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媵宠-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行了,小话儿在宫里自己人面前说说也就罢,出去可记得把嘴给咱家闭紧些,也免得给娘娘招祸。”冯海笑着说,几个小宫女和小太监笑嘻嘻地一哄而散,他抬步走进殿中。
“娘娘,坤宁宫那边好了,刚宣了太医。”
盘儿正坐在炕上喝茶,听闻此言,放下茶盏,又让香蒲给冯海挪了个座,才道:“这事能预料的到,皇后娘娘的韧性可非一般人能比的。”她前世早就有经验了。
之前宗琮也提过让盘儿把中秋节这摊子事接下,却被她给拒了。她只推脱说,皇后娘娘说不定就……好了,宗琮心知她不想再冒头,也就没多说。不过彼此都心知肚明,如果陈皇后凤体一直不好,这事她总要接下来。
冯海之前还跟盘儿提了提这事,让她做做准备,盘儿只让他等等再看,果然不出她的所料。
“既然皇后娘娘都好了,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别因为那日的事就轻了骨头,到时候惹了事我肯定不饶他。”盘儿道。
“娘娘放心,奴才一定交代好下面。”
陈皇后的康愈速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转念想想马上就要来临的中秋佳节,倒也能明白她为何能好的这么快。
等陈皇后病愈后带着妃嫔去跟傅太后请安时,傅太后看着她,态度倒没有什么变化,道:“皇后好了就行,也别太辛苦,有些事该放给下面人做,就让下面人去做,宫里这么多事,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也难怪会累坏身子。”
“谢母后的关心。”
这边婆媳两个说着客套话,那边李嫔差点没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她赶忙拿着帕子按了按嘴角,用眼睛去瞅太后和皇后,她怎么觉得太后这话有些意有所指呢?胡思乱想着,她又看了看坐在前头的苏贵妃。
盘儿自然没发现李嫔的眼神,她下首处坐着胡淑妃,见胡淑妃神色难掩憔悴,她借着放茶盏的空档低声道:“淑妃不用担忧,令尊肯定没事的。”
胡淑妃看了她一眼,扯了扯嘴角,算是笑着应承了。
其实想想也是,就凭胡淑妃那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这回陈皇后丢了这么大的脸面,她却没上蹿下跳看热闹,实属反常。
傅太后自然也注意到这点,等和皇后说完了话,又对胡淑妃道:“淑妃定是十分担忧胡总兵,你放心皇帝这次派钦差前往大同时,随同还带了两名太医,胡总兵定会转危为安。”
“谢太后,谢陛下隆恩。”
面上带着感恩的笑,嘴里也是这么说着,可胡淑妃心里却十分苦涩。
她爹若是抗击金人受的伤也就罢,偏偏是金人突袭了大同,她爹急怒之下追出了城,不幸中了敌人埋伏,才坠马摔伤了。虽侥幸保住了性命,但人至今未醒。
现在说丢不丢脸都是次要了,重要的是人如何,且就算人醒了,一时半会儿肯定不能带兵。
大同乃九边重镇之一,金人今年既选择大同作为突破口,肯定不是无的放矢,所以朝廷也不可能等着她爹伤愈,必然会另派主将。这次陛下与其说是派了钦差前去探望她爹,不如说是已经做好了换将的打算,只是顾忌着她爹颜面才这么对外宣称。
可显然这些话是不适宜在这种场合说的,宫里历来少不了捧高踩低之人,一见别人失势,恨不得立马就踩上来,幸亏皇后只顾跟苏贵妃斗着,也没顾上她,不然还不知道她现在怎样。
按下这件事不提,胡淑妃如何胡家如何,对整个皇宫来说,到底只是小事。
很快中秋节就来临了,宫里再度恢复到一片热闹之中。
第127章
盘儿总结了一下; 每次宫里办宫宴都是老三样。
站班、看命妇朝贺以及赴宴。
至于男人们那里是如何,盘儿不知道; 但她每次都期望上午快点结束,结束站班她就能轻松了。
下午趁着空档回宫歇息; 问了一下才知道建平帝那儿还没结束; 盘儿就睡下了。睡了不到一个时辰醒了; 匆匆梳妆打扮去了宁寿宫; 就听人说边关传来捷报; 陛下龙心大悦。
宁寿宫临着畅音阁,畅音阁是紫禁城里最大的戏楼之一。
不过能在宫宴上; 被默许来畅音阁听戏的,无一不是京中达官显贵家的女眷。盘儿到时,傅太后已经在了; 身边除了陈皇后; 还围着一圈命妇。
戏台上正在演着戏; 多数人都聚精会神看着; 盘儿就悄悄找了个角落; 落座下来。
因为晚上没什么正经的场合; 盘儿就没穿吉服,而是穿得常服,再加上戏台上锣鼓喧天; 她的落座倒没惹来侧目。
有宫女上来奉了茶; 问了可是要挪座; 盘儿摇了摇头。
一盏茶刚喝了几口; 边上就有几个命妇说起闲话了。
