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妃三十年-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恩和情,它们不受人控制地想要相互抵报。这就是相互给出了真心。
但若人和人真心维护对方,又是绝不肯承认自己的真心的。
王疏月能在云答应面前说出自己的考量,但在皇帝面前,一定会变成哑巴。
所以她也几乎能想到,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后,要掐她的脸,狂妄地跟她说:“你就是听不懂朕的话!”
但那又怎么样呢。
她又不是第一次犟他。
***
春永殿灯火映入眼中。夜已深寂,秋蝉苟延残喘。
太后坐在正心,手中一颗一颗地数着翡翠佛珠。皇后坐在太后身旁,成妃坐在一旁的圈椅上,正摁着眉心哭得伤心。淑嫔和顺嫔见太后神色严肃,殿中除了陈姁之外,也没有伺候的宫人,自是不敢坐了,皆立在茶炉旁。
内务府和敬事房的掌事太监都候在门外。
一时之间,窗上人影林立,却又都一动不动给,令人背后深然。
王疏月与云答应跪在殿中。低垂着头。
身上的春绸芙蓉绣氅衣已经被夜中秋露润湿了。
她的手按在地上,潮湿的袖口贴在手背上,后脖处也像出过一阵冷汗,耳后的碎发蜿蜒地贴在耳后。虽狼狈,但那副仪态还是无可挑剔。
她身旁的女人将身子伏得很低,从头至尾一言不发。
“陈姁,去问院正,大阿哥如何,若无大碍就送他回云崖馆。”
说着,又看向成妃:“你也跟着去后面看看,哀家听不得你在这儿哭。”
成妃忙站起身,抽泣着蹲了福,跟朕陈姁转到牡丹雕纹的大银屏风后去了。”
成妃去后,太后摘下手中的佛珠,啪地一声拍到茶案上,引得顺嫔和淑嫔肩头一颤。皇后抬起头,轻声道:“皇额娘,今儿太晚了,不如,先将和妃看守,等皇上回来,再行细问吧。”
太后冷声:“皇后不要开口。事关皇家子嗣的性命,皇后不能替皇帝分忧,已是大罪,若还存心包庇,就更是德不配位。”
一席话,说得皇后也只能跪下请罪。
太后重新看向王疏月与云答应。
“和妃。”
“在。”
“哀家再问你最后一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王疏月伏低身来:“奴才不敢欺瞒太后娘娘,是奴才收买主子娘娘的身边人,谋害大阿哥,被祐恩寺的云答应撞破,奴才自知有罪不能逃脱,更是辜负的皇恩,羞愧万分,只有跟太后娘娘认罪,请您降罪,方能乞一丝心安。”
“和妃,人人遇到这样的事,都是竭力撇清,你到好,在哀家面前一样不落得全部认下,你当哀家糊涂吗!”
“奴才不敢。”
“你该知道,谋害皇嗣是大罪,你就不怕哀家赐你一死,让你连见圣求绕的机会都没有?哀家再问你一次,到底是谁要害大阿哥。”
“奴才回太后娘娘的话,是奴才,是奴才要害大阿哥。请娘娘降罪。”
她额头磕在地上,“咚”的一声响。仍旧重复着将才的话,丝毫没有改口替自己开脱的意思。
皇后眼见太后脸色,便对顺嫔和淑嫔道:“你们都下去。”
顺嫔没说什么,淑嫔却道:“太后娘娘秉公问事,妾们……”
“糊涂,本宫的话你们是不听了是吗?淑嫔,你走不得就让人来伺候你走。”
淑嫔忙道:“奴才知错。”
说完,跟着顺嫔一道退了出去。
春永殿中的人一下子退了个干净。
太后抬手摁主眉心,沉默了良久。
“好,和妃,你不肯说实话,哀家就不问你了,皇后,传慎行司的人过来,把这个祐恩寺的贱妇带走,哀家要听她口里吐出来的话。”
皇后忙道:“母后,三思啊。”
背后传来一声沉重地叹息。
云答应撑起身子来。“娘娘,不用慎行司,您想听什么话,奴才照着说就是。”
王疏月忙捏了一把云答应的手。压声道:“不能认。”
云答应目光一柔,“丫头,你不懂,太后娘娘听不到要听的,是不会放过我的。我今日认罪伏诛,皇上也许会伤心一时,可时间一久啊,就什么都忘了。好丫头,你陪着他,他会好的。”
说完,她抬起头向太后望去。正要开口,王疏月却摁死了她的手,一阵吃痛,她又把声音吞了回去。
与此同时,王疏月膝行了几步,迎到太后面前。挡在她前面开口道:
“太后娘娘,奴才求您听奴才一句。”
太后其实心里也有怯,尤其是与皇帝在春永殿对谈之后。但祐恩寺这个女人,在太后眼中永远是她和皇帝的母子之间的一根刺,时不时地扎那么一下,令她总想拔之而后快。
可是拔掉这根刺后,母子亲情会塌成什么样子,又要用多久来修复,太后也不清楚。
如今,她心里也有些乱。
“你若跟哀家说实话,哀家就听的,若不是实话,就给哀家住口!”
