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总被欺负哭-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千叶:“依卿之见,乃是什么缘故所致?又有何良策?”
  董博文跪了下来,从袖中取出两册书籍:“依卑职之见,此乃我国不曾致力推广农家学之故。宋国重农,是以农业发达,民生富裕。其专门设有《田律》《仓律》二律,责令地方官员,尽地力之教。臣私以为我大晋也可择而取之。”
  夏菲接过书册转递程千叶面前。
  程千叶一页页的翻开,细细阅览。
  董博文观察了一下程千叶的表情,不见有丝毫不悦之色,方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两册书他放在袖中了好几日,一直不敢随奏折一起呈递上去。
  他担心在这晋宋两国交战之时,呈递了宋国的法律让主公参考借鉴,会引起主公的不悦。
  但现在看起来,主公胸怀似海,倒无不悦之意。
  程千叶翻阅着宋国的这两本关于农业的律法,发现里面十分详尽的提出了管理农林业的政策。
  细致的提到了每亩田地播种种子的数量,不同节气对应需要进行的农事,详细介绍了各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农家之学。
  她在心中感慨,难怪宋国民生如此富庶,确实是在农业管理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
  “所以董卿的所奏之《农本论》是希望我们晋国推行以农业为本的国策?”
  董博文再度犹豫了一下,事实上在他的思想中,晋国此时的首要之事,应该先发展农业,修养生息,再行扩张。
  并不适宜这般频繁作战。
  但现在战场之上形势一片大好,他又原是宋国人,新近才来到主公身边,无论如何,他也不敢将此话说出口。
  他只能说:“臣以为如今天下纷乱,流民四起。如果百姓能够专注农事,稳定的增加人口。不但能让国家财富迅速增加,更是能在对外作战时候有效的征集兵力,对内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程千叶点点头:“是谓民乐农则乐战,朴则安居而恶出。”
  不同类型的人才,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都能带来有利于国家的政见。
  她看得出来这个董博文还有不少未尽之言,但此人刚刚入朝为官,君臣之间还没有足够的默契和信赖,程千叶觉得也不必急于一时。
  董博文退出后。
  程千叶想起一事,对身边的夏菲道:“最近你抽些时间,帮我留意一下魏厮布,赵籍考那一些人。”
  夏菲领命:“主公可是觉得太保和奉常有何不对之处?”
  程千叶心里很清楚,虽然她保持了晋国旧土上制度不变,只在汴京以及新夺取的土地上推行新政。但是随着新政的实施,难免还是会触犯到那些庞大的世家贵族集团的利益。
  而且,随着程千叶实力一日日的壮大,这些原来站在晋国权力顶峰的世家们,逐渐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家族正在不可控制的没落了。
  他们知道虽然主公现在还留着他们的地位和封地不变。但随着国土的进一步扩展,主公的权力一再增强。总有一天,他们手中的那些土地和权力也会慢慢的被主公收回。
  对于程千叶来说,每天在朝堂之上,看着这些守旧派的大臣心中对她怨气横生是正常现象。
  她也只能慢慢架空他们的权力,再怎么样也不能一下子就无故把这么多朝中老臣连根拔除。
  程千叶不太把此事放在心上:“总之,我觉得他们对我的怨气越来越重了,你好好的派人盯着他们就是,如果有发现什么异常,我们也正好借机把这些顽固的老头真正铲除了。”
  有些时候,一些坏事的发生,正是因为数个细小的不在意,凑巧碰到了一起。
  近年来一路顺风顺水的程千叶突然就面临了她穿越以来最大的一个危机。
  首先是围攻宋国都城的俞敦素遭遇了卫、鲁两国援兵的夹击,战况一时陷入惨烈而胶着的状态。
