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慧娘-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和睿亲王眉宇间闪过了然,作为当代暗卫和红衣卫的掌管者。他们自然知道这次大清洗。

    “但是,太祖没有找到内奸!”那人叹了口气,“这次的事情,对太祖打击很大,也是自那时候开始太祖的身子渐渐差了起来。但是太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丝毫没有放弃。终于,他一次意外发现了土俄和西域的密切来往。太祖本能的感到危险,拍了暗卫前去探查,但是他派出去的暗卫一个都没有回来。最后一次只有一个暗卫逃了回来,只说了一句,青衣卫就死了。”

    “太祖那时候记起那次刺杀,知道这事儿与西域又关系。但是一个个暗卫折了下去,太祖也谨慎了起来。只是让擅长隐身探查的红衣卫密切注意着西域的动静,却没有收获。”

    说道这里那人又顿住了,他抬头看着皇帝,淡淡的道:“想必暗卫和红衣卫的这些动静,陛下都知道!”

    “嗯!朕一直知道,历代皇帝对西域很是忌惮,红衣卫也一直没有停了对西域的探查,直到。。。。。。”皇帝突然睁眼看着那人,一字一句的道:“直到你去世后的第二年。”

    那人常常的舒了口气,继续道:“是的。太祖直到驾崩都没有什么大收获,自然不甘心,但是这事儿如果张扬开势必引起朝堂动荡,所以他在驾崩之前口述给了高祖,并遗言如果鹰牌高祖找不到,就口传下任皇帝,直到鹰牌找到为止。高祖一直记得太祖的叮嘱,在位的那些年一直没有断了寻找。但是却一无所获。终于。。。。。。”

    那人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他盯着皇帝,激动地道:“终于在二十一年前,高祖那次祭祀回程中遇到了截杀。高祖立马就认出行动之人出自青衣卫。而且臣从你那些刺客中看出有西域之人参与,所以高祖逃出生天以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臣。”

    “臣当时替陛下挡下了刺客首领的一剑,正中左胸,如果不是臣运气好,可能当场就死了。估计那刺客首领也认为臣死定了。但是高祖后来找到了臣,并给了臣一瓶伤药,一粒药丸,又把这些秘辛告诉臣。”

    那人接着愧疚的看了眼长平侯,低低的道:“臣知道高祖的意思,高祖需要又一个信得过的,本事过人的人沿着这条线索深入调查此事。而臣是最好的人选。因为在对方眼里臣是个死人了。他们对臣的戒心会降到最低。但是高祖知道臣的新婚妻子待产在家还等着臣回去,所以心里不忍。但是臣知道当时臣的伤势真的很重,即便回去能不能活下去都说不好,既然这样还不如让臣一式呢!反正陛下回去肯定是要宣布臣的死讯的,如果臣运气不好。没活下去,回不回去也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暗卫能找到臣的尸体就落叶归根,没有就当马革裹尸了!但是如果臣运气好,活了下来,就可以顺利的顺藤摸瓜了!”

    那人语气平静,就好像这些事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似的。

    只是在看向长平侯的时候眼里闪过愧疚。

    而皇帝和睿亲王听到这里都沉默了,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高祖就是先皇,先皇去世前也说过青衣卫的事情,先皇告诉皇帝暂时不可对西域有动作。直到有人传信来。而且还给他留了一封信让他在适当的时候打开。

    他一直不何为适当的时候,有人传信来,又是何人。

    想到这里他问道:“父皇是不是还跟你有什么约定?”

    那人听了淡淡一笑。“陛下听臣继续说。”

    “高祖离开之后,臣服了药丸,上了伤药,就趔趔趄趄的走着,也不知道走了哪里。只觉得浑身时冷时热很难受,又饿又困很是痛苦,终于坚持不住就昏了过去。臣当时还以为臣辜负了高祖,就这么死了呢。但是臣却醒了过来。臣醒来时是躺在一户普通的农家,那家人家也姓赵。”

    说道这里那人脸上露出个庆幸欣喜的笑容。

    想来没有人能活,愿意死去吧!

