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锦绣农门-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端摇头:“我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根本没勇气出去,只好转移话题:“爹,过两天开始建屋时,你真的要一个人搬到村西边去看着?要不我跟顾叔说说,晚上和你去作伴。”
欧阳山摇摇头:“顾兄弟救我们一家,只是希望你能好好学功夫保护明月,你的伤口过两天也就差不多了,还是把心用到学功夫上。晚上住在这里,也帮顾家看看房子。又有双拐,那边爹一个人住就使得。”
欧阳端默然点头。
吃过晚饭,欧阳薇帮着顾氏洗好碗筷,便趁这个没事儿的空荡把弟弟叫了出来。
姐弟两个走到屋墙背面,欧阳薇问道:“阿端,我问你,明月捏得那个泥巴花瓶是不是你拿了?”
姐姐这一问在意料之中,欧阳端并不否认地点了点头:“嗯”。
“你为什么要偷拿?”欧阳薇有些生气,泥巴花瓶虽然不是贵重东西,但他们一家都快活不下去了,父亲也不让弟弟向别人的银子伸手。
谁知道她弟弟,竟也有眼皮子这么浅的时候,一个泥巴花瓶也要偷偷拿:“你如果想要,跟明月说一声,她肯定会给你的。你说这事儿要让他们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你啊?”
欧阳端沉默,在姐姐的再三追问下,才吐言道:“我喜欢。”
这么一句话,好险没把欧阳姐姐气得吐出一口鲜血:“以后不要在这样做了,被爹知道,就是你只是拿一根针,也会把你的手打断的。你说你,好好的,跟那老乞丐学这么个手艺做什么?”
欧阳端又嗯了一声,随后道:“姐,没事的话我就回房间了。”
“别忙”,欧阳薇伸手拉住弟弟,“你那的话本借我一本看看。”
“不借”,欧阳端回答得十分干脆,转身便走。
“哼”,欧阳薇气笑了,“你不借我还不能去跟明月借?”
三天后老者带着弟子们和工人们再次来到顾家,彼时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想必他们天不亮就出发了。
顾氏什么也没说,带着女儿和欧阳薇进了厨房,一刻钟内给他们做了顿简单的早餐。
全部人都能吃上是不可能的,但已经足够这人天不亮就出发的人心中温暖。
老者从包袱里掏出一组精致的鼓乐陶俑,放到桌子上,笑呵呵道:“丫头,老头子亲手做的,送给你补个见面礼。来瞧瞧喜欢不喜欢?”
鼓乐陶勇憨态可掬神情毕肖,这些陶俑手中拿的基本上都是管状乐器,微风吹来,就会有悦耳的声音响起,十分神奇。
现场众人,除了老者的十几个弟子,无一不面露惊异之色。
顾明月自然喜欢,她拿起一个女陶俑,朝她手中的埙轻吹一口气,随即就响起低沉的类似埙的声音。
“老爷子,真谢谢你,我很喜欢”,顾明月笑着看向老者。
“丫头喜欢就好”,老者脸上的笑容一下子绽开,其他的先不说,单这个丫头的性子,就十分对他的胃口。
开始造房之后,顾家就冷清起来。
欧阳山跟顾攀说了他要搬到村西去看着那些建房用的材料,顾攀一开始并不同意,想再过半个月等他骨头长合起来再说,却经不住欧阳山的再三请求。
顾攀心里明白,这汉子因为只吃喝却不能做活报答而愧疚,其实这事若搁在他身上,他也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旁人的无偿帮助。
太多的帮助,对于将尊严看得很重的人来说,是一种令人难熬的施舍。
所以西边建房的地基刚开始打,各种材料还未备齐全时,欧阳山就已经搬了过去。
而顾氏夫妻两个,又都常常一大早便起来去建房处忙碌,欧阳薇也会跟过去打会儿下手。
每当顾明月起来时,家里就经常只有坐在院子里看话本的欧阳端。
上午下午天热的时候,即使欧阳薇要去帮忙,顾氏也都会把她赶回家来。
顾明月便在每天上午放松眼睛的时候,教她一两种针法。
欧阳薇并非如她说的手笨,几天下来绣出来的复杂花朵就有了几分样子。
这几天之内,春暖来了顾家三四次。
她虽然那天说得大胆,但真和欧阳端正面相对时,又搅着帕子说不出什么话来。
一次两次欧阳端或许察觉不到,三次四次他就感觉不对劲儿了。
不想再和那个可能过来找她和姐姐闲话的女子撞见,这天刚吃过早饭,欧阳端就拿着书回房去了。
他的伤口已经结成痂要慢慢脱落了,回到房间便放下书小心地做拉伸动作。
果然不过片刻,院子里就响起那个女子热情洋溢的声音:“小薇姐,翩翩在刺绣呢?”
