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生锦-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整个过程中,有人在她身边来来往往,却始终没人看过她一眼,问过她一句话。
连唐元瑶自己都怀疑,难道她变成隐形人了吗?这些人才能如此熟视无睹。
她当然不是隐形人。
只是在这些宫人的眼中,她已经被刻上“得罪端成郡主”这几个字。和身份尊贵的端成郡主比起来,一个区区官员之女,孰重孰轻,每个人都明白。
因为学堂复选的缘故,国子监今日休沐一天。国子监规矩很严,难得的良机,所有在读的监生都抓紧时间出去松快松快,一个人也没留下。
当复选完成,偌大一个国子监,只剩下树荫婆娑,显得空荡荡的。
过了午时,这里只剩下她和看守她的那名宫女。
幸好这是秋日,又恰逢阴天,太阳并不毒辣,晒在人身上还有些暖洋洋的。唐元瑶除了跪得膝盖发麻,腿脚酸痛,身体上并无别的不适。
她断断续续的饮泣着,想不明白今日怎么就算计不成,反遭了此厄运。
看守她的宫女有些不耐,见人都走光了,便到房中搬了一把椅子出来,好整以暇的坐着,跟她讲:“我劝你省点力气,时辰还长。”
眼下才刚刚午时,到明日卯时还有足足八个时辰。
罚跪听起来不觉得如何,实则是件很难熬的惩罚。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上的不适会越发明显,也越来越难捱疼痛。
此时是白日,到了晚上,她身上的衣衫根本不足以抵御秋夜的寒冷。
她提醒唐元瑶,不是出于好心。只不过因为,唐元瑶好歹也是官家千金,若是真有个什么好歹,端成郡主自然不会有事,锅就会由她来背。
但这其中的道理,没有真正吃过苦头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唐元瑶胸中经常愤懑,认为继母对她和大哥不好,从不考虑他们的前途。
但是,她毕竟是唐家的嫡长女。为了名声,她继母顶多是不管不问,从来没有动过她半个手指头,生怕落得一个苛待继女的名声。
所以,别说罚跪了,连半个手指头都没人动过她。她哪里又能体会,宫女说这句话背后藏着的好意?
她扬起泪眼,对宫女怒目而视,道:“关你什么事?”
在众目睽睽之下,她被端成郡主罚跪,出了这么一个大丑,唐元瑶只觉羞愤欲死。这口怨气,她就发泄到了唯一跟她说话的这名宫女身上。
见她不领情,宫女也不想再跟她废话。被罚的又不是她,她瞎操什么心?
早已过了饭点,肚子咕噜噜地响了几声。宫女走到国子监的门前,递了几个大钱给在一旁玩耍的半大小子,让他们去附近酒楼里要上几道拿手菜送来。
看守唐元瑶,并不是什么苦差事,郡主亲口下的令,她还敢抗命逃跑不成?
这又不是在宫中,只要手头有银钱,难得能轻松半日。
这时酒楼里已没什么客人,不多时店中小二便提着食盒子上了门。宫女赏了他几个钱,让他就在院中摆了饭,斟上茶,自顾自吃了起来。
闻到饭菜香,唐元瑶才觉出饿来。
为了这次复选,她在今日一早便起了床,吃得也不多,就是怕考较仪态时,肚子太撑会身形难看。
她早就饿了,只是之前光顾着伤心了。这时被勾起了馋虫,一发不可收拾,眼睛里都快冒出绿光来。
但她正罚着跪,只得咽了咽口水,吩咐道:“给我端过来。”
宫女斜斜的看了她一眼,不为所动。
唐元瑶心头大怒,但此时形势比人强,她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只好放软了语气,道:“请这位姐姐给我端过来一些饭菜。”
宫女夹了一筷子肉丝,皮笑肉不笑道:“唐大小姐,我可是你的丫鬟?”
“这酒菜,是我自己掏钱买来的。你想吃,凭什么?”
