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生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我宣布一个消息。十月二十五日,是皇后娘娘的第一个千秋节。”
  “为了给娘娘庆生,宫中派了人到学堂里传了话,男学、女学各挑出一名学子,品貌端庄、才学出众者,能进宫为娘娘贺寿。八到十五岁之间的学子,都有资格入选。”
  眼下已是八月底,距千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过算上遴选时间,也只是刚刚够而已。
  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方锦书在心头想道:在前世,因是庆隆帝刚刚登基,为了彰显帝后威严,她的这次生辰特意大肆操办了一次。不是为了她的颜面,而是为了巩固朝局,稳定人心。
  在庆隆帝登基之时,勋贵重臣都被狠狠的清洗过一次。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庆隆帝便想借着这个千秋节,告诉全天下的子民,黑暗属于过去,繁华盛世即将到来!
  这样隆重操办的千秋节,庆贺的内容自然不止这一项。
  方锦书好像记得,这是出自于内侍省的提议,让京中的少年少女也参与到这场盛世中,庆隆帝欣然采纳了。最后选出了一百名少年男女,为那场千秋晚宴增色不少。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传出了这个消息。
  洛阳城里大大小小的学堂不少,最出名的莫过于松溪书院。
  这次遴选,为了扩大范围与民同乐,不论学堂大小和名声、学子的身份地位,每个学堂都只有两个名额。
  像这个设在修文坊的学堂,因为分了男学、女学,所以男女各一名。但好些学堂都没有女学,两个名额都是男学生。
  方锦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而晓月阁里如同水溅油锅一般,沸腾开来。
  恰逢盛事,谁不想获得这个荣耀?
  而且,女学里只有一个名额,谁要是拔了头筹,谁就能傲视群芳。
  一时间,少女们个个神色兴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向来严肃的孟先生也不阻止,收拾着自己的物品,道:“你们都准备准备,三日后,宫里会来人考较功课,进行初选。”
  “初选?”乔彤萱最是活泼,胆子也最大,闻言问道:“请问先生,初选几人?复选又在何地?”
  她问的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场众人所关心的。
  大家都住了嘴,晓月阁里重新安静下来,等待着孟先生的回答。
  “初选男、女学堂各五人,复选的地点还不知道。”孟先生难得的笑了起来,道:“连初选都未过,想什么复选?”
  才五人么?相比女子学堂的人数,这名额实在是有些少。
  听了孟先生的回答,众女心头都有了计较。
  孟先生不知道复选地点,方锦书却是心头有数。

  ☆、第六十二章 志在必得

  每个学堂初选出十人,就算有些小学堂凑不齐名额,加在一起也有好几百人,不是个小数目。
  这么多人,在洛阳城中也只有国子监容得下。那里,也有现成可供考较的场所。
  千秋节在十月二十五日,那个时候,自己多半已经去了净衣庵。
  不过,这初选她想试试入选。这个机会,顺利的话自己就可以见到齐王府上的卫亦馨,证实心头的猜想。
  她揉着眉心,努力回想着当年往事。
  复选之时,齐王究竟有没有去国子监?
  但毕竟是十七年前的往事,她揉得眉心都起了红印,也想不起来任何端倪。
  罢了!
  以方家现在的地位,她和卫亦馨没有任何交集。
  莫说她了,就是方老夫人和司岚笙两人,日常来往交际应酬的,也是身份相当的文官女眷。怎么也够不到勋贵那边,更别提皇子王爷了。
  在高芒王朝,不知先帝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立国之初,就将武勋和文臣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集团。有往来但只是公事公办,私交甚少。
  特别是姻亲关系,两大集团之间,都各自内部嫁娶。只有极少数特例,才会结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习惯,一个大家都会共同遵守的规则。
  在前世,她就不是很了解这样的规则从何而来,只知道所有人都遵照着这个无形的规矩行事。
  所以,她只有先争取到这个机会,再碰碰运气了。
  齐王藏得很深,一向以礼贤下士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为母后遴选学子祝寿,有很大机会他会亲自到场。至于卫亦馨会不会来,这就只能看天意。
  就这么决定了!