“嗯”,欧阳薇一边拿着绣绷绣花一边点头,道:“翩翩她每天都这样,早中晚玩的时间很少。”
越来越熟悉,欧阳薇两天前就喊明月为翩翩了。
春暖笑道:“我现在也是这样,跟翩翩学刺绣之前,还要帮我娘做家务,现在家里什么事儿都不让我动手,只让我轻轻松松地刺绣。如今我一天就能绣出一条上等帕子呢。”
“真的啊?”欧阳薇看看自己手里的刺绣,称赞道:“春暖,你手真快,我一条帕子要绣三四天,而且绣得还不那么好看。”
“熟练了就好”,春暖摆手,“小薇姐,你以后如果要卖刺绣,可以和我们一起去。我们都是去帝京的白泉绣庄卖,他们那里给的价格最好最公道,而且他家的绣线绣布也很不错,卖了刺绣后正好可以把需要的东西买齐备。”
欧阳薇笑道:“谢谢你春暖”。
这个女孩子挺不错的,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天,顾家村的姑娘她也认识好几个,不过她们大多数都看不起她逃难过来的身份,说话也少。
只有这个春暖,每次都会和她聊很多,且都是真诚之言,欧阳薇对她印象不错。
又闲聊两句,春暖便有些心不在焉,片刻后终是问道:“小薇姐,怎么没见你弟弟啊?他腿好了,去工地帮忙了?”
欧阳薇并没有多想:“他在房里,估计又看书呢。”
“欧阳大哥这么用功啊”,春暖心底更热,这样再跟爹娘提起,只对方是读书人这一点,他们就不会反对的吧。
“什么啊”,欧阳薇噗嗤一笑,“他看的都是些话本儿,这可不是用功。”
春暖脸上有些失望,随即笑着摆手:“我就认十几个字,连话本儿都看不懂。”
欧阳薇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又摇摇头,一笑:“我也没认几个,不过咱们也不去做官,识得自己的名字就够了。”
春暖点头,又闲谈两句,便起身离开了。
欧阳薇把人送出门,回来拿起绣绷,就暗笑自己多想,自家逃难来到这边,虽然顾叔没要他们签卖身契,可也是半个非自由身,有哪个姑娘会看上这样的家庭?
更何况,那个郑春暖,据说她家里的生活在村子里算是富足的,她上面三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也算是家中的娇娇女了,她恐怕更不可能是相中了阿端。
不期然的,欧阳薇想到了那个曾经定过亲的未婚夫,初定亲时这人的话不多却句句暖人心,没想到,她家被逼得变卖全部家产时,他家第二天就让媒人过来退了亲。
想到这些,欧阳薇的心情有些低落,她看着手中红艳的石榴花,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做出来的事却不如素不相识的顾家。
她轻叹口气,放下绣绷去了厨房,准备沏一杯蜂蜜花茶给翩翩送过去。
顾家村晴光朗朗,广阔的海面上却卷起风云。
林弛身着淡青锦衣,背手站在甲板上,看着海边黑沉沉的天空,不由得想这场雨会不会下到他们村里。
离家两个多月了,不知道弟弟妹妹可把家里的门面支撑好了?还有明月,她现在过得可好。
这两个多月,他跟着张家的商船走过两个国家,凭着在帝京里收购的那些价格低廉的生丝茶叶胭脂水粉,林弛赚回两斛夜明珠一斛香料。
把这些东西贩卖回去,他可净赚一万两银子。
在此之前,林弛从没有想过,他这一生还能赚这么多钱?