    “那户人家日子过的拮据。没有钱请大夫,幸好臣身上那瓶伤药还没用完,赵大哥就死马当活马医的给臣撒了药。每日为臣一些米汤。那时臣才知道臣昏迷了一月之久,期间发烧不退,赵大哥用他们的土法子给臣退烧。但是臣一直没有醒来,就在赵大哥都不抱希望时,臣竟然醒了过来。臣当时身上除了一个荷包和玉佩一直缝在臣的内衣内。只有一块随身佩戴的玉佩了,那玉佩虽成色不好。也值一两百银子。但是那个地方偏僻,就是想当玉佩也没有法子。臣醒来后就托了元村的里长进城把玉佩当了一百五十两。送了里长二十两当作谢礼,然后把六十两给了赵大哥一家,剩下的六十两用来寻医问药。臣在赵大哥家待了大半年才养好了身子,之后臣离开了元村,却失去了青衣卫的踪迹。无奈之下,臣只好决定走一趟西域。”

    那人脸上露出个苦笑,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是臣幸运还是倒霉,臣因身上盘缠不多,一路都是卖艺为生。倒也勉强维持生计。有次路过求水镇西边的官道时救下了一人。”

    接着,他起头看着皇帝道:“就是这个人让臣又喜又忧!”

    “哦?此言怎讲?”睿亲王挑了挑眉,问道。

    “此人姓郑,单名一个复字。但是他确实一身的西域人装扮。当时他是个走马商人,专门从西域进了香料贩卖道中原,然后再从中原进了丝绸茶叶回西域贩卖。当时他遇到了在那一片占山为王的土匪。本来,这郑复身手不凡,一般的土匪拿他不得,只是当时他还带着一些妇孺,而且他也受了风寒身子虚弱,故而畏手畏脚差点被土匪斩于刀下。臣当时见那人还有他马车上的妇孺皆是西域人装扮,心机一动就救下了他。本来打的主意就是借这些人之手进入西域的,但是郑复很警觉,对臣三番四次的试探。臣也看出来此人不简单。臣当时不想节外生枝就萌生了退意。郑复却一再让臣留下姓名,说是日后好报恩!臣就告诉他臣姓孙,名司童。”

    说道这里他语气涩涩,脸上多了抹赧然。

    不自觉的又朝长平侯看去!

    长平侯自从他开始说话,浑身就紧绷着,好像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着,在他听到最后这句的时候,身子却是略微一松。

    “这个身份是当时跟高祖商量好的,高祖想必已经给臣安排好了身世。故而臣不慌不忙告诉他臣出自陕西孙家,全家不知因为何事被仇人洗劫一空,自己因淘气犯错躲了出去逃过一劫,一直靠卖艺为生,顺便寻找仇人。”那人的不自在只是一瞬,接着就恢复了平静,继续说道。

    “这个陕西孙家是三十年前被人一夜之间屠戮一空的孙家?”睿亲王突然插嘴道。

    “是的!”那人点了点头,恍然笑道:“王爷掌管红衣卫自然应该听说过孙家的事情。”

    睿亲王记起来他在红衣卫看到的一个卷宗。三十年前威震陕西的孙家是上下三百多人的大家族,以走镖起家,后来涉及丝绸茶叶各行各业,而且据说孙家当时的家主武艺了得,义薄云天,在江湖上赫赫有名。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三十年前大年初一的晚上被人屠戮一空,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没有一人生还,据说就连凶手连牲畜都没有放过,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震动朝堂,当时先皇派了红衣卫探查,虽然没有查到凶手,但是却在途中救了当时的侥幸逃过一劫的孙家庶子。

    那孙家庶子虽说侥幸逃过了初一,却没有躲过十五。

    可能那天凶手也发现少了一人,一路穷追不休,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少年自然不可能躲过如此紧密的追查,这少年在一个破庙里被找到了,被人一剑刺了左胸。

    当时回程的红衣卫正好路过,听到动静赶了过去,但是凶手已经逃了,只剩下奄奄一息的孙家庶子。

    红衣卫把那庶子带回了一所据点,全力施救,却还是没有救下他。

    但是当时的红衣卫统领庄亲王却鬼使神差的秘而不发,禀报先皇之后瞒下了此人的死亡消息。

    而先皇当时也没有反对。

    没想到此人却成了老长平侯金蝉脱壳后的新身份。

    “后来呢?”皇帝自然也想起了那个孙家,但是他更急于知道后面的事情,不由得催促道。

    那人苦笑着摇了摇头,“就是这个孙家的身份,没想到也是个麻烦!”

