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不可挡-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子归心中也有一点歉意,如果不是自己衣冠不整在待在这里,九小姐也不会这样慌张的择路而逃吧。特别那般委屈的乖巧的可怜样儿,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嗯,六哥,我以后会小心的。”
  甄明杰再次忍不住的又摸了摸妹妹的总角,“今天怎么想到过这里来的?”
  甄婉怡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听说父亲要清走一批书,我便过来搬了去。”
  甄明杰眉头微微一动,好笑道:“能被父亲清走的肯定都是一些过了时的八股文章,怎么,妹妹喜欢看那样的书?”
  甄婉怡可爱的鼻头一皱,“哪能呀,只是母亲前不久送给我的新书架还空着呢,就想着先把它添满再说,等以后看到喜欢的书再换上好了。”
  甄明杰呵呵一笑,“妹妹喜欢看什么样的书,要不去我书架上找找。”
  甄婉怡直接摇头,“不要了,你看的书也是做文章的,跟父亲丢掉的书一个样。我倒是喜欢父亲珍藏在第二层书架上的那样话本游记,可惜父亲不肯割爱。”一想起找四老爷要那些书的时候,他那肉痛不已摇头不止的样子,便嘟着嘴向自己哥哥告起状来。
  甄明杰笑得温和,“那些书可是父亲多年来的收藏,平日里根本就不让我和八弟摸一下,如今能借给你阅读已是很大方了,你还想要父亲割爱?”说完顿了一顿,盯着甄婉怡挑了挑眉,“除非妹妹去跟母亲开口,请了母亲为你出头。”
  甄婉怡眼睛一亮,笑得如同一只得逞了的狐狸,对着自家大哥狡黠道:“六哥,我可不帮你保密哦。如果父亲问起来我就说是你教的。”
  甄明杰笑道:“这样,那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要怪做哥哥的不帮忙了哦。”
  甄婉怡扯了扯哥哥的袖子,“骗六哥你的了。”说完就站起身来,急急道:“那六哥,我这就找母亲去了哦。”
  对着一直坐在一旁的慕子归告辞道:“慕大哥,我先告辞了。今儿厨房里做的八合密酥很不错,等会我让映月送一些过来,你们尝尝。”
  慕子归也站起了身,笑得温和,“那就麻烦九妹了。”
  甄明杰要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咽了下去,等甄婉怡走了之后才道:“慕兄不是不喜欢甜食吗?这八合密酥是祖母身边的人弄出来,很是甜腻。”
  慕子归仍是笑意浓浓,“甄兄的意思是我应该当面拒绝九妹的好意?”
  甄明杰伸手请慕子归重新落座,“那倒不是,只是,我以为你会说不用麻烦的。”
  慕子归笑意定住了那么一瞬瞬,旁人根本发现不了,“那不是你妹妹吗?”
  甄明杰点点头,接受了好友的解释,将茶碗放得远一点的位置,重新拿起一旁的书,两人又细细讨论起来。
  一过二十四,年味越来越浓,四处走动的人们都喜气洋洋,笑逐颜开的,让人见了就先增了三分笑意。
  甄府上下装扮一新,小小的花房几乎都搬空了,让这寒冬凭添几分绿意,增了几许春光。
  这是甄婉怡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新年,看什么都觉得新奇,跟着映月她们剪窗花,看着她们换帐子,将案桌上的一对豆青梅花巾花瓶换成一对粉彩敛口飞雪花瓶,“这豆青梅花巾花瓶不适合用来插红梅,这对粉彩的飞雪花瓶正合适,听四太太说这是京城里舅老爷送过来给小姐的,今年过年正好拿出来用,四太太看到了也会高兴。等会奴婢就去花园里摘几枝红梅过来插上,给小姐欣赏。”
  映月一说起赏梅,甄婉怡也有几分意动,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从昨天起四太太就不让她拿针,她每天只能看书练字,正闲得慌呢。
  “园里的红梅开了?”
