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绣农门-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翩翩早就背着二叔二婶和那穆蕴来往,顾炼一瞬间后悔至极,当初,如果察觉到自己心思的时候,他经常去找翩翩,她喜欢的就是自己了吧。等她喜欢自己后,他们再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家人,二叔二婶那么疼爱翩翩,一定不舍得责骂她然后分开他们,他也会劝服爹娘。那现在他带着翩翩在许县,过得不知有多好啊!
    顾炼的手猛然一抖,杯子里的酒洒出来些,而他也从刚才的胡思乱想中清醒,苦笑自己异想天开:我是她的堂哥,让她喜欢上我然后再带她出来不是害她吗?世俗根本不会容许她光明正大地嫁给我,我受再多相思之苦也不愿她被人指点唾骂。
    酒桌上的话题已经偏到这许县的风水天气上,谁都没注意到顾炼刚才的失神。
    喝酒聊天就这么在顾炼偶尔不着痕迹地问两句有关顾明月的事情中结束,几人散场回房休息时都有些步伐不稳。
    顾炼洗了把脸,喝过张妈送来的醒酒汤,根本没有半点睡意,他便起身到书房去,找出来县里往年的卷宗心不在焉地看半个时辰,又换了本历朝名家诗选,就着蜡烛一直看到晨光破晓。
    “炼儿,有什么当紧事要熬一夜的?”王玉梅端着一碗银耳莲子羹进来,“先把这碗粥喝了暖暖肠胃再去吃饭。”
    “谢谢娘”,顾炼起身到门后的洗脸架旁洗过脸,便坐到屋中央的圆桌旁,“许县不大,杂事挺多的,我偶尔便会熬个夜,不是经常,娘不用担心。”
    王玉梅看看儿子的脸色,暗叹口气,张嘴想直接问他对翩翩是不是有什么心思,想了想又闭口。过几天应该就没事了,她此时一问,闹明白,大家都不好过。
    顾炼看一晚那些保留着先人智慧的诗词,觉得自己心里的结已经解开了,人生忽忽百年而过,他何必因为一点私情搅而郁郁不乐?
    以前,翩翩不可能和他有什么,因为他们是同宗兄妹;现在,翩翩更不可能和他有什么,因为她已经有了心上人。
    二叔昨晚虽说得不那么清楚,顾炼却足能听出来翩翩对那穆蕴的喜欢之情。
    顾炼突然苦笑,小小的丫头已经会喜欢人了啊!
    见儿子喝着粥便摇头苦笑,王玉梅想了想说道:“炼儿,娘没读过书,却也听过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堕了志向。”
    顾炼何其聪敏,片刻之间就想到母亲已经看出来他在为儿女之情苦恼,或许已经看出来他对翩翩…
    顾炼十分了解母亲,母亲就算知道,也不会怒他,却很有可能迁怒翩翩,他忙端正神色道:“娘,我一直都在想怎样把许县治理成人间仙境,何尝有时间想什么小事?您多虑了。”
    “那就好”,王玉梅慈爱地摸摸儿子的头,“娘不图你能官做多大,只要清清正正地不招人骂便好。”
    “儿明白”,顾炼点头笑道。心里却一片凝重,母亲定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昨日他的确表现得太明显,母亲向来在他的事情上十分细心,又怎会看不出来?
    顾炼握紧手中勺子,低头吃粥,以后不能再想翩翩了,不能因为我而破坏她幸福安稳的生活。
    默想似乎很有用,顾炼喝完甜腻的银耳莲子羹,觉得心里的苦涩竟然完全消失了。
    十几人围着餐桌吃早饭时,守门的兵按着刀跑来送上一张官贴,说道:“大人,外面有一女子,自称是凌阳溧县县守成名的侄女,出来游玩,路过咱们许县,想要在县衙暂歇两日。”
    “成名?”顾炼笑着合上官贴,对皆是满脸疑惑的家人道:“此人的确算是个名人,做官数十载,却一直在县令职位上迁延,半品官也没升。”
    顾概听出儿子嘲笑的意思,便叮嘱道:“心里知道就行,不要在外面说。他那侄女想借住就让她住,县衙东面那个小院子不是没人?让人收拾收拾给她住下正好。”
    “离县衙不远就是驿站”,顾炼摇头,对兵士道:“转告那成小姐,为了避免旁人指点,还是请她去驿站住吧。”
    兵士挠挠头,看了眼餐桌上的夫人,心想有大人的娘在,也不会被人说闲话吧!看向大人为难道:“大人,那位成小姐是先去了驿站才到县衙来的,刚才在门口,卑职就听到成小姐的丫鬟嫌弃地说咱们县里的驿站太破…”
    王玉梅希望儿子认识一些更好的姑娘,刚才就想说话了,兵士话一落下她便道:“请那位成小姐进来吧。”
    顾炼说:“娘,我这里没有丫鬟没有女眷,让这个成小姐住进来,岂不是让人误会?”
