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锦绣农门-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广成的庶幼子不忍心道:“父亲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姐姐?以前他们对姐姐多好啊。”
一句话说得这七八个孩子心有戚戚。
长姐犯错父母都能这样狠心,那他们呢!
赵织吸口气,摸摸小弟弟的脑袋:“鸿致那便记住了,辱人者人恒辱之。”
像这长姐,一味地只会用出身高贵与否来嘲笑别人,何尝不是自己不自信呢!
268 今年
顾炼一个月前已经到户部述职,油菜花的种子和榨油方法他都交了上去,议事处将十斤菜籽以及榨油工具图转到工部,工部人员经过二十多天的辛苦努力,终于做出将榨油工具做好,并在八月十五前成功榨出四斤油。
菜籽油金黄透明,工部官员先用二两试着炒了盘菜,发现这比之前的芝麻油动物油炒出来的菜要好吃许多,当即就把成品送到议事处了。
议事处将这约四斤油送一斤到皇宫里,一斤给相爷,剩下的一斤八两分给了议事处大臣和六部尚书。
每家大约只分到一两多,只够炒一盘菜的。
工部尚书听闻顾主事带回的菜籽有五大布袋,便建议再榨一百斤,马上就是中秋,每个高官都分些比较好。
穆蕴没有同意,一百斤就是一百多亩的种子,多这一百多亩,下一年哪个官员都能多分十几斤菜籽油。
大庸为了防止官员贪污,发放给官员的节礼多而全面,每年每官还有特定额度的补贴银子。
每次节礼发放的东西虽只有两样,但最低限度也够一个五口之家的官员家庭吃上一个月。
而大庸节日又多,大部分朝廷官员,便是衙门捕快,都不用花费多少钱购买生活食用品。
可不耐清贫的显然就不行。
听相爷的意思下一年便会给官员们发菜籽油,工部尚书掰着手指头大致一算,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有三四千,按平均每人二十斤,就得六万斤往上。
差不多是一百多亩的量了。
算清这个,工部尚书摇摇头,大庸的官员比之以前历朝历代是最多的了,每年发这个那个的得四五百万两,而朝廷每年的赋税收入一千万两左右,刨除拨给皇宫使用的一百多万两,剩下的甚至敷不住庞大的军费开支。
工部尚书越算越发愁,此刻大街小巷却都是中秋将至的欢乐气氛。
顾炼走出院门,婵娟和葡萄提着大大小小几包东西跟在后面,丰年最后一个出来关院门上锁。
这院子是顾炼在户部上任不久后购买的,两进的优雅小院儿,花了八百多两,紧挨着槐花胡同。
顾炼搬进来时,村里人都来贺他乔迁之喜,更重要的是顺带祝贺他升了官。
顾明月很喜欢这院子里那两缸紫色荷花,顾炼当即便让人抬一缸给她送到槐花胡同那院子里。
顾明月说这院子只留一缸荷不美观,只让人移植了两棵到自家。
顾焕见此,派人把他那院儿里池塘中的几株紫荷都给顾明月添到了新置的荷花缸里。
顾焕之前经常往帝京来,早就在这片儿买了间院子,还是他们三家中最大的一个院子。三进三出亭台楼阁,据说是一个败了家的商人所造,因那商人还没住进去半年便破产了,大家都觉这宅子风水不好,即便商人压价压到两千两也没人要。
顾焕倒是不信这个,看过院子,直接按原值五千两买了。
感激得那商人给顾焕连连磕四五个响头才罢。
当时顾森一家也来贺这乔迁之喜,见兄弟几家中单他家还没帝京的房子,第二天就拿着钱过来来买院子。
他觉得以后自家用到炼子的地方肯定多,住得近那关系便容易亲近,最后买下来的院子也在这条柳树胡同。
“炼子,给成家送过年礼没?”顾炼刚走出没多远,就听到顾森的声音。
“送过了”,顾炼转身,见顾森和孔三娘正走出门来,打声招呼,问道:“三叔三婶怎么十五还在帝京?”
