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不可挡-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囡囡比起前世的她还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她大小是个主子,上面还是祖母、太祖母,还有一个嫡亲的哥哥,下人们不敢慢待她,可要说会对她多好,那又是件值得商榷的事了。如果囡囡有甄婉怡这样的年纪,侍候她的丫鬟为了自己的出路自然要尽心尽力,以求以后成为陪房,跟着她到夫家去当个管事娘子甚至成为通房丫鬟。
可现在一个还不到四周岁的小女娃娃,嫡亲的哥哥也不过七岁,要让身边的人特别尽心,难呀。还好老太太还算怜悯这对曾孙子女,将薇娘以前身边的两个丫鬟拨到他们兄妹身边,只不过人都有私心,那两个丫鬟晃然对大少爷更是看中都选择去了兴哥儿身边。
甄府送往迎来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本来没有甄婉怡什么事的,可因为囡囡跟她待在一起,所以每每来了客人,大太太都会派人来请她带着囡囡过去见客人,其实甄婉怡压根就不相信,甄大爷继弦囡囡能起到什么作用,让囡囡过去无非是想让那些想嫁进来的女子看一看,这幼女的柔弱懂事和好拿捏吧。
甄婉怡心里有气,但一想到以后囡囡将会在那个继母手中过活,以后的婚嫁都是由那个女人说话,便熄了那股子不平,对囡囡越发温和,从细小处教导囡囡,希望她的懂事柔顺能让以后的继母真心喜欢。
甄大爷续弦的人选终于在大房姨娘生产前半个月定下来了,是城西一个员外家的女儿,人还算得体,长像过得去,性子暂时还不清楚,但从说话行事都带着一股子爽利劲儿。从甄修杰派人打听来的,甄婉怡知道那未来的大奶奶怕是个不好糊弄的主,李员外家的长女,下头有弟弟妹妹一长串,可硬是没有一个能越过她的,据说在家里,她都能当好些事的主。
不管怎么说,大太太既然选了李家的闺女,必然有她的一番考量,甄婉怡想不到也不想去深究,因为她接下的日子要忙起来。
傅姑姑开始教她做各类衣裳了,而六月份是四太太生辰,九月份老太太生辰,十月份四老爷生辰,年底还有姐妹间的人情往来,都需要针线活儿来充当脸面。
第一次给四太太做衣服,甄婉怡当然是全力以赴,更何况今年是四太太三十六岁的生辰,四房的人都打算慎重一些。老太太更是放出话来,让大太太好生准备,连大房姨娘生的奇哥儿的满月礼都没办,就为了四太太的三十六生辰,可让大太太心里不满意了。
甄婉怡曾私下打趣过,“母亲,祖母发这话是不是想让您和大伯母直接对上呀?”
四太太笑着敲打了一下女儿的额头,本不想说,可话在嘴边过了一遍,还是说了出来,“你祖母这是在借题发挥呢。”
甄婉睁大了眼睛,极感兴趣的盯着四太太,“是为了什么事呀?”
四太太也有些发愁,“还能为了什么事,不就是你大哥的婚事吗?本来你祖母看中了你舅祖父家的珍姐儿,想让你大伯母去探探口信,谁知你舅母却选了李员外家的元姐儿。”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当年薇娘就是你祖母选的。”
☆、第三十七章 往 事
甄婉怡斟酌了一下,轻声问道:“大伯母当年没看上薇娘?”
四太太撇了撇嘴,“她呀,巴不得你大哥尚个公主回来呢,怎么看得上一个孤女。若不是你祖父开了口,你大哥这婚事还有得闹。若不是这样,薇娘的身体也不会败得这么快,也不会最后去求你祖母了。”
甄婉怡这下是真好奇了,二十九晚上,薇娘不顾自个儿身子硬挺着去了长康院,然后回去就病情加重,没几天就去了。那天晚上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逼得薇娘不得不如此。
“母亲,大嫂去找祖母究竟是为了什么呀?”