唐元瑶靠者父亲,才勉强有了入宫朝觐的资格。但一个得罪了端成郡主的官家小姐,入宫的遭遇,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样的人,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宫女还不放在眼里。
唐元瑶额角青筋一阵狂跳,要是她的丫鬟在这里,她如何会受这份苦?
在进入国子监时,所有人的丫鬟小厮都留在了外面。但见她没有出去,大哥也应该去打听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都这个时候了,还没人进来。要么就是被端成郡主的人拦在了外面,要么就是他们听说自己得罪了郡主,怕招惹事端不敢进来。
唐元瑶心头发苦,这个时候,她也只能对这个卑贱的宫女低头了。
想了想,她拔下手上的那个白玉八仙纹手镯,递了过去,道:“我身上没带银钱,就拿这个充数。”
这个镯子,她原本是要赏给卫亦馨的,谁料到她的真实身份竟然是郡主?
宫女瞥了一眼那只手镯,做工虽然精致,但玉料实在是很普通。她在宫中见过好东西无数,还看不上这样的东西。
抵一顿饭钱是足够了,但这样难得的好机会,怎么可以这样轻轻放过?
她伸手将镯子轻轻推了回去,道:“这样的好东西,唐大小姐你自己留着慢慢赏玩。”
这只镯子确实是她全身上下最不值钱的首饰,连续两次送出去被拒,唐元瑶面上好似火烧一般,滚烫滚烫。
饭菜的香味,继续飘向她的鼻端。
唐元瑶咬了咬牙,拔下头上一根金丝八宝攒珠钗,递过去道:“这总可以了吧!”
宫女眼睛一亮,钗头上镶嵌的那颗明珠,就能值上十几两银子,更别提这等精巧的手艺。当下接了过去,端了一荤一素两个菜放到唐元瑶的身前,再为她盛了一碗米饭倒了一杯茶。
用这根自己最心爱的珠钗,才换到了这么两个菜,唐元瑶欲哭无泪。
☆、第八十四章 熬
但眼下她已经是饿极了,平日里看起来如此普通的饭菜,在此刻对她来说,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顾不得心疼珠钗,也顾不上平日的仪态,她将菜拨到了碗中,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用过了饭,她掩口打了一个饱嗝,将茶水一饮而尽。填饱了肚子,整个人才觉得踏实许多。
宫女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
在宫中,多的是女子被罚。
有犯错的宫女,也有惹怒了皇上的嫔妃。但不论是谁,在何种境地,都不会露出像唐元瑶这样的丑态。
规矩、仪态,这些死板的教条,已经刻入了宫中每一个女子的灵魂之中。使得她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也能维持着与众不同的优雅。
这也是为什么,在民间的大户人家,有条件的都愿意延请一位从宫中退下来的嬷嬷,做闺阁女儿教养嬷嬷的原因。
若说之前她是因为唐元瑶得罪了端成郡主,而不看好她的未来。这时,她让她看不起的,却是唐元瑶本人。
哪怕早上她没有吃饭,到眼下也不过午时三刻,才过去不到大半天的时间。
连这种程度的饥饿都不能克服,饭菜都摆在面前了,还露出那样难看的吃相。这名女子的教养,委实算不得好。
见她吃饱喝足,宫女针一眼的眼光盯了过去,道:“跪好!”