  其次凉州王李文广,常山王吕宋,胶东王华宇直三人联合出兵,大军自北而下,连夺晋国数城。
  史称五国伐晋。
  朝梧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紧张的气氛。
  程千叶的面前站着的是她最为信任的臣子们。
  张馥素来浅笑轻言的神态不见了,他面色凝重,想起了今日在朝堂之上,朝臣们一片惶然。中间或明或暗的夹杂着对主公的非议之声。
  是自己错了吗?一向自负的张馥都开始忍不住在心里谴责自己。
  他不禁怀疑是不是因为太过的顺遂导致了他给主公提出了过于莽撞的战略。
  “诸位不必多想,这件事不是我们任何人的错。”居于王座之上的程千叶开口,“你们要相信,只要我们的国力发展壮大,必定会迎来这样面临众多敌人围攻的一日。”
  “既然敌人已经来到,迎战是我们唯一的道路。还请诸位为我筹谋,随我出征,共渡此难关。”
  肖瑾率先开口:“主公,请急召墨将军速速领兵回援,以解燃眉之急。”
  肖瑾紧皱眉头,心中十分忧虑。
  眼下五国伐晋,危机重重。
  墨桥生却远在汉中,拥兵自重,完全有机会摆脱晋国自立为王。
  只要他稍有异心,不来救援,哪怕刻意拖延,局势都将十分严峻。
  他没有把此话说出口,增加大家不必要的忧虑。但他觉得能想到此点的人不在少数。
  张馥接着开口:“主公,臣以为我们当下之计,还应派出使臣,务求同我国以南的楚越等国缔结联盟,以防他们乘人之危,对我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我们也好全力对付来至北面的敌人,”
  周子溪紧跟着加了一句:“若是主公不弃,臣愿领命出使。”
  程千叶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子溪就辛苦你了,不惜任何代价,务必稳住南面的这些国家。”
  如果不是先前张馥接连不断的外交政策,使晋国同地处南面的袁易之,楚安王缔结了友邦之约,此刻他们面临的局势将会更加严峻。
  程千叶知道周边诸侯列国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她不断的壮大实力。
  她只是没有想到向来和晋国关系不错的李文广竟然会毫无征兆的率先发难,集结五国之势入侵晋国。
  程千叶看了一眼地图,手指点在了绛城的位置:“我亲自带兵,前往旧都绛城迎敌,不能让敌军再深入我大晋腹地。”
  她的目光扫了一下众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请缨伴驾出征。
  程千叶询问张馥:“张相,汴京这里?”
  张馥振袖行礼:“此役十分凶险,臣请随侍主公左右。肖大人性稳重,擅兵事,臣举荐肖大人留守汴京,总领国事。”
  出征的前一日,朝梧殿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三岁多的小团子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下扑进了程千叶的怀里,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君父你是不是要出征了?君父你不要走。呜呜。”
  程千叶蹲下身,搂住他小小的肩膀,摇了摇:“不许哭。”
  “呜,呜。”小团子向来很听程千叶的话,“鹏儿不哭了,鹏儿只是舍不得君父。”
  “知道为什么不让你哭吗?”
  “我,我知道,因为我是男孩子,男孩子是不能哭的。”小团子抽抽噎噎的,但还是很快的止住了眼泪。
  “并不是男孩女孩的关系。”程千叶伸手在那白白嫩嫩的小脸上抹了一把,“鹏儿,你是我晋国的太子,你身上担的就是太子的责任。君父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要像一个真正的太子一样,站在你母亲身边,守护好你母亲,守护好这座都城。所以你这个时候不能哭,知道了吗?”