顾森笑道:“这不南街那几家杂货铺都想进泡面卖,我们来签契约,你这也是要回家去吧?”
顾炼点点头。
顾森道:“那正好趁三叔的船,来时码头坐船的人忒多,我和你三婶儿就包了一条。”
“那麻烦三叔了”,顾炼说道,侧身让他们先走。
孔三娘没怎么跟顾家这个做官的孩子见过几面,但对他的温和有礼却观感极好,想着现在有了捐监的规矩,以后就照着这个模子养她家燮儿。
孔三娘和顾森都没有越过顾炼走在前面,孔三娘笑着搭话:“你那未婚妻真是个好的,那天又是让人上茶又是让人给我们送点心。”
顾炼扯扯唇角,没有多说的意思。
顾森咳一声,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炼子定亲那天发生的事儿可不愉快。
孔三娘也觉失言,暗骂自己不会说话,她在这官老爷跟前就容易紧张,想想还是不多说话好了。
走到大街上,顾森便让跟在后面的小厮去租一辆马车来,他们几人则先朝西码头的方向走着。
刚经过一家临街的酒楼,突然噗通一声有人从三楼坠下。
孔三娘顿时被吓一跳,紧紧抓住顾森的胳膊。
二楼的一间窗户内探出两个人头便又赶紧缩了回去。
“怎么回事儿啊?”此时路过的人都停下脚步聚拢过来。
“去看看吧,这大节下的”,孔三娘晃了晃顾森的手臂,“能帮一把便帮一把。”
面朝下趴在地上的是个身着粉衣的女子,看样子并没有摔太重,此时还试着坐起来。
顾森犹豫着不想找麻烦。
正在这时一个小丫鬟哭喊着小姐从酒楼里跑出来,挤过人群扶起来那女子,“小姐,您怎么样?您怎么这么傻啊!”
菡萏扶着小丫鬟站起来,她只是来弹琴的,对方却让她挨个嘴对嘴喂他们酒喝,与逼她去死有何异?
“我没事”,她说道,“回朱舞楼。”
众人看清她暴露的衣着,知其是个青楼女子,那么刚才楼上发生的事不用问便能猜出几分,却是没想到这女子这么烈。
虽然大部分人都暗赞一声,此时却没人愿意伸出援手了。
就连刚才很热心的孔三娘,看清女子的穿戴打扮时,也不再做声。
这种青楼女子最会魅惑男人,他们还是不沾惹好,再说看她也不像有事的样子。
孔三娘正要说咱们走吧,那摔得嘴角带血的女子却向他们看来。
孔三娘顿时一警,忙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发现她看的不是自家男人便松了口气,随即又莫名倒抽口气。
因为这青楼女子的目光正是落在旁边的顾炼身上。
孔三娘暗想还真是好眼光。
顾炼对跳楼的热闹完全不感兴趣,此时没走也是出于礼貌等三叔他们夫妻,察觉到有人看过来,他皱眉下意识抬眼。
菡萏见果真是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激动欣喜一起涌上心头,忍不住捂着胸口嗑起来,嗑着嗑着竟吐出一口血来。
旁边接二连三的响起惊呼声,“这摔得不轻啊,快到医馆看看去吧。”
“小姐,小姐”,庆儿吓得大哭,一面想屈膝向路人磕头一面又不敢放开小姐,声音哽咽道:“求求你们帮帮我家小姐吧。”
有男人想上前,立即被旁边的女人一声咳得停住脚步。
只这片刻,菡萏已经晕了过去,庆儿哭得满脸泪张皇不已。
顾森见两个丫头挺可怜的,旁边人都是看着没有伸手帮忙的意思,正巧这时小厮带着马车找了来。
他就让小厮帮那小丫鬟抬着女子到车上,去最近的医馆找大夫。
小厮答应一声过去了,庆儿泪眼模糊的道谢,虽然不想让一个男的抬自家小姐,但她也不敢挑三拣四。
周边人都没觉得有什么,青楼女子整天和男人在一起,这救命的时候抬一下有什么了?