    “误会什么?”王玉梅不在意道,“你娘不是女眷?没有丫鬟咱就买两个。娘留这儿你又不让留,身边没有细心的丫头照顾着可不行。”
    见儿子还想说什么,顾概开口道:“好歹是同僚家的侄女,你出去迎一迎,不然太失礼了。”
    “娘和你一起去看看”,王玉梅站起身来,又吩咐张妈:“再炒两个菜,待会儿给那小姐送去。”
    张妈看出来夫人的意思,当即笑着点头。大人年纪不小了,还是娶个妻子比较好,不然一人在外面显得孤孤单单的。
    顾炼无奈,跟在母亲后面向大门口走去,转过影壁,就看到带着三四个丫鬟在兵士的引领下朝衙内走的女子。
    顾炼的脚步有片刻停顿,眼前这位朝他走来的女子,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好像不久之前才见过。
    “这位想必就是顾大人吧”,女子看见他们,加快脚步,柔柔施礼,“小女子成悠姿,见过顾大人,见过这位夫人。”
    王玉梅见这女子通身有股不俗的气质,长相柔美,言语动听,顿时笑容满面,“成小姐不用客气”,指了指旁边的儿子道:“我是他娘,你叫我伯母就好。我儿字景之,你也别大人大人的叫,直接叫他景之吧。”
    “伯母好”,成悠姿大方点头,看了顾炼一眼却又急忙收回目光,低唤一声“景之大哥”,然后尽量自然道:“我此次带着丫鬟护卫们出行,正是要搜集当世名家诗稿,想要整理成册付印,其实来许县并非偶然路过,实则是慕景之大哥诗名而来的。”
    “哎呦,你一个女子竟有这样的大想法,肯定是个通读诗书的才女了”,王玉梅听此言笑容更大,直接拉住成悠姿的手道:“走,咱先安顿下来再说。炼儿,你还不到书房把你写的那些诗都整理整理,给成小姐送来?”
    “不必如此,大人有事尽管忙”,成悠姿停下脚步转头,“闲下来再把你写过的诗给我吧,我整理便好。”
    顾炼没说什么,只点点头。
    成悠姿见他似在发愣,不由掩唇一笑,双目微停,眼睫眨动,好像在不好意思。随即她转向王玉梅道:“伯母,真是麻烦你们了。”
    王玉梅笑着摆手:“到这儿就跟到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客气。”
    这女子长得美会读书,儿子还不是都看愣了,与她比起来明月那个丫头片子可什么都不是,让他们熟识两天或许她就有儿媳妇了。
    心头大石落下,王玉梅对成悠姿更多几分热情。
    那种莫名的熟悉感消失,顾炼看着脚下的青石板,极低地轻叹一声,回房换上官服,便出门而去。
    和其他爱躲在县衙内清闲的县官不同,顾炼每天都要到县里各处巡查一番,以往他都是早出晚归,此时父母还有二叔都在,他不到午时就回来了,身后的丰年还提着两条在集市上买的大鲤鱼。
    一面是为了招待成悠姿,一面是想让儿子吃些好的,王玉梅和张妈拟了长长的一串菜单。
    成悠姿在房里歇息片刻,便带着丫鬟过来帮忙,这让王玉梅对她的观感又好上许多。
    看着县衙里不同以往的热闹,丰年又跑着送来两条鱼,张妈不由感叹道:“今儿可跟小姐和二老爷过来那些天一般热闹,我都有种过年的错觉呢。”
    “小姐?张妈说的可是二攀家那闺女”,王玉梅面色微凝,停顿片刻自然问道:“她当初来那几天没有总缠着炼儿吧?那丫头在家就是个爱玩闹的。”
    “没有啊”,张妈觉得小姐有时候是很活泼,却称不上爱玩闹,这夫人是不是不喜欢小姐?便笑道:“小姐可懂事呢,每天都会给大人炖一罐补汤,那味儿别提多鲜香了,大人总能喝三四碗。小姐走的时候还教我做来着,只是到现在我还做不出那样好味道。”
