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绮丽江山_华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流民才会那么的多,街头才会这么乱。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拓跋焘问道:“哦?河南王府为什么不再放粮赈灾了?”

    掌柜的环顾四周,轻声对他们说道:“我悄悄告诉两位,两位不要对别人说。河南王府不再开仓放粮,是因为河南王……被人杀害了。”

    “什么?”听了他的话,拓跋焘脸色大变,颤声问道:“我四……那河南王好端端的,怎么会被人谋害?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他见掌柜有些犹豫,掏出一锭银子塞在掌柜手里。

    那掌柜接了,细细地解释道:“本来这是机密,我正好有个女婿在河南王府当差,知道里面的细枝末节。据他说,是在河南王寿辰过后,魏宋两国停战和谈完毕。宾客离开的那天夜里,河南王在自己寝室中,被凶手利刃封喉,当场毙命。凶手武艺奇高,而且极其狡猾,作得天衣无缝。

    听我女婿说,不单是河南王,三王阳平王是在去年离世的。两位亲王死因都很离奇,且正当盛年薨逝。还有五王河间王,六王长乐王更是未及弱冠即殒命。过去,鲜卑族传位是兄终弟及的为多。依照惯例,各亲王和皇长子一样本都是皇位的继承人,结果却接二连三的英年早逝。客官,您不觉得这其中十分蹊跷吗?”

    拓跋焘听了,他的剑眉凝成一个川字,轻声问道:“掌柜的,你的意思是指……有人蓄意谋害大魏皇室宗亲?”

    “客官,不是我危言耸听。我还听说,当年先帝爷道武帝喜欢服五石散。这五石散人人都服用的,但不知怎么回事,先帝爷服了以后,就病得十分古怪。喜欢滥杀无辜,导致众叛亲离,朝政动荡。最后,一代英主却落了个被自己的次子清河王杀害的结局。直到当今的圣上登基,平定宫变,稳定了朝政。中原动荡多年,好不容易经两代魏主经营,局面才算安定下来。不要又出什么乱子才好啊,我们老百姓是再也经受不起啰。”说罢,那掌柜连连摇头叹息。

    绮云和拓跋焘对视一眼,见他眼中深深的忧虑,绮云伸出手去,紧紧握住他的手,暗想:大魏的皇室继承人大多短命而亡,如果是被人谋害的,却无踪迹可寻,那下手之人真真是万分可怖。如果,真的有个庞大的组织觊觎大魏皇室,那凶手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思及此处,绮云心底一阵悚然。

    回白云山的路上,绮云见拓跋焘一路沉默不语,眉头紧锁,温言宽慰道:“佛狸,河南王府虽然出了事,但圣上必定遣人前来主持河南大局,你不要过于忧心。如果,佛狸你放心不下,云儿陪你回转洛阳去。”

    “云儿说得是,我们收拾好竹屋的一切,回去看看。”拓跋焘挤出一丝微笑,“云儿,委屈你了。”

    到了岔路口,绮云停下脚步道:“佛狸,我们从嵩县换了这些东西回来。既然我们要走,不如我将这些米面,送给张大婶他们。佛狸,你直接回竹屋收拾吧。等我回来,我们就即刻出发。”

    拓跋焘知道绮云心意,便不推辞,让绮云送了东西,快去快回。

 第091章 相知难守

    绮云走在回竹屋的山路,察觉与平日不同。四周静悄悄的,不再有鸟鸣声,远远见披甲卫兵把竹屋给围了。绮云心中一凛,细看之下,见他们是大魏泰平王府的卫兵,心中才暗松了口气。

    该来的终于来了,此刻佛狸在屋子里么?绮云心里想着,飞身轻盈地掠过了湖面,到了竹屋的窗后,侧身贴着。

    因为隔得近,里面的话音清晰传来,只听得拓跋焘淡淡地说道:“崔司徒,你们找到这里来了。”

    来人竟是司徒白马公崔浩,只听见崔浩说道:“老臣给殿下请安,老臣来晚了。那日听说殿下在嵩县一带失去踪影,皇上震怒,训斥袁公公。派老臣前来查探,几经寻访,才找到这里。殿下若无恙,现就起驾,随老臣回京吧。”

    拓跋焘说道:“等等。本王曾听说袁公公来洛阳,是要来宣父的旨意,赐婚于我。本王想知道,父皇赐婚于本王的,是谁家的女儿?”