  方锦书在心头下定了决心,这或许是不多的能见到卫亦馨的机会。在进去净衣庵之前,不亲眼见一见她,方锦书怎能安心?
  在她右后方的位置上,唐元瑶默默的收着绣线。
  上次被孟先生教训之后,她自觉没脸,在晓月阁里特别安静,安静得方锦书都要忘了她这个人存在。
  这个时候,她神情平静,眼神却异常的坚定。
  她的目标不是初选的五名,而是要成为唯一一个、在修文坊学堂里获得贺寿资格的女学生。
  只有这样,她才能在继母面前抬起头来,向父亲要求她的婚事必须由她最后点头的权利。她最怕的,就是继母为了唐家的利益,将她给卖了。
  这种终身大事别捏的旁人手里的感觉,实在是很不好。
  贺寿名额,她志在必得,她有不能输的理由!
  除了方锦书和唐元瑶,其他人也尽都有着思量。谁不想在人前露脸,压旁人一头呢?
  原本是每日相处的同窗,转眼间便成了竞争对手。
  孟先生宣布放学,收拾东西走了出去。
  乔彤萱拉着吴菀晴一道,示意方锦书、方锦艺两人走在后面,去了那日她们用午饭的菊花丛中。又着人去将方锦晖几人请了来。
  女学有放学时间,但也没规定到时间就必须走。
  吴家姐妹原本就是这里的主人,这里的丫鬟小厮也不会如此不识相的来赶她们。
  待众人到齐,乔彤萱笑嘻嘻的问道:“晖姐姐,你是大姐。还有三天就初选了,你说说该怎么办才好?”
  方锦晖在家做惯了大姐,这是也当仁不让,环视众人道:“我先问问,你们是个什么打算?”
  吴菀灵道:“算我一个。就算不入贺寿名额,我也想去见识一番京中的学子。”
  每个学堂初选出前十名,聚在一起再进行复选,同台较艺。这是何等盛事!她不愿错过这个涨见识的机会。
  吴菀晴摇头道:“我就不去了。”
  她生得极美,但性子内向,本就不喜这等人多的场合,更不愿意在人前较劲。
  方锦晖点点头,看着跃跃欲试的乔彤萱,笑着问道:“萱妹妹呢?”
  乔彤萱雀跃道:“我和灵姐姐一样,想去看看复选的盛况。”
  方锦艺犹豫了一下,道:“我就不去了。”她一个小小庶女,能到学堂念书已经是格外幸运的事,还是不去自欺其辱的好。
  只剩下方锦书了,她浅浅一笑,道:“我也去见识一番就好。”
  方锦晖失笑,道:“我们这么多人,竟然只有三人想去,还没有一个人有决心想拿这个头名。”
  “不是我说你们,也太没雄心壮志了嘛?”
  众女都笑了起来,乔彤萱嘻嘻一笑,道:“我们这等弱质女流,要那等雄心壮志来做什么?晖姐姐,你做第一吧,我们支持你。”
  说着,她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道:“我,灵姐姐,书妹妹,再加上晖姐姐你,已经有四个了。如果我们四个都入了初选,到复选时那就正好都退出。”
  “这样,晖姐姐你就是头名啦!”
  她算得高兴,方锦书听得好笑。
  莫说只有四个人有意,就算真按她算的那样顺利,到复选时方锦晖也还有另一名竞争者存在。
  她能想到的事,其他人自然也都能想到。
  吴菀灵笑着打趣道:“哪有这样好的事!我们学堂里的女子,个个都是不差的。你当所有人都不存在吗?”
