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府遗珠-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得近了,萧思姝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韩瑾陆的腰间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我送你的荷包呢?可是旧了?”
韩瑾陆连忙摇头:“没有。”哪里是旧了,是他不舍得用,在前线压根儿没用过。
“嗯?”
“明日我就戴上。”
一听这话,萧思姝琢磨了一下,问:“可是不喜欢?”
“没有,很喜欢。”
说完,见萧思姝头上戴着他送的那支发钗,立马心领神会的说道:“本想日日戴着,但是怕弄脏了,不舍得用。”
萧思姝听后,朝着韩瑾陆眨巴了一下眼睛。怕弄脏了,她给她几个替换的不就好了。
在萧思姝的注视下,韩瑾陆微微有些窘迫。
不一会儿,两人再次回到了宁王府。
回到府中之后,萧思姝让韩瑾陆在外院等着,匆匆去了内院。
宁王本以为韩瑾陆把女儿拐到外面去了,没想到女儿这么快就回来了。顿时,一早起来对韩瑾陆的不满消失了几分。
此时宁王还不知道韩瑾陆仍旧在府中。
拿了东西之后,萧思姝又去了外院。
走到凉亭的时候,萧思姝背过去了手,等走到韩瑾陆的身边,这才红着脸伸出来手。
“你看看,喜欢哪个?”
看着萧思姝手中的四五个荷包,韩瑾陆眼前一亮。接着,看都没看,全都拿了过来。
迎着萧思姝不解的眼神,韩瑾陆统统塞到了自己怀中,佯装淡定的说道:“都喜欢。”
看着韩瑾陆鼓鼓囊囊的胸口,萧思姝忍不住笑了起来,侧头看了吟绿一眼。吟绿立马笑着离开了。不一会儿,就拿过来一个盒子,把荷包放了进去。
韩瑾陆拿过来盒子,跟一早宁王让他看的书放到了一起。
等到吃饭时,宁王才知道,韩瑾陆竟然跟女儿在府中相处了半日了,顿时有些不是滋味。吃过饭,立马把韩瑾陆提溜到了书房中,考教了他不少功课。
如是过了三日之后,第四日一早,文国公立马准点来到了宁王府,跟宁王商议婚事问题。
最终,两个人的婚事定在了三个月之后,八月十六。
到那时,天气已然转凉,又不会特别的冷,正是舒爽。
这一晚,宁王躺在床上翻过来覆过去,直到子时才慢慢睡着。
而文国公却觉得心中大石落地,睡得着实安稳。
作者有话要说:八月指的是阴历的八月。
第138章 准备
萧思姝再次见到乔景珩是在一个月之后。
这日,萧思姝出来买东西,刚从店铺里出来,便跟从一旁的书肆出来的乔景珩遇到了。
两个人都没料到会这样遇到对方,怔愣了一下之后,相视一笑,去了对面的茶馆。
“乔大哥,好久不见了。”
真的是很久了,自从韩瑾陆去了前线,她似乎就没再见过乔景珩了。
“听说你去了翰林院,近来可好?”
即便是没见到乔景珩,萧思姝也听说了乔景珩的事情。范甫寅、乔景珩,二人同为前三甲,在翰林院大放异彩,深得皇上喜欢。
“嗯,还算不错。”
也不知为何,两个人之间似乎生疏了不少。说完这话之后,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
“你要跟韩同知成亲了?”