这些机遇和光明坦途的未来,都是她带给他的。
想起那天拥挤的船舱里,明月为他做出来的花蜜茶想办法卖出去的模样,林弛本来担忧家里状况的心中有了几分轻松。
见得多了,还是少年人的林弛更加成熟起来,不是那种历经生活磨难而自以为可以担当一切的少年意气,而是从心底积淀下来的成熟。
林弛想,他应该跟她表明心意,在努力过后依然失败的话,便心甘情愿地放下这个人。
海上的云墨色更加重了,船上的人都有些不安,舵手们全都加快了摇桨的速度。
一阵逆风吹来,船长连忙大喊“将帆”。
海风越来越大,浓重的海腥味扑面而来。
船上的人越加惊慌,有好几个已经双手合十跪了下来求海神保佑。
张云迁听到下人的报告,只着里衣便脚步匆匆地走到甲板上来。
“老齐,你看这天,会有羊角风出现吗?”他转头问紧跟着而来的一个老头。
老齐身形矮小枯瘦,对天气的变化预测往往十差九不离,跟着张家的海船已经跑了二十多年。
“我看有些悬”,老齐看向如被墨汁泼染的天空,脸色凝重,“此地离最近的码头也有三四百里,想要在风暴到来前将船划进码头,几乎不可能。”
张云迁双手紧握成拳,这是他第一次在广阔的海面上遭遇风暴,片刻后他问道:“咱们出发前,您不是看过天气了,最近二十天都是大晴天?风浪就算会有,也都是很小的。”
老齐垂下头,说道:“少爷,我不是神仙,总有算差的时候。”
林弛一直在旁听着,此时便问道:“没有办法应对吗?”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船停在这里”,老齐摇摇头,叹口气看向辽阔的海面,“祈祷海神怜悯,放我们一条生路。”
张云迁怒喝一声打断他的话,随即看向聚在甲板上的二十几号家奴和十几家搭船的商贾,扬声道:“我们首先要平静下来,如果不幸真被羊角风卷走,你们不要挣扎,我父亲说过,羊角风的中心是没有风的,只要能被卷到中心,就安全了一半。我相信你们大部分人都是会水的,不会水的就找个木桶紧紧抱着。”
“这样就可以了吗?”有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客商问道。
“剩下的就看天意了”,张云迁声音有些低沉道,“希望我们不会被风卷的太远,张家另一条船两天后会经过这里,最好大家在自己身上裹些干粮。”
“这意思,是我们还有可能死吗?”有人不满,大声喊道:“那我们带干粮有什么用?万一你们张家另一条船也被风暴耽误了呢?搭你们的海船,是冲着你们船上有个识天气的能人,二十多年来从没有遇见过大风暴。”
说到后来,此人已经歇斯底里地喊起来。
其他人面上的不满之色愈忿。
“天气的事情谁又能说准?”张云迁一甩袖,“我已经说了自救办法,听不听就看你们的了。”
随即带着张家的家奴快步向船舱走去。
看到这么多人都去做准备工作,剩下的人也呆不住了,一个个快步回去按照张少爷的说法往身上绑东西,还有不少人把金珠捆不少缠在腰里。
林弛没有移动脚步,他再次转身,面向黑沉沉的天空。
万万没料到,他林弛或许要葬身在这一场海上风暴中,在他家的日子眼看就要好起来的时候?
没有了他,弟弟妹妹要怎么活下去?
没有了他,翩翩她会在偶然的一念之间想起他吗?或者,想起他没有如约给她带回去的釅茶片?