  确实,修文坊学堂虽然名声不显,但都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这些人家的女儿,本身就胜过普通百姓一筹,更何况有这么好的讲师、先生。
  平日里,在学堂少不了你争我抢,正是因为大家家世、容貌、才学都相当,谁都不服气谁。
  正因为这样,众女才格外看重这次拔头筹的机会。
  就像吴菀灵,她嘴上说着去见见复选的场面,但到了那时,她也会拼尽全力去拔得这个头筹。
  “灵妹妹说得对。”方锦晖道:“既然要参选,就得凭真才实学。我不要任何人为我让步,我要凭借自己博得这个头名!”
  “无论初选复选,谁都不许让着我!”
  方锦晖神采飞扬,眼角眉梢处都透出强大的自信心。
  作为方家嫡出长女,她从小受到的是最严格的教导。一向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琴棋书画在学堂位于前列。由她来说这个话,没有人会质疑她的能力。
  “好!”
  方锦书率先应下。
  众女被她的风采所慑,这是醒过神来,纷纷附和。

  ☆、第六十三章 实心眼

  “晖姐姐,我们都支持你。”众女纷纷表态。
  吴菀灵莞尔一笑,道:“到了场上,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谁要你手下留情了,”方锦晖傲然一笑,仰头望天,不屑道:“看我不把你打得落花流水!”
  “哈哈哈!”众女东倒西歪的笑作一团。
  在这明媚的秋日暖阳之下,少女们欢快的笑声如同百灵鸟一般,在花丛中回荡。惊起一群飞鸟,扑棱这翅膀直冲上蔚蓝的天空。
  回到了翠微院,姐妹两人各自回了房。
  为了准备即将来临的初选,两人都要各自温习功课。
  卸了钗环,芳菲喜滋滋的迎上来,禀道:“姑娘,您可算是回来了!宫里赏了好多衣料子下来,夫人收到了库房里,又让人抬了几箱过来。”
  田妈妈调教了她这几日,因方锦书这边急用人手,司岚笙那边也不能老是只有两个大丫鬟伺候着,就先让她过来。
  她毕竟是当家主母,要处理的事比方锦书多得多,少了顺手的大丫鬟,明玉院里便有些忙不过来。
  于是,方锦书便让最得力的烟霞回了明玉院,先把芳菲调过来用着。左右她院子里又没什么要紧的事,下人都被父亲清洗过一遍,又有云霞带着,芳菲也就慢慢的上手了。
  这个时候的芳菲,和刚进府之时,已经判若两人。
  那会,由于营养没跟上,她的头发枯黄得像稻草一样,面色也黯淡发黄。
  这十几日的功夫,吃穿都是一等丫鬟的份例,她又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面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丰盈了起来,头发也顺溜了许多。
  梳着一个双丫髻,穿了一件杏色对襟衫,两眼灵动,行事也有了些章法。哪里还像当初那个不知所措、呆呆愣愣的乡野丫头?
  芳菲高兴的情绪也传染给了方锦书,这些绢帛,是可作为现银流通使用的,也是皇帝常常用来赏人,以示恩宠的手段。
  方家的家底薄,这些年又一直被二房所拖累,没有攒下什么家产。
  庆隆帝登基后刚刚有了好转,但仍需要时间来经营。
  有这么一笔宫里赏下的意外之财,她虽然将黄金都交给了母亲,但这些绢帛作价后的银票却是由她自己保管的。
  手里有了银子,做什么事也就要顺利许多。
  “带我去看看。”
  抬过来的,是要留给方家女眷的衣料,和她送给交好的吴家、乔家的礼。
  “大太太说了,这两箱留给姑娘自己用,不许再送出去。”芳菲忠实的传着话。
  箱笼开着,方锦书仔细看去,这里面都是洛阳城里正时兴的面料。
  有轻薄如纱的软烟罗,这个季节加在衣裙外面做一层罩衣,端的是如梦似幻,步步生莲。有厚实保暖的漳绒,用来做披风里料最合适不过。
  很显然,司岚笙将所有赏下的衣料都看了一遍。将其中最好的留下给她,较次的用来送人,最普通的作价卖了换来银钱。
  不过,就算是较次的,也是宫中赏下的面料,比市面上的要好得多。
  由皇商供到宫中的,哪怕是不赚钱,也要供同等批次中最好的货。
  看着这些款式各异的鲜亮衣料,笑意慢慢爬上了方锦书的嘴角。只要是女人,就喜欢漂亮衣服,哪怕她重活一世也不例外。
  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要矫情的拒绝呢?