如今这事在宫里已经传开了,俱因捷报是报到宫宴上的,大抵也知道陛下这些日字正因为边关的战况心情不美,特意报上来讨喜的。
之前盘儿所谓的抽空去歇息,就是在宴上比她位高的人物都离席了,她便也离开。或是回去休息,或是换身衣裳,这是宫里的约定俗成,也就宫里的太后和娘娘们有这个特权,像其他命妇还是要一直等着宫宴用完的。
就好比傅太后看着是比盘儿来的早,其实在宫宴刚开始没多久就离席了,陈皇后在傅太后离席后没多久离开的,盘儿比她又要晚一点。
因此这些命妇们都听说了,盘儿的消息反倒晚了些。
据说,边关那处那些金人之前并不止突袭了大同一处,同时还突袭了宣府,只因宣府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京中才不知晓。
两处重镇都以为金人只是突袭了自己,便设重兵严防死守,怕金人卷土重来。谁知对方虚晃了一枪,大抵也是在关内安排了探子,获知大同总兵胡炳成重伤昏迷,就暗中集中了兵力再度突袭大同。
大同本就缺了主将,又因奸细暗中散播谣言闹得人心惶惶,即使设了重兵严防死守,也被金人打得够呛。毕竟是以寡敌众,本以为对方兵分两路,谁知都冲大同来了,当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在这危机时刻,榆林关来了援兵。
其实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援兵,而是榆林一个游击带着手下的骑兵巡防边线时,发现金人的动向有异。这人也是个胆子大的,就带着手下为数不多的人缀在后面来了。
到了后,发现情况不对,此时正好是大同驻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之际。要不怎么说这个人胆子大呢,他也没算算自己手里有多少人,是不是人家的对手,就虚张声势假装是援兵到了,从后方突袭了金人。
这一突袭,彻底把金人打蒙了,还以为是真有援兵来了。
他们本就兵力不足,才会使计攻打宣府和大同两处,看似两实,实际上是一虚一实。可能是自己用诡诈,也怕是大周的人使用阴谋诡计,故意想诱敌深入,实则是想包他们饺子。
又想大同之后还有太原,若是太原再来了援兵,这领头的金人将军心生退意。退意一生,士气就不足,队伍顿时被打散了,虽然跑掉的金人多,却也被斩首了几百级,这金人将军也被人活捉了。
事后一查,也是巧了,这金人将军竟是个小王。
也就是大王的儿子,类似皇子的意思。
这个功劳可就不小了,足够抹平大同之前失利的那一次。这不,大抵也……清楚朝廷对大同局势十分不满,就专门派人进京来献俘了。
这事就发生在总兵胡炳成重伤之后没几天,估计这会儿朝廷派去大同的钦差还没到,捷报就报进京了。
那献俘的队伍大概半个月后就能抵达京城,捷报是八百里加急先到的。而那献俘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游击,据说这个金人的皇子也是那个游击抓到的。
这不过是茶饭之余的闲谈,盘儿虽听得津津有味的,但并未多想。很快就有人发现她坐在角落里,叫了声贵妃娘娘,然后傅太后那边就听见了,叫她过去。
过去后也没说什么闲话,就是傅太后嗔怪她怎么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了,盘儿则是害羞地笑了笑,说不想打扰太上皇后和各位夫人们看戏。
这说话期间,一旁坐着的夫人们都有意无意观察着傅太后和盘儿,当然也还有陈皇后,多数目光都是在盘儿身上。
这苏贵妃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倒称得上天香国色,但要说极美也不是,偏偏让陛下一宠就是这么多年,从还是东宫那会儿就极为受宠,如今倒好成了贵妃,连皇后都要被她压一头去。
当然这些话是没有人在明面上说的,甚至连打量的目光都极为隐晦,让人察觉不出。之后的闲话中,这些心思更从没有表露在言语和行举中,待陈皇后和盘儿都是毕恭毕敬的。
有傅太后在,坐在附近的夫人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自然没有什么话和陈皇后盘儿这种小一辈的说,这些夫人们都是十分稳重的。直到景仁宫突然来了个太监,给盘儿报喜。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舅老爷在大同立了功,据说马上就要进京献俘了。消息刚递到景仁宫,香蒲姐姐她们都不在,奴才就斗胆来给娘娘报信了。”
来人正是小田子。
就是那个被小德子压得一直没冒头的小田子。
这事盘儿也知晓,所以她下意识以为是不是有人又给她挖了个什么坑,想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要不哪儿冒出了个什么舅老爷。
