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门娇医-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逸风这最后一句话,调侃的意味,霍霆如何听不出来,所以他忍不住笑骂一声说道:

    “去去去,赶紧带着你的西征军继续赶路去,十万张嘴,你也真敢说,我就算将黑甲铁骑的粮草全让出来,也不够你这十万人挥霍的啊。逸风这件事情我做主了,就按你说的办,父亲那边我知道他对你充满了警惕,但此事我会同他讲明的,绝不给你带来麻烦,这一点你就放心好了。”

    该说的事情也都讲完了,常逸风不禁洒脱的一抱拳,告辞说道:

    “既如此,我这就返回西征军大营了,稍作整顿就要拔营西征了,霍大哥这一别在见不知何年何月,你务必珍重,咱们兄弟后会有期。”

    唐宛,常逸风这边,事情尘埃落定,众人纷纷道别,虽难掩伤感,但到底大伙心里都是松了口气的,连日的紧张焦虑感,全都一扫而空。

    但是若他们知道,本该化为一具焦尸的霍统,此刻就置身在平州城外的山顶上,并且俯视着下方,西征军的大营,这种轻松感怕是瞬间就要烟消云散了,毕竟属于他们的周旋,显然还没结束,不过是又一轮新的开始罢了。

正文 第170章:四喜回归

    不单单是霍统没死,就连媚姬,也从密林里探出身影,并且轻咳间有些虚弱的说道:

    “我说霍大都统,你这招金蝉脱壳,竟然真将唐宛,常逸风那群人给蒙骗过去了。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做,毕竟从今往后,你就是个死人了,霍家是再也回不去了。”

    正凝视着西征军大营的霍统,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冷冷的说道:

    “媚姬我最后在提醒你一次,这世上在无霍统,只有狄奴人苍狼,你若在叫错一次,别怪我割了你的舌头。”

    霍统的声音虽然很平静,可怎奈媚姬的心里,却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丝毫不觉得对方是在开玩笑。

    “苍狼你何必这般凶巴巴的对人家,毕竟咱们的关系可是极为亲密的,我也算是你的女人。说到底你就真的如此痛恨,霍家的这层身份吗,毕竟做个卫国人,还是个家世显赫的霍家子弟,你何苦要当什么狄奴人呢。”

    闻听这话,霍统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接着淡淡的说道:

    “媚姬我的感受,你应该是最清楚的才对,你的生母不也是卫国嫁到乌孙的公主,后来却被狄奴上任可汗夺了身体,而后又生下来你。其实这般说起来,你也算半个卫国人,应该痛恨的是狄奴一族才对。但你却选择为狄奴王室效力,并且对孟古可汗忠心耿耿,你又是为了什么。”

    素日里妩媚动人,天生尤物的媚姬,在听见霍统这话后,眼中忽然闪过一缕杀机。

    霍统由始至终都没回头,可他似乎全然能感觉到,媚姬此刻的心境,因此就见他接着刚刚的话又说道: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犯忌讳,不愿被人提及的事情。所以媚姬希望你被在触碰我的底线。”

    这一次媚姬守住笑容,好半响没在言语,眼瞧霍统要离开,她才不禁焦急的说道:

    “你还没告诉我,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血煞行动在平州城,显然是进行不下去,可孟古汗王交代了,务必叫我们争取一切可能,遏制住西征军前行的步伐。柳州平州接连失利,若在不做点什么,不单单是我,就连苍狼你也无法在主上面前交差了吧。”

    苍狼闻听这话,脚步微微顿了下说道:

    “之前在柳州时,我曾套过常逸风的话,他说了西征军会走连雾城那条路,而我会给那边的黑寡妇书信一封,有她在定能拖延住西征军的脚步,毕竟她的本事,你我是都知道的。”

    媚姬闻听这话,眼睛瞬间就亮了,并且心灾乐祸的说道:

    “黑寡妇这个老女人,我虽然不喜欢她,彼此也多有不睦,但不得不说,她在连雾城经营这么多年,本身还是有些本事的。若是常逸风,唐宛她们,和这只毒蜘蛛对在了一起,那想想都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苍狼你究竟要安排我做些什么,虽说我被常逸风伤的不轻,但就算因为如此,我更要与他在斗上一斗。”

    常逸风的无动于衷,叫媚姬很不甘心,甚至升起了,一定要虏获住他的决心。

    而苍狼在想了一下后,便冷声吩咐道:

    “我的计划你也是知道的,既然平州城这边已经没你的用武之地了,媚姬你就姑且先赶赴玉门关附近,将血煞安置在这个西征军必须经过的地方,然后配合我在那里,争取将十万大军绞杀殆尽,不给他们任何赶赴西域的机会。”

    媚姬闻言,笑言如花的点点头,而后就和苍狼一起很快的,走进了密林里失去了踪迹。

    而西征军内,在正午过后,也赶回军营的唐宛,常逸风一行人,他们自然不清楚,接下来的这一路上,艰难险阻,早就被人提前安排好了。

    此刻的他们,全都沉浸在冯四喜得以洗清冤屈的喜悦团聚之中。

    而冯四喜因为有唐宛等人护着,所以到没在牢里在遭什么罪,只是整个人显得精神有点萎靡不振。

    经过这次的牢狱之灾,冯四喜看清楚了很多事情,更知道谁待他是真心实意。

    因此就见冯四喜,感激的看着唐宛和常逸风,而后又望了望,身上带伤的柳如萱,以及从中毒状态里,苏醒过来但仍旧躺在榻上无力起身的古大力。

    冯四喜的眼眶彻底通红一片,多余的话半句都没说。

    只是满脸羞愧的直接跪在了地上,将头重重的叩在地上,他哭的泣不成声的说道:

    “都是为了我,如萱和大力才会伤的这么重,都是我连累了你们。还有常将军和宛儿,我是霍欢派来监视你们的走狗,可反过来却是你们保住了我这条狗命。我冯四喜简直就不是人,更不配你们这样真心实意的待我,现在我没脸见你们了,就让我离开西征军,自生自灭算了。”

    冯四喜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头一直叩在地上,就没有起来过半下。

    正如他自己所言,他没脸在见这些人,更为自己过去做下的那些事情,感觉到羞愧难安。

    看着他这副样子,心肠最柔软的唐宛,就赶紧要上前去扶。

    可谁成想柳如萱却气急败坏的一把拉住了唐宛,而后满脸怒容的说道:

    “冯四喜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像个堂堂正正的男人一样。犯错有什么了不得的,关键是你以后要如何做。我们这些人费尽心机,把你给救出来,不是为了看你哭哭啼啼像个娘们似的,在这道歉个没完,赶紧给我起来,别叫姑奶奶瞧不起你。”

    冯四喜以前就最怕柳如萱,现在同样还是。

    就见柳如萱一发话,冯四喜的哭声,竟然戛然而止了。

    接着就见他果真站起身来,虽然柳如萱很凶,但冯四喜却神情激动的,上前一把就将人给搂住了。

    “如萱我最想谢谢的就是你,在平州大牢的时候,我本来已经绝望了。是你每到入夜,我最害怕的时候,潜入大牢陪着我说话聊天的。你待我的好,四喜全都记在心里,以后我就把你当菩萨供着,就听你一个人的话好不好。”

    四喜在说出这话后,就满含期待的看向柳如萱。

    而柳如萱这样清冷的人,被四喜这一抱,弄的脸红不说,此刻竟然神情间闪过紧张之色,但那难掩的欢喜眸光,却的藏都藏不住的。

正文 第171章:觅得良缘

    柳如萱明明是为冯四喜觉得高兴,可她嘴里却偏偏不肯承认的说道:

    “你少来了,就会捡好听的说,不过四喜现在霍欢重伤,无法随大军继续前行,你不会打算留下来给他尽忠吧。既然你说了以后都听我的,那就待在我身边,别在给霍家人当奴才了”

    冯四喜闻言,二话不说,连连点头的讲道:

    “这个是自然,如萱你放心吧,以后我这条命都是你的,自然不会在回到霍欢的身边。”

    唐宛和常逸风,瞧着四喜向如萱赌咒发誓的模样,那神色里满满的爱慕之情,就连他们这些局外人都瞧得清清楚楚。

    当即唐宛不禁掩嘴轻笑,并且马上说道:

    “四喜,你母亲和妹妹的事情,我叫逸风同霍霆说过了。他是霍家长子,他既然亲口承诺,会还你妹妹自由之身,那这件事情想来就不会再出变故了。到时你把妹妹和老婶子,可以安置在敦煌郡,这样能彻底避开霍家的势力,将来就算那霍欢在想寻你家里人的麻烦,他也无可奈何了。”

    妹妹和老娘是冯四喜,一直不得不献媚巴结霍欢的重要原因。

    此刻家人在无风险,冯四喜这么多年来,也是头一回,感觉自己的身心,由内到外的自由轻松起来。

    就在众人其乐融融说着话的时候,外面进来个士兵禀告道,说婵娘领着两个孩子过来了。

    没想到她会来的众人,不禁都微微露出了惊讶之色。

    而最为激动的人,竟然是古大力。

    只见得因为余毒没尽数消除,而有些萎靡不振的古大力,一听说是婵娘来了,他的眼睛都亮了下,接着踉跄的最先冲出了帐篷,向外迎了出去。

    走在最后面的常逸风,眼见这一幕,不禁对唐宛笑着说道:

    “宛宛啊,别看你这个徒弟,长得人高马大的,实则大力心地太实诚,想法也简单质朴,我嘴里不说心里啊,还真是瞧着他年岁渐长,为他的终身大事暗暗着急过呢。但你瞧瞧大力刚刚那听见婵娘名字时的眼神,我瞧着有戏。到是宛宛你,大力最听你的话,你不会在意婵娘有两个孩子吧,到时你可不能做那棒打鸳鸯的事情,得出言撮合才成。”

    眼见常逸风,言语里的意思,竟然大有帮人牵红线的感觉。

    唐宛不禁笑出了声,温婉轻柔的说道:

    “你也把我想的太迂腐不化了,逸风你可别忘了,我自小是在敦煌郡长大的,风土人情远比大卫帝都要热情奔放的多。婵娘是两度嫁人,而且身边还有孩子傍身,可这又能如何呢,她是个苦命又可怜的女人,若真能和大力走到一起,我只会祝福他们,怎么会瞧不起婵娘呢。不过感情的事情,大力是叫我一声小师傅,但我觉得还是叫他们顺其自然的好,咱们就别干预过多,省的他们反倒觉得尴尬。”

    望着唐宛不但仁心仁术,并且观念如此开明,一点也不被那些腐朽的教条规矩束缚着。

    作为武将的常逸风,他实则是个很洒脱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被规矩束着手脚,因此唐宛这番话,真是太和他的心意了。

    所以趁着所有人都不在帐内了,走到帐帘处的常逸风,忽然却停下了脚步。

    接着他趁着唐宛不备,一吻就落在了她盈润的红唇上。

    瞧着唐宛那都呆傻住的俏皮模样,常逸风忍不住,大笑着又在她头上揉了揉秀发说道:

    “宛宛你憨傻起来的样子,真是即叫人觉得怜爱,又是如何的可人,这辈子能有你陪在身边,本将军真是觉得夫复何求了。走吧,咱们去看看大力和婵娘,究竟谈得如何了。”

    唐宛这边,因为常逸风的一吻落下,整个人脸都红到耳根后面了,所以走出帐外后,她整个人都还没缓过神来呢。

    至于古大力那边,此刻的氛围,就显得颇有些伤感了。

    就见得婵娘,确实是个性格很柔顺的人,分别在即,哪怕她在如何强忍着,眼泪还是止不住的落了下来。

    “古大哥这一别,也不知今生今世,可还有与你见面的机会。但是你对婵娘的救命之恩,还有那些鼓励的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了。我给你做了些吃的,连夜还纳了两副鞋垫,希望你能带着,这样我会觉得,就像自己陪在你身边似得,你可千万别拒绝。”