  “这一匹,你给大姑娘送去。”方锦书从她的箱笼之中,挑了一匹上好的云锦,交给芳菲。
  芳菲喜滋滋的应了,捧着衣料子出门。
  方锦晖就在这院里,不一会她便回转,还得了一个方锦晖打赏的荷包。
  她捧着这荷包,看起来有些呆傻。那个不知所措的乡野丫头,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姑娘,这个荷包绣得这般漂亮,是送给婢子装东西的么?”
  方锦书扑哧一下笑出声来,这个问题,也只有芳菲才问的出来了。
  看着她乐滋滋的捧着衣料子出去,还以为她明白呢,没成想她看起来机灵了许多,骨子里还是那个呆傻的芳芳。
  她到方府已经十来日,这些日子,竟然连送东西能得打赏的规矩都没弄明白?不过,这也正是方锦书喜欢她的地方。心眼实在,用着才放心。
  “在田妈妈那里,都教了你什么?”
  芳菲被方锦书笑得一头雾水,道:“就教婢子怎么见礼,该怎么叫人,怎么说话。”说到这里,她有些懊恼,道:“婢子这才知道,连说话走路都是要学的。”
  “敢情我活到十岁,连说话走路都不会。”她口中嘟囔了一句,连忙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婢子说错话了,请姑娘责罚。”
  她一着急,又忘记了自称婢子。
  调教一名完全没有底子的丫鬟,至少得花费月余功夫,方锦书哪里会怪她呢?
  “好了,我不怪你。往后说话多想想,想好了再说,不然会吃亏的。”
  芳菲认真的点点头应下,方锦书的话对她来说最是管用。
  “府里的饭菜吃得如何?还惦记着肉包子吗?”方锦书分着箱笼中的衣料,想起她曾经对芳菲的允诺,问道。
  说起这个,芳菲颇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道:“姑娘,婢子是不是不会享福啊?有这么好吃的饭菜,这么精细的白米,可我想起街边那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就流口水。”
  “姑娘,我也就跟您一人说啊,您可千万别告诉别人。”有着一同逃跑的经历,在芳菲的心头,方锦书就是最靠得住的人。
  方锦书不由失笑,看来留她在自己身边,是个再正确无比的决定了。
  既忠心,还总能逗自己发笑。
  “那个荷包,是用来打赏下人的。既然得了,就好生揣着。”
  “真的么?”
  芳菲连忙将荷包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赞道:“这么光滑的面料,绣工又这么好,居然就是我的了?能卖个几十文吧?”
  方锦书扶额,笑道:“荷包不值钱,值钱的是荷包里装的东西。”自己莫不是收了个活宝回来?
