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荷,你们去县里?能不能带上我?”

    马车往返县里很快,不用在那边过夜,印象里,李秀只出去过一次,她想跟着去看看,顺便买一块柔软的棉布,给冯大春做衣裳。

    表妹家里厢房有好几匹布料,有绸缎和细棉布,但是她不能事事占便宜,买一块布料用不了多少银钱,她刚卖了绣活,还想给家里添置一些东西。

    “正好,一起吧。”

    家里得留人照顾冯大春,张伯和张大娘又在县里住过,摆摆手,让他们早去早回。

    刚到辰时末,光线充足,马车驶在古朴的街道上,周围来来往往都是路人,莫小荷托着腮,打量对面的表姐,总觉得她有什么不一样了。

    “小荷,你一直在看我,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

    李秀倒也坦然,给莫小荷倒茶,又在抽屉里找出一包瓜子,从昨天开始,她心事重重,就没怎么吃东西,现下有些饿了。

    “表姐,与其我问,不如你如实招来。”

    莫小荷喝了一杯茶水,看了看瓜子,太干,她从竹筐里拿了一个李子,边吃边道,“冯大春什么态度?”

    “他现在重伤,哪有心情想儿女情长,我不要脸皮,和他说了我的想法。”

    刚刚是头脑发热,李秀说了后很后悔,不过却松了一口气,她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不是因她心地良善,而是有原因的。

    姐妹二人坐在马车上闲聊,时间过得很快,快到午时的时候刚好到县城,县城分城西和城东,城西一条街的是周围镇上百姓常来的地方,物美价廉。

    “咱们要天黑之前回去,也只有一个时辰的采买时间。”

    莫小荷指着城西街道尽头一家车马行,对李秀道,“申时初,在那里集合,表姐你当心些,别过了时辰。”

    二人分开以后,莫小荷拉着顾峥,首要选择吃食铺子,午时,街道上人不多,百姓们都歇晌去了,这会去铺子买东西,可以杀价。

    卖火腿的铺子门口无人排队,莫小荷挑了一个最大的,十多斤的分量,外皮包着一层油纸,能闻见里面肉散发的香气。

    “火腿有了,回去张大娘就能做梅菜扣肉的烧饼。”

    早晨和员外派来的婆子唇枪舌战,影响心情,在县里看见这么多卖吃食的铺子,莫小荷立刻被治愈,她拉着自家夫君的胳膊,看见什么都想买。

    “我在外面等你。”

    前面一家铺子卖女子私人用品,写着“男客止步”,顾峥终于停下来,找个有树荫的地方站着,他手里大包小包,十几个包裹,而他们才逛了不到半个时辰。

    莫小荷走进铺子,前方是一扇屏风,有效阻隔了视线,她刚进门,从里面迎出来一个女伙计,热情道,“小娘子眼生,怕是第一次来吧?咱们铺子有好货。”

    女伙计说完,暧昧一笑,打量着莫小荷,看她衣衫虽然普通,头上簪子却是翠玉的,至少要值几百两银子,说不得是哪家的夫人,为了隐私而没有带丫鬟。

    “你说的好货是什么,拿出来看看。”

    莫小荷找了一把椅子,她掏出帕子擦了擦额角的汗,夫君还在外面等着,不能耽搁太久,她想买月事带,最好里面是纯棉花的,不要带棉籽的,不够舒适。

    “这是卖的最好的新货,保管您满意。”

    女伙计从货架后方探出头,递过来一个小瓶子,神神秘秘,“用这个能留住你夫君的心,小娘子,特别是生产过的妇人,用这个效果更好!绝对神奇!”

    莫小荷一头雾水,接过小瓶子,“这是吃的还是用的?”

    “呵呵,您真会说笑,当然是用的,而且是外用,就是恩……”

    女伙计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个动作,“只要用上,就会让你夫君离不开你,夜夜都和黄花大闺女一样,就是这么神奇!”