    王玉梅扯了扯嘴唇,她就知道儿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上自己的堂妹,原来真是那丫头勾搭的。
    默默听她们说话的成悠姿突然笑道:“伯母,既然景之大哥爱喝汤,我看这两条鲤鱼挺新鲜的,给我一条做鱼汤吧。我在家最喜欢给祖母炖汤喝,其中尤为拿手鱼汤。”
    “你是客人,怎能麻烦你?”王玉梅只觉这女孩子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越处越让人喜欢,“菜已经差不多齐了,你去旁边等着吧。”
    “伯母何必客气?”成悠姿笑道,“我十三岁起就读景之大哥的诗,可谓是神交已久,跟老熟人一样的,今天能给他做汤喝只觉荣幸呢。”
    “读书人说话就是好听”,王玉梅初见这姑娘时,就有撮合她与自家儿子的心思,当下便给她让出案板前的位置,“那行,你准备着,我让人去把鱼杀了。”
    半个时辰后,众人齐坐在餐桌旁。
    见到借住在这里的成小姐也在时,顾概看了眼自家妻子,好笑摇头,才认识就拉人姑娘到自家人吃饭的餐桌上,万一儿子看不上,岂不是让人难堪?
    顾攀和吕鳞都看出来概大嫂的意思,便只吃饭轻易不插话,免得哪句不恰当坏人好事。
    “炼儿,这是成小姐亲手炖的鱼汤”,王玉梅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色汤汁送到儿子面前,担心成悠姿不好意思,她又道:“为了答谢你让她借住在县衙特地做的,你忙一上午了,快尝尝。”
    顾炼点头道声“劳烦”,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下,喝几勺子才端着饭碗没形象地吃起饭来。
    “慢点”,王玉梅以为儿子饿坏了,便时常地给他添菜,又对坐在她旁边的成悠姿道:“这孩子从小就这样,吃饭快。”
    成悠姿掩嘴轻笑,“我家里的父亲和兄弟都是这样。”
    景之大哥的母亲看来对自己的印象很不错,她说服祖母和父亲,打着收集名家诗稿的名义想见见顾炼——这位与她相差不大却早已写出很多脍炙人口佳作的男子——的做法没错。
    一路上有伯父的官贴开道,成悠姿走的很顺利,因为不俗的气质和美丽的容貌,她同样受到过好几个男子的追求,其中就有云州府尹的二公子,但她却并没有对他们任何一人动心。
    清晨的阳光中,看到早在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的顾炼时,成悠姿当时只觉得面颊发烫心跳加快:这才是她想嫁的男子。
    成悠姿已经在想回去后如何说服祖母和父亲,让她嫁给家境不显默默无闻的顾炼。她从他的诗里感觉到,他绝不是一般人,所以她很有信心说服家人。
    顾炼却除刚开始见面时那点莫名的熟悉感,对这位成小姐半丝感觉都没有,即使之前的熟悉感,也仅仅是单纯的熟悉感。
    …
    顾炼吃过晚饭,处理几份公函,看到外面月色不错,便开门出来闲步。
    因为是将近月中,挂在天空的月亮已是大半圆。
    顾炼站在廊下,抬头看着那轮皎月发怔,微风徐来,月纱铺地,庭中花树娑娑传来幽香,如此好的意境,他却半点作诗的想法都没有。
    想到翩翩,心口没有疼痛,顾炼闭目细细感觉,好像胸腔里跳动的那颗心已经空了,他真的不难过,却一点都不好受。
    “景之大哥?”成悠姿的声音响起。只见她手中提着一个小巧的花篮,俏立在不远处的花圃旁。
    顾炼睁开眼,看向她略微点了下头,转身迈步回房。
    “景之大哥”,成悠姿快步上前,举起手中的篮子笑道:“我见这里的花圃中有一株月兰,月兰只在满月前开,采其花蕊佐茶,十分清香,很难得的。你要试试吗?”