  芳菲喜出望外,连忙打开荷包一看,里面果然躺着两个铸成小元宝形状的银锞子。

  ☆、第六十四章 送衣料

  这种银锞子是空心的,过年时会专门铸一批来打赏下人,也会拿给孩子们玩耍,有如意、元宝、梅花等各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样。
  又有荷包装着,拿在手里轻飘飘的,芳菲完全没有感觉到,这荷包里面还有这么精巧可爱的银锞子,惊喜连连。
  看着她单纯的笑颜,方锦书不由有些羡慕。
  这样简单的快乐,她从来就没有拥有过。
  上一世身为定国公府的嫡出长女,享受了锦衣玉食,就承担着家族责任。嫁入了皇家之后,后半生看上去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直至太后,集荣耀尊贵于一身。
  但其中的沉浮,几次深陷绝境,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如此纯粹的快乐,也许在闺中的时候曾经拥有过吧?只是时间太过久远,后半生的沉重,让那些记忆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说起来,在方府里面做一个嫡出幼女,有父母兄姐的宠溺保护,比前世要快乐得多。
  假如,她真的只是方锦书,便可安然享受这快乐的闺中时光。
  可惜的是,她这一生注定背负着方府的未来,踟蹰前行。
  分好了送到各房的衣料子,让云霞进来,和芳菲一起,带着春雨、夏荷两人,一起去各院里送。长辈、同辈的姑娘,人人有份。
  “夏荷,回来的时候你去给二门上说一声,让人去刘记包子铺,买上两屉鲜肉包回来。”
  夏荷是个皮肤白净的小丫鬟,闻言笑着问道:“姑娘想吃什么没有,偏要买外面的?”
  方锦书看了一眼羞窘不已的芳菲,乐得直笑,道:“不是我想吃,是你们芳菲姐姐嫌府里的包子太小,吃着不过瘾。”
  方家在饮食上不喜铺张浪费,司岚笙做了主母之后,便在精致上下了大功夫。
  厨娘做出来的灌汤包,个头不大,皮薄馅多,两口就能吃完一个,鲜美无比。可惜对芳菲来说,吃起来实在是太不过瘾。
  “姑娘……”芳菲难得的红了脸,跺了跺脚。
  “那,要不然就不买了?”
  “不!”芳菲冲口而出,道:“要买要买!”
  方锦书没有骗她,和她之前比起来,在这里的生活简直如同在天庭一般,还有月例可以拿。唯一不好的是,她连二门都出不去。
  就算有了银子,也买不到肉包子。
  这肉包子,简直都快成了她的心魔了。
  见她情急的模样,几人笑得前仰后合。方锦书更是笑出了眼泪,缓了缓才道:“好,去买去买。”
  芳菲这才反应过来,姑娘是在跟她开玩笑呢,赫然低下头,道:“姑娘说了算。”
  屋里的丫鬟都出去送衣料了,田妈妈便进来伺候着。
  方锦书打开今日来的功课,一边临着字帖一边想着初选的内容。
  可惜前世她在宫中,正是艰难的时候,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个为了她的千秋节,而在学堂里举办的筛选。
  想了半晌,真是一点头绪都无。
  罢了,到时见机行事。依她原本的学业程度,众女学生中只算普通而已,想进入前五有些困难。
  说不得,只好看情况露上一手了。
  方锦书在房里练字看书,方府各院却因为云霞等人的到来,沸腾起来。
  这些都是皇上御赐的衣料,比她们以往用的都要漂亮。试问哪个女人不爱美?
  方锦书挑给方老夫人的,是一匹檀香色的贡缎,这个颜色最适合她这个年纪的老夫人。
  方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笑道:“我们书丫头长大了,也能自己挣赏赐了。以往都是我得了好东西拿给她去玩,今儿可掉了个个。”
  玳瑁笑着附和,道:“可不是吗?四姑娘这才八岁,依婢子这点浅薄的眼光来看,四姑娘长大后可不得了。”
  “我们姑娘一直念着老夫人呢!”云霞笑道:“得了好东西,自然是要赶紧送来的。只要老夫人喜欢,婢子回去禀了,姑娘一定高兴得紧。”
  “好,好!”
  这么多儿孙里,没想到方锦书是第一个得了御赐之物,方老夫人欣慰的很。
  当即让珍珠去开了库房,挑了一个粉彩梅瓶给方锦书送过去。
  二房这边,庞氏阴着脸将衣料撂在一边,道:“你们姑娘有心。”旁的话,竟是一句也不肯多说。
  想到方锦书,她就想起被送往魏州的大儿子。
  若不是她长相过于出挑,自己儿子怎么会起了那等心思?