  三岁的小团子不太懂,但他知道父亲的话语中带着对他的肯定和对他的期待。所以他抹了一把眼泪,装出大人的样子,认真的点了点头。
  程千叶笑了,把他抱了起来,捏了捏他的小鼻子:“你就忍耐这一段时间,等我回来了,有我站在你身前,你就还能再哭个几年鼻子。”
  汉中的南郑城内,墨桥生啪的一声,放下手中刚收到的急件,站起身来。
  “传令整备三军,回援绛城。”
  “将军。”
  “将军不可。”
  “将军,这也太急了一点,如今汉中形势未稳,此刻仓促撤走大军,只怕汉中再起异动,使我等多时努力功亏一篑。”
  “还望将军三思,至少也再等个少许时日,妥善安排好汉中的情况,彼时出发回援绛城,想必主公也不会怪罪。”
  墨桥生帐下将帅接二连三的提出反对。


第108章 
  墨桥生抬起一臂,止住了部下们的议论纷纷。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土地若是丢失,还可再得,主公才是我大晋不可或缺之人。”
  “阿元,你留守汉中。杨盛及诸位随我领军出发!”
  ——
  春日的细雨打在杨盛的身上,他策着马紧紧跟随着墨桥生,奔驰在泥泞的道路间。
  眼前黑色的背影在雨中打马急行,将军似乎想在一日之间就领着他们赶到千里之外的绛城。
  “将军,休息一下吧,还有很远的路。将士们撑不住这样的速度。”杨盛赶上前去,劝阻道。
  墨桥生一言不发的策马急驰,直奔了一二里地,突然勒住缰绳,战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他停住了马,迎着雨水昂起了头,任由冰凉的雨水打在他的面孔上。
  他闭上眼,似乎极力的克制了自己的情绪。片刻之后方才睁开眼,下令:“就地扎营。”
  士兵们扎下营地,搭建窝棚,埋锅造饭。
  杨盛看了一眼独自坐在一块岩石上的大将军。
  墨将军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正默默想着心事,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修长的手指却捻着那枚挂在脖颈上的吊坠,反复搓摩着。
  杨陆厚递了一份干粮和水壶过来,“盛哥,将军好像很急躁,我从未见过将军这副模样。”
  何止是急躁,杨盛看了一眼岩石上的黑色身影,将军简直是乱了章法。
  他追随在墨桥生麾下多时,墨将军虽然在作战时十分勇猛,但是在大的战略战术上素来沉稳得很,从不激进。
  杨盛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这样浮躁。
  杨盛走到墨桥生身边,把手中的水和食物递了过去。
  墨桥生看了他一眼,接过干粮,却是握在手中,没有食用。
  “将军,绛城距此地尚有千余里路,就是急行军,少说也得半月时间。虽说敌军来势汹汹,但主公他身边人才济济,踞城而守,当不至于有失。将军还请稍安勿躁。”杨盛劝解。
  墨桥生默默看着手中的食物,轻轻点了一下头。
  “属下觉得……”杨盛欲言又止。
  “你说吧。”
  “如今的汉中局势不稳,到处流窜着汉王的余孽部队,相邻的楚国对我们也不是很友好。将军亲率五千轻骑,赶得如此之急,辎重和步卒都跟不上,被远远落下,实非明智之举。”
  墨桥生紧蹙双眉,静默了许久,“杨盛,你还记得你从军前的日子吗?”
