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容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寻安抚好恒哥儿,又轻轻在玮哥儿额头上弹了一下,“要是叫陈先生知道你拿了他编的小玩意儿来吓长姐,你说陈先生以后还会不会再惯着你,嗯?”
虽说的是带了些威胁的话,但语气却是极为亲昵的。
玮哥儿听了立马不依地拉着陆寻的衣袖不放,“三姐姐,是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吓你了……”
陆寻这才掩唇笑了。
卫氏一直在旁边看着姐弟三人的互动,看到这里到底忍不住发笑,“寻寻,你这个做姐姐的惯会打趣弟弟……”
陆寻哪里肯依,自然又拉着卫氏一通的撒娇。
好一会儿,卫氏才又正色道:“寻寻,过两日等府里清闲些了,母亲就带着你去甘霖寺上香。”
这是接了先前的话茬儿了。
咦?
陆寻有些惊讶。
去甘霖寺做法事,本就是卫氏不想叫陆寻被老太太责罚,这才想出来的法子,现在既然老太太不罚陆寻了,好好的怎么又决定要去甘霖寺上香了?
见陆寻不解,卫氏伸出食指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丫头,前几日生了那样一场病,母亲到现在一颗心都还悬着呢,甘霖寺的香火极为灵验,这次去上上香总也放心些,再则府里才除了服,再过不久又该到了老太爷的冥寿了,总要去甘霖寺里点盏长明灯。”
陆寻恍然。
这一偏头间,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了玮哥儿和承哥儿眼里的渴望。
玮哥儿和承哥儿是男子,出门倒是比府里的女眷要容易些,不过他们年纪小,陆府又守孝三年,算起来他们也是许久没有出过门了。
这般年纪的孩子,又哪里有不喜欢出门的?
陆寻于是冲着卫氏笑了笑,“母亲,女儿自然是要陪着您一起去上香的,如今正是初夏,天气也算不得太热,正好玮哥儿和恒哥儿也好久没出门了,这次倒不如领着他们一起去甘霖寺走走?”
玮哥儿和恒哥儿两眼顿时就是一亮。
两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卫氏。
卫氏看着两个儿子那可怜巴巴的小模样,到底没忍住笑出声来,“不过就是这起子小事,倒也值当你们如此,去吧去吧,咱们娘儿几个一起去!”
玮哥儿和恒哥儿于是都低声欢呼起来,陆寻也在一旁笑。
卫氏在一旁暗暗摇头。
虽是摇头,但面上却没少了笑意。
卫氏领着儿女们一起去甘霖寺上香的事,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二日用完早膳,卫氏就与老太太提起了这件事。
“母亲,寻寻前些日子本就有些不好,儿媳想着带着她去甘霖寺上香,在佛前走上一遭总是好的,玮哥儿和恒哥儿也许久没有出门了,儿媳想着这次也领着他们一起。”卫氏道。
老太太对这种事倒是并没有什么兴趣,闻言也只是表情淡淡地点了点头,“这等小事,你自己决定就好。”
卫氏便也笑着应了。
老太太本也不是什么柔和的性子,若是换了别府的老太太,说出这种话来只怕儿媳妇都会认为这是婆婆对自己哪里不满意了,但放在老太太这里,却又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众人又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
长房的陆政如今任了户部右侍郎,自然是上早朝去了,除了陆政,陆家其他人倒是都在福寿居里。
直到老太太面上有些倦了,陆栩和卫氏才站起身,准备向老太太告辞。
只不过……
除了陆栩和卫氏,长房的周氏,以及二房的陆绩和章氏,却都纹丝未动。
这样的不寻常,让陆栩和卫氏心里都是一突。
尤其是,陆绩偶尔看向陆栩的眼里,还带着些愧疚。
愧疚?
陆栩和卫氏只略微一想,也就想明白缘由了。
想来,二房这是要旧事重提了。
自那日章氏才开了口就被陆寻拿话堵了回来,这段时间章氏都再未提起过继一事,卫氏原以为章氏这是已经想通了,哪里想到她压根儿就没放弃?
陆栩和卫氏都看明白了,老太太还没糊涂呢,又哪里看不明白?