作为看守唐元瑶的人,她自然可以暗中放她一马。同样是跪,至少可以任由她歪着,会减少许多痛苦。
不过眼下么,她不觉得有任何优待她的必要。
都说莫欺少年穷,但一个她笃定了不会有任何前途的少女,还是可以欺负一下的。
唐元瑶只觉得,宫女前后的态度变化很大,心头暗暗腹诽:拿了我的珠钗,还这样的态度?真是不知所谓。
揉了揉在青石板上跪得生痛的膝盖,她道:“我要去更衣。”
“一炷香时间,快去快回。”宫女抬了抬眼皮,道:“若是超了,我必会如实禀报。”
唐元瑶在心头暗骂,自己撑着膝盖站了起来。
跪得太久,两腿的血脉不通。这突然一站起来,如同被万千蚂蚁噬啃,针扎似的酸麻从脚底板一直沿袭到膝盖。
只听得她“哎哟”一声,摔倒在地。
宫女也没有扶她起来的意思,只看了她一眼,道:“已过去十息。”
这一刻,唐元瑶只想骂娘。
顾不得等腿脚的酸麻缓解,忍着难受,一瘸一拐的朝着房舍里的净房而去。
她以为,这个时刻就是最难堪的了,但更大的难堪还在后面。
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国子监外出的学子们也逐渐回来。在外松散了一日,明日还要读书,国子监的规矩不是闹着玩的。
复选在午时前就已结束,可为什么在门口不远处跪了一名不到十岁的少女?
为了在这次复选上出风头,唐元瑶身上的穿戴都是她最为钟爱的。
衣裙,是她最喜欢的石榴红散花绫裙,颜色如同天边的红霞一般耀眼夺目。令每一个回来的学子,都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而此时,她恨不得自己穿得如同街边小贩一样普通。
每一道像她看来的目光,或好奇、或鄙夷、或觉得有趣……落到唐元瑶的身上,都令她无地自容。恨不得就地挖一个洞,钻了进去。
她一个养在深闺的千金大小姐,什么时候,被这么多陌生的男子来回打量过?
宫女早已将椅子搬回了房中放好,神色肃穆的守在她的身边。在宫女的脸上,看不出半点中午那会贪婪的嘴脸。
好不容易,唐元瑶才熬到大部分监生们都回了房。
膝盖处的疼痛越来越难以忍受,精神上的折磨更加难堪。经受了这样的折辱,她已经不敢想象,回家后如何面对亲人,在下人面前,恐怕也没了底气。
夜越来越深,宫女要了一床褥子,就在廊下对付着睡了。
秋风刮过空荡荡的广场,唐元瑶又饿又冷,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孤零零的。
一名监生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件厚实的披风。到了她的身前,蹲下轻声道:“你大哥托我照顾你。”
唐元瑶此时的意识都已经有些迷糊了,只觉身躯一暖回过神来,“啪嗒”一声,豆大的眼泪滴落到地上,氤氲出好大一块泪痕。
她再怎么要强,也才是个九岁的小姑娘。此时面色苍白,巴掌大的小脸上满是泪痕,泪光中闪烁的都是委屈。
那名监生看着她这样,想起了自家的幼妹,在心头叹息一声,想道:这唐家妹子得罪谁不好,怎么偏偏得罪了皇上心尖上的端成郡主?
听说,端成郡主从这里出去,转身就进了宫找皇上告了状。
皇上看见她那半身染了墨的衣袍,龙颜震怒。当即就宣了唐府尹进宫,狠狠责骂了一顿,训斥其教女无方。
不过监生倒不觉得这次皇上训得不对。
换了自己,若是自己家的孙女被旁的孩子欺负了,那也要是出一口气的,何况皇上。
他从怀里拿出捂得热热的炊饼,又从暖壶里倒了热茶出来,递给唐元瑶。
因为宫女知道晚间监生会陆续回来的缘故,行事也不敢像中午那般嚣张,敢叫了酒菜来摆在院中吃了。只自己悄悄的订了一份饭菜,找了个角落偷偷吃过便罢。
只是这么一来,就苦了唐元瑶,晚饭一点也没吃着。到了此时,她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接过炊饼,就着热茶,不管不顾地先吃了再说。
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吃得狼吞虎咽的小家伙,心头升起怜惜。怎么看,这孩子也不像是有胆量冲着郡主发脾气的人,怎么就闹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有了吃食打底,唐元瑶也清醒了许多,轻声道了谢。
待监生走后,睡在廊下的宫女才睁开了一条眼缝。她不是没看见,只不过唐元瑶的性情再怎么不好,年纪实在幼小。有人给她送吃食,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且罢。
好不容易捱过了这一夜,国子监敲响了晨读的钟声。
终于卯时了!
