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慧娘-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少年也看到了薇娘几个,赶紧上前打招呼,彼此行礼。
  “大哥跟四弟去给母亲问安啊”薇娘看见自己弟弟赶紧上前问道。
  “是啊,母亲说找我们有事儿,让我们赶紧过去,几位妹妹问安回来了?”钱裴熹温和回道。
  “是啊,我们刚出来,母亲这会儿挺高兴的,大哥跟四弟赶紧去吧,我们这也就回去了”慧娘怕薇娘继续纠缠,赶紧接话。
  “那好吧,各位妹妹告辞”“大哥慢走”说着都各自回了住处。
  这边儿钱裴熹与钱裴祁进了荣锦堂问过安后,钱裴熹问大夫人,“母亲,父亲来信儿是要让我跟四弟年前进京吗?”
  大夫人看着自己温润如玉的儿子,眼神越发柔和,笑容越发慈祥。
  “是啊,你父亲说让你提前过去,带你拜访一下几位有可能成为今年主考官的同僚,听听他们的见解,还可以多结识一些青年才俊,这对你都有好处。”
  接着,大夫人看向钱裴祁,脸色不变,眼神微冷,“你父亲也在盛京找了一位好西席,让你们一起过去学习。”
  又看向钱裴熹:“你们两个收拾一下东西,多带上些随从,趁天还不是太冷,就上路吧”
  “诺,母亲!”钱裴熹、钱裴祁跟大夫人行礼退下,收拾行李去了。
  慧娘慢慢往点翠阁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想今天的事儿。
  碧苏亦步亦趋的跟着慧娘,看她一脸沉思,也没有去打搅。
  能进京当然是好,自己到这边快五年了,除了跟大夫人去几次寺里上香,几乎没出过钱府二门,外面是怎么样的,根本不知道。
  只是像盛京这样在街上随便撞个人都可能是贵人的地方,自己的前途就更加不可知了。。。。。。想起薇娘跟四少爷钱裴祁心里就发寒。虽然大夫人对几个庶女,除了薇娘和慧娘,其他的都基本上是漠视,可是对这个唯一的庶子就是‘太用心了’。
  柳姨娘以前那么尽心尽力的伺候大夫人,薇娘那么卖力地讨好她,钱裴祁在大夫人面前永远都是老实懦弱的样子。
  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个好的结局。
  大夫人永远是表面上让人挑不出一点錯儿,背地里看人的眼神冒寒光。家里的少爷小姐,大少爷明年秋闱结束,估计不管结果如何,亲事都得定下了;小姐里,只有琦姐姐到年纪了;薇娘跟自己还可以等两年,四少爷跟尧娘还小。。。。。。
  想着想着,听到一声阴阳怪气的问安声儿,正眼一看,徐妈妈正阴魂不散的站在她面前,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慧小姐,我前天儿跟您说的事儿,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慧娘定定的看着徐妈妈,徐妈妈挑衅的回视着慧娘。蓦然,慧娘展颜一笑,似笑非笑的对徐妈妈说了一句“徐妈妈以为自己所知道的就是慧娘所惧惮的吗?”便径直而去。
  可笑,不搭理她,还真以为自己让她抓住了把柄。
  说来好笑,薇娘之前有次做的过分了,把她给大夫人绣了一个月的菩萨小像给’不小心‘染花了,根本没有时间在重新做,只能用以前做好的其他东西代替。
  虽然慧娘不想闹大了,但是也不想就这么放过她,让她更加肆无忌惮,所以决定小小的惩罚她一下。
  之前一次偶然,慧娘发现薇娘是敏感性皮肤,应该会对花粉什么的过敏,这个可能薇娘自己都可能不知道。
  然后便趁着墨菊碧苏摘花插瓶的时候,弄了些花粉,撒在自己新做的荷包上,时间久了,花粉挥发了,但是荷包上还会留有淡淡的花香。
  荷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图案,很是精致清雅。
  果不其然的被薇娘用借口抢了过去。之后,慧娘清净好长一段时间,听说是薇娘皮肤上长痘痘了。
  虽然慧娘想起来感觉自己的做法有点不地道,但是为了自己的清净生活,下一次慧娘还是会这么做。
  后来慧娘怕薇娘真毁了容,就让自己院里的小丫鬟跟媛娘院里一个相熟小丫鬟聊聊天,说了说什么什么东西对治疗皮肤病很有效,又教了她一个故事,让她在薇娘屋里露了露脸儿。
  只是两个小丫鬟在嘀咕的时候被徐妈妈看到了,就以为薇娘的病是慧娘使得坏。
  还真让她蒙着了,只不过那时她没有证据,在大夫人那里也不得脸,就没敢声张。最近也不知道是徐妈妈脑袋被门夹了,还是以为自己在大夫人院里很得势,竟然敢跑来勒索她,竟然要五十两银子。
  自己一月的月例还不到五两,她也真敢要!。
  真以为,自己怕了她。
  如果是王妈妈,自己可能还得费点儿心思。
  就她?还真不够看的。
  这次弄走她的侄儿就算是个教训,希望她还没傻到家!