    “我还有公函未看完”,顾炼停下脚步,微侧身道:“抱歉了,成小姐有兴趣可以找别人去那边的亭下饮茶。”
    成悠姿嘟了嘟嘴,露出一种小女儿的娇态,带着几分羞涩道:“景之大哥,其实请你喝茶只是其一,我主要是想和你谈谈你写的那些诗。我十三岁便开始读你的诗了,那时便总会想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夫子?还是风流儒雅的文士?后来才知道,你只比我大一岁罢了。今日有幸见面,我真地很想和你聊一聊。你不会让我这个小女子失望的吧?”
    顾炼皱眉,略嫌聒噪,刚要迈步,成悠姿有些调皮无赖道:“你若是不和我聊得畅快了,我便只好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呀。”
    顾炼侧眸看她,她双手提着篮子,规规矩矩地站着,面带轻笑。
    “请”,顾炼抬手说道,率先大步走开。
    成悠姿握拳笑笑,快步追上去。
    清风徐来的亭下,二人烹茶谈诗,渐渐的,顾炼眼底的不耐神色消淡些许,成悠姿是有真才的,而他对真正有才之人一向客气。
    同一片月光下,披着轻白月纱的林梢,顾明月从一个枝头轻盈地飞落在另一个枝头,向立在不远处枝头上笑看着她的穆蕴道:“我出师了吗?”
    “还早呢”,穆蕴飞来,伸出双臂抱住她,风一样掠到远处最高的树梢上,“何时有了这个速度,才算出师。”
    双臂圈着他的脖颈,顾明月苦着脸道:“一秒都没有你让我飞几十米,我做不到。”
    “什么是一秒?”穆蕴落在树枝间,稳稳地抱她在大腿上,月光穿过林梢打在他眼上,里面是无限宠溺,“又说胡话了。”
    顾明月笑笑,靠在他肩上,并不想告诉他前世那些不好的记忆,然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事情却可以告诉他。而且,她抬头看看月亮洒下来的光辉,今晚的月光好像妈妈抱她回家那晚,白白的亮亮的。
    “我不是在说胡话”,分开他的大手,把自己的手放进去,顾明月仰头看着穆蕴道:“我还做过很长的一个梦,在梦里我变成了小婴儿,然后被爸爸妈妈喂养长大…我在那儿长到十八岁的时候,爸爸从德国给我买了一块漂亮的电子表。电子表是把时间精确到秒的计时器,和沙漏用处差不多。秒呢,大概就是一个呼吸的时间。”
    穆蕴已在不知不觉中把双臂一紧再紧,声音中满是后怕:“幸亏你又回来了。”
    夏雪曾说的前世,翩翩之前告诉他的那个梦,还有重新将翩翩抚养长大的爸爸妈妈,这里之中肯定有什么联系。
    但是不管有什么联系,穆蕴都希望翩翩不要再回到曾经的那些梦中。
    “我爱你”,他在她耳边亲吻着说道,“翩翩,以后你永远地和我在一起好吗?”
    顾明月摸摸他的大脑袋,笑着说好。
    穆蕴勾唇笑了,托着她的后脑勺细细密密地轻吻,在气息交缠间品尝她的甜美,许久之后才缓缓停下。
    …
    对于帝京中的千家万户来说,今天仍是和以往没多少差别的一天,欢乐和谐或是争吵怒骂,日子总归是平平稳稳的。
    然而千里之外,有许多人蹲在被洪水泡成软泥的家门口,对着倒塌的房屋失声痛哭。
    一道飞骑带来的奏折,在帝京平稳的时光中投入一枚不小的石子。
    “什么,蒙省,洛省,黑州,陈州,交省全都决堤了?”早朝末尾时,这封加急快报被神色匆匆的小太监送到金殿上,刘谱看过,登时大怒,将折子摔到百官之首的康九廷前面,“看看,每年拨巨款给这几省修治玉清河,修的什么堤?竟然连几天的雨都挡不出,十个省决了五个,银子都打水漂了吗?”