林弛一撩衣袍,盘膝坐在甲板上。
豆大的雨点很快砸下来,夹杂着几颗龙眼大小的冰雹,林弛坐在雨中,神情平和却又坚定。
他林弛短短一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他的父母,只有人亏他们,他们从未亏过任何人。
他不信,老天爷会让他就这样仓促地结束这一生。
林弛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他想让弟妹们生活无忧,想再问一问翩翩的心意,所以林弛不想死。
“啊”仰天迎着狂风一声,林弛从怀中摸出一支耳环。
耳环是翠绿的,十分精致好看。
他看着手心里的耳环,像是看到耳环主人的模样一般。
抬起另一只手,轻触掌心冰凉的物体,林弛的嘴角牵起一抹笑容。
这是他在和她一起搭船回家那次,下船时从她坐过的地方捡的,然而直到回村,他也没有提醒她掉了一只耳环。
不知道翩翩发现耳环掉了一只后,有没有去找过?
林弛仔细回想他们上次见面的情景,好像那次翩翩戴的是一对小小的用粉纱堆成的桃花耳环。
那一只翠绿耳环,应该早就被她忘在妆奁的角落里了吧。
林弛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带上几分苦涩。
回去绑干粮的人有的回来了,一个个不约而同地跪在甲板上喃喃祈祷。
张云迁身边的跑腿小厮瑞年挤到前面,把一包油纸扎得很紧的干粮塞到林弛怀里:“这是少爷让我送来的,少爷说,万一怎么了,让你好好保重,不然少爷跟顾姑娘不好交代。”
林弛笑道:“各安天命,请转告你家少爷,不用担心,你们张家照顾我的已经够多了。”
小厮笑笑,心想如果不是为了顾姑娘一幅刺绣,我们少爷也不用担心到时候不好交代。
“对了,林公子,你要不回船舱里待着吧?待会儿风再大一些,人站都站不住。”小厮想了想,又提醒道。
林弛摇摇头:“我不想在未知的船舱,等待可能要降临的风暴。”况且甲板上的扶手很结实,如果风连扶手都能吹断,那躲在船舱里也没什么用。
说话之间,只见遥远的海面上一团雾影正快速地移动。
渐渐近了一些,众人才看清,那是一团乳白色的羊角风,风过处,可以在十几米外掀起巨浪。
猛然一个雪白浪花打来,溅得甲板上几人一身湿透,船身也有一瞬的摇晃。
瑞年惊叫一声,便快步跑回了船舱。
又一个巨浪打来,落下的水花在甲板下汇成一条条小溪。
伴随着巨浪而来的,还有一阵阵烈风,船身的摇晃也更加猛烈起来。
张云迁扔掉毛笔,把自己留给爹娘的信纸折起来,装进一个小玻璃瓶中,盖上瓶塞,然后放到桌子上。
随着船身的摇晃,桌面也很不稳,小玻璃瓶啪嗒一下掉到船舱里,地板上铺着的柔软毡毯上,小玻璃瓶又咕噜到舱壁边。
张云迁便不再管小玻璃瓶,打开舷窗,看着外面成逼近趋势的羊角风。
这一劫,恐怕躲不过了。
船上的每个人几乎都这样想,舵手们早就放开了船桨,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又一巨浪打来,船身猛地摇晃了一下,惊起不少哭爹喊娘的求救声。
他们,不得不认命,闭上眼睛瞪着羊角风袭来,将这条巨大的商船绞碎。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只除了偶尔的巨浪令船身不稳地摇晃一下,什么都没有发生。
看着那个几乎是擦着船边快速移向深海处的羊角风,人们愣住了,不敢相信他们竟如此幸运?
