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高门嫡女之再嫁-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后去外祖那里看看,然后便回京吧。”

    长安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两年来她总是东跑跑西逛逛,还好父亲大度不拘着她,由着她使着性子,眼看着便要二十的人了,她是不是也该定下来了。

    想到这里,一闭眼脑中便浮现中秦暮离的模样来,她不由抿唇一笑,也不知道他回府之后一切是否还顺利?

    “是。”

    紫云应了一声,一旁的襄儿却是抬起头道:“小姐,后天秦大人该来接你去开国公府过年了,你看看要准备些什么带去?”

    “这……”

    长安怔了怔,回来得急了些,她到是没顾忌那么多,如今街上铺面都关了门,就算只剩明天一天的时间,她到哪里置办东西去?

    “小姐和秦大人……”

    紫云惊讶地看了一眼襄儿,这才将目光转向长安。

    虽说小姐是跟着秦大人去了岷玉关,可眼下那么急地赶回来,还要巴巴地去拜会长辈,不会是要定亲了吧?

    “这事还说不准,要看四郎回府里去怎么说。”

    长安略微有些羞赧,认真地想了想,却是转头道:“你们俩人都好好想想,总要凑些好主意出来,这空着手上门确实也够寒碜的!”

    前两次不说了,一次是在京城时秦二夫人的意外来访,还有一次是被召进了秦府叙话,长安没想着准备什么东西也是常理。

    可眼下又逢年节,又是被秦暮离给带着回去,她若是不表示点心意好像说不过去,就算不送平辈的,但长辈与小辈总要有点表示不是?

    紫云想了想才道:“咱们带来的箱笼里好似还有些年节时剩下的金银锞子……”

    “这个行,给小孩子的倒不用太贵重,毕竟是初见。”

    长安点了点头,又道“你再挑几个精致的荷包给装了,再看看咱们箱笼里还有些什么,挑些别致的,也不用多贵重,心意到了就好。”

    长安仿佛记得箱笼里还带了尊玉观音,这观音碧幽幽的,看起来通透玉洁,送给秦老太君再好不过,至于开国公夫人与秦二夫人的就再挑挑吧。

    “荷包我倒是准备了几个,但布料用得平实,怕是送到国公府里不体面。”

    这次年节不在京城沈国公府里过,紫云就随便准备了些荷包,料想不过是发给这院里住的人,最多几个隔壁邻居的小孩,也不需要什么好料子,针脚刺绣过得去就行了。

    “我倒是做了两个,紫云姐姐看看。”

    襄儿咬掉了线,将手里绣着童子戏莲叶的粉色荷包递了过去,这是她在岷玉关总兵府里便做着了的,起初练手的那几个自然是拿不出手,就有两个还稍微看的过眼,另一个是绣着顽童抱鱼的浅紫色荷包,不过是想着年关到了应景,就不知道是不是用得着。

    “这个倒是绣得不错。”

    紫云翻来翻去看了看,笑道:“手艺上稍有点生疏,不过一般人倒是看不出来,咱们这两天再赶赶,应该还能再做几个出来,回头我再结几个络子,这便行了。”

    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襄儿,紫云倒是没有排斥,又听紫雨说了她的遭遇心下有些怜惜,如今只当她作妹妹看待。

    “好,你们尽管商量着做,我就负责看着小墨儿。”

    长安笑着点了点头,有人办这事她便少操一份心,乐得和小墨儿好好培养培养感情,也幸得这孩子不认生,短短几个时辰便和她熟识起来,她心里只被这得来不易的温情涨得慢慢的。

    吃过晚饭奶娘便来将小墨儿给抱走了,说是让长安睡个好觉,孩子若是起夜要吃奶她也能照顾着,长安想想也是,便由着她了。

    因着长安不在的日子,院子里也没守夜的习惯,紫雨与襄儿她们也累得慌,长安便遣了她们自去休息,而紫云则与奶娘一起照顾着小墨儿。

    总归前院还有毛晋在那里守着,他可是打起了精神来的,任谁也不能轻易闯进来。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紫鸳便来了,强压着心中的急迫与刘妈妈说了一会儿话便直奔长安屋里去了,面色中倒是带了一丝焦急。

    “小姐!”