  但是还是让墨菊吩咐院里的人躲着点徐妈妈,万一横生枝节。。。。。。
  说道墨菊,慧娘就想起墨菊年纪不小了。像钱府这样的世代官宦人家,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除了要抬姨娘或者配通房,很少有把丫鬟留成老姑娘的。
  一般到了十八岁,或者放出去自行婚配,或者配给家里的管事、小厮。
  慧娘这一路就胡思乱想着,脚也没停下。
  “小姐,到了”碧苏看着慧娘到了点翠阁也没回神,就出声提醒。
  听到碧苏的声音,慧娘收回心神,抬头看到斜前方有一小片竹林,现在的季节,已不复盛夏时的郁郁葱葱,泛黄的竹叶三三两两的挂在竹稍上,竹身也满是淡淡的黄色斑点,明显是无法完全适应北方的气候。就像自己一样。
  确实是到了点翠阁。

第四章 点翠阁
更新时间2013…7…2 17:41:34  字数:3515

 点翠阁原先叫荣祖阁,钱老太爷在世时曾做过书房,钱老太爷也是一个风流人物,附庸风雅的事儿没少干,因为喜欢竹的气节,硬是让人从江南移过一片竹林来。
  折腾了两年多,还真让他种活了几颗,虽然不多,也给荣祖阁增添了一点翠绿,一抹生机。
  所以荣祖阁就成了点翠阁。
  到了现在,点翠阁就成了慧娘的蜗居。
  说是蜗居,其实点翠阁一点也不小。
  三间两进,中间隔着个天井,几株竹子,在一进楼的西边,长到了二楼的楼顶,一进楼原先是书房,后来也留了几架书在里面。慧娘就没动,自己住进了第二进的小楼,将中间做了日常居坐宴息之处,东边做了书房,西边给小丫鬟、婆子住了。自己和两个大丫鬟碧苏、墨菊住在二楼。
  偶尔慧娘也会去一进楼里面找几本书,大多都是找几本地理志,或者趣闻轶事,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并且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这会儿,墨菊已经等在点翠阁二进楼的门口,看到慧娘赶紧迎上来。
  “小姐,今天怎么去了这么久,是有事儿发生吗?”墨菊焦急的问。
  平时慧娘去问安,都超不过半个时辰就回来了,今天在哪里待了一个时辰还没回来。
  墨菊担心她遇上了麻烦事儿。
  这些年呆在小姐身边,也知道小姐有多么不容易。
  墨菊拿着脱下来的外袍,梅花刺绣的袖口边上都起了线,袍尾的月牙白都洗成了接近坯布的白色。
  这还是小姐为数不多的能穿出门的衣服,待客的衣衫更是少的可怜。
  墨菊看向一脸惬意的喝着热茶的慧娘,心里微酸。
  “今天还是真有事儿,还是两件大喜事”慧娘喝完热茶,笑着对屋里的碧苏墨菊说道,“父亲来信说,他升官了,还说让我们来年都去盛京”。
  “真的,这可是大喜事儿,”碧苏在路上看慧娘在想事情,没有多问,这会儿听说了,跟墨菊一样也很高兴。
  自己是小姐的贴身大丫鬟,肯定是要跟去服侍的。
  “那要赶紧想想现在要带的东西,免得以后手忙脚乱的”墨菊到底年纪大点,稳重;知道要有很多东西要忙,“小姐,你懂得多,看看能不能把要带走的东西都写在纸上,我们好一样一样的准备。”
  “这样好,省事儿,还不乱。”碧苏听了也拍手道。
  “这个没问题,待会在写也不晚,不过还有件事要听一下你的意思”说着,慧娘一脸郑重的看向墨菊。
  墨菊看着慧娘满脸的凝重,心里也开始忐忑不安。
  “什么事儿呀,小姐?”
