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色盈门-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岁兴不住的点头,“是的,三爷叫奴才来问二爷借些银子,说给二爷打欠条,将来一定能还上。三爷也是急了,邵大爷说若是今日再没银子给他,他就来沐恩侯府闹!到时候让侯爷知晓这些事,看不把三爷赶出侯府去。小姐,奴才把知晓的事全说了!”

    雪兰紧抿着嘴,望着瑟瑟发抖的小厮,半晌才扬扬手,“你先回三宝寺去罢,想来这次二哥也定然不会见你的。若是你不想三爷打你,回去就闭紧你的嘴。”

    岁兴不住的点头,心想着,自己是疯了才会告诉给三爷呢。

    雪兰打发小丫头带着岁兴出去,她靠在椅背上开始想着叶建彰的事。

    第二日早上,雪兰待给叶老太太请安之后,就随着林氏从南松园里出了来。林氏见雪兰跟在自己身后,转头笑问道,“兰姐儿,你可是有什么事么?”

    雪兰低头答道,“昨日梦到三弟在三宝寺里冻得厉害,夜里惊醒过来。想来秋寒已有了,又听闻三弟的小厮回府里找衣服,所以想请夫人的示下,去瞧瞧三弟。”

    六小姐耳朵尖,还不及林氏说话,她在前面立住脚步,扭头一笑,“二姐姐这话可真有趣,三哥哥不过去三宝寺修行为长辈们祈福,二姐姐就这般不放心,才几日就又要去一次。二姐姐若是这般不放心,当初也别惹得三哥哥和你闹翻了,以致父亲禁了他的足啊。依我瞧着,三哥哥有今日,都是拜二姐姐你所赐呢。”

    雪兰望向六小姐挑衅的眼神,微微一笑,“我说六妹妹识人不清,便是识人不清,要不然六妹妹身边怎么出现一个大祸害呢?”

    雪兰一句话,正好说到六小姐身边的丹梦身上。丹梦已经让六小姐颜面尽失,雪兰却偏偏打人打脸,六小姐脸色马上苍白了下去。

    “好了好了,”林氏微蹙眉打断了两个人的话,“你们是亲姐妹,玩笑也就罢了,别真闹得失和了。”

    林氏说着,对雪兰道,“即是你惦记着彰哥儿,便去瞧瞧罢。也去竹园里看看,若是有他的秋衣便带了去,竹园也没有的话,你去买几件,回来只从我这里出便是。”

    原本少爷小姐们的吃穿用度皆从公中出,现在林氏独揽在自己身上,倒让雪兰觉得过意不去。她忙道,“多谢夫人,我去看看,若是真缺衣服,我那里还有月例,添上就是。”

    林氏温和的笑着拉住了雪兰的手,“你也未出阁,没事也看看别人家小姐怎样梳妆,留着月例多买些钗子胭脂用罢。”

    六小姐最是看不惯林氏心疼雪兰,她一扭身,谁也不理就走了。

    雪兰只得谢过林氏。

    大家再无他话,各自散去。

    雪兰回到兰园便叫人备车,她把几张银子揣进自己的怀里,便坐马车向三宝寺而去。

    这是雪兰第二次去三宝寺了,不知道为什么,从第一次来三宝寺后出了事,她再走这条路时,心里就有种说不出来的烦闷。

    雪兰深吸口气,合眼念起佛号来。倒不是雪兰多虔诚,只是她想让自己安静下来。

    似乎很快,马车到了三宝寺外,雪兰扶着洛璃的手下了车。

    因是忽然而来,所以三宝寺的大门及侧门都紧闭着。雪兰叫洛璃上前去叫门,自己立在一旁的望着红漆大门,默默出了神。

    旁人常说入空门便四大皆空,可是真做到如此的人,世上又有几个呢?就如她罢,从岁县回来,不想插手别人的事,只想查出海氏的死因。可是,兜兜转转停停留留,自己没找到什么头绪,却又被亲情所缚。雪兰不知道该怎样解开和叶建彰之间的结,又该把这些年来愧疚怎样弥补给叶建彰?

