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您也说了,女子嫁人,随夫君,那么被休,论理是自由人,和李家有啥关系?”

    村里人实在看不上老虔婆,认为莫大丫活得憋屈,众人七嘴八舌,衙役点点头,抓到两个逃犯,上面肯定奖励赏钱,他们忙着抢功领赏,没工夫废话,很快带人离开。

    “莫大丫,你这个贱货,诅咒你永远生不出孩子!”

    老虔婆被扔在牛车上,牛车走出去很远,村口依然可以听见她的尖叫声。

    莫大丫站在原地,一直到一行人的背影越来越模糊,消失在天际,她才长出了一口气。不过一年多时间,她的生活翻天覆地,如果能回到以前,没嫁人的时候该多好,她一定擦亮眼,不被李二的外表和花言巧语迷惑。

    “谢谢婶子,谢谢乡亲们帮忙作证。”

    莫小荷给大家鞠躬表示感谢,她心里清楚,自己说话没有多大的分量,多亏村里人集体作证。

    “谢啥,不过说了几句实话。”

    没有热闹可看,村民很快散去,约莫一个时辰以后,衙役来通知顾峥,因举报逃徭役者有功,衙门奖励他免除徭役,从现在开始,就是个自由人。

    还不到晌午,天色突然暗淡下来,空气中浮动阴冷而湿润的风,莫小荷站在门槛上,踮着脚尖看向远处。

    “乌云还在山的另一侧,这场雨,约莫晚上才能下起来。”

    顾峥看着自家娘子的动作,抽了抽嘴角,家里门槛高窄,不能掌握平衡,很容易摔跤。

    “那咱们还进城吗?”

    今日就走,时间是仓促了些,不过莫小荷留在甜水村不踏实,她特别想家,一刻都不想耽搁。

    “进城,但是晚上下雨,路怕是不好走,咱们就在徐铁头家借宿一夜。”

    家里没多少东西,全部装在包裹里,剩下的就是徐雁回留下那些,中看不中用,剩下的粮食米面,分给帮忙的村民,莫小荷委托隔壁婶子照看,村长小儿子赶着牛车到城里进货,正好顺带捎上三人。

    李二和老虔婆被衙役带走,莫大丫真正松一口气,晚上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不过回到镇上以后,她从此就是自己一个人了。

    “堂姐,大伯娘留给你的小院子,多亏你有先见之明,把房契放在我那里。”

    莫小荷抓住自家堂姐的手,用逃徭役的罪名把二人送到大牢,摘清楚了莫大丫,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事不算完,老虔婆认识知府的小妾,为防止她给自己脱罪,她们还得想办法,挖出老虔婆干出的腌臜事。

    “你放心,那些陪嫁,都是莫家的东西,早晚要回来。”

    闲话间,牛车进城,三人早已饥肠辘辘,莫小荷赞成找一家高档的酒楼,庆祝一番。

    “我看咱们不如找一家客栈,晚上下雨,客栈不太好找。”

    通往大越的必经之地,路过的商队众多,去晚了,说不得找不到合适的房间,莫大丫抬头看天,乌云罩顶,提议道。

    “不用去客栈那么麻烦,夫君说徐大哥家里有地方,咱们正好借宿一晚。”

    莫小荷打量堂姐,刚从甜水村离开,她好说歹说,让莫大丫穿了一身碎花的袄子,看起来气色好多了,比那灰突突的土褂子,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袄子是莫小荷的,她怕冷,里面总是要加两件衣裳,因此做大了一些,穿在莫大丫身上,正好合身,把人衬得白了些。

    “小荷,我能不能换一身?”

