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上草萋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他也受了点小伤……”四队长担忧不已。
“没事儿!他们刚从北地几万人的包围圈里杀出来,拿你们这几下子当回事儿?不怕,不怕!”
“几万人?”四队长想象了一下,他们的北大营能容得下吧。“这李将军能打那么大的仗,回京带我们几百人,是被贬了吧?”
“没有,他原本带的人也不多,”张将军想着,“陈寻大将军的奏报里写着来着,记不清了,好像是二百人,还是几百来,记不清了……”
四队长“扑通”跪了。
张将军迷瞪着眼:“人呢?……”
再次回到军营,几个队长凑到一起交流新发现。
四队长自以为有了大发现,十分慎重,说道:“以后,咱们不要和李将军做对了。”
“是啊,是啊,像李将军这样又有本事又不张扬的人不好找啊!”五队长跟着说,显然也有了发现。
三队长声音都有些异常:“太子伴读?就是跟皇上一起读书的人呐,跟着他,咱们不就是皇上的人了?”
五队长打他一巴掌:“咱们本来就是保护皇上的人,不过,现在跟皇上跟亲近了。”五队长不由憧憬着身着鲜亮衣甲贴身守护在皇上身边的阵仗,那该有多光荣啊!
四队长诧异:“他还是太子伴读?不是在北疆跟草原蛮子打仗的吗?”
五队长打听的比较全面:“他本来也是武将之后,父母具亡,是纪太傅给养大的,后来就跟着太傅进宫成了太子伴读,再后来太子登基,就去北疆打蛮子,这是才回来。”
十队长高兴道:“这么说,咱们跟着他好好混,将来前途无量啊!”
三队长担忧:“可是,咱们才……”把人家打了。
十队长道:“看他不像个气量小的,还说要请咱们喝酒呢,大不了喝酒的时候咱们再好好给赔罪!”
三队长和五队长心想:“不是你动的手,你当然没事!”
五队长又道:“和他一起来的陈将军是卫国公嫡子,说不定很快要请封世子了,他可是不能惹得。不是他难缠,是他老娘出了名的护短,大家可要当心一些。”众人点点头。有京城出身的人多少都听说过卫国公夫人的名头,那是比纪太傅都厉害的人物!
陡然间,这些人就听话了不少,李征多少能猜到点,不说破,看自己和两个队长的伤都好的差不多了,招呼一声,下午的练习项目结束,一起进城喝酒。
十个队长,再加上闻讯赶来的陈崇,十二个人,坐了两张桌子。酒菜上齐,李征站起来说了几句客气话,众人便热热闹闹开动了。三队长和五队长先站起来敬酒,李征大大方方喝了,这两人才把心稍稍放下。气氛活跃起来,人多了,说什么的都有,多是京中最近的趣闻。两人回京日短,许多事不知情,听的津津有味。
陈崇问道:“我们两个的前任去忙什么要务了,我一直很好奇,几位有知道的吗?”
四队长踊跃道:“我知道,说是过了年大梁公主要来和亲,他们另外领了一批人训练着,准备到时候迎亲和防卫事宜。”
大梁公主。
一听到这几个字,两人都没了食欲,性质大减。
军中多是大老粗,没人注意到他俩的小变化,开始讨论起大梁公主来。说是大梁皇帝的二女儿,贵妃所出。立即就有人反驳,说其实该是三女儿,最大的安澜公主过继给长公主了。立即又引来嘘声一片,说什么过继,物归原主罢了。这时不知是谁想起点什么,暗地里打过招呼,几人才想起来正说着的人似乎跟纪太傅有点关系。纷纷转移话题,又说起别的来。
然而李征心里还是不舒服,不是因为他们议论师父的家事,那都不是秘密,而是又想起了那个人。那个人,她究竟是谁?
又喝了几杯,李征出去小解,回来时,听到大厅中有几个人在高谈阔论,声音那么大,想不听都难。
“……什么招亲,都是骗人的!我家老爷就是听了这信儿,想着长公主能看上的人必定差不了,她们留一个,不是还能剩下好几个吗!我家老爷留亲自守在公主府门外,想等着他们出来的时候,一一相看相看,给小姐挑一位乘龙快婿!”