  “奴婢刚路过,正开得红火呢。”
  甄婉怡起身,找了剪刀,“正好,房里憋了这么久,正闷着呢,我们一起折梅去。”
  映月一看,忙人内室里拿了披风出来,“这虽说没下雪,可风正寒着呢,小姐快些披上。”
  两人穿戴好就一同去了花园,再一次漫步在甄府花园里,甄婉怡怎么也无法将这个园子与大太太嘴里甄府拮据的生活联系起来,而府里内外有别的生活也只能再一次证明大太太真的是个看人下菜碟的性子。
  平日老太爷有客都在他的前院书房和后花园里接待,大太太对这两处和老太太的长康院就十分上心,对其他的人吗,则一切都是按着规矩来,为了一点吃吃喝喝上的事闹到老太太那去,四太太自认为丢不起那个脸,她又不是没妆奁,有想吃想用的都派人买了就是,何必让人小瞧。
  二太太嘛,倒是意见颇大,可是她一个人闹不起来,也不敢去老太太那里闹,否则那时候只怕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几本女戒妇德砸下来又是一两个月不能出门,这样的事她也不只经历一两次才学乖的。
  在甄府近十个月的时间,让甄婉怡将府里常见的那些人的性子摸了个通透,心里只能感叹,小小的一个甄府却好比一个社会,那人心之复杂程度,让曾经有过工作经历的她砸舌,以前的她只与植物打交道实在是件再庆幸不过的事了。
  
  ☆、第二十四章 串 门

  踏雪寻梅,迎风折枝,看似一件风雅的美事,可真正做起来,却没办法感觉到美了。甄婉怡看着通红的手指,对着不停忙碌的映月唤道:“映月,我们不折了,好冷呀。”
  映月低头看了地上的篮子,只有五六枝刚刚够一间房子的,“九小姐,您先歇着,奴婢一会会就好。”
  “不用了,我们就给母亲送去就行了,这天太冷了,冻坏了可划不来。”甄婉怡冷得直跺脚。
  “哪能呢,您刚说每个院子都要送一些去的,这些哪能够呀。”映月个头高动作也快,说几句话的功夫就十来枝到篮子里了。
  甄婉怡歉意地看着映月,发誓以后再也不抽筋,想着给各院送花了。
  过程虽有些艰辛,但结局却是美好的。提着篮子各院子溜达一圈,换来了老太太的一对样式新颖的缫丝银镯子,大太太的一盅百合莲子银耳汤,二太太的一碟糕点,大奶奶的一对芍药头花,四太太接到了更是一连串的夸奖。
  后院里走了一圈,身子也热了起来,甄婉怡想起还在书房苦读的两位哥哥,便又回去折了几枝红梅,带着大太太的百合莲子银耳汤和二太太的糕点去了书房。
  一靠近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甄修杰的声音,“明天终于要过年了,我可真是盼得眼儿都红了。”
  “八哥就是想偷懒不读书才盼着过年的吧。”甄婉怡一边说着就一边推了门进去,谁知里面有三人聚在火炉上。暗自责怪自己的莽撞,“慕大哥你也在呀。”说完又觉得自己这样说有些不合适,好像要赶人似的,忙将手里的篮子往前递了递,道:“我路过花园,看到园子里的红梅开得正盛,便送几枝给哥哥们添添清香。”
  甄修杰忙迎了过来,“这红梅开得真好,每天被六哥拘在房里读书,我都快忘了梅花开时的盛景了。”
  “这不是给你送过来了吗?还有一盅百合莲子银耳汤和一碟糕点,你们都尝尝吧。”
  甄婉怡说完便让映月将东西摆到火炉旁的案几上,“那,六哥,八哥,慕大哥,你们聊,我先回去了。”
  甄明杰喊了一声,“九妹,等等,慕兄刚送了几本书过来,这本是送给你的,可太贵重了。”边说边走到书案上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递到甄婉怡手上,甄婉怡低头一瞧,《大周游记》,便一把抱在怀里抬头惊喜的看着慕子归,“呀,慕大哥,谢谢你,这本书我在父亲那里见过,可一直没能要过来,正打算过完了年临摹一份呢,看来这次是老天也觉得我可怜,不忍心让我受那份罪,才会让慕大哥送来这样一份大礼呢。”
  甄婉怡这一次的扮嫩确实夸张,本来想让她亲自拒绝的甄明杰也不好意思开口了,无奈的摇摇头,看着甄婉怡逃命似的跑了。
  甄婉怡只看甄明杰的表情和最后一句话,就能猜到他的意思,他应该是想让自己拒绝慕子归吧。可是,这是《大周游记》也,被誉为最全的大周地理日志,记载了各州各郡县的风土人情,可不容易得呢。只是书的篇幅过长,又比较冷门,印刷的少,现如今在外面已很难买到了,否则四老爷也不会在爱女面前舍不得一本书了。这样一本书送到了甄婉怡面前,让她如何能拒绝得了呀。
