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闺-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个人,陆寻可不想卫氏以后被她由着这一面之缘给缠上。
  眼珠微微一转,陆寻蹙着眉头,又伸手拉了拉卫氏的衣袖,状似十分虚弱地道:“母亲,我的头有些晕,咱们赶紧进寺里去吧……”
  卫氏一听,哪里还顾得上与柳氏说话,连忙回身看向陆寻,又伸手在陆寻的额头上一探,“寻姐儿,你这是怎么了?”
  陆寻只不过是想找个借口离开这里而已,哪里是真的头晕了?
  不过,这时候总不能与卫氏说实话吧,于是随意寻了个借口,“母亲,大概是方才上山的时候累着了,只要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儿想来也就好了。”
  听陆寻这样一说,再看她的脸色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碍,于是也就稍放下心来。
  对卫氏来说,这时候没有什么比陆寻还重要的了,听陆寻说要休息一会儿,连与柳氏打个招呼都忘了,匆匆忙忙的就带着陆寻进了寺中。
  在她们身后,柳氏和程越一直立于原地看着她们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到了,两人这才收回了视线。
  程越到底还年少,先前柳氏以着那般热络到甚至谄媚的态度去巴结卫氏,又是当着上次一本书拍了他一脸的陆寻的面,程越心里早就有些不自在了,几番忍耐才没让自己阻止柳氏继续说下去,这时好不容易卫氏和陆寻走了,他这才道:“母亲,陆府的门第是高,但您也用不着如此……着那位陆夫人,等儿子这次秋闱中了举人,最迟四年后的春闱就能考中进士,到时候咱们程家也是官身了……”
  到底柳氏也是程越的母亲,他的话也没有说得太直白。
  自己生养的儿子,柳氏哪里有不了解的,看出程越心里的那丝难堪,柳氏先就叹了口气:“越儿,你想什么母亲哪里能不明白,母亲也相信越儿你将来定会有出息,凭着自己的本事就能给母亲挣个诰命回来,但官场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就能站稳的,母亲知道你心气儿高,不喜欢对人卑躬屈膝的,母亲也不会让我的越儿在任何人面前低声下气的……”
  说到这里,柳氏也有些哽咽了。
  若是可以,她自然也想做个高高在上的贵夫人,但程家不过是商贾出身,就算程越今年考中了举人,四年后再中了进士进入官场,这样的出身非但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助力,而只会拖他的后腿。
  这些,柳氏是看得再清楚不过的。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想方设法的替程越抓住一切的助力。
  先前在山下的马棚里看到了陆府的马车,柳氏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她倒也是有多大的图谋,只是想着若是能借此机会与陆家的女眷拉上关系,再寻了机会将程越拉到陆家的几位老爷那里去露个脸,将来程越进入官场了,说不定就能得到一些提携呢?