    莫大丫低着头,她已经很久没穿过鲜亮颜色的衣衫,浑身上下不自在,走起路来,都不知道迈哪条腿好,她不自在地拉着衣摆,总觉得走在大街上,路过的人都用狐疑的眼神看她。

    “为什么换?袄子很好看啊。”

    莫小荷打量一番,不住点头,应该给堂姐点自信,“你穿上去很好看。”

    “我咋能穿这个呢,这都是你这样刚成亲的小娘子穿的。”

    莫大丫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她现在是被休的妇人,低调些,不应该这么花枝招展。

    “堂姐,算算日子,你只比我早成亲几个月,你也是个刚成亲不久的小娘子,为啥把自己说得和七老八十要入土一样。”

    莫小荷翻了个白眼,受不了莫大丫的扭捏,“再说了,被休怎么了,又不是你的错,难道不活了?”

    李二已经被抓住,说不得将来得个砍头的死罪,那是他活该,莫大丫解脱之后,应该为自己未来打算,寻觅一个良人,过好日子。

    “我……我还能有这个机会吗?”

    莫大丫抹着眼泪,她本来也不是坚强的人,如果不是有堂妹出头,她自己会被老虔婆磋磨死,现下人被抓,她就软了几分,不禁开始迷茫起来。

    “怎么就没有?肯定有,而且会对你很好。”

    莫小荷心里有点怒气,不过也不能怪堂姐烂泥扶不上墙,这年头女子被封建思想禁锢束缚,被休可是让娘家蒙羞的大事,说心里一点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

    碰见渣男,倒霉个一年半载,如果不振作,搭上的是自己的一辈子!莫大丫能挺过来,并且不是太惨,说到底,还是靠着一笔嫁妆和莫小荷的支持。

    “堂姐,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

    去徐铁头家借宿,总不好空手上门,顾峥到铺子买东西,留下姐妹二人在外面小声闲聊。莫小荷想知道,在经历过失败以后,堂姐到底如何打算。

    “不要长相好的,靠不住。人口简单,人老实本分,没有外心,能真心过日子。”

    莫大丫想了想,感觉到一切都是奢望,听说深山里,有娶不到媳妇的老光棍,但那种老光棍,有银子都会买黄花大闺女回去,定是嫌弃她的。

    “这和长相有关系吗?长相好的男子,人也有可靠的。”

    徐铁头长相好,人不憨厚,人口简单,倒是能对的上,他家里只有两个姐姐,在把田地分出去之后,不再联系,听自家夫君的意思,徐铁头对堂姐还算满意,可以撮合下。

    “我这个长相,还要求人家长的好干啥?长相好能当饭吃?你看妹夫,长相不行……”

    莫大丫碎碎念,还不等说完,被莫小荷大吼一声,“打住!”

    “哎呀,小荷,你干啥啊,吓我一跳!”

    莫大丫用手顺了顺胸前,她现在就好像惊弓之鸟,一句喊声,吓得她丢了手里的包袱,心脏差点蹦出来。“我必须重申,我夫君在我眼里,无人能敌。”

    大吴人的审美水平,真是够了!她已经和家里人解释无数次,她就偏爱顾峥这个类型,认为他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无论爹娘,大哥,还是大舅,大舅娘,表哥表姐,众人都非常认真地点头,眼里却好像在对她说,“我就喜欢你这么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莫小荷默默咽了一口血,她是认真的,谁能理解她现在无比憋屈的心情?

    “堂姐,你以为长相丑的人就靠谱了?”

    二人停在的地方,对面刚好是一条花街柳巷,往里走的男子,罗圈腿,罗锅,长相歪瓜裂枣,浑身上下充满猥琐之感,“你看看那些人丑不丑,哪个安分了?”

    “还有,你说夫君丑,好吧,那你以为,就没人对他动过心思?”

    莫小荷一着急,涨红了脸,以前莫家村的寡妇张翠花,还有在张伯张大娘村里遇见的寡妇范淑香,另外到历城,还有一个自称是表妹的寡妇,全部中意她的夫君!

    “怎么都是寡妇?”

    莫大丫大脑一片空白,终于抓住了重点,“小妹,你和妹夫应该去庙里拜拜,说不得他是犯了寡妇劫!”

    “咳咳!”