有这运气,他们觉得或许应该去捐个功名考考科举。
下一刻,欢呼的声音响彻海面。
“多谢海神保佑,多谢海神保佑”,刚刚跪地祈祷的人将头在船板上嗑得砰砰响,并暗自决定回去就在家里给海神立牌位。
林弛看着渐渐平静下来的海面,心中满满都是感激。
“雨过天晴啦,舀水”,随着舵头的一声长喊,船里的人都动作起来,纷纷拿着容器把船舱里的水舀回海里。
扬帆起锚时,淡去墨色的蔚蓝天空上,挂起一条弯弯的七色彩虹桥。
舵手们唱着有力的号子,把手中的木浆摇得飞快。
船舱里,张云迁捡起舱壁边的小玻璃瓶,打开,把其中的纸卷拿出来,撕碎后扔到舷窗外。
纸片飘飘遥遥到海面上,然后被浸湿,沉到了海水下面。
张云迁却依旧决定,回去后要暗地里查查老齐。
凭他的本事,小风浪可能会预测不准,但这般厉害的风暴,他不可能预测不出来。
虽然老齐一身本事很厉害,但不能为己所用反而会为害于己,那就不如早早放弃的好。
毕竟,识天文知地理能看天的能人,帝京里不是没有。
不过张云迁还是希望,这次只是意外,老齐在他们家二十多年了,情谊总归有些。
可若不是意外,张云迁也不会手软的。
在帝京盘桓几日,林弛把珍珠和香料以最好的价格出手之后,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走在帝京占满铺子的热闹大街上,林弛心中有了个初步的打算,再出一次海赚个三四万两,他就在帝京开个铺子,就卖他从海外带回来的东西。
林弛大致看了看帝京的铺子都有什么样的,就去了趟人市。
他出一次海最短也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回转,家里只有弟妹三个,林弛实在放心不下。
是以,他便想买两个使唤人。
然而林弛并不打算买青壮期的男女,唯恐他长时间不在家,弟妹三个镇压不住。
大雍朝这一年各种灾害频发,朝廷的救助又不及时,倒是繁荣了帝京的人市。
林弛在人市转了一圈,出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一个身材干瘦却并不病弱的老头和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面黄肌瘦的女孩子。
老头和女孩子是一对祖孙,从西南洪涝地区逃出来的。本来还有小女孩的父母,但却因为一路上其他灾民抢树皮草根又省着口粮给他们吃而死在了半路上。
老头为了不让孙女饿死,路过临县时就想把自己卖给人贩子。
但他一个老头子,人贩子根本看不上。
后来实在活不下去,老头便把自己和孙女一起卖了。
------题外话------
捉了会儿虫,又迟到了!
117 吃货
这祖孙俩在帝京的人市上已经待了有半个月,因为老头说什么都要和小女孩卖到一户人家,所以许多人都不愿意要,人贩子已经说了,过了今天依旧没人要他们,就必须分开卖走。
林弛只问了问老头会不会种地,小女孩会不会做饭,听到满意的答案后,便掏钱买下了这祖孙两个。
对于这个主家,祖孙俩十分感激。
林弛回村时,换下了身上的锦衣,他深谙财不露白的道理,现在他家中没有长辈,若是奶奶知道他在外赚了钱,不用想肯定会打着各种旗号过来抢夺。
想着,他回头对跟在身后的祖孙两个交代:“赵老伯,对村里的人,你们就说是我母亲娘家那边的远房亲戚。”
干瘦的老头紧紧牵着孙女的手,听到主家的话连连点头:“小人晓得了,少爷您请放心。”
林弛笑道:“首先,你这称呼就得改改,马上就要进村了,千万别叫我少爷。”
“那我该如何称呼您”,赵老头对这少年感恩不尽,这时就有些为难,“只在私下里,小老儿称呼您少爷可行?”