四太太睨了女儿一眼,“薇娘刚嫁进来头两年和你大哥也是郎情妾意,蜜里调油似的,可自从薇娘怀兴哥儿后,你大伯母就让你大哥就收了房里的人,薇娘心思重,估计是没想开心里一直郁结着,生兴哥儿的时候就碰上了难产,后来又拼了命似的生了囡囡,这一下身子就彻底败了。
你大哥又是那样一个不贴心的人,她呢,有事都往心里放,这个府里也没个能说得上话的,这么些年了,本以为她是想开了看淡了的,谁知道去年姜氏的进府让她受这么大的打击,那一直吊着的精神就这样消散了。二十九那晚,估计她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去你祖母那里也是为了兴哥儿两兄妹。她心里也明白,她那个婆婆和相公是靠不住的,想要保住一双儿女,还真只有老太太能做得到了。否则,你以为你这样成天的把囡囡带在身边,你大伯母不管吗?”说完还给了甄婉怡一个白眼儿。
甄婉怡笑了笑,“我这不是在帮大伯母的忙,让她轻省一些吗?”
四太太轻轻“哼”了一声,“她呀,只怕也没那个心思放在两孩子身上。你知道她为什么要迎娶城西李家元姐儿吗?”
甄婉怡自然是摇摇头。
已经说到这里了,四太太索性说个明白,也要开始教导女儿这些世事了,“你大伯母看中了一块地,刚好和她的嫁妆田庄连一一起,用的同一个水源,去年为了水源的事差点闹了起来。后来才知道那是城西李家的,于是,今年李家元姐儿就成了甄府的大奶奶。”
甄婉怡觉得不些不可思议,“就为了一块地?那大伯母也太,太那个了吧。就算李家把那块地给了新大嫂,那也不是她的呀?”
四太太怒其不争的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一个榆木疙瘩。你大伯母既然看上了那块地,以她的为人还不会想办法弄过来,据我所知那块地的地契已经在你大伯母手里了。这几年你大伯母手里只怕要宽余多了。”
甄婉怡了然,“是呢,现如今粮食的价格越来越高了,大伯母应该能赚些体己钱吧,只是李家为什么要把那块地送给大伯母呀?”
四太太笑道:“这体己银子捏不捏得住还要看你大伯母的本事。如今这李家可乱着呢,元娘是大房的,可大房的嫡子却是排行老七,上头有六个哥哥,其中三个出自二房,这块地就是二房私下和你大伯母交接的。元姐儿呢,在李府可是以能干护食出名的,她会眼睁睁的看着属于自家兄弟的东西落进你大伯母的口袋?”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李家二房的人才想尽办法让元姐儿快些出嫁呢?就算是继室也在所不惜。
甄婉怡打趣道:“母亲,我怎么觉得您这口气挺高兴的,大伯母吃憋您很开心呀。”
四太太失笑的拍了一把,“你这丫头,敢编排起母亲来了。”
甄婉怡搞怪的叫了一声疼,看着四太太变了的脸色,才笑着倒在母亲怀里,笑得那个得意呀。
四太太疼爱的揉了揉甄婉怡的头发,“都成大姑娘了,还这般闹腾。”
“女儿就是再大也是母亲的孩子,不在您跟前胡闹去谁面前闹呢?”
看着娇痴状的女儿,四太太也有些发愁,这样的娇娇性子若是嫁到那婆婆厉害的人家去,可怎么了得呀?就算有丈夫护着,一想到此,四太太一阵急急摇头,不行,这样只怕是越护越坏。想当年刚成亲的那几年四老爷为了她可是跟老太太顶过好几次嘴的,老太太心疼自己儿子不会多说什么,可最终受罪的还不是自己,这些可都是她活生生的例子,血一般的教训,若不是她也有一些手段,只怕这婉儿和修哥儿这两兄妹还不知道在不在呢?
看来以后给婉姐儿选人家得选婆婆性子软绵的,最好家里底子薄一些的,这样婉儿带着丰厚的妆奁嫁过去,自然抬得起头来做人。
打定主意的四太太笑得松快起来,“对了,你七姐最近都在忙什么?”