她脸上含笑,眼睛却瞪着小田子,心里斟酌说什么样的话,才能把眼前这场面应付过去。若是有人故意坑她,对方肯定还有后手,她又该怎么应付。
“娘娘是高兴坏了吧?朝廷的捷报都报到陛下那里了,不会有错的。”
听到陛下,盘儿醒了神。
小田子既然提到陛下,肯定意有所指,他也不敢明知道帮人害了他就是个死的下场,而明知故犯。
这时,旁边有人低声议论着大同、献俘、游击的字样,还有人主动跟傅太后解释。
于是低声议论的越来越多,盘儿听到有人说:“那个立功的游击好像是姓苏,跟贵妃娘娘是同一个姓呢。”
“这个我倒是没注意……”
盘儿忙嗔道:“这种事拿到这种地方来说什么,没得扰了太上皇后和各位夫人们看戏,还不快下去。”
小田子也意识到自己惹祸了,忙磕了个头就下去了。
虽是如此,之后却没少有人问盘儿其中的事,还有人打听‘舅老爷’有多大,可是有婚配之类的,盘儿都是含含糊糊的,状似好像不愿多提怕抢了风头,实际上连她自己都是一头雾水。
好不容易把这边应付了,盘儿借着去净房暂时离开了畅音阁的主楼。
刚走出去,就看见小田子站在外面冒充侍候的太监。
她领着香蒲一路往净房走去,小田子跟了上来,进了净房,小田子就把来龙去脉说了。
原来盘儿走后,福禄就来了,这事都是福禄吩咐给他的。也是凑巧,那会儿小德子不在,差事就被小田子给抢了。
要不小田子怎么被小德子一直压着呢,终究还是差点,具体他也说不清楚,也没敢多问,只说是福公公说的,说苏家……的苏海从大同立功回来了。
不过盘儿差不多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看来就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宗琮把苏海弄去边关了。
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她。
可能在扬州那时候他就做了布置,却一直跟她说过。
自然是高兴的,同时还有一种水汽充斥着她眼眶,盘儿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才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小田子应声就出去了。
盘儿带着香蒲过了一会儿才出去。
显然香蒲也很好奇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但她自然没盘儿想得透彻,不过也不敢多问,毕竟不是地方。
之后就是看戏看得时间差不多了,去赴晚宴。
盘儿能感觉到很多人有意无意都在看她,看来之前在畅音阁发生的那一幕被许多人都知道了。
她们会怎么想?
原来苏贵妃竟然是有娘家的,不是说是个瘦马出身?
其实关于苏贵妃是不是瘦马出身,很多人都是存疑的,毕竟瘦马都会裹足,苏贵妃平时出现在人面前,都是正装打扮长裙及地,但还是能观察到她是没有裹过足的。
不过对于苏贵妃是陈家人送进宫这件事,倒是没什么可质疑的,关于陈家人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事当初可是惹了不少京里的人笑话。
笑话归笑话,却也让人更不敢轻忽这个苏贵妃。
毕竟本是受制陈家,却让她硬生生掰成了和陈皇后势均力敌,甚至还要压对方一头,有这份能耐的人又有几个是简单的。
旁人的这些心思,盘儿自是不知晓,她只知道畅音阁那一场事后,之后的晚宴和赏月宴上,那些夫人们对她似乎更恭敬了,而陈皇后和胡淑妃看她的目光很复杂,里面还隐隐有着忌惮。
赏月宴过半,盘儿就回景仁宫了。
过来差不多两刻钟,宗琮也回来了。
他喝了酒,身上染了淡淡的酒气,倒是迦南香比平时要浓一些。盘儿感觉他似乎喝醉了,因为他每次喝醉了或者接近醉的时候,眼神和举动就格外不一样。
就比如,平时在奴才们面前,他极少会对她做出太亲昵的姿态,但一旦喝多了,小动作就特别多,或是搂着她的腰,或是拉着手,摸摸脸之类的,像个小孩子。
“你先喝了解酒汤,喝完了去洗洗,有话等会儿说。”
这时候盘儿已经洗漱好了,穿着一身海棠红色的寝衣,人被宗琮搂在怀里,她推都推不开。
“你服侍朕洗。”
“我都洗好了,怎么服侍你洗。”
见娘娘和陛下正在缠磨,福禄和香蒲他们自然赶紧就退下了,生怕多留一刻,到时候眼睛不想要了。
“就得你服侍。”他搂着她的腰,眼神格外有侵略性,盘儿自然就懂了。
磨不过,两人去了浴间,一通胡乱折腾罢,盘儿精疲力尽。
去了榻上躺下,她已经没有想说话的欲望了,甚至满肚子的不解,她都懒得这会儿问,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可他却是兴趣盎然,一点睡意都没有。
“苏海要回来的事,福禄跟你说没有?”