    崔浩答道:“皇上为殿下赐婚的,自然是贺光的独生女儿,贺思凝。”

    “那如果,本王要自己选呢?”拓跋焘声音冷意中透着坚决。

    “原来殿下是因为此事,离开河南王府而涉险的。”崔浩问道,“那老臣请问殿下,您意属谁呢?不知殿下看中大魏的哪一家女儿?”

    拓跋焘沉默不语。崔浩叹道:“是不是这几个月以来,日日伴在您身边的黄龙国灼华郡主?”

    “崔司徒,你已经知道了?”拓跋焘有些惊异,转瞬坚定地说道:“既然你们都知道了,那本王就告诉你,我要带她回平城,做我的王妃。”

    “殿下,不可!”崔浩急忙说道:“殿下隐居山谷多日,恐怕现在还不知道吧?洛阳和平城都出大事了!”他的声音听上去颇为焦灼。

    “何事?”随着一个陶杯打翻在地的声音,拓跋焘急声喝问,“洛阳出了事,本王已经知晓了。那平城又是什么事?难道是父皇?他……”

    崔浩忙道:“河南王已被人暗杀,皇上倒是没有贼人敢暗害他。只是,皇上南征刘宋归来,旧疾复发,龙体欠安,让人忧心哪!老臣临走之时,特地询问过御医,就算皇上好好的调养,恐怕也只能拖上……半年的时日了。”

    “嘭”的一声,拓跋焘跌坐在椅上。过了半晌,听他颤声问道:“父皇……他居然旧疾复发?在洛阳时,我听到袁公公对四皇叔说,父皇的龙体康健得很。”

    “皇上的龙体,那是关系到大魏江山社稷的大事,袁公公能随便泄漏吗?即便是对河南王,也一样要守口如瓶。说道河南王,可怜他不到而立之年,便离开人世了。殿下,你四皇叔薨逝,你的父皇病重。此刻,您不打算回平城,主持大局吗?”说完,崔浩隐隐有悲泣之声。

    拓跋焘朗声应道:“崔司徒,如今大魏拓跋氏皇室大厦将倾。临危受命,匡扶大魏,本王身为皇长子,义不容辞!只是……此次回平城,本王要带上绮云,和我一起走。”

    “殿下,”一阵衣服颤动的簌簌声响,崔浩跪倒在地,颤颤巍巍地说道:“灼华郡主是黄龙国中山王之女。此刻,尚不知道是敌是友啊。”

    “绮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清楚,我信她。”拓跋焘朗朗作答,字字如珠,传入绮云的耳中。

    崔浩连连叩首,颤声禀道:“可是,黄龙国是我大魏的敌国啊!几年前,皇上曾经派使臣出使黄龙国,意图两国修好,可是那小小的黄龙国竟然不把大魏放在眼里,他们国主冯跋居然把使臣羞辱一番,并投入牢狱。

    况且,他们长期与柔然修好,与刘宋也极为友好,形成了对我大魏的包围态势。在这非常时刻,如果您欲娶敌国的郡主为王妃,岂不是……要寒了满朝文武的心吗?大魏君臣若离心离德,接下来会怎么样……殿下心里应该清楚啊!”

