上才封了个婕妤。
宫里的宫人谁不是人精?
隆佑帝对这位婕妤是什么态度谁又能看不出来?
因而,这位婕妤哪怕有了位份,但在宫里的日子也绝对算不上好过。
在民间都有母凭子贵的说法,但在这后宫里,却是子凭母贵的,有这么一位不受重视的生母,皇长子即使占了一个“长”字,但又哪里能真的保有皇长子的威严?
可以说,这位皇长子就是在隆佑帝的忽视之中长到这么大的。
而比起皇长子,下面比皇长子小不了多少的二皇子、三皇子等人,因为有个出身好又受宠的生母,在皇储之争中无疑要更占优势。
这些年来,隆佑帝一直不曾下旨立储,很多朝臣都在心里暗暗揣测,是不是因为隆佑帝不满意皇长子,又碍于那“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所以才这样一年一年的拖了下来。
有了这样的猜测,站在皇长子那一边的,除了一些在众人眼里迂腐守旧的老臣之外,那也真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
总之,在储位之争中,看好皇长子的,可谓是极少极少了。
但是……
陆寻想到这里不由微微一顿。
又有几人能想到,前世最后登上皇位的,正是这位在所有人眼里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长子呢?
新皇登基之后,程越的官路倒是比起以前来说要顺了一些,这也是因为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