  她送过来的东西,庞氏连碰都不愿碰一下。
  看了一眼闭目养神的婆婆,尤氏蹑手蹑脚的跟在云霞后面出去,到了外面才笑道:“替我谢过你们姑娘想着了。”
  “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养了一盆晚菊正在打花骨朵,回头就给你们姑娘送过去。”
  云霞忙屈了屈膝,笑道:“三太太是长辈,我们姑娘怎么担得起。”
  说着便告辞了,捧着剩下的衣料去了二房其他几个姑娘的院子。
  “姐姐,想不到四姐姐是个大方的,皇上赏的衣料,我们也能一人一匹。”方锦薇**着新得的衣料子,爱不释手。
  方锦佩从鼻孔里冷哼一声,道:“这么点好处,就把你收买了?”
  “别人不知道,我们还不知道吗?”方锦佩看着放在一旁的衣料子,眼里都是嫉妒的光芒,道:“皇上可足足赏下了一百匹,她从手指缝里漏出这么一点,你就这么高兴了。”
  “没出息!”
  被嫡亲的姐姐这么一教训,方锦薇如同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满腔的喜悦都消失不见,焉头耷脑的辩解道:“可是,可是这原本是四姐姐的,她也可以不分给我们。”
  闻言,方锦佩楞了一下,强辩道:“要不是我们祖父,伯祖父哪里有命在!这些东西,说不定原本就是我们应得的。”
  “听祖母说,祖父还在少年时就中了举,前途无量。若不是为救伯祖父瘸了腿,做的官一定比伯祖父还大。”
  方锦薇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姐姐不将这两匹衣料子放在眼里。
  可是,这样好的料子,她真的是头一回见到。按捺不住心头的喜爱,偷偷的摸了又摸,想着该裁怎样的款式,配什么样的绣线才出挑。

  ☆、第六十五章 偏僻院落

  方锦佩将她的小动作看在眼里,这次她没有再出言训斥。因为她的心神,也被华美的衣料吸引了过去。
  触手之处,传来的光滑柔软,让她微微有些失神。
  若是早得了这样的好料子,就可以做好衣服去参加学堂的初选。眼下只得三天,眼看是来不及了。不过,好好裁一身衣裙,去参加复选也不错。
  方锦佩自视甚高,早就将这五人名额视作她的囊中物。
  “别再看了,你也赶紧温习功课去!”方锦佩对眼睛粘在衣料上的方锦薇道:“若是进了前五,到复选的时候你也好助我。”
  方锦薇头也不抬,道:“这么多人,哪能这么容易进复选呢,姐姐要我怎么助?”
  “没什么难的,”方锦佩轻描淡写道:“左右不过是考较一些规矩礼仪,顶多加上诗词。我们女学,难道会考我们经义文章吗?”
  “你只要占了复选的名额就行,到时故意落选便是。”
  听她说得轻巧,方锦薇却不这样想。她们两姐妹在学堂里,从家世身份到才学都不拔尖,哪里这么容易。
  不过,她一向听从方锦佩的话,哪怕心头嘀咕,也都乖乖应下了。
  二房这里,孙辈只得方锦佩、方锦薇两姐妹,但在方孰才下面,还有三个妹妹。
  庞氏嫡出的叫方慕华,已经嫁去了东郊田家。
  这门亲事庞氏原是不满意的,她就这么一个女儿,总想着能高嫁了,让她也能跟着风光风光。
  只是虽然有方穆的名头摆在那里,方柘是什么人,稍一打听就知道,谁还肯取这样家庭出来的儿媳妇?