    拓跋焘听到这里,来回踱步,沉默不语。

    崔浩见他不语,又劝道:“殿下不娶贺光之女,要带灼华郡主回去。不遵皇上的旨意,这是要伤了皇上的心哪!皇上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拟定了封您为皇太子的旨意,并且用心为您挑选了包括老臣在内的六位辅政大臣。只等殿下您一回平城,就行册封大典。

    老臣记得,您出生时,先帝爷见了您,连连称奇,大赞殿下体貌瑰奇。说他日能光大先帝伟业的人,一定是您了。殿下,您莫要辜负先帝和皇上一番苦心啊!请殿下三思……”

    绮云知道,崔浩口中的先帝是指大魏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拓跋珪十六岁时,创立大魏,消灭赫连勃勃父亲一族,是赫连氏最为恐惧的敌人。拓跋珪视拓跋焘为继承魏国大业的最佳人选,拓跋焘必成大器。大魏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可是暗潮汹涌,一旦皇位虚空,中原必将重陷战乱。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有像贺思凝那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他,她的良家身世和贤淑品格能协助他振兴大魏,一统天下。可是自己舍得拓跋焘弃自己而去吗?如若不舍,能继续留拓跋焘在自己身边吗?那也是……万万不成的。

    绮云悄然立在窗后,心中柔肠百转,阵阵酸痛袭来。不知不觉,脸上濡湿一片,泪如雨下。

    半天,听到拓跋焘艰涩地说道:“好吧,崔司徒,本王随你回去,你在外面等候吧。我等绮云回来,和她告别之后,即刻启程回平城便是……”

    “是,殿下英明,老臣告退。”崔浩磕了一个头,起身出了竹屋。

    绮云微微地侧了身,从窗户缝隙中往屋内望去。只见拓跋焘正细细地打量着竹屋内的每一样东西,修长的手指缓缓抚过陶罐,拂过雏菊的花瓣,目光痴迷,似乎要刻在心上,喃喃自语:“云儿,我要走了……请原谅我。这里的一切,我舍不得……”

    昔日二人在潭水边一起用粘土制作陶罐的情景,历历在目。他的话,绮云听在耳中,泪意更是汹涌而来,难以自持。

    一个徘徊在屋内,一个悄立在窗外。双眸视不见,心中两牵绊。

    一刻钟时间过去了,一个时辰过了,两个时辰……

    崔浩终忍不住,进来劝慰道:“殿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早点启程吧。眼见山中风云变幻,天色好像要下雨了。恐怕山路崎岖,行走不便。”

    拓跋焘长叹一声道:“崔司徒,走吧。”

    一行人离了竹屋,走在山路上,渐行渐远,回头看去,竹屋也只剩了一片模糊的绿影。此时,山雨飘落,淅淅沥沥。

    倏然,从竹屋方向传来了一缕笛声,夹杂在雨声中,似在为他送行。拓跋焘闻声,转过身去,见竹屋前一个白色的俏丽身影,手握横笛,风吹起她的衣衫,似要乘风而去。他痴痴地望着,希望时间停在这一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他也情愿。

    笛音轻扬凄清,脉脉一线,不绝如缕。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拓跋焘想起她对自己说过,“如果若有一天,你弃我而去,我就吹奏这首曲子给你送行。”想到此处,心如刀割生生的疼。

    笛音曲子中的“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还未吹奏,却不想笛音忽一转,由哀怨悲伤的曲调转为缠绵婉转的。拓跋焘不用细听,便也知道绮云那首《有所思》尚未吹完,却转成了缠绵悱恻的《长相知》。

    她终是不忍心责怪怨恨我。云儿聪明智慧,自然懂得我心中的千般无奈,万般不舍。只是,从今往后,她再也不属于我了吗?从此,再见便是陌路,我和她终是情深缘浅吗?

    念及此处,拓跋焘脸上一片水泽,不知是雨水还是其他,模糊了他的双眼。

 第092章 山中雅客

    前几天下过雨,白云山中白云悠悠,空气清新怡人。

    中兵参军朱容子领了众人,穿过一个云雾缭绕的峡谷。忽然众人眼前一亮,只见眼前豁然开朗,葱葱绿林深处,山涧流泉之间有一座小竹屋。

    “居于远山静水,这真是好个隐世的所在。不愧为人间仙境,又恰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刘义隆对身边的孔宁子说道,声音清雅如山泉淙淙。

    孔宁子看了一眼他的主子,只见宜都王刘义隆身穿青竹暗纹的月白长衫,在一片绿海中越发显得潇洒飘逸,清贵优雅。只是他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主子对回家并不是归心似箭,而是逗留在大魏河南境内数月不归。今日带了他们这些侍从,一起前往嵩县白云山腹地而来,是来看风景的吗?