  杨盛拽住了拳头,他不想记得那些在淤泥中挣扎求生的时日,但不论时光再怎么悠长,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依旧时常出现在他的噩梦中。
  “我和你一样,曾经是个奴隶。”墨桥生的声音响起,“在我差一点被前主人华宇直杖责而死的时候,是主公他,救了我的性命。”
  主公慧眼独具,用一匹马就换来了墨将军这位旷世奇才。
  这件事在军中广为流传,杨盛也曾听闻:“属下有所耳闻。主公当真慧眼识珠。”
  “她不仅救了我的命,还给了我新的人生,让我不用再卑微的求生,能够直起颈背,站起身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墨桥生仿佛在和杨盛说话,又仿佛在自言自语,
  “她不仅拯救了我一个人,更是胸怀着天下所有的人,改变了和我们一般的无数奴隶的命运。”
  墨桥生看向杨盛:“主公的安危,关系着万千人的存亡。我绝不能让主公有任何闪失。”
  杨盛单膝盖跪下,行了个军礼:“末将明白了,末将誓死追随将军驰援绛城。”
  ——
  绛城是晋国的旧都,在历代晋国国君的经营下,城坚池深,军备充足。
  是如今晋国防御外敌的一大要塞。
  晋王程千叶亲自领着重兵,携程凤,张馥等将帅驻守在此地。
  另请太尉贺兰晏之驻守左近的胫城以为侧应。
  程千叶站在城头,看着眼前密密麻麻围住城池的各色旌旗。
  在她脚下不远处,招展着襄字大旗,襄国常山王座下的上将军公孙辇,银甲金盔,使一柄蒺藜枪威风凛凛的在军前叫阵。
  他带着一身孔雀蓝的明亮色彩,策马横枪在战地上十分抢眼。
  和己方阵前程凤的酒红色交相辉映。
  更远一些的地方,凉州王李文广陈兵列阵,阵地前有一抹耀眼的赤红色,那是李文广座下的上将军凤肃。
  这些人曾经和程千叶并肩作战,抵御外辱。
  是程千叶十分欣赏的大将军。
  但如今,他们成为了敌人,程千叶将不得不亲手将这些明亮的宝石碾碎。
  程凤领军同公孙瓒试探性的接触了一下,没有分出胜负。
  他在鸣金声中打马回城。
  进入城门内侧,他的亲兵迎上前去,接过他手中的长枪和背上的强弓。
  夏菲心中有些痒痒,在程千叶前请缨:“主公,让我去领教领教那个凤肃的厉害。”
  程千叶伸手拉了她一把:“你是我的亲卫,还轮不到你出战。我们目前只要试探一下敌军的实力,固守住城池即可。”
  张馥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城墙:“主公。”
  程千叶看着他的面色,知道情况不太妙。
  “又发生了什么事?”
  张馥屏退了闲杂之人,靠近程千叶,低声说道:“汴京出事了,乱党魏厮布纠结一批守旧派大臣于汴京散布主公兵败绛城的谣言,并趁乱起兵谋逆,现已拘禁了肖瑾肖大人,并扣押了太子、许妃、太后一干人等。”
  “什么!”程千叶大吃一惊,前方有着强敌,后面又起乱局。
  一时之间,国家竟然就陷入如此内忧外患的困境。
  太子,许妃,肖瑾,都出事了。
  她脚下一个跌列,夏菲急忙从旁扶住了。
  程千叶只觉脑中一片混乱,她举目四望,张馥和夏菲一脸忧心的看着她。
  城墙上就近的士兵,不明所以的转过头。
  程凤等刚刚出战的将军们正顺着内墙的马坡向她走来。
  程千叶知道作为主公,她在这个时候要首先稳得住,绝对不能慌。
  她吸了口气,平复了情绪,郎声开口:“除却守城人员,集合所有左庶长以上军职人员,帐中议事。”
  中军大帐之内,汇聚了军中大部分的将官和谋士。
  听到了汴京内乱的消息,帐内哄然起了一片议论之声。
  汴京是晋国的首都,也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如果绛城守不住,他们本来还可以一路退回城池坚固、粮草储备充足的汴京。
  现在他们后方的汴京被乱党占据,那些乱臣贼子甚至扣押了太子和太后,图谋不轨。
  如今他们前有猛虎,后有饿狼,被困围城,无路可退。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大家不必过于惊慌。”主公镇定的声音清晰的响起。
  大帐内安静下来。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慌乱也是无义,如今我们只有一条道路,就是面对这一切。我们手中有士兵,有粮草,有坚固的城池可守,还有即将到来的援军。我们还未曾到要慌乱的时候。”
  主公端坐帐前,神态自若,语声缓缓,不见丝毫惶恐之态。
  众臣们受到影响,逐渐安定下来。
  主公一点都没乱呢。
  主公必有良策。
  对,还不到慌的时候,曾经只有万余人,面对犬戎大军的围城,主公不是也用奴隶破敌了吗?