  “是这样的,转了年,你就十八了,”慧娘看着墨菊慢慢的说,“是可以放出去的年纪了,我想问问你,是想明年在进京前放出去,还是跟我去盛京,然后在家里慢慢找个合适的嫁了”
  “小姐,我在这边也没什么亲人了,与其放出去还不如跟在小姐身边,而且我也舍不得小姐”墨菊听慧娘说的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脸微微一红,就郑重其事的跪下说道,“至于婚事,小姐这边也缺人手,我不想嫁人,想一直陪在小姐身边。”
  “哪能一辈子不嫁人呢,我要是真拦着你,以后碰上好的,你还不得埋怨我”慧娘听道墨菊愿意跟着自己也挺高兴,毕竟现在真没什么人手可弄,碧苏年纪还小没有墨菊稳重知事。
  如果墨菊走了,一时也调教不出人来接替。
  墨菊接着就忐忑的问慧娘:“小姐,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为什么要躲着徐妈妈?”
  “没事儿,解决了一半儿了”慧娘一边让墨菊起身,一边想逗逗她说“你还记得那年我用荷包整蛊薇娘的事儿吗,她可能猜到点什么,跟我要五十两银子,外加给她傻儿子找个像你这样的媳妇!”
  “啊,那她会不会告诉大夫人呀,小姐会不会被罚呀”墨菊没注意最后一句,只担心慧娘会不会有事儿。
  慧娘听了心里一暖。
  “放心吧,她要说早就说了,不会等到现在”慧娘拍了拍墨菊的手,安抚道“最后那句我是开玩笑的,我才不会把你嫁给她那个侄儿,那简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噗嗤,小姐,你怎么可以。。。。。。”墨菊和碧苏听了慧娘最后一句话都忍不住笑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你们俩都跟我走,其他人手你们看看带谁走合适,那些偷奸耍滑的、算计多的都留下”慧娘想了想,转了话头对墨菊、碧苏吩咐道。
  “诺!”墨菊跟碧苏都心想事成了,脸上带着笑,清脆的应道。
  慧娘把这些事儿吩咐下去,看了看自己左右无事,便往小书房走去,打算练会儿字。
  钱家请西宾的时候,并不是要把家里的小姐们都培养成十项全能。
  只要琴棋书画,女红、厨艺,都要略通,不要用到时两眼摸黑,给钱府丢人就行。其他的可以选两项自己感兴趣的好好练练,不求得个才女,也要有自己所长。
  慧娘思考再三,主修了女红和厨艺,一个是觉得有趣,自己喜欢;另一个,是觉得很实用。当然也选修了书法,虽然前世自己也练过,但搁了现在只是拿不出门去呀!