    正沉思着,忽然雪兰身后传来了马蹄声响。雪兰再转回头去,一辆熟悉的黑楠木马车已经留在了身后。而先从马车上跳下来的男子看到三宝寺门前的雪兰,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小姐。”

    不带姓的称呼自己,这世上只有万初一个人了。

    雪兰微挑起眉来,望向万初,“万护卫。”

    无须再问,雪兰也知道马车里坐着的是淳亲王了。

    听到了外面人说话的声音,车帘慢慢挑起,那双似笑非笑的眸子露了出来,“叶小姐。”

    淳亲王对雪兰微微颔首,雪兰忙施了礼来。淳亲王倒不拘于虚礼,只唇角边挂着几分笑意道,“这么巧,叶小姐又来三宝寺?”

    又来?

    雪兰蓦然想起自己被淳亲王说成仰慕他的事,眼角狠狠的抽动了两下,有些话还是趁早说明白的好。

    “王爷,小女子并非仰慕王爷。”

    淳亲王似乎并未听到雪兰的话,他从马车上跳了下来。雪兰才第一次看清淳亲王的身材。淳亲王身高八尺有余,今日与第一次见他又有所不同,他只头束小冠,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道袍,腰系丝绦。

    虽是最普通的装束,却见其袍角衣边不曾有丝毫褶皱,让人瞧着便欣心悦目。一件最简单的衣衫,穿在淳亲王身上,从内而外透着高贵,叫人不能小觑。

    瞧见了雪兰木然不动的双眼,淳亲王眼中的笑意更浓,“叶小姐还记得那件事呢?我都忘记了。也请叶小姐恕我当即无礼了。”

    雪兰大大方方收回目光来,了然一笑,“我知晓王爷是在救我,若不那样说,怕是两位王爷的侍卫早把我给杀了。只是,”雪兰说着,轻轻咳了一声,“王爷大可以说舍弟在寺中修行,我只是来看望舍弟。”

    淳亲王不以为然的走到雪兰身边,瞥了她一眼,却并不叫人觉得轻慢,淳亲王笑了笑,“你看你弟弟如何会看到树上去?再者,一个姑娘家若虽淘气,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爬上了树去?我若真言说出,岂不是丢叶小姐的脸么?”

    说自己爬树看男人,就不丢脸么?

    雪兰紧抿着唇,把喉咙里的话生生的给咽了下去。

    “那么,王爷今日来三宝寺拜佛么?”雪兰实在不想和淳亲王讨论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教弟

    淳亲王已经走上台阶,直走向大门,他抬起修长的手指,只在大门上拍了一下,只片刻功夫,大门就从里面打开了。雪兰的眼睛都直了。

    刚刚她让洛璃去敲侧门,久久不见人来。可淳亲王只敲了正门一下,便有人开了门。难道三宝寺也是见人下菜碟的么?

    淳亲王回眸向雪兰一笑,“我来参禅,叫早人守在这里了。”

    这一笑,让雪兰眼前一花。淳亲王真是颠倒众人的男人了。这笑虽不是美人的顾盼生辉,却也能撩拨人心。

    雪兰呆了呆,垂下头去。她心里暗想着: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会被淳亲王这回首一笑迷倒。

    雪兰扶着洛璃的手,跟上了前面的淳亲王。

    进了寺门,果然见大门口处有两个短衣打扮的男子。

    淳亲王转头看向雪兰,“我去藏经楼,你要去哪里?用不用万初和你一道去?”

    一提到万初和自己一道去的话,不由得让雪兰想起自己死乞白赖的叫万初去竹安居的事来。

    雪兰牵了牵嘴角,连笑也挤不出来了,“不必了,我带着丫头去后面竹安居便可。”

    淳亲王一听竹安居,似乎来了兴致,他含笑的眸子中闪过一丝促狭,“要不,我陪你去,可好?”

    什么意思?!

    雪兰眼梢微挑,望向淳亲王。

    万初把竹安居里发生的事禀告给淳亲王倒不足为奇,不过你淳亲王不会装成不知晓的样子么?自己就是再不济,也是个姑娘家,你不需要顾及下一个姑娘家的感受么?装傻难道比装死还要难么?