韩同知?这种称呼萧思姝还是第一次听到,怔愣了几息之后才反应过来说得是韩瑾陆。
“对。”
“你跟范姑娘也快成亲了吧?”萧思姝问。如若没记错的话,乔景珩已经跟范姑娘定亲了。只是,范甫寅是兄长,先忙完了他跟公主的亲事,接着才到范姑娘。
“嗯。”
接下来又是长久的沉默。
又坐了一会儿之后,萧思姝提出来告别了。她还有东西没买完,不好再耽搁下去。况且,二人皆宜定亲,又是在大众广众之下,也不好在一处太久。
乔景珩坐在二楼,看着萧思姝的背影,久久没有动。
萧思姝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回望了一眼二楼,很快便挪开了视线。
很快就要成亲了,她还有很多东西没准备好。
年少时的欢喜有时不过是个朦胧的念想罢了,当那个念想不停的出现在眼前,才发现那并非是喜欢,只是一种向往,对逃出牢笼的企盼,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的展望。
当遇到那个对的人,才明白喜欢是什么。
买完东西回到府上,各处更是在忙着。
不仅仅是宁王府,文国公府也在忙,而且比宁王府更忙。
这是文国公府最后一个少爷成亲,等六少爷成了亲,接下来就是孙辈了。
好几年了,郑氏一直都期盼着小儿子赶紧成亲,如今盼来盼去,终于盼到了。
如今家里的各处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但是,小儿子要成亲了,内院自然要有他的位置。可这院子到底该如何安排,就是个大问题了。
从前倒是给小儿子留了一个院子,也是预备给他成亲用的。
只是,这文国公府本就是祖上传了几辈了,屋舍早已不复当年。而且,小儿子一直没成亲,那处院落又搁置许久。如今来看已经有些荒废了,放置了一些杂物。
当时王府过来量的尺寸也是那一处。虽然那院子有些荒废,但王府倒是没说什么。
还有一处,便是两年前刚刚盖的那一处。那一处原本也是给小儿子的,也没人争抢。房间的尺寸跟荒废的那一处是一样的。当初想的也是这样,把这一处新的院子给小儿子留着成亲用。
只可惜,等盖好之后,那院子却成了香饽饽,被府上的姑娘占去了。
这也是她同意的。毕竟,随着一个一个儿子成亲生子,府上的人越来越多了。文国公府虽然极大,但儿子也多,分成六份的话,也没多大了。
姑娘和小子大了之后自然不能在跟自己的爹娘住在一起,须得分开。
找来找去,便有儿媳相中了个小儿子留的院子。她本不想同意,无奈家中儿子众多,孙女也可爱,又不能不考虑孩子们的意见。这院子本就是新的,其余五个儿子都住的是旧房子,给小儿子的话也稍微显得有些不太公平。
她询问过小儿子的意见,小儿子不太在意,所以,便先暂时这般安置了。只想着等他成了亲之后,再做打算。
可她如今看着最初给儿子准备的那处院落,虽然早已收拾干净,但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合适。
小儿子要娶的是郡主,这院子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即便不能把最好的院子准备出来,也绝不能用太差的。
郑氏心中的天平又再次偏向了自家幼子。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去找文国公商议了。毕竟,搬家这样的事情怎么也得跟自家国公商议一下。而且,她能看得出来,国公对这门亲事极为看中,也想问问是否有其他的安排。
文国公听后,微微蹙了蹙眉。他并未说什么,而是跟着郑氏来到了内院,去这两处院落看了看。
看完之后,并没有过多沉思,便决定了。
“把这处新的给小六,原先小六的那处院子给姑娘们住。”
“嗯?这般做合适吗?万一别的儿子和儿媳有意见,这可就伤了兄弟情分了。”
文国公却道:“这处院落我本就不想让姑娘们住。虽然是新的,但离外院有些近,不太合适。只是当初孩子们都喜欢,我就没多说什么。如今正好给小六了,让姑娘们住里面去吧。”
郑氏连忙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当初考虑的不够周全。”
“哪里是你的错。下面的孩子多了,也大了,各有各的心思。你也就是心软,才被他们说动了。你当我不知道啊,你这院子本就是想留给小六的。”文国公笑着说道。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这老头子。”
文国公捋着胡须笑了笑,又看了看这处新院子。
“小六小时候就喜欢在这里玩儿,就让他住在这里吧。”
“哎,这话也不知该如何跟儿媳们说。希望别的房别有意见就好。”郑氏想到如今留在京城的四儿媳,微微叹了一口气。四儿媳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比较和计较。
“有什么好说的,估计小六也在这里住不了多久。”
“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文国公转身往整个文国公府看了看,道:“孩子们都大了,也成亲了,都有了自己的小家。所以啊,这分家之事也就这几年了。”
郑氏第一次听文国公如此说,顿时愣住了。
“老头子,你瞎说什么呢。咱俩都还活得好好的,孩子们也相处得极好,怎么就要分家了?”