    看着递来的点心盒子,还有两副针脚很密,做工极好的鞋垫,古大力只觉得心里暖呵呵的。

    “婵娘你真是个好女人,又贤惠又细心,谁能娶了你真是有福气。想当初俺进了军营,离开家后,就在没感受过被人照顾关心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样了。哪怕小师傅,常将军他们待俺是很好,可不知怎的,在婵娘你的身上,俺就是能感觉到一种回家的感觉。”

    古大力亦如既往,笑的很憨厚,而望着他这副朴实的模样,婵娘的脸上闪过红云,但还是鼓足勇气,眼一闭害羞至极的说道:

    “大力哥,你要觉得喜欢,我愿意给你做一辈子的饭,给你做衣服,纳鞋底。但我知道自己是嫁过人的寡妇,而且还死过两个丈夫,如今也有孩子傍身,根本就配不上你。但我不图名分,只要能叫我伺候你,让我有个念想,婵娘就知足了。”

    婵娘别看是个农家小妇人,但不得不说,她长得很清秀柔婉。

    否则当初她谎称霍欢对她有意时,若非她面容的确不俗,唐宛等人也不会立刻就信了。

    所以哪怕婵娘带着两个孩子,但凭她的长相,给人家做个续弦,亦或者去小财主家当个妾室,那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但瞧得出来,婵娘是个本分的好女子,她感激大力的相救之恩,更看重对方实诚敦厚的性子。所以分别在即,她也顾不得害羞了,将真实的情意不禁都给说了出来。

    而古大力整个人都傻掉了,好半响后,他才激动的大口喘着气,头死劲狂点的说道:

    “婵娘你不嫌俺傻,那像你这样的好女人,俺更没有理由不要你了。你放心好了,我以后会好好在军营里出人头地,养活你们娘仨的,绝不再叫你们吃苦受罪。”

正文 第172章:浓雾深山

    分别总是惹人伤感,哪怕婵娘留在军营,亲自照顾了古大力三日。

    但随着西征军拔营前行,婵娘是领着孩子的人,无奈下也只能同古大力暂做分别。

    而有唐宛,常逸风等人的陪伴安慰,古大力很快到也从离别里缓过劲来。

    西征军一路长途跋涉,历经数个州城,这行军的路,转眼间就走了数个月。

    冬去春来,当望着前方,当望着前方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绽放的景色,唐宛不禁喜爱的折下一枝桃花,放在鼻下轻嗅了下,而后就对陪在身边的常逸风说道:

    “这山中大雾连绵起伏不决,既然将军说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进山前行。那趁着咱们在山外这处僻静地安营扎寨,我准备多采集些桃花,到时不但能做桃花酒,还有做桃花糕,桃花蜜,等桃花晒干后还能做桃花茶呢。”

    望着唐宛眼中闪动着,神采奕奕的光芒,常逸风不禁宠溺的笑着说道:

    “自从出征以来,宛宛你治病救人,屡破奇案,我险些都快忘了,你的厨艺之精湛,也是叫人流连忘返。这连雾城常年雾气弥漫,城内尚且如此,环绕四周的山峦,这雾气就更为浓重了,所以也只能等正午时分,雾气被太阳驱散后,咱们在进山前行了。这期间宛宛若是喜欢,不妨多采些桃花,我知你喜欢烹饪做菜,只要你觉得高兴,我看着也欢喜。”

    唐宛闻言,脸上闪过笑意,就在她与常逸风,桃花下彼此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时。

    却不料柳如萱忽然跳了出来,一把将唐宛给搂住了,而后打趣的说道:

    “我说常逸风,你还欠我宛儿妹子一场大婚仪式呢,再此之前我这个做姐姐的,可不许你对我妹子有任何非分之想。瞧瞧你刚刚那眼神,好像都快要把宛儿给融化在你那一脸柔情的眸光里似得。真没想到啊,征战沙场,铁血男儿的常大将军,也有这似水柔情的一面,真是佩服,佩服。”