    莫小荷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她为了开导堂姐,不惜抹黑自家夫君,结果莫大丫一点没明白她话里的含义,相反,把问题转移到他们夫妻的身上,智商感人。


第229章 竟无言以对!

    店铺内,顾峥耳朵动了动,有时候也怪自己听力太好,自家娘子和莫大丫的谈话,被他听见十之八九,真让人哭笑不得,看来他还没丑得太彻底,好歹能被寡妇看上,他竟无言以对。

    “客官,您看看,还要点什么?”

    小伙计打包一只香酥鸡,一份五香豆腐卷,另外加半只烤鸭,又指着柜台上的花生,“麻辣花生,要不您来一份尝尝?咱们铺子新进的货,您看,外包装才刚打开。”

    麻辣花生更贴近大越人的口味,因为大吴边城靠近大越,因此城里人能够毫无压力地接受麻辣的菜色,用面粉加调料,辣椒面裹着花生,下油锅一炸,麻辣酥脆,作为下酒菜,最合适不过了。

    “那行,要一份,还有糖花生,也包一份吧。”

    顾峥看到糖花生也是新上的货,想到自家娘子,赶紧买上一份,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是想着她的,这种感觉很好,有家的归属感。

    莫大丫被休,以后自己生活,娘子必定不忍心,无形中家里多个电灯泡,还不如早点把莫大丫再次嫁过去,他了解徐铁头的为人,才敢从中牵线。

    乌云滚滚而来,天色越发昏暗,街上的铺子门口,伙计正点灯笼照亮,大街上,人来人往,来去匆匆,有那挑着扁担的货郎,小跑着往回赶。

    “快下雨喽,快走啊!”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街道上喧闹,还有小贩迟疑着看着筐里的东西,舍不得走,带着东西回去不方便,想要便宜处理。

    莫小荷买了一颗白菜并几个土豆,想着徐铁头一个汉子,平日吃饭糊弄,有时候就弄点卤味下酒,家里怕是没一点菜,等一会儿铺子都打烊,没地方买去。

    “小荷,咱们就这么上门,方便吗?”

    莫大丫很是不好意思,堂妹小夫妻去借宿,符合情理,她一个被休的妇人,就这么跟着上门,怎么都觉得有点别扭。

    还不等莫小荷说话,顾峥拎着几个油纸包,迈着大步在铺子里走出来,此刻,天上已经掉落零星的几个雨点,有越来越急的趋势。

    “他家就在前面胡同最后一家,我们快点走。”

    顾峥说完,把包袱都背在身上,三人步履匆匆,刚到徐铁头家门口,一场雨,如期而至。

    雨点又大又急,噼里啪啦往下落,风把窗户吹得呼呼作响,徐铁头正在愁晚上吃什么,独自一个人,吃饭都不香,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你们咋来了?”

    听见有人敲门,徐铁头以为送酒的货郎到了,他喝的酒都是货郎从大越挑来的,酒性较烈,货郎每个月都会上门送酒,而他就靠着酒度日。

    “徐大哥,给你添麻烦了。”

    莫小荷紧了紧衣襟,见自家夫君不说话,只好代替他解释,他们三人明日往回走,天色已晚,又赶上下雨,就在这里借住一夜。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求之不得,弟妹,算起来,我和你夫君是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徐铁头连忙打开大门,让三人进来,他趁机看了一眼莫大丫,她跟在夫妻二人身后,穿着碎花小袄,低着头,迈着小碎步,一脸难为情的模样。

    自从上次去过甜水村,徐铁头回家后想了很多,他还是渴望有一个人陪伴,如果能娶莫大丫,他一定好好过日子,顾峥是个有本事的人,能做个连襟,倒也不错,以后还能攀上亲戚关系。

    “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出去买点菜。”

    这下,轮到徐铁头不好意思了,家里冷锅冷灶,灶间平日只烧点水,家里有米面,却没一点菜蔬,这样的情况招待客人,着实有些失礼,想到此,他不禁有些落寞,家里没个掌家的女子,实在不像样。