“挑上了吗?”旁人问。
“挑个屁!从早到晚,大门紧闭,一个进出的都没有!”
“啊?这是为何?”
“我家老爷整整等了一天,后来跟她家下人一打听,小公主根本就不在家!还择什么婿,骗人呐!”
李征停下脚步,看过去。
说话的人还在大声议论,显然还在为他家老爷不平,责怪公主府骗人。
李征走过去站在他身边,轻声问道:“这位兄弟,你刚刚说的人,是谁?”
李征虽没穿着军服,但刀光剑影磨练出来的气息还是跟常人有很大区别。那人感受到丝丝冷意,慌得站起来,警惕的看了两眼四周,打算见机不对马上跑。
李征试着显露出笑脸,问道:“你在说谁骗人?”
面前这张脸虽算得上清秀俊郎,可这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着实让人痛快不起来。说话的人想了想,这里是大周,他议论的又不是大周的公主,有什么好怕的!遂道:“我说的是大梁的长宁长公主,说给女儿招亲,结果什么都没有,白让大家惦记一场!”
“‘没有是’什么意思?”李征不太明白。
“据说是小公主常年在外不愿回家,长公主便吓唬她,再不回来就给她随便找个夫婿嫁了。就是做戏给她看的!”
说完了,那人抬头挺胸,一副不怕你问责的嚣张模样。
李征什么也没再说,让两条腿把自己带离开这个地方。
李征久久不回,房中的几人开始还逗笑,说他定是躲出去吐了,有的说掉茅坑了,起哄大笑。又待了一会儿,陈崇道:“你们先喝着,我去找找他。”出了门,却发现他就在门外不远处,一个人站着发愣。
陈崇走过去,伸手在他眼前晃几下。李征转过脸看着他:“你说她到底是谁?”
陈崇莫名其妙:“谁啊?”
李征脸上的表情一时十分复杂:“我明明都肯定了,她的神情,和师父一模一样!可是,怎么就又怀疑自己的判断呢?我,不该这样啊!你说,这是为什么?我不该犯这样的错的!”
陈崇稀里糊涂听明白了一点。这事儿还是跟那个女人有关。难得看到李征两次失态,都和她有关,这事儿,不妙啊……
“你又听到什么风声了?”
说出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李征的脑子里不再乱作一团,看着陈崇:“我刚刚听人说,安澜公主根本不在锦城择婿,她一直在外面流连。”
房间里面,五队长蹑手蹑脚走到门口,耳朵贴在窗纸上面。听不清,噘嘴对里面几人“嘘”了几声,又贴上去仔细偷听。
“所以,你还是认为魏梁就是萧安澜?”
“他们很像,神情!”李征像是唯恐陈崇不相信一般,有些激动。
“是就是吧,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我!”李征口干舌燥,“我那天去找她,我……”
“你说了难听的话?”
李征想着,似乎他并没有说几句话,一直是魏梁在说。但当时她古井无波的眼神,那是师父掩藏情绪惯有的。越是情绪波动大,越是像枯木一般,失去生机一般。
陈崇在他脸上看到了什么?恐惧?他一定是看错了。这个表情从来不会出现在李征脸上!
“放心好了,就算你说错了话,错怪了人家,人家又不是娇滴滴的深闺小姐,不会想不开的,更不会做什么傻事的!她强悍的很,比你我都强!”
是,她很强大!强大的不像一个女孩。
她十几岁开始带着乌云百骑纵横草原,她只带了几十个人就敢穿越草原。
她把眼线安插到北原,到草原各处。
可是,这不是他错怪她就不用自责的理由。
陈崇想了想,这傻小子,不会是真动心了吧!眼珠一转,凑近他耳边:“我猜,你们很快会再见的。”
房间内,五队长再轻轻走回酒桌,对上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稳稳坐在自己座位上。压低声音,张大口型,一字一字说道:“他,们,在,说……”
故意停顿下来,另外十个人像盯着食盒的鸭子,伸长脖子凑过来。
“女人………………”
“啊?哈哈哈……”

第五十一章 故地故人

男人想女人,天经地义。
年纪轻轻的将军,出身好,相貌好,本事也好,完美的不像真人。不过加上这么一段淡淡的桃色消息,这个人真实起来,像个和大家一样的正常人了。
几人心情更好,吃喝的更欢。
房间外李征看着陈崇:“你是说,公主和亲?”
