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君欢-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氏一旦松口,与我们达成协议,用焦天弘来换六哥儿平安,我们自然再可以改风向,将我遇刺一事推到旁人身上去……”
“如此计中之计,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肃王抖着腿,因为这计谋显得很是得意。
六哥儿一直是爹爹最喜欢的儿子,自己要害他可不容易,只有用这招苦肉计,让阿娘、太婆、姑母都给自己助阵,还有百官们偏帮,他才能将脏水泼给老六。
他一定想不到自己有这样的妙计!
此时的老六必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全都大局在握了呢!
邠国长公主皱着眉,她也说不出来哪儿不对,可就是越听越觉得这计不怎么样。
或许是因为肃王在她眼里一直都挺蠢的?
长公主叹了口气,心里琢磨着:
六哥儿和张氏有这么容易就范?
事情真能如大哥儿所预料的这么顺利?
长公主抬手揉了揉眉心:“如今也没有别的更好的计策,就先这么施行下去吧。大哥儿你给我记住了,我随时都是能变风向的,但是几个侄儿中,你太婆一直都属意你,你阿娘也是我亲表姐,我自然更乐见你承了大位,但是你自己做事也要有分寸些,像这回那传国玉玺和氏璧的事,你就属于没事找事!”
肃王挨着她的骂,可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长公主一介妇人懂得个什么。
吴越钱氏若肯支持他,那他可真算是成功了十之八九。
“是是,侄儿明白。”他表面上应承着:“这件事里还请姑母多多帮忙了,侄儿定不忘你的大恩。”
长公主心里烦躁,也不愿多说下去,起身就要告辞。
“你动作快些,可不能再让若儿在牢中吃苦了。”
“侄儿明白。”
第136章 制衡之术
“打听地怎么样了?”
周毓白单手撑着下巴,懒懒地听单昀和张九承给自己回报。
“如郎君猜的一样,长公主昨日去了肃王府,大概已与肃王殿下达成了协议。”单昀说着,“我随时派探子盯着,肃王殿下似乎确实有意在六郎君府邸周围派人,怕是这两日就要动手。”
只是在他看来那些刺客水平都不太够罢了。
“那商人妻子何氏是在六哥府上?”
单昀道:“是的,那日人被六郎君带走后,就没有安置在府外。”
周毓白勾唇笑笑,“他是早就准备好了。”
张九承在旁点头道:“六郎君怕是等着肃王殿下有所动作了。”
周毓白低头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地方,交给单昀:“这几个地方是六哥素日的私宅,派人仔细去找,务必要找到传国玉玺。”
玉玺在府外,人却在府内。
周毓琛早就准备好要来个守株待兔了。
肃王做事这般蠢,周毓白只得自己出手助一助他。
他吩咐单昀:“今次你单独行动,一定要在肃王府的人之前杀了何氏,免得他们打草惊蛇反落了六哥的套。”
单昀肃然领命,“属下定不负郎君嘱托。”
单昀的武功很高,寻常也不轻易出手,周毓琛府上,却是没一个人有他这般身手的。
张九承道:“郎君不捉活的?那何氏或许是人安排好的。”
周毓白道:“自然是安排好的,那布局之人心思缜密。他先用传国玉玺和氏璧的风声引大哥出手,又引吴越钱氏之人围剿大哥的人,东西落入贼窟或许是个意外,但是他很快又调整布局,让这个何氏出手偷了那东西消失于江湖。接着再派人在上元节时刺杀我,纵火烧蕃坊,引我查到波斯商人身上去,由我自己主动引出大哥在私访传国玉玺一事。”
“后来郎君没有中计,他就又放出何氏,这才露了马脚,让郎君更加确定了他的布局。”张九承接道:“如此六郎君揽了这活计过去,与肃王殿下已成争锋之势。”
周毓白悠悠说着:“这人布局谋划地太多,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同时算计几方人马,我们不能让他如意了。何氏那样的人,就算到手也盘查不出来什么,杀了干净,死无对证。”
