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门庶女-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王府这个顾侧妃她们都听说了,同为女人,她们不难猜测到越王妃因何寻衅; 只是叔伯是否独宠一人与你何干?你一个弟媳妇管得也太宽了吧。
而且还分不清场合。
有几位宗室老王妃不禁摇头叹息,这越王妃太不知所谓; 而被她针对上的顾侧妃却是太无辜了些。
没错; 就是无辜。
顾云锦卸去伪装如昙花一现,坦言说罢一句话后; 便顷刻恢复之前模样,她对这情景早有预料,可没打算就此露馅,因此众人闻声看过来时,看见的是一个极貌美的年轻宫装女子,正微微垂头,沉默不语。
她模样虽极好,但寡言间带些怯懦,与传闻中的庶女出身很是吻合。
众人一眼略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越王妃身上。
越王妃固然渴望万众瞩目,但却不是这一种,她一张脸瞬间涨得通红,动作倏地僵住,端是尴尬万分。
此刻,越王妃已反应了过来,这是万寿节宫宴现场啊,虽然未开宴,但却绝不是她能撒野的地方。
她被这小庶女气昏头了。
众目睽睽之下,越王妃进退不得,尴尬非常,偏面前的顾云锦已经重新披上伪装,对方的问话她闭口不言,只一副被胆小怯懦正被人欺负的模样儿。
越王妃目眦尽裂,偏发作不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下不得,她咬牙切齿,睁大眼死死盯住顾云锦。
头顶两道灼热视线有若实质,顾云锦却不甚在意,越王妃恨死她了这不假,只是对方又能如何?大约就是干恨着吧,一点也妨碍不了她。
即便有朝一日,张贵妃越王真要对付顾云锦,亦绝不会与此有丁点联系,毕竟,这二人若连些许妇人之争也放在眼中的话,恐怕也难成今日气候了。
一句话,越王妃分量不足,恨了也白恨。
对方现在进退不得,狼狈万分,顾云锦低头状似怯懦,心下却微微一笑,皇后给的小暗亏,她为了大局暂时吃下也就罢了,面对这个不知所谓的越王妃,却全然不必有顾忌。
至于现在该如何收场?顾云锦亦早有打算,毕竟这是建德帝万寿宴,稍微衬托一下越王妃没问题,长时间耗下去,她难免会受牵扯的。
果然,收拾场面的人马上就上来了。
“五弟妹,”太子妃微微一笑,在旁边劝道:“你莫要生气。”
太子妃协助皇后筹办宫宴,她必不能让大殿里出乱子,且她身份地位恰好合适,打圆场者非她莫属。
再有一个,顾云锦身份是秦王宠妃,秦王则是太子如今最有力的支柱,太子妃即便没有上述原因,她也必会出手。
太子妃容貌只算清秀,但胜在气度斐然,说话和熙若春风,她微微蹙眉道:“就这一会儿功夫,你怎么找上四弟家里人拌嘴了。”
这位太子妃也不是简单人物,轻言细语间,先给越王妃坐实了寻衅罪名。
她与越王妃立场相悖,打圆场归打圆场,同时也不忘坑对方一把,偏偏顾云锦位置的二人侧后方,越王妃说话时需半侧身子才能成功,落在大殿众人之眼,正是如此。
太子妃眉心轻蹙,说话情真意切。顾云锦余光见了,不禁暗暗喝彩,好一副关切蛮横弟媳妇的贤良长嫂模样,这位演技真不错,难怪多年无子,对方依旧能把太子妃之位坐得稳如泰山。
“今儿是陛下六十整岁万寿,即便再如何,五弟妹也应当隐忍一番,如何能在此喧哗吵闹。”太子妃再次开口,她先点出今日场合的重要性,随即便凸显越王妃的无礼不敬。
“况且,四弟家的顾侧妃……”太子妃瞥了顾云锦一眼,眼神声音略带怜悯,轻叹一声,话只说了一半。
顾云锦心下暗笑,神色却分毫未变,垂首的动作适当加了一分,二人从未对话,面对共同敌人却配合得宜,留下无限联想。
太子妃继续道:“五弟妹,今日就给大嫂一个面子,勿要争吵失了皇家面子可好?”
