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吉祥(汐还)-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分小心谨慎,落在文淑的眼里,自是放下了心。长的不像,不过是那眼睛有些相似,怎么说也是一个祖母的,不稀奇。
    随便的见了个礼,文淑便坐到了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两个乡下小妞跟那些姨娘打招呼,在她的眼里,这些人是一个层次的,都比自己矮了一头。
    陶氏之所以把这些人弄出来,主要还是为自己壮声势,看看,我们家家大业大,人口又多,我是主母,管这个宅子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说着便让姨娘们挨个给汤氏见礼,看着站着的几个或漂亮或老实的女子给自己见礼,汤氏心里却有些可怜陶氏,说是大夫人,一府主母,却不过是个管家,既要操心银钱,又要将这些妾室拿捏在自己手里,也不怪这陶氏明明跟自己一般大,却看起来老了许多。
    这些人中,文竹大半都是认识的,却都不熟悉。除了那个看着老实的白姨娘从前对自己还算亲切,见着自己总是尊敬的叫声大小姐,偶尔在陶氏和父亲面前也帮上自己几句,其余那些实不过打了几个照面罢了。
    今日在门口迎客的万姨娘站在白姨娘的身后,却是耷拉着脸,看样子受了训斥。文竹心中叹息,父亲实不是个专情的,自己死了不过一年多,竟纳了两个姨娘,若他不是那么的风流倜傥,不是那么的沾花惹草,或者母亲就不会这么早逝。
    站在最边上的一位长的娇小的女子,文竹也是第一次见,这个女子相比自己竟也大不了几岁,没有白姨娘的卑躬屈膝,也没有万姨娘的风骚,那规矩的样子,清高的气质却不似一般的女子,。
    见完了礼,众姨娘都退了下去,陶氏这才道,“不过是些请安的虚礼,本想着弟妹你远道而来,也免她们一日,但你也不是外人,便过来见了又怎样。以后咱们还要住上一阵子,这认识一下,也免得她们冲撞了。”
    虽是心里不屑,汤氏还是表示出一副明白了的神情,又夸了一通,说是陶氏治家有方云云,倒让陶氏不由心里得意,脸上也带了笑。
    “文雅,你怎么不进来?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众人正在寒暄,坐在一旁的文淑突然厉声道,众人抬眼过去,只见一个眉眼跟文淑有些相似的女孩子慢慢的走了进来,她比文淑要小了不少,脸色却是极难看的,好似谁再说上一句便要哭出来一般。
    陶氏不满,却碍着汤氏在场,并不好发作,她先是瞪了一眼文淑,又略有些不愉的跟汤氏解释道,“这是文雅,她是姨娘养大的,没见过什么人,胆子小的很,又爱哭,让弟妹见笑了。”
    一句话,便把自己摘出来了,这是个姨娘养的孩子,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她不想想,怎么说也是庄家的子女,丢的也是庄家的颜面。汤氏暗自摇头,就陶氏这份气度,连吕氏都比不上,也不够聪明,看这些姨娘规规矩矩的,私下里不知道怎么闹腾的欢呢。
    坐在一旁的文慧万分诧异,她突然想起吕氏来,吕氏再刻薄,对她也是疼爱的,有了好东西,哥哥文茂有的,她必然也有。只是想想吕氏如今的处境,心中有些悲伤,一时出了神。
    而文竹却是看惯了一般,只冷眼瞧着。文雅最大的本事就是哭,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她一哭,便跟她没有关系了,因为这,自己曾替她背了多少黑锅,所以文竹并没有像汤氏等人露出几分怜悯。
    只是文竹没想到的是,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文淑的脾气也越发大了,竟然当着外人的面就敢训文雅,虽说是长姐,却也太不把这妹妹当回事了。能把家管成这样,子女教养成这样,也就是陶氏的娘家有些权势,不然说不得父亲早就不耐烦,把她给休了。