    “哦?此话怎讲?”皇帝和睿亲王心下一动,心里闪过什么却又抓不到不由得问道。

    “那郑复听了臣的解释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那是臣已经萌生了退意,自然不想在跟他接触下去,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他作为谢礼给了臣五百两的银子。”那人想着那时的情景,继续道:“但是从那时开始臣就好像甩不开他了,接下来的日子总是无意中会‘偶遇’他,当臣第四次又在一家客栈中碰到他的时候,臣早就心生警惕了,一看到他就想掉头就走。可是这次他却没有跟之前几次一样不过是淡淡的点头而过,却拉着臣去了他的客房。”

    “他请了臣喝酒,酒过三巡之后开始试探臣,当他觉得好像没有发现什么或者自以为发现了什么之后就拉着臣说,他们那么有缘,半月之内竟然遇上四次,肯定是上天赐的缘分。而且他一路护送家眷和货物回家很是不容易,又见臣身手不凡,想请臣帮忙护送他们一程。”

    “郑复试探臣的时候,臣也在试探他。臣得知他们郑家在西域已经有些历史了,而且听他的口气郑家在西域势力不小。”那人顿了顿道:“当臣听到他姓郑,又跟西域有关系的时候就心里一动,猜测他们这个郑跟那个郑家有没有关系。可是郑复说他们家再西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这样听起来就跟那个郑家时间上不是很吻合。但是臣知道如果自己贸然进入西域势必打草惊蛇,而臣总觉得这个郑复不简单,所以在他几次邀约之后,就同意了。”

    “打那儿以后,臣就上了贼船,却也上对了船!”那人眼睛一亮,一字一句的道。

    PS:

    两更合一章,求粉红,推荐,收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打算

    “可是发现了什么?”皇帝紧张的问道。

    其实到了现在皇帝已经没有怀疑了,本来此人与老长平侯长得几乎一模一

    样,这世上要说不相干的两个人长得像的不少,但是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

    人要是没有一点关系那是不可信的。

    此人能与老长平侯一模一样,即便不是老长平侯,也跟老长平侯脱不开关

    系。老长平侯那一代只有他自己,并无孪生兄弟之说。

    何况,此人把当年的事情说的如此详细,跟父皇留下的信里说的没有任何

    出路,那封信里父皇确实留下了孙司童的身世信息,虽没说此人到底是谁

    ,但其中的保护之意他还是明白的。

    而且父皇去世之前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善待长平侯府,说是皇家欠他们的。

    本来他以为父皇是感念老长平侯救驾有功,又怜惜长平侯年幼失怙才这般

    对长平侯府另眼相待,却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一番曲折。

    这样看来,皇家欠长平侯府确实很多,日后只要长平侯府子孙不犯谋逆之

    罪,皇室子孙自当对长平侯府多加照顾。

    只是保险起见,还是让太夫人在来见一面,很多细微的地方只有夫妻之间

    能够发现。

    孙司童(在没有正式正名之前,暂称他为孙司童)并不知道皇帝心里的想

    法,他点头回答皇帝刚才的问题:“郑复其实只是一个管事,不过好像很

    受他家主的重视那位他的家主很神秘,而且那家人的水很深。臣刚去西域

    的前五年只是跟在郑复手下做一些跑腿的小事儿,到了第十年才见到那位

    家主。很奇怪的是那位家主却并非汉人,或者应该说是他有一半的汉人血

    统,另一半是西域人。那人也不姓郑。他的姓氏译成大汉的叫法是复姓赫

    连,单名一个汉字。”

    “但是。。。。。。”孙司童顿了顿说道:“但是赫连汉的诸多手下却都姓郑,

    赫连汉手下有五大心腹管事皆姓郑,郑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臣从他们平

    时的言行中得知他们无人都多少有些亲戚关系。所以臣更加肯定赫连一家

    与当年的郑家又关系。十一年前,郑复再一次出任务的时候死了,新接任

    的管事叫郑辛。臣那个时候才知道,这五大管事只能姓郑,或者只能从郑

    家挑选。据说,赫连汉的一共取过两次正妻。全部出自郑家。臣那个时候

    级别不够,从来没有见过赫连汉与郑家人来往,更是无法接触到郑家。但

    是那郑辛接任不久。赫连汉那里发生了一次大的变故,自那以后赫连汉就

    非常排斥郑家人。渐渐不再信任郑家。臣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但是赫

    连汉此人心思缜密,性情多疑,如果不是他熟悉之人,很难让他信任。又

    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做到之前郑复的位置上。成了赫连汉的心腹之一。臣也

    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跟着赫连汉接触郑家,而且能够接触的秘密也更多。”