王疏月抬起头来。顶直脊背,向皇后看了一眼。
皇后目光焦惶,并不知如何回应她。
好在,她也不是想要什么认可。
闭眼深吸一口气道:
“奴才知道娘娘想让奴才认什么,可奴才只能认一切都是奴才所为。娘娘,萍姑姑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若奴才不认,那皇后娘娘势必也会遭到牵连。您也要让皇后娘娘百口莫辩吗?”
太后怔了怔,她是气急了,并没有想到这一层。
王疏月看了一眼身后的云答应:“有人知道,若祐恩寺的老娘娘有过,您定会在其身上定罪,不会有所牵连。因此才会利用您和老娘奶的嫌隙,一要大阿哥的性命,二要损皇后娘娘的名声。但那起歹心得人不曾替您和皇上想,若今日,您真的处置了老娘娘,那皇上该对您做何想啊……”
这话一阵见血。确实也扎在太后忧虑之处,猛地引出太后胸口的一阵闷痛。
她说着,又伏下身去。
“太后娘娘,奴才斗胆说一句万死的话,皇上对您孝顺敬重,六宫皆有目共睹,您万不该令皇上寒心。奴才求您,您要有容人之量,不能受人蒙蔽,亏损母子亲情。让皇上为难,也令自己失心啊。”
太后被说得有些后怕。
可她那一句“容人之量,”却一下子戳到了她的痛处,一时之间,竟愧很与恼怒交加,呵,原来在她王疏月眼中,她这个德高望重的皇太后竟是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人。
“放肆……放肆!好放肆的人,你仗着皇上喜欢你,竟在哀家面前胡言乱语,哀家是太后,哀家为天家子嗣着想,竟被你污蔑成无‘容人之量’。你如此大不敬,哀家若宽恕你,何以平六宫之心,你既然认罪……”
“来人!传慎行司曹立过来!”