将手里端到了一半的茶盏复又放下,老太太扫了几个两个儿子三个儿媳一眼,“哥儿姐儿就先下去吧。”
第10章 动怒
得了老太太的吩咐,屋里的小辈们虽然还有些不解,但老太太都发了话,众人也只能行过礼之后往外走。
眼瞅着长房二房的兄姐都离开了,陆寻先使了个眼色示意两个弟弟也离开,自己却一直站在卫氏的身后不肯走,见所有长辈最后都盯着自己,她干脆一咬牙,“祖母,孙女的脚有些疼,现在走不动……”
屋里顿时一静。
这样的理由,当然是瞒不过屋里这么多长辈的。
任谁一听也就知道陆寻这是寻了个再差不过的借口。
周氏和章氏看了卫氏一眼,眼里不无嘲讽。
在她们想来,老太太既然发了话,就绝不会再容陆寻在这屋里杵着,陆寻如此也只会惹了老太太的不快,从而招来一顿斥责而已。
在两人看来,上次章氏提了过继的事,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陆寻横插了一脚。
所以,两人是一点也不介意看到陆寻被老太太倒霉的。
卫氏则回头瞪了陆寻一眼。
偏偏被周氏和章氏盯着,她就是想给陆寻使眼色都不行。
在众人的沉默之中,老太太先是微微皱了皱眉,又将陆寻上下打量了一眼,一句话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临时改了口,“既然三丫头脚疼,那就先坐着吧。”
却是丝毫没有要斥责陆寻,并将她赶出去的意思。
咦?
周氏和章氏都很意外。
别说她们了,就是卫氏面上也都有些惊讶。
不过,卫氏也没有机会多想,因为老太太发话了。
“我虽然老了,却也还没有老糊涂,你们有什么话就直说。”老太太道。
说这话时,老太太是看向周氏和章氏的,尤其是看向章氏。
章氏心头一紧。
不过,她攒了这些日子的勇气,好不容易才决定要旧事重提,又岂会如此就轻易放弃了?
咬了咬牙,章氏看了身边的陆绩一眼,“母亲,儿媳今天确实有话想说,这十年来儿媳都一直再未能有身孕,想来也是命中注定无子了,但二房的香火总不能断,所以儿媳想要过继一个子嗣……”
陆栩和卫氏都面色一变。
两人心里都有些愤怒。
上次的事两人虽然没有表态,但他们以为他们的态度已经再清楚不过了,没想到章氏竟然真的再次提起了这件事。
不过,老太太到底还未发话,陆栩和卫氏便也暂且压下了心头的怒意,只看向老太太。
虽然老太爷已经过世了,但这府里还是老太太说了算。
老太太这时面无表情地看着章氏,“当年老太爷确实亲口允了你,将来可以让你从陆家子嗣之中过继一个到二房。”
章氏闻言一喜。
与之相反,陆栩和卫氏却顿时就白了一张脸。
老太太的意思……
莫不是要如了章氏的愿?
卫氏张嘴想要说话,但章氏一直拿余光瞄着卫氏,于是抢先一步开口道:“多谢母亲!但凡儿媳还有给老爷生个哥儿的可能,儿媳都绝不会提过继一事,不过既然是命中注定,儿媳也不能不认命……”
这样说着,章氏眼里也确实多了些水光。
身为女子,却不能生个儿子,若是放在别的后宅里,就是让夫君给休了也不能叫旁人说出个什么不对来。
章氏能一直被陆绩护着,她其实很满足。
只要能再过继一个儿子,那她也确实没有什么遗憾了。
所以……
就算看到卫氏那突然变得凌厉起来的目光,章氏也没想过要改主意。
她只面含期待地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这时却是慢条斯理地端起面前的茶盏,浅浅啜了一口杯中温热的茶水,因为微低着头,屋里众人都有些看不清老太太的神色。
“老二家的,过继的事我不拦着,只要你和老大家的都同意,随时都可以请出族谱来。”老太太淡淡地道。
章氏先是一喜,但随即就是一愣。
她这才发现老太太的话和她预期里的有些不一样。
她和周氏都同意?
她想过继的是三房的恒哥儿,这与长房又有什么关系?
在章氏不解的时候,陆栩和卫氏,以及赖着不走非要旁听的陆寻,却都松了口气。
“母亲……”章氏满是疑惑地道,“儿媳想要过继的是恒……”
话还没说完,老太太就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往桌上一搁,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来。
屋里本就安静,因这声响,周氏和章氏都觉得心头一跳,就是一直心情复杂的陆绩,也都是一惊。
“母亲!”
三人都忍不住齐声道。
老太太抬头,冷冷地看向章氏几人,“不过才十年而已,当年是怎么回事你们就已经忘光了不成?祸是承哥儿弛哥儿闯下来的,承哥儿是长房长子,当然是要留在老大夫妻膝下尽孝,弛哥儿如今已经十八岁,过继过来正好可以娶妻生子,二房的香火断不会无人继承,这样你们该满意了?”
