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的布衣娘子-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奶奶转头看了赵雩一眼,对她笑了笑,赵雩就明白了,这是问自己,为什么不说呢,如果和她说了皇太孙之前的意思,她也能帮着解释解释。
    当然现在是完全不需要了。
    三奶奶道:“是啊,刚刚我已经和太子妃详细说了说咱们的事,还有去年织出来的布。”
    太子妃道:“若是能让周围百姓学着也养蚕织布,倒是能将丝织业带起来,不过是不是不太容易?生意这方面,还是忠靖侯夫人懂,你跟我们说说?”
    这是给自己机会谈谈自己的意思。太子妃既然说了不太容易,那么她想的必定比皇太孙长远。
    赵雩于是点头道:“是不太容易,一个产业要兴盛,必定是要叫百姓看到它能挣钱,百姓图的是什么?不就是能吃饱饭穿暖和衣?老百姓嘴里常说的,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就是这么简单。”
    太子妃一下笑了,点点头,想了一下却又脸色凝重了起来,转头对太孙妃道:“别觉着肤浅,大道理听着都这么简单,肤浅。老百姓们想的就是这么简单。”
    太孙妃忙点头:“是。”
    太子妃看向了赵雩,示意她说下去。
    赵雩便道:“如果百姓人家看到邻居养蚕了,织布了,过了几年原本和自己差不多的日子却过得比自己红火了,那么自然的,就有跟着养蚕的,那个时候叫他们学,必定是非常愿意的。但是,百姓还没有看到这个的时候,就叫他们别种地了,去养蚕……那未必能乐意……”
    太子妃点头:“不但不乐意,怕是还要闹呢。”
    赵雩点头:“想要在百姓中间推行什么,一来是需要有十足的把握,这种产业一定能挣钱,二来,我觉着若是用鼓励的措施推行,比强行的叫百姓改行好的多,比方说,改田种桑,朝廷给减免几年的赋税……当然这都是我瞎琢磨了,也是觉着前朝有这样做的,效果比较好。”
    “不过最重要的到底还是能保证这个行业是赚钱的,不然百姓改了行了,却比以前的日子过得还苦,那百姓自然不乐意,这一行也兴盛不起来。所以,我们这边先试行,看看是不是赚钱的,场面能做到多大,能养活多少人……如果真的能做的和江南的丝织业那么大,自然是最好的。”
    太子妃道:“这样想是对的,前朝多少的例子摆着,牵扯百姓的事情,真的就是不能着急,也不能硬来。”
    太孙妃忙点点头道:“是啊,这件事……越琢磨才能越周到,想的越周到,办起来才会越少错误。”
    三奶奶忙点头:“是啊,之前考虑的越周到越好,我们去年也是半路开始的,很多事情都匆匆忙忙的,因此年底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收获,要说有,也是去年跟着做这些事的人,学到了一点点的手艺。手艺慢慢的学才能精进。”
    赵雩听出来了,这就算是将前面皇长孙说的事情揭过去了,皇长孙通过他母亲和他妻子,说明白这件事不着急了,慢慢来。也是委婉的承认,他之前确实想的不周到。
    太子妃见赵雩频频点头,知道是明白了,笑着道:“倒是镇边候夫人一说,我有点奇怪的地方问问忠靖侯夫人……这丝绸若是织出来了,你打算怎么办?我知道夫人手里有几间铺子,难道是单单的那几间就能把所有的丝绸卖出去?”