  相信主公。
  要相信主公。
  “只要墨将军的大军到了,同我们里应外合,夹击敌军,必可解绛城之围。”一位年轻的将军开口。
  如今位列大庶长的墨桥生将军用兵如神,屡立奇功,已是大晋年轻一代将军心中的楷模。
  “是的,还有墨将军呢,我们已经在此地据守半个月了,墨将军很快就能到达。等退了敌军,我们再杀回汴京,把那些逆贼五马分尸!”
  “谋逆之罪,罪不可赦,必让他们五马分尸!”
  人心暂时的安定了下来。
  张馥和夏菲对视了一眼。
  按道理,墨桥生的军马应已接近绛城,但至今没有接到任何消息。会不会出了什么变故。
  张馥在心中不安的想道。
  主公对墨桥生信任有加,难道他也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吗?
  ——
  墨桥生正在泥泞的山道上连夜赶路,春汛导致的山洪冲垮了沿途的道路,耽搁了他们不少时间。
  他听到了主公在绛城战败,汴京被乱贼控制的消息。
  不论消息真真假假,都让他心烦意乱,焦虑难安。
  他只恨不能插翅飞到主公的身边。
  密林中突然响起一片呐喊之声,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墨桥生胸前,把他射下马去。
  中埋伏了!墨桥生心道一声不好,他听见杨盛等人在呼喊他的名字。
  “将军!”
  “保护将军!”
  他感到有人背起了他,陷入昏迷之前,墨桥生勉强说道:“杨盛,替……替我赶去绛城。”
  敌军是一支汉国军队,流窜在此,人数是他们这支先遣队部队的两倍。
  敌军埋伏在道路两侧,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好在墨桥生所率的骑兵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精锐部队,尽管突然遇袭,主将受伤,但他们依旧反应迅速,结阵护住了墨桥生,顶着敌人的袭击,一路退到一个小山岗之上,据险而守。
  杨盛看着被安置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墨桥生,皱紧了眉头。
  “将军的伤情怎么样?”他问随行的军医。
  军医刚刚为墨桥生拔出胸前的利箭,包扎好伤口。
  他抹了抹额头的汗,摇了摇头:“总算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伤到心脉。但也不可再轻易移动,否则恐有性命之忧。”
  杨盛抽出了随身的佩剑,磨着牙看着山下乱哄哄包围着他们的敌军。
  “散兵游勇,竟敢捋我军虎须,我叫你们有来无回!”
  他喝了一声:“杨陆厚,带人照顾好墨将军,其余兄弟随我冲下山去,杀他个奶奶的熊!”


第109章 
  墨桥生醒来的时候天色已微微泛白;
  帐篷内还摇曳着烛火的灯辉。
  值守在他身边的亲兵打了个盹,微微的呼吸声同清晨的虫鸣交杂在一起。
  墨桥生挣扎了一下,撑起身来,感到胸前一阵钻心的疼。
  这一点动静立刻让亲兵反应了过来。
  “将军醒了。”
  守在帐篷内打盹的人员迅速爬起身来,围到了墨桥生身边。
  “我昏迷了多久?”墨桥生问道。
  “将军,您足足昏迷了两日。”
  墨桥生接过杨盛递上来的汤药,慢慢的喝了下去。
  他伸出手按了一下杨盛的肩膀,就要站起身来。
  “将军,您伤得太重,大夫交代,绝不能起身。”杨盛急忙道。
  墨桥生站直了身躯,一手按住伤口,平复了一下气息:“传令整军,即刻启程。”
  “将军!”
  “将军不可!”