    见着长安,紫鸳已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倒把正在忙碌的襄儿吓了一跳,连忙扶了她起来,又看她一身姜黄身通身长袄,头上挽了个妇人髻,便笑道:“这是紫鸳姐姐吧,仔细着青石板地凉呢,快起来吧!”

    紫鸳怔了怔,看向襄儿,却听长安道:“别动不动就跪得,快起来!这是新来的丫环,叫襄儿,如今就在我跟前侍候着。”

    “小姐,昨日开国公府可闹得凶呢!”

    紫鸳咬了咬唇,再见长安的喜悦已被她昨日听到的消息打散得无影无踪,如今眼里只剩下了担忧。

    “喔,说来听听。”

    长安敛了神色,对着靶镜抿了抿发鬓的散发,缓缓地转过了身来。

    紫鸳站起了身子,又瞥了一眼襄儿,长安会意地摇了摇头,意思是不用介意襄儿,她这才脸色凝重地道:“这还是我婆婆回来说给公公听的,我就在一旁悄悄地听着,他们不知道。”

    长安点了点头,紫鸳这才接着道:“昨儿个四爷回了府里,在饭桌上便当着老太君与秦二老爷、夫人的面直言说要娶小姐,当时老太君惊得汤都洒了,溅得满身都是……”

    紫鸳这次是报忧不报喜,的确也没什么好喜的,秦暮离想娶长安这心思不是一天两天了。

    秦二夫人摸了底,但因为种种情况始终点不下这个头。

    而秦老太君介意的是长安这和离再嫁的身份,她的孙儿样样都好,她就想不通了为什么偏生要去娶个再嫁的女人。

    开国公夫妇对这事倒是回避了,秦二老爷夫妇教育儿子他们的确插不上言,其余的几个兄嫂也识相地退了下去,但许妈妈却是留在了秦二夫人身边侍候着,所以详知事情的始末。

    秦老太君与秦二夫人不点头,秦二老爷却是保持中立不发表意见,而秦暮离却是半分不退步,如今还跪在祠堂里,颇有家人不答应,他便长跪不起的意味。

    “那小姐……咱们明日还去开国公府拜年吗?”

    襄儿犹豫着说道,若是秦暮离真的长跪不起,谁来接她家小姐,难不成自己登门吗?

    长安想了许久,才是沉沉一叹,“去吧,他已经为我做到这地步了,若我再不踏前一步,那不是令人心寒吗?”

    努力了,成功了,那自然是好的。

    若是不努力,等着失败,那连她自己也不会心安。

    为了她和秦暮离的未来,她就搁下一回面子又何妨?

    至于秦家人,若是再不接受她,那也没办法,但毕竟她是努力过了,秦暮离若要怪她也没处怪去不是?

    “小姐,明日里我陪着你去吧!”

    紫鸳上前一步,面色仍然是极其凝重,她当新妇时,因为碍着许妈妈夫妇在秦府的地位,她是见过秦老太君的,这老太太可比秦二夫人还难缠,听说对秦暮离这个孙儿又是极看重,那挑孙媳妇还不得鼻孔朝天啊,她可见不得自家小姐受委屈。

    “不用,有襄儿和紫雨陪着我去,你放心吧,我总不会委屈了自己不是?”