“福禄倒是没亲自跟我说,他是来了景仁宫……”盘儿把之前的事大概说了一下。
闻言,宗琮嗤笑一声:“这老货,倒是会卖乖讨巧。”
第128章
其实在宫里; 身边的奴才好不好用,区别是挺大的。
有的人会来事; 有的人不会来事。
就比如这件事,可能宗琮交代的只是让福禄去把苏海要回来的事; 禀报给苏贵妃。但福禄自己会琢磨啊; 主子为何要在这种时候禀报; 哪怕就算刚收到的捷报; 晚点再说也不是不行。
这种时候; 其中的意思就有点多了。
不会办事的奴才,听什么就是什么; 可会办事的奴才,办出来的事就格外事半功倍。
所以福禄专门折去了景仁宫,让景仁宫的人来报喜; 还专门择了小田子。难道福禄寻常在景仁宫进进出出; 不知道小田子这人老实是老实; 就是太老实了; 为何没等一会儿找小德子?
这都是有喻义的。
于是今日的事就演变成了这样; 恐怕不用怎么宣扬; 今日来宫里的赴宴的人都知道苏贵妃是有娘家的,娘家的哥哥刚立了功,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有个宠妃的妹妹; 自己还立了功; 毫无意外又是个朝廷新贵啊; 看来以后京里又要多一家人; 姓苏的一家人。
而且这事办得还极有面子,至少对盘儿来说,里子面子都足了。
不过像福禄这样的奴才还是少,除了要有一副玲珑心肝,还得多少年修炼才能修炼到家。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到当时还是太子的建平帝身边,毕竟宫里环境复杂,你不行你不中用,早就被比你行的人替下来了。
所以宗琮嘴里虽是嗤骂,却似乎一点都没有责怪福禄的意思。
“你什么时候把苏海弄到边关去了?”说到这里,盘儿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手指扣着宗琮的衣襟。
宗琮低头看了她一眼,抓住她捣乱的手:“扬州的时候,当时朕没见裴永昌之前,裴永昌找过他,朕觉得他还是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给了他一个机会。”
“有一点可取之处?”
盘儿猜想,那阵子裴永昌求入无门,肯定动了不少心思,会去找苏家人可以预料。也就是说裴永昌去找苏海,苏海知道了她和太子的身份,却没有找上门,所以在宗琮的眼里还算有点可取之处。
“根子没有坏,很难有人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尤其是他们那种身份。”他淡淡地道。
说得倒也是,盘儿一直觉得苏家人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实本身并不是太坏的人。
“就只是一个机会?”显然盘儿不信过程有他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因为他这个人太会藏了,说不定背后还帮了苏海一把。
而且要说苏海不过六七年的时间,就能成长到能上战场,反正盘儿是有点不敢置信的。
“就只是一个机会,你以为朕成天哪有那么多空去搭理这种小事。”
小事?
这话听得盘儿又有点不高兴了,倒不是说苏家不是小事,而是跟她牵扯在一起还能是小事?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顺耳。
她也没说什么,只是往里面扭了扭身子。
显然这就是生气的预兆,弄得宗琮脸色一窘,有点弄不明白她怎么生气了?
“怎么了?”
她侧头看了他一眼:“小事还让你去搭理啊,你干脆别搭理我得了,睡你的乾清宫去。”
搭理苏海的事怎么又和搭理她扯上关系了?
虽然宗琮不懂,但不代表他没有眼色,这是感觉不受重视了?可还要怎么受重视?他只差把路铺在她脚边上了,事事都上心过问,要不今天能想起来让福禄传话?