  过年期间十分忙碌,甄婉怡跟着母亲和祖母走东家串西家,将几个通家之好都认了个遍,特别是初二去新桃镇的舅祖父家,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迎着寒风都能显出纤纤细腰的女孩子,一个个都笑不露齿,柔情似水的娴静样子,让身处其中的甄婉怡严重怀疑自己与她们是不是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季节里。
  回去的马车上,四太太问道:“婉儿,你觉得舅爷爷家的表姐们怎么样?”
  甄婉怡歪着头看着母亲,打着瞌睡有些混沌的脑袋不明所以,直接开口道:“那些表姐们都不怕冷。”
  四太太一愣,旁边的黄嬷嬷则笑出了声,忙补充道:“小姐真是个爽俐性子。”
  四太太怒其不争的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你呀你,过完了年你可就八岁了,也该懂些人情事故了。你今天都和那些表姐妹待在一起,难道就没听出个什么来吗?”
  甄婉怡打起精神,努力回想了这一天遇到的人和事,表姐妹们太多了,让她有印象的是长像淡吐都比较出格的几个,排行好像在七到十一,这五位表姐。
  之所以说注意也是因为她们几个一直陪着自己,好吃好喝的都拿出来哄着,还送了她一堆的荷包,都说是自己绣的,其中七表姐还写了首诗给她看,说是教她写诗,可甄婉怡看了实在打不精神来,写得真的是太谱通了,字也很是一般。
  “七表姐、八表姐、九表姐、十表姐、十一表姐一直陪着女儿,就连中午小憩的时候也没离开,每人都送了我一个荷包,都在映月那里。”
  四太太听完,直直的哼了一声,“就说今年老太太怎么就想着单独带我们来舅老爷家拜年呢,原来是起了这门心思。”
  甄婉怡脑海闪过八卦两个字,忙竖起耳朵,炯炯有神的看着四太太。
  四太太一看小女儿这单纯不涉世事的模样,暗自叹了一口气,有意点破,“你那几个表姐都是十三岁到十岁之间,你六哥今年十四岁,又刚中了秀才。”
  甄婉怡眼睛猛的睁大,急急地扯上四太太的衣袖,道:“母亲,六哥还这样小。”
  四太太安抚的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我当然知道,再说我也没打算在这里给明哥儿定亲。就算要定亲也不可能是你舅祖父家,她们可真是敢想,也不看看自己都是什么出身。”
  黄嬷嬷忙“嗯”了一声,“太太慎言。”
  四太太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的,半晌才道:“我不会让她们得逞的,明哥儿是我和老爷的期望,她们休想毁了明哥儿。”
  黄嬷嬷忙倒了碗茶出来,“太太别急,这事还没个影儿呢,再说六爷的事还得通过老太爷和四老爷,他们不可能答应的。只不过,还得想个法子,六爷过了年就要去上府学了,可不能为了这事打扰他。”
  四太太眼睛微眯藏住了一丝厉色,“初八我们去白马寺给明哥儿求支签,黄嬷嬷先去安排一下。”
  黄嬷嬷自是答应不已。

  ☆、第二十五章 求 签

  初八,四太太四老爷带着四个儿女坐着三辆马车去了白马寺。白马寺并不在城内,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山门,便有知客僧迎了他们进去。
  游寺,求签,吃斋饭,添香油钱。拿着签文,四太太满意的笑了。
  一回府便打发甄明杰两兄弟去梳洗,却带着甄婉怡去了长康院。
  见礼过后,老太太拉着甄婉怡上前,“婉姐儿怎么不回去休息一下,今天累坏了吧。”笑呵呵的问完还抓了一把窝丝糖放在甄婉怡手里。
  甄婉怡乖乖的接过,“不怎么累,孙女看到母亲直接过来便陪着母亲过来给祖母请安。”说完便放了一颗窝丝糖到嘴里,老太太房里有一位专门做点心的厨娘,手艺不错,就是做出来的东西太甜了一些,这窝丝糖是她的拿手活,松酥细腻。
  甄婉怡正觉得肚子空空的,便连接着吃了好几块,让老太太高兴的,又抓了一把放在她手里。甄婉怡一愣,便放慢了速度,边吃边听四太太和老太太的对话。
  “母亲,今天儿媳特地去白马寺给明哥儿求了一签。”
  老太太一听,不再注意甄婉怡,看向了四太太,“哦,求的什么呀?”