    “不用。”

    顾峥话不多,把手里的油纸包晃了晃,言简意赅,“我都带来了。”

    三人被徐铁头邀请进屋,早年走生死镖,徐铁头攒下不少家底,他的院子一共三间正房,宽敞明亮,里面家具摆设都有九成新,只是平时疏于打理,衣衫就随意扔在箱子上。

    “弟妹,见笑了,我就是个粗人,我先收拾收拾,还有两间房,正好给你们住。”

    徐铁头拿出一块抹布,剩下两间房都摆有床铺,平时空着,家里没人来,只有货郎送酒,有时候天色晚,会留一夜,剩下都是他自己一个人。

    “徐大哥,这不是男人能做的活计,还是我和堂姐来。”

    莫小荷放下包袱,见自家夫君好像有话说,她很有眼色地拉着莫大丫退出去,二人打了两盆水,开始擦桌椅板凳上的浮土。

    徐家剩下两间房宽敞,住一晚不显得委屈,其实莫小荷也喜欢住在客栈,不愿意麻烦别人,而且她有认床的毛病,在别人家里总是睡不安稳,此行,也是为堂姐和徐铁头的相处,寻找机会,可谓用心良苦。

    “啧啧,徐大哥自己一个人过日子,真不容易。”

    莫大丫一边擦桌子,一边长吁短叹,自从知道徐铁头的遭遇,她非常同情,男人被戴绿帽子,那是最大的耻辱,他的做法,绝对算是一条真正的汉子。

    “可不是,这家里就缺个女主人。”

    莫小荷心中好笑,堂姐放开了些,不自觉称呼人家徐大哥,这事看起来有门,而徐铁头可能不知道,妨碍两个人在一起的最关键原因,是他长相太好。

    大伯和大伯娘走之前,最放心不下堂姐,娘亲李氏来信也提过一句,若是有能力,就帮衬着些,若能给堂姐找个好人家,家里人也能放下心了。

    “徐大哥怕是不想成亲吧,若是想找,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啊。”

    莫大丫放下抹布,歪着头沉思,始终觉得有点蹊跷,一般夫妻和离,都是对妇人不利,她怎么觉得到徐铁头这,受害者成了他,从此背井离乡,一蹶不振,“小荷,你说他有本事,有银子,再找个黄花大闺女,定是有媒人愿意说项吧?”

    “那是自然。”

    莫小荷点点头,有银子,就算老掉牙,半截身子入土,一样能找个十八的大姑娘,不是有句诗词,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这个含义。

    有些人家,卖女儿,只为聘礼给儿子娶媳妇,多的很,很少有爹娘真正能为女儿打算,就想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生子,也是人家的。

    “所以,徐大哥拖着迟迟不肯成亲,其中肯定有问题。”

    莫大丫和以前一样,对于挖掘别人隐私,很有兴趣,不成亲,原来的娘子给他戴绿帽子,他又总是不回家逃避,二人没有孩儿,都充分说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莫小荷喝了一口冷茶,用手擦擦汗,她身子太娇气,都是被夫君惯坏了,这点小活儿,也能让她气喘吁吁,还不如大病初愈的堂姐有力气。

    “他不行。”

    莫大丫眨眨眼,刻意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道。

    “噗……”

    莫小荷一口水喷出,这句话她没办法接,本是想让两个人相互了解下,建立点感情基础,谁料竟然让堂姐胡思乱想,她还不能帮徐铁头解释,只得沉默不语。

    莫大丫以为自家堂妹在顾峥那里听见过内幕,所以才默认,她叹口气,“徐大哥真不容易,以后谁给他养老?这可是断了香火啊。”

    难怪发现被戴了绿帽子,仍旧不敢声张,选择和离而不是休妻,原来是有短处和把柄在人家手里,最后给了一笔银子,就算是封口费,这样,一切才合情合理。

    平心而论,是男人都无法忍受被绿,杀了奸夫的心思都有,谁还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何况,徐铁头走生死镖,刀口沾过血,不是吃素的。

    一番话说下来,有理有据,完全符合逻辑,就连莫小荷,也被说服了,心里琢磨,莫非徐铁头真是走生死镖的时候伤了命根子?