    长安扯了扯唇角,笑着安慰紫鸳。

    明天她要去秦府,但紫鸳却不能作陪,毕竟是嫁给了秦朗作媳妇,若是还向着她,那许妈妈会怎么想,她是怕紫鸳难做人,所以这事紫鸳是不便掺和进去的。

    “小姐……”

    紫鸳红着眼眶,她自然知道长安顾忌得是什么,可她怎么能为了秦朗一家人就将从前的恩情抛在脑后,她做不到。

    “紫鸳姐姐放心,有我和紫雨在,必不会让人轻易欺负了咱们小姐。”

    襄儿拍着胸脯保证着,开国公府再怎么强势那也要讲道理不是,再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长安必定不会与他们起争执,只要秦暮离的立场坚定,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当左耳进右耳出便罢。

    “嗯。”

    紫鸳含着泪点了点头,之后又将秦府中各人的脾性大致地给长安说了一次,提醒她要注意些什么,之后又和紫云紫雨聚了一通,离开时已是黄昏。

    这一夜,长安睡得极不安稳,梦里都是秦暮离跪在祠堂里阴冷潮湿的画面,她心里有些担忧,又翻身起来让紫雨点了烛火,自个儿在箱笼里寻了些膏药,明日里准备带去给他抹抹,好歹消消青肿通通血脉,不至于让人一想起便心疼得不得了。

正文 第【128】章 退一步?

    长安的担忧持续了一天一夜,大年三十这天晌午一过,秦朗便来接她过府了。

    长安上下打量着秦朗,期望从他脸上看出一丝端倪,小伙子却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转了头,有些紧张地催促道:“三娘子请上马车,咱们四爷还在府里等着呢。”

    “你们四爷可还好?”

    长安不急不缓地问道,双手静静地交叠在身前。

    “四爷……还好。”

    秦朗迟疑着说道,“只是叮嘱小的要好生照顾着,务必把人给接来。”

    “走吧!”

    长安叹了一声,该去的躲不了,好在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说秦家人也不是猛虎,难不成真能将她给生吞活剥了。

    这样想想,长安不由笑出声来,看了一眼秦朗,便踩着脚踏上了马车。

    襄儿与紫雨紧随其后,俩人也看了秦朗好一会儿,似乎恨不得看出朵花来,弄得秦朗满面通红,忙不迭地策马走在了前头。

    这次毛晋也不敢落下,驾了马跟在后头,再不敢打一点恍惚,他这个侍卫已是做得极不称职,回到京城后可要好好跟老爷请罪了。

    秦府倒和她初次来没两样,只是到处张灯结彩充满了新年的气氛,栏杆梁柱好似上了清漆,透着一股新亮。

    长安跟着秦朗一路旖旎而去,沿路遇到的丫环婆子也只是匆匆瞥了她一眼,而后又立马垂首前行,就好似根本没有看到她这个人似的。

    长安不由气得笑了,这就是开国公府的规矩?

    就算她再不受待见,毕竟来者是客,仆从奴婢们该有的礼仪也不应该少了,还是得了特别的吩咐,特意不给她脸面?

    这样别扭的做法,倒真正是像个孩子!

    对,就是个孩子!

    想到这里,长安失笑,既然是孩子做派,那她还挂心什么,计较什么?

    不若将心胸放宽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

    长安被引到后院偏厅里就坐,秦朗这便退了下去,说是即刻请秦暮离前来。

    襄儿与紫雨环顾了四周,这偏厅的陈设布置倒是大气简洁,颇有武将之家的干练之风,只是窗门大开,角落里又没有火盆,进了厅里她连兜帽都不敢脱去,一坐下便觉得手脚冰凉。

    “这什么开国公府,也太欺负人了!”

    襄儿哼了一声,转身便从背着的褡裢里取出了个富贵花开的黄铜手炉,递到了长安的手上,“幸好我早有准备,小姐且先暖着!”

    长安笑着接过,也不在意,这些种种她都看成是小孩子的恶作剧,又有什么好计较的。

    “我去把窗户给关了!”

    紫雨也皱了眉,动作利落地将窗户给关了,灌进厅里的冷风霎时去了不少。

    有小丫环来上了茶,襄儿一看那茶叶沫子便恨不得将之都泼开了去,什么粗茶也敢拿来待客,真正是让人觉得小家子气!

    “老太君到!”