  哪怕只是一点,对程越来说也是不小的助力了。
  “……所以,这些事情有母亲来做,越儿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将来替程家光宗耀祖就行了……”柳氏说到最后,还极为殷切地看向程越。
  程越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出生时程家已经是京城有名的商贾之家了,这世间的商贾,但凡不缺银子之后,所思所想无非也就是想让家中的子弟走上官场,以提升家族的社会地位,程家自然也是如此。
  程越自小就生得聪慧,在程家那嫡庶众多的子弟之中,他从来都是最出挑的那一个,读书也是最出众的那一个,自然而然的,程家众长辈的期望便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而他也确实没有让程家众人失望,虽然如今才十七岁,但程越的学问却已经极为出众,教导他的先生在程家众长辈跟前信誓旦旦的说过,今年的秋闱,程越就算没有十分的把握,也至少有八分了。
  一个人身上承受了所有族人的期望,虽然程越有时候会得意,但更多的却是沉重,就怕万一到时候发挥时常,让对他寄予厚望的那些人失望了。
  他一直以为,这样的压力只有他自己才有。
  但这时,听着柳氏说的这些话,他才知道,原来,压力不是他才有。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柳氏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他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母亲……”程越嘴唇动了动,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柳氏这时候也已经收拾好了情绪,她抽了丝帕在眼角印了印,这才对程越笑道:“越儿,母亲说这些也不是想叫你难受的,母亲知道你的性子,可是你是要进入官场的,要是一直是这么个直性子,将来只怕要吃亏,想要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寻求助力并不丢人。”
  程越沉默着没有说话。
  “再说了,你以为母亲与那陆家的夫人搭话是为了什么?不过就是想攀个香火情,混个眼熟而已,难不成你还想着这样一点小交情能带来多大的助力不成?”柳氏道。
  被柳氏这样一说,程越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柳氏见状神情温软,她抬手轻轻拍了拍程越的肩膀,“越儿,你放心,母亲做事也是有分寸的。”
  程越点点头。
  柳氏于是笑了笑,然后带了程越也往甘霖寺里走。
  才走了几步,想到方才见着的跟在卫氏身后的陆寻,突然道:“陆家三房虽然都有女儿,但先前那位陆夫人的女儿看年纪也不过十二三岁,想来这应该是陆家的三夫人和三姑娘了……”
  说着话,她还扭头看了程越一眼。
  程越对柳氏不可谓不了解,立即就明白了柳氏的意思。
  他哭笑不得地道:“母亲,您这又是想到哪里去了,那可是陆家的姑娘,又哪里能看得上咱们程家?”
  更何况,那个小姑娘对他还有着莫名其妙的敌意。


第81章 人影
  程越不知道陆寻对他的敌意是从何而来的,毕竟上次在安墨斋,那可是他第一次见着陆寻,但陆寻不待见他,这一点他却是看得真真切切的。
  他也是个有骨气的人,就算明知道陆家是什么样的所在,但既然陆寻不待见他,他便也没想过与陆寻以及陆家扯上什么关系。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就如他所说的那般,陆寻是陆家的女儿,而程家只不过是不起眼的商贾,这其中的差距就足够让柳氏方才所想的注定只能是空想了。
  柳氏又哪里能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程越只说了这么一句,她便也很是遗憾地叹了口气,“可惜了……”
  之后自是再不提这件事。
  ……
  甘霖寺里,卫氏带着陆寻进了寺中。
  担心陆寻的身体,卫氏看到迎过来的知客僧,正要开口让领着她们去禅房小憩一会儿,就被陆寻拉了拉袖子。
  “母亲,您放心,女儿没事。”陆寻道。
  卫氏哪里肯信?
  无奈之下,陆寻也只好实话实说,“母亲,女儿真的没事,先前会说头晕,也是不想您再和那对母子说话。”
  听陆寻这样一说,卫氏便不由拧起了眉头。
  “寻寻……”她面上满是不赞同,“母亲一直以为你就算偶尔任性了些,但也是知进退的,就算那程家母子是出身商贾,但人家既然笑脸相迎,也没有什么害人之心,你……”
  陆寻抱着卫氏的胳膊摇了摇,不依道:“母亲,女儿的性子您还不知道吗?女儿是不待见他们母子,但可不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而是女儿不喜欢那两个人,您可是没看见,那个程家公子打量女儿时,眼里的挑剔就好像是在打量砧板上的肉一般,别提有多讨厌了!”
  她不遗余力的抹黑着程越。
  反正程越也不是什么好的,陆寻是半点也不会觉得良心不安。
  卫氏一听这话,顿时就气得柳眉倒竖。
  她向来就疼爱陆寻,自己都从来没叫陆寻受过什么委屈,现在一个商贾出身的少年,竟然拿这样的眼神打量她的寻寻?