  帐内的将士都跪了下来;
  杨盛跪在地上,用力行了个军礼:“将军,请您留在此地养伤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末将请命,领前锋营先行赶赴绛城。”
  他们的将军没有说话,但却拖着脚步,坚定的一步步向着帐篷外走去。
  ——
  绛州城外的敌人正发起了又一次的攻城。
  攻势十分猛烈,战事进入白热化阶段。
  城墙之上,狼烟四起,杀声震天,
  将士们从城垛里伸出长长的勾枪,狠狠的刺穿企图攀爬上城墙的敌人的身体。
  滚石檑木和带着尖刺的狼牙拍,落雨一般的从城头掉落。
  双方将士的血肉,混杂交错着涂抹在巍巍苍凉的城墙之上。
  城墙内侧的马坡上,萧秀顶着一个盾牌,猫着腰沿着墙根一路小跑。
  不时有细碎的砂石尘土落下,噼里啪啦的打在萧秀头顶的盾牌之上,偶尔还会有几支流矢飞来,噗的一声在盾牌上弹一下,掉落在他的脚边。
  萧秀迅速的跑上了城头,来到身披铠甲的张馥身边。
  他抖了抖满身的土,从怀中掏出了一包用油纸包裹的白馍:“张相,吃点东西。”
  张馥接过食物,蹲在箭楼的一角,就着萧秀递上来的水壶,简单的解决着自己的午食。
  他喝了一口凉水,咽下口中的食物,视线落在不远处的城墙之上。
  在那个城头,主公身披战甲,长身玉立,目光遥望着南方。
  萧秀顺着张馥的目光看了过去,压低了声音:“先生,这都二十来日了,墨将军的援军怎么还没到。如今城内谣言四起,人心又开始乱了,我真的也有些担心。”
  张馥沉默了片刻:“春汛时节,雨水连绵,行路艰难。也许将军途中延误了。此时此刻,我们只需尽好臣子的本份,协助主公稳定人心便是。”
  “也是,主公她的眼光总是特别准,从未看错过人。”萧秀说道,“相信她是不会看错墨将军的。”
  在侍卫的护持下,程千叶亲自站立在城头督战。
  经过无数次战事的洗礼,她的内心已经从初时的脆弱不堪,转变成如今铜铁一般的刚强。
  血淋淋的战场已经不能再让她惶恐颤抖。
  此刻的她正毫不畏惧的直面眼前无数的生命被那巨大的战争机器收割。
  每一条生命的葬送,只会让她的内心进一步的坚定。
  如果有需要,她会毫不犹豫的脚踏着这尸山血海向前走去。
  直走到这个世界变得安定而和平,不再这般战火纷争为止。
  桥生。
  程千叶看着南方。
  她的大将军还没有来。
  桥生没能及时赶到,一定是在前来的道路上被绊住了脚步。
  “即便你没有来,我也绝对能守得住这里。桥生,你一定不要过于心急。”程千叶在心中默默的说。
  “那是什么?”夏菲突然伸出手,指向城池的南面。
  只见南面的地平线上,渐渐起黄烟。
  漫天尘烟之中,一支骑兵急驰而来。
  烈烈招展的旌旗上,书着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墨字。
  “墨桥生!”凉州王李文广站了起来。
  “墨桥生的军队竟然这么快就来了?”同在将台上的常山王吕宋眯起了眼睛。
  “这个奴隶出身的蠢货,就是恁得没见识!”胶州华宇直用肥胖的手掌拍了一下腿,
  “这个蠢货手握重兵,亲手打下的地盘比晋国国土还大,竟然不知道把握机会,自立为王。还千里迢迢的赶来救援他的主公。蠢材!真是个蠢材!”
  吕宋开口:“他们能来得这么快,必定是抛下辎重和步卒,只领轻骑前来。这千里迢迢,疲惫之师,不若我等借机截住他,不让他同城内守军相汇?”