越王妃面色涨得通红,是被气的,偏她毫无办法,太子妃的面子可以不给,但对方话说已到这份上,她继续纠缠就是捣乱万寿节宫宴了,她万万不敢。
“大嫂说的是。”越王妃咬牙切齿吐出几个字,僵着脸转过身去。
越王妃被气得七窍生烟,她再次发誓,日后待自家殿下登上大宝,她必然要将这贱人剥皮拆骨,方能稍解心头之恨。
至于顾云锦,面对宿敌,越王妃暂时把她给忘了。
“五弟妹莫怪大嫂就好。”太子妃依旧轻声细语,她朝顾云锦微笑点了点头,亦转身坐好。
这事刚落幕,外面便传来一声尖利的传唱声,“皇后娘娘到!贵妃娘娘到!”
这二位居然撞在一起来了,大殿诸人不敢怠慢,立即出列,施礼迎接。
轻微的脚步声及衣袂摩挲声过后,上首传来威严女声,“诸位请起。”
诸人谢恩重新入席,顾云锦余光不动声色往上首一扫,只见皇后今日一身吉服在身,耀目的凤冠、绣织金龙凤纹的明黄色凤袍,映着着一室灯火,格外绚烂而夺目,她母仪天下高高在上,俯瞰所有人。
这一瞬间,光凭这耀眼明黄以及高居正中的气势,皇后确实完全压制了张贵妃。贵妃吉服底色是大红,只夹杂了些许明黄,张贵妃平日再如何压皇后一头,如今也只能坐在凤座右侧往下一阶。
顾云锦骤然瞥了一眼,只觉眼眸被晃得生疼,她忽觉能理解后宫女子为何孜孜不倦渴求这位置了。
这种睥睨终生的凌然之感,确实会让人前仆后继。
哪怕顾云锦不向往,此时亦格外能理解。
开宴之前,皇后瞥了越王妃一眼,冷冷开口训斥道:“今天是陛下万寿,你身为臣妇儿媳,如何敢肆意吵闹,这是置陛下于何地?”
她进殿前,便有人先一步禀报了此事,皇后恨极了张贵妃母子,逮到机会,如何可能不发作。
满朝文武、勋贵宗室的家眷都在大殿上,众目睽睽之下,皇后声音严厉,呵斥得有理有据,所扣的帽子极大,越王妃心头一凛,也顾不上其他,连忙起身,离席跪下。
她恭敬道:“万望娘娘明察,儿媳并无此意,请恕儿媳无意鲁莽之罪。”
皇后还要乘胜追击,一旁的张贵妃抢先笑道:“皇后娘娘,她们这些孩子家家的,年轻气盛拌几句嘴,也不当什么事。”
“既然皇后娘娘都说了,今儿是陛下万寿,何必小题大做?”张贵妃声音不疾不徐,温润若水,她笑道:“既然这小事儿已过去了,便无需旧事重提,想必皇后也不会成心搅合了陛下寿宴吧?”
大帽子谁不会扣?