  “好个程家小儿!”卫氏气恨交加地道。
  她自然不会怀疑陆寻嘴里说出来的话,若不是被陆寻拉着,只怕这会儿都已经忍不住要回头去找柳氏和程越的麻烦了。
  “母亲!”陆寻也没想到卫氏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连忙道,“您消消气,可别为了这些不相关的人气坏了身子,反正咱们以后也不会与那母子俩有什么接触了,就别理会他们了吧。”
  陆寻好一通安抚,才总算让卫氏消了气。
  之后,在寺里阴凉处歇了一会儿,卫氏领着陆寻在佛前上了香,到了午膳时间又在寺里用了斋饭。
  用斋饭的时候,她们还遇到了同样来用素斋的柳氏和程越。
  柳氏见着卫氏和陆寻,原还扬着笑脸准备凑过来与卫氏说话,但卫氏想到先前陆寻说的,程越竟然拿了那样挑剔的目光打量她,又哪里还能给柳氏好脸色看?
  柳氏也没想到,先前在外面还好好的,这才过了多久卫氏就态度大变,得了卫氏的冷待也着实是尴尬不已了。
  倒是程越,眼瞅着柳氏吃了挂落,拢在袖中的两只手紧紧攥成拳头。
  强忍着心中的难堪,程越好一会儿才扶了柳氏的手,坚定地道:“母亲,您放心,总有一天儿子会替您挣个诰命回来,到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再这样待您!”
  说到后来,他还格外深深往陆寻那里看了一眼。
  用完素斋后,卫氏和陆寻也没有在甘霖寺里多呆。
  她们今天来甘霖寺本就只是为了上香,如今佛也拜了,香也上了,卫氏总算是求了个心安,想着从甘霖寺回去也还有好一段距离,只略歇了一会儿,便又领着陆寻往回走。
  下了山,登上马车,卫氏还在叮嘱陆寻:“寻姐儿,以后再看到那程家的人,你可别让他们沾上身。”
  卫氏还对先前陆寻说的话耿耿于怀的。
  见她如此,陆寻心里倒有些愧疚。
  因为前世的经历,她是拿定了主意一定不会与程家扯上什么关系的,但因为自己的一番话而让母亲如此不快,这却是她的不是了。
  想到这些,陆寻扬了笑脸,抱着卫氏的胳膊撒娇,“母亲,您就放心吧,再看到那程家的人,女儿就躲得远远的,保管让他们挨不到如何?”
  一句话就将卫氏给逗笑了。
  “你这丫头!”卫氏伸手在陆寻的脑门儿上轻轻点了一下,“你又没做错什么,为何要躲着他们,要躲也该是他们躲才是!”
  这件事便也这样揭过了。
  母女俩在马车上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倒也快,待马车进了城,陆寻便又掀了车帘往外瞧。
  卫氏在旁边看了,倒也没拘着她。
  女子能被娘家人护着的日子也不过就那么十几年,等到将来出嫁了,更是要守着更多的规矩,那是半点也不能行差踏错的,在卫氏还能将陆寻护着的时候,她当然也尽可能的想让陆寻过得更开心一些。
  如今只不过是掀了帘子往外面看而已,哪个闺阁千金没做过这样的事?
  卫氏当然不会阻止。
  陆寻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只冲着卫氏笑了笑,便不住的往外张望。
  因为昨晚下了一场雨,今天倒不如往日那般热,街上的人比起平时也多了许多,看着倒是格外的热闹。
  陆寻看到路边一个卖泥人儿的摊子,下意识的就想起了上次晏池回府时送给她的那个丑丑的泥人儿,正要扬唇,眼角的余光就见着在那摊子旁边不远处突然走过的一个人影。
  那个人……
  “停车!”陆寻下意识的扬声喊道。
  卫氏不知道出了何事,闻言有些惊讶地看过来。
  而外面的车夫,得了陆寻的这声吩咐,虽然不解,但也连忙将马车停了下来。
  陆寻都来不及向卫氏解释什么,以着最快的速度掀开帘子,顾不得什么仪态,就从马车上跳了下去。
  “寻寻!”卫氏忍不住唤道。


第82章 得意
  陆寻就像没有听到卫氏的声音一般,跳下马车之后几步跑到先前看到那个人影的地方四处张望起来,但让她失望的是,就算找遍了附近,她也没有看到先前一晃而过的那个人。
  就好像……
  先前那惊鸿一瞥,只不过是出于她的想象一般。
  但,怎么可能只是想象呢?