屋里鸦雀无声。
见老太太动了怒,众人就连呼吸都是压着的。
“老太爷不过才走了三年,我看你们一个个的主意就都大了起来,嫌我这老婆子挡了你们的路,嗯?”
听老太太说了这么重的话,屋里众人又哪里能不惶恐。
“母亲息怒,儿子(儿媳)不敢!”
众人都只差跪在老太太跟前了。
大安朝本就是以孝治天下,“不孝”两个字若是从亲生父母嘴里说出来,纵是有再好的才干,这一辈子也指定是出不了头的。
更何况,这么多年来,陆老太爷和老太太在府里本就有着绝对的权威。
老太太平时鲜少动怒,一旦动了怒却不是那么好平息的。
“不敢?”老太太冷笑一声,“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
然后看向周氏。
“老大家的,老大不过才谋了个户部右侍郎的缺,你是不是就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怂恿着老二家的打恒哥儿的主意,既能叫二房不至于断绝香火,又能将承哥儿和弛哥儿都撇开了,你这算盘倒是打得响,周家就是这样教女儿的?”
周氏顿时就觉得心头一阵发凉。
第11章 定论
周氏嫁进陆家已经二十几年。
当初周氏出嫁的时候,陆家还不像后面那般显赫,当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不过后来随着陆老太爷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周氏的娘家在陆家跟前自然也就有些不够看了。
不过,就算陆家后来再怎么水涨船高,周氏和陆政夫妻总还是举案齐眉的,就是老太太,也从来未像其他的婆婆那般为难过她,事事都给了她这个长媳脸面。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氏才会觉得老太太轻易不会让她没脸。
这次,周氏也是这样想的。
陆政谋到了户部右侍郎的缺,又在当今皇上那里露了脸,只要不行差踏错,将来就是不能走到陆老太爷从前的高度,但前程总也不会差了的。
为此,周氏可没少得意。
陆府三房,以后二房三房要仰仗的,不还是他们长房?
既然要被仰仗着,那三房就是做出些牺牲,又有什么不对?
所以,章氏第一次提起想要过继恒哥儿时,周氏就没少在一旁怂恿着。
她以为,老太太再怎么说也是心疼着二房的,过继恒哥儿到二房又是目前看来最好的解决之法,章氏再三提及,老太太总会因为心疼而松口。
又哪里能想到,老太太竟然第一个就拿了她开刀,而且言语间还有周家不会教女儿的意思。
这已经是极重的指责了。
周氏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偏偏还不敢有任何的不敬。
“母亲,儿媳不敢!”一边说着话,周氏忙不迭地跪到了老太太脚边。
老太太看都没看周氏一眼,只冷哼了一声,然后就看向了陆绩和章氏。
陆绩和章氏都是一僵。
老太太眼里有些失望,“老二,老二家的,你们想要过继子嗣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只不过当初的祸是承哥儿和弛哥儿闯下的,那时候玮哥儿和恒哥儿都还未出生,这笔账怎么算也不可能算到三房去,你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偏还想着过继恒哥儿,无非也就是心存侥幸,以及不想去招惹长房而已……”
话未说完,陆绩和章氏就已经面红耳赤地跪了下来。
原来,老太太不是没看出来,她只是看破了却一直没说破而已。
章氏想着自己的那些小心思,一时之间羞得恨不得挖条地缝钻进去才好。
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儿子和两个儿媳,老太太眼里有些疲惫,“当年会发生那样的事是谁也不想的,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总要去解决,过继一事不是不可以,但与三房无关,过继恒哥儿的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至于到底是过继弛哥儿还是怎么,老二家的你自与老大家的商量的,我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说完,老太太扬声响了丫鬟婆子进来服侍。
不多时,王嬷嬷就领着老太太身边的紫竹紫苏两个大丫鬟进来。
看到还跪在地上没起来的周氏三人,王嬷嬷和紫竹紫苏先是一愣,跟着就像是什么都没有看到过一般,径直来到老太太跟前,扶了老太太往内室去。
等老太太进了内室,周氏三人才心有余悸地站了起来。
算起来,老太太已经许久没有如此动怒了。
三人起身之后,再看到三房的陆栩卫氏和陆寻,眼里立即就多了些尴尬。
老太太这次可是将所有事都揭开了,让他们再想装成什么都没发生都不可能,三房的三人又从头看到了尾,又哪里能不尴尬?