张贵妃三言两语便将场面掰了回来,皇后若继续追究,便坐实了故意破坏万寿节的罪名。
她瞥了下首的越王妃一眼,眸色暗了暗,这儿媳家世极好,乃成国公府嫡长女,成国公手掌兵权,是她皇儿最大助力之一,所以母子俩一贯纵容她,如今看来,却是纵容太过了。
越王妃刚大婚时,性子虽有些张扬,但处事却不会如此,看来果然是顺遂日子过得多了,气焰日盛。
看来是到了打压一番的时候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张贵妃肯定要先护住儿媳的。
众目睽睽是把双刃剑,张贵妃一语正中要害,皇后只得偃旗息鼓,她板着脸训斥了越王妃几句,只得轻轻揭过此事,吩咐开宴。
宫人太监捧着填漆托盘,鱼贯而上,珍馐美酒,陆续呈于案上。
皇后扫了下首一眼,视线准确落在顾云锦身上,她开口道:“老四家的顾氏,策儿呢,抱上来本宫看看。”
“妾禀皇后娘娘,殿下领策儿到前头去了。”顾云锦心下一凛,立即站起回话,她垂下的眼睑遮住一切情绪,果然,皇后提起了钰哥儿。
她声音听着很恭敬,补充道:“陛下欲见一见策儿。”
再如何,皇后也不能逆了建德帝的意思吧。
皇后闻言,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须臾松开,快得不见半点痕迹,她颔首道:“嗯,策儿得陛下召见,是大好事。”
她的声音听着很欣慰,但顾云锦心中并无波动。
皇后显然对顾云锦兴趣不大,场面话说罢,便不再搭理她,转而放缓神色与几位宗室老王妃说话。
顾云锦松了口气,退回位置坐下。
她装老实的技能练就了十几年,早已炉火纯青,皇后不理睬她,正合了她的意,她便安静待在一边。
谁料,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事还没完。
顾云锦安静待到宴席过半,上首的皇后笼络完所有目标,话锋一转,竟吩咐身边的大宫女白露。
“白露,你到前头去,把秦王家的策儿抱过来。”
皇后笑容慈爱,语带一丝牵挂,转头看向下首诸人,笑道:“策儿小孩子家家的,先前一路颠簸进京,精神头短了歇在家中,本宫竟是还没见见他。”
下首不少女眷立即出言附和,笑着称赞皇后祖母慈心。
顾云锦一颗心提到嗓子眼,砰砰狂跳,余光追随白露身影消失,一时大急。
她即便想制止,也不能使上半分劲,皇后根本没有询问她的意思。
从来没有过的焦急与无能为力感,顾云锦掩藏在宽袖下的纤手紧紧攒起,指甲刺得掌心生疼,她却分毫未觉,她费力了全身力气,才能控制住自己表面不见任何异样。
或许白露不一定能抱来钰儿呢,她不能先自乱阵脚,这根本于事无补。
第95章
进了宫门后; 赵文煊便与顾云锦分道而行; 到了内城; 车驾勒停,他便领着儿子下了车; 步行往太和殿而去。
赵文煊步伐不疾不徐; 乳母抱着钰哥儿跟在后面,再往后还紧跟着一众随行宫人太监。
他并没有亲自抱儿子,小胖子也乖巧得很,被厚厚的皮毛披风裹得紧密; 只露出一双滴溜溜的黑眼睛,正安静地看着前方。
“四哥!”后面突然有人扬声叫唤,是个年轻男子; 他问:“前面的可是四哥?”
赵文煊闻声微微挑眉; 当今世上,有资格叫他四哥的男子就俩,一个是皇五子越王,另一个则是皇六子安王。越王不会这样扬声叫唤,那便只能是另一人了。
他已顿住脚步,转身看去; 后面一年轻男子身穿亲王吉服,微微肥胖的身躯看着有些圆润; 正加快脚步往这边赶来。
这人正是安王。
安王是建德帝最小的儿子; 只可惜却没能成为皇父的最宠爱的一个,反倒自幼被忽视长大; 好不容易长到十五,便立即被封王出京,就藩去了。