    有丫环在外面唱喝了一声,长安敛了神色,缓缓站了起来。

    秦老太君着一身暗红色锦缎细纹的夹袄,外头罩着一件绣着万字不到头的黑绒比甲,额头上缠着藏青色镶着玉石的抹额,整个打扮算不上富贵,但却自有一番气派,她微微仰着下颌,目不斜视地被一众丫环婆子簇拥着进了厅。

    长安低垂了目光,压下了唇角的一抹笑容,端正地给秦老太君行了礼便自个儿坐下了。

    秦老太君坐在铺了绒垫的太师椅上,立马便有丫环奉上了热茶,四个角落里也燃起了火盆,厅里慢慢地暖和了起来。

    襄儿不由地轻哼了一声,高高挑起了眉。

    紫雨却是抿紧了唇,若说她从前还对秦家人有着一丝敬畏,那么如今却是一点全无,她压根不欣赏他们如今的这副做派,还武将世家,尽学着小家子气,真是辱没了从前开国公的威仪。

    长安没见着秦二夫人,自然也见不着秦暮离,心中略微思忖,便知道定是秦二夫人去拖住了秦暮离的脚步,然后由秦老太君来给她下马威了。

    秦老太君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又挥手斥退了一众丫环婆子,身边只留了两个贴身伺候着,这才淡淡地瞥了一眼长安,开口道:“原本这话也不该我说,只是女儿家到底应该矜持些,这样巴巴地跑上门来算什么事?”

    话到这里秦老太君微微一顿,好似眼下才将长安细细打量了一通,眸中虽然有些亮光闪过,但片刻后便随着清冷的话语一同泯灭,“我看沈三娘子也是一派温婉娴淑,沈国公府又是这样的门第,定当不会教我们四郎做些违逆长辈之事才是。”

    “老太君,请容我说句公道话。”

    长安理了理衣裙,端容肃穆,“秦大人如今也到了而立之年,为何这婚事迟迟定不下来,除了因从前流言所阻,还是他心中没有真正倾心之人……如今他有了想法,却偏偏还要受阻,任谁怕是也咽不下这口气来。”

    “长安知道老太君介意的是什么,可除了我这身份不能改变之外,老太君有什么要求尽可以说,能做到的我一定不推辞!”

    长安这次是真正打开天窗说亮话了,她一而再地登门,不仅是被人相看,说的还是自个儿的亲事,这是将脸面都抹进了口袋里,她就是再厚脸皮,这事情也只能到这里了,若是没个结果,相信她再不会第三次登门了。

    秦老太君倒是意外地看了长安一眼,实在没想到她会这般坦然,与自己想像中的紧张不安半点不着边,也许老二媳妇说的对,这个沈长安的确不简单,不然也不会将自己孙儿迷成那副模样。

    秦暮离的脾气秦老太君最了解不过,对她也是实心眼地孝顺着,平日里别说是忤逆,就是一个不顺从的眼色都不曾有,如今为了长安却能独跪祠堂,可见得他心中这份坚持。

    但秦老太君也不能这样就妥协了,听说这沈长安还收养了个孩子,看来心眼也不坏,但心肠好是一码事,把自家的门面撑起来不让人笑话却是另一回事,一码归一码,还是要分开来说得好。

    想到这里,秦老太君不由正了正神色,沉声道:“眼下看来……咳咳……你确实没什么不好,但你这上头还有父兄呢,这婚姻之事本就不该你自己出面不是,哪家的女儿能是这般模样,你这作派也忒大胆了些!”