宗琮也有点气闷,可眼角余光看见她白皙的侧脸,又不想大晚上的在床上还闹别扭,他清了清嗓子道:“自然不是小事,朕只是打了个比方。”
“真……的?”人扭过来了,还眼睛发亮地看着自己。
“当然是真的,真是小事的话,朕犯得着这么上心?”示弱的话一句说出口,后面的自然也就容易出口了。宗琮老脸微赧,不过灯光不亮,倒是看不显。
她也没说话,就是环上他的颈子,半垂的眼角带着羞,似乎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显然也是在示弱。
好吧,这茬算是过了。
不过她这样倒是极美,宗琮心里叹着气,大掌无奈地在她背心上揉了揉,道:“时候也不早了,快睡吧。”
一夜无话。
别看陈皇后作为皇后,在这种场合众目睽睽之下,想找间隙和亲娘说几句不能让外人听去的话,也是极为不容易的。
还是在赏月宴上,才找到机会。
两人找了处僻静的宫室,陈皇后吩咐富夏在外面守着,富春在门里边守着,才坐下和二夫人说话。
听完女儿的话,二夫人整个人都僵硬了。
那种表现像是不敢置信,但又不得不信,就像吃了什么东西噎住似的。
“你是说她就是那贱人的女儿?查清楚了?确定了?”
陈皇后神色复杂地看着二夫人,尤其是她的表情,她想她当初肯定也是这样的。
“她有个玉佩,我见过,就是上面雕着她名字的那块玉。”
那块玉二夫人也见过,当时还心里嘲笑王姨娘破落户,竟然弄块这样的玉给女儿戴上。她完全没将那块玉放在心里,事实证明就算过去再多年,记忆里还是有这件事。
“那她到底想干什么?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为什么不早说,早点……”二夫人有些歇斯底里了,她平时可从不会这样说话。
早说又能怎样,再把人弄丢一次?更何况她也就是才知道。
陈皇后也知道这地方不太适宜说话,毕竟离赏月宴的地方并不远,她深吸了一口气,撇除杂念极力去安抚二夫人,又告诉她这是宫里,容不得失态,同时还把自己发现端倪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娘,你现在先别着急,她并没有想认回陈家的打算,你看今日宴上的那动静,就是陛下或是她自己,在给自己造势,弄出一个苏家,正好和陈家撇清关系。我今天告诉你这事也不是让你着急来的,而是让你帮我盯着家里,尤其是父亲那边……”
陈皇后顿了顿,拿着帕子拭着眼角:“父亲似乎还没跟家里说,既然他还没说,就别说了,他若是说了,女儿就活不成了。”
她这样,反倒让二夫人冷静了下来。
是啊,当年能设出诛心之局的人,怎么可能是傻子,只是陈皇后的话太突然,说出的事也太突然。
怎么?这是报应?现在报应回来了?
二夫人不信报应,若是有报应,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怎么没死,还都好好的活着?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恰恰就是女儿所言,不管陈平武是基于何等原因暂时没把这事说出口,他都不应该再说出口了。
苏贵妃如今本就得势,若是让陈家人知道她其实是陈家的血脉,到时候她的公公和大伯小叔他们会如何?
就是因为嫁进陈家的念头久,所以再没有人比二夫人更了解陈家那群人。
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逐利而生,什么事都可以轻易因利益而动摇,尤其是这种可以左右陈家百年基业的大事。他们说不定会做两手打算,更不会下力气帮着女儿把太子立下了。
如果太子一直确定不下来,女儿会是什么下场?二夫人几乎不用多想就知道。
又看女儿哭得忐忑伤心,她抱住女儿,面庞抽搐中带着狰狞,安慰道:“你别慌,也别哭,娘当年能治死那对母女,现在就算她活过来了,娘同样也能治死她……”……
陈皇后打断她的话,气急败坏道:“娘,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死不死的?她现在是贵妃,还是正当宠的贵妃,到底是她治死你,还是你治死她?
“现在别提这些了,我现在也不跟她争什么宠,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别让爹把这件事告诉家里,哪怕是为了女儿,为了哥哥,为了你以后能成为陈家的老封君。
“娘,你不是一直羡慕祖母?等铎儿成了太子,陈家谁也不敢给你脸色看,你可是太子的外祖母,未来皇帝的外祖母,他身上流着您的血,您是他最亲的人,陈家又有谁敢不将你放在眼里?”