将小姐在马车上放好,庆儿才转过身来道谢,她一眼看见站在人群边的顾炼,终于明白刚才小姐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了。
“顾公子”,她上前一步道,“您帮帮我家小姐吧,我家小姐是为了您才会跳楼的啊。”
庆儿非常气愤,不知道这人怎么能面无表情地在旁边看得下去?嫌小姐是青楼女子丢人吗?
此话落下,众人的眼光都“哗”地看向边上那年轻公子。
薄情哦!
顾炼面不改色,“不好意思,我并不认识你们。”
“你”,庆儿气得手指颤抖,还要说什么却被孔三娘打断:“小丫头,我家男人好心救人,你们可别反咬一口。”
“谁反咬一口?”庆儿急道,“我家小姐就是认识他…”
“庆儿”,菡萏刚才只是气急攻心,这时悠悠转醒,听到小丫鬟的声音立即叫住她,扶着车壁下来,她屈膝一礼道:“给几位好心人添麻烦了,我的丫鬟只是太担心我,说的什么话请你们不要介意。”
她说着看了顾炼一眼,却发现他眼中只有陌生,一时心痛如绞,竟然不管身上的疼痛,喊上庆儿一瘸一拐地走了。
…
众人议论着散去,几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走出酒楼。
为首之人笑道:“那女人之前还跟贞洁烈妇一样,却原来路上随便看到一个男人都能贴上去。对了,你们谁认识刚才那人?”
看不上他的女人竟能被一个无名小卒吸引,必须好好教训一下。
“六少”,一人走前两步,低声道:“我正好认识那人,是新到户部上任的顾景之,据说和穆相是姻亲。”
这个六少是帝京四富之三的周家少爷,后面这群则是跟着他家做生意的管事家的孩子,整日里奉承他。
周六闻言,脸色白了白,想起爹警告他的话有些后怕,幸亏他娘给他派了个包打听的手下。要不然这次又要得罪人了!
帝京就这点不好,闭着眼睛在街上抓个人都是官,他眼珠子转了转,刚才的妓女明显是认识那官儿的,如果他将人买下来送给那官,说不定还能为家里找一个大靠山呢。
想到就做,周六一挥扇子:“去朱舞楼。”
…
顾森夫妻都不好问侄子是不是认识跳楼那女人,几人一路无话地回到顾家村。
顾炼让下人们先回家,提着昨天就选好的月饼向村西走去。
顾明月正在厨房装点心,准备晚上看月亮时和穆蕴一起吃的,听说炼大哥来送月饼,她忙捡些漂亮的花朵点心出来,连着自家做的月饼,以及葡萄、苹果等装了满满一食盒。
“炼大哥,这些都是我做的”,顾明月出来时顾炼正坐在桌旁和她爹娘说话,“你走的时候带走吧。”
顾炼笑道:“听二婶儿说家里的月饼都是你做的,有没有多给我放一些。”
“这下面一层都是月饼”,顾明月指指食盒,“而且昨天我家就给你家送了两斤月饼,这些是专门给你吃的。”
顾炼眼中的笑意不觉更柔和几分,“那就多谢翩翩了。”
“不客气”,顾明月摆手笑道。
顾攀说道:“一家人客气啥,翩翩还做许多花朵样儿的点心,也让她给你多装些,节后拿到帝京送同僚吃照样送得出手。”
“爹,我已经给炼大哥拿过那个点心了,都是捡的漂亮又寓意好的花朵。”顾明月道。
顾炼听着,只觉得心里平静温暖舒适,眼中的笑意也就更加柔和:“我这几个买来的月饼换走翩翩做的这么多好东西,倒是占大便宜了。”
旁边捧着一个大石榴在吃的顾灿忙里偷闲道:“我天天吃翩翩姐做的好东西,天天占大便宜。”脸上满是得意神情。
言外之意是你没我占得便宜多。
这话刚落下,一家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照影端了两碟点心和瓜果送来。
顾炼每样都吃一些,才起身回家。
顾明月送他出门,顾炼问道:“今年你们还出去看月亮?”