甄婉怡午间没睡,等囡囡睡着了她就被四太太叫了过来,说了这一会子话,人也有些疲泛了。“没忙什么呀。就是跟女儿一起学着做衣裳呢。”
“哦,都做衣裳了呀,看来了是出师了吗?”
甄婉怡打起精神,“哪能呢,刚刚开始呢,傅姑姑的手艺多着呢,女儿怕是跟着学一辈子都学不完。”那口气生怕四太太要把傅姑姑辞退了。
四太太没好气的笑了笑,“瞧你那没出息样,傅姑姑肯定不会辞的,最少也要待到你出阁之后。只是茹姐儿,年岁可不小了。”
甄婉怡这一听可是一点儿瞌睡影子也不见了,“母亲不会是想给七姐说亲吧?不是说好等六哥考中举人再说亲的吗?再有一年六哥就要回来了,后年的乡试六哥一定会中举的,母亲,让七姐再多留两年好吗?”
四太太拍了拍甄婉怡的手,示意她别慌,“又不是立刻能说定的事,只是再等两年就算你六哥中举,等到丁酉年茹姐儿都十五岁了,拖到十五岁之后才说亲可有点晚了,到时候只怕说什么的都有。如果你六哥中了举还好说,怕就怕没能中试,活活耽搁了茹姐儿,婉儿,嫡母难为呀。母亲这也是想妥当处理这事,你跟茹姐儿走得近,这些亲近话儿你细说给她听,她如今也是读书识字明理的人了,各中要害她肯定清楚,母亲也不想让她为难,这件事我就征求她的意见,省得以后后悔怪起我这个嫡母来。”
☆、第三十八章 新 妇
甄婉怡摇着四太太的胳膊,“哪能呀,母亲能这般为七姐着想,她高兴感激您还感激不过来呢,不信,您看着,若我这样跟七姐说了,她会立即感动得哭出声来。她那个性子是再柔和不过的,母亲您还不知道吗?”
四太太也赞同的点点头,“茹姐儿那性子是好,懂事,不怕吃亏,不争强,不好胜,这样才是一个女子最佳的品性,也是安宅大妇应具有的品性,很好。”
甄婉怡与有荣焉,“能得母亲夸奖的一定是好的。”
四太太笑了笑,“你呀,大了可不能这样没心没肺的,有些话不要多说,心里有数就好,都说出来就显得轻浮了知道吗?”
甄婉怡嘟了嘟嘴,“女儿哪有,女儿还不是在您面前才这样的吗?”
四太太心下宽慰,摸了摸甄婉怡的头,放过了她这一遭。
****
甄府大爷的第二次婚礼动静不大,只宴请了些经常走动的交好之家,在康帝十三年的六月,一顶大红轿子在竹炮声声中抬进了郁香楼,让新颜遮去了旧貌,欢声染去了旧日的哀痛。甄婉怡没有去陪新娘子,她怕自己露不出真心的笑容来,那么又何必去给别人添堵呢。
晚间的时候,甄茹怡来到韵意楼,给了甄婉怡一个红封,“这是新大嫂给你的见面礼,你今儿没去压床,可人家都知道你呢,红封是早早就包好了的,大嫂身边的大丫鬟给的。”
第二天认亲的时候,甄婉怡早早的到了,替囡囡穿上了新绸做的衣裳,虽还带着孝,不能着红,可一身淡淡的碧色襦裙,让圆润的小脸衬得唇红齿白的,十分精神,这么可爱的一个女孩儿,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吧。
“囡囡,记得九姑姑跟你说的吗?等会见了新娘子要叫什么呀?”
囡囡点点头,摸摸了新衣裳,甜甜笑道:“要叫母亲。”
甄婉怡高兴的点点头,“囡囡真棒。”
囡囡困惑道:“可是,九姑姑,真的是母亲要回来了吗?”
甄婉怡愣了愣,“不是,这是另一个母亲,以后她会照顾好囡囡的,所以囡囡要乖乖听话,知道吗?”
囡囡歪了歪头,“可以有两个母亲吗?”