第175章 没有副作用

    莫小荷脸色变了又变,即使身为现代人,她仍旧很不好意思,满脸的尴尬,可也是,她梳了妇人头,一看就是成亲过的小娘子,不可能没有洞房花烛,女伙计那个手势,她懂了。

    “小娘子,你也是成亲不久吧?”

    女伙计见莫小荷一脸意动,内心盘算,一般这种小娘子比较好哄骗,若是上了年岁的妇人,心思都在娃上,哪有闲心研究夫妻之间的房事。

    “恩,不到一年。”

    莫小荷佯装羞涩的小媳妇,在铺子内转了一圈,这间铺子算是卖女子私密物品的,有肚兜,亵裤,香露,让人兴奋的熏香,月事带,还有房事上增加情趣的小工具。

    那玩意制作相当逼真,莫小荷想,若是真买回去,夫君顾峥看到之后,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表情。

    “那你就存着一瓶备用也好,或者你先试试。”

    女伙计打开瓶盖,里面有几个白色的小药丸,散发着清香,“咱们这个都是药材,只要放进去就好,小日子不能用。”

    女子生产以后,一般都有个恢复期,要想自家夫君不寻花问柳,就要想办法留住男人心。

    若是一般寻常人家,女伙计决计不会推荐,只因这么几个药丸,就要二十两银子,用不了几次,“这个没有副作用,长期用,可变名器。”

    女伙计忽悠得天花乱坠,莫小荷有点想买了,她主要是好奇,真有那么神奇?她以前瞧不起这时候的医疗水平,而后自从皇后娘娘给了她解毒丹药以后,她发现和自己想象不同,存在偏差。

    传统中医,才是瑰宝,绝不亚于现代医术,而在二十一世纪,中医渐渐没落的原因,说到底,还是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基本上都失传了。

    “这话我也就和你说说。”

    女伙计见四下无人,凑到莫小荷耳边,小声道,“知府大人家的小妾,就在咱们这边定药。”

    根据女伙计所说,知府小妾是一次陪着知府来县里巡查,无意之中进了店内,得知此药,用了以后,让知府连续留在她那里三天,对她比从前更宠爱,所以对此药深信不疑。而后,回到府城后,小妾会派身边心腹嬷嬷偶尔来县城,定期采买。

    女伙计话音刚落,门外有顾客进门,是个头戴着鎏金头面的婆子,进门以后也不废话,瞟了莫小荷一眼,直接递给女伙计一张银票,沉声道,“老规矩。”

    “哎哟喂,陈嬷嬷,什么风把您吹来了,难怪今儿一大早,喜鹊在屋檐上叫啊!”

    女伙计面带笑容,没有先接过银票,而是热情周到地送上椅子,倒了一杯茶,从细节上,莫小荷发现她很会做生意,若将来自己开铺子,她就想找这么有眼色而懂事的伙计。

    “还不到日子是吧?”

    陈嬷嬷严肃的嘴角有了笑意,“我们主子最近嘴馋,想吃县里那家老字号的火腿,特地派我来采买。”

    “嘴馋,别是有了好消息!”

    女伙计站在柜台之后找东西,一心二用,不时和陈嬷嬷聊天,言语殷勤,竟捡着对方爱听的说,让陈嬷嬷笑得合不拢嘴。

    人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看陈嬷嬷一副刻薄相,法令纹很深,就知道是个严厉人,能被哄得这么开心,只说明女伙计有一套。

    “这个包裹里都是,还有一套新货,算做赠品。”

    女伙计用绸缎做的兜子,把东西装好,“今儿掌柜不在,我自己做主了!”

    “行了,三娘,回头别被骂啊!”