    陶氏虽这番做派,但汤氏还是和颜悦色的上前拉了文雅起身,文雅不过是八、九岁,身上戴的竟没有一件金器,看着极为寒酸。汤氏心中一软,取了帕子将文雅脸上的泪痕抹去,又拿了一只金项圈,做为见面礼。
    这边厢陶氏见了心中不悦,刚刚给文淑的不过是一只金钗,虽造型别致,但份量却轻,这只金项圈却是看着沉的多。虽然文淑来的晚了,但也不能这样打自己的脸不是,一时想着,脸上就带了怒气。
    汤氏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文竹却已经明白了,正好有小丫鬟上新茶,文竹忙上前帮着递了过去,又在汤氏耳边低语几句。
    汤氏这才明白,便冲陶氏笑道,“嫂嫂莫嫌弃,这项圈是金包银的,文良小时候戴过,因身子弱,怕压不住,便特意找人做的,我看着这孩子也是这般,便临时起意将这个赏了她。”
    虽然心中不免小瞧了汤氏,觉得这金包银的东西怎么能拿的出手,但脸上还是好看许多,嘴上回道,“弟妹说哪里话,既是文良戴过的,自然是好东西,弟妹能给她,是她的福气”
    话是这样说,但这东西到底是金的还是银的,谁又能知道,总不好将那项圈折断了来看吧?文竹与汤氏对视一眼,不觉都带了笑意。
    文淑却是冷哼了一声,看向文竹的眼里带了几分探究。这个妹妹可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老实,看这长相也算不错,倒不知能配个什么人家。但想了想又放下心来。早就听说今儿来的两个,一个是养在大伯母名下的庶女,一个是失了父母的孤女,这个孤女没有娘家可依仗,又没有什么嫁妆,长的再好又如何。
    母亲自然会将最好的亲事留给自己,就算想借着她去结个好亲家,也得看人家要不要呢,丧母长女,说不得在家乡也是个命硬不祥的名头,跟那个人一样,谁敢娶?
    “娘娘”一声细嫩的童声响起,文淑将眼睛从文竹身上移开,而文竹刚刚放松的心情一下又提了起来,众人皆看向门外。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从外面跑了进来,嘻嘻笑着一下扑到陶氏的怀里,他笑的亲切甜美,脸上还有两个小小的酒窝,十分的讨人喜欢,让文竹忍不住也弯了嘴角,只是转瞬,她便想起那临死前听到的话,文德,陶氏在他的身上藏了什么秘密?跟自己的死又有什么关系?
    看到儿子文德,陶氏冷冰冰的眼睛里一下温润起来,她用手抚了抚文德身上的大红色刻丝十样锦外衣,那衣裳的料子跟陶氏身上的料子极其的相似,一样的华丽非常,而后她便将文德搂在怀里和蔼的说道,“哎哟,我的儿,这是怎么了?”
    “娘,四哥欺负我……”说着文德把头埋在陶氏的怀里,再不肯起来,嘴上说着欺负,带眼中却是笑意浓浓。
    一个稍大些的男孩子出现在门外,他一步一度,如老夫子一般的缓步走了进来,与文德相比,他穿的简单的多,不过是一件蓝色缎面的圆领袍,淡青色裤子。圆圆的脸蛋,看起来老实木讷,但眼睛却滴溜溜的转了一转,他见到屋里满是人,竟露出羞涩万分的神色来,脸和耳朵都红了,闷头向众人行了礼,始终没有说话。
    文竹却是知道,这个弟弟,看着一副老实的样子,却没有吃过陶氏半分苦头,倒是常常哄的文德高兴,将父亲给的好东西分了过去。也不知道白姨娘这老实的性子,如何养的出这样的儿子。
    “好了好了,快起来吧这是你四婶娘”陶氏有些不耐烦,她一向不喜欢这个庶子,却又没有机会发作,待他与汤氏见了礼,便轻轻挥了挥手,让下人们安排入席,不再搭理他,却不想落在汤氏的眼中,又是一番摇头叹息,不管怎么说,也是庄家二房的子侄,叫她一声母亲,在外人面前落他的面子,何尝不是打她自己的脸。
    文定见了有些赧然,他过去携了这个弟弟的手,一同出了院子,因着庄崇礼今日要值班,小厮已经送了信来,女人们便自开了一桌。
    席间,陶氏忍不住问起文慧和文竹的婚事来,倒让汤氏一时哑口。文慧是有婚约的,但此事吕氏和庄崇义都没有交待,倒让她不好开口。文竹倒是没有婚约,但有老太太的书信一封,指名要交给庄崇礼,连陶氏都不能过目,这让她又怎么解释。
    一时间汤氏不知如何回答,只装作喝汤呛到的样子咳嗽了一通,又取了帕子来擦,待一番忙碌之后,陶氏却依然不准备放过,她再一次装作无意的道,“四弟妹,你还没回答我,这二位侄女人才如此出众,也不知可有了人家?”

