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户家的小娇娘-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小荷很想为顾峥做点什么,她左思右想之后,很沮丧,爹娘谁也没想到,她未曾及笄就嫁人了,根本来不及学管家。

    “娘子,泡泡脚吧。”

    顾峥把木盆端在莫小荷眼前,用手试了试水温,刚刚好,他又站起身拾掇马车,白日两个小娃在车内,有点零零碎碎的果皮,莫小荷没清理。

    马车一侧车壁,挂着油灯,昏黄的灯光,却让人觉得相当温暖,莫小荷一边泡脚,一边看着她和顾峥在车壁上的影子,一脸恬淡地笑意。

    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马上就能见到亲人,这一趟货全部出手,换的银子够他们很富足的生活十年,若只在村里,一辈子都够了。车马劳顿,去哪也不方便,可她就是适应了慢节奏,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在现代,网络发达,有电视,电话,还有互联网众多平台,日新月异,也有人曾经感叹过,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也只够爱一个人。

    “夫君,咱们快到家了。”

    莫小荷跟着感慨了一句,出来大半年,各地风光风俗也算见识过,她很想躺在家里的大床上,她亲手布置,还没有住上的木屋。

    秋天里,漫山遍野的野花,采上一束,晒干做成干花,放在彩色的陶瓷瓶中,摆放在窗边,餐桌,也是一道美景。用藤蔓做秋千,在树屋上观景,那一刻,她等了好久好久。

    许是老天开眼,这几天没下雨,车队日夜兼程,八天时间一晃而过,莫小荷每天都让自己过得异常充实,她虚心和冯氏请教,做衣衫,做衣裙,做鞋面,都已经掌握七七八八。

    冯氏给出建议,可以去集市上买千层底,自己做鞋面,要不了几个铜板,省时省力,看莫小荷,也不差那几个钱,不用什么都亲力亲为。

    缝补,洗漱,喂鸡鸭,腌渍肉,做包子,蒸馒头,冯氏一一道出,莫小荷怕自己记不住,特地记录在小本子中,以后忘记了,就不时翻翻。

    到了颍川,没多远就是边境城池,这里是大越药材主产地,药丸很便宜,并且成效不错,车队的汉子们,或多或少买了一些,多半是买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以防止有什么头疼脑热的。

    莫小荷和顾峥回了一趟族里,送了几坛子从泸州带来的好酒,丝绸,还有一些小玩意,她又去自己和顾峥洞房的屋子看了看,摆设没有变,族中一直无人成亲,屋子就被保留下来。

    “夫君,绸缎咱们留一些,剩下的都卖了吧。”

    车队就在颍川散伙,姜大叔们往回走,她还有一车的酒水和零碎,回大吴,至少得雇一个车夫帮着运货。

    “昨天晚上,冯大春找过我,他似乎是不想回去了。”

    听说这一路要去大吴,冯大春想去大吴见识下,他有一把力气,到哪都饿不死,这趟出远门,就打定了主意,以后换个新环境,总比在村里,听着闲言碎语好。

    “姜大叔同意吗?”

    这年头背井离乡,是一件大事,必须要深思熟虑才行,不然有的后悔,而且很多村落闭塞,村民们对外乡人,始终持保留态度。

    “姜大叔说服不了他。”

    冯大春是个有主意的人,早就做好了决定,他和顾峥说,他的工钱都给姜大叔,自己身上只留下二两银子,就够生活了。

    到大吴,赁住个小院子,每个月两百文,吃住省着一些,落脚后,就能先做个运货的苦力,先稳定后再从长计议。

    夫妻二人来到钱庄,莫小荷这里全是银票,她要兑一部分现银,当初说好的二十两,已经给了五两银子定金,剩下的银钱就在今天结算。

    刚回到下榻的客栈,姜大叔就带着冯大春迎过来,看二人面色平静,应该已经达成了共识。

    “大春想到大吴,我也说不服了他,这样也好。”

    换个环境,从头开始,说不定还能拼出一份事业来,娶妻生子,虽然离得远,以后不能常见面,一年通两封书信也好。

    姜大叔死活不要冯大春的银钱,二人推搡着,不仅如此,姜大叔怕他一个人在外,坚持把自己的工钱给冯大春用。

    “姐夫,这么多年都靠你照应家,铁牛这两年要成亲,小丫过几年也要嫁人了,我做舅舅的,不能没一点表示。”

    冯大春言辞恳切,他早就抱着这样的心思,如果说以前还在犹豫,那突然出现的机会,让他坚定信心,大吴也没什么不好的。

    “等你以后有了银子再说。”