    二人又说笑几句,女伙计一直把陈嬷嬷送到门口,这才往回走。

    “小娘子,我所言非虚,那个陈嬷嬷,就是知府小妾身边的嬷嬷,最是有头有脸的。”

    叫三娘的女伙计指着桌上一个小药瓶,在县里,府城,或者再远的地方,或许都找不到类似的药丸,这是掌柜亲戚自己炼制,并且坚决不出售方子,每个月只提供一定数量。

    因为价格昂贵,三娘不轻易推销,基本上知府小妾派人来一趟以后,药丸所剩无几。

    “那给我留一瓶。”

    二十两银子,莫小荷不在乎,她挺喜欢女伙计,或许是一种投缘,“知府老爷一定有很多小妾吧?”

    “咱们平头百姓,咋还能打听知府家的后院呢?不过上次听陈嬷嬷身边两个嘴碎的小丫鬟说,大概有三四个,剩下的都是通房丫鬟。”

    十几号美人抢一个男子,不费心下点工夫,怎么能做到?而且这个小妾身世并不清白,听说进门的时候非处子之身。

    “小娘子,想不到你也对宅门秘辛有兴趣。”

    三娘说完,笑了两声,今天收获不错,她心情好,就多说了一些,那位小妾是被知府路上救回来的,听说被人贩子差点卖入青楼,身世凄苦。

    知府老爷本想给点钱财打发她,却发现她家乡是这里,顺路,就把人带回来了,那位小妾也是有心计的人,耍了几个小手段,就坐上了小妾之位。

    反正又不是正妻,到底如何没人追究,她开始在府上安分了一段日子,让人放松警惕,而后在快被知府遗忘的时候,迅速上位,现在,知府夫人都不敢给那个小妾脸色看。

    莫小荷托着腮,一脸八卦,实际上,她心里正想着自家夫君,她不是故意让顾峥等那么久,而是,吃了堂姐孩子的那位小妾,和三娘所说相当吻合。

    对方很喜欢旁门左道,其余人,根本没这个心机,只会争风吃醋,吵吵闹闹。

    打听到有用的消息以后,莫小荷买了一打月事带,三娘没有收银子,说是就当药丸的添头,这让她有点小欢喜。

    无商不奸,有时候你觉得你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能让你花钱,还让你开心,认为银子花得值,真是太不容易了。

    莫小荷心想,若她开书画铺子,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把三娘挖过来,给自己做工,她就需要能说会道的人帮忙。

    “夫君,等很久了吧?”

    铺子有冰盆,很凉爽,而自家夫君只能坐在树下,莫小荷掏出帕子,心疼地擦了擦顾峥额头上的汗水。

    “也才一会儿,两味药材已经买好。”

    将近一个时辰,被顾峥轻描淡写,他习惯一个人呆着,等待娘子的时候,他用树下的野草,给莫小荷编织了两只小兔子。

    “东西买的差不多,咱们去车马行吧,说不定表姐已经到了。”

    已经过了午时,街道上人来人往,货郎担着担子开始叫卖,莫小荷放开顾峥的手,大街上,她还是很注意影响的,之前因为夫妻牵手走,一直遭受老大娘们的白眼,她有再厚的脸皮,也受不得眼刀子。

    车马行门口,李秀正在东张西望,她买了几块布料,全部放在马车上,见果子新鲜,又买了一篮子,还有给爹爹买的腰带,给娘买的护手油,爷奶,大哥李河都有礼物,表妹莫小荷什么都不缺,她就买了一只烤鸭。

    县里有间烤鸭铺子开了十几年,外皮焦黄,配上小饼和甜面酱,味道好,听说这家店的主人曾经去过大越京都美食一条街,在那里学的手艺。

    “咱们回去吧,正好能赶上晚饭,烤鸭就当做加菜!”

    和李秀二人先后上马车,莫小荷把采买的东西做整理,张伯和张大娘一到下雨阴天,有腿疼的毛病,顾峥心细,特地买了几贴膏药。

    剩下林林总总,多半是吃的和用的,一对青花瓷的花瓶,是送给外公外婆的乔迁礼,价格不贵,看着上档次,若是那种古董,一不小心碰坏,可是要肉疼好久。

    “你怎么买了这么多的果脯?”