    “不必了!”雪兰垂下眼去,抚了抚自己流仙袖口,“多谢王爷体恤,想来王爷在三宝寺中,该不会有人犯上作乱。”

    居然给自己戴了顶高帽子,只是这高帽子颇有打发之意。

    淳亲王的笑容里多了几分深意。

    雪兰知道自己在淳亲王面前是不会占上风的,龙子凤孙的体面,难道不是该众人维护的么?

    雪兰只当成没看到淳亲王饱含深意的笑,她扶着洛璃的手,向竹安居方向走去。

    淳亲王望着雪兰的背影,甩袖朝着藏经楼而去。

    雪兰扶着洛璃的手走在竹安居的小径上。

    因上一次邵佑常的陷害,叫洛璃依然心有余悸,她四下里张望着,话也说得极没底气,“小姐,其实刚刚不如让万初跟着我们……”

    雪兰知道洛璃害怕,她握了握洛璃微凉的手,安慰道,“这次你放心,我想建彰不敢再做错事了。”雪兰越说声音越低,让洛璃有些不忍心。

    小姐其实也是因为上次之事,觉得亏欠了自己。

    “不过,”雪兰忽然话锋一转,扬起头来,望着若隐若现的竹安居屋顶,“我这次也定会防备着建彰……”

    亲姐弟两个还要防备着,洛璃听着这话便觉心酸。她不敢再说,低头扶着雪兰走向竹安居。

    才到了竹安居,雪兰就见岁兴提着一只箱子,叶建彰正形色匆匆的关着竹安居正房的房门。岁兴看到了雪兰,惊得张嘴唤不出声来。背对着雪兰的叶建彰并未看到雪兰,待他一转身,看到身后的雪兰,唬了一跳。

    “你……你怎么来了?!”叶建彰脸色发白,朝着雪兰身后看了一眼,见只有洛璃一人,他才轻轻的吁了口气。

    雪兰蹙了蹙眉,挡在叶建彰面前,“你要去哪里?”

    “我……我去知客师那里抄经。”叶建彰一面回答,一面低头望着自己的鞋子。

    雪兰看着岁兴手上提着的箱笼,冷冷一笑,“你是要躲出去避了邵佑常罢?”

    见自己的事被雪兰戳穿,叶建彰脸不由得一白,他张着嘴惊诧道,“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雪兰见叶建彰不但不懂事,还没有半点承担,要独自逃避出去,心头不免微凉。她蹙紧了眉,道,“你真的以为二哥的嘴会那么严么?你三番五次让岁兴回去,难道不会引人怀疑么?”

    叶建彰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不知道如何答雪兰的话才好。

    雪兰望着没了主意的叶建彰,即心疼又暗恼。怜其没有人教养,闹得他成了叶府里最不成器的庶子。怒其太过相信他人,不走正路,落得今日的下场。

    “你何必要走?走了男子汉的担当,你还要是不要了?”雪兰转眸看向叶建彰苍白的脸,“你就是走了,难道邵佑常不能找到府里去么?他一个没名没分的人,还怕什么沐恩侯府呢?若真是闹将起来,你岂不是更没了脸面?”

    叶建彰被雪兰说得如泄了气的球,“那……那我该怎么办?”

    难得叶建彰来问雪兰办法,雪兰声音放柔了许多,“若是邵佑常来了,你只让人拿了他,要把他押去官府,就告他对我无礼,叫官府关他十年八年的!”

    “可是……那样你的名声不就毁了?”叶建彰抬起头来,眼望向雪兰。雪兰第一次感受到弟弟关切的目光,叫她冰冷了许多的心蓦然一暖。

    雪兰笑了笑,“你以为邵佑常会真让你拿得住他么?我只是让你吓吓他。若是他说去官府便毁我名声的话,你就说你压根不在乎我的名声,只想把他关起来了事。这样他不就怕了,哪里还有心思再来纠缠你。”

    叶建彰怔了好半晌,才抬起头来,“你……真的不在乎这样么?若是邵佑常不怕怎么办?”