陈崇点点头。
“和亲使团的名单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吧。”
酒足饭饱,各个兴尽而归。
陈崇回到国公府,他的小厮砚台正在大门口焦急的转圈。远远听到骑马声,也不怕冬日天寒,跑出来张望。见是陈崇,高兴的迎上去牵马,一边絮叨着:“少爷,您总算回来了,夫人的丫头都来过三波了!”
或许是刚刚吃了酒,陈崇头有点大,不满道:“我都这么大的人了,母亲还总拿我当孩子看的那么紧,我在北疆这三年她是怎么过的啊!”
砚台笑呵呵道:“夫人请了菩萨供在内室,日日跪拜,潜心念佛。”
陈崇笑着:“念佛?管用吗?管用的话,菩萨该有多忙!不管用的话,拜她做什么?”
砚台慌忙道:“少爷喝多了胡言,菩萨大人大量莫怪,莫怪!”
陈崇又道:“你去母亲院里说一声,我回来了,喝多了想睡,不去问安了,请她先睡吧。”
“知道了,小的送少爷回去,就去告知夫人。”
卫国公陈平握着本书,在蜡烛边看的津津有味。夫人方程刚听完丫鬟的回报,脱下披着的外衣,走到床边拉开被子。回头对陈平道:“还不睡,眼睛都看坏了。”
陈平放下书,伸伸胳膊:“这不是陪你等儿子吗?”
方程笑笑:“不用等了,睡吧。”
两人都躺在床上,陈平道:“儿子大了,不用这么等着了。想当年我在军中,也是经常晚归的。兄弟多了,难免一起喝个酒。母亲一开始也是日日等我回来才安寝,我和父亲说了她多次才改,我这才松了口气。不然,外面喝酒都提心吊胆的。”
方程笑着:“儿大不由娘,你们啊,哪能体会母亲的心?这孩子再大,在母亲眼里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陈平:“他在北疆的时候,也没见你这般啊!”
“他人在北疆,我想担心也够不着啊。”
“该放手就得放手啊,太护着也不好,将来总得交给别人。”
“对啊,要你打听的事打听了吗?孙尚书的大女儿?”
陈平一听就委屈:“这种事情,哪有让我个大老爷们打听的?你们后宅妇人随便办个茶会赏个花做个诗的,有的是名目招来一群小姐,还用特意去打听哪个吗?”
“咱们家又没个女儿,办个茶会就太明显了些,让人以为我们多着急似的!我呀,不急。我的儿子要才有才要貌有貌,我才不急呢!我要给儿子慢慢挑,挑个最好的姑娘。”
看妻子一脸得意,陈平真不想打击她。爱子可以,夫人这样就未免太过了。哪有什么最好的姑娘?是个人谁还没点毛病?就算真有,人家就一定看得上你儿子?
又一想这个话题若说起来,以夫人的性子定是不说服他不罢休,今晚就别想睡了。算了,有时间再说吧。卫国公陈平翻个身,闭眼睡觉。
大梁,锦城。
长公主府里这几日过节一般,日日送进去许多新鲜食材。还多了些北地军人打扮的人进出。不少人猜测:魏源大将军回来了?