“嗯”,顾明月笑道,“还有焕大哥家和我们家一起去,炼大哥,你家要不要一起,钟山旁边的月色特别漂亮。”
上午顾焕来她家送月饼,得知他们要去钟山看月,便兴致勃勃地要同去。
不过如果不是炼大哥主动问起,她也想不起来邀请他。
顾炼笑笑,“吴家昨天就派人往家里和我那两处送了帖子,邀我们去帝京听戏看月。我就不去了,你玩得开心点。”
“帝京的中秋很热闹”,顾明月想了想之前他们一家人在帝京过中秋那次,笑道:“那炼大哥你也玩得开心。”
顾炼抬手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回家,就转身走了。
顾明月看着他的背影,微皱眉,总感觉炼大哥有些不开心,难道之前林芙兰的事他心里还没放下?
想起这个,顾明月心里也不大舒服。
…
钟山上有座小庙,庙里住着三个和尚,一个住持两个徒弟。
天刚擦黑,小和尚就坐在庙门口看向远处的江面,等上一年中秋节好似从天上降下的戏台。
269 抓包
小和尚没怎么去过城里,从没有看过那么好看的戏,八月十五前几天就一再问师傅今年还会不会有仙戏。
他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山下的江面,连师父叫他去吃晚饭都没有听见。
月亮爬上山头,挂在深蓝的夜幕上分外宜人,就在这时一艘灯火通明的大船突然出现在江面上。
“师父,师兄”,小和尚急忙喊道,“仙船来了,马上就要有仙戏了,你们快出来。”
老和尚拿着串佛珠出来,身后跟这个十五六年纪的和尚,他手里端着瓜果和月饼,对小和尚道:“师弟,去搬张小桌子出来,我们边赏月边看戏。”
“哎”,小和尚用力答应一声,迈着步子去搬小桌子去了。
凉风吹来,老和尚眯眼笑了笑,这小徒弟还挺好诓。
一时安排好,师徒三人就坐在寺庙外的敞地上赏月听戏。
虽然距离很远并不能够看清戏曲内容,但唱腔却是清清楚楚能够听到的。
小和尚时不时鼓掌叫好,大和尚老和尚只是微笑听着。
老和尚暗想,他这清冷的寺庙倒是因为来醴江这边过中秋的一家人而过了两次热闹的节日。
船上边听戏边说着家常话的众人都没想到,钟山上还有趁戏的师徒三人。
顾老太太也来了,此时丫鬟们送上来两道菜,品相味道都是她从未吃到过的,顾老太太就看一眼顾明月:这孩子太败家了。
顾明月正不着痕迹地夹菜给穆蕴,提醒他不要跟她爹和焕大哥一样喝,他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宿醉头痛会很难受的。
穆蕴笑了笑,搁在膝上的大手不着痕迹地伸过去捞住顾明月的手紧紧握住。
一家人的家宴称不上觥筹交错,但也都尽兴地吃着谈着,因此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两个的异样。
顾老太太眼花,虽然正巧在这时看了孙女一眼,也没有看出什么来。
她暗叹口气,瞧这排场,翩翩和含彰绝不像是会过日子的人,这丫头眼看着就要及笄,恐怕不用一年便要嫁到穆家去,回去后得跟老二两口子说说,让翩翩以后每天去老大家跟着她学些操持之道。
老二媳妇也不知道教教,这以后是要他们败光家吗?
顾家人不关心朝堂大事,之前朝廷一连斩了十几个大贪官的事情他们听说过,宰辅的更替这些他们就不知道了,更别说新任宰辅是谁。
要不然顾老太太也不会这么想。
顾焕倒是从于家知道些,却也没有问堂妹求证什么的,在他看来别管翩翩以后的丈夫是什么人,能对她好才是第一位的。
顾老太太这边担心她家孙女把人家家业败光,顾秀水却是满心不平衡的食不知味。
桌子上的菜肴越美味她反而越难受,目光时不时落在神态间非常亲密的顾明月和穆蕴身上,不知道她们同是一门姐妹,怎么越过差别越大?