宫女走到她跟前,道:“卯时到了。”随即转身出了国子监的门。
☆、第八十五章 舍不得
在廊下睡了一夜,宫女也很不好受,此时说话的声音更是没有温度。但这句话,听在唐元瑶耳中,却如同天籁一般。
她一下子软倒在地上,缓缓将两腿伸展开,用手使劲捶着腿。
昨日两腿还能感觉出酸麻胀痛,此时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了。两腿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一样,麻木之极。过了好半晌,腿脚才有了反应。
她勉强撑起身子,拖着脚慢慢朝着国子监的门口走去。
在门口,她大哥唐鼎正在焦急的张望着:“都过了卯时,怎么还没出来?”元宝劝着他:“大少爷别急,国子监那么大,出来也要走上一段时间。”
新月手里拿着一件披风,恨不得生上一对千里眼,看看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形。
唐元瑶一瘸一拐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时,唐鼎恨不得飞奔进去将她抱出来。元宝紧紧的抱着他的腰,道:“大少爷千万别冲动,你忘了昨日宫中怎么说的了?”
昨日午后,皇上将父亲叫进宫去责骂一顿,随后宫中长乐宫也传出了训斥的懿旨。宣旨的内侍在临走时说,到了时辰,唐元瑶必须自己走出国子监,这场责罚才算是过去了。
“放手!我知道了。”
看着妹妹眼下的这个惨状,唐鼎双目赤红。对皇上他不敢有任何意见,便将她害到如今境地的端成郡主牢牢记在了心里。
“大哥。”
看见在门口焦急等待的众人,唐元瑶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心神一放松,眼看就要摇摇欲坠。
新月忙道:“姑娘,还有几步,你一定要坚持住!宫里的人说了,必须你自己走出这个门口,才算数。”
唐元瑶已经开始眼冒金星,听到她这样说,不得不强撑着走到门前。
看着她摇摇欲坠的身形,守在门口的几人生怕她一个不好倒在了门里,就前功尽弃。俱都神情紧张的望着她的步子,连大气都不敢喘。
她这短短几步,仿佛耗尽了这一生的力气。
终于,她捱到了门槛边上,倒在了唐鼎伸出来的手中。
“妹子,妹子!”
唐鼎着急的大叫,脸色整个都变了。在这个秋日的凌晨,竟然急出了一头一脸的汗。元宝还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家少爷如此紧张的模样,整个脸都变了形。
新月将手中拿着的披风裹到唐元瑶的身上,语气紧张的问道:“少爷,我们是直接回府,还是去医馆?”
唐鼎看着自家妹子晕过去的小脸,咬咬牙道:“去医馆。”
昨日家里刚被宫中训斥过,父亲和继母都正在气头上。妹子这边刚受完罚,这时回去,还不知道会被怎么对待。
妹子虚脱到昏迷,先去医馆诊治。有什么事,他这个做大哥的来扛就好。
一行人形色匆匆地上了车,赶往离得最近的医馆。
复选的风波,暂且告一段落。
因为这场变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几人的未来。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将会走向何方,在这局中的少年男女们,此刻并不知晓。
接下来,入选的学子们,由太常寺派出了教坊使统一教习,端门外那块宽阔的广场,成了他们演练的地方。
少年学子们的演练,一时间成了京中的一道风景。
百官们在散朝之时,都会驻足多看两眼。这些在京中所有学堂中层层选拔出来的,称得上是京中少年杰出的代表。
有自家子弟在其中的,一张老脸上,更是充满了浓浓的自豪感。
就像方穆,每次他都会停留半晌。只因为方梓泉就在队伍的前列,他的优秀,在这个年纪就已经崭露头角。
方府,翠微院。
“姑娘,大太太请您过去一趟。”芳馨打了帘子进来回禀。
芳馨已经正式成为方锦书身边的大丫鬟,和半个月前的落魄狼狈相比,此时的她进退有据,行止有礼,半点看不出之前的模样。
她有一手好针线,自打她到了方锦书身边,一应荷包、香囊、络子、扇坠子和普通衣物的缝补,她都全包了下来。
芳馨感激方锦书的收留,分外珍惜这样的时光,一刻也闲不下来。手上随时都做着活计,闲的时候就拿着针线。
方锦书经常笑眯眯的看着她忙活,感慨自己收了一个全能丫鬟,恨不得将她房里的活全都给包了。
不过,她心头明白,芳馨只有这样忙碌,心头才会有安全感,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便由着她去了。
听到芳馨的禀报,方锦书放下手中的游记。略微整理了鬓发,由芳馨为她系上披风,便朝着明玉院而去。
“母亲,您找我?”