张九承点头:“郎君确实英明。”
肃王会下怎样的计策,不论是周毓琛,还是他自己,都早已了然于心。
肃王这点子算计,周毓琛和周毓白对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周毓白既要让他们势力平衡,最后又不伤及根本,现下只能出手帮一帮肃王。
否则结局要么就是齐昭若一死来全这场局,长公主依旧中立,两方势力各自大损;要么就是张淑妃和周毓琛大获全胜,肃王从此元气大伤,可接下来必然又是徐德妃和徐家变本加厉的报复。
哪一种场面他都不想看见。
现在还不到兄弟之间你死我活的时候。
肃王的势力,要一点一点废,从上面的徐太后、徐德妃、徐家开始,而不能是现在就掐断他继位的可能。
周毓琛做事还是有些不顾以后。
周毓白叹了一声,他想的,远比两个哥哥更多更远。
如果可以,他从没有想过要兄弟们的命。
“大哥做事素来马虎,他要行苦肉计必然也使不到位,他自己动手又会留下线索给六哥抓。这里我们还要再帮他一把,做干净一点,伤不必及心脉,但是一定要让他两三个月下不来床,叫徐德妃心里真正痛一痛。”
张九承点头,“郎君苦心,这才是最好的法子,这幕后黑手一日没出现,皇子们之间的平衡关系断断不能破。”
哪一方失衡,都是早一步踏入了那人的道。
周毓白已渐渐转换了位置,在守的基础上,权衡皇兄们之间的谋算斗争。
周毓白沉眉,“但愿这次也能顺利。”
必然会的。张九承比他笃定。
******
傅家这里,终于迎来了北上的奚老夫人造访。
这日天气正好,奚老夫人只在崔家歇了一日,第二天一大早就来了傅家。
傅琨这日也休沐在家,正好迎接多年未见的老姨母。
奚老夫人出行阵势不大,却很体面,她穿着沉碧色瑞锦花纹交领春衫,梳了双蟠髻,面孔圆润慈蔼,看起来精神熠熠的,一点都不像上了年纪的人。
傅琨见到她也很高兴,早已叫姚氏在几天前就预备好了酒席为她接风。
奚老夫人出手十分阔绰,对傅家每个孩子都备了厚重的赏赐,给傅念君的尤其厚。
光那一匣子的东珠南珠就晃地她睁不开眼。
这还真视她为孙媳妇了。
奚老夫人打量着傅念君周身的气派,笑得十分开心:“多少年没见了,当年还是你爹爹回京赴任,途径晋陵时匆匆见过一面,二姐儿,过来让姨祖母仔细瞧瞧。”
傅念君不太适应这般的热情。
“这次你姨祖母是特地来为你的笄礼做正宾的,二姐儿,你是好福气。”
姚氏在旁凉凉地道。
傅念君小小一笑,仿佛很是不好意思的样子。
奚老夫人暗自纳罕,不会吧?傅二娘子真有传闻的这么不堪?
看起来一切都妥帖地很。
她望向下首的儿媳蒋夫人,蒋夫人再来傅家却是怕得要命,畏畏缩缩的,根本收不到婆母的眼神。
奚老夫人暗自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便和善地与傅家人谈起吃食来,这北边吃什么,南边又吃什么,什么话经她嘴里一说,就有滋味起来。
她这次北上,又带了许多江南时新的鲜货过来,她还邀请傅家女眷去崔府赴宴,尝尝她特地带来的厨娘的手艺。
“我年纪大了,唯在吃食上留心些,也不贪图个别的,你们也别笑我。”
奚老夫人十分会说话,就连姚氏也觉得同她谈话如沐春风的,一句接一句应着她。
傅念君留神这个奚老夫人,心道果真是个厉害人物。
眼明心亮,就没一句糊涂话,随时带着笑意,对几个孩子说话也没分个厚薄来,问一句傅梨华,就也会问一句傅允华,耐心极好。
第137章 奚老夫人
难怪傅琨都如此敬重她。
傅念君暗忖。
傅琨姚氏都在场的时候,奚老夫人断不提一句半句傅念君的亲事,只在吃食上打转,一步步先拉近与傅家众人的关系。
“说起来,姨母不晓得,我们念君的厨艺也是极好的。”
姚氏微笑着朝傅念君抛去一个眼神。
不怀好意。
很明显打算看她出出丑。
蟹酿橙她到底吃没吃呢?傅念君有些好笑。
她自然是不怕姚氏挑衅的,只是她一贯不喜欢在人前出风头,无论是文采、女红,甚至厨艺,她不需要这些来为自己增光添彩,主要她也知道,浪荡这个污名不除,什么才艺放在她头上都讨不来别人的高看一眼。
所以又何必?