    刘义隆走近那座竹屋,见前面空地上扎着篱笆,围着些小鸡小鸭正在叽叽喳喳四处啄食,给寂寞的山水增添了不少生气。心中一阵欣喜,义隆示意随侍的众人在屋前空地等候。朱容子欲上前护卫,他摆手止住,一个人缓缓上前,“吱”的一声轻轻地推开了竹门。

    “云儿,”一声低唤,竹屋内正垂首低头的绮云听了声音,缓缓回过头去,满脸的不敢置信。只见门口背光站了一个人,一时看不清他的模样,只觉得他身姿挺直高拔。绮云放下手中的竹雕和刻刀,站起身来,心情激荡,喃喃说道:“是佛狸么?你回来了?”

    刘义隆看着眼前的人儿泪眼婆娑,温雅地笑道:“云儿,见到我,高兴成这样?”他的眼神温暖如煦日,却又高洁如清莲。

    绮云听了,挤出一丝笑来,“义隆哥哥,我没有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我……心里高兴得紧。只是,你……为什么会到白云山来?”

    刘义隆说道:“那天,在河南王寿宴上,我见领舞的女子十二分的眼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你。本来,我也要回建康的,可又听说你在嵩县一带失踪了,心里为你担心,所以推延了回江南的日子,寻访到这里,试着能不能找到你。好在老天不负我的一番苦心,终究还是让我找到了你。云儿……你在这儿过得好么?”

    绮云微微抬首,“嗯,还好。这里很清静,我很喜欢。”

    刘义隆在竹屋四处打量了一下,“可是,好像只有你一个人,在这里形单影只,孤单无依,万一有什么事,岂不是连个照应也没有?云儿,不如你跟我一起到建康去。成日里,长姐和我们提起,当时云儿跟在她身后做女红,怎样怎样。还有……义真,他也很想你。当年,他甚至劝请父皇发兵,讨伐夏国,将你救出。两年多来,我们心里都惦念牵挂着你。”

    绮云心头微震,“多谢你的一番好意。只是我一个黄龙国的郡主,跟了你前去建康,又算是怎么回事呢?”对自己又要寄人篱下,心中不由迷惘。

    “你自小在建康长大,那里也算是你的家,”刘义隆白皙的手抚上她的肩,温柔清澈的眼定定地看着她,“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绮云心里微动,天下之大,却似乎没有我的容身之地。白云山虽是人间仙境,但一个人孤零零的,终是了无生趣。不如,随义隆哥哥去了建康,那里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物,也许能帮助我忘记这里的一切。

    “好吧。”绮云叹了一口气,“义隆哥哥,我一个人在这里也着实无趣的很,我随你一起去建康吧。只是一路上要劳烦叨扰你了,你莫要嫌我烦。秦淮河,乌衣巷。我离了那里有两年多了,不知是否还是那样的繁华似锦。”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你和我一起去,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嫌烦呢?你我之间,还需这么客气吗?”义隆温言说道。

    “义隆,等我还有一件事情尚未完成,你等得及吗?”

    “云儿,你去做吧。不管多久,我都等得。”

    绮云重新坐在桌前,手握刻刀,低头雕琢起来。刘义隆凑近细看,原来她用一些青翠竹片,刻了一组竹雕。

    绮云熟稔而机械地雕刻着,把这里白云山竹屋中的一切都刻在竹片上,夜半卧看牛郎织女星的两个人儿也刻上了。刻完了,便也了去心事。从此以后,这里的一切化为浮云,莫要惦念。末了,绮云拿起清漆,轻轻涂着,每一下的动作都缓慢细致,仿佛在雕琢打磨着世间最珍贵的玉石。

    许久,绮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竹雕,把它轻轻放在桌上,细细打量看了竹屋内的一切,并不带走一件。终长吁了一口气,说道:“义隆哥哥,我们走吧。”

    义隆携了她出了竹屋,众随从见了她心里无不惊异,原来宜都王不辞辛苦,来找寻的居然是失踪已久的灼华郡主,但没有一个人敢议论问询,只在一旁恭恭敬敬地侍立着。

    义隆把她安置在自己的马车上,略一思量,招呼朱容子过来,命他拿了个信封过来。义隆带他一人回到竹屋内,伏案模仿绮云的字迹,在信封上写上了“泰平王亲启,绮云敬上”一行字。

    拿起桌上的竹雕,义隆叮嘱道:“买一个上好的檀木箱,把这个竹雕放入箱中,和这个信封一起,让人送给大魏的泰平王。记住,既要让他亲自收下,但你又不可露面。明白了吗?”