  陆寻对于那张脸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深刻到只需要余光一扫就能立马认出来,她敢肯定,她绝对没有认错人,先前她一定是看到了那个人!
  可人又去了哪里?
  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陆寻紧紧皱着眉头。
  有这会儿的功夫,卫氏也已经回过神来,她从马车里探出身子,朝着正沉思着的陆寻唤道:“寻寻,你这是怎么了?”
  面上带着关切。
  陆寻这才回过神来。
  见着卫氏面上的担忧,她有些愧疚,目光触到那个卖泥人儿的摊子,连忙想了个出来:“母亲,我没事,就是先前路过的时候看到这些泥人儿觉得挺有趣的,急着想下来看看,所以才会急冲冲的下来,是不是吓到母亲了?”
  说着话,她还冲着卫氏吐了吐舌头。
  见着陆寻这副顽皮的模样,卫氏也算是松了口气,然后埋怨道:“你这丫头,如今倒是越来越顽皮了,不过就是些泥人儿,你想要还不简单?非得这样急急吼吼的,母亲都快被你吓出病来了!”
  之后,卫氏扫了一下摊位上的各式泥人儿,直接就让车夫去会了银子,将所有的泥人儿都打包一起买了下来。
  陆寻看着那一大包的泥人儿,有些头疼。
  她不过是不想叫卫氏担心,这才随意找的一个借口,倒叫卫氏买了这么大一包泥人儿,就算她每天把玩一个,只怕也够她把玩一个月了吧。
  于是,陆寻回到陆府之后,陆家所有的少爷姑娘那里,便都收到了来自陆寻的三个泥人儿。
  等第二天早上在福寿居里用早膳的时候,陆滢还拿了这些泥人儿来打趣她呢。
  “三妹妹什么时候这么喜欢泥人儿了,还一买就是一大包?”陆滢道。
  众人都笑了起来。
  陆寻闻言嗔道:“大姐姐,你这话可好没道理,我在外面看到有趣的小玩意儿还想着给你们一人带一份回来,偏大姐姐还拿这事儿来打趣我,再要这样,以后什么好东西可就没有大姐姐你的份儿了……”
  陆滢连忙安抚她:“好好好,这次是我说错话了,下次三妹妹要是看到什么好东西,可不能厚此薄彼,一定要给我留一份才行,不然我可是不依的!”
  早上的福寿居最是热闹不过,听了姐妹俩这番对话,屋里上到老太太下到最小的恒哥儿,都乐得不行。
  便在这时,章氏面上的笑意微微一顿,突然道:“你们这些孩子,倒是都喜欢泥人儿,上次池哥儿从书院回来,就给音姐儿姐妹几个一人送了一个泥人儿,说起这个,池哥儿这孩子到底还年少,做事总有些不周全,给寻姐儿的那只泥人儿听说丑得陆寻儿都有些不乐意了?”
  说这话的时候,章氏的语气里并没有什么让人听了觉得不好的意思。
  但陆寻抬头看了章氏一眼,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章氏这番话中,带着些莫名的……
  得意?