在暗处,在低处,做事才方便。
只见奚老夫人从容地接过姚氏的话:“擅不擅厨事是一回事,懂不懂就又另有门道了。傅家的小娘子们如此金贵,自然只要有识人的功夫,学得像侄媳你这般,寻个如此对我老婆子胃口的厨娘,这份眼光放着,便是以后夫家的福气了。”
姚氏听了这话也笑道:“姨母可是夸错我了。”
其余的小娘子们听了心里也觉得舒心,而傅念君又被恰到好处地解了围。
所以崔涵之肯定是不像他祖母吧。
傅念君经常冒出这些想法来。
奚老夫人捕捉到她脸上一闪而过的笑意,心下更觉得奇怪,她这是笑什么?
因为天气好,姚氏又领着奚老夫人在傅家四处转转,傅琨原本也想作陪的,却突然间来了个下人把他唤走了。
此后便没再回来过。
傅念君预感到让傅琨这样急匆匆离去的事,必然是件大事,朝廷里……
傅念君心头一震,会和周毓白、齐昭若之事有关吗?
那日听周毓白的口气,这一回必然会与她所知道的三十年前的事有极大变化。
周毓白会救下齐昭若。
他打算怎么做呢?
她急忙拉住芳竹,“你去见大牛,让他打听一下爹爹去哪儿了,见了什么人,外头有什么事没有。”
芳竹点头应了。
“二姐儿、二姐儿……”
奚老夫人却又在唤她。
傅念君只得上前去搀住她,傅梨华只好退开。
她满心地不乐意,还瞪了傅梨华一眼。
姚氏也见到了,眼神微微闪了闪,没有说话。
奚老夫人却状若无意地叹道:“我年纪大了,身子重,瞧我们四姐儿娇娇小小一个,压着了我就该心疼了,倒是二姐儿身量与我差不多,你便受累些吧。”
她说话妥帖,傅梨华跟在身后也消了消气。
直到了六梦亭里,姚氏打发孩子们自去玩耍,说要让她们比一比谁给奚老夫人摘的花枝好看。她们两人,并蒋夫人三个长辈才能继续在亭子里谈起傅念君的亲事。
奚老夫人的心头大患,就是那张婚书。
她早已听崔郎中说了,崔涵之与傅念君的婚书,如今被押在傅家,由桐木箱子锁着。
箱子的钥匙,自然已经从崔四老爷手上到了她自己手里。
该怎么把婚书拿回来,奚老夫人也没确定的主意。
她素来看人看事便很准,傅琨的心思她早就揣摩过,也与崔郎中见解相同,心里知道傅家恐是看不上崔涵之,要退婚了的。
她只能先试探一下姚氏,姚氏的心思比傅琨好拿捏。
“说起来,都是二姐儿犯了崔五郎的忌讳,这才有了这桩事。”
姚氏叹气感慨着。
“外头关于二姐儿的闲言闲语本来就多,要让人家闭嘴也是不能,五郎就是冲动了些,我知他是个极出色的郎君,才华横溢,老爷也是常常夸的,还是蒋姐姐有福气……”
奚老夫人听得心头气闷。
这姚氏都在说点啥?