    “是,属下明白。属下即刻就去办。”朱容子抱拳作揖,大步离去。

    掀开帘子,进了马车。义隆坐在绮云的身畔,看她神情恹恹的,温雅地笑道:“云儿,在这白云山中,没有什么好吃好喝的,看把你折磨成这样。云儿,和两年前相比,你消瘦了好多了呢,下巴都变成尖尖的了。”

    绮云勉强笑道:“谁说我瘦了,原来的我下巴圆圆的,那时年纪还小。如今长大了,自然就变尖了,不是瓜子脸更好看的吗?”

    “我还是觉得你脸圆圆的好看,健康红润。现在脸色有些苍白,没有血色。等回了建康,去秦淮河两边的街市大快朵颐,把在山中清减的全部补回来。”

    义隆见她有些萎靡,拍着肩膀,劝道:“困倦了,就打个盹吧。云儿,义隆哥哥的肩膀借你用一下。”

    “义隆哥哥疼我,那我就不客气了。”绮云疲惫地靠在他的肩膀,缓缓地闭上了眼。

 第093章 佛狸大婚

    八月初八,平城内务府豫行钦天监订的黄道吉日。太极殿前,明元帝面南而坐,新任中常侍袁辰近身服侍着明元帝。内务府大臣引皇太子拓跋焘和夫人贺思凝前来。拓跋焘头戴金冠,身穿金丝龙纹红锦袍服,腰束玉带。大魏礼服保留了鲜卑族狩猎骑射的习惯,窄袖掐腰,愈发显得他蜂腰猿臂,长身玉立。

    他牵着同样身穿大红吉服的新娘,面北而跪。婚礼不仅按鲜卑族传统,而且请了崔浩拟定了汉人婚礼习俗。几个反对明元帝汉化的大臣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脸色有些愤愤。

    赞礼大臣西面立,口称:“贺家之女端庄淑雅,实为皇太子之良配。今以贺氏之女作配与皇太子拓跋焘为良娣。” 拓跋焘对明元帝行三跪九叩头礼,贺思凝则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行完汉人婚礼习俗,行鲜卑族婚礼仪式,宫侍把手上端着的盘子呈给明元帝,他拿起上面缠着红绸的小弓箭,赐福新人,祝福新人来年生个威武的小骑士。另一个盘子上放了一个碗,里面盛放了盐,明元帝手沾了少许盐,抹在新人的唇上,预示着新人同心,甘苦与共。

    礼毕,明元帝又招手让拓跋焘和贺思凝走上近前。拓跋焘走上前,长跪在明元帝脚下,仰头看他。他见明元帝面色苍白,似有病容,但勉力支持,脸上也洋溢着喜气。而明元帝见拓跋焘眉目俊朗,雄姿英发,不禁心中暗叹,年轻真好。朕却韶华已逝,好在佛狸成长了,能为大魏撑起天下了。

    明元帝微颤着手,摸了摸拓跋焘的脸庞,颌首微笑道:“拓跋焘,你长大了。之前,你已经加冕为皇太子,今日又是你大婚的日子,真是双喜临门。自今日起,朕就把大魏的天下交给你了,大魏的军政事务一并交于你裁夺。拓跋焘,你务必要将先帝道武帝创立的大魏江山永固,代代相传。”说罢,从中常侍袁辰手中拿过国玺,递给拓跋焘。