    面对柳如萱的打趣,唐宛面皮薄,马上就羞得不行。

    反观还是常逸风,面容不变分毫,气定神闲的挑眉说道:

    “我说如萱,其实本将军与宛宛之间,别看有了皇帝的亲自赐婚,可到底守着礼数,未大婚前还没在一起呢。反观你和四喜,那才真叫恩爱呢,半个月前我瞧他就搬到你帐内住了想来你们新婚燕尔,私下里的小日子,必然过的极为甜蜜吧。”

    常逸风和柳如萱,平日里都是稳重的人。

    也是因为大家关系好,越发的融洽了,因此这才互相打趣两句。

    而被常逸风拿话调侃,本来还逗弄唐宛的柳如萱,她马上阵阵咳嗽起来,以此缓解尴尬之感。

    好半响后,柳如萱才强忍着脸上的滚烫感说道:

    “我这叫江湖儿女不拘小节,而且四喜又不是朝廷官员,咱们两个既然互相瞧对眼了,想在一起自然就在一起了,而且本姑娘也拿捏得住他,不怕他敢作出辜负于我的事情。”

    话说到这里,柳如萱就有些不放心的看向唐宛又说道:

    “反观我这个妹子,她是一心扑在你常逸风的身上,为你殚精竭虑,事事费心。而你呢又是个大将军,想往你身上扑的女人可不少,若你不给宛宛一个名分,把婚事热热闹闹的办了,我这个做姐姐的,可容不得自家妹子受这样的委屈,到时绝不放过你,常逸风这话你可记住了。”

    相处的久了,在唐宛心里,柳如萱的确就像她的亲姐姐一样,事事维护,处处照顾。

    其实有柳如萱在,她真是再次体会到,一种家人的感觉。

    就在柳如萱逼着常逸风,连连保证,好话说尽的时候。

    那边冯四喜和古大力,一并走了过来,而这两人到好,见面仍旧是吵闹个没完没了。

    就见冯四喜,边嫌弃的挥着手,边对古大力说道:

    “你瞧瞧这满山的大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散去,现在有这附近的山民,给咱们带路,这可是好事一件啊,大力你这个死心眼的,竟然还要赶人家走,你还真是不识好人心。”

    古大力闻言,一掌拍开冯四喜指着他的手,而后神色敦厚的嘟囔道:

    “这荒山野岭的,突然出现个女人,俺就是觉得她不安全。别忘了数月前几番针对咱们的狄奴细作,那个叫媚姬的惯会易容,要是着了她的道,后果可就严重了。”

    两个人吵吵闹闹来到常逸风近前,冯四喜不禁抢先说道:

    “将军你给咱俩评评理,咱们西征军自然是尽快到了连雾城,才能整顿休息,草料补给,困在这里算怎么回事,谁知道那山里的大雾什么时候能散去。正巧有那附近上山采草药的女子经过,人家也热心的肯给咱们带路,但古大力非说那良家女子,是什么狄奴细作易容装扮的,您说这怎么可能呢。”

    话说到这里,冯四喜就满眼都是喜欢的,热切往柳如萱那瞧了一眼。

    小跑的上前,一把握住柳如萱的手,冯四喜亲了一口后,就充满自豪的说道:

    “在说了,有我家如萱在,那些狄奴细作就算有胆子玩阴招,就她们那点易容术,岂能瞒过如萱的法眼。所以啊我瞧着那妇人没啥问题,人也挺朴实的,将军要不您亲自过去瞧一瞧。”

    以西征军十万大军来讲,每时每刻几乎都在消耗着粮草军需,因此无故停步不前,的确是件挺严重的大事。

    所以常逸风深思熟虑了下,就立刻说道:

    “如萱咱们过去一趟,你瞧瞧那说要引路的女子,可是在脸上用了易容之术,这几个月以来,狄奴细作都未在现身,可本将军总觉得,这是山雨欲来前的宁静。”