陆栩和卫氏对视了一眼,也没有再多说什么,领着陆寻就先一步出了福寿居。
过继一事,之后就看周氏和章氏要如何商量了。
但总之,与三房是不沾边儿的。
出了福寿居,又走出一段路,卫氏才轻轻舒了口气,“没想到母亲今天竟然会如此发作一番,我本以为……”
听到章氏提到一个“恒”字时,卫氏的心都提起来了。
她甚至在想,若是老太太真的同意了周氏和章氏的提议,到时候她该如何。
忤逆老太太,还是含着泪将看着恒哥儿过继到二房?
哪一样她都不想选。
哪里能想到,老太太都没让章氏将话说完,就将章氏和周氏都发作了一通。
事实上,就算老太太真的同意章氏的话,卫氏也觉得可以理解。
毕竟,按现在的情况来看,过继恒哥儿确实是章氏最好的选择。
当然,理解不代表卫氏就能赞同了。
恒哥儿是卫氏怀胎十月才生下来的孩子,她又怎么可能因为章氏想要过继就舍弃了他?
陆栩这时也不管陆寻还在一边看着,轻轻握了握卫氏的手,“母亲虽然不说,但总是将所有事都看得极透,自然是不会允了大嫂和二嫂有这样的想法的……”
卫氏点头。
至于长房和二房之后要如何商量,他们是再不想理会了。
陆寻在旁边看着自家爹娘,唇角忍不住的就往上扬。
前世时,这件事最后是如何解决的,陆寻并没有亲眼看到,只知道章氏再提了一次之后就死了心,后来似乎还与长房达成了什么协议,最后才将晏池领进了门。
也没往深处想,陆寻笑着道:“父亲,母亲,这回恒哥儿可不用担心了。”
听到陆寻说话,陆栩和卫氏都轻轻瞪了她一眼。
“寻寻,你也太大胆了些,这样的事自有父亲母亲来解决,又哪里需要你来盯着,若是方才老太太发作你,你又该哭鼻子了!”卫氏伸出食指在陆寻光洁的额头上点了点。
陆寻闻言只嘻嘻笑了两声。
就算她早就知道结果,但恒哥儿可是她的亲弟弟,她也早就与恒哥儿说过绝不会让他过继到二房去,既然有机会,那她总是要在旁边看着的。
陆栩和卫氏拿陆寻没办法,只又数落了她几句,这才一起去了朝云院。
之后的几天,章氏一天几次的往了长房的熙和院去,每次从熙和院回来脸色总有些不好看,甚至有一次还叫丫鬟听到两人在熙和院里争执。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日,也不知道两人是如何谈为拢的,总之是再没有争吵了。
而这时,陆寻正准备着与卫氏以及两个弟弟一起去甘霖寺呢。
第12章 准备
甘霖寺离着京城有三十里远,再加上要到甘霖寺去上香还需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九百九十九步石阶,卫氏和陆寻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走到甘霖寺上去,怕就要累得够呛。
因而,虽然只是去上香祈福,但卫氏却决定要带着三个儿女在甘霖寺里住一晚。
对此,无论是陆寻还是玮哥儿恒哥儿,都有些兴奋。
就是换了老太爷过世之前,他们也是极少有机会在外面留宿的,又哪里能不新奇?
就是陆寻,对这次的甘霖寺一行,也是有些期待的。
前世可没有这次甘霖寺之行。
“三姐姐,听说甘霖寺的素斋也是一绝,咱们这次可要好好尝一尝……”恒哥儿说着话,还忍不住舔了舔唇,看着简直就像只小馋猫。
陆寻忍不住笑了笑,“恒哥儿,你倒是尽想着吃!”
玮哥儿伸出尾指在恒哥儿的小脸上轻轻刮了刮,“恒哥儿平时可不就最爱吃吗,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尝尝甘霖寺的素斋,他哪里有不高兴的?”
被玮哥儿取笑,恒哥儿有些不服气,“三哥你也别笑我,上次母亲从陈记买回来的糕点,我记得你可比我还吃得多呢!”
一言不合就揭了玮哥儿的短。
陆寻在旁边看着这兄弟“阋墙”,到底忍不住笑了出来。
“好了好了,甘霖寺的素斋确实好吃,咱们这次去就好好尝尝,不过呢,要到甘霖寺去,可先要走上九百九十九步的石阶,你们可别现在说得欢,到时候在半路上就走不动了才好,我和母亲可是没力气背你们上去的!”陆寻笑道。
一听自己两人被陆寻小瞧了,玮哥儿和恒哥儿当然不服气了。
玮哥儿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三姐姐,你可别小瞧了我,不过就是九百九十九步石阶而已,就算再来一千步,那也绝对不在话下!”