    姜大叔就是不肯要,他把银子拿走,以后大春怎么生活?老伴若是知道,还不一定怎么气他呢。

    二人僵持不下,最后顾峥调节,既然冯大春有心,就给姜大叔留下十两银子,正好此行去大吴,还缺一个车夫,他再出五两银子,到大吴结算,若以后遇见棘手的事,他们夫妻能帮忙的,也会搭把手。


第148章 买院子

    泸州的丝绸是很受推崇,莫小荷本想自己找绸缎庄供货,她拿来送人的几种印染图案,被族人看中,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族人用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收购她手中的货。和族人公平交易,没有比市场价高,却也不低,彼此都没有占对方的便宜。

    原本要在颍川停留十天,因为货物脱手,三天以后,莫小荷这边所有的一切打理妥当,商队人有采买结束,准备踏上回去的路。

    期间,莫小荷回族里看了看,族长安排他们这一支迁移,在大吴的莫家族人,除出嫁女,都要举家搬迁,屋子这半年已经被建好,统一是宽敞的大瓦房,有点类似现代的别墅园区,门前是一条条林荫小路,铺着青砖,以防下雨天坑坑洼洼,踩一脚泥。

    看了一下家人以后的居住环境,莫小荷很满意,但是她心里还有点小失落,爹娘搬到颍川,她在村里,可算是孤家寡人了,想回娘家,要赶好几天的路。

    从泸州出来一个月有余,商队的人归心似箭,在姜大叔的带领之下,匆匆忙忙地往回赶,临行前,顾峥和莫小荷夫妻请客,去当地有名气的酒楼吃了一顿好的,席面都是山里的野味,众人喝得醉醺醺。

    姜大叔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又叮嘱冯大春,泸州永远是家,在外如果是混不好,就回家,别有什么顾虑,他这个当姐夫的没什么能力,管饭却没问题。

    送走一行人,莫小荷这边定在明日出发,她提前在马车上收拾包裹,把自己沿途采买的小物件,分箱子装好,荷包,绣帕,络子,还有好看的雕刻品,女子家喜欢的胭脂水粉,东西太多,显得零碎。

    “夫君,我才想起来,我们忘记一件事。”

    顾峥本想帮忙,但是莫小荷拒绝了,其中还有肚兜和托绣坊做的私密亵裤,若是让自家夫君看见,还是挺难为情的。她在拾掇自己衣裙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裙子被偷,从而联想到范淑香范寡妇。

    “什么?”

    一路上,顾峥一件物事没给自己买,他只有一个小包袱,其中一套新衣,是自家娘子前几天的杰作,大小刚刚好,针脚细密,他怕赶车弄脏,磨破细软的布料,始终舍不得穿。

    “就是张大娘啊,咱们说过,路过去看看的。”

    范淑香杀人偿命,已经死了,好歹得知会一声,说清楚来龙去脉,毕竟,他们夫妻是知情人。只是回程有商队跟着,加一起二十来号人,停留在那个小村落,有些不方便。

    “我记得,所以托张大娘同村人送了口信。”

    顾峥本想写一封信详细说,但村里没有识字的人,张伯和张大娘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没的再跑个十几里,去邻村找人帮忙看信,他说明情况,有机会一定带着莫小荷过去看看。

    “那就好。”

    莫小荷对张家印象太深,她难以忘记,真正意义上的洞房花烛,其实是在一个逼仄的小屋子里,可那晚,她真的觉得自己置身在五颜六色的花朵中,愉快得可以飞起来。

    次日一早,夫妻二人继续上路,到了颍川,就离大吴越来越近了。

    目测快走,颍川到边境城池五天,到大吴后,轻装上阵,三四天就能到镇上,休息两天后回村。

    “夫君,我看咱们就在镇上住两天,买一处院子。”

    这个是之前夫妻商量过的,两三天的时间,也能帮冯大春赁住一处院子,莫小荷对镇上并不太熟悉,她打算请表哥李河帮着打听一下。

    冯大春是个惜字如金的人,或许是之前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反被人反咬一口,他对人不是那么信任,但很多细节,展现他是个好人,人品绝对没问题。多个朋友多条路,能照应下,夫妻二人不会推脱。

    顾峥和冯大春脾气相投,偶尔会喝点酒,聊几句打猎的趣事。

    越往南边走,越顺利,一行八九天,马车终于进镇之后,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莫小荷在马车上,打开车窗,离开了半年多,再回来,有一种熟悉之感,街角的糕点铺子,是她经常光顾的,还有那制造赝品的书画铺子,不晓得什么缘故,已经改成了酒庄。