    拓跋焘叩头领旨,“儿臣拓跋焘谨遵父皇旨意。”伸出双手,接过国玺,双目含泪,再次叩首。从容起身,面色肃然,转身面向群臣,单手高举国玺。

    底下的大臣见了,皆跪下叩首,口称:“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夜晚,东宫张灯结彩,灯火辉映,香烟缭绕,鼓乐声喧,真是说不尽的富贵风流,道不完的吉祥如意。从远处望去,似山谷中开了艳丽的红花。

    拓跋焘静静站在湖边,负手而立,看着湖中的残荷。鼓乐声近了,更近了。宗爱立于拓跋焘身后不敢催促,婚礼内侍跪在拓跋焘身前,不敢出声,心里却是急得发慌,只能大着胆子偷偷抬头瞄着宗爱,宗爱轻轻摇头,又等了一会,宗爱上前,嘴里发出轻不可闻的声音:“殿下,时辰不早了,莫让大臣们等急了。”

    拓跋焘淡淡说道:“把残败的荷花移走,种上些睡莲。秋天将近了,在宫里多种一些菊花。”说完,抬腿疾步而去了。

    内侍们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连声应下,擦了一把汗紧紧跟在身后。

    大魏皇室宗亲人丁单薄,明元帝龙体欠安,恰逢难得的喜事,下旨让大臣们五品以上都可携眷入宫,使得今夜的东宫着实热闹。

    拓跋焘含笑面对众人的朝贺。拓跋齐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上前贺道:“恭祝太子喜得佳偶,贺小姐贤惠淑德貌美无双,与太子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一旁的崔浩听了,手捋美须,呵呵笑道:“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边上的人听了皆点头称是,笑声连连。

    拓跋焘听了这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心中蓦地一滞,不可抑制地痛楚起来,脸上只挂着浅笑,应付着不断上前来敬酒的宾客。大家知道皇太子的酒量是极好的,他虽然年轻,但素来端严持重,颇有威仪,那些个文臣武将们在他面前也不敢过于放肆。

    酒过三巡后,大臣们非常体谅地笑道:“皇太子殿下的礼,臣下都心领了。洞房花烛,良宵苦短,别让新人等急了。”

    拓跋焘顺水推舟,微笑着四下里团团作了一揖,让宫侍们好生伺候着,告辞而去。

    园子里一片寂静,夜风徐徐,四处花香满溢,鸟鸣虫唧。拓跋焘听在耳畔,更感觉心底丝丝凉意。

    白日的繁琐礼节之后,拓跋焘觉得自己有些疲累,心里奇怪即使面对柔然骑兵,也没有这么疲累,难道自己是真的醉了不成?

    站在园子里良久,直至夜深了,拓跋焘才慢慢向喜房走去,步履有些虚浮,他的头脑却是清明一片。站在喜房的门口,拓跋焘闭了闭眼,双手握了握拳,又缓缓放开,掌心留下了几个深深的月牙痕迹。又静默良久,方才伸手推门进去。

    他屏退了左右,慢慢地走近自己的新娘,平城第一美女贺思凝。目光触到她身上的大红嫁衣,拓跋焘更觉心头刺痛,心头掠过另一个身影。

    贺思凝看到一双描金乌靴向自己走来,一颗心竟急跳起来。原本以为自己是明元帝钦定的太子妃,但后来不知何故,自己只是封为夫人。当然,东宫并没有立太子妃,自己是他唯一的良娣。以后会不会是他唯一的良人呢?谁知道呢?他以后是皇上,三千佳丽,争奇斗妍。能够陪伴在他的左右,就是此生最大的幸福。思及此处,她羞红了脸庞,低垂着头,闭上了眼睛。

    拓跋焘伸了伸手,却又收回。他默默瞧了一会静坐着的贺思凝,终于伸出手去轻轻揭开盖头,红缎似水般滑下。思凝的脸掩藏在凤冠的流苏后面,拓跋焘有些不耐,伸出手抬起了她的脸。思凝慢慢睁开了眼,温婉绝美,双眸似水。轻轻取下了她的凤冠,摘下束发的金簪,乌黑柔亮的长发落在他的手上。他绕起一缕秀发,手指尖传来丝绸般的触感。拓跋焘轻抚她的脸,心中暗自叹息一声,思凝的眼睫微微地颤动。