    赵雩笑着道:“当然不是,开始想的是先做些厚一点的棉布料子,双层甚至三层的那种,这种料子在江南那边很少,但其实西南东南都有这种料子的需求,做出来了通过我在常州和松江府的铺子往南方销售……当然,如果市面能打开,别的铺子也进货,那自然是更好。”
    太子妃频频点头。
    赵雩接着道:“没想到去年上得织机,倒是织出来了一匹坯绸,就是说这边并不是织不出来丝绸,还是和手艺精不精有关系,今年自然是希望在这方面多做些事,如果说织出来的丝绸品质不比江南的差,那自然是更好。”
    太子妃和太孙妃全都点头,太孙妃现在基本已经不说什么了。
    “这样说,真的还是要慢慢来,先私人试试,如果不错公家再来做这事,到时候百姓也不会认为是强加给他们什么,或者……”
    赵雩点头:“或者,我们这三个坊做的大了,需要的人多,自然会请周围的百姓,百姓们口口相传,更容易让他们相信。”
    太子妃点头:“不过既然现在说了,你们今年还是尽量的织丝绸,朝廷如今外埠生意多,大船经常的出海,需要的丝绸多,加上迁了都之后,以前不去的最北边,如今也有人去,有人来,知道我们大明朝的东西,就是茶叶、瓷器、丝绸,所以,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一些妇人们织布贴补家用的,关乎的国运,不可轻视。”
    说着对赵雩笑了笑:“当然侯爷夫人也不用太大压力,咱们江南的几个织造局暂时还够用,只是要扩大,太子的意思,也是南北均衡,不能一个产业只在一个地方发达,别的地方就产不出来,那样南边就越来越富,北边越来越穷……那成什么了?”
    赵雩笑着忙道:“还是太子有远见。”
    皇太孙妃就点头笑着道:“是啊,皇太孙也是因为想到了这方面,才会注重这个的。”
    在座的全都点了点头附和,不过赵雩和三奶奶心里头清楚,这位皇太孙妃未免也聪明的过了头了,不管什么事情,全都是他皇太孙已经想到了前面,做在了头里,没做好也是因为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
    不知道皇太孙是不是这样的人,但是这位皇太孙妃,却是真有点……太过计较了。
    太子妃请赵雩来,就是将这件事说透彻了,也不希望赵雩有什么误会。然后能将她和三奶奶之前已经做得事情认真的做下去。
    又说了说别的,在这边吃了顿饭,这才起身告辞。
    果然,从太子府出来,赵雩上了车,三奶奶跟着也上来,头一句就是埋怨她:“你怎么不跟我说呢?之前皇太孙的意思是想要咱们把养蚕这事交出去?那就交给他好了!看他能不能摆弄开,要是折腾的都没人愿意养蚕了,才好呢!”
    赵雩笑:“那又何必,咱们正经做事情的,不负那个气。”
    外面李赫看到自己娘子怎么又跟着赵雩上车了,还奇怪,过来掀开车帘子笑着问:“你这是要干什么?在里面没说够还要跟着回家说去?”
    三奶奶‘噗嗤’笑了道:“我是今天才知道了件事,问问七妹。”
    赵雩笑着拍着她的手背道:“放心吧,如果没办法了我当然会找你商量,只不过你也看到了,没等我说太多,皇太孙那边自己就想通了,这就好了。”
    三奶奶点头。
    秦獠也过来了,奇怪的道:“怎么了?”
    赵雩笑道:“没事。”
    李赫失笑,看到三奶奶要下车,便伸手扶了自己的娘子一下。

☆、第185章 丝路

苏掌柜带着一家子来了。
    天香这一次跟着一块儿来的,还有她哥哥苏山,两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都会跑了,在院里跑来跑去的,峥哥儿迈着小胖腿儿跟在后面,高兴的简直难以形容。
    天香依然没改那叽叽喳喳的脾气,坐在园子里,哇啦哇啦的诉说着分别这三四年,她是如何的想过来,而霍培是如何的阻止她过来。
    霍培在旁边笑着搓手,也不反驳。
    苏山娘子倒是时不时的打断天香的话:“你那年是怀上了,过不来!”
    “那是爹不让你来,你也怪到妹夫身上。”
    天香哇啦完了,又吐着舌头对赵雩道:“夫人,我是不是太吵了?您现在身边八成没有我这样的丫鬟了吧?”