    李秀看见十几个小包,惊呆了,在她印象里,只有有了身孕的妇人才喜欢吃这些,除非过年,不然很少有人把银钱浪费这里。

    “喏,尝尝蜜枣。”

    莫小荷用牙签扎了一颗,喂李秀,她看着蜜枣不错,可以蒸发糕的时候上面做点缀,葡萄干,山楂条,这些在做点心的时候也能用到。

    镇上的果脯一共就三四样,还是县里更全乎,好不容易来一趟,该买什么,就该买全一些。

    “还有月事带。”

    莫小荷分给李秀几个,“你拿回去用,这种适合夜里用。”

    妇人们为了节省银两,普遍用草木灰,而且棉布要反复洗,莫小荷受不了,她感觉棉花吸附力不错,而且比较卫生。

    “小荷,你变得越来越讲究了。”

    李秀靠在车壁上,说了几句话之后,昏昏欲睡,她昨夜精神紧张,失眠一宿,这会熬不住了,一直到进了家门,她还睡得很香,没有醒来。

    “大舅,大舅娘,表哥。”

    莫小荷刚下马车,见三人都站在院子里,表情凝重,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指了指马车内,小声道,“表姐睡着了。”

    太阳快落山,院内依然炎热,闷得让人喘不过气,莫小荷一个下午喝了一大壶水,这会又喝了一碗山楂汁,才缓过来。

    “慢点喝,表妹,你看看你,总是毛毛躁躁。”

    李河见表妹牛饮的架势,忍不住唠叨,其实他也不是婆婆妈妈的人,只是忍不住想要说几句,他是为莫小荷好。

    那边张大娘在做晚饭,李秀买的脆皮烤鸭被放进盘子里,就等着最后炒几个菜,然后一家人开饭。

    文氏进去帮忙,这会被撵出来,张大娘知道怎么回事,估摸着他们一家人肯定有事情商量,文氏见状,也就不在客气,她见二老人不错,就放下心来。

    之前一直怕来的是能作的主,挟恩图报,这样莫小荷日子过的不消停。

    “大舅,大舅娘,屋子办好手续了吗?”

    莫小荷刚想进屋,顾峥好像明白自家娘子心中所想,进门搬了桌椅板凳,几个人落座,大舅李大壮说了去衙门办契约的事。

    原来房主人不错,手续很顺利,他们已经拿到了房契,想这几天抓紧布置。

    “我在院子里找个板子,今夜就在那边住下。”

    粉刷墙壁的白灰,李河托人买了几袋子,屋子有些潮气,需要打开通风,或者在房间里烧几个炭盆,烘烤下,屋子太多,他们爷俩一起粉刷,约莫也要两三天。

    “大舅,你住在家里吧,这边也有地方。”

    莫小荷挽留,李大壮摇摇头,他就是想趁着晚上多干一点活计,把时间挤出来,而后搬家一天时间就够了,八月十五,全家人正好能到镇上过中秋。

    关于表姐李秀的小心思,大舅娘文氏应是说了,并没隐瞒,一刻钟的工夫,莫小荷见大舅叹息有三五次,每次都看向冯大春所在屋子的方向,他是老实人,想要反对,又不知道怎么说,一脸愁容。

    莫小荷本想安慰几句,又发现自己没有立场,她希望冯大春快点好起来,风波能尽早过去。


第176章 神药的威力

    进了农历八月,离中秋节的日子越来越近,毕竟这是除去过年以外,一年中第二重要的节日,百姓们早早地做好准备,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回乡不久,又节外生枝发生好几件大事,这些都不能影响莫小荷的心情,有表姐李秀在,两个人能一起做针线活,聊聊天打发时间,做月饼,也有了个好帮手。

    “表姐,外公外婆什么时候搬到镇上?”