    拓跋焘犹豫迟疑了片刻,终缓缓地垂下手,转身走出了卧房,走至外间的软榻上歇下了。

    堂前的双烛高照,映着大红的双喜,把屋子照得有如白昼。红烛的火苗起起伏伏,忽明忽暗,烛泪成行地掉落下来,一如思凝此刻的心情。

 第094章 竹雕传情

    第二日,拓跋焘一如往常,起个大早,洗漱完毕后,早早地到太极殿看奏折。

    明元帝拓跋嗣派遣崔浩举册书祭告宗庙,任命拓跋焘留居正殿,摄理朝廷的所有政务。并传下旨意,皇太子既长且贤,是天命储君。命司徒白马公崔浩等六人为左辅右弼,尽心辅助皇太子,百官各司其职,听从政令。君臣一心,助大魏江山永固,早日一统天下。

    明元帝不再居太极殿,而是避居西宫,但时不时地悄悄来到太极殿,暗中观察他们,察看拓跋焘和辅臣是如何裁断政事的。

    一开始,有的大臣涌到西宫,上奏明元帝,陈奏疑难问题。明元帝则避而不见,只是让中常侍居中传谕:“你们上奏的政事,朕不知道。太子聪明果敢,见识深远。凡是有疑难之处,去让你们的太子决断吧!”

    一日下来,日头偏西,拓跋焘处理完朝政,才回到东宫,不顾身上疲累,吩咐内侍,准备移居太极殿。却不料,侍卫长豆代田匆匆前来报告,“太子殿下,门口有一个年轻人,看他衣着似身份不凡。他声称,携有重要礼物,恭贺泰平王婚礼。殿下是见,还是不见?”

    “年轻人?”拓跋焘心里一动,“让他进来见本宫。”

    不一会儿,侍卫领了一名少年前来,他手捧一个檀木箱,价值不菲。拓跋焘细看那少年身穿上乘丝质锦袍,但他神情紧张畏缩,进了东宫,眼睛偷偷地左顾右盼,身子微微发抖,似是没有见过此等世面。他的气质神态与身上的锦袍极为不相称,似偷来的一件衣服。

    拓跋焘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只是叫他递上箱子。见箱子上了一把锁,向他伸手,低声命道:“钥匙拿来,不然本宫如何打开这个箱子?”

    那少年身子微微一颤,颤着手双手递上一个腊封的信封。拓跋焘手接过信封,瞳孔一缩,只见信封写着“泰平王亲启,绮云敬上”,字体娟秀端正,正是绮云的字迹。他的手微微发颤,声音尽可能柔和地问那少年:“是谁,让你把这个箱子交给我的?”

    少年看他衣饰华贵,绯红的锦衣貂毛滚边,前襟处金线绣了五爪龙纹,气势凛然。知道他就是自己要找的泰平王殿下,颤着声音回道:“我也不认识他,只知道是一个年轻男子交给我的。”

    “年轻男子?”拓跋焘心跳得更厉害了,“他长得什么样子?”

    那少年一时有些茫然,不知该如何描述托他办事的人的样貌。心中有些后悔不该贪图他的一锭银子,万一不小心有些不妥,弄不好脑袋要掉了。过了片刻,那少年方才呐呐开口道:“瞧他的样子,身材应该算是高大魁梧的。”指着拓跋焘身边侍立的侍卫长豆代田道:“身形长得和他有些想象。”

    拓跋焘方知不是绮云本人,但信封上的字却和绮云的一模一样,心中有些讶异。打开了信封,只见里面放了一把钥匙,是打开檀木箱的钥匙。拓跋焘面色和悦地问他:“你知道,这儿是什么地方吗?”

    那少年听了,心中暗道不妙,慌忙跪下,“小人知道。”

    “那你还敢来?” 拓跋焘声音一转,冷声喝道:“你赶快把从你遇到给你箱子的那人开始,一五一十地给本宫说清楚,不许有半句虚言。否则,摸摸你的脖子上,看长了几个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