这边太后的话声刚落,屏风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孩子哭声。
王疏月一惊,却见大阿哥赤着跌跌撞撞地从屏风后面跑出来。身后的太监宫女乱作一团,却没能来得及拽住他
他看上去才刚刚醒来,人还有些恍惚,人也跑不稳当,差点扑撞到王疏月怀中。
王疏月忙伸手搂住他。
“大阿哥,你怎么出来了。”
大阿哥在她怀里仰起一张烧得通红的脸,泪流满面。
“和娘娘怎么会害儿臣?和娘娘对儿臣好,您不会害儿臣的。”
说完又朝向太后,带着哭腔道“皇祖母,孙儿以前怕热要用冰,永和宫的冰不够,和娘娘就每天拿好多冰给孙儿的冰果子吃。孙儿喜欢吃茯苓糕,和娘娘每天都给孙儿做。她还教孙儿写字,教孙儿画画,和娘娘这么疼孙儿,她不会害孙儿的。”
太后道:“他听到什么了,你们是怎么伺候的,怎么让大阿哥怎么就出来了,快把他带下去,如何能让个孩子听这些话。”
王疏月忙将那双冻得通红小脚捂进自己的怀中。
“听话,去找你额娘。”
孩子倔强地搂紧了王疏月地脖子,“皇祖母,今日萍姑姑也给我吃了一块茯苓糕,吃了孙儿就迷糊了,可是孙儿吃得出来,那不是和娘娘做的……”
他像只猴子一样勾着她,生怕宫人把他拽走。那一双小手捏得红红的,鼻子里呼出的气烫得吓人,但他就是倔强地扭着王疏远,不论宫人怎么抱,死活不撒手。
王疏月心头一热,眼泪跟着就盈满了眼眶。
孩子的心啊,和这肮胀的世道相比,真是太珍贵了。
她用心对待这对父子,想不到,皇帝不在的时候,他这个年幼的孩子,竟也肯张开手臂,像一只幼鸟一样挡在她的面前。
诚然,他还无法理解王疏月的用心,但他说出的这番话,足以令王疏月心疼动容。
她忍不住搂紧了大阿哥。
“好孩子,和娘娘对不起你……对不起你。”
大阿哥趴在她肩上,还抬起手来给她擦泪:“和娘娘不哭,不哭。您要哭儿臣也哭了。”
成妃此时也跟了出来,见此场景,忙将大阿哥从王疏月身旁拽了过来:“恒卓,你一个孩子怎么能在太后娘娘面前胡说,快过来。”
“儿臣没有胡说,儿臣不准他们伤和娘娘。”
第46章 浪淘沙(二)
成妃怔怔地望着自个怀中的大阿哥,半晌,方抬头对太后娘娘道:“娘娘,大阿哥虽不该胡言,但他的话真啊,和妃平时对大阿哥的好,妾都看在眼里,您开些恩……不要……”
太后提声压了成妃的话:“成妃,你刚才也是听到了的,这是她自己认的。你们母子两也不知道是什么心,哀家和皇后要替你们母子做主,你们倒好,一个护着她,一个替她求情,你们让哀家如何处置?”
话声刚落,窗上的原本整齐的人影子一下子乱起来,纷纷退向两旁。
接着雕花的隔扇门被推开,秋夜的风一下子吹进来,摇乱了春永殿中的灯笼,吱呀吱呀地迎风作响。太后抬起头,只见自己身边的太监杜容海疾步走进来。
“娘娘,皇上回来了。这会儿已经走过春晖堂了。”
一闻此话,不光成妃和皇后,就连候在外面的太监宫女都噤了声。
太后不由地笑了一声:“皇帝回来,你们慌什么,都是犯什么错事,是你们谋害皇嗣吗?”
成妃和皇后都没有出声。
春永殿前的道路被空荡荡地留出来,偶尔拂扫过几片枯叶子,却也是连和地面摩擦的声音都听不到,滚入阴影里静默着,和所有人一道屏息以待人来。
不多时,远处仪仗过来。
张得通在前面亲自提灯照路,悉悉索索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皇帝走在灯阵后面,身上穿着石青色的衮服(朝服外面穿的,也叫龙褂),肩上的缂丝五爪金龙日月纹,金银相交,张牙舞爪。
今日叫了大起。九卿科道会议并几个议政王,以及在京的四品官员全部齐集乾清门,户部亏空的的事盘根错节,在京官吏几乎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掰扯起来尤为艰难。张得通在皇帝身边听了一耳朵的诛心之言。他是个太监,并不太懂什么是“提解火耗以养州县。”
但他从皇帝的面色和口吻,以及百官们沾粘的额头看出来,皇帝动了真怒。