    “咱们秦家虽然不是诗礼传家,但大道理都懂,规矩也严……从前我便同四郎他娘说过,娶妻娶贤,不求貌美,只要懂规矩礼数,不在外给秦家丢脸抹黑,那便是好的……”

    说到这里,秦老太君已是有意无意地瞥了瞥长安,眉头一皱叹起气来。

    老二媳妇说这沈长安软硬不吃,遇强则强,自己如今这般说了秦家的难处,她若真是个懂事的,就该体谅退步才是,也不枉费四郎喜欢她一场。

    秦老太君微微眯了眸子,身体向后靠了靠,等着看长安怎么说。

    长安唇角泛起一抹苦笑,只这出身她是无法改变的,她没法抹掉她嫁过人的事实,若是秦老太君只揪着这点不放,她纵使说出朵花来也是没辙。

    秦老太君等了半晌也不见长安说话,眉梢不由微微挑起,露出一丝满意的笑来:“既然你也没话说,那今天就这样吧,年节下,该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我也不留你在府中用晚膳了。”

    拒绝的话说得很委婉,长安脸色一时之间褪了血色,苍白着站了起来,正想告辞离去,秦暮离却冷不丁地闯了进来。

    见到长安,他先是一喜,可看着她那份脸色又是万般地心疼,也顾不得许多,一把拉过了她的手,关切地问道:“可是受委屈了?别怕,有我在!”

    长安只觉得心中一阵酸楚,泪花便浮上了眼眶,忙被她用罗帕给抹了去。

    秦暮离身后跟着秦朗与紫鸳,俩人一进来,紫鸳便奔到了长安身后,紫雨颇无奈地瞥了她一眼,不是叮嘱过不要来了吗,这丫头还是和从前一样死倔。

    “四郎!”

    秦老太君胸口一噎,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搁了下去,冷着脸看向秦暮离。

    怎么这个孙儿如今胳膊肘尽往外拐,进了厅里也不先向她请安问好,巴巴地扑向了长安那方,真当她老太婆不存在吗?

    还说长安委屈了,受欺负了,这是当着那么多人打她的脸呢!

    为了另一个女人便罔顾她的脸皮,这就是他们秦家养出的好孙儿?

    秦老太君气得脸色涨红,拍着桌子连说了三声“好”字!

    “母亲!”

    秦二夫人也是跟着追了过来,还抚着胸口喘着气,却是瞪了秦暮离一眼,忙跑着过去扶了秦老太君站了起来,一手抚着她的背,轻声安慰道:“母亲缓口气,别跟小辈一般见识!”

    秦老太君瞪了秦二夫人一眼,指着秦暮离愤然骂道:“他还小?!如今都是三十的人了!别家的孩子三十儿女都生了几双了,运气好的都快要做爷爷了,他如今……真正是要气死我个老太婆!”

    秦暮离拉了长安一同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这才道:“孩儿与长安两情相悦,若是今生不能娶她为妻便终生不娶,求祖母、母亲成全!”

    长安打了个颤,转头看向秦暮离,心思一瞬间恍然……

    前世的秦暮离也是一世未娶孤独终老,难道今生亦要重复相同的命运,而且还是为了她?

    “四郎,你……”

    秦二夫人气得说不出话来,看看长安,再看看自己的儿子,终是叹了口气,将头撇向了一旁。

    秦老太君却是缓过了气来,冷笑一声,道:“你若真是打定了主意要娶她,那就别再做我秦家的儿郎!”

    秦老太君咬了咬牙,只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这般失败过,丈夫找得好,儿子媳妇也不错,偏生到了孙子这辈竟然多了这么个倔牛!

    她怎么不心疼秦暮离,可如今见着自己的孙子为了一个女人便与家里人闹成这般,今后真的进了秦府的门那还得了?

    “那我就……”

    秦暮离的话已经堵在了嗓子口,却被长安一把捂住了唇。

    长安对着秦暮离摇了摇头,她面色紧绷,没有一丝笑意,秦暮离倏地怔住了。

    长安自然不能眼看着秦暮离为了她与家人决裂,她做不到。

    人若是自私点该多好,只图眼前的快乐,不管今后的烦忧,谁不愿意呢?

    长安也想要纵容自己这般,但想到今后或许会发生的种种,她又不得不勒住这种期盼,若是今后他怨她了,怪她了,说他行至如今的境地都是她一手造成……

    到了那时,她情何以堪?