魏梁,不,回了家,该叫回本名萧安澜了。
长公主当年统领梁军亲上战场,民间女子自此崇尚男装。或做成男装样子,细节处做些改动更适合女子的柔美。此时,萧安澜就是一身白色的这种宜男宜女的装束,懒洋洋的躺在凉亭边的座椅上靠着扶手,张着嘴,等着丫鬟把切成小块的水果放进她口中。
锦城更偏南一些,冬天并不怎么寒冷,一件夹袄就能过冬,爱美的大户人家女子,连夹袄都不愿穿,多穿一层单衣就能出门。
凉亭里除了萧安澜,还有四个侍女,个个穿着淡粉色的缎面夹袄和更深一些的粉裙子,白嫩嫩的脸蛋能掐得出水来。除了伺候萧安澜的,还有一个在弹琴,一个在武剑,一个在调弄香炉。
亭子四面加了帷幕,里面点了炭炉,一点不冷。
长公主走进来时,身后袅袅娜娜跟着一群侍女。亭內空间本不大,人一多就显得拥挤,身上带来的各种香气也冲淡了本来的味道。
安澜站起来,低头问候一声:“母亲。”
长公主这些年养尊处优,身姿难免丰腴了些,真个肤如凝脂,面如满月。加上女儿回了家,心情愉悦,顾盼间更是眼波流转,仪态万千。年纪虽不轻,风韵不减当年。
“还是家里好吧,外面哪有这许多人照顾的你如此舒坦?”长公主翩然落座,举动间带起衣袂翩飞,若一朵彩色的流云。
安澜重又坐下长叹一声:“醉生梦死。”
“啊?”长公主诧异。
身后众侍女嬷嬷也惊讶的看着她。这么舒适优渥的生活是多少人烧香拜佛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在这位眼里,还不尽如人意?
安澜伸手挑起身边侍女的下巴,侍女笑着躲开了。
她穿的衣服本就不分男女,头发简单的束在头顶,再做出这么轻浮的举动,活脱脱调戏丫头的纨绔子。
“温柔乡,英雄冢。我若是男子,恐怕腿都软了,还怎么上的了马背,拿的起刀剑?”
侍女们都抿嘴笑着,长公主佯怒道:“看你都在外面学了些什么!”
身后的同欣嬷嬷笑道:“公主是女儿身,不用做那些粗活儿。女儿家,就是该养在家里,花朵儿一般的娇惯着。”
安澜双手放在腮边,捧着脸:“养成这个样子?”
“噗……”更多人笑出了声。
长公主也没绷住,笑道:“坏丫头,就耍我吧!看我不找个人来降服你!你安乐妹妹比你小三岁呢,这都要出嫁去大周了。就剩下你了!”
安澜突然跳起来:“对啊,我还没有给她准备贺礼!”
同欣嬷嬷笑道:“长公主早准备好了送进宫去了。”
“那怎么行?母亲的是母亲的,我的是我的。我一定要亲自给她准备一份。我要进宫去了,母亲你们自己玩吧。”不待长公主反驳,已泥鳅一般从人群中出溜出去,眨眼的工夫跑远了。
长公主摇着头:“这样的皮猴儿,谁家肯要?”
同欣嬷嬷开导:“小公主天性聪颖活泼,这次又立下大功,不论将来落到谁家,都是他家几世修来的福气,公主何必担心?”
“再美的璞玉,也要有人能看透才行啊……”长公主叹息。
安澜连衣服都懒得换,骑马出门,不多时便到了皇宫大门外。出示了腰牌,打马跑了进去。公主府的人,可以皇城内跑马。
跑过一段御街,绕过上朝议政的和清宫,来到皇上起居的太和殿。将马交给一个有些面熟的侍卫,信步朝门口走去。这地方她来过无数次,自有识的她的人进去通报。
正要迈步上台阶,冷不防一只铠甲包裹着的手臂突然横在眼前,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未经通报,不得入内。”
安澜停下脚步,好奇的打量这个敢拦下她的人。很年轻的一张脸,两只大眼睛,浓重的眉毛,浅棕色的脸,还有几个痘痘痕迹,唇边一圈暗青的胡茬底子,暴露出他勃勃的生机。头盔上的长缨显示他不是普通兵卒。
“新来的?”安澜问。
“本官在此守护皇上已有两年零两个月,你才是新进宫的吧?”对方自负的责问。
“两年多,好,我等着,你进去通报吧。”安澜后退一步,负手看着他。
军官冷笑一声,似乎安澜的话很不合规矩。随手一招,后面的一个士兵跑进去了。
“还有这个!”军官指着她腰间斜挂的短刀。刀鞘上密布着银丝编织的花纹,跟她月白的衣服能搭在一起不显突兀。
安澜解下短刀,伸到他鼻子底下:“拿好了。”
安澜回京后进过两次宫,具都遇上熟识的侍卫升上来的头领,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新面孔。
不多时,里面小跑着出来一个公公。远远就挥着手喊着:“高统领,别拦着,这是安澜公主!”