    苏山娘子马上道:“那可不是!如今爷是有爵位的,夫人身边的丫鬟哪个不是和大户人家的小姐一样,恬静温柔,知书达理,你瞧人家小招,简直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小招率领着翠妞、梦妞等几个丫鬟端上来茶果点心,笑:“哎呦,说的我都不认识我自己了,我真的是这样的?”
    赵雩笑着招呼大家吃东西。
    这会儿在花厅,因为苏掌柜一家子不是外人,便全都在这边,苏掌柜坐在那边的椅子上,正和秦獠说话,苏山坐在旁边听着,只有霍培在这边坐着。
    天香娘倒是拘谨了不少,到现在还没有回过味来,始终不大说话。
    赵雩叫小招也过来坐下聊天,听天香问暖妞和雁妞,便道:“她们都挺好的,暖妞也是才生了个大胖闺女,雁妞也有了。”
    “哎呦,是个闺女?我得抽空去看看,要是闺女好看,我们就结个亲家!”天香说着转头看霍培。
    霍培笑着没说话。
    赵雩看到天香娘有些拘谨,给她递过去了一杯茶,笑着道:“婶子怎么不大说话?这几年身体可还好着?”
    天香娘忙点头:“好好,身体好的。”双手接过去茶。
    赵雩笑道:“婶子,您怎么跟我还这样生疏?”
    天香娘讪讪的,不过到底就是直爽的脾气,改也改不了,直接就道:“您现在都是侯爷夫人了……”说到这里闭上了嘴。
    赵雩一下笑了道:“婶子您可别跟我见外,就算是什么身份,在家还是家人,咱们都是一家人。”
    苏掌柜来过很多趟,他也绝对不会和赵雩生疏,因此在那边听见了笑着道:“是啊,你就会作怪!在家的时候一直念叨我们姑娘,我们姑娘的,来了居然说这样的怪话!”
    众人哈哈的笑,天香娘终于也轻松了些,失笑白了他一眼,转而轻声的问赵雩:“几个月了,身子没什么不适吧?这边倒是气候挺好。”
    赵雩失笑:“就这几个月好,去年冬天的时候,那雪下得就没停……”
    天香娘听得咋舌。
    天香在那边详细的问暖妞和雁妞的情况,小招跟她低声说着,苏山倒是想起来了,笑着问赵雩:“夫人,小王是不是还可以?”
    赵雩笑:“可以,我打算把他升为二掌柜……虽然我这边两个铺子都没有大掌柜,不过这边本就是分铺。赵栋和他都升。”
    “赵栋就是雁妞的相公?”
    “是啊,这边找的一个掌柜的,也还可以,苏掌柜见过很多次了,以后江南和京城,我打算叫小王和赵栋多跑跑,苏叔就别跑了。”
    苏掌柜一听还着急:“我腿脚还灵便的很呢!”
    秦獠笑了:“赵雩不是担心你腿脚不灵便,是觉着太辛苦了。”
    赵雩忙点头,笑着道:“是啊,来回的太辛苦,当然不是说以后不过来了,只是说不用匆忙办事的来回跑,做事就叫他们跑好了,你们那边有事就叫苏山和霍培过来,游玩的,苏叔带着婶子多过来。”
    苏山和霍培全都点点头。
    苏掌柜就没多说,笑着答应了。
    少不得又说起来那边生意的事情:“松江府那门头您什么时候去看看,如今换了个更大的,可成了咱们所有的铺子里最大的一间,在松江府,真没有能和咱们比生意的。”
    赵雩笑着点头:“我听不少人说过,京城这边的大户人家,很多都是从松江府那边买丝绸,不过确实没亲眼看看,什么时候去看看。”
    说着转头看秦獠,秦獠居然点点头:“明年抽空去转转。”
    “迁都了之后,很多百年老铺子都跟着搬到了这边,那边生意少了些,也倒闭了一些,毕竟是走了不少的人,。”
    赵雩忙道:“咱们的铺子好好经营,我听爷说的,应天那边作为陪都还是很重要的,陪都的皇宫,以后这边的老太妃什么的可能都要搬过去,也是不少人,而且那边的太学、三司六部都要有分部在那边,行政方面依然是要运转着。内造办什么的都还要回去人在那边经营,暂时的动荡而已,过一阵子安稳了,那边还是照样繁荣。”
    苏掌柜‘哦’了一声:“若是能做陪都,倒是还可以,不然都觉着萧条了很多。”
    苏山不同意父亲这话:“萧条不至于,只是一下子迁了都,应天城的人走得太多了,但是织造局还在那边,丝绸这行业是没有受影响的。”
    说着问赵雩:“听说夫人在这边也在做丝绸作坊?不知道如何了?”