于是,梁安来寻他的时候,他都不敢贸然去回话。但这梁安这个人也是痴执,就在月华门处傻等。皇帝那边散议,出月华门,到是扫眼看到了他。
问了张得通一句“何事。”
张得通才敢把大阿哥的事禀了。
皇帝犯疑。又把梁安召至身旁询问,怎是他过来禀事。
梁安跪回道,“和主儿私去了祐恩寺寻大阿哥。”
皇帝目光一动。
竟在月华门前怔住了。
张得通伺候了皇帝二十多年,从来没看见过自己的这位主子露出那样的神情。他偷偷地借着灯火看皇帝的眼神。那眼底的东西说不上来是恨还是愧,看得久了,甚至能从那一贯冷寒的眼中,看出些零星的水光。
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提祐恩寺的那位云答应,王疏月也不敢。
他们甚至不敢明目张胆地去猜,皇帝对自己的这位身生的亲额娘,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这毕竟涉及到皇帝的出身,涉及的先帝给他的那句极为绝情难听的批语——奴隶之子。
因此人们大多知道,佑恩寺是皇帝的逆鳞,但少数人也会想,那是皇帝的软肋。
比如,王疏月。
这个永远不肯听他话的女人。
“张得通,摆驾,回畅春园。”
“是,万岁爷,您要不先回去更件衣裳,奴才让他们备……”
他的话还没说完,皇帝已经甩袖出了月华门。
金丝银线绣成的日月龙纹在月下光华流转,象征着皇帝滔天的权利,也遮掩着他隐而不露的柔情。
“何庆。”
“奴才在。”
“今晚你从朕眼前滚走。”
“啊……奴才……”
“不论今日谁劝朕,朕都要打她王疏月一顿。”
何庆不敢出声。这位主子爷在言辞上,撑破了脸也要压下王疏月一头,他到不怕皇帝真的要下手打王疏月。他就是怕他乱七八糟一通训斥,惹得和主儿真伤了心,这位爷过后又要后悔。补救法子千奇百怪,操碎他的心。这种情况,他见太多了。
张得通没有何庆那么乐观。
皇帝这个人,在朝廷再挥洒自如,与王疏月相处时,却还是磕磕盼盼的。有的时候明明是想对人家姑娘好,偏处处弄巧成拙,好在,王疏月性子好,又似乎能懂皇帝在感情伤上的笨拙,才不至于真正鸡飞狗跳。
这些都不论了。
他喜欢王疏月,真的是傻子都能看出来。
不光是皇帝的身边人,就连成妃和皇后,甚至那几岁大的大阿哥,也都看得出来。
此时皇帝从外面跨进殿中。
皇后等人皆起身下礼请安。
皇帝径直走到太后面前,从云答应面前走过的时候,也没有停步,其间只是看了王疏月一眼。奈何王疏月身子伏的极低,他又只看到了那半截白的不像样的脖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这副姿态对着皇帝时候,皇帝也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她那脖子真的太瘦,好像一被谁掐住,就会被轻而易举地被拧断。
她是自己来到皇帝身边的,没让皇帝废一点功夫。
可如今要把她平平安安地留在身边,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皇帝怎么这么晚过来。”
“朕不放心恒卓。”
他拿捏了一阵语气,请过安,回了太后这一句。
说完走到成妃身边,蹲下身来张开手臂道:“过来,皇阿玛看看你。”
大阿哥平时对皇帝是有畏惧,但这会儿又是害怕,又是委屈,小脸皱在一处,也顾不上那么多礼节,成妃轻轻推了他一把,他也就顺势扑入了皇帝的怀中。”
皇帝将他抱起,抬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这么烫,难受吗?”
大阿哥摇了摇头,哑着声道:“不难受,儿臣已经好了,皇阿玛,儿臣求您,劝劝皇祖母,不要罚和娘娘。”
皇帝看了一眼太后,又看向殿中众人。
“都起来。”
衣料摩挲的声音悉悉索索。皇帝发了话,宫人们忙过来扶自家的主子。
偌大的春永殿,只剩王疏月和身后的云答应的仍然跪着。
“你也起来。”
“奴才有罪,不敢起。”
皇帝将大阿哥度到成妃手中。走到王疏月身旁的一把圈椅上坐下来。
“你有什么罪。你要谋害朕的儿子吗?”