    百官低着头,静默无声。
    康九廷看过折子,立时跪下来道:“万岁息怒,臣,这就派人去灾区安抚。”
    “哼”,刘谱面色黑沉,“九省总督孫抱朴是你的门生,竟是如此无用之人,还是换人来做为好。”
    站在第二排的关维南面露喜色,正要附和,康九廷已经说道:“孫抱朴为人艰苦朴素,又心系百姓,对于河难灾乱频发的北方来说,他这样的官员最为合适。北方这十几省多盐铁矿藏,盐商富贾聚集,换上任何一个人都难保不被其中的巨大利益诱惑。请万岁三思啊。”
    康九廷话落,陆陆续续出列几名官员陈述其中利害,请万岁三思。
    刘谱强忍心中的憋气,抬手道:“孫抱朴暂时留任,这去赈灾的官员,众卿家可要仔细讨论,别再派去一个草包。”
    康九廷脸色微变,皇上这言外之意不就是说孫抱朴是草包吗?片刻后笑着叩礼道:“臣等遵命。”
    因为有皇上仔细讨论的话,经过三日的争吵,议事处才把拟定的去北方赈灾的官员名单承上,让皇上择定钦差。
    刘谱看到名单笑了笑,然后命其上的官员到御书房觐见,略问两句这几个官员的赈灾措施,让人把尚方宝剑交给了齐兆廷,并命他:“赈灾期间重点查贪,朕要知道,每年二三百万修堤的雪花银都到哪里去了。”
    “臣领命”,齐兆廷跪下郑重答应。
    回到议事处,齐兆廷即被康九廷叫去,问道:“皇上可是吩咐你查北省的贪腐?”
    “正如相爷所言”,齐兆廷狗腿道,“下官看皇上是希望咱们和王家下面那些官掐起来啊,下官这到底查是不查?”
    “查!”康九廷撂下茶杯,“我会写信给孫抱朴,让他全力配合,你们狠狠查,搜集足够的证据,我这次要把王家连根拔起。”
    齐兆廷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抬起头来神情十分严肃道:“下官定不辱命。”
    康九廷又给齐兆廷派三名随行官,这才挥手让他们退下。
    他站起身,转头看向议事堂廉洁公正的匾额,自言自语道:“没有党争,才能真正的廉洁公正。宰辅真不容易做啊,上有皇帝统御,下有异党牵制。”
    赈灾钦差出发时,百姓们都已经知道了发生在北方的决河之灾,一个个摇头说北边的人过得真心不容易,不是旱灾就是洪涝。
    大菩提寺这日由慧通大师主持开坛讲法,讲法开始前,数百名和尚围坐在讲坛边,在慧通的带领下,齐声为北方被洪灾冲垮家园的百姓诵念祈福经。
    仙游国的使者中有十几名和尚,也在诵经的和尚中间。
    帝京百姓闻言,莫不感动非常,在小沙弥的号召下,纷纷涌进大菩提寺加入诵经队伍。
    这日的讲法结束后,菩提寺收到共计两万两民众捐到功德箱中的香油钱。
    慧通当即便让几个武僧扛着这些铜钱碎银到兆达钱庄换成银票,然后让两个武僧去追赶离京的钦差队伍。
    “慧通大师说,要把咱们的善心施舍用到实处,钱不算多,却能救至少两万民众。而这些功德,都会记到我们身上。”有人在茶铺摇头感叹道:“慧通大师真是菩萨心肠,为受灾的百姓考虑,还不忘为咱们这些信众积功德。”
    “嗨,天下这么多和尚,我老江只服慧通师傅,真正的大师啊。”