    隔壁堂屋中,顾峥和徐铁头正在喝酒闲聊,二人说着当下局势。大吴火急火燎地修筑防御工事,短短几个月之间,大越来走货的商人少二分之一,都说明一个问题,两国关系有些紧张。

    常年走镖,对于局势观察敏锐,也有自己的小道消息来源,若将来开战,边城必定陷入战火之中,徐铁头只想找一处相对宁静的地方生活。

    徐铁头假装思考,实则屏气凝神,偷听隔壁莫大丫姐妹的对话,他听到莫大丫怀疑自己不行,脸色铁青,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他耻辱,比当年被戴绿帽子还让他难堪。

    顾峥抽了抽嘴角,他决定以后把莫大丫交给徐铁头,不能让自家娘子和她在一起太久,真是被带坏了,越发不成体统,男子到底行不行,这能随便讨论吗?

    一顿饭,气氛尴尬,莫大丫偶尔用同情的目光看徐铁头,而徐铁头沉默不言,目光莫讳如深,原本只是想着莫大丫是个过日子的人,或许可以接触一下,现在,他势必要把人弄到手,让她知道,他到底行不行。

    窗外,雨一直在下,冷风顺着窗户之间的缝隙,钻进内室,徐家没有汤婆子,徐铁头出门找邻居借了两个炭盆,他是习武之人,不怕冷,只是雨天,腿关节会隐隐作痛,让他睡不安慰。

    洗漱后,莫小荷躺在床上,等顾峥吹灭了油灯,上了床榻,她立即像八爪鱼一样缠上去,炭盆都没有自家夫君的体温管用。

    “背过身去。”

    雨夜,顾峥的声音听着有些冷,莫小荷不明所以,仍旧听话地面朝墙壁,只听啪啪啪三声,屁股上的痛感,让她立刻恼羞成怒,没做错什么,夫君竟然体罚!

    “长得丑的未必就靠谱,寡妇劫。”

    见自家娘子要炸毛,顾峥出言提醒,莫小荷身子一顿,如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夫君,你都听见了?我不过是和堂姐打个比方。”

    自己理亏,莫小荷讨好地呲牙,转过身,搂着顾峥的脖子,用脸蹭了蹭下巴泛青的胡茬,感觉到脸颊痒痒的,他知道,夫君不是真生气,刚才那三下,她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当是夫妻之间的亲昵动作,调情。

    “夫君,关于美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或许别人觉得你长相不怎么样,但是我从不这样认为。”

    这些话,以前莫小荷说过无数次,她虽然觉得兔子精妖孽,却不喜欢那种自以为长相美,就高人一等的,古往今来,靠脸吃饭的多数为小白脸,大吴所谓的美男标准,在她眼里只有两个字形容,娘炮。

    “这个我们先不提,等解决了李二和他娘,赶紧把莫大丫嫁出去。”

    顾峥摇摇头,捏了捏娘子的小脸蛋,这件事怪不到她头上,一切都是莫大丫开的头,私下里议论别人无所谓,问题徐铁头同样是好耳力,正好听见了。

    “啊,这么远都能听见?”

    莫小荷摸了摸鼻子,真是太尴尬了,还好,那些话都不是她说的,至于徐铁头怎么想,会不会小心眼地记恨,都是和莫大丫之间的恩怨,与她无关。

    顾峥亲了亲莫小荷的脸蛋,有几日没行房,天天晚上温香软玉在怀,憋得难受,不过算算,娘子小日子可能才刚走,他可以继续忍忍。

    “夫君,你不会觉得我烦吧?”