司岚笙感慨的看着眼前如花骨朵一般鲜嫩的女儿,道:“宗正寺遣人来说了,钦天监已经择了这个月二十六号为吉日。”
“在这之前,你需要斋戒沐浴七日,宫中会派出嬷嬷来教习。”
说罢,司岚笙伸手将她揽入自己怀中,无言的让方锦书靠着自己。
这个娇娇小小的女儿,捧着手心里百般呵护的爱女,受到的劫难,却比京中那些闺阁少女都要多。
眼看着,她就要脱离自己的怀抱,独自去那净衣庵住上一年。
就连她自己,也只在做法事时,才会去庵堂、佛寺暂且居住几日。那还是以香客的身份,随身带着丫鬟仆妇伺候着。
而自己女儿,却是去为先皇太后祈福,什么都要自己动手。
每每想到这里,司岚笙就暗自伤怀。
方锦书默默的靠在她温暖的怀里,感受着她的情绪。在前世,母亲也是这般疼爱她。可惜到了最后,仍然抗不住家族的压力,只得让她嫁给了太子。
“母亲放心,女儿有手有脚的,净衣庵的生活难不倒我。”
司岚笙按了按眼角,勉强浮起一个微笑道:“书儿,母亲是不是很没用,还要你来安慰我。”
“母亲能辅佐父亲,怎会没用?”方锦书抱紧了她,道:“女儿知道母亲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母亲。”
“女儿向您保证,从净衣庵回来,绝对不会少了半根头发丝。”说着,她竖起手指,严肃的保证。
司岚笙被她逗得笑了起来,道:“好,这可是你说的。”
☆、第八十六章…上 不举
“自然是我说的。”方锦书俏皮一笑,道:“若是没有做到,女儿随母亲责罚。”
司岚笙刮了刮她的小鼻子,笑道:“疼你还来不及,哪里会舍得罚你了。”
“你父亲去了一趟宗正寺,因你年幼,特许你能带一名丫鬟。”司岚笙没有说的是,这件事不像她说得那样简单,她备下厚礼拜访了端王妃,还请动了吴夫人一道帮忙说项。
竟然可以带一名丫鬟进去?
方锦书微微有些吃惊。但见母亲说得那样轻松,她也不会拆穿。既然父母都为自己打算的如此周详,只要不让他们担心就好。
接下来的日子,方锦书照样早起请安,跟着方锦晖等人一道去学堂。生活,并没有因为要去净衣庵一事,而受到任何干扰。
和她交好的吴家姐妹、乔彤萱在听到消息后,都关心的问过她,担心她不能适应净衣庵的清苦生活。见她跟没事人一样,也就都放下心来。
这样平静的日子,却被来自魏州的几封书信给打破了。
玳瑁急急的来到明玉院,禀道:“大太太,老夫人请您快些去一趟!”
方锦书正在母亲膝下聆听教诲,见状替司岚笙问道:“出了什么事?”