    雪兰在叶建彰的双眸中,似乎看到了海氏当年殷切的目光。那目光叫雪兰记得,自己和叶建彰是血脉至亲。

    雪兰眼眶微红,她别过脸去,“你放心,邵佑常他不敢。”

    雪兰说着,摆手让洛璃帮着岁兴把箱子搬回到正房去,自己则对叶建彰正色道,“建彰,你记得,好男儿该有担当,不能因为害怕被责备而失了做人的原则。而且,自己做错了,就要想办法去弥补,逃避只是懦夫之举。”

    叶建彰第一次安静的听完雪兰所说的话,他揉了揉自己的袖口,脸上不再有往昔的不奈,声音虽低低,却郑重了许多,“我记得了!”

    雪兰望着叶建彰的头顶,心头涌出的激动要把整个人淹没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纷扰

    洛璃和岁兴从正房里走了出来,雪兰叫过去岁兴,又叮嘱一番,才转身要离开。

    雪兰与洛璃才走到竹篱门处,叶建彰忽然在雪兰身后喊了声,“我……我其实不知道邵佑常要害你!我……我也觉没脸见你……”

    雪兰似被定在当场。

    眼泪悄无声息的滑落下来,雪兰仰头望着湛蓝的天际,悠悠道,“建彰,对不对得起我并不重要。你做事前只须想着,是不是对得起泉下的娘,因为娘到了临终前……都在想着你……”

    叶建彰喃喃的唤了声“娘……”,便蹲在雪兰身后哭了起来。

    雪兰并未回头,继续向前走去。

    雪兰知道,只要她不擦去脸上的泪,叶建彰便不会知晓她在落泪……

    转出了通往竹安居的小径,雪兰回首望着来时的小径,掏出帕子把脸上的泪拭干。

    “怎么,你哭了?”不知何时,淳亲王正坐在竹安居尽头的楼宇下石阶上。

    微风从他宽大的袍袖口滑过,揭起一角来。淳亲王微扬着唇角,双眸似乎落在雪兰身后的小径上。

    雪兰不知道为什么,在别人身上是最粗鄙的作派,到了淳亲王身上便显得自在而洒脱。

    雪兰垂头把帕子放于袖中,低声道,“王爷这么快参过禅了?”

    淳亲王微微一笑,从台阶上站了起来,明明是从台阶上走下来,却仿佛从天宇上飘下来一般。

    “主持和众位师父在诵《天地八阳神咒经》,我便走到这边转转了。”

    雪兰云淡风清的一笑,“那小女子便不打扰王爷了,府里还有事,小女子先告辞了。”

    淳亲王温和的点着头,似乎万事在他面前都如面颊吹过的一缕清风。

    “回去罢。”

    雪兰施了礼,扶着洛璃的手走向三宝寺的大门方向。才走了几步,雪兰转回头,看着淳亲王,嫣然一笑,“今日还要多谢王爷。”

    淳亲王摆摆手,“反正你欠我的人情不是一次两次了。”

    雪兰细想,淳亲王倒说得对。她笑着又福了一礼,带着洛璃离开了。

    雪兰坐的马车还未到沐恩侯府,就见侧门那里人头攒动。洛璃轻挑车帘,问车夫,“这是怎么了?”

    车夫把车勒了住,回头禀告,“好像是来了许多工匠,二小姐,侧门进不去了,要不您走后门可好?”

    洛璃放下车帘,看向雪兰。雪兰说了声“好”,马车一调头去了后门。

    待雪兰从后门入了内院,回到了兰园里,刘嬷嬷忙上前服侍雪兰换了衣服。刘嬷嬷笑道,“小姐能回来还真是不错,就是这么一会儿,听说后门都快被堵上了。”

    “这是怎么了?”雪兰一面净着手,一面问向刘嬷嬷。

    刘嬷嬷一笑,递上了条帕子来,“还不是二夫人张罗着翻盖旗山苑的房子,结果闹得工匠们跑到侧门去了,老太太还因为这事刚生了一场气呢。”