这怎么是个这么蠢的人,真和儿子说的半点不差。
姚氏不明奚老夫人之意,还觉得崔家的态度过于热络,挖空心思想在字里行间抹黑一下傅念君。
“我们五郎是个糊涂的,不然不至于傅家如今都不肯松口把二姐儿嫁来了。”
奚老夫人只好挑明了说。
“这怎么会!”姚氏忙道:“只怕是崔家心有芥蒂,我们二姐儿她……”
望着姚氏的嘴一张一合,说的话却没一句到点子上,奚老夫人气得要命。
蠢,蠢死了!
自己真是和她浪费时间。
她抬手就要喝茶压压火气,却发现杯子空了,立刻一个眼神飞到蒋夫人身上:“儿媳,给我倒杯茶。”
都是这蠢妇弄出这么多事来!
蒋夫人像被雷劈中一般坐直了身子,战战兢兢地举壶给婆母斟茶。
姚氏一愣,觉得怎么好像是自己聊天给聊进死胡同了?
不能吧,自己一向是舌灿莲花的。
她立刻道:“姨母,让丫头来吧……”
奚老夫人又回到了和煦慈祥的神色,好像刚才骤然的冷漠刻薄只是姚氏的一个眼花。
“侄媳不知,我儿媳十分孝敬,对我事事亲力亲为,我也随着她,你说,我得了她,是不是我这老婆子的福气?”
姚氏也笑,“是您有福气得了好儿媳,蒋姐姐也有福气,给您做儿媳……”
蒋夫人动了动嘴唇,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她这婆母,岂是姚氏能招架地住的。
奚老夫人将视线远远落在不远处的傅念君身上,看来姚氏这里行不通了,还得从她身上想法子。
******
这天傅念君等到很晚,才听闻了傅琨匆匆离去的因由。
“是说……肃王殿下遇刺之事?”
她喃喃把这句话念叨了几遍。
当然不会是巧合。
皇室这几个皇子之间,龙争虎斗的,没有这么巧。
芳竹给傅念君上茶,一边忐忑地说:“到明日大概街头巷尾也会有传闻了,娘子,这天家骨肉,原来也是这般凶险,听说肃王殿下伤得很重,咱们相公这会儿都还没回来……”
“是啊。”仪兰也道,“娘子,肃王殿下应该不会就这么……吧……”
让傅琨这么晚都还留在肃王府有家不能归,说不定是交代后事呢。
两个丫头一向在这方面有很惊人的想象力。
傅念君只说:“别瞎猜。”
第138章 母子谈话(小兔妈和氏璧加更)
在傅念君的印象里,肃王还不到败的时候。
至于他有没有在今年遇到这么严重的刺杀,傅念君并不记得。
她的记性算是很好的,因为早晚会嫁入宫中成为太子妃,她对于皇室中人也多少都有一个了解。
哪怕到她那个时候,肃王活着也与死了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徐家都倒了,他的生母徐德妃被赐死,徐太后也被名为休养,实为软禁在后宫,肃王作为一个褫夺爵位尊号的亲王,死和活,都已经再也不重要了。
她不记得,或许是她遗漏了,也或许是上一世,没有发生。
这一世改变的事情,除了她,就是齐昭若,还有因为他们而受到影响的周毓白。
是和齐昭若那件案子有关吧。
周毓白要救他,势必要与控制着焦家的人,也就是最有可能的张淑妃对上。
从肃王开始的话……
应当是要由他入手,助邠国长公主之势,与张淑妃母子打擂台罢。
道理是这样一个道理,里头是怎么样的曲折傅念君自然也不会很明白。
但是那不用她管,她只觉得心情甚好。
她低头喝着丫头们刚沏的热茶,喃喃道:“有点意思。”
什么意思?