“是。”
皇帝鼻中笑了一声,越过她往她身后的那个女人身上看去。
那人也同样是一把瘦骨,堆在层叠的海青之中。
皇帝从出生以后,就再也没见过她。但从她这一身方外人的打扮,却能猜出她是谁。母子两人刻意疏离了二十年,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在亏欠谁,总之血缘这个东西玄妙,一避远,就淡,一见面,就如火燎原野,皇帝坐在圈椅里,见她那样卑微的跪着,心里交杂起来的感受十分复杂。
他理不清楚,是以胡乱地把眼光收了回来。
太后看见了皇帝的眼神。
对她而言,她绝不想这两个人见面,都说见面三分的情,何况血脉相连,皇帝与她自己已然有母子离心之状,难保他一个起心动念,后宫中就会多出另一位圣母皇太后。
于是她摆了摆手,对陈絮道:
“既已理清,陈姁,先把人送回祐恩寺,好生看守。”
陈姁明白太后的意思,忙上前去扶人。
皇帝垂着眼,并没有去看她。
那女人也很沉默,竟连一声辞礼都有落。只在跨门槛时,因为腿脚不便,被门槛陡然绊了一下。
像是磕到了骨头。
旁人并没有在意,只有皇帝的肩膀,莫名地随声悄然一震。
皇帝心里有一块自己都不太明白的地方。
最后,只有王疏月麻起胆子,放肆地猜对了。
所以他该怎么对王疏月呢。
重新凝向面前伏地的女人,皇帝咬了一下嘴唇,也不管她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冲着她又是恼,又是恨地点着头。
“王疏月,起来,跟朕走。”
太后道:“皇帝,你平时怎么宠她,哀家不过问,如今她犯了谋害皇嗣的大罪。皇帝若不秉公处置,何以平六宫之心。”
皇帝站起身,“恒卓,是和妃伤得你吗?”
大阿哥忙道:“和娘娘没有伤儿臣。还有,皇阿玛,儿臣真的已经好了。”
皇帝看太后:“皇额娘,朕会处置和妃,也会给六宫一个交代。但儿子心里是清明的,这件事,和妃要担,朕也觉得该她担着,其余的事朕不想再查,朕也请求皇额娘,不要再查,以免伤了朕,和皇额娘这么多年母子情分。”
这话说得极重,连皇后都不免惊心。
太后不可思议地抬起头:“皇帝的意思是……后宫的事。哀家也不能过问了吗?”
皇帝没有立即应太后的话。
他走到王疏月身旁,撩袍并着她一道跪下。
石青色的衮服铺于王疏月面前,将她的影子都掩没了。
“皇额娘,尔璞朕已经办了,但朕会优抚其后代亲族。朕在乾清门跟百官已论定的,既已福膺朕训,若尔后仍有嚼舌之词,就是党同伐异,大逆不道。皇额娘,朕对您从未有过不敬之心,若有奉养不之处,也是儿子身在帝位,为朝廷不得已而为之,望额娘以后从此宽心,朕定会供养您富贵百年。”
说着,他抬起头:“若皇额娘,还认朕这个儿子,朕则诚请额娘听儿子一句。夫既亡,当从子。”
夫死从子。
这话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竟有一丝杀伐气。
太后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皇帝这句话的分量。皇帝却已经站起了身。
“张得通,把和妃带走。”
“是。”
张得通见太后没有在和皇帝争执的意思,赶忙将王疏月扶了起来。
春永殿的门洞开,太监宫人们避在两边。
清凉的秋夜柔情万种,皇帝行在前头,王疏月沉默地跟在他身后。背后是浩荡的仪仗,二十几盏宫灯映红了她的脸。
她跪得太久了,又穿着花盆底的鞋子,每一步都走得踉跄。
前面的人慢下脚步来等她。
毫无征兆,他突然背过手臂,向王疏月伸出一只手来。
“过来。”
其实谁不是在万丈红尘里泅渡,等一只温暖的手呢。
王疏月望着那只伸向她的手。拇指上的翡翠玉扳指也是青干干种的老玉。皇帝这个人吧,明明是个刚硬执着的人,同曾少阳的话讲,叫老辣,叫难以捉摸。也许这是他这么些年修炼出来的脾性。
可是,在王疏月眼中,皇帝其实就是个话不对心的人。
他想牵她的手。
他心疼她遭的罪,但他打死都不会说。
王疏月在他背后笑了笑。跟上去几步,把自己的手交到了他的手中。
十子自然相扣。
何庆等人都识趣地退得远了些。
这是他们第一次牵手在这座前朝就已建成的园中并行。
王疏月一言不发,皇帝也在沉默。只有秋夜的蝉鸣,一声软过一声。
皇帝侧头看了她一眼。
她的发髻有些松散,还好,有他送的那只簪子挂着,还不至于垂散。碧绿色的翡翠耳坠在脖颈处轻轻摇晃。月色轻柔,把她整个人也衬得温柔顺眼。
“王疏月,你今儿怕吗?”