    莫小荷缝完最后一针,擦了擦脸上的汗,刚才太过集中精神,又喝了一大杯加了冰块的凉茶,这会太阳穴处有点疼。

    “中秋前一天吧。”

    李秀不太确定,她爹在新院子里搭了块板子,累了就直接睡板子上,打了桌椅板凳和一些用得上的小物件,这些他都能做,没必要到木器店买,浪费那个银子。

    床明天才能搬进去,然后自家从村里带着铺盖卷就行,灶间里锅碗瓢盆,都是莫小荷从自家匀过去的。开始搬家,家什不能置办那么全乎,以后一点一点添置。

    等爹娘都搬到镇上来,她就不能再赖着不走,李秀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冯大春,只有见到他,她整个人才感觉到踏实。

    心中想着事,李秀一个没注意,针扎到手指肚里,她惊叫一声,赶紧把手指放在嘴边吸了一口。

    “表姐,你怎么魂不守舍的!”

    莫小荷明知故问,她最近都在刻意回避关于冯大春的话题,看得出来,大舅虽然没有说出反对的话,但是在离开的时候,背影佝偻,一下苍老了十岁不止。

    “没有什么。”

    李秀定了定神,收起手中的布料,把针线放在小箩筐里,她这几天晚上睡不好,就挑灯,给家里人做衣裳,手中这件是给大哥李河做的衣裳,还差一个袖子完工。

    “小荷丫头,秀丫头,来来来,梅菜扣肉的烧饼出炉了!”

    张大娘喊了一嗓子,接着人从灶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托盘。上面的烧饼不大,橙黄的外皮上点缀着黑芝麻,一口一个大小。

    “张大娘,我先尝尝!”

    莫小荷迫不及待,也顾不上洗手,火急火燎地跑出门,手里拈着一个烧饼,皮很薄,里面是梅菜火腿,烤得失去水分,干干的,香酥可口,有点咸还有一点点甜味,让她吃了还想吃。

    对比起来,李秀就斯文多了,她先在三脚架上的木盆内洗手,等手上的水干了,才上手,莫小荷已经连续吃了四五个,赞不绝口!

    梅菜扣肉烧饼,绝对是一大特色,大吴这边没有梅菜,也没太听说过,若是自家开烧饼铺子,一不小心,很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字号!

    晚上,莫小荷依偎在夫君顾峥怀中,说着这个问题,以后外公外婆他们住到镇上,家里需要多一份收入,光靠着大舅出门给人做零工,不够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

    “张大娘做的烧饼,咱们镇上,不,在县里,绝对是头一份!”

    莫小荷很激动,这离她开铺子的想法更进一步。她以前是不着急开铺子赚钱,只想好好享受生活,她和顾峥刚回来没多久,就花出千两银子,花钱如流水。

    这样下去,吃老本,坐吃山空,没几年,几万两银子也不够花,谁也不嫌弃钱多,她是应该给自己想想未来的出路,同时也能帮助家人。

    “梅菜在大越是贱物,不值什么,可运送到大吴,路途遥远,成本太高。”

    梅菜扣肉的烧饼,在铺子里,最多一个卖两文钱,再多,百姓们无法接受。两文钱,可以买两个白面馒头,一个大肉包子,食量小的人,吃个肉包子能饱,而梅菜扣肉的烧饼,一口就没了,吃十个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假设去打零工,一天有二十五文左右,换十来个烧饼,你觉得普通百姓吃的起吗?”

    镇上有钱人不是没有,更多的是周围村里来找活计的乡下人,梅菜扣肉烧饼成本高,低于两文一个,没有利润。莫小荷苦思冥想,自家夫君说的在理,她好不容易想到个发家致富的路子,又要夭折,难道就不能变通下?

    “解决的办法有两种。”

    顾峥掐了掐自家娘子的脸蛋,看她愁眉苦脸的小模样,他就忍不住想多疼爱她一些,看莫小荷撅起来的嘴,可以挂个油葫芦了。

    “什么办法?”