    雪兰抿嘴一笑,二夫人胡氏高调娶媳妇,还真是怕人不知道呢。

    旗山苑里。

    二老爷叶世启才刚踏进荣园,便差点被匆匆忙忙奔过来的婆子挤到。婆子吓得忙跪了下来,叶世启抬眼看去,荣园里已立着十多个婆子媳妇们。她们有的拿盆,有的搬椅,乱哄哄的犹如一锅杂菜粥。

    叶世启哪有心思理那婆子,直接迈步进了正房。

    才进正房,就见回事的媳妇婆子们立满了半个厅堂,二夫人胡氏正坐在太师椅上吩咐着婆子们一个个去做事。

    “粉墙的工匠还是叫原来那个王家的罢,我上次见他们把徐府的墙粉得不错。”二夫人一面吩咐下去,一面又望向另一个婆子,“你去把侧门的工匠先叫人选选,也别挤在侧门,老太太那里已经不高兴了!”

    二夫人说着,又指向另一个媳妇,“把选好植种的树和花草列个单子来我瞧。”

    叶世启皱起眉来,从他进房里,二夫人胡氏就没看他一眼。叶世启回头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小丫头,就说道,“你去把我的衣服找一件来,给我送去小书房。”

    小丫头平日里只帮着烧开水,忽然得了这么个巧宗儿,喜得什么似的,忙不谍的跑去帮叶世启找衣服。

    叶世启吩咐完小丫头,也不想在正房里呆下去了,他转身去了小书房。

    待叶世启在小书房里喝了两盏茶后,小丫头才气喘吁吁的进了门。本就不被夫人重视的叶世启,现在觉得连个小丫头也敢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于是他喝了声,“怎么这么慢?!”

    小丫头都快被吓哭了,“老爷,夫人那里正忙着,奴婢寻不到平常服侍的沈嬷嬷,找了半天,才遇到了冰翠姐姐,奴婢让冰翠姐姐找了老爷的衣衫才送了来的……”

    叶世启把茶杯盖子重重的掷在桌上,沉着脸不说话。

    跪在地上的小丫头也不敢说话,只低低的哭着。

    好半晌,叶世启才觉得有些饿,刚要吩咐摆饭,便想起荣园里纷纷扰扰的乱事来,话到了叶世启的口边一顿,他话音一转,“去……后小院告诉王姨娘,我要在那用饭。”

    小丫头忙放下了叶世启的衣服,出去传话了。

    叶世启重重的叹口气,自己这位夫人凡事不肯落于人后,结果闹得府宅不宁,叶老太太才个儿把他叫了去,好一痛的训话。叶老太太话里话外埋怨他管不住媳妇,只知晓算计长房这边,叫全家人跟着不安生。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这位夫人厉害得很,认准的主意,便一条路跑到黑去,谁的话肯听?!

    叶世启想到这里,沉着面站起身来。

    管不得媳妇,他就不管,反正他还有个姨娘,照样有人服侍他!

    叶世启迈步走出小书房,向后小院而去。

    当小丫头来传话时,王姨娘正在和五小姐描花样子。听得小丫头说一会儿叶世启要来,王姨娘惊得站起身来,手脚不知往哪里放才好。

    五小姐悄悄叹口气,代王姨娘吩咐丫头去厨房里说一声,备些叶世启平日里喜欢的菜。

    打发走丫头们,五小姐便上前来扶住了王姨娘的手,“姨娘,你何必慌张?父亲来你这里不是更好么?”


第一百四十四章 待选

    王姨娘的手指了指前方,小声道,“要是让夫人知晓了,这还了得……”

    五小姐扶着王姨娘坐在梳妆台前,拿起了一把梳子,轻轻顺开了王姨娘的长发,“姨娘好生糊涂,又不是你叫父亲来的,便是父亲来了,也怪不到你的头上来。”

    “可是那边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万一怪罪下来……”王姨娘从被抬成姨娘以来,叶世启来过她的后小院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现在叶世启终于来了,她却有些犹豫不决。

    五小姐对王姨娘这份懦弱性子实在是又怒又怜,她不由得劝道,“姨娘,夫人现在正在忙着二哥哥的婚事,哪里有时间照顾父亲,你代夫人服侍父亲,不正是为夫人分忧么?”