恒哥儿听得猛点头,“就是,我也可以!”
话说完,恒哥儿有些狐疑地将陆寻上下打量了一番,很是怀疑地道:“三姐姐,你只说我们,可别到时候走到一半没力气的是你……”
陆寻手一挥,“那不可能,想当初……”
话说到这里便戛然而止。
她原本想说的是,想当初她都能一个人走到甘霖寺上去香,还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晏池,这次又怎么可能会走不上去?
不过,想到自己已经重生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想当初了。
倒是玮哥儿和恒哥儿,听陆寻说话只说一半,都有些好奇,“三姐姐,想当初什么?”
陆寻挥了挥手,“没什么,你们明儿要去甘霖寺,可与陈先生告了假?还有,咱们可是要在甘霖寺里住一晚的,你们的东西可都收拾好了?”
玮哥儿和恒哥儿异口同声地道:“早就准备好了!”
倒是陆寻这里,东西还没有收拾好。
虽然只是去甘霖寺住一晚,但女眷出门本就麻烦,衣裳鞋袜总要收拾几套,就是要戴的首饰也要收拾一小匣子,还有惯用的被褥等……
如今是夏日倒还好,若是冬天,那还更有的收拾。
玮哥儿和恒哥儿看着陆寻的屋里丫鬟来来往往的,只又说了会儿话,就回外院去了。
陆寻房里的丫鬟也不少,又有青时和青灵两个大丫鬟的指挥,没用多久倒也将明天出门要带的东西都收拾齐整了。
一晚无梦。
许是心里存着事儿,第二天一大早,天都才开始泛白,陆寻就已经起身了。
睁开眼睛,看着熟悉的栖红色帐子,陆寻轻轻舒了口气。
随即,她又为了自己的急切而失笑。
想想前世,她在程家过了十几年,早就已经将性子磨得没有了任何棱角,整个人就像是一潭死水一般,又哪里有如今的鲜活?
也不过是重生了不到一个月,就连性子竟然也都真的像是回到了从前一般。
不过……
对比起来,陆寻自然还是喜欢现在这个鲜活的自己的。
看着天色还早,陆寻也没急着叫了丫鬟进来服侍,而是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这才唤道:“来人……”
昨儿值夜的青时就已经领了小丫鬟们进了屋。
“主子。”
青时先指挥着小丫鬟们将东西放下,然后挂了帐子扶着陆寻起身。
待陆寻净完脸,青灵也从外面进来替陆寻梳头。
陆寻少年时本就是个爱美的,打听了不少的法子来保养自己的头发,因而一头青丝不仅又黑又亮,而且还极为柔直顺滑。
青灵一边梳头一边笑着道:“姑娘,三少爷和四少爷那里一早就来了人问姑娘您有没有起身呢,看样子是再急切不过了……”
青时闻言倒忍不住打趣青灵了,“你要是不急,那这次就留在府里看着院子?”
青灵先急得跺脚,然后又忍不住瞪了青时几眼。
陆寻这等养在深闺里的姑娘家少有出门的机会,身为陆寻贴身丫鬟的青时和青灵当然也是如此,如今好不容易可以跟着陆寻一起去甘霖寺,要真因为青时的一句话就不能去了,青灵非得哭出来不可。
陆寻看得有趣,这时连忙道:“行了行了,都去都去,你们俩谁也不落下!”