    百姓永远比有钱人要多,不是京都,不是府城,也不是县里,他们这是个小镇,人口有限,想走高端路线,会很发愁销路。

    不像是县里那家老字号的火腿,有多年历史,很多有钱人家就好这一口,为了买个火腿,从周围大老远过来。

    “第一,把梅菜的种子带过来,尝试种植。”

    关于种植,顾峥不是很有经验,他靠打猎为生,没有地,只知道种植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关系,梅菜生长在大吴,或许会变了一种味道。

    “是啊,如果要开铺子,我们就大量需要,自己买地,或者委托村里人帮忙,然后高价回收。”

    无论哪一种,都非常折腾,还有如自家夫君所说,变了味道,也做不出好吃的梅菜扣肉烧饼,莫小荷觉得可行性不高,又问道,“那第二种办法呢?”

    “找另外一种菜,代替梅菜。”

    这样也有弊端,如果是普通的野菜,周围的荒郊野外就能采得,若是他们的烧饼卖得好,很快有人效仿,他们用上好的火腿,没办法和人家比价格。

    百姓追求口味,更注重的是物美价廉,在小镇上做生意,就是如此,他们会很快失去竞争力。

    被顾峥一打击,莫小荷好比如冷水浇头,瞬间清醒,她以为简单的事,是自己想当然了,若生意那么好做,只要有一点本钱的,都能发家致富翻身。

    走货赚了一大笔银子,和辛苦不无关系,他们赚一个倒卖的差价,而后在泸州收购丝绸,找染坊,也是借了卫知府的光,有他这个后台,才能顺利进行。

    “那就从长计议吧。”

    开铺子还有好几个细节,还好顾峥清醒,不然她头脑发热,很有可能就做了冲动的决定,再说张大娘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若自家真开了糕饼铺子,还要请一个点心师傅。

    莫小荷闭着眼沉思,突然想起在县里遇见的女伙计三娘,那一瓶药丸,就在床头的暗格里放着。她偷偷看了一眼自家夫君,心里琢磨,药丸真的有用?

    若没一点效果,知府小妾不会派人来采买,看陈嬷嬷趾高气扬的模样,不像是个托儿。

    夫妻俩最近晚上睡觉比较老实,只有些搂搂抱抱的小动作,表姐李秀住在厢房,正好对着窗子下方不远处,而且李秀休息很晚,灯一直亮着,莫小荷总觉得不自在,放不开,也没办法和顾峥发生点什么。

    食色性也,今儿好不容易来了点兴致,只盼望表姐早早歇息。

    “不早了,娘子,歇下吧。”

    顾峥准备吹了蜡烛,见莫小荷眼神亮晶晶地看着他,欲语还羞,他咽了咽喉咙,浑身上下火热,家里人太多,自家娘子叫声娇滴滴的,不好让人听见,他一直忍着。

    “夫君,不如咱们……”

    勾了勾嘴角,莫小荷没说下去,这已经是邀请了,她故意翻了个身,解开里衣的盘扣,就不信他不明白!

    神药,有那么神奇?必须试试才知道,莫小荷偷偷放入药丸,只觉得一阵清清凉的滋味,接着又开始发热,她拉着顾峥的胳膊,依偎在他怀中。

    自家娘子有需求,若是拒绝,还算是男人吗?顾峥眯了眯眼,眸色幽深,眼中跳动着火焰,身上也冒出了汗珠。

    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为防止自己呻吟出声,莫小荷用帕子堵住嘴,飘飘欲仙,眼前朦胧,好像透过一层纱,看着顾峥那线条流畅的肌肉……

    一夜到天明,莫小荷精疲力尽,呼呼大睡,连早饭也没吃,就这么睡到正午时分才起来,神药威力无穷,感官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二者兼有,二十两银子一小瓶,物有所值。

    “小荷,昨夜发生了什么?”