甄婉怡摸了摸囡囡的头,“可以呀,我们把以前的那个娘亲放在心里记着,一直记着,因为她是天底下对囡囡最好的人了。现在的这个母亲我们要在面儿上敬着,让看到的人都夸囡囡懂事,知道吗?”
囡囡懵懂,“嗯,我听九姑姑的。”
门口传来脚步声,甄婉怡回头一看,笑道:“兴哥儿也来了呀,今儿起得挺早的吗,真乖。”
兴哥儿抬起头,红红的眼睛,“九姑姑,我们真的只能把母亲放在心底了吗?”
甄婉怡鼻子微微发酸,“不是,兴哥儿是男子汉,男子汉可不能随意掉泪珠儿,妹妹会笑话你的。你母亲是生你养你的人,你是她生命的延续,所以你不单单要把你母亲放在心底,还要时时刻刻记得,记得那个生你养你爱你的母亲。可现在,你父亲要新娶,那我们也不能去触霉头,所以还是要高高兴兴的,因为我们不能让大家伙都不高兴。你说是不是?”
兴哥儿似松了一口气,“嗯,我知道了,九姑姑,我不会忘了母亲的。也一定不能让妹妹忘了母亲,行吗?”
甄婉怡眼光泛泪,“好,以后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说给妹妹听,你们的母亲是最好最美最善良的母亲,我们都不会忘了她的。”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甄婉怡这一刻深深的知道,为了这两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她是不可能和这个新大嫂交心相处了。虽然也没有和薇娘交过心,可对于那个用膳时一直默默守在一旁端茶倒水,细细照顾她们这些小妹妹的大嫂,她是发自内心喜欢的,哪怕她们说话不多。可薇娘却能在用膳时把她喜欢吃的红烧肘子,糖醋排骨挨着她放,记得饭过给她一杯白温水。
记得有一次她带了甄茹怡来长康院用膳,临时坐了别的位置,薇娘却趁着给老太太夹菜的时候把离她远一点的糖醋排骨夹了好几块给她,那时,她才知道这府里还有薇娘这样一个玲珑剔透的人儿,只是可惜,明珠暗投,而她知道得也太晚了,薇娘哀败得太快了。这一年来,她在长康院就没再吃过好吃的糖醋排骨了。
甄婉怡带着兴哥儿两兄妹到长康院时,长康院里坐了一半的人,二太太二老爷带着他们那一房的四个儿子三个儿媳都来了,还有出嫁的四姑奶奶五姑奶奶和甄文怡,长长的一排摆开占去了左边一条道,难怪老太太除了薇娘都不让其他孙媳辈的进屋立规矩,如果二房的媳妇们都进来了,只怕站着人都能把坐着的围个满圈吧。
而二房对面仅坐了大太太和大老爷两个,两相对比,甄婉怡十分能了解二太太脸上那得意的笑容是怎么回事了,这一眼看去可真是壮观呀,对比太强烈了,视觉上冲击太大了。
大姑奶奶和二房的二姑奶奶都嫁在京城,这次都没能赶回来,就边三房也只是派了个婆子回来送礼,再有就是仙桃张家舅祖父那边的人,也是长长的一排。
甄婉怡带着兄妹两给各位长辈见礼,才把兴哥儿和囡囡交到大太太手上,自己回了坐位。四太太四老爷也带着甄修杰和甄茹怡过来了,众人一阵喧闹,老太爷就出来,随后,碧玉扶着老太太出来跟着坐在了正堂的太师椅上。
陈嬷嬷的声音传来,“大爷和大奶奶请进。”
甄胜杰和一身大红喜庆的李元芳并肩进来,走了三四步,李元芳像是才反应过来的脚顿了顿,微微落后了半步的距离。
这是李元芳的主场,只见她跪了这个又跪那个,屈膝行礼的更是一双手都数不过来,可是一圈之后,李元芳硬是脸色都没变,对着每一个人的笑嘴角挑起的孤度都是一样的,见兴哥儿和囡囡的时候更是笑得温柔,仿佛那两个就是她亲身的孩子似的。
甄婉怡看到这样的新大嫂有些害怕,直觉的就想离她远些,带着这样精致面具的人,必是那心志坚定、七窍皆灵之人,这样的人若是交好倒也罢了,可她才想着以后两人必是不能交好的,那就躲远一些好了。
☆、第三十九章 继 母
新的大奶奶进府,自是一翻新的景气,长康院里来请安的人都来得似乎比往日要早一些,害得甄婉怡依着原来的时间都成挂尾的一个了。