老人家还是更喜欢人多一些,热闹。
文国公却道:“我倒是不是想分,可孩子这么多,不分不行。老大家的承哥儿这几年也要说亲了,文国公府的第四代也快来了,而这院子,已经不够了。与其到时候一个个的结怨了,倒不如早早的分出去。”
郑氏仔细思考了一下文国公的话,喃喃的道:“这也……也太快了一些吧。”
“又没说现在就分家,怎么也得等小六有了孩子之后吧,或许能等到我退下来。届时我把爵位传给老大,然后再分。”
郑氏听后,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这两年的事情。
成亲在即,而临时换院子的话,又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郑氏在想了一个晚上之后,决定快刀斩乱麻。第二日一早,便宣布了这个决定。
“姑娘们住的院子本就离外院太近,不太合适,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搬到里面去。正好小六的院子已经收拾好了,就去那里吧。而这处新的院子,就按当初说的,给小六了。”
听到这个消息,其他人尚且还没反应过来,四少夫人季氏已经回过神来了。
她早就相中那处新院子了,只可惜当初给了姑娘们住,各房都有份,她也就没多说什么。可如今,却突然要给老六住了。凭什么啊?
正想要开口,她又看了看其他几个人的脸色,见没人反应,她悄悄撇了撇嘴,忍不住先开口了。
“娘,我们那院子常年有人住,比六弟那处要好一些,更适合孩子们住。要不然,我们跟姑娘们换吧?”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她,这心思,也太明显了一些。
郑氏微微蹙眉:“不必了,你爹已经同意了。让她们跟小六换。”
一听公爹同意了,季氏脸上露出来着急的神情,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何氏,决定找个同盟。
“大嫂你觉得呢?六弟那个院子空置许久了,静箩姐妹几个去住我们那个院子要比去六弟那个好。”
静箩便是府上的大姑娘,是何氏所出。
不料,何时在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却道:“说起来,儿媳记得那院子本就是小六的吧?小六小时候常常喜欢去哪里玩儿。后来院子倒塌了,不能修了,父亲才让人重新盖了。不管是新盖的还是废弃的,无非就是个院子。也是小六体恤他侄女,才让她们几个小姑娘霸占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还给她们六叔了。”
季氏顿时气得不行。
虽然韩仲信依旧在外地赴任,但魏氏的母亲这个月要过五十大寿,所以她提前回来了。
此时,也开口了。
“大嫂说得极是,那院子本就是六弟的。说起来,当初六弟之所以把院子给毁了还是因为郡主送的那把刀,这院子于他们俩也算是有缘分了。”
郑氏见二儿媳今日如此大度,心里轻松了不少。
“嗯,你们明白就好。”郑氏道。
魏氏又哪里真的大度。只是,她心里清楚,既然公爹已经同意了,就没有转圜的余地。跟季氏一样去闹又有什么用?只会惹了别人的不快罢了。
蠢货而已。
“再说了,六弟娶的可是郡主,咱们若是给郡主安排那样落败的一出院子,虽然王府那边没说什么,可不代表别的来观礼的人不会笑话咱们。”
郑氏点了点头,对二儿媳又满意了几分。
季氏不悦的看了一眼何氏和魏氏,什么都不再说了。在国公府,上面压着三个嫂子,就没她说话出头的时候。着实憋屈!
就这样,过了没几日,院子就搬空了。
而韩瑾陆对这件事情毫不知情,他已经去京郊大营任职了。只是,如今的身份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是被指挥的人,如今是指挥的人。
由于前任指挥使犯了错,当时事态紧急,由武国公来任。后来武国公去了前线,这职位便换了别人。
如今的指挥使是曹大人。
曹大人是皇上的亲信,对任何人都淡淡的,只忠于皇上一人。
曹大人虽然忠心,但却不怎么会练兵。不过,对于皇上而言,京郊大营的指挥使这般重要的职位,会不会练兵是其次,忠心才是第一位的。
好在,曹大人清楚自己的本事。所以,韩瑾陆一上任,便把整个京郊大营训练一事交给了他。而他就在一旁看着,与其说是监督,倒不如说是学习。
如今宁王已经闲下来了。
韩瑾陆隔三差五的就会从京郊大营回来,跑去宁王府询问宁王一些事情。
毕竟,被指挥和指挥完全是两回事。
如是过了一个多月,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的转凉了,而京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康郡王府出事了。
第139章 不甘
这日早朝,无风无浪。
由于刚刚跟启隐的战争结束,整个宁国的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发展经济和兵力,以便三年后把风宁城给抢过来这件事情上。
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
早朝上到最后,大家也都累了。正要磕个头结束这次的早朝。
结果,平地一声雷,一声巨响把所有人都震醒了。
景新帝直接宣布了一个决定。
康郡王被削了爵位,贬为庶民!