“今儿晌午,三爷从魏州捎了一封信来。”玳瑁说着事情的起因,道:“也不知信上写了些什么,二老太太一下就急了,眼下正在老夫人那里闹得不可开交。”
司岚笙蹙眉道:“究竟怎么回事?”
“婢子隐约听说,是三爷的身子出了什么问题。”玳瑁有些迟疑,她听到的事情,不好宣之于口。
“我这就去,”司岚笙看出她的犹疑,知道这其中必有什么缘故,道:“书儿你先回房。”
方锦书点头应了,回到翠微院后,让夏荷出去打听,方孰才究竟又闹出了什么幺蛾子。小半个时辰后,夏荷回了房,支支吾吾的红着脸禀道:“姑娘,婢子听说,确实是三爷有疾。”
芳菲不明就里,好奇的追问道:“到底是什么病,这样遮遮掩掩的?”
方锦书心头有了一丝了然,却不便说破,示意夏荷照实禀报。夏荷咬咬牙,道:“是……不举。”
“什么不举?”芳菲一时没有明白过来,转瞬间一张脸变成了大红布,期期艾艾道:“啊,快别说了!当着姑娘的面,这都是说的什么。”
原来,方孰才竟然不举了?难道,是父亲气不过,暗地里命人动了手?方锦书并未如她们以为的那般羞怯,在心头思忖起来。
但往深里一想,方锦书否定了自己这个猜测。依父亲的性子,不会做这样背地里下手的阴招。不管这事究竟如何发生,方孰才这等下场,也算是恶有恶报,省了自己还要费一番手脚。
这件事虽然涉及隐私,但庞氏这么一闹,方府上下也都听说了。他那样的人,无人同情。
庞氏也知道此事丢人,但她更多的是不甘。闹大的目的,正是存了想把儿子接回京,延请名医诊治的念头。
“大嫂,你说说看,才哥儿他年纪轻轻的,就受了这些苦,怎么忍心还让他在魏州一个人孤零零的?”庞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
“他再有什么不是,也是我们方家的子孙,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货。”庞氏赌咒发誓道:“这次回了京,我一定会守着他,不让他和那些杀千刀的来往。他的病要是治不好,可让我怎么活?”
尤氏站在她的身后,神游天外。
她对方孰才没有什么感情,但也没想到他就此不能人道了。自己还没来得及诞下嫡子,总觉得都还年轻,时日还长着。哪怕他去了魏州,需要的话自己也可以过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有些茫然。
庞氏这一闹起来,方老夫人就有些招架不住。司岚笙有心帮忙,但她毕竟低了一辈,长辈说话还没她插嘴的份。
“大嫂,您就行行好,发话让才哥儿回来吧。要是再这么耽误下去,我们二房可就绝了嗣!”说着,庞氏噗通一下跪在堂中间,撒起泼来。
方老夫人唬了一大跳,连忙让珍珠、玛瑙两人一左一右的去将她扶起来,宽慰道:“有什么好好的说,弟妹也都一把年纪了,何苦作践自己身子!”