林弛扛着大半布袋釅茶,却是面目红气不喘地神色自如,这时便摆手道:“不用,你先叫我弛子就行。”
“赵老伯,我还是先把家里的情况说一下吧”,林弛斟酌着将家里的情况大致和老头儿说了一番,他边走边说,步态倒比祖孙两个还轻松,最后说道:“我之所以想买两个人回去,为的就是能够看看家。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以为家里大部分时间只有我那三个弟妹就弄鬼,到时别怪我不讲情面。”
“不、不会的,少…弛子”,赵老头听闻此言连忙摆手,差点就直接跪在坚硬的地面上。
小姑娘攥紧爷爷的手,也是一脸紧张地看着林弛,唯恐再被他送回那个每天被当牲口关起来的地方。
林弛任他惊慌,片刻后才不慌不忙道:“您老也别着急,只要您帮我照顾好家里,我林弛也不会亏待你们。每个月都有一两月银可领,逢年过节的礼物更少不了你们祖孙两个。只一点,对我家必须忠心。”
“是是”,赵老头抹了抹眼睛,保证道:“您放心,我必定会好好照顾其他的少爷和小姐。救我们出苦海的是您,我赵铁三不会做那等欺主之事。”
林弛自然也能看出来这老头儿是个实诚人,但有的事不得不防,把丑话说在前面,以后会少许多口舌。
归根到底,还是家里就只有他们几个孩子,太弱了,实在很容易被人欺凌。
梅花林旁人声嘈嚷,二三十个工人在刘老的指挥下有序地忙碌着,昨天才刚奠了基,今明两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依照胶模,把各个房屋先规划出来。
“这是谁家要在这里建房?”林弛问远远看见他就一溜烟跑过来迎接的林疆。
林疆先是看看跟在大哥后面神态拘谨的一老一少,跟着才道:“是顾婶儿家。哥,布袋给我背着吧。”
林弛看了眼弟弟,倒比他走时又长高了些许,身体也很壮实,看来大妹把弟弟妹妹们照顾得不错。
林疆接过布袋扛到肩上,这才兴致勃勃地说起顾家的事儿:“顾明月她”,看到兄长脸色不对,他又忙改口“明月姐,现在可厉害了,她卖给帝京里的侍郎府一幅刺绣就得一万两银子…”
林弛打断弟弟的话:“你怎么知道的?”
林疆脸上的兴色这才有所收敛,见大哥脸色不怎么好看,他干笑一声:“哥,我这也是听村里人说的。”
想了想,他便把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大致讲了一遍。
“玉漱姐还叫姐姐一起去学呢,可是姐没有去,说我们不能那样做”,林疆观察着兄长的脸色,这下不生气了吧。
林疆隐隐有些明白兄长的脸色为什么不好看,村里人那样做的确有些欺负人。
林弛的眉头皱紧又松开,他都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顾叔顾婶儿不可能不明白:“广陆,你怎么没说村里人是怎么知道明月她一幅刺绣能挣那么多钱的?”
林疆挠挠头,他只关注明月姐一幅刺绣就能挣一万两这点上了,这个还真没有注意。
兄弟二人这时已经走进家门。
看见大哥回来,要去厨房做午饭的林芙兰满脸惊喜地几步就跑到大门口:“哥,你回来啦。这次怎么走那么久,我和弟妹们都很担心。”
看见大妹,林弛脸上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他不在家,一切事都得大妹支撑:“芙儿,家里多亏有你看着,哥在外面才能放心一些。”
林芙兰忙抬手揉眼,有些哽咽道:“大哥,我说了会照顾好弟妹的。最辛苦的还是你,我听说出海很危险的,要不下次就别跟着张家的船一起去了,在药铺做学徒挺好的,而且熬成坐堂大夫也会很受人尊敬。”
林疆站在旁边,脸上因为大哥回家而有的高兴神情也淡去一些。
“芙儿,咱先不说这个”,林弛把布袋上面给弟弟妹妹带的东西拿出来,放到厨房旁边的四方木桌上,道:“快来看哥给你们带了什么东西,对了,秀儿呢?”