顾明月这个未婚夫虽然是个被罢了官的,可是他长相俊美为人温和,对顾明月还那么好,只是过个中秋节而已,竟然舍得费这么多心思。画船、仆从、帝京最好的戏班子,这得花多少钱!
顾秀雨嫁得比顾明月还好,顾秀水却并未对她生出不平衡的想法,毕竟现在官至五品的炼大哥是她亲大哥。
可是顾明月她凭什么啊?
顾秀水又看了眼全程没有多瞧她一眼的穆蕴,暗骂顾明月不知道哪来的狗屎运。
大伯娘就坐在女儿旁边,自然注意到她不好看的脸色还有一连串的小动作,过节呢也不想说她,便只瞪了她一眼。
顾秀水哼一声,低头扒菜吃。
素净的月辉洒在江面上,从船上看去好像是覆盖千里的粼粼严霜,澄明而美丽。
无意间看到这般月色,顾攀笑着对坐在下下首的儿子道:“熠儿,你都到县学一年了,早学会作诗了吧,看看那月色,作一首诗来给我们听听。”
顾熠如今长高许多,在县学一年多君子六艺的学习,跳脱劲儿去掉很多,通身显露出几分君子优雅气息。
五月才过了十三岁生日的他已经进入变声期,一开口便是粗噶难听的声音:“好吧,给我两炷香的时间想想。”
“两炷香?”顾攀摇头,“你炼大哥六七岁就能张口成诵了,至多给你一炷香的时间。”
顾熠不在意道:“一炷就一炷”,边说边扯个鸡腿吃,“论起作诗,帝京也找不出几个人能比得过炼大哥,不过论起珠算也没人能比得上我。”
顾氏道:“做官又不是让你做生意,珠算再好有什么用?”
“娘,你不能这么说啊”,顾明月为弟弟说话,“户部管天下钱粮,就需要熠儿这种算术好的。”
“还是姐疼我”,顾熠把手里的鸡腿孝敬给姐姐,“我的目标就是专门管税的户部侍郎…”
“光把目标定得那么高可没用”,话没说完就被顾秀水打断,捣着碟子里的菜,带了些嘲讽笑道:“得先考上才成,科考又不是只考珠算。”
大伯一家都被她不太客气的话说愣住了,这水丫头怎么这般没眼色!
顾攀和顾氏心里不喜,却不能呵斥她什么。
“你是不是整天吃盐闲的啊,少说两句话没人当你是哑巴。”顾焕皱眉,他就说不让顾秀水过来,爹娘还担心中秋节留她一个人在家不是事儿。
顾熠不在意地笑笑,“三姐说得对,不过我是有把握才设定这个目标的。如果没本事还一味想上天,那不是自找摔打吗?”
顾秀水的脸色立即难看起来,这个臭小子读几天书有用的没学都学在耍嘴皮子上了吧。
顾明月忍不住笑了声,站起身对弟弟道:“熠儿,我们去船头看月,那里清净,你也好构思。”
顾熠答应。
穆蕴握了握顾明月的手,转头吩咐丫鬟:“送些月饼瓜果过去。”
丫鬟应是施礼走开。
餐桌上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顾老太太对于大儿子家这两个女儿,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头疼,叹口气:“我也去船头和他们姐弟看会儿月。”
侍立在稍后几步远的两个丫鬟立即上前搀扶顾老太太。
顾秀水见奶奶也给她难堪,心里的委屈一阵阵往上涌。
大伯娘狠狠瞪她一眼:“好容易凑在一起过个团圆节,你就消停会儿吧。”
顾秀水面上彻底挂不住,腾地站起身跑了出去。
“这孩子越发不懂事了”,大伯摇头,对桌子上唯一的外人穆蕴道,“含彰啊,你别笑话,也别介意。”
“不会”,穆蕴说道,声音淡淡。
因为这一出,几人都没了什么喝酒闲谈的兴致,不过片刻便也出来到船头船栏边看月。
顾熠这边,终于想出几句还算可以的诗,见餐桌上的人散开来,就喊一声让大家听他作的赏月诗。
“一轮皓月出江波……”
弟弟还在朗声诵他邹出来的诗,顾明月悄悄站起身,迎上朝这边走来的穆蕴,拉住他的手示意往船尾去。
“怎么了?”穆蕴疑惑道,“一幅逃脱苦海的样子”。
说着笑了,在船尾处停下,抬臂将她圈在栏杆与身体之间,嗅着她的发香道:“还是离开一会儿就想我想得不行?”