可没一旬时间,李元芳硬是踩着众人的点,与大太太一起早别人一步,进里屋服侍老太太起床了。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渐渐浓了一些,对这个不如自己意娶进来的长孙媳态度也转变起来了,也愿意让李元芳扶着自己胳膊了,对李元芳的问话也开始有选择性的回答起来。
如此两个月,在一日晚膳后,众人正在老太太面前说笑,甄婉怡带着囡囡坐在老太太的罗汉床上玩翻绳,兴哥儿站在一旁帮着指点自己妹妹。
李元芳送上一盘果子放在炕几上,笑道:“兴哥儿和囡囡在祖母这里住了快两年,也太叨扰祖母了,不如让孙媳带吧,以后孙媳总要学着照顾他们兄妹俩的。”
这话一说出来,正在说笑的四太太收敛了神色,张口正准备接话的二太太更是硬生生的闭上了嘴,一时间,屋里老太太,三位太太和三位小姐,兴哥儿还有一众丫鬟都看向了大奶奶。
李元芳把众人神色收在眼底,嘴角绽放出如花般的笑意,轻笑出声,打破沉静,“祖母,母亲,二婶,四婶您们这样看着我可是我说得不对?”
老太太垂下视线,端起炕几上的茶碗,轻轻磕了磕杯盖,“大孙媳妇怎么突然说起这事来了?”
李元芳笑了笑,“也不是突然说起的,只是孙媳妇做为新妇,刚进府什么也不知道,眼见兴哥儿和囡囡住祖母这,也不好说什么。可如今,孙媳妇对府里也算是熟悉了,那兴哥儿和囡囡自然是该孙媳接回去好好教养了。”
甄婉怡有些着急,张开嘴就想说话,可看到四太太盯着自己的目光,咽下了快到嘴边的话,四太太这才松了一口气。展开笑颜,“大侄媳妇有这心,我这个做婶娘本不该多说什么。只是我们都是一家人,如果有些话不说出来,以后误了大侄媳妇倒是我这个做婶娘的不是。”
李元芳转头看向四太太,笑得谦逊,“四婶,您说这话可太重了,侄媳妇年轻不懂事,正是盼着长辈们指导一二呢。”
四太太也笑得谦和,“侄媳妇不怪就好,说指教也不敢当,只不是过来人,我这个当婶娘的就不得不多说两句了。侄媳妇新入府正是对府里熟悉的时候,再说府里四房人,只长房人丁稍稍弱了一些,侄媳妇要管房里的人,还要照顾大侄儿,还要顾着自己,若是再加上兴哥儿和囡囡,只怕是忙不过来吧?”
李元芳正想开口反驳,可四太太压根不给她机会,“母亲如今膝下寂寞,正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时候,有兴哥儿和囡囡做伴也热闹许多。”
李元芳有些着急,嗓子扯大了一些,“只是这样怕是劳累了祖母,孙媳如今也没有什么事,正好可以带带兴哥儿和囡囡,这样祖母也可以轻省一些。”
四太太笑了笑,“话是这样说,可侄媳妇你毕竟没有经验,这猛不丁的要带两个孩子,只怕有些困难呢,还是让老太太劳累一翻,老太太可是带大了府里好几位爷和姐儿呢。”
“可祖母毕竟年纪大了,哪能这样劳累呢,我还小,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就不用麻烦祖母了。”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手下人认为自己没用,开始嫌弃起来了,更何况老太太是那样极爱面子的人。再加上四太太那翻话确实说中了她的内心,除了晨昏定醒,平日里长康院就几个丫鬟陪着她,安静得她都觉得这日子太过缓慢了,好不容易来了个乖巧的囡囡,屋里才热闹几分,本就不大愿意把兴哥儿两兄妹还回去,现如今李元芳一副她已经老了没有用处的样子,她更是不舒服。
甄婉怡捏了捏囡囡的手,囡囡扑倒在老太太怀里,脆脆的声音响起,“曾祖母,囡囡要跟您一起住,您不能不要囡囡。”
老太太清笑一声,“哎呀,我的乖曾孙女,曾祖母当然不会不要你了,你以后就跟我一起住。”
转过对着李元芳道:“大孙媳妇,你四婶说得在理,我这个老婆子带大了府里不少爷们和姐儿,这兴哥儿和囡囡放我这没有问题,再说了这院子里丫鬟婆子一堆的,也劳累不到我跟前,倒是你那里,还是要早早做打算,要不让你母亲请个善千金科的大夫进府给你开个方子,你也早早的为大房开枝散叶?”