  四太太抿嘴一笑,“这过了年明哥儿可是十四岁了,初二那天去舅舅家见了那么多的侄女,儿媳还真有些心动了呢,这不,今天就是为了这事特地去白马寺求签,听说那里的签可灵了。”
  老太太笑道:“可不是,当年你父亲赶考我都去白马寺求了签的。那明哥儿的签文是怎么说的?可是上签?”
  四太太长叹一口气,“抽的第七签,说不上是上签,但也不坏。”
  老太太一急,“哎,快把签文拿来给我看。”
  四太太从荷包里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藏经纸来,陈嬷嬷接了过去打开,递给老太太,“几年久坐少人招,他日枯枝长嫩条,自是有缘千里合,无缘对面路迢迢。”
  老太太又看了一遍,才抬起头来,皱着眉头,“这,明哥儿的婚事不太顺当呀,这媳妇还得找千里之外的人,怕是难呀。”
  四太太也跟着愁眉苦脸,“正是呢,儿媳还想着让明哥儿早日成亲,等来日他进京赴读的时候也好有人给我作伴呢。”
  老太太眼神又是一闪,“你打算把明哥儿媳妇留下来?”
  四太太愣愣地看着老太太,理所当然道:“这不是作长媳应尽的本份吗?”
  老太太眼皮一垂,声音没了力气,“嗯,当然,当然。”
  过一会,才对着四太太和甄婉怡挥挥手,“好了,时辰不早了,你们娘俩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晚间就不用来我这了。”
  出了长康院,四太太并没有让甄婉怡回韵意楼,带着人直接去了寒香院,寒香院掩没在红梅之中,冷冽的清香扑鼻而来,奔波一天的疲泛也被这美景毓香驱赶得一丝不剩。
  “婉儿今天也泛了吧,慧香去煮些杏仁露来。”
  慧香帮着甄婉怡除去披风,笑道:“厨房里都温着呢,奴婢这就去端来。”
  四太太拉着甄婉怡坐下,“知不知道为娘今天奔波这一趟是为了什么事?”
  甄婉怡点点头,“为了六哥的婚事,母亲不想六哥娶舅祖父家的表姐。”
  四太太脸上泛出了笑容,怜爱的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嗯,婉儿可长心了,一眼就看透母亲的想法。”
  甄婉怡嘟着嘴,“哪有,明明就是母亲自个儿告诉女儿的,您和黄嬷嬷说话的时候又没避开女儿,女儿只要不痴不傻,这样明显的事还能不知道?”
  四太太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一些,接过慧香递上来的杏仁露尝了起来,甄婉怡也喝了个碗见底,慧香还要再添的时候挡了下来,“不能再喝了,刚在祖母那吃了好些窝丝糖,嘴里都有些发苦呢。”
  “那奴婢给九小姐煮碗红茶来。”
  甄婉怡点点头,四太太连着喝了两碗杏仁露,才道:“你也是个傻的,不喜欢吃拿在手里就是,哪有给你多少就吃多少的?”