这消息一出,着实把大家都给震住了。在怔愣了许久,消化掉这个消息之后,大家纷纷议论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此事为何如此,从何而来。
同时,大家的眼神也全都看向了康郡王原先站的位置。
这一看之下,才发现,康郡王今日竟然没来早朝。
很多人都想问一问究竟是为什么,他们倒不是为康郡王开脱,而是想知道皇上为何下这么大的处罚。然而,景新帝只说康郡王勾结启隐,企图对宁国不利,便没再多说了。
景新帝走后,大家询问的重点就放在了太子亦或者是那些老臣身上了。
可太子……虽然笑眯眯的,但是没人敢问啊。
右相……右相这个老狐狸,嘴巴严实得很,什么都不肯多说。
文国公……文国公表示最近在忙着和宁王府结亲,忙得很,没精力去关注这些事情。
大家猜来猜去,也没猜出个所以然来。心中也就更加的好奇了。
不过,大家都是人精,早就发现皇上似乎不太喜欢康郡王了。只是,为什么不喜欢却没人知道。还有,即便是不喜欢,依着皇上的性子,也不至于就把人贬为庶民了,着实奇怪啊。
而且,勾结启隐?到底是怎么个勾结法?
前年的时候倒是闹出来一些启隐内应的事情,可那些事情不是跟康郡王关系不是很大吗?要是大的话,皇上不是应该早就处置他了?为何会留在现在?
早朝过后,京城的康郡王府被封了,大门口写着的“康郡王府”四个大字的牌匾已经被拆了下来。
康郡王府冷冷清清的,而跟康郡王不对付的宁王,府上却是非常的热闹。
大家一看,似乎感觉自己察觉到了什么。有那积年的老人,两朝元老,立马就觉得自己看出来一丝端倪。
从前宁王的呼声很高,康郡王曾经去巴结过宁王,可宁王似是不喜,并未搭理他。而到后来,皇上登基了,康郡王又转而投向了皇上。
皇上跟宁王因着皇位之争,不合。康郡王也似乎是得到了皇上的旨意,打压宁王。
这么多年过去了,康郡王也一直这样做着。
而前年年底,启隐和亲的队伍过来了,最终康郡王的女儿去和亲了。这其中,似乎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私情。似乎康郡王跟启隐那边有些什么牵连。
似乎就是从那时起,皇上就跟康郡王疏远了。
再过了没多久,启隐那边打过来了,皇上把宁王派去了前线。
至此,皇上和宁王兄弟俩的关系似乎重归于好了。而皇上跟康郡王那边,却越来越疏远了。
现在,宁王从前线回来了。而康郡王,立马就被皇上处置了。
这事儿要说跟宁王没什么关系,估计也没人信。
对于跟康郡王没什么关系的人而言,皇上亲宁王,远康郡王,是他们乐于看到的事情。如今对于宁国来说,迫在眉睫的事情是跟启隐打仗。而打仗就要用到宁王。有了宁王在,他们至少可以安心。
那么,康郡王有什么用呢?
似乎这一年没了康郡王,朝中的事情不仅没乱,还顺遂了不少。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而这一年,跟康郡王走得近的一些官员和门生,也渐渐的嗅到了一些味道。那些不太亲近的,早就慢慢的跟他疏远了。
所以,康郡王这事儿,绝大多数人在听听看看之后,就放开了。
只有极少数人,想要为此打抱不平。当然了,这些想要打抱不平的人,极少是出自真心,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宁王听到这个处置,脸上也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前几日,太后曾把他叫去了宫中。所以,这结果,正在意料之中。皇上虽然处置了康郡王,但仍旧对他手下留情了。除了太后的意思,想必也有皇上自己的意思在。
不过,好在康郡王的爵位被撸了,也不会再碍他的眼了。他也要给太后面子,所以,其他的事情也不想再多说了。
第二日,平和了多日的朝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一上朝,那些为康郡王打抱不平的人便开始参宁王,把宁王在前线做的一些逾矩的事情拿出来说事儿。这在以往,景新帝若是听了这样捕风捉影的小事儿,肯定多多少少会说一说宁王。最不济,也会申饬几句。
然而这次,景新帝却只是淡淡的表示他知道了,并未有任何申饬宁王的意思。
接下来,几天,又有人参了宁王。而且,这些人越来越变本加厉。
宁王知道了之后,理都未曾理会,照常出门去给女儿置办东西。喝酒,听小曲儿,一样不少。活得有滋有味的。
宁王不理,但别人却忍不下去了。
再次听到有人说宁王越过了武国公去处置一些事情,太子不干了。
“王叔在前线打仗之时,尔等在京城吃喝玩乐,何曾亲眼见过当时的情形?这等捕风捉影的事情也能信吗?武国公都不曾承认,你们又是在为谁抱不平?”