他的封地在西南,既不肥沃也足够偏远,同样是少年封王就藩,安王与赵文煊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秦地虽远但幅员辽阔,沃野千里兵强马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建德帝当年让赵文煊刚及束发之龄便就藩,虽父子亲情显得薄了些,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委以重任。与之相较,安王更像散养长大,然后等差不多了,就随意找个犄角旮旯一塞,便算了事。
原因其实很简单,安王生母是一个宫女,还是出身特别卑微的粗使宫女,无身材无样貌,建德帝当年喝得酩酊大醉,无端龙兴大发,他自己随意拽了个宫女临幸了。
清醒后如何败兴就不说了,他匆匆打发了宫女,不料这宫女却是是个有福气的,不久后居然就怀上了,后来还一举生下皇子。
建德帝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因为他膝下皇子少,这宫女还封了一个不低的份位。
对于建德帝来说,这不是一个光彩过往,安王母子被忽视是必然的。
赵文煊回头看去,安王正笑着大步行来,微圆的脸上喜笑颜开,眼角有些许细碎的笑纹。
他一时有些恍惚,前世今生加起来,他已十个年头没见过这个弟弟,记忆中的微胖小少年高了许多,成了个圆润青年。
只是记忆中的笑颜却如出一辙,安王的期待值大概很低,因此他比几个兄长都要活得高兴,整天乐呵呵的。
“六弟,你前天才进京,如今府里可安置好了?”赵文煊见安王走近,他便问道。
西南路途更远,道路崎岖难行,安王紧赶慢赶,好不容易才回到京城,差点还晚了。
安王笑道:“这些慢慢归置便是,也不着急,反正大雪封路,要离京也得开春。”
他想起前事,心有余悸,“四哥你不知道,我披星戴月的,还差点没赶上万寿节。”
话罢,安王重重吁了一口气。
这次万寿节皇子们奉诏进京,上辈子是没有的,赵文煊上辈子身体早经不起颠簸,而安王一贯被忽视,这一世有了变化,建德帝表示年纪大了挂念儿孙,倒是把两个就藩的儿子都召回来了。
在兄弟之间,安王与四哥关系最好,哪怕赵文煊平日忙着习文练武,兄弟俩并不常见面。
皇宫绝大部分人明里暗里鄙夷他的出身,只四哥则平常心待之。那般环境长大的安王,虽表面大而化之,但内心却很敏感,他看得很明白。
也是如此,安王才会叫停赵文煊,要是换了越王,他绝对不会这么干。
安王抱怨完毕,他瞥见赵文煊身后的钰哥儿,眼睛登时一亮,他惊喜道:“四哥,这是你的儿子。”
小胖子正瞪大眼睛,专注看着这个陌生人与父王说话,听见说他,他便点了点小脑袋。
安王喜道:“好机灵的小子。”他话语有些羡慕。
赵文煊回头看一眼钰哥儿,也没有多说,只道:“六弟还年轻,儿子肯定会有的。”
安王膝下只有两个女儿,还没有儿子,不过他今年也就十八,倒是不急。
他闻言点头,“四哥说的是。”
两人又说了几句,赵文煊看看天色,便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先去太和殿罢,你我兄弟待日后再详叙。”
要是晚了,那就不美了。
安王畏皇父如虎,忙连声应是,于是兄弟二人便并肩而行,往太和殿而去。
进了殿,朝臣勋贵等基本都到齐了,太子越王比赵文煊早了一步进门,刚刚坐下。
一声尖利的传唱声起,殿中各方见礼完毕,太子迎上前,笑道:“四弟来了。”
他清隽的面庞浮起一抹和熙的笑,伸手拍了拍赵文煊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熟稔模样,欲二人并肩前行。
其实建德帝膝下四子,确实是赵文煊与太子最为熟稔,他们不仅同一母家,又年岁相近一起长大,只是不知何时开始,二人已渐行渐远。
不,或者说他们从未同路过,赵文煊心中一哂,这点他不是早就了然于心了么?