  挑挑拣拣了好几年,方老夫人和司岚笙也没有少操心,最后才定了这个田家。
  说起来,方慕华嫁得不错,田家是个殷实人家,公公是村里的里正。有两个庄子,家里还有几百亩良田。
  跟京里的官宦人家没法比,但小日子过得着实滋润。
  在方慕华下面,还有两个遭到庞氏厌弃的庶女:大的一个方慕言,马上就十九岁了;小的一个方慕笛也年满十六,却都还待字闺中。
  她们的生母,一个是庞氏原来身边的丫鬟,叫翠柳;一个是方柘在外面厮混的相好胡氏,有了孕才抬进来的。
  庞氏怀着方孰仁时见天跟方柘怄气,怀相就很不好。这才导致方孰仁出生后便体弱多病,她也伤了身子,大夫说再难有子嗣。
  方穆、方柘两兄弟的父母皆已故去,方柘头上没有个约束的,方穆更是因为心存愧疚许多事都依着方柘。
  所以,柳姨娘和胡姨娘两人也就这么在二房里住了下来。只是可惜,这生出来的全是丫头。
  庞氏不想见到这两个姨娘,连带着方慕言和方慕笛两人也没有着落。对她们的婚事一直压着,丝毫不顾两人年纪渐长。
  方府众人也不知道庞氏是个什么打算,再说这也是二房的家事。真论起来,连方老夫人都只不过是庞氏的长嫂而已,还真不管到对方的庶女身上。
  这原是方家嫡支的府邸,因二房人多,分给他们的院子也不小。
  但庞氏嫌另外两个姨娘碍眼,就把她们母女几人赶到最偏僻的一个小院子里住着。
  方柘这个丈夫,在她心头就如同死了一样,庞氏根本就不想理会他的行踪。他想喝酒也罢、想去姨娘那里也罢,庞氏统统不管,眼不见为净。
  云霞带着芳菲、春雨两人捧着衣料踏入了这座偏僻的院子,这是最后一个地方,她们手头也就剩下了留给方慕言、方慕笛两姐妹的两匹。
  因方锦书的吩咐,云霞让夏荷去二门上传话,买那刘记包子回来。
  刚踏入这院子,就觉得连天色都暗了下来,几人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战。
  院子不大,却没什么人气。地上的石头缝中,冒出了杂草,也不知多久没有清理过。因为潮湿,院墙上爬满了青绿色的苔藓,爬山虎的藤条随着秋风呼啦啦的在空中飘荡着。
  墙角处,幽幽的开了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看起来更加孤寂和冷清。
  这个院子,简直不像是有人住在的样子。
  芳菲往后缩了一下,觉得这里就像她在村子里听人说的那些鬼屋一样,鬼气森森。
  “有人吗?”
  云霞定了定神,扬声问道。
  若不是方锦书想得周到,她压根就忘了二房还有这么一处地方。连个看门的婆子都没有,庞氏也真是做得出来,什么脸面都不顾了。
  过了片刻,里面才传出来声音,“娘,快醒醒,有人来了!”
  里面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浅色素绢,身姿摇曳,面色有些青白的少女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见着她们目光中露出喜色,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道:“求求你们,快救救我娘!”
  云霞唬了一跳,根据年纪,她猜这名姑娘应该是方慕言。她可是主子,自己怎么当得起她一跪,连忙将她扶起来,道:“言姑娘,快快起来。”
  方慕言是方锦书的长辈,根据排行应该唤作二堂姑母。但她又还没出阁,小她一辈的姑娘们又都长大了,下人对她的称呼就有些尴尬,便不伦不类的称作言姑娘。
  “我们姑娘得了皇上赏赐的衣料子,给您和笛姑娘一人留了一匹,婢子这才送来。”
  方慕言看也不看那些衣料子一眼,急道:“你们是哪位姑娘身边的?”
  庞氏不允许她们走出这个院落,只有过年时,她和方慕笛两人才能出来露一面。因此,对这府里的下人丫鬟,俱都不熟悉。
  看着她的样子,云霞心头颇有些同情。主子又怎么样,她们这样的日子,还不如她这个卖了身的丫鬟。
  “回言姑娘的话,我们是四姑娘身边的丫鬟,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