    “顾兄弟,原来大吴竟然是这样的。”

    冯大春左看右看,不同于大越厚重的建筑,大吴多了一种秀丽的美,街道上青砖混合着红砖,摆出各式的花样,女子们打着油纸伞,在雨中慢行,丝毫不显得焦急。屋檐两端高高翘起,墙壁上刻有壁画,淡妆浓抹,就好像一副山水画卷。

    “雨太大了,咱们先去我表哥那里歇一下。”

    打铁铺子很好找,莫小荷给了银子后,李河兑下铺子,换了牌匾,里面小院的破旧的房屋请人修补,又加了灶间,他晚上一直睡在后院。

    下雨天,门口无人,莫小荷让顾峥和冯大春把马车牵到后院,她打着伞,好不容易才在车上跳下来,顾峥要抱,她不肯,当着外人的面,还是挺难为情的。

    自己跳下来的结果是,裙角和鞋子上,溅得到处是水。

    “表哥,表哥,赶紧出来,也不看看谁回来了!”

    院中有马车进门,在铺子的李河就听到了响动,他撩开帘子,听到熟悉的声音,立刻眉眼含笑,“就知道是你这个小辣椒!我娘和秀儿时常念叨你,就怕你在京都那好地方不回来了!”

    也才不到一年时间,李河已经和原来差距太大,原来瘦得只剩下骨头架子了,精神萎靡,整日干活,营养又跟不上,被磋磨得不成人形,现在生意不错,当上掌柜的他,时常和人打交道,人也自信了些。

    李河一身短打衣衫,身上有了肉,看起来也是个俊朗的小伙子。莫小荷打量自家表哥,从精气神就能看出他日子过的不错,也就放下心来。

    “表哥,我大舅娘和表姐没进镇吗,大舅怎么样了?”

    莫小荷招呼顾峥和冯大春进屋,她也不客气,找了张椅子坐下,连珠炮似得发问,“还有外公外婆,怎么样了?身子骨还硬朗吗?”

    “你问题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之都好。”

    李河让铺子里的小伙计上了热茶,一副掌柜派头,招呼自家表妹。顾峥他认得,也听说过,和表妹小荷定了亲事,这长相差点,据说是救过莫家人的性命,他琢磨,男子最重要还是品行,只要品性过关,能吃苦,对莫小荷好,就别再纠结容貌,这东西都是爹娘给的,抗议也没用。

    “表哥,我娘寄过信,不知道家里人收到没有。”

    莫小荷拉着顾峥介绍,这是她夫君,二人在颍川就成亲了,以后就是亲人,要多走动。

    李河朝着顾峥点点头,又看向冯大春,示意莫小荷介绍下。

    “大春哥是从大越过来的,以后要在这边讨生活。”

    莫小荷没有说冯大春就是个车夫,她表明,算是朋友,请求表哥李河多少照应下,冯大春初来乍到,银钱不多,想找个便宜的小院子赁住。

    “这没问题。”

    李河对镇上熟悉,若是想要自己住一个院子,自由,就是价钱上贵一些,大杂院的一间房,要便宜多了,来大吴生活,买房置地,确实需要一笔银钱。

    “多谢。”

    冯大春站起身,拱了拱手,本来孤身一身,习惯了,突然有非亲非故的人一口答应要帮忙,他突然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最感谢的还是顾峥和莫小荷夫妻。但是他不会表达,只能把这份恩情放在心中。

    分别日子太久,莫小荷有太多话想问,李河看见她裙角湿了一块,道,“要不你去换一身衣裳去?”

    后院有一间房上锁,是给大舅娘和李秀留着的,二人有时间会来镇上卖家里的土特产或者荷包和络子,晚了不用着急往回赶,直接在镇上住一晚。

    “不用,喝点热茶,也不冷。”

    莫小荷摆摆手,打算不麻烦表哥,晚上和顾峥住客栈,她现在有迫切地想在镇上买院子的念头,不然以后晚了不想回村,总是住客栈,没归属感。

    “买院子?”