    五小姐说着,巧手微动,把王姨娘的长发轻轻一绾,在头上绾成一个堕马髻,她又拿起梳妆台上的一支碧玉步,轻轻一插,碧玉步摇别在乌黑的青丝中。

    王姨娘本就不及三十岁,她虽称不上漂亮,却也端庄恬静。现在又梳起了堕马髻,更显得她娇弱惹人怜爱。

    五小姐望铜镜中的王姨娘笑道,“姨娘很该打扮一番,别整日里只顾得上些没意思的事去。”

    王姨娘脸微红起来,抚了抚鬓角,转头望向五小姐,“这样好么?”

    王小姐笑盈盈的端详着铜中的人影,把一朵水粉色的绸花别在王姨娘的鬓角处,“有什么不好的?难得父亲来一次,姨娘打扮打扮也是应该。我知晓你怕夫人怪罪,等到黄昏时,你去夫人那里说上一声。想来夫人没功夫理会父亲,自然会让父亲留宿在后小院里。”

    王姨娘害羞的垂下头去。

    这时候,小丫头进来摆箸上菜,王姨娘拉住了五小姐的手,“五小姐,你也留在这里用饭罢。”

    五小姐岂会那么不识趣,她一笑,道,“姨娘陪着父亲用饭罢,我的花样子还没描完,我回房去描。”

    五小姐说着,叫过来丫头鼎玉,一阵风似的出了后小院。

    王姨娘见五小姐走了,倚着门微微叹口气。

    慈安殿寝殿里,已年近四十岁的裴嬷嬷正拿着小银勺,向着高几上半天着的翡翠香炉里添了一小勺的香。

    片刻功夫,翡翠香炉里便缓缓的升起一缕极淡的香烟。

    垂首侍立的秦贵妃心中颇为感慨。只那么一小银勺龙涎香,便够在京城里买两进的宅子一座了。而这上好的龙涎,除了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何人还能消受得了呢。

    秦贵妃偷眼看去,太后正半卧在雕凤凰纹的梨木塌子上,阖着眼,她的身上盖着一张蚕丝面的薄毯子。脚下,一个宫女正用棉花包着的榆木小锤,轻轻叩着太后的脚背。

    立在一旁的秦贵妃敛目凝神,眼皮都不敢再动。

    从太后唤自己来,便是合着目。虽是如此,秦贵妃依然不敢怠慢一分。太后娘娘便不看她,似也能知晓她的一举一动,所以这些年来,秦贵妃在太后面前不敢行错一步。

    “贤妃求到了我这里,让我帮着看看哪家的姑娘好。她那个性子,整日里把自己关在宫里,别说不知晓外面世家的事,恐怕就连这皇宫里的事,也知晓不多呢。”

    太后可以这样说贤妃,可并不代表秦贵妃可以置喙。懂得这个道理的秦贵妃只陪着笑答了声“是”。

    太后动了动脚,服侍的宫女忙停下来,太后翻了个身,半躺在榻子上,宫女这才拿着小锤轻轻叩起太后的脚掌来。

    “毕竟,煜禧也不小了,煜祺像他这么大时,早都已经娶妻生子了。”太后的声音不紧不慢,叫人揣摩不透她的心思。

    秦贵妃在一旁笑着顺着太后的话说,“太后所言极是,也是臣妾遇事思虑不周,没提醒圣上淳亲王的婚事,说来也都怪臣妾。”

    太后抬着手来轻轻的摆了摆,宫女放下小锤,扶起卧着的太后来,把一个引枕拿着垫在太后的背后。太后这才抬眼看向秦贵妃,“这也不是你的错。只是煜禧的婚事,确实要你帮哀家想想了。”

    秦贵妃便把知晓的世家当着太后的面,全说上一遍,太后点头,“依你这样说,合适的倒很多。”太后从一旁的高几上取下一串念珠来,轻轻拨弄着,“那你觉得沐恩侯府的嫡长女如何?”