    从穿越过来之后,麻烦不断,解决完自己的,她又多管闲事,顾峥一直包容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不会。”

    顾峥以前并不知道什么叫做过日子,他整日在山里,一个人,只有下山的时候,才能听见有人说话,久而久之,快失去情绪,失去语言的能力。

    日子一成不变,日出日落,吃饭睡觉,和她成亲以后,即使有管不完的闲事,可却让他有事做,心里有人惦念,生活本身就是柴米油盐,一地鸡毛,只要心安便好。

    夫妻二人相互理解,彼此体谅,日子过的只有更好,顾峥是和徐铁头说了自己成亲之后的点滴,才让徐铁头有了念想。从根本来说,事是他自己找的。

    “我堂姐以前就爱八卦,我没嫁你之前,村里的消息,都是她告诉我。”

    莫小荷用手肘支起身子,油灯灭了,顾峥的面部轮廓在一片黑暗里,她伸着另外一只手,摸着他的胸肌,手感太好,有摸不够的感觉。

    “是吗?”

    这些,莫小荷从来没提起,顾峥也没有问,他知道,村里人认为他是个不祥之人,莫家村的小娃,看到他以后,马上会哭出来。

    “那是他们目光短浅。”

    莫小荷很是不屑,当初得知她这个莫家村一枝花即将和山里的野人定亲,还有好多人对她表示同情,村里人说她,不是一枝花插到牛粪上,而是插到石头里。牛粪好歹能成为养料,而花在石头的缝隙中,没有土壤水分,只能渐渐枯萎。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莫小荷对顾峥一百二十个满意,身材高大,会武,让她有安全感,打猎,劈柴,烧水,做饭,洗衣,样样精通,能赚钱养家,对她体贴入微,包容,宠溺,疼爱,最最重要的一点,活好不粘人!

    为什么会得到寡妇的青睐?那是因为寡妇都是嫁过人的,死了男人,追求的是实际的东西,这么一想,莫小荷一肚子酸水,虽说对自家夫君有意思的两个寡妇,早已变为一杯黄土。

    “……”

    顾峥很无语,看着莫小荷眉飞色舞地夸赞,滔滔不绝,他诧异,从来不知道,他有这么多的优点,打猎是养家糊口的本事,对娘子好,都是为人夫必须做到的分内事,只有最后一点,活好,才是真正的夸赞啊!他应该再接再厉才是。


第230章 寡妇劫

    一场雨到天明时分还没停,暴风骤雨肆虐后,院子里被打落一层厚厚地落叶,泡在雨水里,冷风吹过,那种刺骨的冷,让莫小荷的鼻尖发红。

    她最讨厌冬雨,下雨天,莫小荷习惯窝在山里,坐在落地窗前,品茶看雨,她不喜欢走出去,一脚水的踩到地面,让屋里也多了一层潮湿的水汽。

    “娘子,天寒,你到屋里去烤火吧。”

    顾峥给莫小荷披了一件外衣,又看看天色,黯淡无光,乌云还没散去,这场雨,怕是还要下上一阵子。三人没有赶车,只能靠步行,下雨天,不适合赶路。

    “夫君,我想回家,想回山里。”

    莫小荷皱眉,昨夜睡得并不安稳,不在自己家,始终睡不踏实,如果不是夫君躺在身边,她定是要睁着眼睛到天亮了,“咱们租一辆马车赶路吧?”

    如果靠徒步,至少要走两三天,有马车方便得多,抄小路,夜里差不多能到,只是他们时间紧迫,张伯和张大娘还没得到他们回去的消息,可能会吵醒二老。

    “不用那么麻烦,大半夜的折腾二老,你们夫妻现在我那住一宿再说。”

    莫大丫出门倒洗脸水,看到徐铁头,很是尴尬,她有一种说了人家坏话被抓包的心虚感,总觉得徐铁头好像明白她心中所想,用一种怪异的眼神打量她,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想多了。

    “徐……徐大哥。”

    莫大丫动了动嘴角,好不容易憋出几个字来,然后一溜烟小跑出门,正好听堂妹说回程之事,乐不得地接话,“我家有两间房,够住。”