  事实上,陆寻的感觉还真的没有出错。
  章氏就是有些得意。
  上次晏池回来往陆寻姐妹三人那里送了泥人儿的事,本就没有避着旁人,章氏当然是知道的,就连陆音那里收着的那只泥人儿,章氏都看过。
  比起陆寻手里只丑得在小丫鬟的口中,大概会被陆寻丢掉的泥人儿,陆音得到的那只既精致又漂亮。
  就算只是一个小玩意儿,但也能看出来,晏池在挑选时是用了心的。
  也就是这份用心,让章氏很满意。
  晏池成了陆家的儿子,与陆滢陆寻当然也就是嫡亲的堂姐弟、堂兄妹,这样的关系当然也是极为亲近的,可是人心里总是有远近亲疏的,在章氏的心里,她当然希望晏池和陆音更亲近一些了。
  也正因为如此,认定了晏池在给陆音挑选泥人儿时花的心思比陆寻多,章氏才会忍不住的有些得意。
  章氏以为,她又没有刻意将心里这点隐秘的小心思张扬出来,应该没人能看出来才是,说话之时自然也就没有格外的注意。
  不过,陆寻自打重生之后,感觉比起前世要敏锐了许多,再加上有前世的经历,对章氏的一些想法多少也有些了解,倒是将她的那点隐晦的得意给看出来了。
  陆寻倒不觉得有什么。
  这也是人之常情,换了她是章氏,只怕她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而且,陆寻也是希望晏池和章氏母子和睦的。
  是以,对于章氏的这番话,陆寻半点介怀都没有,反而笑眯眯地道:“二伯母可千万别这样说三哥,那泥儿虽然丑了点,但看习惯了倒也挺别致的,这次我也留了三个泥人儿给三哥呢!”
  章氏本也不是真的想责备晏池,听了陆寻这样说,当然也就顺势笑了笑,将之前埋怨的话给揭开了。
  ……
  六月很快就过去了,时间进入七月。
  一进入七月,陆府就开始为中元祭祖之事忙碌。
  周氏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忙着陆承的婚事,又有府里的中馈要管,再要忙中元祭祖的事自然也就有些抽不开手,于是这件事后来就交到了章氏和卫氏的手上。
  章氏和卫氏虽然不掌中馈,但不过是准备中元祭祖之事,两人自是游刃有余的。
  到了七月十三这日,晏池也从寒山书院回来了。
  虽然并非旬休,但京城历来就有中元祭祖的习俗,祭祖乃是大事,便是寒山书院亦极为重视,特意放了三日的假,让书院的学子们回家祭祖。
  晏池自然也不例外,他回府之后都没来得及回院子里换身衣裳,就先去了福寿居给老太太请安。
  这时的福寿居里,除了老太太之外,周氏、章氏、卫氏三人也都在。


第83章 瘦了
  这是陆府除服之后第一次中元节,老太太自然是十分看重的,眼瞅着中元节就要到了,周氏三人自然要到老太太这里来将祭祖的一应安排都好好回禀一下。
  章氏和卫氏做事本也是极为妥帖的,见两人将一应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老太太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做事,我自然是再放心不过的。”老太太道,然后却又想起了已逝三年的老太爷,神情中难免便带了些哀思,“想想往年,一年几次的祭祖都是由老太爷领着全家人一起的,可现在……”
  可现在,陆老太爷却成了陆家祠堂里的一块牌位。
  老太太和老太爷相濡以沫几十年,又是风风雨雨里一起走过来的,如今阴阳两隔,老太太又如何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释然的?
  见老太太这伤感的样子,周氏妯娌三人对视了一眼,却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宽慰老太太。
  毕竟,老太太也不是那等软弱的性情,就算心里再如何难受,也不用她们这些做儿媳的来安慰。
  正为难着呢,就有丫鬟进来禀告,三少爷回府了,正往福寿居过来,要给老太太请安。
  得了这么个消息,老太太倒是从先前的那点伤怀中回过神来了,见着三个儿媳面上那为难的模样,又哪里能猜不出她们的心思?
  神色微微缓了缓,老太太道:“行了,你们也别这副模样了,这生老病死本就是人力无法阻挡的,我也是半只脚迈进棺材里的人了了,又哪里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周氏三人闻言先就松了口气。
  尔后,周氏笑着道:“母亲这是说的哪里话,母亲如今身子正硬朗着,咱们这些儿孙可都盼着母亲您长命百岁呢!”