    赵雩便说了说,道:“还是有需求,都城在这边,需要的就多,加上这两年出海的人多了,甘陕那边的丝绸之路也打来了,从那边过来的商人不少,丝绸这个行业,只会越来越兴盛。”
    “这确实的,我知道咱们甘陕那边的商路是通畅的,前唐、宋的时候,那茶叶的生意,简直闭着眼睛都能赚大钱,只要是走一趟这条商路!西北那边的砖茶,咱们是喝不惯的,咳咳,觉着很难喝……可到了外面,听说都当成是特别贵重的东西,不是有钱的人家,都喝不起!”
    秦獠点头:“这事我还真的知道一些,咱们的茶叶之前没传出去的时候,那特别远的地方有些黄毛的番人,兵士打仗得了黄疸,行军打仗的吃不到青菜,身上腐烂,死的一片一片的,自从茶叶传到了那边,喝了就好了,都当是神药。”
    “不错!”苏掌柜的拍着手道:“要不是当年打仗,然后这条商路上劫匪多了起来,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兴盛呢!如今国泰民安,皇上要是能重视这条路,重新的走通了,那可是一条通天的财路!”
    赵雩一下沉吟起来,看了看秦獠,秦獠知道她想什么,点头答应了。
    ……
    外面小孩儿不知道谁哭了起来,几个娃娃高一声低一声的劝着,也有吼叫的,峥哥儿跑的浑身是汗的被奶娘抱进来喝水,急的不得了,喝一口就要接着去玩,天香跑到门口叫几个孩子全都进来喝水!
    果然比较厉害的,吼了两嗓子,几个孩子乖乖的都进来了,峥哥儿一看哥哥姐姐的都进来了,这才老实了点,奶娘忙给他擦擦头上身上的汗。
    晚上开了个热闹的宴席。接下来的几天,就是陪着他们转了转京城,看看铺子。天香找暖妞和雁妞说话,她们两人又找到府里来陪着玩。
    天香娘第二天就已经不再生疏,拉着赵雩里里外外的家长里短说个不停,赵雩也是很久没听人说过这些话了,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的。
    苏掌柜一家子在这边玩了半个月,这才回去了。走的时候听说天香还真的和暖妞做了个娃娃亲。
    过了一个来月,不知道是苏掌柜的觉着过意不去还是怎么的,一定要李老掌柜带着他的儿子儿媳的来京城这边转转。于是李老掌柜的一家子也来了。
    李老掌柜也是跟着赵雩做生意很多年了,李琦如今也张罗着在扬州开个分铺,和苏山一样单独的经管一个铺子,正好也有不少的事情来禀报,因此便带着全家来了。
    赵雩看中了扬州,也是因为地理位置,扬州、常州、松江府,就可以覆盖了江南一片了,这样几个铺子无论是货物还是资金,都可以一起周转,既可以少了挤压货的情况,也可以少压周转资金。
    比如松江府的哪一款丝绸压货了,便周转到常州或者扬州,哪个地方能卖掉就去哪个地方。三个地方走水路每个月经传一次,资金和货都是快速的运转。
    而那边三个地方的运转可以支持京城这边,京城这边还是起初的阶段,需要的资金什么的多一些。
    李老掌柜一家子同样住了半个来月,把京城周围玩了一圈,这才回去了。
    赵雩这才闲了下来。
    苏掌柜说的那沙漠的丝绸之路,没等赵雩找到合适的机会去跟皇上进言,皇上就已经想到了那条路,盛唐时期,那条路上走着多少的茶商、瓷器商、丝绸商?皇上文治武功无一不精通,这方面自然有懂得人给进言。
    皇上南北东西全都派人往外走,出海的郑大人,重新走那沙漠中丝路的郝大人,派出去了无数的商队。
    赵雩是有商业意识的人,知道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一年,就有从这条路上走回来的外埠的商人。

☆、第186章 纺织娘

成婆子从内院出来,正要往门口走,一个婆子上前来道:“成妈妈,喜妞刚刚找您呢,您去看看她有什么事。”
    喜妞是从夫人房里出来的,又是能干的,如今几乎掌管了内院,夫人又是特别的倚重,成婆子自然不敢怠慢,忙出来找到了喜妞,上前笑着问道:“喜妞,你找我?”