  李文广沉默片刻,摇了摇头:“这个墨桥生不是等闲之辈。如今他率军来援,城内士气守军士气大振,同他内外呼应。我等未必截得住。今日还是暂且鸣金收兵,再做打算。”
  随着墨桥生的到来,积压在绛州城军民心上多日的阴霾一时间烟消云散。
  敌人鸣金收兵,城头上下来休息的将士们尽管满面烟尘,一身疲惫,但却带着喜悦的神情。
  战无不胜的墨桥生将军,是他们大晋的军神。
  他的到来像一只定海神针,定住了所有人惶恐了大半个月的心。
  中军大帐之内,风尘仆仆的大庶长墨桥生,披铠持剑,带着他的亲随部将,跨入帐内。
  远道而来的将军们跪地行礼,君前请安。
  “大庶长一路奔波,辛苦了。”程千叶的面孔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欣喜笑容。
  “是啊,大庶长真是辛苦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可总算把您给盼来了。”一位晋国的老将开口附和。
  他这话听着是好话,实则语气中却带了一点刺,隐隐有些责怪墨桥生来迟的意思。
  跪于墨桥生身后的杨盛抬起头,蠕动了一下嘴唇。
  墨桥生回头看了他一眼,制止住了他的话。
  杨盛看着坐于上首的程千叶,很想替自己的将军说点什么,但想着这是主公帐前,最终还是咬住了牙低下头去。
  程千叶上下打量墨桥生片刻,突然皱起眉头:“你怎么了?”
  “臣……”
  墨桥生还来不及说话,程千叶已经深深皱起了眉头,蹭的一下站起身来。
  “你来说,你们将军怎么了?”她向着杨盛说道。
  杨盛抬起头抱拳行礼:“启禀主公,墨将军在路上遭遇了敌袭,如今身负重伤,却执意不肯休息,星夜兼程,赶至此地。”
  程千叶沉下了面孔,墨桥生甚至看见她面颊上的咬肌轻微的动了动。
  一路披荆斩麻无所畏惧的大将军突然心里就慌了一下,
  他忍不住搓了一下手心,他知道主公最不喜他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程千叶开口:“把大将军的铠甲卸下来。”
  杨盛一下站了起来,他早就想要这样做。
  将军的伤势根本不能在身上披如此沉重的铠甲。
  随着铠甲一块块解落在地,大帐之内响起了一阵吸气轻呼之声。
  那表面锃亮的铠甲内里,早已被红色的鲜血浸染,淋漓的鲜血从铁甲上滴落在夯土地上。
  墨将军身着黑袍站立君前,黑色的战袍湿透了半边。
  此刻帐内所有人的心都是沉重的,他们知道那浸湿将军衣袍的,不是汗水,而是将军的鲜血。
  程千叶抿住了嘴,她侧身吩咐身边的夏菲:“传军医到我帐中。”
  随后她走上前去,牵起了墨桥生的手,轻轻问道:“你带来的军队交给这位杨将军可以吗?”
  主公没有当场发火,令墨桥生心中更加惶恐,他胡乱的点了一下头。
  程千叶回首看了一眼张馥:“张相,军中之事就先交于你。你同这位杨盛将军协商安置一下。”
  交代了这句话,主公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拉起墨将军慢慢走出大帐。
  进了主公平日休息的帐篷。
  “躺下吧。”程千叶开口。
  “主,主公。”墨桥生想要解释。
  “躺下,不要再让我说一次。”
  墨桥生只能依言躺卧在主公的床榻之上。
  让匆匆赶到的军医为他处理伤口。
  他忍不住不时看向坐在床头的主公,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慌张。
  主公刚从城墙上下来,一脸的烟灰,整个人也消瘦了不少。
  但他只要看着这张面孔安安静静的在自己眼前,心中就一点一点的被欢喜和幸福填满。
  主公沉默着,既没有发火,也没有露出和以往一样温和的笑容来。
  墨桥生心中又惶恐了起来。
  此刻他宁可带着伤拿起武器,去城外面对那数十万敌军,也不敢在这里面对主公将要到来的怒火。
  军医包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