“是我奶奶”,顾明月靠在他臂腕,“和我爹娘想的一样,担心我太败家,刚才一直在教育我怎么过日子,还让我以后天天都去大伯家跟她学操持之道。”
穆蕴闻言,低笑出声:“你怎么不跟她说我们有很多钱,且天天有进项,就是再弄十个画船也不算败家。”
“说这个干什么,奶奶知道后说不定就该让我拉拔三个姑姑了,我不想找麻烦。”说着侧过头亲了亲他的下巴。
穆蕴呼吸一紧,突然抱起她放在半人高的栏杆上,吓得顾明月忙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脖子。
“别怕”,穆蕴忙笑着安慰,低头亲亲她的额头,才向下吻住了甜软粉唇。
顾明月被完全罩在他高大的怀抱中,江面吹来的风将她的头发吹到他们贴在一起的脸颊上,又痒又麻,令她忍不住朝旁边躲着笑出声来。
良好的氛围被破坏,穆蕴的唇角却也忍不住染满笑意。
“专心点”,他说道,抬手轻轻拍了拍掌下纤细的腰肢。
“不能亲”,顾明月看着他,双眸中全是笑意,“船上都是人,你老实点。”
穆蕴挑了挑眉,又故意压下头来想逗逗她,只是还没碰到她的嘴唇,耳边传来故意放轻的脚步声。
顾明月也听到了声音,与穆蕴对视一眼,扶着他的手臂跳下栏杆。
“你…你们都在这儿啊”,顾秀水扶着船上的木板墙壁走出来,看到并肩站在栏杆旁的男女,语气中满是惊讶,继而又掩饰道:“我心情不太好,想来这船尾清净一下。”
她刚才只看见了穆蕴的背影,还以为…
顾明月听罢这话,本来带着几分疑惑的眼神全成厌恶。
顾秀水当她是傻子吗?
“船两边也很清净”,顾明月没有掩饰厌恶语气的意思,“你还是换个地方清净吧。”
顾秀水笑道:“这儿更安静,再说你们两个是未婚夫妻,独处一处旁人知道了要说闲话的。”
“船上都是自家人,你不说出去旁人怎么会知道?”顾明月说道,目光冷冷。
顾秀水这么明显地往穆蕴身边凑,实在让她恶心,话也就说得很不客气。
顾秀水却好似没听见,说话间已经走过来扶着栏杆站定,兀自道:“这儿的月色真好看。”
穆蕴也被恶心坏了,但他不好说什么,当下握住顾明月的手腕便离开此地,一秒都不想看那女人做作的样子。
如果是和翩翩没什么关系的女人,他还能少恶心一些。
顾秀水见她们说也不说一声就走,气得抬脚在船栏上踢了好几脚,对她那个从小就不爱读书的大哥更加埋怨起来。
如果她哥也好好读书而不是想着做什么木工,现在她说不定已经成为官夫人了。
顾秀水想起她曾经有过好感的黄素,听说他现在是翰林院大学士,若是她哥读书,他就是她哥的同学,她便一定能经常见到他,那些好感也不会无疾而终。
说来说去,都是她哥,才让她比不过顾明月顾秀雨。
顾明月根本想不到顾秀水这时的想法,她和穆蕴最后停在船右侧中间的栏杆处。
仰头看了面无表情的穆蕴一眼,想到顾秀水刚才那掩饰的并不好的意图,顾明月莫名觉得有些丢人。
穆蕴揉揉她的脑袋,说了个比较愉快的话题:“你种的那些玉米什么时候能吃?”