  看到自己手里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精美的图案,慧娘就有一股成就感;选厨艺还因为自己爱吃。
  自己还是林心默的时候就是个吃货,经常没事儿琢磨一些好吃的。
  再就是,不管是在家当姑娘,还是嫁人以后,都是要孝敬长辈一些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儿表示孝心的,要是做不好,娘家会认为没教好女儿,婆家会认为媳妇不贤,所以这是装门面的必要技能。
  最不济,哪天钱家落魄了,自己靠这两门手艺,还可以养活自己。
  想到这儿,慧娘自嘲的笑了笑。
  钱家到钱大老爷这代已经是三代为官,祖爷爷也就是钱大老爷的爷爷,少年及第,从一个穷秀才一直做到当朝首辅,可谓官运亨通,不知道羡煞了多少读书人。
  钱老太爷六年前去世,去世前是前任的六部之首的户部尚书,也是手握大权的一品大员。
  钱老太爷有三个儿子,钱大老爷钱志辉刚升任正四品鸿胪寺卿,钱二老爷钱志德跟钱三老爷钱志赫分别任湖南参政和四川布政使,也都是手握实权的大官。
  到了最小这辈儿,钱家大少爷钱裴熹少年中举,明年参加秋闱,没有意外的话也能中进士。
  只要钱家不犯大错,最近几十年就没有落魄的可能。
  所以,慧娘靠手艺谋生也就是想想而已。
  这样想着,慧娘已经坐在了书桌前面,拿出之前练了一半的笔贴,描了起来。
  慧娘练得是簪花小楷,最适合现在女子,练了四五年已小有所成,婉约秀气,筋骨清奇淡雅。
  慧娘满意一笑。
  其实,慧娘更喜欢自己前世时练得的瘦金体,只不过,那种字体,看起来锋芒有余,圆润不足,苍劲霸道。
  被外人看到会惹麻烦的。
  所以,慧娘重新学了簪花小楷。
  大约过了一个半时辰,慧娘感觉脖子酸痛,就停下来休息,朝堂屋走去。
  看墨菊端着东西进来,就问道“墨菊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现在马上就午时了,奴婢端了点吃食过来,想必小姐也饿了吧”墨菊引着慧娘道堂屋圆桌上坐下。
  “恩,是有点饿了”看着墨菊端来的酒酿圆子,炒珍珠鸡,莲蓬豆腐,熬得黏黏的八宝粥,还有双色马蹄豆糕,慧娘真感觉到腹中空空、饥肠辘辘了。
  大周之前,这里的人们吃饭都讲究一天两餐,在周太祖的带动下,上层的贵族,开始慢慢接受一天三餐。
  也许,汉太祖跟慧娘一样是穿越来的,要不怎么也习惯一天三顿饭呢。
  不管怎么样,慧娘都得感谢他。。。。。。
  不过,普通老百姓还是习惯一天两餐,主要是家里粮食不富裕,感觉再加一顿浪费。
  吃过东西,慧娘带着碧苏在点翠阁里转转,就当消食了。
  转上一刻钟,慧娘会习惯去午睡一会儿,这个习惯慧娘这四五年渐渐养成的,一年琦季,从不间断。
  上辈子太累了,这辈子要享受回来。
  慧娘睡醒的时候听见外面屋檐下几个小丫头嘀嘀咕咕的在说着什么,就喊了声“墨菊!”
  接着墨菊就领着两个小丫头端着洗漱的东西进来了。
  “小姐,我们吵醒您了?”
  “没有,我睡饱了,我睡了多久?”