“你爹不会那么傻,怎么说你也是他亲生的,再说你可是中宫皇后。”二夫人眼神闪烁,似乎想起了什么,有点底气不足。
陈皇后扶着她的肩,直视着她:“是皇后,但还可以废。娘,你没看见陛下不过登基一载,女儿在这宫里都快没地方站了?姓苏的那个女人就是个妖精,跟她那娘一样,都是为了蛊惑男人而生。现在唯有把铎儿的太子之位确定下来,陛下才会为了大局,不会轻易动我。”
可能是陈皇后的眼神太深沉,也可能是她的表情太沉重,也可能是她咬牙切齿的说‘跟她那娘一样’的样子,让二夫人终于彻彻底底冷静下来了。
“好,娘明白了,娘回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哪怕是求你爹,也不会让他说出去。”
陈皇后点了点头,紧张的脸庞放松下来,露出一个缓和的笑容。
“若是铎儿能当上太子,全多亏了娘。”
“现在说这些做什么,你是我生的,铎儿是我外孙,娘不帮着你们,难道帮着外人去?你也别担心,你爹就算不看在我们母子的份上,还有你大哥和你弟弟,他总是要顾念他们。”二夫人抿了抿鬓角道。
母女俩又说了几句闲话,陈皇后就让二夫人先出去了,她晚点再出去,也免得落了人眼。
等二夫人走后,富春犹豫地看着陈皇后。
“怎么了?有话就说。”
富春想了想,还是说了。
“娘娘,这件事老爷本是不知道,如今二夫人主动戳破,不是明摆着告诉老爷当年的事另有隐情?”
恐怕另有隐情还是轻的,明摆着是不打自招,就看她娘能不能在瞒住他爹的情况下,把这件事说圆了。
不过陈皇后现在也顾不得这些,只有让他爹放弃把这件事说出来,陈家才会一门心思来帮她。
至于她娘——
在大局面前,个人总是要让步的,就像她和她娘说的那样,只要等铎儿成了太子,谁又敢不将她们放在眼里?
按下不提,经历的这样的事,在接下来的赏月宴中,二夫人自然是没什么心思的。
陈家大夫人洞悉了二夫人的心不在焉,心想着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她也没有多想,明显这种场合不是走神的时候。
等赏月宴结束,陈家男人和女眷都是分开走的,一直到宫门外才汇合。
这也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二夫人只能按下满腔的忐忑,在心里琢磨回去后怎么和老爷说,才会让他既同意这件事,又不会对她猜疑。
显然她亲女儿今日给她出了个难题,可二夫人不得不硬着头皮上,这其中的轻重她还是明白的。
哪怕不是为了女儿为了外孙,为了她的两个儿子和以后。
第129章
陈平武早就发现妻子的目光一直流连在自己身上; 似乎有什么话想说。
可刘氏能有什么话想跟他说?
回到府里; 他本来准备回临碧轩,却未曾想翡翠来请他; 说二夫人找他有事相商。
到了云霞院,陈平武一直等二夫人说话,可她非但没说; 反而让丫头侍候她沐浴更衣。
他心里想难道这又是什么新招式,不过他身边最近可没新添什么姨娘,二房后院里一直挺安静; 也无人能与她一较长短; 越过她这二夫人去; 她弄这一出到底为何?
到底现在上了年纪; 若是以前陈平武不会有这个耐心,但现在他反而有耐心看看她到底又想弄什么幺蛾子。
二夫人是真的紧张,她已经在心里来来去去琢磨了许久; 都没找到太完美的说辞。
若是避重就轻,到时候出了什么漏子,二夫人了解丈夫的脾气; 他就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你若是好好说也就罢; 若是让他发现了骗他; 他绝对不会让她如愿以偿。
只能实话实说; 可该怎么实话实说; 说到哪种地步?
等二夫人从房里出来; 陈平武已经打算走了,她忙忙上前拉住他。
“老爷先别走,妾身是真有事情跟老爷说。要不老爷先去沐浴,我们进里屋说?”
陈平武皱眉看了她一眼,从她手里拿出自己的手臂,眼中透露出疏离。
“就在这里说吧。”
二夫人心里一疼,他总是这样,却也是习惯了,遂撇除杂念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她自然不会提那陈年往事,只是说皇后无意间发现白术让富夏托人带出宫的图,认出那是十妹妹的东西。后来白术经不起她的逼问,就实话实话了,道出了苏贵妃真正的身份。
陈平武有些错愕,也有些恍然。
他的行事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