安澜公主,还算有些名气。
是一个可以骑马逛皇宫的人。
是可以带兵器进宫的人。
是面圣不需通报的人。
符合其中之一条件的人细数数,两只手都数的过来。符合三个的,可能大概似乎只有这一个。
“安澜公主?”军官嘴里念着,看着安澜,眼神里有些惊讶,却没有丝毫恭敬。“原来是安澜公主,失敬,失敬。”
说着把短刀拿给安澜。
一只手。
安澜留意到了。迈步上阶大步走远,说着:“你拿着吧,本就是不合规矩的事,从今天起就改了吧。”
看着他的背影,军官神色不定。公公去追安澜,不忘伸指头冲着军官:“高岸你个愣头青!你等着吧!公主啊,慢点,等等老奴啊……”
太和殿内,一贯冷情冷面的梁帝萧慎被摇晃的如秋风中的小树苗。萧慎已三十大几,面皮白白净净的有几分女相,幸好留了些胡须才不那么明显,但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显年轻。若不是眼角的细纹,怕是要看成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萧慎闭着眼睛,无奈说道:“别摇了,再摇舅舅这脖子就断了。”
萧安澜二十来岁的军中统帅要装耍赖的孩子也着实辛苦,抱着梁帝的胳膊像晃摇钱树:“就让我去吧,多我一个也不算什么,我保证不惹事还不行吗!”
“随行人员早就定好了,名单也送到大周去了,怎么加你啊?再说你刚回来,不留下来好好陪陪你母亲和舅舅,乱跑什么啊?”
“我要去,我有要事要办,最后一次了,我再出这一次门就老老实实在锦城待着。让我去吧!”
“停,停,停!”萧慎终于喊停了安澜,揉揉太阳穴,“头都晕了。”
“同意了啊,我当您同意了,皇上一言九鼎不能反悔啊!”
萧慎对自己的子女都没这么多耐心,很少的一点亲情都给了姐姐和外甥女。“舅舅这里好说,可你去干什么啊?周人那边,可有许多人不欢迎咱们啊!”谁不欢迎,两人心知肚明。
安澜一翘下巴:“只要大周的皇帝不下旨禁止我萧安澜入境,我想走到哪里只由我说了算!想拦我,可以啊,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萧慎大笑:“好,我萧家的女儿,就该如此!等安乐过去的时候,再附上一份随行名单,把你加在上面。”
“皇舅舅!”安澜抱住萧慎又开始摇晃,这次动作轻柔了许多。萧慎也没有要推开她,很享受的闭起眼睛,随着她的节奏摇晃。
辞别梁帝,安澜决定要去感谢一个人,一个给了她光明正大理由去大周的人………………安乐公主。虽然她并不怎么想去。
出来的时候,拿回了自己的短刀,高岸没说什么,双手将刀奉上。安澜点点头,也没说什么。
安乐的寝殿她还记得,没多久就到了。还好这里的宫女还有认得她的,进去没费劲儿。
安乐公主十七岁,生母是梁帝的贵妃,比较受宠。她本人长得酷似其母,娇小可人。尖尖的下巴,樱桃小口,娇嫩的让人不忍心触碰,唯恐一摸就摸痛了她娇嫩的肌肤。
看到安澜,安乐公主欢快的迎上来拉着安澜的手:“安澜姐姐来啦,快来帮我看看,哪件更漂亮,我带去大周!”
安澜看过去,只见床上,桌子上,摆满了一套套新装,地上还有几个没打开的包袱。
“安乐长得美,穿什么都好看。”安澜说着。
安乐公主“咯咯咯”笑了,拿着帕子的春葱玉指遮住了嫩红的嘴唇,“姐姐说的真敷衍,看都没看呢!不过姐姐说的对,安乐确实美!”