    旁边就是个侧院抱厦,于是拉着喜妞进去坐下说话。
    喜妞笑着道:“是啊,大海那边要修通州那个宅子了,想问问里面住的人怎么办?是就一直住着还是张罗让出来?住着的话,怕是有点麻烦,那宅子要大修,工匠都要住进去……不方便。”
    成婆子忙道:“搬出来,搬出来,我正好想找夫人回禀这事呢,又犹豫这小事情用不用回禀,因着之前夫人说过怎么办,我也想着用不用走一步都去回禀一声。”
    喜妞就道:“照我说不用去回禀了,既然说过怎么办就照说的办好了,夫人如今双身子,成天精神不济的,又忙着那养蚕的事。听说那件事朝廷还关心了,成天的来问,夫人也是操心的太多了,身子怕是受不了,如今府里又比不得从前,天天有人来,夫人待客也忙乱。”
    成婆子点头:“说的也是。”对喜妞道:“那行,我明天就去把那一家子搬出来,叫去坊里住着,那个宅子就叫大海找人修缮好了。”
    喜妞笑着点头:“这就好。”又问道:“那几个姨娘,夫人就是想要留下了?”
    成婆子点头:“是啊,现如今看着倒是好的,主要都是有孩子的人,为了自己的孩子也得上进不是!”
    “这就好,”
    成婆子这边和喜妞说好了,下午的时候就有那边看守的一个婆子来禀报:“那个叫王成的来了!要看儿子呢,我看有位姨娘好像是心软了,想答应呢,成妈妈,还是想个办法,那王成能说的很,在外面又是哭又是求的,在这样来两三回,那几个姨娘心软了又能跟着他走!”
    成婆子一听这还了得?才夸了这几个姨娘几句,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登时也不等明天了,马上坐了车来到了通州的这个宅子。
    进了宅子,孩子们如今见了她已经很熟了,晶姐儿马上就跑过来,手指头放在嘴里看成婆子的身后,每次成婆子来都是要给她们带好吃的,今天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晶姐儿特别失望,撅着嘴什么话也不敢说,转身去找她的哥哥。
    翔哥儿也看到了,拉着妹妹转身走了,好言好语的还低声哄着。
    成婆子原本是带着怒气来的,看到这两个孩子心又软了,在几个姨娘的簇拥下进了厢房,没当着孩子的面说她们,叫她们进来,让别的婆子领着翔哥儿和晶姐儿去街上买些吃的,另一个婆子去照看荣哥儿,这才对几个姨娘道:“王成来过?”