    “高祖交代臣的事,臣才慢慢开始接触到。其实臣之前的十五年也一直在

    探查。只是臣只有一个人,而且赫连家等级森严,臣能接触到的事情太少

    ,而且他们用来行动的人手多是按照死士的规矩来的。想要从死士嘴里探

    到消息实在太难了。”孙司童摇了摇头叹道。

    “那父皇为何把红衣卫调走?如果留在那里帮你起不容易?”睿亲王疑惑

    道。

    “臣一在西域露面,高祖就知道了。而且红衣卫如果一直在那里,臣确实

    可以有帮手可用。但是臣暴露的机会也更大。而且高祖知道想要查那件事

    儿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只能沉住气。”说道这里,孙司童自嘲一笑

    ,“反正那个时候臣只是孙司童,而长平侯赵启正早已经是个死人了。所

    以高祖为了让那些窝在西域的人动起来。给臣创造机会,也是为了保证臣

    的安全就借察哈尔战事危急调回了红衣卫。那个时候陛下还怕臣一到西域

    。红衣卫就撤走了,引起那些人的怀疑,故意等了将近一年才找了这么个

    借口。”

    “所以那次父皇祭天之时的刺杀,真正的凶手是那些人,而不是什么前朝

    余孽和察哈尔叛乱者?”皇帝问道。

    “是的,那次刺杀本来就是那些人扮成前朝余孽和察哈尔贼人前来刺杀,

    而且陛下您知道的,青衣卫过去这么多年了,其实高祖对于这支力量并不

    熟悉,而且察哈尔人跟土俄都生活在北部,长相跟生活习俗很是相似的,

    所以陛下一开始是真的以为是那些余孽与察哈尔人联合在一起了。后来还

    是暗卫的统领比较熟悉青衣卫的行事规则,虽然他们已经变了很多,但是

    还是被暗卫统领认了出来。这才有了后面的安排。”孙司童回道。

    “那您是怎么拿到那个东西的?”皇帝接着问道。

    皇帝问的是什么,孙司童自然知道。

    “那个东西想拿到并不是很难!”孙司童斟酌道。

    皇帝和睿亲王、长平侯眼里却都闪过了然。

    显然他们都知道为了保证这股力量的掌控权去改了规矩,那些人自然也并

    不傻。

    孙司童见了他们的神情知道他们多少才道一些,就继续说道:“这块儿鹰

    牌臣在三年前第一次就拿在手里了。臣当时激动了很久,臣当时几乎就以

    为臣已经完成了高祖的所托,只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拿走他,回到盛京,就

    可以跟家人团聚了。但是臣很快就知道这是个奢望。如果臣只是把这块儿

    牌子拿走,那么它就是块儿废牌了。没有任何的作用。”

    “想要调动青衣卫的力量,必须有首领的私印。”孙司童喝了口茶,缓解

    了一下自己情绪,继续说:“所以臣还不能走,臣必须要把这股力量毁了

    ,最起码他不能再威胁大汉。”

    “不可能!”皇帝和睿亲王脱口道。

    只有他们身为皇室的人才知道能够跟暗卫和红衣卫媲美的青衣卫力量有多

    大。

    孙司童见他们失态的样子,微微一笑,“陛下,当郑家把青衣卫带走之后

    青衣卫就不在是青衣卫了,虽然他的威胁依旧很大。但是臣敢肯定他绝对

    不可能跟现在的暗卫和红衣卫那样牢不可破。青衣卫也是人,是人就有感

    情。他们之前都是汉人,对大汉朝有着不可磨灭的感情。所以当他们的首

    领换成西域人时。青衣卫要是不乱是不可能的。”

    “首领是西域人?”皇帝他们三人一下子就听出了这里面的重点。

    孙司童点了点头,“臣之前说过赫连汉是我汉人与西域人生下的孩子。臣

    后来知道,当时之前镇国公世子的次子子娶了当时西域乌孙国首领的小女

    儿,一年多后生下了赫连汉。因乌孙国首领很喜欢赫连汉,而郑家当时的

    家主前镇国公的嫡长子郑瑛还要借助乌孙国的势力。自然要抬举赫连汉。

    而赫连汉也不负众望,势力越来越大,野心自然也越来越大。他更加不满

    郑家对他的制约,虽然他能动用青衣卫的几分力量,事先却要跟他父亲还

    有伯父郑家家主商议。所以赫连家与郑家虽然关系密切,但摩擦却越来越

    大。十一年前。赫连汉爆发了一次,拿掉了郑家的一个管事之职,只用自

    己看好的人。而五年前。他更是从年迈的伯父那里抢走了鹰牌,更是控制

    了青衣卫八成的力量。”