  章氏和卫氏也跟着附和。
  三人这些话倒都没有任何的虚假,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是再适合老太太不过的了,老太太为人睿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眼光亦是极为长远,有她在陆府里镇着,就是遇到再怎么样的风雨,陆家众人心里总还是有底气的。
  她们也是真的希望老太太能福寿绵长。
  这便是陆家上下之福了。
  听了周氏三人此言,老太太倒是忍不住笑了,“什么长命百岁,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景罢了,你们也不用拿话来哄着我了,只要能看到咱们陆家的儿孙都有出息,能将陆家撑起来,我就是闭了眼也能放心了。”
  说到这里,也不待周氏三人再说什么,老太太的话锋一转:“池哥儿这会儿快到了吧,赶紧去看看,咱们府里只不兴那么多的规矩,要是孩子回来了,就快点领进来……”
  章氏笑着点头,然后果然吩咐了丫鬟出去迎晏池。
  不多时,晏池便被丫鬟领着进了屋。
  因为从书院回来还没来得及回屋换身衣裳就到了福寿居来,晏池身上还穿着寒山书院里统一的白色儒袍。
  来到陆家也有几个月了,陆家的吃穿用度比起在晏家时当然好了不只一筹,晏池的身形也再不像他刚到陆家时那般单薄了,就算仍是少年,但这袭儒袍穿在他身上,却将原本容貌并不出众的他衬着多了几分文雅之气,看着格外的气度从容。
  章氏看着这样的晏池,眼里满满的都是骄傲。
  晏池回府,最高兴的当然是章氏了。
  才一见着晏池,章氏就已经按不下满脸的笑容了,将晏池打量了一番之后,她有些心疼地道:“池儿,砚台是不是没有好好伺候你,怎么看着倒是又瘦了些了?”
  旁边的周氏和卫氏都忍不住勾了勾唇角。
  寒窗苦读虽然辛苦,但晏池身边有砚台时时照顾着,又有陆府时不时的往寒山书院里送东西,晏池这些日子非但没有瘦,反而还养得壮实了些。
  只不过,章氏是关心则乱,才会一心认为晏池是瘦了。
  周氏和卫氏倒也没有笑话章氏的样子,都是做母亲的,将心比心,要是换了她们,也定是同样的表现。
  卫氏笑道:“二嫂,池儿在书院里读书辛苦,会清减些也是再所难免的,好在这次有几日假,二嫂可得好好给池儿补上一补……”
  章氏听得连连点头。
  就是卫氏不提,她也会如此。
  晏池听得都有些无奈了,他先是略带了安抚地看了章氏一眼,然后上前两步,冲着面上带笑的老太太行礼,“孙儿给祖母请安,孙儿不孝,不能时常在祖母身边尽孝,还请祖母原谅……”
  老太太连忙让了侍立一旁的王嬷嬷去扶晏池,“你这孩子,这说的是什么话,你是去书院读书,又不是在外玩乐去了,又哪里有什么不孝的?赶紧起来吧。”
  晏池这才顺势被王嬷嬷扶了起来。
  老太太又问了一些晏池在书院里的事,见着章氏那副已经有些忍不住的模样,便摇了摇头:“池儿,你才从书院回来也辛苦了,我这里也没有什么事,你这就回院子里休整吧。”
  有了老太太的吩咐,周氏妯娌三人以及晏池,便也都向老太太道了别,然后自出了福寿居。
  与周氏卫氏分开之后,章氏没有回院子,而是与晏池一起去了外院,一边走还一边吩咐了自己身边的丫鬟,赶紧回去炖些补身子的汤水送到外院,她要趁着这几日晏池在家,好好的给他补一补。
  见章氏有兴致,晏池倒也没有故意推辞。
  后来章氏跟前的丫鬟果然送了一盅补汤过来,晏池就算明知道自己压根儿就没有瘦,但为了安章氏的心,倒也当着章氏的面就将那盅补汤喝了个一干二净。