赵文煊面上不动声色,略略寒暄两句,便稍慢上半步,与太子同行。
他惯常言简意赅,表现与旧日并无二致,太子见赵文煊时刻谨守礼数,心中亦很是满意。
这四弟还是支持他的。
这边哥俩好,后面的安王便被忽略过去了,太子对这弟弟向来视而不见,赵文煊则深谙强扭的瓜不甜这道理,有些事强求反倒更糟。
况且他与安王关系只算还行,还没到硬要出头的份上。
安王习惯了忽视,他也不在意,只安静地当背景,落后几步跟在赵文煊身后。
他微胖的脸上一如既往挂着微笑,全无半分不悦之色,不动声色抬起眼帘,往太子方向一瞥。
接着,他又看了不远处的越王一眼,眸色却暗了暗。
若要安王说,太子与越王他希望谁上位,那必然是太子,哪怕太子对他极其一般,登位后必不会加恩于他。
原因只有一个,他的母亲赵婕妤,是间接死于越王之母张贵妃之手。
赵婕妤大饼脸,身材肥胖,出身粗使宫女,偏她运气极佳,今上膝下皇子不多,物以稀为贵,她诞下龙子后,也被封了婕妤位。
本来赵婕妤守着儿子,日子还是有盼头的,其他妃嫔虽然看不起她,但她有儿子撑腰,这些人也不敢太过分,况且建德帝年长她许多,万一日后龙御归天了,她还能跟随儿子到封地安享晚年。
只可惜,她们母子的出现,却深深扎了一个人的心,这人就是张贵妃。
当时张贵妃进宫几年,正是由隆宠过渡到独宠期间,建德帝也是因为与她怄气,所以才会醉酒宠了赵婕妤。
这对卑贱母子的出现,让万千宠爱在一身贵妃娘娘如鲠在喉。
张贵妃一出手,赵婕妤根本无任何招架之力,好在当时还有一个皇后在,皇后与贵妃势同水火,看对手吃瘪心下痛快之余,便要出手保了安王母子。
借着皇后的手苟延残喘了几年,赵婕妤最后还出意外没了。
赵婕妤受了惊吓一脚踩在冰碴子上,瞬间滑到重重磕到了头部,鲜血四溅,不过若当时救治及时,或许还能活命的,只可惜周围的小妃子们俱不敢得罪贵妃,硬是没有帮忙,等到赵婕妤的贴身宫女背着主子回了屋,等到姗姗来迟的太医时,她已经不行了。
安王当时已经六岁,自幼经历人情冷暖的他很懂事了,赵婕妤临终前告诉他,她希望儿子能好好生活,不要背负仇恨,儿子过好了,她才能瞑目。
他这些年来,无论多艰难,确实也尽力过好了,即便不被皇父所喜,封地狭小不富饶,安王也从来不怨。
只是,对于张贵妃的恨意,虽深深掩埋,却从不褪色。
安王扫了不远处端坐的越王一眼,对方器宇轩昂,意气风发,他默念,有朝一日若能复仇,将这对母子送下黄泉就再好不过。
他又看了前头的太子一眼,他期盼太子登基,那张贵妃母子便必死无疑,安王不介意仇人并非死在自己手中。
前头赵文煊腰背挺直,身躯矫健,安王的心定了定,有四哥支持太子,越王必不能成功。
兄弟几人心思迥异,表面却一如寻常,坐下没多久,鸣鞭声起,建德帝驾到。
献寿礼过后,便是开宴,建德帝首先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小孙子身上,他往皇子坐席这边看了一眼,道:“朕的孙儿们,上前让皇祖父看看。”
今天来的,不仅仅是钰哥儿,太子家的两个,越王家的一个,建德帝如今仅有的四个孙子,都过来的。
这显然是提前嘱咐过的,建德帝年纪大了,今儿六十大寿想见一见所有孙子。
赵文煊回身,乳母忙上前,将钰哥儿放在他身边。
小胖子小小一个却很有眼色,感官也敏锐,知道今天与平时不同,格外乖巧,也没挣扎着要下地,被乳母放下后,便站在赵文煊身边,伸手抓住父王的衣袖。
他眼珠子骨碌碌地转,显然是不怕的,对周围也很好奇。
赵文煊摸了摸儿子小脑袋,告诉他,“钰儿,与哥哥们到你皇祖父跟前去,今儿可不许折腾,钰儿可知晓?”