    第一百章 狭路

    轻轻放了筷子,汤氏笑意浓浓,那张大大的脸盘堆满了笑,“嫂嫂夸赞了,这两个侄女却是很好,在彭城时,常有人上门相询,但据我所知,这亲事应是还不曾定下。”
    这话说的油滑,有人上门相询,如此就算是有人提亲也有可能,但不曾定下的确如此,没有小定,怎么也不算定下,何况还加了一句“据我所知”大房并不曾交待什么,自然汤氏可以全作不知,而老太太的信上是不是提了文竹的亲事,她也是不知的,所以这句话不算是扯谎,但真要有什么了,也算不到汤氏头上。
    文竹已是听懂了半分,抬眼看向陶氏,却发现陶氏已是露了几分喜色。看起来陶氏也不是那么的聪明,是以往的自己太笨,还是经过了这一番的磨砺,所以变得强大了呢。文竹心下安慰,脸色不由有几分喜色。
    转过脸来,文竹却觉得一道炽热的目光扫过自己,抬头对上文淑的眼睛,她略愣了愣便报以微笑,文淑脸色不变,冷冷的低下头去,很费劲的啃着一块排骨,可惜不知是这排骨本身太老,还是炖的不好,她咬了几下都没有把那块排骨上的肉咬下来,只好将骨头一丢,轻轻撂了筷子。
    看到那块骨头在白瓷盘里滚了两下,便静静的停在了那里,文竹不由想起家乡的小狗儿,只是再难啃的骨头,落到饿急了的狗儿嘴里,哪怕是吞也要吞下去的。文淑实在过的太自在了,她不知道她的自在可是自己的命换来的,若是重来一次,自己定然不会由着她占了自己的位置,占了自己的人生。
    倒是坐在文淑旁的文雅,只一味低了头吃饭,老实的不行,偶尔抬起头来夹菜,不小心碰到了文淑,文淑一眼瞪过去,便苦了脸,一副想哭的神情,却是忍着又低下头,只拨弄着空碗,再不敢抬头。
    好在文德已经被乳娘抱走,不然,有他在,这一顿饭,不知道文雅又要哭多少次了。
    一时文竹也吃不下,轻轻放下筷子,青杏上前帮着盛了一碗凤凰玉米羹,这汤是文竹以往最爱喝的,如今喝起来竟没什么滋味。看着身边的文慧也是一脸的眉头,想来她却是真的吃不惯了,彭城的菜口味重,京城的贵人们注重养生,做的菜虽不似江南那种甜腻,却是清淡的很,自己刚刚重生在六妹妹身上时,也是习惯了好一阵子的。
    两个女孩子吃的都不多,倒让汤氏有些忧心,可是自己是客人,断不好挑剔主人家的不是,又怕陶氏不悦,便也撂了筷子道,“在船上这些天,可是累坏了,连带着胃口都不好了,看来得养些日子了,不然连给我那***送嫁都去不得了。”
    说到送嫁,陶氏果然感了兴趣,连着也不去看文竹文慧,只问道,“送嫁可是大事,也不知道定的什么日子?”