    李河摩挲着下巴,他以为是莫小荷自己心血来潮的决定,自家表妹没出嫁的时候被娇惯得不成样子,成亲后怎么也要有所收敛,他询问地看了顾峥一眼。

    “恩,有三间房就好,最好有小院,放置马车方便。”

    就夫妻二人住,家里没下人,屋子多也是空着,不如买个小院子住着,里面的家具摆设都不要,房子破旧一些也无妨,反正要修缮,只是一点,距离主街和集市要近些,这样出门买菜方便。

    “这倒是问对人了。”

    前几天听说街边有个屋子要出兑,原来住的是老两口,儿子在县里做生意,开始是个小货郎,后来发达了,要接二老过去享福,那个小院子就没用了。

    正好三间房,还有个西厢房做杂物间,在集市旁边的胡同,位置顶好的,屋子很新,去年才推倒重盖的,应该符合要求。


第149章 约定

    窗外,天色暗淡,雨越下越大,李河看天色,估计不会有生意上门,让伙计早早关上铺子,就当放半天假,让他们早点回家休息。

    “后院还有房,不介意就在这里歇下?”

    不像在镇上没亲戚,人回来了,怎么也不能去客栈,不然家人知道一定会骂他,李河抓了抓头,心里琢磨,听闻表妹莫小荷去了大越京都,这一趟肯定见了大世面,也不晓得会不会嫌弃。

    “表哥,那就叨扰了。”

    李河顾忌的问题,正是莫小荷心中所想,既然表哥主动提出来,她推拒的话,反倒显得见外。三人一路风尘仆仆,为了赶路,几乎不眠不休,好不容易到了镇上,算是到家了,这一放松,顿时有一种困顿感。

    “前两天我娘来过一趟,拿了不少家里种的菜,一会儿我去屠户家割一条肉,做几个拿手菜。”

    李河擦了擦手,雨天不方便出门,不然可以带三人到酒楼里摆一桌席面,接风洗尘。

    “随便做点什么就好。”

    莫小荷到打铁铺子大堂看了看,比原来扩大了,窗户上换了高丽纸,收拾得干净整洁,听说铺子生意也比从前好,李河做生意明码标价,慢慢得到了周围百姓的信任,这几个月,稳赚不赔。

    “表哥,赁屋子还挺着急的,如果有合适的,还是尽快定下来好。”

    莫小荷指的是冯大春的事,来到陌生的地方,总得有个落脚之处,这样才有归属感,她和顾峥买院子可以缓缓,左右是只要位置好,价钱公道,她这边可以马上定下来。

    “若是着急的话,咱们现在去看看?”

    镇上有几家赁屋子的,李河知道,不过都是附近村里人到镇上做工,一家几口,挤在一间房的大杂院里,比较乱套,据说挂在院子里的衣衫都会丢,几家相互怀疑,为此还动过手。

    找单独院落也有,价格上贵不少,一个人赁住奢侈了点,李河问冯大春的意思。

    “我是外来户,还是赁住单独的小院吧。”

    冯大春想了想,他手里有将近十几两银子,赁个院子,小一些的,还是没问题的,若是住大杂院,是非多,他又是外来户,独身一人,怕有麻烦事,到时候说不清楚。

    “事不宜迟,那咱们现在就出去看看吧。”

    李河拿了蓑衣斗笠,正好去屠户家割肉,要出兑的小院就在附近,老两口着急去县里,急着卖屋子,如果表妹看中,也算是解了老两口燃眉之急。

    顾峥站起身,外面雨太大,他想让自家娘子留下,可买院子必须要夫妻共同商议,他看了一眼她的裙角,“我扶你上马车。”

    虽然路程不远,大街上全是雨水,一路走过去,裙角湿润一大片,肯定会着凉。

    “好。”

    这下,莫小荷老实了,裙角和鞋子里都进了水,潮乎乎的特别难受,她想着先忍忍,等回来再换一套衣裙。

    下雨天,路上行人越来越少,青砖路面,被雨水洗涤得纤尘不染,李河和顾峥,冯大春坐在马车外,直奔集市旁边的胡同。

    因为相距不远,约莫一刻钟就到了。

    胡同不算太窄,能容纳一辆马车进入,老两口的院子也不是路边第一家,在中间地段,不吵闹。

    三间砖瓦房,墙上砖瓦拼成了菱形,屋檐上刻着花纹,门口还有几丛鲜花,市井间的雅致小院,很符合大吴人的审美。

    “这边都是家境殷实的小户人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两口隔壁,住着香油作坊的掌柜,偶尔会照顾下我生意。”

    买院子也要看邻居,若是遇见那等爱掐尖的,挑事的,太糟心,邻里之间和睦最好,这是李河的经验之谈。

    “恩,的确如此。”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距离太近,也没有太多隐私,晚上有点响动,一条胡同听得真切,千万别遇见半夜不睡吵架的,她之前只想怎么装饰新院子,倒是忘记这关键一点。

    老两口年纪不小,耳朵不太好使,又加上下雨,李河在外面叫门,等了好一会儿,才听见上房有响动。

    “谁啊?来了来了,轻点拍门啊!”