    几个姨娘一看成妈妈把孩子们都支开了,就猜到了可能是这件事,全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成婆子冷着脸道:“如果你们谁心软了,要跟他走,现在就说,马上走!如果不走,也想好了,以后都不可能跟着走了,因为我会找人盯着,不叫他在接近。王成是什么人,你们比我清楚,现在是因为穷了,身无分文了,看你们吃得好住得好这才找你们,可永远也别忘了他是什么样的人!说不定哄骗你们到他身边,转身就把你们卖了!别以为他干不出来这样的事!王成两口子,全都不是好东西!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几个姨娘全都低着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一个姨娘才道:“我们自己也说了,不跟他去……侯爷和侯爷夫人好心,给了我们一条活路,我们不能不是好歹……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清楚,确实……不是好人,我们怎么可能还跟了他,孩子……到他手里也好不了,如今好不容易我们都有了前程,今后的日子也有盼头,不会……糊涂的跟他去的。”
    成婆子听了看了看另外两个姨娘,那两个姨娘忙点头:“对对,我们不会犯糊涂的,不会跟他去的。”
    这三个姨娘都是有孩子的人,只要想着孩子,应该就不会犯糊涂。成婆子听了这才放心,这才又谆谆的道:“你们能这样想是最好的!为了孩子,也不能在跟那样的人去了,王成就算是不卖了孩子,孩子跟着他又能学什么好?你们几个的出路,夫人都给你们安排好了,虽然辛苦,但只要是干得好,今后当管事娘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在绣房当管事娘子和府里不一样,又不是卖身的!翔哥儿又懂事,好好的叫进学堂读书,今后的出息也不是不可能的,你们心里要清楚,路怎么走是对的!”
    三个姨娘忙点头。
    成婆子道:“这个宅子要修葺了,明天你们就搬出去,暂时先在坊里住着,这边修葺成一间一间的,到时候绣房的人全都住过来,你们也可以搬回来住,娘儿俩住一间,只要在绣房一直做绣娘,长久的就可以住下去。”
    三个姨娘忙连连的点头答应着。
    “既然都答应就好。”成婆子起身:“你们先收拾好东西,明天有人来接你们,孩子看好了。”
    姨娘们全都答应了。
    果然,姨娘们互相的说了说,路怎么走确实也清楚,谁也不糊涂,王成现在身无分文,跟了他去早晚会被卖了。所以第二天搬家谁也没再提王成。
    王成过了几天再来找,已经找不到人了,问别人也没有搭理他的。再过了一段时间,王成就杳无音讯了,不知道活着还是死了。
    而那个宅子果然就修葺成了一间一间的,修葺好了,绣娘纺娘们便住了进来,一人一间,或者关系好的愿意两人一间的也可以。
    五月里出了第一匹丝,就开始织布,不但是主家关心,还有无数的人关心,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官派一般的人,下颌不长胡子的,守门的婆子看到这样的人就让进来,这些人进来了,把纺娘们织出来的布拿出去详细的看着,指着说着,也不知道研究什么,看那样子似乎是行家,懂得很。有时候还要拿走给什么人看,过一阵子又拿回来。
    七月,已经有第一匹丝绸出来了,依然是坯绸,不过品质已经比去年的好多了,听说缫丝的工具都比去年的齐全,手艺人也都是江南专门请过来的,抽出来的生丝,品质也好,放了两个月一点都没有发黄。
    第一匹丝绸做出来,马上就有这几个月一直来的那些人来,选了几匹拿走,看起来他们还兴高采烈的,好像他们做出来的一样,过了几天这批丝绸送了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些赏银,给众人分下去。
    几个姨娘也分到了几两银子,全都高兴,给自己的孩子们琢磨着做些新衣裳,或者买些笔墨纸砚,翔哥儿也该上学了。