    秦二夫人浑身打着颤,只觉得从脚底到背脊都是浸凉浸凉的,秦老太君说出那样话来,若秦暮离真的接了口,那么不是就成了定数?

    秦老太君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难道这事就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当然,这事情的重点不在秦暮离,而在长安,若是长安退步了,或许秦暮离也不用……

    秦二夫人的目光陡然转向了长安,无奈与苦涩中还夹杂着一丝微微的恳求与期盼,长安又如何能视而不见?

    长安咬了咬唇,转头看向秦暮离,“四郎,你待我情深意重,只眼下这般……这般……”

    那样的话语已经跳上了舌尖,可看着那双深海似的眸子,她又无论如何也吐不出来那几个字眼,面上一片苦涩,连眼眶都泛了红。

    “长安,别说了!”

    秦暮离摇了摇头,却是握紧了她的手道:“知我若你,若是没有了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咱们走!”

    秦暮离缓缓扶起了长安,目光变得坚定了起来。

    秦老太君气得脸色铁青,全身发颤,指着秦暮离恁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秦二夫人的眼泪却是“扑哧扑哧”地掉落,只咬唇唤道:“我的儿……”

    秦暮离转身的背脊僵硬着,眸色深深,只握着长安的手不断加力着,勒得她微微有些泛疼了。

    他明明也是不愿意做出这个决定的,但奈何天不从人愿……

    长安心底是深深的叹息与无奈,正待说什么,屋外已是急急奔来了一人,秦朗见状不由踏了出去,问明了原由,这才又大步奔了进来,双手恭敬地将封了火漆的信件递到了秦暮离手中,沉声道:“四爷,边关急召!”

正文 第【129】章 离别一晚

    状如莲花的黄铜更漏静静地摆在临窗的桌上,随着细沙从漏眼里滑落着,时间也在无声地流逝。

    长安窝在秦暮离的怀中,始终舍不得闭眼,额头抵着他的下颌轻轻地摩挲着,一丝久违的温馨在俩人之间缓缓地漫延。

    团年夜,守岁时,谁能想到大年初一他又要远赴边关呢?

    “乞力浑王来势凶凶,你定要加倍小心!”

    长安叹了口气,一手轻轻抚着秦暮离的胸膛,隔着月白的绫缎亵衣,能够感觉到那勃勃的心跳,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无妨,早晚都得有这一战!”

    秦暮离摇了摇头,双臂却是箍紧了怀中的人儿。

    乞力浑王卓奥想来已是备战良久了,如今趁着年节之际攻向岷玉关,定然是想着大周朝的兵力会在这一刻会放松戒备。

    不过有王治与杨琰在,他们俩人一个有勇一个有谋,再怎么样也能抵挡一阵,等着他归来。

    “嗯。”

    长安点了点头,可低垂的目光却有些闪烁。

    不知怎的,她总觉得有些心绪不宁,不安的阴影悄悄地潜伏在心底的最深处。

    卓奥突然发动战争,不知道与她们姐妹就这样逃离有没有关联?

    龙莲如今又怎么样了,这些都是她挂心的。

    “委屈你了……”

    秦暮离欲言又止,若不是他让长安上门,她也不会被老太君刁难。

    长安那么好的女子,怎么在他们眼中便什么都不是呢?

    这一点,秦暮离始终想不明白。

    而这一次,换作是他与家人不欢而散,只说要赶回边关,收拾了衣物,带了一众长随侍卫便离开了秦府。

    秦家人是眼睁睁地看着秦暮离出的城门,可行到一半,他到底放心不下,便让其他人先走,自己拐了个弯,趁着夜色摸黑进了长安的房中。

    毛晋倒是尽忠职守地看门护院,但无奈秦暮离的功夫高出他太多,想要不让他发现也不难。

    年夜里守了岁后便各歇各屋,长安没有让人守夜,紫雨与襄儿一处睡着,紫云照旧带着小墨儿。

    秦暮离漏夜归来,长安也很是诧异,骤然见到他的那一刻,她先是一怔一惊,紧接着便红着眼扑进了他的怀里,就算紧紧地拥抱着,她仍然觉得不够。

    干柴烈火,思念如焚,经历过初次的甜蜜与愉悦之后,一切的发生是那么地自然、契合。

    纠缠的肢体,似乎恨不得将对方都嵌进自己的怀里,只为彼此所拥有。

    放纵、沉沦,在巅峰中颤栗!