    众人边往前走着,柳如萱也很谨慎的说道:

    “这女子就算是狄奴细作,也未必就是媚姬假扮的,他们寻个陌生面孔,更容易接近咱们。而且除了贾胡图那种,活生生剥下人的脸皮,用毒药浸泡而成的易容术,能用探毒膏验出毒性反应外。上回那庞统,乔装打扮化名为季常风时,我也没认出来。所以你们别把希望全放在我身上,验毒我在行,探出来人的底细,这事啊恐怕还得宛儿你来。”

正文 第173章:秋氏一族

    说话间的功夫,唐宛,常逸风等人,也回到了军营内。

    果真就瞧见一位,从头到脚,穿着一身黑色襦裙,上面不绣任何花纹点缀的二十七八上下岁的女子,正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手中还提着个小篮筐。

    最先迎上去的就是柳如萱,只见她上下打量了这女子几眼,接着就对常逸风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说此人绝没有易容过。

    可古大力见此,还是不放心的凑近唐宛,压低声音说道:

    “小师傅,就算这女子没易容,可未必就不是狄奴细作。你说一个好好的妇道人家,穿戴却如此古怪,一身黑裙,头上佩戴的簪钗都是黑木材质的,脚上却穿着一双红绣鞋,瞧着这个人,徒弟我心里就是觉得不大舒服。”

    唐宛从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古大力尚且能发现的这几点,唐宛自然也都瞧出来了。

    但她不动声色的上前,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见礼后客气的问道:

    “不知这位姐姐如何称呼,如今雾气弥漫,你独自一人在这荒野里采集草药,委实也太危险了。”

    闻听这话,那女子忙客气的回礼,举止端庄的说道:

    “这位姑娘折煞我了,这声姐姐我如何担待得起,我叫秋海棠本是连雾城人,家父乃上任城主秋云生。如今朝廷体恤,给我家父受封了个闲散侯爷的爵位,小女子我闲来无事,最喜欢的就是到这山间里,采集些草药救治穷苦的百姓。说起来我秋家虽是前朝遗臣之后,但到底我父亲现在是卫国的侯爷,也算朝廷中人。得知你们是西征军,我想着理应尽力相帮,这才亲自过来,询问下大雾天气,可须我为你们引路。”

    秋海棠的一番话,到叫唐宛愣住了,因为侯爷之女,那岂不就是郡主。

    当即唐宛赶紧再次见礼,而后就求救般的看向常逸风,毕竟朝廷里的事情,别看她受封了三品女医的头衔,但到底了解的可不多。

    而在瞧常逸风,他对于朝局可是了然于胸的,当即上前见礼说道:

    “微臣常逸风,西征军主将,给秋郡主请安见礼了。既然有郡主带路,那自然是甚好的,我这就命部下通传各部,待士兵整装完毕后,立刻就能动身。郡主您出现的还真是及时,否则等这浓雾散去,我们到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了。”

    这秋海棠人很文静,闻言只是笑笑,到并未言语,就站在那静静的等着。

    而等到常逸风去亲自调度完大军,西征军又开始浩浩荡荡的启程后。

    因为山路崎岖,众人一缕下马步行,满腹疑惑并未坐在马车里的唐宛,不禁凑近常逸风问道:

    “这位秋郡主,究竟是何来历,瞧着将军对她似乎颇为的恭敬。而且为何她会说,自己的父亲是上任城主,毕竟我大卫可没这种称呼,各城不是都由地方府尹来治理吗。”

    面对唐宛的询问,常逸风不禁笑了下说道:

    “宛宛可知,我卫国皇室赵氏一族,本是魏国臣子,后魏王无德,百姓流离失所,江山动荡。所以赵氏起兵,最终取代魏国,建立大卫直至今日,已经传了三代帝位。而前朝魏国皇族姓什么,宛宛你应该知道才对。”

    大卫立国不过三代皇帝,前朝魏国的事情,唐宛岂会不知。

    当即她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那一身黑衣的秋海棠背影,不禁难以置信的说道:

    “魏国皇族姓氏为秋,莫非将军你是说,这位秋郡主,乃是前朝皇室之后。难怪她刚刚自称前朝遗臣后代,想来是避讳提及皇家的事情,如此说来,她的身份来历,果真不凡,难怪区区郡主的头衔,将军行的却是叩拜皇室的大礼,不过这位秋郡主,她也确实担得起。”

    兴趣彻底被勾起来的唐宛,她不禁好奇的又问道:

    “可这秋氏一族,怎么会出现在连雾城,莫非这是朝廷安置的。真没想到,我大卫皇室到是仁德,还给秋氏一族侯位世袭,我打小不在帝都长大,提及前朝的事情,我还以为秋氏早就被斩草除根了呢。”

    唐宛既然感兴趣,常逸风不禁也继续解释道:

    “我大卫的太祖皇帝,到底是魏国的臣子,夺了皇位,虽说是解万民于水火之中。但秋氏皇族的人,一旦赶尽杀绝,岂非要被说性格凉薄,毫不念君臣之情。所以从太祖皇帝即位起,秋氏一族虽不能继续留在帝都,但太祖却给他们划出一大片富庶的封底,不设朝廷官员,秋氏族长可自立为城主,而这就是连雾城的由来。”

    话说到这里,常逸风双眼一眯,有些警惕的看了秋海棠的背影一眼,声音骤然压低的说道:

    “但是太祖身死后,先皇即位之处,作为顾命大臣的霍云,就曾上奏折说过,秋氏一族难忘皇家尊荣,在连雾城暗中操练兵马,大肆敛财,意欲作出对朝廷不利的事情。先皇对秋氏之人也很忌惮,所以撤了秋氏城主的身份,转而给了个闲散并无实权的侯爷爵位,就此连雾城也被派下来府尹,还有朝廷的武将镇守着。实则就是提防秋氏一族,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听到这里,唐宛不禁心里感慨不已,昔日的皇族,落魄到如斯地步,甚至日日要在监视下生活,怎是一个心酸能形容的。

    随着一路向山峦间,越走越深,当到了一片密林深处的时候,忽然秋海棠停下了脚步,并且回头含笑的望了过来。

    常逸风不解的也停下脚步,接着就见礼的说道:

    “秋郡主,为何停步不前了,莫非您有何事要吩咐微臣。”

    秋海棠闻言,摇了摇头,嘴角的笑容浓上几分说道:

    “我一个本该是公主,如今却沦为郡主的人,岂敢有什么事情,去支配常将军为我来做。只是刚刚将军对唐女医说的一番话,可见你对我秋氏一族,还真是了解呢。那你觉得作为魏国后人,我对大卫究竟是恨多一些呢,还是感激更多些呢,毕竟是你们卫国的皇帝,当年的不杀之恩,才叫我秋氏能苟延残喘到现在,但也是赵家人,夺走了我秋氏一族的河山王朝,这群谋逆犯上的乱臣贼子,当真是该杀。”

正文 第174章:黑寡妇蜘蛛

    秋海棠虽然语气还是很平和的,甚至脸上的浅笑也还挂着,但她说出乱臣贼子这番话时,仍叫人莫名的感觉到,阵阵的凉意袭上心头。

    莫名心里一沉的常逸风,他刚想追问秋海棠,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的时候。

    却不料,只见得秋海棠的身形,竟然突然雾化起来了。

    本来在浓雾之中,她那一身黑色襦裙是极为显眼的,可此刻无数浓雾,竟然像活了般,向着她的身体缭绕交织了起来。

    而秋海棠的身体,慢慢融化进雾气里似得,身体竟然一点点的在变矮,直到只剩下一个头颅,还贴在地面上的时候。

    她的笑容透出阴森之感,声音骤然变得尖锐,眼睛也是圆瞪起来,恨意滔天的凄厉喊道:

    “一群乱臣贼子,染指我魏国河山,然后丢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