    听说能积功德,不少有钱人又跑到大菩提寺捐香油钱。
    权贵们冲着对慧通的信服,也跟着补捐不少,你一百他五十,天没黑菩提寺收到的香油钱又超过了万两。
    康府,康九廷却对幕僚们笑道:“这和尚倒挺会敛财的,又博个好名声,以后大菩提寺的香火恐怕会越来越旺。”
    幕僚们笑笑,蓝衫幕僚道:“齐兆廷安抚好灾区,百姓们就会知道一切都是相爷用人得当。没有相爷坐镇后方,就没有天下的安稳。”
    康九廷谦逊摆手笑道:“非也非也,大庸的安稳是百官共同治理的结果,更少不了吾皇的英明指导。我只是个跑腿的,不值一提啊。”
    书房中传来众人的笑声。
    敏娜端着一盅汤走来,后面跟着两名身姿婀娜的侍女。
    远远把守在书房外的侍卫抬手拦住,面无表情道:“侧夫人留步,相爷正在议事,无关人等不能打扰。”
    敏娜已经嫁进来六天,却只有在成亲那天见了康九廷一面。下人们见她不受相爷重视,又有大夫人的暗示,她这几日无时不被相府里下人用各种无法反驳的手段磋磨。
    敏娜实在忍受不下去,今日才花大钱打点厨娘,要来了一盅汤,想求相爷给她做主。如果相爷还是不理她,她只能去找离国使者诉苦了。
    即使可能触怒相爷,她也不要再受这种非人的折磨。
    对于侍卫的阻拦,已经吃过无数亏的敏娜没有试图反驳争辩什么,只带着两名侍女静立在旁边等待。
    恰在这时,有几名身着墨绿官袍的官员在下人的引领下走来,看到离国公主和她旁边的侍女,这些官员都忍不住看去好几眼。
    敏娜对大庸的官服所代表的职位和品级十分了解,她一眼看去,便知道这些人都是议事处的官员,他们的地位比六部官员同级官员还贵重几分。
    注意到其中一人频频看向她身后的丹桂,敏娜心思微动。
    半个时辰后,康九廷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十几人的出来书房。
    “见过相爷”,敏娜上前见礼,标准已经不差大庸女子。
    康九廷对她却没几分好脸色,皱眉道:“跑到书房这边有何事?”
    汤水已凉了,敏娜让丹桂端去厨房换新的,她笑道:“妾身本来给相爷送汤来的,只是在外面等得有些久,已经凉了,我便让丹桂拿去厨房热一热。”
    “有心了”,康九廷点头,“只是本相要出去走走,这汤你带回去自己喝吧。”
    敢与他用二心,他会打碎这朵鲜花下面的水瓶,让它慢慢枯萎而死。
    敏娜面色微白,咬唇施礼退至一侧。
    “公主,汤热好了”,丹桂端着汤盅脚步轻快地跑来,看见迎面而来的相爷一行,立即小心翼翼地跪下见礼,“丹桂见过相爷,见过众位大人。”
    居高临下地看到女子饱满的胸脯纤细的腰肢,康九廷喉结微动,态度平和许多:“起来吧”,转头对敏娜道:“本相回来后再去看你。”
    敏娜没有忽略康九廷刚才的微一停顿,又听他这么说,双手顿时扣紧。
    她本想让丹桂与之前那名官员认识,然后放她出去给这官员做妾,而她身边还有丹朱、丹霞、丹碧好几个会舞的丫头,以后若能都嫁给相爷的臣属,到时大夫人还怎么压制她?