  “半个多时辰”
  主仆俩正聊着天,碧苏进来问话“小姐,晚秋有事儿找您”
  慧娘让晚秋进来。
  晚秋进来跪下给慧娘磕头行礼。
  “起来吧,你这小丫头又去哪野了,找我有什么事儿”慧娘叫起晚秋问道。
  “小姐,我听说,过了年主子们都要去盛京,”晚秋起身回道,“我要跟着小姐”
  慧娘听了,才认真起来。
  “你跟墨菊,碧苏不一样,你家人在这里,一旦跟我去盛京,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了”慧娘慢慢的跟晚秋分析道,“而且你签的是活契,到了期是肯定要放出的,你这样还可以是自由身,”
  “而且跟在我身边的必须要忠心,无牵无挂,也就是说,跟我去盛京,你必须得改成死契,你懂吗?”慧娘看了看墨菊、碧苏继续说道。
  “我懂,我家里下边儿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爹以前身体不好,光是吃药就把我们家能卖的东西都吃光了,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我才卖身进钱府”晚秋冷静的陈述着,眉眼间有几分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后来,还是小姐好心接济,又介绍了个善良的好大夫,爹的病才渐渐好起来;我现在每月把例银送回去,家里才好过一点;如果回去了,也是多张嘴吃饭,还断了家里的银钱。如果我一直跟在小姐身边,每个月托人把钱送回去,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慧娘定定的看着晚秋,也许她无法理解这种放弃自由的决心,但是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慧娘尊重她们的决定。
  尽管慧娘知道晚秋的决定不会改变,她还是对晚秋说:“我给你一天的假,你还是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再决定吧。”
  晚秋磕头退出去。
  屋里的气氛有点沉闷。
  慧娘起身往书房走去,“我还是再去练会儿字,你们忙你们的吧”,回头对墨菊、碧苏说道。
  求收藏,推荐~

第五章 年关
更新时间2013…7…3 9:59:59  字数:4352

 到了晚间,碧苏对慧娘说:“小姐,听说老爷在盛京给两位少爷请了西宾,要两位少爷年前进京呢”。
  慧娘想了想回道:“大哥明年就参加秋闱了,是应该提前去盛京走动走动,毕竟,在那里才能了解更多的时事,对应考有好处。而且过了年应酬就多了,各项杂事都需要处理,估计又要耽搁下来,所以爹爹才要大哥跟四弟年前进京。”
  果然,没几天大少爷跟四少爷雇了镖局的镖师,带着一群小厮随从一路保护着进京了。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昨天下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因为有要进京的事儿,最近钱府很忙碌,各个院里都要处理留守的人员,更要找好带进京的丫鬟婆子,最忙的当属大夫人,府里的良田铺子都要找信得过的人管着,家里库房的奇珍古玩等东西,用得着的要先收拾出来,提前找镖局押运进京;用不着的更要找妥帖的人管好,不能招了小贼,也不能招了老鼠啥的。
  大家都忙忙碌碌,忘了没事找茬,也没时间找茬,所以,最近钱府很消停。
  离年关越来越近了,负责采买的管事,各个忙的脚不沾地,还都乐呵呵。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家里都在忙着准备祭灶神爷用的瓜果、麦芽糖等供品,因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今年家里的男丁又都不在家,只能让大管家丁德顺带领家里的男仆举行这项仪式,家里的女眷在自己的小院里过节。
  这天晚上,慧娘吃过晚膳,坐在床上,听丫鬟们讲她们农家过年时的风俗趣事儿。
  墨菊、碧苏还有慧娘院儿里的花妈妈围着火炉坐在慧娘面前烤着红薯喝着热茶,好不热闹。
  花妈妈回忆着她们家那里过年时候的习俗。
  花妈妈是南方人,那里大约都是水上人家。她们大约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据说,每年的这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案桌上供放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完灶以后,便正式地开始准备迎接新年。
  腊月二十四这天,扫尘,尽管钱府的主子们不需要打扫,慧娘还是很有兴趣的去抢墨菊、碧苏的工作,急得这俩丫头直跳脚。
  花妈妈在旁边道:“让小姐扫两下就可以了,我们那里有‘除陈布新’的说法,把所有的‘穷运’‘晦气’”都扫出去”。
  听花妈妈这样说,慧娘也收回了贪玩儿的心思,认真的洒扫起来,祈祷着所有的烦心事都统统滚蛋吧。
  真心的希望自己以后的生活平安喜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贴桃符
  腊月二十九,上供请祖
  剩下的这些民俗,尽管慧娘很好奇,但是和她这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小姐没有关系。所以慧娘只能等着除夕夜。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大早,慧娘换上新衣,墨菊进屋,抬头只觉眼前一亮,只见慧娘身穿粉红色的衣襟梅花绣绸袄,下着烟笼梅花百水裙,头插夫人赏的梅花如意簪,鬓带碎玉珍珠钿花,肌肤赛雪,略施脂粉,眉如青黛,眼神清亮,樱桃小嘴娇艳欲滴。。。。。。
  不知不觉间,我们家小姐出落的这么美丽了。
  “墨菊,拿着给夫人的年礼,你跟碧苏都跟我去荣锦堂吧”墨菊没有出神太久,慧娘就喊她。
  说着,主仆一行三人就往荣锦堂走去。
  进了荣锦堂,远远的就闻到一股檀香味儿,大夫人常年礼佛,所以身上总是带着淡淡的檀香。
  以前听人说,上半辈子罪孽深重的老人儿都喜欢礼佛,求个心安。
  不知道大夫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儿,虽然她才三十几岁。
  慧娘抬头看见薇娘一手搀扶着大夫人从内间出来,后面跟着慧八个丫鬟伺候,赶紧过去扶着大夫人的另一边往贵妃榻走去。
  大夫人平时很注意养生,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头发和脸,再配上今天的锦云褐色绸袍,更是衬得风韵犹存,女人味醇厚浓郁!