“有点。”
“朕如果丢了你不来呢。”
“那奴才就去找主子。”
皇帝笑了一声:“你还有命找朕。王疏月,朕没打算放过你。”
“奴才知道,奴才回去就在您面前呆好,让您慢慢的审。”
皇帝笑了一声:“不用审了,朕晓得你这个蠢人在想什么。”
第47章 浪淘沙(三)
清溪书屋这边正忙乱,皇帝突然回园,内务府措手不及,又听见春永殿的动静大,料想皇帝心绪一定不佳,皇帝的仪仗刚在道上露点子光,清溪书屋前面就跪了一地的人。
谁想皇帝牵着王疏月的手,一路慢行过来。
面前只有张得通一人,提着宫灯仔细地给帝妃二人照路。
两人走得都不快,皇帝尤是如此,有的时候还会因不自觉跨大的步子而停顿那么一下,等着后面的王疏月跟行过来。
已过子时,清溪书屋前的清香木香得清冽。
往常这个时候,上夜的太监都眼皮子打架了,今日到都还规规矩矩地撑着眼,在窗下候着。
皇帝却压根就没有往清溪书屋去的意思,牵着王疏月径直入了藏拙斋。
善儿正坐在通廊上哭,梁安见皇帝和王疏月进来,忙敲她的肩道:“还哭什么,主儿回来了,赶紧把眼泪擦了,进去伺候。”
善儿回头,果见王疏月笑盈盈地立在皇帝身后。她心头极骇后又惊喜,顾不上给皇帝行礼。
“主儿……主儿您可算回来了。奴才下死了。”
“没规矩,皇上在呢,你这哪使得。”
皇帝往王疏月的贵妃榻上一座,抬手松开盘龙扣,看着扑跪在王疏月面前的善儿道:“王疏月,的你规矩都学得像只三脚猫,朕都懒得问梁安,你平时是如何调教这些宫女的。”
说完他朝何庆摆了摆手:“把人带出去。”
他这一声“把人带出去,”到王疏月吓了一跳,忙道:“主子您开恩,善儿是不懂事,我……”
皇帝的领口解了一半,索性罢手,将手掌摁在膝盖上,抬头白了王疏月一眼:“朕说什么了,你就要朕开恩。王疏月,朕有话要问你,你要当着奴才的面儿答,朕也不顾你的体面。”
说完,继续和自己领扣较劲儿。
何庆懂事,赶紧提溜着善儿出去,顺道把梁案也推到远地儿站着。
皇帝的扣子解开三颗,第四颗却掐住扣缝。
“奴才来吧。”
她过来替手,皇帝就懒得折腾了。
皇帝坐着,王疏月便索性蹲下身去,抬手一颗一颗地挑开剩下盘龙扣。
皇帝在灯下看着她,她手上有一只看起来有些年生的汉白玉镯子。皇帝喜欢玉,尤其喜欢汉白玉,更喜欢看她戴汉白玉。她是皇帝这一辈子见过生得最白净的一个女人。汉白玉又不同于翡翠芙蓉这些玉种,干干净净看不见的什么石纹,贵在通透温润,与她映在一起,就很相配了。
不过这是他的审美情趣,至于女人怎么想的,皇帝没去想过。
“你换了镯子。”
王疏月一怔,转过自己的手腕,凑到灯下应道:“嗯,觉得主子喜欢这种玉,就戴着了。”
皇帝捏住她的手腕,随口道:“你到是很拎得清朕想什么。”
王疏月垂下眼睛,改了蹲姿为跪。抬头望向皇帝。
“主子不是有话要问奴才吗?问吧。”
皇帝分开的腿,在面前留了一处地儿与她,又就着她的手腕,扯着她往自个身前挪近。“若换成旁人,朕一句话都不会问,直接赐死。”