    院子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接着,一个胡子半白的老头打开门,见几个人在门外,还有一辆马车,愣住了,“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

    顺着门缝,莫小荷往里看,在院子一侧,设有低矮的西厢房,院内有一口水井,吃水方便,水井旁边还有个石台,可以洗衣裳,外面还有排水的沟渠。

    对小院的布置,她很满意,目前为止,只有她和夫君两个人,不用住太高大上的地方,有个温馨小家,也省得被别人惦记,以为他们夫妻是土财主。

    “老伯,听说你这院子出兑,所以咱们来看看。”

    李河说明来意,老伯心中一喜,他儿子那边着急让他去县里享福,好几进的大院子,还有人伺候,以后都不会回镇上,他想着屋子留着没用,就卖了换点银钱留着傍身。

    无奈镇上就这么大,想买的人压价,他们也不想卖得太亏,屋子都是刚盖好不久的,家具有一半是新的,有中人得知老两口的心态,一直想坑他们。

    “我先说好,少一百两,我不卖。”

    老伯没有马上让人进门,而是说了价钱,一百两,只是盖屋子的花费,如果不是着急,至少能卖一百二十两,他这院子有水井,光打井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这条胡同内,有水井的人家不多,还要到不远处统一打水。

    莫小荷看了一眼自家夫君,顾峥点点头,没错,虽然不在路边,不能做铺子,但是单看屋子,一百两不贵了。

    砖瓦房,宽敞明亮,下面还有地窖,关键是前后都有院子,种菜养鸡,不成问题,符合二人心中家的标准。

    “老伯,价格就定一百两,我们想进去看看,合适咱们就定下来。”

    莫小荷也觉得自己心急,反正不差钱,再者将来她是想在镇上开铺子,到时候找一处比较好的铺面,这个需要时机,慢慢碰。

    “唉,进来吧。”

    老伯叹口气,一百两对方没犹豫,一看就是识货的人,这屋子结实,用的是砖窑里最好的青砖,当时觉得自己住要用好的,也没想离开镇上。

    “屋子还有家具,这些都没啥用,当初也花了几两银子。”

    家具半新半旧,莫小荷看不上,不过既然对方要送,她也没推辞,至少比表哥那的好,她可以送人,然后自己找木匠打一套全新的。

    三间正房,只有老两口二人,只住在其中一间房,另外两间空着,放置杂物。灶间在西厢方面,单独设立的小间,以防止做饭的时候,屋子里烟熏火燎的。

    进门是一个堂屋,很标准的,可以放置八仙桌,老两口信佛,上面供奉了观音菩萨,摆设香案和供品,下方还有蒲团,早晚参拜。

    从屋外进门,带了一脚水,莫小荷有些不好意思,下雨天没办法,以后她要在门口放地垫,以防止下雨天踩得一脚泥。

    “没事,擦擦就干净了,进来看看吧。”

    老伯见他们没还价,似乎是真心实意,也就介绍了下屋子,还有前后院的构造。

    “夫君,你看如何?”

    莫小荷开始琢磨,买下院子后,怎么布置,地上要铺平了,铺上一层地板,柜子根据现代的样式打,墙壁上做好装饰,一间用作书房,她偶尔兴致来了作画用。

    “可以。”

    顾峥察觉到自家娘子很欢喜,就拍板定下,付了五两银子定金,约定明天去衙门办手续。

    从进门到出院子,最多一盏茶的工夫,李河反应不过来,心里琢磨,表妹似乎发达了,不然也不会这么草率,而她夫君,也太疼她了,无任何异议。

    “你们不再看看了?万一有别的好院子咋办啊,定金给的这么着急。”

    李河终于反应过来,瞠目结舌,他想教训自家表妹几句,发现她都是成亲的人,他没立场。

    “表哥,镇上的屋子,基本是知根知底的,只要不是凶宅,别的都不是问题。”

    因做过建筑方面的设计,莫小荷略懂一些,她看屋子地基很牢靠,窗明几净,和她设想中的新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才急于定下来。

    “好吧,反正一百两,也买不到更好的。”

    李河无奈地点点头,之前中人给八十两银子,老两口把人撵出去了,宁可留着屋子落灰也不卖,这几天软和了态度,不然少于一百二十两免谈。

    “表哥,你看屋子里的家具你用得上不?”