由此证明,三十年前的定数,也是能够改变的。
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起码寿春郡王周毓白,是个极会顺势作为之人。
她做不到的事,齐昭若做不到的事,周毓白,却能做到吧。
******
那日回府以后,奚老夫人就与崔郎中商议崔涵之与傅念君的婚事:
“我看傅家那里,悬。”
崔郎中叹了口气,“好在母亲不是有两手准备么……还是您想得周到。”
这次奚老夫人从晋陵带了个孙女来,是崔涵之的堂妹,崔六娘子崔菱歌。
可她一进东京,就水土相克,病倒了,今日没能去傅家见客。
“她也是个没用的,空有两分相貌,绣花枕头。”
奚老夫人蹙眉。
这样不争气的孙女,能否叫傅琨和傅渊看得入眼还是个问题。
崔郎中摇头感慨,说起了傅念君整治崔九郎一事,“今时不同往日,那小娘子,可是厉害的,我们五哥儿,怕也是拿她不住的。”
奚老夫人笑了,“厉害才是好的,那个庶子不成器,也由得他吧。我今日瞧傅二娘子,确实是最合适的。”
在奚老夫人看来,崔涵之的毛病,都是被蒋氏那蠢货纵出来的。
她生的儿子,都不是糊涂人,崔郎中也是个识时务的,可偏娶了这个出自清流世家的蒋氏之后,崔涵之的骨子里也浸润了她们蒋家那股子酸腐气。
这世道哪里是他们想的那么容易的。
他们活在崔家的庇佑下自然不觉得什么,可脱了崔家的财力呢?
崔涵之难得有如此好的天赋,在才学上远胜几代长辈,他的出生,可是带着崔家一举跃入士族的好机会。
奚老夫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琢磨好了,崔涵之必然是要成为崔家顶梁支柱的人,容不得他任性,他的亲事,一定要能够助他在仕途上事半功倍才行。
“原本傅二娘子不成器,这也是好的,我早已在老家为五哥儿相看好了一房贵妾,出身良家,能干精明,是个贤妻,到时候辅佐五哥儿仕途,也算是个好人选,不过我今日打量着,这傅二娘子主意大着呢,倒是这法子说不定不能用了。”
崔郎中叹了口气,“五哥儿性子倔,别说去讨好傅二娘子了,就是继续这门亲事,我瞧他都心不甘情不愿的。傅相公出了名的疼女儿,他这样,翁婿关系可怎么处得好……”
崔郎中不如他母亲这样乐观。
奚老夫人默了默,“总归还有我老婆子,且能一试。”
崔郎中也摸不清母亲的想法,他叹了一口气道:“除了五哥儿的亲事,九哥儿那事也麻烦,阿娘,傅家夫人揽了替他说亲之事,竟是、竟是要把她娘家方老夫人的侄孙女儿说过来……”
崔郎中越说越气,这事在他心头憋了两天了。
奚老夫人本来不耐烦管崔衡之那个丢脸的东西的亲事,可一听这方老夫人的侄孙女儿……
她把茶杯重重在小几上一放。
“她?市井泼妇……”
奚老夫人听崔郎中仔细一说那林家小娘子,就连连冷笑。
崔郎中皱着眉:“这事也太不像话,我崔家便是再怎么不济,也不必要去低凑个纸钱铺里嫁不出去的老闺女,品行样貌脾气,没一样好的,真真是……”
奚老夫人嘲讽道:“十七岁的年纪,比九哥儿还大,现在都没嫁出去,就等着我们崔家呢。简直是笑话了,我当那姚氏怎生这般蠢,果真由来已久,随了她那个亲娘。”
“方氏这等人,也配与我大姐做了亲家!她足够光宗耀祖八辈子了,我大姐若不是为了姚家,为了对先头大儿媳的亏欠,也没那么容易让现在的姚氏进门,她死前那几年,时时觉得以与方氏攀亲为耻,现在倒好了,这方氏还要来不放过我。”
奚老夫人,和她的长姐,就是傅家老夫人,都是名门出身,最最瞧不惯方老夫人这种市井人家出身的俗妇。
崔郎中见母亲如此生气,也劝道:“阿娘莫气坏了身子,这不是九哥儿的事,这事辱了我们崔家,我便是拼了这张老脸,也要去傅相公面前推脱了。”
奚老夫人眼中眸光一闪,先压抑住了火气,抬手道:“不可!”