说着他松开她的手,撑着额低头看她:“但是是你,又觉得可以算了。”
王疏月垂着眼睛,皇帝这才注意的到她的睫毛纤细而浓密,灯下垂目,便遮出一片冷冷清清的阴影。她声音轻柔,一旦回到他身边吧,之前那不怕死的模样就都藏了起来,温顺谦谨,挑不出错来。
“奴才哪有那么好。”
她虽这么说,但对皇帝而言,她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王疏月周全了皇帝自身很难解得困局,却仍就仔细地维护着皇帝内心自我防卫的那道墙围。不提祐恩寺的那个女人,也不提太后,好像一切虚名,过错担就担了,不需要谁来替她伸冤,也不需要谁来给她撑腰。
只要她这个人还活着,就仍能对着皇帝弯眉而笑。
若如今是个乱世,那王疏月一定是男人们想要的温柔乡,罗衣轻软地在水中沉浮,难免要被抛上马背,掳进城楼。
庆幸在他的治世之下,王疏月才能在一方水土上浮萍生根。
即使偶尔有风浪也没什么关系,毕竟在养心殿的西稍间前,他朝着王疏月伸出去的那只手,早已经把她从洪流里拽了出来。
王疏月,你好好活着。
如果皇帝肯剖白自己,这句话就因该是:“王疏月,你好好地,在朕身边活着。”
对,就是这样和她处着,不说话也是好的。
皇帝仰面朝后靠去。
“以后祐恩寺,没有朕的话,不要再去了。这次朕放过你,下一次你要再敢不听话,谁都救不了你。”
说完,他伸手撑了一把她的臂弯。
“起来,去倒杯茶来。”
王疏月替他脱下衮服,往自己的木施上挂去。回过头来,衮服下头是他的朝服,仍旧繁复,并不是一时脱得下来的。藏拙斋中并没有其他人。王疏月凌乱了,究竟是先伺候他更衣呢,还是先去倒茶。
皇帝看她那副懵样,笑道:“倒茶倒茶倒茶,朕过来这一路一口水都没喝,你要渴死朕吗?衣服这东西,朕自己来。”
“主子可别,您这衣裳一损,奴才也是死罪,主子且坐坐,奴才手脚快些。”
王疏月端茶回来的时候,皇帝到是把自己剥得个差不多了。
尚衣监的人也没进来,那身坠玉相珠的龙袍就随手扔在王疏月的贵妃榻上。皇帝穿着白绫的中衣,背上随意披着一件朱红色的燕居服,一言不发地坐在书案后面,面前跪着的是太医院院正,正在回大阿哥的病情。
“皇上,大阿哥已经渐渐退烧了,臣开了些发散安神的药,只要小心照顾着,再有个两三天,就无碍了。”
王疏月进来正听到这么一句,忙将茶递到皇帝手中。绕出书案询道:“我瞧着大阿哥右手臂上有淤青的地方,像是石头磕得,您看见了吗?”
太医院院正道:“哟,这大阿哥没吭声,臣还真没有留意,明日一早臣去请脉,会再给大阿哥瞧瞧。”
王疏月点点头。
又道:“再有,他像吃了什么迷神的东西。有碍吗?”
“回和主儿的话,那到没什么大碍,吃些要疏解开就好了,幸得大阿哥平时身子不错。如今这天时又好,是容易养的。”
王疏月还要说什么,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