安澜也笑:“我这几年不在京中,也不知都时兴穿什么试样,你问我,我怎么说?”
安乐又笑:“姐姐变化真的好大,简直判若两人,刚刚摸了姐姐的手,比宫里最下等的粗使宫女的手还粗糙,姐姐的脸,更是没有一点妙龄女子的细嫩,姐姐是打算像长宁姑母一样不嫁人了吗?”
安澜伸出手在眼前端详,再笑:“这手,确实不好看,不过好用啊。我在外面的时候,看谁不顺眼,一只手就能掐死,连刀都不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二章 安乐公主

安乐脸色一沉,又恢复成笑颜。身后的数名宫女可笑不出来了,喜事在前,说些杀人的事败兴,安澜公主太不懂礼数了!安乐公主实在太好脾性了。
安乐随手拿起一件放在身前比了比,又看向安澜:“姐姐从来不曾在这些细碎事务上费心,因为姐姐什么也不需要做,最好的东西就会送到姐姐面前。”
安澜笑而不语,这是事实,安乐后面还有话说。
安乐接着说道:“当年宫中制衣房有个叫柔娘的宫女,心思灵巧,做出的衣服总能引起各宫争相效仿。而她做的每一件新衣,都会先送给姐姐试穿。姐姐可还记得她?”
安澜想了想,确实有印象,那是一个水一样柔顺的女子。
安乐看她表情,知她已记起那人,继续说道:“直到姐姐出京,我们这些皇宫里的公主才能穿上她做的衣服。可是不知是她一贯如此粗心,还是没耐心伺候姐姐之外的人,做好的衣服里,竟然遗落了一根缝衣针。”
安澜脸色一变。
安乐笑的越发柔和:“柔娘就这样被打了板子驱逐出宫。现在想来,我还十分怀念,若她还在宫中,我定不用费心思在这里挑捡了,只需带她一人足矣。”
安澜冷冷道:“一个宫女而已,何必呢?”
安乐道:“是啊,一个宫女而已。现在,这宫里的所有宫女都任我挑选使用,因为,我要去大周了。去大周,做皇妃,甚至,皇后。”安乐的眼睛亮亮的,闪动着灼灼光华。
安澜冷笑一声:“那就先恭贺妹妹,姑祖母当年就是先做了皇妃,再为皇后,现在,已是太后了!”
安乐轻笑:“借姐姐吉言。我离乡背井,为了大梁和大周的和睦。大梁的边境安稳,就拜托姐姐了。”
安澜道:“那就不打扰妹妹的大计了,姐姐必会为妹妹准备一份称心的贺礼!”
安乐:“姐姐慢走。”
离开安乐的寝宫,安澜憋了一肚子气。想了想,转而去找宫里的总管太监艾公公,客气了几句,托他找找制衣房柔娘离宫的记录。艾公公乐呵呵答应了,安澜不忘扯下一枚玉佩塞在他手里。艾公公推辞一番,勉为其难接受了。
同欣嬷嬷拿进一叠帖子,放在长公主手边笑道:“这几天的拜帖和请帖都多了,长公主看看,可有能看的?”
长公主拿在手里,只看这厚厚的一叠,眉眼就笑开了:“我们安澜,也是有不少人惦记的,不用担心嫁不出去。”
同欣嬷嬷笑着:“那是,小公主跟您当年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模样长相那是一等一。年纪是大了几岁,可那为了建功立业没成家的青年才俊也不少,还不是随着咱们挑!”
长公主一边看,一边分拣,还凑合的放一边,看不上的放另一边。“郑国公?他那儿子不是早成亲了吗?”说着,长公主翻开帖子细看。
“长子成亲了,还有个次子,听说才学相貌都不错。现在在御林军中做事,似乎在皇上跟前。”同欣嬷嬷说着。
长公主把帖子扔在淘汰掉的那一边:“郑国公高图,惯会钻营,见风使舵。当年复国大战,各地皆来勤王北上,独他缩在南方不发一兵一卒。后来见窝阔伦军大败在即,他又赶忙带人跑来抢功,引得诸王不满,被联合打压,数年抬不起头来。就这样的劣货,能养出什么好儿子,也敢来肖想我的女儿!”