“阿娘……”
崔郎中不解。
莫非她真要那么个方老夫人的侄孙女儿做孙媳妇?
奚老夫人望着崔郎中,只说:“阿娘出身低,崔家因为是商户,难免与傅家相差悬殊,你与傅相虽是表兄弟,却还不如与他那些同窗亲……”
崔郎中道:“阿娘说这个做什么……”
崔家与傅家,有如今这样,还是多亏了奚老夫人。
“我想说的是,你如果与他关系到位,自然算不得什么,可是如今是我们有求于傅家,想结五哥儿与傅二娘子这门亲。他们高,我们低,再去求九哥儿这件事,我们还要不要脸皮了?”
第139章 相看一
崔郎中听了老母亲这话,脸色也黯然了些,“确实如此。”
他有什么资格让傅琨答应他两个要求呢?
崔家嫌弃姚氏的侄女儿,又要求娶傅琨的掌上明珠。
仿佛他也是嫌贫爱富之人一般。
崔郎中确实没这个脸皮。
奚老夫人到底是心思缜密,只道:“今日我以我这妇人之心,多揣度一回傅相罢。他或许根本就是纵着姚氏这般做,为的就是让我们主动在傅二娘子这件事上退步……”
崔郎中讶然:“果真如此?”
奚老夫人点点头,“他如今敬我为姨母,不好直接推拒,这个法子已是最圆转不过了。你去傅家一提,九哥儿不能娶林家小娘子,他下一句,说不定就是推了和我们五哥儿的亲事。”
崔郎中叫了一声,“这!这可真真是……”
奚老夫人眼中精光闪过,“我老婆子别的没有,脸皮也算是这么多年来练下来了。你听我说,这事儿你要去应下,就说同意和林家的结亲,但是同时,一定要放出风声,就说九哥儿要回老家去侍奉他二叔二婶,弄不好以后还会做了他们的嗣子,你今后的家产,都是要给五哥儿的。”
奚老夫人微微笑了笑,“这样一来,既给傅相公看看,我们的态度。傅二娘子日后嫁过来就是唯一的媳妇,握着崔家嫡系财权,可还不够?二来,把球主动踢回林家去,他们不是贪慕富贵吗,九哥儿若是什么都没有的话,看她们还要不要嫁!”
以她对那等小人的了解,届时恐怕林家第一个不肯把女儿远嫁去江南。
崔郎中再一次对母亲佩服地五体投地。
“阿娘当真不输大丈夫!”
不愧是当了崔家这么多年家的人。
奚老夫人瞪了他一眼,“我这一辈子,最糊涂的时候,就是没挡住你爹爹,替你聘了蒋氏为妻,这些事,原本都是她该筹谋的,现在呢,除了拖后腿,她还能干什么?”