“再过二十多天就可以吃嫩玉米了”,因为思维跳跃到大词人李煜和他妻妹小周后的事儿上,顾明月简直恶心得起鸡皮疙瘩,语气不自觉就有些不好,“能吃的时候我会煮给你吃的。”
问什么问!
穆蕴听出这言外之意,不由摸了摸鼻子:“翩翩,我没做什么惹你生气的事啊。”
顾明月看他一眼,勉强道歉:“我又没有凶你”。
又想起绣春花秋月图时,妈妈和她说起李煜的那首虞美人又说到他的一生,提过一个“小姨子情结”的理论,顾明月差点双眼冒火。
当时妈妈可能觉得失言,任她怎么问也没有多说,她有次便问了爸爸,爸爸被她缠不过,解释这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追求心理刺激的感情,还举了南唐后主李煜在他妻子生病期间和他妻妹好上的做例子。
有时候再美好的感情都抵不过渐渐的平淡,顾明月突然觉得她现在和穆蕴太好了,忍不住就担心以后会出现什么意外。
刚才顾秀水的行为,她现在越想越有危机感。
“翩翩”,感觉脸颊被带着一层薄茧的手碰了碰,顾明月抬眸,撞上穆蕴的目光,不由反省:自己刚才的迁怒好像有点过份。
“傻丫头”,穆蕴低笑,什么都写在脸上了,“因为一些恶心的蟑螂影响过中秋的心情,你是不是真的傻?”
“你才傻呢”,顾明月瞪他一眼,抬手摸摸他的脸,“干什么长这么好看?”
她这苦恼的模样让穆蕴忍不住哈哈大笑,握住脸颊上的小手放到唇边亲了亲。
“我长这么好看就是为了让你看啊”,他说道,又打量顾明月,“我的宝贝儿以后会比现在更美,我还没发愁,你倒是愁上了。”
顾明月问道:“你这是礼尚往来吗?”
“我是真心赞美…”
穆蕴说着就低头想亲亲面前甜柔可口的娇唇。
这时旁边却传来两道咳声。
顾明月听出是她爹娘的声音,忙和穆蕴拉开一些距离,规规矩矩站好。
270 将要
顾攀和顾氏本来在不远处墙壁转角的背风处看这月色,不想女儿和穆蕴走来,一开始还好好地说话,却说着说着就靠在了一起!
顾攀脸色发黑的走出来,对他们道:“前面儿听戏去。”
顾氏摇了摇头,伸手示意闺女过来:“走吧,也该吃月饼了。”
…
两家人围在船头的两张桌边吃月饼,戏台上又换了曲新戏。
吃过月饼,顾氏掬着女儿在她旁边看戏。
穆蕴便也看戏。
除了顾熠心血来潮地拿着钓竿在船边钓鱼,其他人都坐着听起戏来。
夜凉侵衣,穆蕴给顾明月拿了一条披风,并提议大家去舱里听戏。
顾熠钓上来两条鱼,见家人都移到船舱去了,也提着鱼桶跑过来,先拿给他姐姐看了看,才很有礼貌地请一位丫鬟姐姐拿去给炖汤。
这是两条肥美的大鲤鱼,虽然是普通鱼类,但经过厨师巧手烹制,每人都喝了一碗鲜美的鱼汤。
戏曲落幕时,画船已划着江水远去。
鼓乐声渐渐隐约飘渺,山上的小和尚还是支着耳朵听到了结尾。
凉爽的秋风刮过,长长的玉米叶子发出哗哗的轻响,顾明月头戴一条淡紫色的纱巾,一手挽着小竹篮,走在青绿的玉米竿中挑玉米。
其实这些玉米棒因为照顾得精细,一颗长虫子的都没有,顾明月也只是挑选不嫩不老又长相好看的。
“小姐,那些玉米叶很剌人的,您快出来吧”,照影站在宽阔的田垄边喊道,本来她要去掰玉米的,毕竟昨天灿少爷稀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