    绣娘纺娘们现在也知道,关心这个的人多,不但是主家关心,好像朝廷也有人关心,自然是更加的卖力了。织出来的布匹,已经是和市面上的不相上下了,丝绸也慢慢的越来越好,第二批织出来的丝绸,就比上一批的好一些。
    八月中秋节,这个小宅子还被送来了几大桌酒菜,给绣娘纺娘们吃用的。紧接着,竟然有皇太孙妃赏赐下来的宫花,宫花都是宫中内造办做的,外面根本没有,精致小巧,各个花样全都不同,绣娘纺娘们惊喜万分。
    翔哥儿好久没这么高兴了,在院里对着月亮还做了首诗,绣娘纺娘们都说好,拍手,翔哥儿红了脸,去他姨娘身边坐下。
    不,是他娘,亲娘。
    ……
    赵雩的丝绸铺子接了比大生意,这生意还是朝廷给的。从沙漠敦化那边来了一批波斯商人,一共二十来个人,每人都要一万匹丝绸,一共二十万匹,朝廷手里没有那么多货,便是从江南织造局调运,到处的凑,也只凑够了十五万匹。
    这生意是皇太孙接的,凑不够皇太孙很着急,于是想到了生意人。这宗大生意,便给了赵雩,余下的五万匹丝绸,叫她出,朝廷不抽银子,卖多少全都算赵雩赚的。朝廷只为了叫波斯人知道,我大明朝,多少丝绸都有。
    赵雩做了多少年的丝绸生意,五万匹虽然不是个小数目,虽然江南的丝绸全都叫朝廷这一次给搜刮光了,但是她还是有办法,给常州的苏掌柜去了封信,苏掌柜在松江府、扬州苏州跑了一圈,便押运着五万匹丝绸,按期凑够了送过来。
    波斯商人拿着黄金换了丝绸,满意的去了,朝廷的面子也保住了。国库充盈了些,皇上很高兴,同时发现丝绸确实很紧张,这要是再来二十个这样的商人……
    皇太孙也发愁,皇上随时的赏赐大臣们,动不动就是丝绸多少匹,如今库里可空空如也,没有丝绸了……
    于是目光全都盯在了三奶奶的那个作坊上。

☆、第187章 生女(上)

赵雩被召进宫。
    德妃娘娘详细的问了那作坊的事情,赵雩将三个作坊各自的分工,今年做出来的丝绸等等的,全都说了一遍。
    最后道:“这些都是镇边候夫人和臣妾一起的,全都是是镇边候夫人的产业,臣妾只是帮着娘家的嫂子。”
    德妃娘娘夸奖了一番,不过依然还是问她:“现如今成不成气候?便是今年织出来的这种中下等丝绸,什么时候能大批的出?本宫的意思,几万匹都可以做出来?”
    虽然赵雩一再的说那作坊是定远侯府和镇边候府的,不过谁都知道她是一手把作坊做出来的人,她是懂行的,所以大家都问她。
    赵雩也知道,朝廷是被那波斯商人的出手豪爽给提醒了,之前虽然也知道丝绸有可能会供应不上,但是还没有确实的发生过,缺少的也是几十匹、几百匹,这点小数朝廷没有看在眼里。因为这条商路才打开的,之前来的商人大部分都是来试探,先买一点点回去看看是否销售的好,若是好,便回头来大量的买。
    而这一次大量的买那么多,又是那么多的商人,显然,丝绸在那边卖得好。也就是说,这条商路打开了。
    朝廷怕的是人家捧着金子来大明朝,要买你的丝绸,朝廷拿不出来!那才急呢,朝廷也没面子啊,号称要多少有多少的。
    因此这才着急了,关心作坊起来。
    不过今年的作坊确实不错,明年加大规模是可以的。朝廷想要扩建,也可以,明年开始,养蚕的百姓估计都要多很多。
    德妃娘娘听了赵雩的话,很满意,点头夸奖了一番。
    从宫里出来,秦獠靠在宫门口正等着她,来来往往的官员不少,见了他先都是惊讶,然后赶紧上前行礼,然后都要问一句:“侯爷,您靠在这儿是等什么人?”
    秦獠就点头,认真的道:“等夫人。”
    听到的人更惊讶,然后失笑,然后大笑连连点头。
    赵雩挺着快生了的大肚子,慢悠悠的从宫里出来了,秦獠忙迎上去,搀扶着上了车,还没来得及说话,赵雩已经笑眯眯的道:“去镇边候府。”
    秦獠一顿,抬起头惊讶的道:“去那里做什么?”
    “有些事和三嫂商量。”
    秦獠顿了顿,好言好语的哄:“明天再去吧,这会儿都什么时辰了,慢悠悠的过去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