崔郎中也明白,老娘总归是要回江南去的,那么大的家业等着她打理,京里的事,她还是鞭长莫及。
“再添一桩。”奚老夫人道:“若是傅相有松口的迹象,我便会提出把蒋氏带回老家去伺候我,京里,傅二娘子嫁过来,连婆婆都没有,什么都任凭她说了算,这样,我就不信傅家还挺着想为她找个更好的人家。”
崔郎中虽觉得此般自家吃亏太大,但是他相信母亲的眼光远甚自己,她老人家觉得值得,这就必然是值得的。
******
崔郎中将崔老夫人的话实行地很好,他让蒋夫人跟着奚老夫人再去傅家的时候就把与林家结亲一事定下来。
姚氏心里也很开心,只越来越觉得蒋氏此人没用,半点主意都没有,奚老夫人一来,当即就拍板定下了,且还如此干脆。
她原来以为崔家必然会看不上林家,谁知倒是她想多了。
如此姚氏也在傅琨和自己亲娘面前都能挣个脸面。
她第二日就打发人请了方老夫人姐妹,带着林小娘子到傅家来,也算是做个中间人,让奚老夫人婆媳与她们相看一番。
方老夫人这还是在傅琨下令后第一次登门。
她这人有个好处,素来不爱记仇。
就是不记自己对别人的仇,依然将傅相老岳母的身份摆地很高。
她的姐姐大方氏是个市井妇人,生得体壮腰粗,一把年纪了还精神矍铄,早上来之前还因为邻居家的鸡进了自家院子当街把人家狠骂了一盏茶的时间,此时正是神采奕奕,仿佛还能叉腰再骂一盏茶。
大方氏的儿媳王氏是个干瘦黝黑,没什么主见的妇人,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大许多,只敢跟在婆母后面,头都不敢多抬一下。
这可是丞相府邸啊!
她一辈子都不敢想能往这里头进来一回。
林小娘子生得和她母亲一样黑瘦,蒜头鼻,鼻子旁边还有星星点点的麻子,今日好在用脂粉给盖住了,只是那脂粉廉价,就她们行路过来的功夫,脸上已掉地东一块西一块的,很是难看。
姚氏一见这三人这副样子,脸当下黑了一半。
奚老夫人婆媳还没来,这要是看见了她们这穷酸样子,说不定当场反悔了!
尤其是林小娘子,也不知跟谁学的,浑身气派没一点富贵人家出身的样子,眼神倒是学了个十成十,翻白眼瞟着下人的样子要多矜贵有多矜贵,气得姚氏恨不得上去挖了她的眼珠子。
她们家可曾请得起下人过?连一文钱赏钱都拿不出来的人,倒是会来这里装腔。
此时林小娘子正悠悠地放下了一杯茶,点头对姚氏道:“姨母这里的茶倒是也不差什么,想来也该值五十文一饼吧?”
大方氏脸一板,朝孙女骂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
这里可是傅相家!
什么五十文一饼的茶,也能拿得出手?
她随即就接了一句,“少说也得一贯钱!”
姚氏的脸彻底黑了。
她们认得些什么好货?什么都是糟蹋,真该拿打发下人的粗茶招待她们。
她冷眼已经瞧见几个伺候茶水的侍女在抿嘴偷笑了,当下重重咳了一声,只说:“阿玲,一会儿奚老夫人就要来了,你先下去收拾一下。”
林小娘子瞪着眼,不觉得自己还有哪里要收拾。
姚氏不等她回话,立刻让人把她带了下去,重新换衣裳梳妆。
真够丢人的!
方老夫人见状,也对女儿说:“阿妙,你知道的,你姨母家计艰难,阿玲这孩子又从小娇养……”
娇养两个字真是害姚氏差点把嘴里的茶都吐出来。
“……当然和崔家是不能比的,你一会儿在崔家两位夫人面前替她多说说好话,知道吗?”
大方氏也在旁边帮腔,“是啊是啊,阿妙,你做了傅相夫人,姨母也没求过你什么,就这一次!阿玲的亲事成了,姨母感念你一辈子!”
姚氏实在厌恶这个姨母,可也确实知道,自己这些年来,为了怕傅琨生气,从来是不大理睬方老夫人的娘家人的。
也就只帮这一次了。
第140章 相看二
林小娘子不一会儿就打扮一新上来了,虽说也不是很好看,可跟她刚才的样子完全是天壤之别。
林小娘子摸着自己身上锦缎的褙子,有些愣神。
原来这就是锦缎?
竟是这么滑溜精致,和那麻布穿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姨、姨母,这送我了?”
她第一句话就是问这个。
姚氏额边的青筋跳了跳。
大方氏立刻接口:“出息!你姨母还会给你计较这身衣裳不成?自然是送你的。”
她倒会自作主张。
姚氏实在懒得理她们的唱作俱佳,只说:“坐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