“祖父?”一岁多的钰哥儿口齿更加伶俐,能重复这个拗口的称呼,只是他仍然不懂其中意思,仰头看着父王,有些疑惑。
“对,那是皇祖父。”赵文煊肯定点头,他抬手示意上首龙椅方向,“钰儿你看,那便是你的皇祖父,你跟哥哥们上前,给皇祖父请安。”
具体话语礼节,赵文煊顾云锦二人其实教过小胖子很多次,只是他每次学得不错,但却不知道有没有记住,毕竟他还小,忘性太大。
赵文煊又仔细说了一遍,钰哥儿点了点小脑袋,也不知道听没听懂。
其实各家孩子都很小,太子长子五岁还好些,不过次子也就刚两岁,越王家膝下亦仅一子,比钰哥儿大一个月,兄弟三人怕出岔子,皆在临时嘱咐孩子。
建德帝在上头看着,几人不敢耽搁,给四个孩子列了个队伍,便让他们出去了。
好在他们都是皇帝的孙子,年纪也小,即便出了幺蛾子,建德帝也肯定不会责罚。
赵文煊其实不大担心,只是相对于他,太子与越王则更希望儿子能让建德帝嘉奖进而宠爱了。
几个小孩子排成一排,在宦官的小心指引下,往御座前前头去了,只不过,除了前头的太子长子赵广兴礼仪过关外,后面几个小团子无一例外,个个都在左顾右盼。
好在队伍还算整齐。
到了御案前,赵广兴带头跪下行大礼,“孙儿恭贺皇祖父万寿,皇祖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后面钰哥儿几个见了,也跟着跪下,由于他们年纪小业务不熟练,跪得歪歪扭扭的,只稀稀落落说了半拉子吉祥话。
小胖子中气格外充足,他早忘了父母教的见礼词,只大声嚷嚷道:“寿比南山!”
钰哥儿嗓门贼大,这一声嚷嚷格外嘹亮,偏他初生牛犊不畏虎,见皇帝也不知道要低头,只昂着小脑袋,睁大眼睛盯着建德帝,歪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
赵文煊不禁抚额,即便亲祖父不会责罚,他这儿子表现也太显眼了。
第96章
赵文煊见状站起; 对自家小胖子说道:“你不许如此无礼; 还不低头。”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哪怕他舍不得呵斥儿子。
皇子的坐席,就在御座右下首; 皇孙一行; 就在赵文煊几人眼前,钰哥儿年纪最小,排在队末,刚好最接近父王。
钰哥儿听见了父王说话; 便转头看他,看模样还要爬起来。
赵文煊忙用眼神制止儿子。
父子之间默契还是足足的,钰哥儿顺利接受到父王的意思; 他撅了撅嘴儿; 又抬头瞟了上头建德帝一眼,乖乖没动。
他人虽小,但却能意识到父王的态度改变,是因为上面这个黄衣服。
“老四,”建德帝微笑制止,道:“策儿还小; 你何须呵斥他。”
他面对几个稚龄小孙子,最近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和颜悦色; 笑容和熙,对下面几个小团子道:“赶紧起来吧; 天儿冷,莫要坏了身子。”
他招手,“到皇祖父跟前来,让皇祖父好好看看。”
宦官忙上前搀扶,钰哥儿却不用,他听懂了建德帝的话,小胖腿立即一蹬,稳稳地站起来了。
宦官引领着几个皇孙从一侧的阶梯而上,因钰哥儿几个人小腿短,又来了几个小太监上前搀扶。
小胖子不大乐意陌生人搀扶,他蹙着小眉头挣了挣,小太监也不敢硬扶他,只得半护着,偏他能耐,竟自己连爬带走,居然头一个顺利上去了,蹬蹬蹬绕过御案,捉住御案一条腿,探出半颗小脑袋,仰头好奇打量建德帝。
下面诸人看得分明,赵文煊无语,他是不是确实如顾云锦所说的,太惯着自家儿子了。
越王眼神微暗,却面带微笑道:“四哥这儿子果然了得。”
旁人即便在家千娇万宠,在这场合难免有些胆怯,越王独子便是,偏就是小胖子胆子大,半点不露怯,也不怕冒犯了龙颜,要知道建德帝最近颇为阴晴不定,连越王也愈发捉摸不透。
儿子被人阴阳怪气地说起,赵文煊当然不喜,只他面上半点不露,只淡淡地说:“策儿还小。”
其实,小胖子也就是知道父王在场,他才会这般放开手脚,要是赵文煊现在起身要走,怕他立即就会赶上去巴住父王不放,毕竟此处是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他机灵着呢。
这个伶俐的小模样儿,显然格外引人注意,建德帝捋了捋花白的长须,招手让小胖子走到跟前来,和蔼问道:“你是策儿?”
策儿?策儿是谁?