    但是敏娜万万没想到,此举反而让相爷他注意到丹桂,她自然相信丹桂的忠心,却根本不想在她新婚期时看着丈夫和别的女子亲密。
    尽管敏娜暗自祈祷无数遍,这天晚上康九廷还是进了丹桂的屋子。
    第二天,丹桂就摇身一变成为康九廷的良妾,且拥有一处康夫人特地让下人收拾出来的小院子。
    康九廷对夫人的大度很满意。
    康夫人虽然暗自咬牙,但丈夫根本不爱离国公主同样让她很满意。
    丹桂终于能够享受被人宠爱,被下人环绕的生活,还能够帮到公主,心里也很满意。
    一时之间,除康琪偶尔砸镜子摔胭脂地胡闹,康府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
    …
    早晨的风已经带上些许凉意,吹着勤快的人到坟前给父母长辈或者其他隔辈亲人烧掉的纸钱打旋儿飞舞。
    穆蕴昨晚教翩翩练习一个时辰的轻功,便打地铺在她房中睡下了,再睁眼时窗外就是这般明色。
    今天是中元节,以往中元节前后两天,穆蕴从没有睡着过,昨晚他却睡得很安稳。
    坐起身来看着床帐内模糊的人影,穆蕴勾唇轻笑,穿上鞋到床边蹲下来,他撩开帐子,撑在床沿默默注视着熟睡的人儿。
    “翩翩”,片刻后,穆蕴双手撑着床沿往前一些,轻轻吻着她的脸颊叫道:“翩翩,翩翩,别睡了。”
    顾明月这几天既跟着穆蕴练习轻功,又要刺绣,几乎每晚都是沾床就睡,早晨还鲜有地想赖床,因此穆蕴吻着她轻唤好一会儿,她还是没什么反应,甚至想翻个身面朝里继续睡。
    “小懒猪,快起床”,穆蕴按住她的双臂不让她动弹,低头在她下巴上轻轻啃咬起来。
    顾明月睁开依旧想闭着的眼皮,睡意浓浓道:“为什么要这么早叫我起来?我好困的。”
    见她说着话长长的眼睫开开合合地又想合在一起,穆蕴心中爱意弥漫柔柔软软,忍不住向上一些叼住她的嘴唇吸吮轻吻。
    顾明月被他吻得一点睡意都没了,唇齿不清地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嗯”,穆蕴放开她的舌头,在她唇瓣上舔了舔,看着她的眼睛道:“今天中元节,跟我去给母亲上坟。”
    顾明月觉得穆蕴有时候跟爱吃骨头的狗一样,正想说他,听到他的话便是一怔,继而点头道:“好。”
    ------题外话------
    掉收的日子好心瑟╮(╯▽╰)╭

224 平衡

  
    顾明月抿起嘴唇,带着几分笑意点头,穆蕴离开后,她便找出来定亲时穿的那件白底红色小碎花的长裙。
    大庸的印花技术很低下,根本没有好的印花工具。
    顾明月有两件小碎花的衣服,都是她趁没事的时候,用针线一朵朵绣出来,然后做成了衣服。
    比起单薄的印花,针线绣出来的多了些许沉稳贵重之感。
    顾明月就很喜欢她这两身衣服,心情好的时候才会穿,然而今天她的心情不能说好,却也并非不好,听穆蕴说上坟时好似去他娘家里的语气,她很心疼,所以愿意穿得漂漂亮亮地让他高兴。
    顾明月打开门,穆蕴看到她立即眼前一亮。
    “好看吧?”顾明月笑着问道。
    穆蕴抬手握住她的手腕,“何止是好看,简直太好看了。”
    碎花衣裙外套着一件半长的白色纱衣,衬得本就纤细的她更轻盈。
    双鬟用绣着双面绣的白色缎带扎成,很简单的发饰,却只能用简约美好来形容。
    穆蕴只有紧紧握住她的手腕,才不用担心她会随风飘到天宫。
    顾明月刚和穆蕴牵手进到院子里,就见她娘提着一竹篮金纸折成的元宝开门出来。
    “娘,你要去给爷爷上坟?”顾明月问道。
    “嗯,你爹不在家,我早点过去烧一烧”,顾氏点头,看看他们两人,已经无力说穆蕴来得太勤快什么的,对女儿道:“入秋了,早上凉,你多穿点。”
    “我穿得不少了”,顾明月掀开袖子露出其内的里衣,穆蕴抽了抽嘴角,默默抬手给她盖住手腕,“婶,我想带翩翩去给我娘上坟。”
    顾氏皱眉道:“今天不干净,翩翩还小…”
    “娘”,顾明月及时打断母亲的话,“我不小了,而且是和穆蕴一起,没事的。我们这就走了,午饭您不用等我啊。”
    穆蕴说道:“婶,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翩翩的。”
    “去吧去吧”,顾氏叹气摆手,按说翩翩还未嫁到穆家,上坟的事根本不用她去,不过两人有多好她这些天也看见了,穆蕴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