  甄婉怡呵呵一笑,“那会儿不是有些饿了吗。女儿只想着赶紧吃完好擦手的,谁知祖母又给了一把。可腻人了。”
  四太太也摇头笑了笑,“婉儿,过完上元节,你又要开始上学了。母亲打算,今年让你七姐和八姐跟着一起读书,你看?”
  四太太说完话就紧张的看着女儿,自从去年二月婉姐儿狠摔了一跤后,就跟二房的八姐儿疏远了许多,人也知道长进了,又能读书写字,女红也不错。如果能这样学上几年,比起当年的自己可以说是丝豪不弱的。可如今为了四房的事,也只能委屈女儿了。
  甄婉怡眼睛一亮,她这几天正在想怎么跟母亲开口,让甄茹怡和甄文怡也一起读书写字呢。去年她不敢让甄文怡一起上学,就是怕露出马脚来,甄文怡不上学甄茹怡自然也不好去。而如今,一年的时间都快过去,她每天辛苦的学习,有变化不是理所当然的了吗?这样一来,甄茹怡和甄文怡也能学些东西,对她们以后也是有好处的。
  “母亲,这是好事呀。这样一来,二婶就不用每天都用盯着女儿,八姐也不会无聊得经常来偶遇我了,呵呵,一起上学女儿觉得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四太太点了点甄婉怡额头,“瞧你那没志气样儿。不过,八姐儿和你一起上学,你可不能又跟她玩起来了。去年你二婶也拘了她一段时间,说是女红做得大有长进,你看大年夜她送给你祖母的抹额,那牡丹花绣得可真是不错。”
  甄婉怡点点头,“女儿知道,七姐和八姐刚上学,夫子肯定要重新讲《女四书》,那辰时就由夫子先给七姐她们讲学,我练字,巳时夫子给女儿讲学,七姐她们学描红,您看这样可好。”
  四太太满意的点点头,“这样安排是再好不过的。母亲并不是不让你们姐妹相处,只是想趁着你年幼让你多学一点东西,婉儿,你能体谅为娘吗?”
  甄婉怡忙不迭的点头,一再保证,“母亲放心,这些女儿都懂,也明白母亲的苦心,一定会努力学不再顽皮的。”

  ☆、第二十六章 三 年

  四太太拉过甄婉怡搂在怀里,“乖女儿,若不是怕你祖母和你大伯母在你六哥婚事上动手脚,母亲也不会让你为难,应了二房的要求了。”
  甄婉怡先是有些许的不习惯,身子僵硬的依在那里,直到四太太说完,才放软了身子让自己偎进那温暖的怀中,“母亲,您不用担心我,目前最要紧的是六哥的事,您先处理他的事就好,女儿会好好听话,不让您分心的。”
  大太太和老太太都是张家的女儿,老太太也许会顾虑甄明杰的前程,但大太太绝对不会,说不定她为了一已私利,巴不得甄明杰考不上进士只能依靠他们大房才高兴呢。四太太答应让甄文怡跟着读书,也是想交好二房,让二房在关键时刻帮一把,或者帮不上忙能通风报个信也是好的。总之,不能让四房把大房和二房都得罪了,陷入群狼环伺的地步。
  上元节过后,甄府众人一起送走了甄明杰,他今年要去府学读书,以后会住在府学里,每十天回来休息一天。
  芷兰院正房,管夫子的书案还是在正中间,甄婉怡的书案在东次间,西次间又加了两张全新的黑漆书案,全套的笔墨纸砚也摆上了。
  甄茹怡早早的来到韵意楼,和甄婉怡结伴按着固定的时间往芷兰院走去,半路上就看到一身茜红襦裙在银色披风里隐隐若现,樱桃上前小半步道:“九小姐,八小姐在前头呢。”
  甄婉点了点头,展开一抹笑,快走两步,“八姐。”
  甄文怡神色复杂的看了姐妹俩一眼,然后笑容明艳道:“九妹,是不是这段时间赖床成习惯了,我可等你老半天了,也不知道管夫子会不会早到。”
  甄婉怡只回答后面一句,“管夫子一向是辰时进芷兰院的。不过八姐若想早一点去也行,以后夫子会在辰时给你和七姐讲学。”
  甄文怡诧异道:“你不用夫子讲课了吗?”