屋里其他的小丫鬟闻言便都有些羡慕地看向青时和青灵。
也就只有身为大丫鬟的青时和青灵能每次都跟着陆寻出门了。
得了陆寻的准话,青灵也不再急眼了,而是叽叽喳喳的说起了关于甘霖寺的话来。
青时和青灵都与陆寻年纪相仿,说起来也就是十二岁的小丫头而已,会因为出门而如此兴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听着耳边丫鬟们轻快的声音,陆寻唇角轻轻上扬。
这样的日子……
真好。
青灵手巧,不多时就梳好了头。
仍是陆寻惯常梳的双丫髻,再束了两朵石榴红的珠花,再配以同色的耳坠,身上则穿了一件新做的石榴红的凤尾裙。
怎么看,都是一个再活泼轻快不过的小姑娘。
陆寻对着镜子照了照,对自己今天的打扮倒也极为满意。
第13章 登山
打扮好之后,陆寻也没有停留,领了青时和青灵一起去了福寿居。
在福寿居用了早膳,因卫氏今天要领着三个儿女去甘霖寺,老太太倒也格外的嘱咐了两句,卫氏一一应了,然后才向老太太道了别,出了二门上了马车一路出城而去。
陆家的马车很大,卫氏干脆就领了陆寻姐弟三人坐了同一辆马车。
马车行至闹市时,玮哥儿和恒哥儿忍不住轻轻掀了车帘往外看,待看到有人骑着马打马车旁边过时,两人的面上便都现出了些羡慕。
陆寻见状,哪里能不知道两个弟弟在想什么,“你们现在还小,自然是不能骑马的,不过陈先生的骑术亦是不错,你们若真有心想学,回头让父亲买两匹小马驹回来,倒是可以叫陈先生教你们。”
话才说完,卫氏和玮哥儿恒哥儿就都看了过来。
卫氏倒也罢了,玮哥儿和恒哥儿面上都满是狐疑。
“三姐姐……”玮哥儿很是疑惑,“东先生的骑术很好吗?我们怎么不知道?”
恒哥儿也是一样的表情。
他们平时都是跟着陈先生读书,倒是不知道陈先生的骑术如何。
那么……
三姐姐又是如何知道的?
陆寻一窒。
重生之后一个不注意就要漏馅儿,就比如现在。
现在的她确实也不应该知道陈先生的骑术如何,因为陈先生还从来没有展示过。
前世也是到几个月后,玮哥儿和恒哥儿提到想学骑马,陈先生这才会出面请了陆栩买了两匹小马驹,又亲自教着两人骑马,他的骑术才为了旁人所知。
好半晌,陆寻才干笑道:“那个……我也是猜的,读书人不是都要学君子六艺吗,我想着陈先生学问这般好,骑术总也不会差了……”
卫氏三人了然。
虽然世人惯常都以“文弱”来形容读书人,但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只读圣贤书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总得多少有所涉猎才行吧?
否则,真被人当作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总不是好事就是了。
所以陆寻的这个解释,倒也能说得过去。
玮哥儿和恒哥儿于是都眼巴巴地看着卫氏,“母亲……”
卫氏被两人逗笑了,“不过是想学骑马而已,多大点事,也值当你们做出这副模样来,要是叫你们父亲看到了,指定又得好好教训你们一顿!”
兄弟俩于是冲着卫氏讨好地笑了笑,再憧憬着回头就能骑马,将来也能像旁人一般策马狂奔,心里可别提有多美滋滋的了。
母子几个说说笑笑的,马车也就到了灵秀山下。
会到灵秀山脚下来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去甘霖寺,而甘霖寺那九百九十九步石阶可不是好登的,再加上京城许多达官贵人都是骑马或是乘了马车来的,因而寺中僧人便也在山脚下建了简陋的茶棚马棚,一可供香客们暂且落脚休息,二也可以暂存马匹车辆等。
还有僧人负责将香客带来的行李背到山上去。
否则……
只是上山就够呛了,还要让那些香客背着行李?
卫氏领着陆寻姐弟三人下了马车。
虽然他们出门得早,但从陆府到灵秀山下也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时间,时值夏日,这时又正是太阳高悬的时候,就算站着不动,卫氏和陆寻也先出了一身的汗。
看了看那条蜿蜒向上的石阶,卫氏都下意识的觉得有些头晕了。
现在还没开始走动,就已经出了一身的汗,顶着这么大的太阳爬到山上去……
卫氏忍不住摇了摇头。
陆寻倒是一点也没担心,前世她可没少来甘霖寺,不过是石阶而已,又不是没走过。
她看了看玮哥儿和恒哥儿,指着那看不到尽处的石阶,“玮哥儿恒哥儿,和你们可要想好了,瞧瞧那石阶有多长,现在反悔还来得及,要是走到半山腰上再喊累了,那可没有后悔药吃的!”
玮哥儿和恒哥儿因为被小瞧了而觉得很是不快,两人挺起胸膛,“三姐姐,男子汉大丈夫,既然早就说定了要到甘霖寺去,就是再苦再累我们也绝对不会退缩的!”
卫氏听了倒是一脸的欣慰。
玮哥儿和恒哥儿小小年纪就知道担当起自己说的话,这总是再好不过的事。
一行人先是在山脚下略休息了一会儿,又喝了些茶水,卫氏才看向三个儿女,“再不上山就要错过寺中的斋饭了,你们都没什么问题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