    李秀神秘兮兮,少女也思春,她对夫妻之间的房事有些懵懂,只是在村口河边洗衣裳,听过婆子们说荤段子,她一知半解。

    刚刚莫小荷从房间走出来,脸色如三月的桃花,更多了几分美人的风韵,她就猜想到,表妹和妹夫昨夜肯定做了什么。

    “这个可怎么说出口?”

    莫小荷眨眨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事情,成亲以后,自然能体会出美妙来,会上瘾。

    李秀红了脸,不敢再问,端着一碗银耳羹,进了冯大春的屋子,今儿是八月十二,还有个一两天,她就得家去,不可能每天出现在冯大春的眼前。

    “谢谢你。”

    冯大春从床上坐起身,每日都有人帮忙他擦洗身子,怕他流太多汗,昏迷醒过来以后,他一天天好转,现在如厕可以自己下地,再调养一段时日,他就会彻底恢复。

    住在这里,叨扰这么久,冯大春欠下天大的人情,他想等自己好起来再弥补,这几天醒着时候,他就在想,如何面对李秀,纠结了好几天,终于做好决定。


第177章 关于吃肉

    面对李秀的付出,冯大春被深深感动,他自己是吃过牢饭的人,背井离乡,一无所有,还有人愿意这么对他,如果错过,这辈子或许不会再有。

    他现在重伤,只能卧病在床,没有银子,怎么能娶她?就算李家人不势力,认可他们,他也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你和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李秀退后两步,脸颊苍白,难道大春哥要拒绝她?如果是这样,她该怎么办?她急于澄清自己,不怕过日子,只能能嫁给他就好。

    “你别误会,如果你不嫌弃我,我当然要娶你。”

    李秀眼眶发红,冯大春见她误解了他的意思,变得无语无伦次,他想好起来之后,出门走镖,这是赚银子最快的办法,虽说有风险,这个他不能说。

    有了银子才能买院子,给她一个家,总不能让她跟着他一起赁住在不见光的小院子,居无定所。他听说李家在镇上有新屋子,以后李秀来不太方便,所以在走前,给她一个答案。

    “表姐,快点出来,大舅娘和表哥过来了!”

    莫小荷正要去杂货铺子买冰,刚出胡同,看到不远处走过来的文氏和李河,赶紧跑回来通风报信,男女共处一室,总归对名声有损,样子还得做下。

    李秀擦了擦眼泪,赶忙从屋子里出来,她到厢房收拾了包裹,拉着莫小荷的手道,“表妹,这几天叨扰了,我今儿就和我娘一起回家。”

    “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冯大春……”

    刚刚还算计中秋节的日子,一脸不情愿,才一盏茶的工夫,李秀主动要求回家,眼圈通红,莫小荷猜想,有可能冯大春说了什么让李秀绝望的话。

    “不是,他愿意娶我!”

    李秀欣喜若狂,之后慢慢清醒,这段日子她太过冲动,相信家里人也为她担忧,这边有张伯张大娘二老照看,很稳妥,她一个未成亲的丫头留着不是事,时间一长,爹娘会把对她的不满和怨气,转移到冯大春身上。现在她能做的就是等待,一年不行就等两年。

    莫小荷不太认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要凑成一对,不太容易,就算大舅和大舅娘不反对,外公外婆那里还有一关。想想自己,当初见了顾峥一眼,就决定要嫁给他,也是冒了很大风险,好在老天不曾薄待她。

    二人说话间,文氏走进了院子,手里提着一筐菜,她看了李秀一眼,暗暗皱眉,转身对莫小荷道,“你外公外婆想叫上你中秋过去热闹,后来一琢磨,就定在八月十四,到时候你和顾峥来吃饭。”

    张伯张大娘也在,文氏怕二老多心,把日子提前,中秋让莫小荷夫妻在家里过,以后搬到镇上,距离不远,随时可以走动。

    “院子那边就差床,别的都差不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