李元芳咬了咬唇,深吸一口气,松了松紧握的拳头,“谢祖母关心,孙媳一直在调养身子,大夫都说孙媳没问题。”
老太太点了点头,心下有些不喜,暗道这果然是个有脾性的。
二太太接到四太太的示意,也在一旁笑道:“老太太说的话在理,侄媳妇还是早早做准备,说不定明年就可以带自个的孩子了,这别人的孩子有什么好抢的。”
一句话说出来只气得李元芳脸色通红,甄文怡在一旁不住的扯母亲的袖摆。
李元芳只觉得自己一口血都快到嗓子眼了,她就是想好好的跟两个孩子相处相处,省得以后长大了不认她,怎么这群人都把她当成那恶狼了不成?难道她们还打算不让她接手管教这两个孩子?早就听说前头那位大奶奶死前托孤给老太太,当时她还不信呢,如今看来这事儿*是真的了。看来今天是她猛撞了,不过,既然她们不愿她来管教这两个孩子,那以后的事也休想她来出这个面。
李无芳心下恨恨的想着,看着兴哥儿和囡囡的眼光就不免带了些厉色,囡囡往甄婉怡怀里缩了缩,甄婉怡抬头看着李元芳终于有些破裂的面具,拍了拍怀里的小人儿。
李元芳一回过神来就看到那双清澈如汪深泉的眸眼,黑漆漆的仿佛能透视到人内心深处似的,又仿佛是那最为纯净无杂的耀晶,让人忍不住的想一看再看。这就是四房的嫡女,四太太捧在手心里的爱女,可真是个钟灵毓秀,精致典雅的小美人儿。
微微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坐在二太太身边的七小姐,这府里府外都在传甄府七小姐容貌绝佳,却不知道这真正的佳人落在四房呢?不知道这样的传言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李元芳笑了笑,她觉得这甄府挺有意思的,还是有聪明人呀。
☆、第四十章 管 家
兴哥儿和囡囡还是继续住在长康院,李元芳也没有再提要带回这两兄妹的事,那一天的事仿佛不曾发生过一般。可甄婉怡发现这个新大嫂对她的关注多了起来,平日说话的时候也喜欢问她的意见,这让她觉得很不习惯。
她不是那种能跟人无缘无故就熟悉起来的人,想当初跟四房的一众人,她是做了多少心理建设,接触了许久才慢慢亲热起来的。而这个见面只有点头交情的新大嫂突然对她嘘寒问暖起来,她还真觉得是被什么给盯上一般的难受,只能借口不善言辞,能不答话的就笑一笑,装聋做哑的蒙混过去。
还好,秋风扫落叶,又是一年最忙的时间要来了,康帝十四年的春节甄明杰还是一封书信到家,人虽然没有回来,不过,在信中已经提到具体的归期,开春后就要往回赶了,预计三月底可以到家。
这一年的庆河以南地区都迎来一个喜庆丰收的吉瑞之年,前太子更是打过了庆河,占领了庆河中上游最重要的江陵城,距京城不过七百公里,如果顺利只怕不出两个月就可以围困京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四太太又是高兴又是着急,高兴是为着明年乡试必定会举行,那甄府很有可能会再出一个进士。着急是为了身在京城的娘家人,喻家一大家子可世代都是京城人氏,如今京城乱象已现,也不知道娘家兄弟做了准备没有。如今要和京城联系可真是难上加难了。
大太太仿佛要证明什么她没有选错儿媳似的,过年的一些事宜都带着大奶奶在身边亲自指点,这可是以前的薇娘从没有过的待遇。而这位大奶奶也不愧是在娘家就享有盛名的,甄府的人情往来,家妇奴仆比起李家来可谓是皓月晓星,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可她硬是能跟得上大太太的步伐,把大太太交待的事妥妥当当的安置下去。
大年夜的团圆饭,四太太一身大红妆花缎右衽锦袄,衣襟绣满了黄色的牡丹纹,配着红紫两色的马面裙,红色的敝膝上绣着大朵大朵的黄牡丹,行走间摇曳多姿。喜庆的颜色衬得红润的脸色更如那牡丹花一般,丰满的身姿堪比成熟的蜜桃,让四老爷进了屋后,眼光就时不时的往她身上瞧。
二太太抿着嘴笑了笑,“四弟妹这身衣裳倒是稀奇漂亮得很呢,可是京城流行的样式?能不能让嫂嫂我比照着样式做一套?”