  “那到不是。《女四书》我已经学得差不多,接下来夫子应该会安排我学些其他的东西。你和七姐先听夫子讲一个时辰,然后学描红。我先练一个时辰的字然后听夫子讲学,刚好可以错开。”
  甄文怡沉默了半晌,才挑高了眉头,笑道:“原来九妹都已经学过了呀,那姐姐要是有学不懂的地方,妹妹可要指点一番哦。”
  “管夫子很会教也很有耐心的,八姐这样聪明肯定会比我学得好。再说母亲让我跟着管夫子学习只要求能断文识字就好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女红上面。”
  甄文怡小嘴一撇,从小就看不上这个妹妹,若不是四房富裕,她才不会想方设法的去结交这个性子懦弱的九妹呢。
  “也是。”
  然后三人一路无声的走到芷兰院,甄婉怡让樱桃将带来的点心先送去东厢房傅姑姑那里,自己则带着甄文怡和甄茹怡坐好。这里是她带着丫鬟布置起来的,所以驾轻就熟很快的送两人到位置上坐好。从这一天开始,姐妹三人开始一段同窗时光。
  ***
  闲去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两度秋。
  康帝十二年,甄婉怡在甄府第四个春天,刚过十岁生辰的她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贞静,观之可亲。甄府的下人们说起自家待字闺中的小姐,那就是七小姐忠厚实诚,八小姐明艳活泼,九小姐温婉可亲。最惹人注意的是八小姐,最耐看的九小姐,最倒霉的是七小姐,长像不如两个妹妹,连性子也不如,三位小姐出来站在一起,七小姐总是绿叶,当衬托的那一个。
  可甄婉怡却很喜欢甄茹怡的性子,能静得下心来,正如她们现在要做的事应有的心态。
  “九妹,我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快要抄完了呢,你的呢?”
  甄婉怡放下手里的笔,起身活动了一下关节,“也快了,今天应该可以抄完,不过我打算把抄好的再仔细较对一遍,把没写好的再重抄一份。”
  甄茹怡点点头,“嗯,这样也好,毕竟是要在浴佛节那天贡给菩萨的,诚心一点总是没错,等会我也检查一遍。”
  甄婉怡点点头,“七姐,你说外面那些流民都安顿好了吗?”
  甄茹怡几步走近,拉着妹妹的胳膊,“九妹,我们只是闺阁女子,外面的事自有大人们去管,你可别胡思乱想,又出什么馊主意啊。前段时间的事,你不会就忘了吧?”
  甄婉怡想起十多天前,甄明杰好不容易休假,又愿意带她去百味书屋。她自然是欢天喜地的把荷包带上准备买些书回来的,谁知在桥头见到好些衣裳褴褛的人坐在那里乞讨,一个不忍心丢了几个铜板,结果就扯了大祸出来,那些流民一哄而上,若不是甄明杰见机得快,又离书屋很近,拉着她逃到书屋里,那后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想起这事,甄婉怡也是心有余悸,拉着七姐的手摇了摇,撒娇道:“我也只是一时心软没想太多,哪里知道他们会一哄而上呢,还好慕大哥也在书屋里,才救了我和哥哥。不过,我听樱桃说城里的流民都被赶出去了呢。”
  甄茹怡点点头,显然她也听说了,“我听姨娘说的,也不是赶,只是刺史大人派人在城外设了粥铺,那些流民听说都自愿去城外的。我们府里不是也摆了一个吗?还有城西双柳胡同的贾家,听说他们在我们粥铺旁也设了一个,现如今城里的人都知道贾家回乡了呢。”
  甄婉怡松了一口气,她前世在影视剧里见过太多民暴民乱的事故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走上那一条不归路,若不是被逼得没有活路又有谁会不要命的去造反呢?只是不知道这前太子与康帝的争权之战还要打到几时,什么时候这些流民才能安然返乡?