  嘴里柔柔地夸道:“母亲今天真漂亮!”,声音温婉真诚,让人听了就不自觉的想认同她的话。
  “你这小嘴儿,今儿是抹了蜜了吧,这么甜,”大夫人听了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嗔怪的道“母亲都一把年纪了,什么漂亮不漂亮的”。
  “母亲才不老呢,不信您问问她们,您是不是看起来像我们的姐姐”薇娘小手指着屋里的丫鬟婆子抢道。
  大夫人听了扶额一脸无奈的笑道,屋里一片赞喝声。
  薇娘今天一身大红色金边牡丹外袍,衬得稍有稚嫩的小脸上多了几抹妩媚端庄。
  看着薇娘的装扮,慧娘悄悄的松了口气。
  还以为今天的衣服有点儿惹眼呢。
  大夫人坐在贵妃榻上打量了慧娘一会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嗯,这才有个小姑娘的样子,小姑娘家家的就该打扮的鲜亮一点,你平时也太素了点”说着扭头点了一下薇娘的额头,“学学你薇妹妹,平时多打扮打扮。”
  慧娘笑而不答。
  接下来是送大夫人孝敬的时间。
  琦娘送的是贴身里衣,柔软的雪缎,边上绣了精美的牡丹花纹;
  应该是上次大夫人赏的那块儿雪缎没舍得用,留下来讨好大夫人了。只是大夫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虽然满脸笑容,嘴上不说什么,但恐怕不会上心。
  而且不知道大夫人会不会穿庶女送的这种贴身衣物,她可是很惜命的。。。。。。
  薇娘送的是上次说的那件金刚经双层屏风,正面绣的是花团锦簇的富贵牡丹,背面是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金刚经文。
  大夫人看到薇娘让彩萍、彩云几个搬上来的屏风的时候,眼前一亮。
  看得出薇娘真的很懂大夫人的心思,礼物选的很合大夫人的心意。
  薇娘没有错过大夫人眼里一闪而过的光,嘴角微微翘起,得意的瞥了慧娘一眼。
  慧娘假装没看到,满脸笑意的跟着屋里的众人夸赞。
  不知道大夫人喜不喜欢揣摩她心思,还很懂她心思的庶女。
  轮到慧娘的时候,慧娘从一方雪白的绢帕里拿出一个荷包,双手奉给大夫人。
  “母亲,女儿愚笨,做不出好东西来,只有这个荷包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荷包用一个寓意平安吉祥的中国结坠着,荷包正面是祝福平安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背面绣着祥云图案;虽然跟薇娘的礼物有点巧合,但这样既讨了巧又不出挑,犯忌讳。
  大夫人接过荷包,看到那个中国结很新奇,问慧娘:“这个结子很漂亮,有什么意头儿嘛?”