    这个安排无疑是最好的,出来这么久,回去不急于一时,可莫小荷就是想家,迫不及待,再者进了腊月,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离开这么久,家里得好好拾掇,缝缝补补,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还得耽搁两三天。

    “城里这片我熟悉,我出门帮你们租一辆马车。”

    徐铁头说完,丝毫不拖泥带水,穿着蓑衣和斗笠出门,莫大丫看着他急匆匆的背影发愣。这个男人和她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太一样,明明是手上沾血的,却没有唳力,斯斯文文,相貌俊逸,和粗犷的镖师一点搭不上边,他的眼里总是带着几分通透,似乎能看穿她的小心思。

    “堂姐,你在看什么呢?”

    下雨天,端着水盆在屋外傻站着,莫小荷顺着莫大丫的视线,徐铁头早已出门,只能顺着黑色的铁门,看到对门家里的高墙,在雨水的冲刷之下,砖头的缝隙显得更加的斑驳。

    宁静,古韵的小胡同,在现代可以成为人文景观,而在大吴,却是最寻常不过的风景,即便是在贫民区,穷人家里也会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他们追求美,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没,没看什么。”

    莫大丫发现自己愣神,赶紧端着木盆进屋,却忘记倒盆里的水。

    徐铁头办事麻利,不过是一刻钟,就找来一辆马车,因胡同窄小,马车只能停在胡同口,几人吃过早膳以后,顾峥告辞,“徐大哥,我们先行一步,若有机会到镇上,兄弟必然好好招待。”

    莫小荷诧异地眼神看着自家夫君,什么时候,他学会说场面话了?在她脑海里的分别场景,顾峥对着徐铁头抱拳,言简意赅,“走了,不送。”这样才符合他一贯的做派。

    “不如这样,我和你们一起回去,正好办点事。”

    徐铁头面色平静,转身进屋收拾包裹,留下莫大丫和莫小荷面面相觑,这个借口,还能更假一点吗?

    “小荷,他怎么还跟着啊,咱们镇上穷乡僻壤,他能有什么事?”

    不知为何,莫大丫有点心慌,自从说徐铁头不行以后,就察觉到这个人阴森森的,偶尔看她的眼神,让她不寒而栗,祸从口出,以后她真的不会随便在背后议论人。

    “不清楚,许是有什么事。”

    徐铁头跟着,对莫小荷没多大影响,四人一起上路,徐铁头和顾峥赶车,姐妹二人坐在马车里闲聊。

    细嘴铜壶发出了响声,莫小荷用布巾包着手柄,提起水壶,往茶碗里倒水。不得不说,徐铁头是一个细心人,马车上不仅仅放置了炭盆,还有可以烧水的红泥小火炉。天寒,喝上一口热水驱寒,人也舒服多了。

    “小荷,你给我说说大越是什么样吧,还有京都,天子脚下,是不是很繁华?和边城有啥区别吗?”

    莫大丫昏昏欲睡,她喝了一杯茶水提神,又打开一包瓜子,瓜子是新炒的,下雨天没受潮,瓜子仁酥脆,她飞快地吐着瓜子皮,“听说那里人富裕,没乞丐,也没人穿带补丁的衣裳。”

    自从莫小荷回来后,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有好一段时间,堂姐都卧倒在床上,身边有老虔婆监视,每次她去探视,送东西,简单说几句话,来去匆忙,还真的没好好聊过。

    “如果不是我自己作孽,也有机会去京都看一看呢!”

    才不过一年多时间,恍若隔世,莫大丫叹息一声,随即又好奇地问道,“大越比大吴还好吗?”

    “怎么说呢,民风不同。”

    大越京都偏北,民风相对彪悍淳朴,百姓不太重视自己的衣着,简单朴素,不像大吴女子心灵手巧,在衣衫上的刺绣上下好大一番工夫。

    “堂姐,我记得我给你留下一本画册,那是我一路上的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