“太子此言差矣,臣不是在为谁抱不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臣知道您和宁王关系甚笃,可此等逾矩的事情,断然不能听之任之蔓延下去,要及时制止。”
“是吗?既然尔等如此关心前线的战事,孤认为,下次启隐再开战的话,就派尔等去前线吧。”
“太子,您……您……”
“怎么?钱大人也就是嘴上功夫好吗?”
那钱大人被太子说得面红耳赤,一字不敢多言。
这时,景新帝开口了:“好了,关于之前战事的事情,武国公已经跟朕说得清清楚楚了。若是宁王有什么逾矩的地方,他自然会向朕说清楚。自今日起,不许再在朝堂上讨论关于战事的事情。除非是有什么好的建议,否则,不许再提。”
“臣遵旨。”
景新帝的话还是很有用的,接下来几日,再也没人讨论宁王如何了。
至此,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局势。皇上和宁王真的重归于好了,而康郡王也是真的倒台了!
对此,宁王依旧没当回事儿。他身上一没具体的官职,二没兵权,三没人。怕什么?而且,跟启隐的战事还没打完,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卸磨杀驴。
他没有造反之意,手中什么都没有,皇上就算是再蠢,也不会对付他。再加上,女儿马上就要成亲了,他也没什么在意的东西了。
宁王是不在意了,但有些人见没去的什么进展,心里憋着一股火。
如今康郡王府被摘牌匾已经有五日了。
按照规定,这院子是郡王的规格,他们再住下去就不太合适了。只是,上面明显对康郡王宽容,礼部也不敢强制性的让人搬走。
更何况,康郡王夫人这五日去皇宫见了两回太后娘娘了。
所以,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就怕这康郡王府又有什么后招,怕他们过不了多久又恢复爵位了。
对面这样的情形,康郡王不甘心。可即便是不甘心,他也不敢再做什么。被撸了爵位之前,皇上曾跟他密谈了。他当年做的事情,全都被皇上知晓了。可他不能确定的是,皇上究竟是现在才知晓的,还是二十年前就知道,只是装作不知。
毕竟,他当年曾勾结启隐,陷害宁王。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宁国快速的吃了败仗,而皇上却稳固了自己的位置,登上了帝位。
虽然他做的事情于宁国不利,于宁王不利,但却对皇上有利。
他曾跪地求饶,皇上却道:“当年的事情尚且不谈,可郡王,你后来这么多年跟启隐一直在联系,为何从没跟朕提过?你府上绑架丽姝郡主的管事,你真的不知道他的身份吗?”
面对皇上的质问,康郡王无从辩驳,最后,说道:“可是,皇上,臣这么多年来,绝对没有再做过任何不利于宁国的事情。”
“朕自然知晓,若非如此,你以为朕只会简单的撸了你的爵位吗?”景新帝冷哼,他已经给足了康郡王面子,只希望他就这么安分下去。
“皇上,臣对您真的是一份真心啊!”
“这些年来,你没少做过不利于宁王的事情,朕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今,该享受的你也享受了,就去接受应有的惩罚吧。”
康郡王顿时面如死灰。
想到这些事情,康郡王脸上露出来一丝冷笑。
他又如何不知,皇上这般做就是为了讨好宁王。
威武将军终究是个不中用的东西,武国公也没什么才华,打仗的事情,皇上能依靠的只能是宁王。而启隐如今虎视眈眈,风宁城又没有收回来,战事还在进行,宁王还有大用。
前几日的弹劾,也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这一次,他是真的败了。
自家夫人已经去宫中找了太后娘娘两次了,什么都没用不说,太后娘娘还劝他们赶紧见好就好,搬出康郡王府。
面对这样的情形,康郡王感到了绝望,可他也无能为力了。
除了康郡王,康郡王夫人也非常的不甘心。
她前一日还是大家巴结的郡王夫人,太后面前的红人,眨眼间却成了一个庶民。这让她如何能忍受!