    “八成?”皇帝敏感的听出了不对劲。

    “对!这还是臣夸张的说。”孙司童肯定的道:“臣之前说过最早青衣卫

    都是汉人,在郑家带走青衣卫时,青衣卫内部就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留在

    中原不愿听从鹰牌的调令。另一派只认鹰牌,渐渐在西域成家扎根。但是

    据臣所知在西域扎根的是原青衣卫的四成。其余六成不是慢慢的被郑家人

    换掉。就是留在了中原替郑家探查消息。赫连汉手里调令不动的那两成就

    是留在中原的两成。但是青衣卫里面现在有一半的人都有了西域人的血统

    。”

    说完,孙司童抬头看着皇帝。

    皇帝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他听懂了孙司童最后话里的意思。

    即便鹰牌收回来了,但是青衣卫也回不来了。

    除了那两成的力量他还能想想法子,其他的必须除掉。

    “可是还是不可能啊,即使只有那八成,也不是说除掉就要除掉的。”皇

    帝脸上突然露出个苦笑。

    “不一定!”睿亲王脸上露出个诡异的笑容。

    孙司童知道睿亲王明白了这里面的玄机,脸上露出个赞赏的笑容道:“陛

    下,即使您手里的暗卫和睿亲王的红衣卫内部都可能有矛盾,何况是身世

    背景都复杂了很多的青衣卫呢。臣虽然刚才说赫连汉控制了青衣卫的八成

    力量,但是却也不是绝对的控制,臣发现除了真正的西域人,即便是有一

    半西域人血统的青衣卫也有很多是暗地里忠于郑家的,更何况那些汉人呢

    !所以其实真正说起来,郑家和赫连汉两边各掌了青衣卫的四成。陛下明

    白了吗?”

    “你是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帝眼睛一亮,也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

    “不错!”孙司童笑着点头,“只要操作得当,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你这次回来?”皇帝明白了这里,也就知道了他这次回来不是真正的

    回来了,很可能还要离开。

    PS:

    一更!求收藏,推荐,粉红!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逢

    长平侯也刹那间想到了这一层。

    三人都盯着孙司童,眼里的神色各异。

    孙司童勉强一笑,愧疚的看着长平侯,“努力了这么多年,总不能在快要成功的时候放弃了吧!再说臣有生之年能见他一次,知道臣有个如此出色的儿子已经无憾了!”

    长平侯一瞬不瞬的盯着孙司童,他很想不管不顾的问:“那母亲呢?”

    但是他知道此刻他不能问。

    孙司童收回视线,又看向皇帝,脸上恢复凝重:“臣这次回来时奉了赫连汉之命清理在中原剩余的那两成青衣卫。名单也是赫连汉给臣的,还望陛下早作打算。”

    皇帝点了点头,沉思半晌道:“朕知道了,我们回去商量一下,你再次歇息一晚,朕明天给你答复。”

    说着,皇帝站起身,睿亲王和长平侯也跟着站了起来。

    皇帝走到长平侯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说些什么,却又无从开口,最后说了句:“你在这里陪陪他吧,朕回去把你母亲带来,你们一家三口也算团聚了!”

    长平侯听了低下头,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是皇帝看到他低头的瞬间,眼圈儿红了。

    皇帝心里也不好受,回身朝孙司童郑重的鞠了一躬,睿亲王也随着皇帝鞠躬。

    孙司童吓了一跳,赶紧侧身没有受礼。

    皇帝起身后郑重的道:“赵伯,您小心,朕等着你平安归来的那一天。朕给你们一家三口接风洗尘。不,到那时候说不定是一家四口或者五口。长平侯要成婚了,也许很快您就能抱孙子做祖父了!”