    老两口的几口柜子和桌椅还不错,只是颜色太暗沉,也不配套,没有朝气,莫小荷更喜欢原木色,她可以设计出温馨的风格。

    “家具有些是新的,也不要了吗?”

    李河揉了揉额角,以前就知道这个表妹心高气傲,嫁人之后,不但没有收敛,好像比原来还严重,他同情地看了顾峥一眼,心想,有这么任性的娘子,顾峥的日子可能很不好过。


第150章 开不了口

    在李河眼里,不管莫家后台多强大,背景有多深厚,表妹莫小荷是个出嫁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了顾峥这样的猎户,注定过不了奴仆成群的少奶奶生活。

    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都用银子,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在镇上买一处好点的结实屋子也不错,毕竟听说猎户住在大山中,与世隔绝的,亲戚之间的走动不方便。

    “小荷,你是成亲的人了,以后得操持家务,过日子可不讲究浪费。”

    李河忍了又忍,最后没忍住,还得念叨几句,恶人由他来做,而且他也看出来了,表妹的夫君是个锯嘴的葫芦,不爱说话,对她疼宠得很,肯定不会有半点意见。

    “你那柜子都是顶好的木料,你若不喜欢颜色,找木匠把外皮抛光,重新上色,这样能省不少银子。”

    不多说,几两银子肯定省下了,村里人一家几口,一年的嚼用也就这么多,能省下来的,为啥要做冤大头呢?

    莫小荷被表哥说得有点晕,就好像孙悟空被念了紧箍咒,她第一次正视自家表哥,还真是个过日子的人。道理没错,可问题是她给商队的人工钱都不止这个数,为啥要亏待自己啊?她不差钱!

    李河只了解莫家的背景,却不知道顾峥身世复杂,难免考虑多些。

    顾峥见自家娘子晕头转向,心中好笑,原来克星在这里,他赶紧解围,“我早年走镖,也赚得一些银两,小荷不喜欢旧家具,就打新的吧。”

    左右也没多少银子,屋子以后自己住着,必须要舒适,就按照莫小荷的意思来。

    “好吧,算我多此一举了。”

    李河翻了个白眼,揉了揉额角,就知道会这样,不过,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以前一直为莫小荷的性子担忧,怕她真给员外鳏夫做续弦,也怕她给县令之子做小妾,好在表妹及时醒悟,找了个如意郎君。

    “哎呀表哥,这次走货也赚了点银钱,肯定够生活的。”

    李家人不贪婪,李河说这些真心实意,莫小荷有了银子,也不想自己独子享受,会适当帮扶家大舅一家,还有外公外婆,待她是极好的,都不能落下。

    院子定下后,马车又过了两条街,李河下马车,去屠户家敲门,不仅割了一大条五花肉,还拎出来小半扇的排骨。

    这年头,人人肚子里缺油水,排骨的价钱要比五花肉一斤便宜两三文,即便是这样,也没人买,一斤排骨,到嘴里的肉还不够塞牙缝,李河记得自家表妹娇气,偏生爱啃骨头,以前他就打趣过,说莫小荷上辈子是小狗托生。

    “刚和屠户打听过,正好这边有个小院子,一户人家隔出来的,大春兄弟,你看成不?”

    那户人家也是一对老夫妻,原本住着三间屋子,带一个小院,老太太身体弱,常年卧病在床,还要喝汤药,二老没有太多进项,就想着中间隔出来一道围墙,分成两户,另个院子租出去。

    打算赁出去的屋子是个套间,临时搭建个茅草顶的灶间,一个月二百文,只比大杂院贵了几十文,却有独立空间,冯大春这种不拖家带口的住,刚刚好。

    “行。”

    冯大春不想叨扰李河,他琢磨最近几天去客栈睡通铺,没成想这么快,赁院子的事就有了消息,价钱比他想的要便宜多了。

    听说回去路上正好路过,几人就去看了一眼。

    屋子有点破旧,上面瓦片碎了两块,大雨天,屋内角落有一处漏雨,正用桶子接着雨水,其余看还不错,小院也够大,冯大春当即拍板,交了一年的租金,可把老两口乐坏了。

    “价钱公道,瓦片等天晴换几片新的就好。”

    冯大春有一套行头,床单被褥齐全,屋内有桌椅板凳,不缺什么,如果想要自己过日子,只要买些米面,生火做饭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