进宫见了两次太后,结果太后的态度也非常的微妙。不仅没有帮她的意思,甚至还隐隐的让她少来宫中。
而最近朝堂上弹劾宁王的折子,也让她彻底明白过来。这事儿,恐怕真的跟宁王有关。应该就是宁王干的!
什么勾结启隐?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康郡王干的那些事情她并不知晓,在她看来,能跟启隐扯上关系的事情只有和亲一事,而那件事情中牵扯出来的只有萧思姝。
所以,一定是宁王所为。
他们明明没犯什么大错,可结果却这般惨。那丽姝郡主被绑根本就跟他们无关,而且,事后,她女儿还被送去启隐和亲了。按理说,宁王府的气也该消了。
可他们不仅没消,还变本加厉了!
顿时,心中的愤怒升腾起来。他们宁王府也欺人太甚了!不过是立了一点点战功,就赶尽杀绝,把他们康郡王府一下子撸成了庶人,丝毫不给他们留脸面。
再想到自己的宝贝闺女嫁到了启隐,如今生死未知,更觉得生气。
自家老爷刚刚已经过来说了,让她收拾东西,准备这几日搬走。
她不甘心!
她也没什么脸面可言了,已经跌入了谷底,她什么都不怕了。
既然别人不让她好过,她也不让别人好过!
收拾了一番之后,朝着宁王府去了。
第140章 卖惨
康郡王夫人到了宁王府之后,便要去见宁王妃。
门房自然认识康郡王夫人,连忙去里面通报了。
此时,宁王正跟宁王妃在一起。听到通报,宁王冷哼一声,立马让人去拒绝了。
“不见。也不瞧瞧那人是什么身份,难道什么阿猫阿狗的都能见王妃吗?”
“小的知错,小的立马把她撵走。”
见下人走了,宁王妃柔声问道:“王爷,之前弹劾您的是康郡王府所为吗?”
“除了他还有谁?”
“那康郡王夫人为何还要来见?”
“这一家人都是没脸没皮的性子,王妃不必去见。”
“是,王爷。”
康郡王夫人见见不到宁王妃,更加生气了。直接在门口就骂了起来。
“宁王,你把我们害得好惨。您权大势大,我们家郡王不过是碍了您的眼,您就要把我们踩在脚底下。可怜我们府上那么多孩子从小就要挨饿……”
“您是王爷,是皇上的亲弟弟,我们不敢得罪您。”
“求您高抬贵手,饶了我们吧,我给您磕头了……”
说得那叫一个感人肺腑,旁边街上的平头百姓都跑过来看热闹了。不过,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看着康郡王夫人这副可怜的模样,再看看宁王府赶人的这些侍卫,心中的天平立马偏移了。
说了一刻钟左右,康郡王夫人被强制赶走了。看热闹的人也被赶走了。
宁王府门口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只是,那些看热闹的人心中却有了自己的看法。
上了马车之后,康郡王夫人身边的嬷嬷有些着急。
“夫人,您这样做不怕得罪宁王吗?咱们还是别这样做了,免得宁王不高兴,到时候收拾咱们。”
康郡王夫人冷哼:“你觉得咱们不这样做,他们就能饶了咱们吗?宁王都已经把老爷的爵位给撸了,咱们还有什么好怕的?我就是要恶心恶心他!”
嬷嬷听了这话,叹了叹气:“夫人说的也是。咱们就算不这样做,想必宁王也不会让咱们好过。”
“去把府上能聚集的人手聚集起来,出去散播消息,把那宁王府说成仗势欺人,把咱们府上说得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哎,老奴知道了。”
说完之后,康郡王夫人的脸色冷了下来,眼睛无神的看向了一旁。
马车上的帘子随着马车的抖动,时不时的会露出来一些外面的情形。
突然——
“停车!”
车夫听到指示,立马停了下来。
嬷嬷好奇的问道:“夫人,怎么了?”
康郡王夫人脸上露出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若是她没看错,外面那个一闪而过的身影好像是萧思姝。如今正处在闹市区,有些事情,正好来办。
听了片刻之后,康郡王夫人掀开了帘子,一看,果然刚刚落在后面的那个姑娘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