  慧娘温婉一笑:“这个是女儿平时自己瞎琢磨的小玩意儿,女儿叫它如意结,取吉祥如意,平安团员之意;女儿看着还过得去眼,就特意给母亲编了一个。”
  慧娘毫无压力的‘借’用了中国劳动人民五千年的艺术精华。
  “好,好,难为你有这个孝心,”大夫人抚摸着下面荷包上绣着的娟秀的经文更加满意,
  “这个结子别看简单,但它意头好;这个经文绣起来更加费心劲儿,母亲很喜欢。”
  薇娘看着慧娘一个破荷包竟然抢了自己的风头,恨恨的瞪了慧娘一眼,酸溜溜的插嘴:“慧姐姐的心真是比旁人多了一个眼儿,竟然想出这么讨巧的主意来。哎!再看看咱们的都被慧姐姐比下去了”。
  “哪里,那是母亲不愿意伤姐姐的心,哄姐姐呢,”慧娘看薇娘又挑事儿,竟然挑拨离间,忍不住回嘴道,“我小小的一个荷包哪里能比得上妹妹的屏风大气华丽,讨母亲欢心呢”
  小样儿,姐儿平时让着你不代表姐儿怕你,还真当姐儿好欺负呀,竟然想引起琦娘跟尧娘对她的不满,大过年的找不痛快;
  小丫头片子,跟姐儿斗,你嫩着呢,姐儿一个小小的荷包就是比你强,气死你!
  “你这小泼猴精儿,竟然吃你慧姐姐的干醋”大夫人看姐儿俩斗嘴,意味深长的看了薇娘一眼,慈祥的点了点薇娘的鼻尖道,“你的屏风,母亲也很满意,你也是个有心的”。
  最后是尧娘,尧娘年纪小,刚刚开始学女红不久,所以做的东西相对简单。
  看到之前姐姐们的礼物都那么精美,就有点害羞,磨磨蹭蹭的从桃红色小包袱里取出一双富贵锦扎花绣鞋,低着头,怯怯的说道:“母亲,女儿手笨,做的不好看。。。。。。”
  尧娘的绣鞋虽然看着简单,但针脚细密,色彩搭配很到位,看的出是用了心的。
  大夫人看着几个庶女对自己恭恭敬敬的,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都知道小心翼翼的讨好自己,今天也心情很好,就懒得计较那么多,也满脸笑容的受了尧娘的礼。
  大夫人每人赏了一对儿赤金手镯,一副宝石或玉石头面儿,只是花纹儿或样式不一样,让今晚早点过来吃年饭就让各自退下了。
  看着几个庶女一起退下了,大夫人在想着什么,眼里闪过一抹亮光,朝身边的王妈妈问道:“你看这几个丫头怎么样?”
  王妈妈心头一凛,在大夫人身边呆了几十年,知道夫人的心思,想了一会儿道:“琦小姐是个老实的,虽然有点小心思,但是方法不聪明;薇小姐就不用说了,自小在大夫人身边,性子活泼,人聪明,手也巧,对大夫人孝顺;慧小姐嘛,平时看着好像挺怕事儿的,有点小聪明,看着还乖巧老实,就是有时候看着身上多了点什么,让人看不太懂;尧小姐还小,性子懦弱,还看不出什么来。”
  大夫人听了,冷冷的一笑:“琦丫头是个笨的;薇丫头,哼,不仅心大,还自以为是,我怕是个养不熟的;慧丫头,到是个聪明的,平时不挑事儿,懂得明哲保身,心眼儿到是不坏,没亏我看在媛丫头的份上,多疼了她,就是怕她太聪明了;尧丫头,也是个有自己小心思的;哎,没一个能让人省心的。”
  王妈妈听了没敢接话。
  到了晚间吃完年夜饭,放完鞭炮,家里的男丁都不在,一群女人,大夫人也没心情留她们,让她们回自己的住处守岁去了。
  回廊的分岔口,琦娘跟段姨娘一路走了,看来是今晚一起守岁,尧娘拉住慧娘的衣袖,怯怯的问:“慧姐姐,流云馆怪冷清的,我能跟你一起守岁吗?”
  慧娘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样子,想着她小小年纪在这儿后院里挣扎求生存,挺不容易的,心一软,“好!”点头答应了。
  尧娘看到慧娘点头,小脸儿上扬起一抹明媚的笑容。
  不由地慧娘认真的看了她一眼,小小年纪的尧娘一双杏眼如一汪秋水,小小的琼鼻微翘,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