庞氏赖在地上不肯起来,大有你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的架势。两个丫鬟也不敢用力,场面一时僵持在那里。
这等场面实在是很不好看,方老夫人一脸为难。将方孰才押去魏州,是方穆拿的主意,她再怎么耳根子软,也不能拆丈夫的台。但让庞氏这么跪下去,就怕被有心人捉到了话柄。
见婆婆为难,司岚笙起身,亲手去扶庞氏,温言道:“二婶还是起来说话,您心头的苦我们都明白。三弟的事,大家也都不想看见,好好商议了才能拿出个主意来。”
她是方家的当家主母,亲自去搀庞氏,已经是给足了她的面子。论理,庞氏就该顺坡下驴,赶紧起来了才是。
孰料庞氏恨透了大房,在心底早就认定了,方孰才被发配回魏州的罪魁祸首就是方锦书。
此刻,她怒极攻心之下,迁怒于司岚笙,丝毫不顾对方的好意,使劲抡了一胳膊,将司岚笙连连往后推了好几步。
猝不及防之下,司岚笙往后踉跄了几步,又踩着了裙摆,眼看就要往后倒去。
室内响起一片惊呼,谁也没想到庞氏竟会将怒气发泄到司岚笙的身上。伺候她的红霞原本站在椅子后面,待迈过椅子再向前抢了几步,眼看就要来不及。
原本扶着庞氏胳膊,要拉她起来的珍珠见机得快,却也只扯着了司岚笙的袖袍,阻了一阻她向后跌落的势头,却没能扯住她。
就在司岚笙以为自己要狠狠地跌上一跤,出一个丑之时,却没有传来她意想之中的疼痛。从她的身后传来一阵温暖,头顶上传来压抑着薄怒的声音:“二婶!敢问我娘子何处惹得您不快,要劳您老人家亲自出手教训?”
原来,在千钧一发之际,正迈进房门的方孰玉见状,一个箭步上前,接住了司岚笙往后倒去的身子。他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情急之下,也爆发出了潜能。
司岚笙睁开眼睛,看见令她安心的容颜。放松之余,又有些羞窘,示意让红霞扶她起来。
经过上次一事,庞氏对方孰玉有些畏惧。见他撞见自己推司岚笙的一幕,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有些瑟缩,这次不用人扶也起了身,呐呐道:“玉哥儿别恼,婶婶一时失手。”
方孰玉冷哼一声,走到中间对方老夫人请了安,道:“儿子这里有一封信,正要禀报母亲。原本就要请二婶过来,倒是正好了!”
几人重新落座。庞氏有些讪讪,司岚笙看着丈夫的侧颜,打心头泛出甜蜜来。
见最争气的孙子来了,方老夫人心头大定,道:“什么信,念来听听。”
方锦书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展开念了起来。这是来自魏州方家嫡支的一封信,写信的是方家德高望重的族老三叔公。
方孰玉的声音温润好听,不疾不徐的念着,庞氏的脸却如同开了一家染坊一般,红了又青,青了又紫,好不精彩!
☆、第八十六章…中 放弃
来信中的内容,正是庞氏刻意隐瞒下来的事实。
原以为魏州方家嫡支和京城旁支的关系不睦,除了方孰才的信,京里无法了解整件事。但事实证明,她大错而特错,方孰才在魏州犯下的事,毫不留情的被这封来信当场揭穿。
饶是以她的厚脸皮,也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臊得慌。
根据信中所述,方孰才到了魏州并不安分。原本应该在祖祠旁结庐而居的他,仗着京里方家的势,裹挟了几名地痞流氓,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搞得村民佃农们苦不堪言。
方家族老见他不像话,接到乡邻诉苦之后,出手整治了几回,但没多久他又故态复萌。
到了最近,方孰才自问族里不敢拿他怎样,看上了村里一名俏寡妇,便纠结地痞找上门去。奈何那名寡妇性子也是个刚烈的,不论他怎么纠缠,都不肯答应。
方孰才恼羞成怒,便在夜里摸了上门,欲要对她用强。妇人的力气,怎么抵得过年轻力壮的方孰才,一番挣扎之后,也只能流着泪认命。
他志得意满,正要入巷,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能人道!其实,他之前就已经暗暗怀疑过这个事实,才急于找一名妇人证实。
眼看着就要得逞,子孙根却不中用,这让方孰才又是懊恼又是心慌。寡妇见状,便出言讥讽。深觉丢了面子的方孰才,在怒气攻心之下,将那妇人痛打了一顿,至今未能起床。
这件事一出,方家族里再不能听之任之。
当即将方孰才捆回了祖祠罚跪,又派人给这寡妇赔礼道歉、延医用药,堵住对方的口。否则,她要是宣扬起来,方家阖族上下的名声,就都不能要了!
这信中自然不会写的这么细,但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