  “姨娘每天去粥铺身体还受得了吧?”这次设粥铺说好的每房派一个人去监管,可黄嬷嬷只去一天回来就发起了高烧,在没人拿得起事的时候,雪姨娘主动站了出来,愿意出一份力,四太太自然欢喜,就是老太太也让人送来了一匹青色湖锦做为奖赏。

  ☆、第二十七章 贾 府

  甄茹怡笑意暖暖,“姨娘挺好的,我看着这几日功夫她性子都开朗一些了。见人笑也多了一些,也愿意说话。”
  甄婉怡这三年也看到了雪姨娘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她那个看似风流倜傥的俊爹爹一心都贴在她美艳的娘亲身上,见雪姨娘的面一只手都能数出来,一年几个节日就见几次面。还好,雪姨娘人老实,不争不抢一心理佛,呆在四老爷给她辟出来的佛堂里三年如一日的过着遥遥无期的独居生活,空闲了就做做针线,给四太太做,也给她们几兄妹做,就是不给四老爷做。
  这些举动让四太太很欣慰,对甄茹怡也越发的好起来,平日的吃穿用度她也会私下补贴,把还没满十三岁的甄茹怡养得如那春日的豆寇花一样娇美。
  “你也劝劝姨娘,有空多出来走动走动,和人说说话,这样心情自然要好一些。”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对了,九妹你知道双柳胡同的贾府吗?”
  甄婉怡点点头,从过年开始,樱桃她们几个在她耳边说道最多的就是这个贾府,贾老太爷官居正四品中书侍郎,那可是实权在握的大人物,比起甄老太爷曾经的御史中丞强多了,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没在一个层面。三个儿子两个进士一个同进士,都外放为官,在清河城可谓是传奇家族。
  只是一大家子都几十年没住在老家了,人们都有所遗忘。再加上甄府举家迁回十来年了,人们自然更注意甄府的事一些,贾府慢慢的就淡出了人们的谈资。可是这一次贾老夫人去世,贾府三个儿子都回老家丁忧,就连贾老太爷也辞了官回乡养病,这下,清河城沸腾了,上到刺史下到县令县丞主**上门祭拜。
  扶棺那一日,乐者齐鸣,黄纸漫天,哭泣声哀哀,长绵数里的白衣麻布,让清河城到如今还念念不忘,不厌其烦的反复评论。甄府众长辈更是直接的参与者,可回来后连一向爱说爱挑刺的二太太也闭上了嘴,三缄其言,只是从那之后,四太太对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的教育更严格了一些。
  甄婉怡后来听着樱桃的叙述,心里想着,贾府没回来之前,整个清河城即有京官名声又有土豪财富的就是甄府了,府里不管是主子还是仆人从心里都觉得自己高了别人一等,可经过贾府那一场盛大的葬礼,甄府众人就如同霜打的茄子般,熄了那股子傲气了。
  “我想整个清河城没人不知道贾府吧?怎么了,可是他们府里又出什么新鲜事了?”
  也不怪甄婉怡好奇,实在是甄文怡在她耳边念叨太多次贾府怎么精致怎么奢华了,她真是想不明白,贾府是回老家丁忧来的,怎么可能过着奢华的生活?一个几十年没正经主子住的府邸又怎么可能称得上精致?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甄文怡第一次随老太太去贾府拜访时,贾大夫人赏了她一对做工精致的镂空银镯子,贾七娘送了一对珠花给她吧。
  那一次只有甄文怡跟着去了,四太太没开口,甄婉怡和甄茹怡自然不会要求跟去的。
  甄茹怡抿着嘴笑了笑,“贾大人家估计是没想到这次施粥会布施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回老家也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家里可能计算不足,听她们家施粥的婆子说贾大夫人正在想办法筹米粮呢。”
  甄婉怡惊讶的睁大了眼睛,“贾府也是清河城的大户,难道家里没积米粮吗?”
  “听姨娘说贾府老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