  章氏见此,面上的笑意又加深了几分,“池儿,就算要读书,你也得顾惜着自己的身子,将来啊,咱们二房还得靠着你来撑着,就是音姐儿以后嫁了人,有你这个做兄长的在,她也才能在婆家立得住脚……”
  说话的时候,章氏目光柔和地看着晏池,眼里满含着期待。
  而晏池,听到这些话,他微微一顿,最后却是什么也没有说。


第84章 有三哥
  晏池回府的事,陆寻之后没多久就知道了。
  估摸着晏池已经收拾好了,陆寻想了想,便将上次给晏池留的那三只泥人儿都拿了出来,然后往了外院而去。
  这时候的日头已经略有些偏西,暑气多少了退了一些,陆寻这一路到了外院,也只是额头上略浸了一层薄汗,好歹还受得住。
  不过,进了院子,却发现玮哥儿和恒哥儿也在这里,而且两人还正围在晏池的身边,似乎是在缠着晏池问着什么。
  “咦,玮哥儿恒哥儿,你们也在三哥这里?”陆寻笑着问道。
  这些日子天热,陆寻若非必要连院门都不出,倒是将脸颊上养出了些肉,看着像是婴儿肥一般,这般一笑,一张脸就像是白生生的包子一样,让人看了就想伸手去捏上两下。
  不自觉的,看到这一幕的晏池就又动了动手指。
  察觉到自己的动作,晏池将手往后微微缩了缩,然后才笑了笑:“陈先生告假回乡祭祖去了,玮哥儿和恒哥儿是课业上遇到了点问题,这才来了我这里。”
  玮哥儿和恒哥儿闻言都连连点头。
  晏池能被寒松居士看中,收作关门弟子,也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学问绝对不会差了去,至少解决玮哥儿和恒哥儿的疑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三房诸人之中,陆栩对于性情坚毅又聪敏的晏池是极有好感的,卫氏也因为心里存着的对晏池的那点愧疚与怜惜而乐得看着两个儿子与晏池亲近。
  陆寻就更不用说了。
  玮哥儿有些得意地冲陆寻扬了扬头,“三姐姐,我和恒哥儿这是好学,你可别以为我们这是缠着三哥玩儿来了!”
  那小模样,看得陆寻好一阵稀罕。
  不顾玮哥儿的反抗,陆寻伸手就在他头上狠狠揉了一通,直到将玮哥儿的头发都揉得乱糟糟的了,这才总算是松了手。
  玮哥儿摸着自己蓬乱的头发,气得冲着陆寻连连跺脚。
  恒哥儿在旁边看着哥哥那乱糟糟的头发,捂着嘴不住的偷乐,陆寻见了又勾唇笑了笑,为了不叫玮哥儿说她厚此薄彼,趁着恒哥儿不注意,同样伸手在恒哥儿的头上好一通揉。
  然后,就轮到恒哥儿跳脚,而玮哥儿在旁边哈哈大笑了。
  晏池看着这姐弟三人的互动,扬起的唇就没有压下去过。
  大概,这才是兄弟姐妹之间正常的相处方式?
  再想想在晏家时,晏家的几个儿女那动不动就斗得跟斗鸡一样,晏池原本那微微扬起的唇便又不由得扯成了一条直线。
  陆寻发现了晏池表情的变化,眨了眨眼,问道:“三哥,你怎么了?”
  晏池闻言回过神来,淡淡地道:“没什么,三妹妹,你来我这里有什么事吗?”
  陆寻这才想起正事来,她连忙将早就准备好三个泥人儿都拿出来递向晏池,“三哥,这个给你,上次和母亲一起去甘霖寺回来,路上看到这些泥人儿挺有趣的,就买了些回来,特地给三哥留了几个,这不三哥才回来,我这就给三哥送过来了。”
  泥人儿?
  晏池微微抬了抬眼,颇有些意外的样子。
  他伸手接过那三只泥人儿,打量了一番,“怎么突然想起来买泥人儿了?”
  听他这样一说,陆寻又忍不住想起了那天惊鸿一瞥的那道人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