同欣嬷嬷劝到:“一家好女百家求,小公主出众,还能拦着不让人家惦记吗?不理他不就是了。”
长公主站起来,负手道:“那也不行!我看他是日子过的太舒坦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想沾我公主府的光,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同欣嬷嬷无奈笑笑,数年不问外务,还当公主脾气变好了呢?
萧安澜牵着马,走在京城宽敞的大街上,身边是梁帝特意交代来护送她的御林军殿前侍卫统领高岸。
走了半路,安澜一言不发,还是高岸率先出声:“公主为何不骑马?”
安澜懒洋洋的:“皇舅舅好心安排,我就配合配合呗。”
高岸一笑:“原来如此,我还当公主是体谅末将步行辛苦,正要劝公主不必如此。”
安澜一笑:“原来是我好心太过了。本公主这马,可是万中选一,真跑起来,你就完不成皇舅舅的嘱托了。”
高岸扬眉:“公主大可一试。”
安澜停步,看向高岸:“真的,可别说我欺负你,我最看不得别人哭哭啼啼了。”
高岸笑着伸手,请她上马。
安澜上马,扬手就是一鞭,马儿长嘶一声,飞奔起来。街上人不多,街道又宽敞,马儿跑不出十成的速度也不弱多少。回头看去,只见高岸不时单足点地,纵身一个跳跃,便胜过常人几步。铠甲已脱下,只穿着将军制服,越发英气逼人,还抬头对安澜笑了一下。
好小子。
安澜心道,那就好好跑一跑吧。年轻人,不要火气太旺。
一人一马,直奔城门。
后面几步之遥,紧追着一位全凭两只脚的将军。不知道的,还以为前面的是在逃的江洋大盗,不禁为后面追着的将军大声叫好。
出城五里,安澜紧拉马缰绳,黑色骏马随即停步。
后面的身影很快赶到。高岸气喘吁吁:“公主的马,不错!”
安澜下马,走到高岸面前:“高统领,脚力不错。”
高岸一边喘气,一边笑着左右看看:“公主带我来这么个无人的地方,是有什么意思吗?”
安澜四周看看,城外的大路上,竟然无一人走动。不过现在将近正午,不是进出城门的高峰时段。
高岸道:“公主避开旁人,是有话要单独聊聊吗?”迈步靠近安澜,“高某愿洗耳恭听。”
安澜冷冷看着眼前这个人,这是在调戏她?这种事发生在她身上,还真新鲜!
“你确定这里只有两个人?”安澜问。
高岸回头,便看到两个黑色身影飞速靠近过来,比他的速度还快,不到两个呼吸已近在眼前,下一刻便站在了自己面前。
“这就是乌云百骑!”高岸惊叹,“果然不负盛名!”看着两个胸膛起伏调整气息的壮硕大汉,眼里放出了惊叹的神采。
安澜笑着摇摇头:“还当你是冲着我来的,原来是冲着他们来的!”
高岸道:“他们因公主而存在,所以,可以算作公主能力的一部分。”
安澜叹息:“高统领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本公主自问也当的一声‘佳人’,你跟我不谈风月,却谈什么能力。你让我身为女子的脸面往哪里放?”
这女人的脸皮是怎么长的,居然要求男人和她谈风月!
高岸忙拱手赔罪:“不知公主喜好,还请恕罪。公主在高某眼中,乃是高不可攀的神女,不可亵渎。是以高某不敢多想!”
安澜大笑:“哈哈,神女?那可是需要膜拜的,不如,你先来拜一拜,就五体投地好了。”
说着话,安澜后退,两个壮汉却上前两步。高岸知道要不好,慌乱起来,眼珠左右乱跳,说着:“公主,这样不太好吧!”脚步却一再后退,警惕的盯着两人,只要他们再有动作,就脚底抹油。
安澜低声奸笑:“不要打太狠,只要打的他娘都不认得就行了。”
“是。”壮汉应着,已从两个方向攻了过去。
高岸在安澜说话时已蓄满了力,两人一答应,他就离弦的箭一般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