四太太今儿很是高兴,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也乐得秀上一秀,“如今这儿跟京城哪还能联系得上呀,没见今年我娘家兄嫂都没送年节礼过来吗?这身衣裳呀,可是婉姐儿亲手做的。”那副神情是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屋里众人一听,目光立即转头看向甄婉怡,二太太更是夸张,急急的拉着她的手笑道:“哎呀,哎呀,原来是我家的九姐儿亲手做的,我的乖儿呀,你这心肝儿是怎么长的呀,这手怎么就这么巧呢,这样的衣服是怎么想得出来的?”
甄婉怡尴尬的抽了抽手,“二婶,侄女儿也没做什么,是傅姑姑帮着做的。”
二太太的笑立刻收了收,淡了些,“原来是傅姑姑做的呀,我就说吗,婉儿这才是第一次做衣裳吧。这傅姑姑的手艺可真是不一般呀,八姐儿呀,你可要用些心跟傅姑姑多请教请教呀,你看,你比九姐儿还大一岁呢,九姐都跟着学做衣裳了,傅姑姑什么时候能教你呀?”
四太太张口想说话,甄婉怡忙拉了一把,微笑着站在一旁不说话。
甄文怡无奈的看了一眼甄婉怡,只得道:“估计也要不了多久,女儿最近正在练字呢,做女红的事不着急。”
甄婉怡微微歪头,看着甄文怡,有些疑惑,平时她对练字可不怎么有兴趣,反而是对女红投入的热情更多一些,怎么如今却反过来了的。
二太太也有些疑惑,怒其不争的训道:“女儿家家的,最要紧的就是一手好女红,练那劳什子的字有什么用,八姐儿,你以后可要给我好好的练女红知道吗?”
甄文怡嘴巴一撇,十分不屑,敷衍道:“知道了母亲,我心里明着呢。”
二太太还待再说,老太太出声打断了,“这傅姑姑手艺真是不错,你们有缘跟着学,可要用心知道吗?”
三女齐齐应声答是,甄婉怡也长松了一口气,她本是想着讨母亲高兴,特定花心思做的,足足做了两个月,连四太太的生辰也是用别的礼物取代的。虽然花时较久,可效果却让她很满意,不愧是华夏传统服饰,吸睛一流。
老人家年纪大了就希望儿孙满堂,欢声笑语相伴,甄府人丁也旺,仅二房出来拜年就满满当当的跪了一地,四儿三媳一女两孙的真是一个壮观了得,可把其他两房给挤兑得没边站了。
好不容易嚣闹声渐远,甄府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宁,甄婉怡也恢复到正常的作习之中来。
可甄府还是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那就是大太太把厨房交给大奶奶管了,理由是大奶奶能力极为出众,应早早接手管理府中事务才好。对大太太的这个决定,老太太思考了一个晚上就答应下来,老太太都点头了,那自然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于是,大奶奶受重视的程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