林芙兰看出大哥并不想听那些话,心想她可以日后再慢慢劝,现在大哥才回来,犯不着说让他不高兴的话。
“那个小丫头,刚才还缠着我说故事呢”,林芙兰拍拍面颊,露出欢喜的笑容,“现在正睡着呢。大哥,你又给我们带了什么稀罕的东西。”
赵家祖孙站在一旁,不敢出声打扰主家兄妹的谈话。
林芙兰却早已注意到这两人,把大哥给她带的香袋放在鼻下嗅了嗅:“大哥,这味道真好闻,很贵吧?”
“在海外的香迷国便宜的很,咱们家的一坛子花蜜可以换十几袋”,林弛笑着又把一双结实的胶鞋递给弟弟,“广陆,这种鞋子可以防水,青罗国人下雨时都穿这个,你试试。”
因为这种胶鞋样子很丑,林弛才没有给两个妹妹带。
下雨的时候,家里有什么事也用不到妹妹去做。
“哥,那青罗的人是不是不会做鞋啊?”林疆捧着那双鞋看了看,比着脚侧试了试:“这么丑,穿出去能见人吗?”
林弛笑道:“你一个臭小子,还讲究好看不好看?”
林芙兰也道:“是啊广陆,而且你没听咱哥说,这鞋是防水的,下雨出门就不怕了,丑点有什么关系。你快穿上,让姐姐看看。”
林疆别扭着把鞋穿上来回走了几步,引得哥姐两人好笑不已。
敛起笑容,林弛冷不丁问道:“怎么明月一幅绣品能赚多少钱村里的人会知道。”
林芙兰正看着弟弟脚上的丑鞋发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顿了顿才道才道:“顾秀冉不是在容德绣庄做绣娘吗?前段时间她回村里说的。”
眉色微微一冷,林弛却也不再多言,家里的气氛有些凝滞,林芙兰和林疆一句话不敢多说,唯恐让大哥生气。
沉默片刻,林弛便把赵老头祖孙介绍给自家弟妹,并叮嘱道:“赵老伯虽是我家的下人,但为长者尊,芙儿广陆你们以后要拿老伯当长辈对待。”
“不敢不敢”,赵老伯忍不住抬手抹了抹湿润的眼光,随即拉着孙女噗通一声跪下:“我们祖孙给少爷小姐磕头了。”
林芙兰连忙躲避,林疆上前要把人拉起,但刚有动作就被大哥一个眼神制止了。
受过这一个头,林弛才对林疆道:“广陆,把赵老伯扶起来吧,记住,以后在村里跟人就说赵老伯是我们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
这个不用林弛特意交代,清楚奶奶那恨不得把他们家什么好东西都扒拉到四叔家的性子,他们就不会出去乱说。
“秀儿还小,真实的情况就先不要跟她说了”,林弛又交代道。
林芙兰点头:“大哥你放心,我知道。”
在家吃过午饭,陪着小妹玩了一会儿,林弛就抬步去了梅林旁顾家建屋的地方。
午后,这些“顺昌造屋”的工人稍微歇息一会儿便又挥汗如雨地忙了起来。
顾攀正在用糯米汤和泥,这样脱出来的土坯硬度堪比石头,看见林弛走来,他便笑着招呼道:“弛子,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听说顾叔家在这里盖房,我便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不”,林弛过去拿起一把木锨就帮着和泥。
“不用你帮忙”,顾攀搅拌着平滑的稀泥,“在外面奔波了这么多天,好好歇着去吧。”
跟顾家关系比较好的人家都有人来帮忙。
顾柏也在其中,这时便笑道:“弛子,在外面混得怎么样?”
其他人也都很好奇这个话题,特别是过来帮顾氏做饭的妇人们。
大伯母看看那只几个月不见却更显高大壮实的少年人,觉得丈夫曾经的提议也不算那么不靠谱。
现在的林弛因为海风的吹拂,偏白的肤色沉淀为健康的小麦色,初一看让人觉得有些黑,再看便感觉到爆满的魅力,更何况,他的身材拔高许多,胸前两臂的肌肉也因为前段时间总在码头扛麻袋而更加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