    她与他,都是彼此的唯一,只要他待她好,她还有什么可委屈的呢?

    长安摇了摇头,轻叹一声,“他们都是你的亲人,自然是为了你好……你心里也不要有芥蒂!”

    “我知道!”

    秦暮离眸色一沉,说出的话却有一丝执拗的怨气,“可他们却看不到你的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也不怕,是金子到哪里都是闪亮的!”

    长安昂起了头,眸中闪过一丝耀眼的光,让她精致柔和的五官刹那间便度上了一层莹润的光亮,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你哪里只是金子,金镶玉还差不多!”

    秦暮离低低地笑了起来,微低下头,鼻头轻触着她的,温热的呼吸在长安面上倾吐,“既有金子的闪烁光亮,又有美玉的古朴润华,是这世间难得的至宝!”

    “瞧你把我夸得,今后还让不让我见人了?!”

    长安嗔了秦暮离一眼,却是轻轻一吻落在了他的脸颊。

    “安心等着我归来,嗯?”

    秦暮离一手轻轻地刮着长安细嫩柔滑的脸颊,嗓音渐渐变得低沉喑哑。

    “我等你来找我!”

    长安含笑点了点头,将头埋进了秦暮离的颈窝蹭了蹭,他特有的竹叶清香在鼻端萦绕不去,她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秦暮离穿好了衣裳,不舍地缠吻,却是压抑着冲动,捏了捏长安的脸蛋,这才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长安坐在榻上,紧了紧身上的棉被将自己团团围住,直到听到那一声轻巧的关门声响起,她的泪水才无声地滑落。

    过完了大年,正月十六这一天,长安一行才驾车起程,准备前往琅琊,那里有她的外祖一家。

    在前世里,因着身体的原因,她几乎一次也没去过外祖家,倒是劳烦了外祖父与外祖母赶到京城来看她,三个叔伯婶婶,几个表哥表嫂也是和蔼可亲的。

    只是她如今才去看望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心里会不会怪着她……

    年节里街面上的铺子也未开,长安遣了毛晋去北川的庄子上备了些土仪特产,又用楠木匣子装了两匣黄金,一同带在了车架上,虽然有些俗气,但到底是她的一片心意,祖母、婶婶与表嫂们用来打些首饰也是合用的。

    “小姐不知道,紫鸳姐姐望着咱们离开时的目光,像是恨不得能跳上车一同走呢!”

    襄儿在车里铺着软棉榻,又放了个姜黄色的大迎枕,这才扶着长安靠了过去。

    “尽胡说!”

    长安嗔了襄儿一眼,笑道:“紫鸳是嫁了人的,再怎么样也要随了夫家去,秦朗到哪里,她便到哪里,你将来也是一样的。”

    “不!”

    谁知道襄儿却是摇了摇头,跪坐在蒲团上,目光中蕴着一抹坚定,“我不嫁人,这辈子就守着小姐。”

    “你还小,也不急,”长安摇了摇头,只当襄儿是说笑,轻轻一晒,道:“等着再看两三年,有好的再说。”

    襄儿咬了咬唇,也不说破,她颠沛流离了这么多年,真没见过几个好男人,所以对男人她没有什么信心,还是相信自己最实在。

    “待会儿让紫云将小墨儿抱来我瞧瞧,听奶娘说昨儿个夜里吐奶了,看他今天在车上还习不习惯。”

    长安抚了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