小胖子立即摇了摇小脑袋,他不是,父母都叫他钰儿的。
建德帝疑惑,“你怎么不是?你就是策儿。”一岁多的孩子,若非愚笨的,肯定能知道自己名字。
他对这个聪颖的小胖子很有好感,相较于太子长子已懂事,知道厉害,一举一动毕恭毕敬,建德帝如今更喜欢不知道利益纠葛的稚子。
且太子越王让他心力交瘁,出于某些微妙心理,建德帝也不大愿意跟这两家孩子说话,以免多说两句,朝堂某些人又以为窥得天机,好一阵子骚动。
听了建德帝的话,小胖子再次摇头,他嘟嘴,大声道:“不。”
这一老一小对话很快,赵文煊闻言很无奈,他只得再次站起,禀道:“禀父皇,这小子乳名钰儿,儿臣在家都唤他乳名,他还不懂得自己大名。”
小胖子个子矮,站在御案旁看不见下方,只是他却轻易认出了父王的声音,一听见赵文煊说话,他立即侧头踮脚看去,见还看不见人,他便拔腿要走。
建德帝伸手拉住他,“你无需焦急,先与皇祖父说几句话。”说着,他示意赵文煊坐下。
赵文煊扬声道:“钰儿不许淘气,你与皇祖父好好说话。”
他左右是太子与越王,这二人眼神莫名,只不过一个隐晦一个明显,显然他们皆期盼自己儿子得圣眷,如今却落空了。
上头那个大嗓门小胖子一点不露怯,还往建德帝跟前探头探脑,皇帝不以为忤,倒是把其他三名安静地立在后头的皇孙给衬没了。
赵文煊表面如常,实际心下无奈,他倒不希望儿子引人瞩目,只是钰哥儿不配合,小胖子活泼好动胆子大,又无人圈着他,早习惯了。
其实关键是,他虽小,但也有直觉,钰哥儿并没从面前这黄衣服身上感觉到危险,父王又在一旁看着,小胖子自觉安全无虞,于是便大胆愉快地玩耍了。
他得了父王的话,虽有些不乐意,但还乖乖站着没动,侧头瞅着眼前这个黄衣服白胡子。
建德帝看小胖子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也不知道自己的长须被盯上了,他饶有兴致问道:“钰儿,你可知道朕是谁?”
小胖子想了片刻,忽灵光一闪想起父王刚才说的话,他立即张嘴嚷嚷道:“祖父!”
皇祖父太复杂,钰哥儿说不全,不过这个称呼在今日之前,已被父母耳提面命过多次,“祖父”两字说得格外清晰,他喜滋滋的,似乎很高兴自己想起父王的话。
建德帝很满意,不吝夸赞道:“钰儿说对了,不错。”
皇帝被个奶娃子哄得龙颜大悦,大手一挥,吩咐赏了了钰哥儿,当然,他也没忘记其他孙子,随后也一并赏了。
太监总管梁安体察上意,奉上的赏赐表面一样,都是用精致的檀木小匣子装了,至于内里则各有不同,钰哥儿的要丰盛些。
小胖子接过梁总管奉上的小匣子,他知道这是给他的,于是便一手搂在怀里,宣示主权,那理所当然的模样儿,让建德帝失笑摇头。
逗弄过小孙子几句,建德帝觉得心情愉悦,差不多了,他捋了捋长须,正要吩咐人将孙子们抱回去,不料,小胖子却出了幺蛾子。
钰哥儿一上来,便格外关注建德帝那把长胡子,他很是好奇,从小到大,他身边都没人长这个,偏他皇祖父还在反复捋来捋去,他一时顽皮,蹬蹬两步冲上去,探身伸手去够,打算揪下来看一看。
“钰儿!”赵文煊大惊失色,“腾”一声站起。
他自始至终关注儿子,小胖子脚下一动,他便发现不妥,偏钰哥儿就站在御座跟前,再快的反应的赶不上这小子动作。
建德帝人老反应慢,且注意力也刚转移,险些被小胖子一击即中,好在旁边还有个眼明手快的总管太监,梁安唬了一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