    孙司童好像是真的看到自己抱着孙子的那一幕,心里一暖,脸上也露了出来。笑着点头。

    皇帝说完,带着睿亲王转身离开了小院。

    留下长平侯与孙司童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

    “毅儿。。。。。。”两人对看了半晌,孙司童动了动嘴,想说什么。

    “你不是说那里很快就能了解了?”赵弘毅却抢先说道。

    赵弘毅记得去年西域边境的客栈里,自己追了他五天五夜之后,他终于不再跑了,主动见了他。

    那个时候客房四周除了自己的几个人,再没有别人,即便那样仍是谨慎小心。

    他嘴里说着不认识他。一副轻松的样子跟自己聊天,他说他是孙司童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要不是他最后快要身心俱疲,那绝望灰败的气息吓到了他。他也不会再最后临走的时候在自己手里写下那两个字。

    他记得他当时脑子昏昏的,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知道他走出了客房门,在反应过来,那两个字是‘等我’。

    他不知道那时他心里是什么感觉。死后重生,失而复得?还是愤怒,发自肺腑的怒火要把他烧掉!

    是啊,他当时为什么愤怒?

    因为欺骗,还是因为抛弃,或者是因为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追赶。到头来却被告诉自己找错人了,就在自己要放弃绝望之时,他又给了自己一丝希望。

    但是那丝重获希望的欣喜却被冲天而起的怒火瞬间烧的化为灰烬。

    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理智。才让自己没有追出去把他揍一顿!

    他用了一晚上的寒风来浇灭身体里的怒火,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

    但是他却又担心了起来。

    从他的行动来看,他肯定是在做什么隐秘的事情,自己这番追逐应该会给他带来麻烦吧!

    他能化险为夷吗?

    当时他只想赶紧赶回盛京把这消息告诉母亲,然后在回来帮助他。

    想到这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到底不是铁塑的,这一路的疲惫加上一喜一怒。一惊一乍的他终于就倒下了。

    回到盛京后,休养了半月才重新站了起来,又安抚好母亲,他也确实吓着了,万一母亲有什么意外,他万死莫赎!

    这才抽出空来跟睿亲王和皇帝商量这些事情,接着又从睿亲王那里得到这些消息,他更加确定了眼前这人做的事情是多么危险,多么不可思议!

    也许,他根本就没想着自己能完成,他想着只要他打破了这个口,后面的人成功就容易了很多。

    他心里不由得庆幸,如果不是老天可怜,他就真的不在了,他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还有个父亲,自己不是克父之人,也不会知道自己父亲长什么样子。

    所以他装成那个之前那个赵恭,带着暗卫和红衣卫几人悄悄的摸进了西域乌孙国。

    想到这里,他又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运气好,他差点就把这人暴露了。

    不过好在,误打误撞帮了他一把,还让他顺利离开西域,来到盛京。

    虽然他还要回去,但是总归有了时间布置一番,这样他会安全很多吧!

    他不管他的事情能不能成功,他只是答应了母亲把这人给她带回去。

    孙司童看他脸上的神色,知道他虽然还在埋怨自己却仍是担心他的。

    不由得心里暖暖的,他已经有二十一年没有感受到这种温暖了。

    “快了,我在西域埋了暗线,只要引动就好了。不过最后需要收尾,在确保安全之前,我不能在盛京露面,那样会给你和你母亲招来祸患。”孙司童淡淡的笑道,好似就跟吃饭一样简单。

    赵弘毅知道这最后的时刻才是最危险的,虽然他语气坚定,好似信心满满,但是实际上他只有三成把握。

    剩下的只能靠运气。

    他皱眉想了想,才道:“暗卫和红衣卫的人太打眼不能进西域,我有些人身上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痕迹,看起来也都普通。走得时候带上吧!”

    “毅儿,”孙司童欲言又止,他知道他担心自己的安危,但是这种事情不是人多就能办好的,他如果贸贸然的带人回去。反而会打草惊蛇。

    “放心吧!”赵弘毅知道他要说什么,插嘴道,“这些人有一部分是在我进西域之前就潜进去了,他们之前都是些普通的小厮,商人专门用来打听消息用的,身上虽然有功夫防身,却很粗浅,像这样的人在西域一抓一大把。而且我一进西域,就知道暗卫和红衣卫暴露了,所以一直没有联系他们。也没有让他们回来。我会陆陆续续在拍一部分走马商人进去,你回去需要帮手的话自可联系他们。平时他们就是老百姓,而且是真正的老百姓!”

    孙司童听了沉吟片刻点头答应了。

    确实像暗卫和红衣卫这样在盛京令人闻风丧胆的人。进了西域反而寸步难行,作用还不如一般的老百姓大。

    如果那些人真相他说的这般,没准儿真能帮自己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