    秦贵妃见太后问,急忙答道,“沐恩侯府的嫡长女年纪应该是和淳亲王很相当,性情据说也很好,只是臣妾并未亲见此女,不知晓其性情。而且有些话,臣妾斗胆禀给太后……”

    太后不语,只把一旁的茶水端了起来,送至口边,轻吹着杯口的热气。

    秦贵妃这才敢说,“沐恩侯府从叶培仑之后,便没有出息的人才。虽然听得说他家现在的嫡长子极有才学,可是就算他明年春闱高中,再历练也要等上几年。若是指望他能帮上煜禧的忙,却还是要等许久。”

    太后听了秦贵妃的话,放下了茶盏,一双风采不再的双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垂脸低头的秦贵妃并未捕捉到太后眼中的变化,她侍立不动,等待着太后发话。

    太后说道,“哀家原本也是记得叶家有这么一个年纪的姐儿,现在听你一说确实要再看看了。你这就回去拟张单子罢,把相当的女子都写上来。此事虽不急,倒也早些备着好。”

    秦贵妃忙福下身去施礼,随后缓缓退出慈安殿。

    秦贵妃走后,太后身边立着的裴嬷嬷上前来扶起太后,“太后,您该去院子里走动走动了,总这么坐着,身子不累也僵了。”

    太后点头,扶住裴嬷嬷的手,走向殿外。

    眼望着院子里如染了夕阳般金黄的树叶,太后缓缓开了口,“你看她倒是精明,把实言说得一清二楚的,倒没丝毫藏私。”

    裴嬷嬷便笑着扶着太后的手,向那片金黄走了去,“贵妃娘娘若是没有这点担当,圣上也不会看重她。”

    太后抬手把树梢边的一片金叶摘了下来,淡然一笑,“哀家早听苏老夫人把叶家嫡长女的事告诉给哀家了,哀家心中也在琢磨,叶家长女到底适不适合煜禧这孩子。”太后说着,转了转手上的叶柄,又道,“她最是个聪明的,若是没了这份聪明,也不会在贵妃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久。”

    裴嬷嬷笑着道了声“太后放心”,太后把手中的金叶,轻轻一松,叶子落在了地上,“哀家没什么不放心的,她们现在还没翻出大浪的本事。”

    裴嬷嬷也不说话,只扶着太后向殿后的花园走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 闲话

    而此时在御书房里,当今天子启正帝坐在龙书案后,眼望着桌上的奏折,陷入沉思。

    从登基以来,启正帝未曾立过太子。初登基,朝堂动荡,启正帝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叫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现如今,立储一事又被大臣们提及,启正帝不得不把几个儿子在脑中一一转了个个。到底谁更适合为人君?谁人又适合辅佐新君?

    一声公鸭嗓响在龙书案前,“陛下,左骁卫上将军盛信廷求见。”

    启正帝抬起眼来,望着收案前的太监总管张吉安,“嗯”了一声,张吉安忙躬身退出去。不多时,身着官服的盛信廷进入御书房,他跪倒施礼,“圣上,新入左骁卫的新军已备选完毕,共入十人,臣亲自考验了这十人的本事,皆擅于骑射。”

    启正帝点点头,自己的护卫军确实极缺骑射之人,盛信廷骑射在朝中闻名,若是他说好的人,定然是不会错的。

    望着跪在地上,矮了一截的盛信廷,启正帝微微出了神。虽是跪着,却见其腰背笔直,丝毫不给人低人一等之感。盛信廷半垂着头,启正帝依然能看到他高挺的鼻子和有形的唇角。而在扬于他身后那墨黑色大氅的衬托下,更显得盛信廷面如贯玉。

    在盛信廷很小时,卫国公曾抱着他进过宫。当时的盛信廷就如粉妆玉琢的瓷娃娃一般,叫人瞧着就心生欢喜。那时太后笑着说,要盛信廷将来给她作孙婿,年纪尚小的盛信廷竟然奶声奶气着答应下来,惹得太后高兴了好一阵子。若不是后来盛信廷的名声不好了,太后许是早让盛信廷尚了公主了。

    启正帝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廷哥儿……”

    只这一声廷哥儿,启正帝在心里便把盛信廷当成自家孩子一般的看待了。

    “你今年多大了?”

    对于皇上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