    汤氏有些得意的道,“原本是想定在六月,可那罗家心疼我小妹,便改了日子,五月却是太仓促了,就定了七月。”
    六月天气炎热,新娘子长途奔波,又要穿着全套的嫁衣,确是不方便,且饭菜极容易坏,如今的喜事都是头几天准备好材料,正日子直接下锅的,所以民间嫁娶一向都不喜定在六月。有钱人家却是不在乎的,不过多花些银子是了。
    但陶氏却听出了几分端倪,她轻轻夹了一块鸭肉放到了汤氏碗里,犹豫着问道,“罗家?哪个罗家?”
    汤氏重新拿起筷子将鸭肉拨了一拨,却不夹了来吃,只抬眼笑意浓浓的看着陶氏,“还有哪个罗家,不就是那个开饭庄的罗家呗”
    “哦?不知弟妹何时去送嫁,嫂嫂也是闲来无事,不如一同过去,这京中的规矩嫂嫂也是略知一二的,顺便也给你那小妹添一份妆。”陶氏说着又给汤氏夹了一块鸭肉,一副讨好的样子,让文淑看的都有些火大,倒是文竹有些诧异,什么罗家,竟让一向抠门到家的陶氏舍得给这不认识的弟妹娘家的小妹添妆?
    添妆可不是小事,陶氏既是官太太,又是汤氏的长辈,给少了是说不过去的,给多了她也心疼,若不是要紧的人家,她才不会淌这一趟混水。
    “此事不急,如今二月还没过完,我那小妹还未至京城,明儿个我先去打听打听再说,这一应琐事,我们也不懂,都是男家帮衬的……”汤氏说着又那将鸭肉往一旁拨了一拨,轻轻的撂了筷子。
    待到晚间,文竹想了半晌,才叫了众丫鬟过来,嘱咐了一番,只说,此处不比家里,凡事要注意一些,莫要与其它的家人起了什么冲突,如果有什么委屈,当时忍下便是,待回头禀了自己再做处置。话虽如此说,但文竹也表明了,若是真有人欺负,也不要一味的忍让。
    交待完了,众人退下,又留了水莲在身边,“闲来无事,我也不派你的差事,你只管出去跟那些小丫头们交好,银钱从你琉璃姐姐那儿领便是,她那儿还有从老家带过来的糖豆儿。只记得一点,无论什么消息,都一一禀了来。”
    她不能两一摸黑,除了报仇,还要防着陶氏给自己乱找人家,还有文淑,明显对自己没有什么好感,前世仗着自己是长姐,有父亲护着,又多忍让于她,这才相安无事。如今形势不同,若她想欺负自己,实在是太容易。
    第二日一早,就有二个小丫鬟进了客院的门,汤氏见了便召了文慧文竹过来,“这是你们二伯母送的,说是京中规矩多,人杂事多,派个小丫鬟来,若有什么不明白的,皆可问她们。你们俩看看,选一个带过去。”
    京中规矩多,汤氏虽未进过京,但其父辈做过京官,经常说起,也是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一些。陶氏这是为她们好,也是为庄家好,毕竟,不管到了哪里,文慧文竹都是庄家的人,丢的也是庄家的颜面。
    看在文慧眼里,却是有些不岔,明显是看自己是乡下来的,怕自己失了分寸,如此便想着,就算是人领了回去,也要好好折腾。
    文竹却是另做它想,有了这两个小跟班,自己和文慧平日里的行为举止,或是做了什么事情,便自有人报到陶氏那里,以后要给自己和文慧找什么样的人家,或是有了什么对她不利的地方,很容易就被她知晓。想到这里,她的心里不由带了几分防备。
    仔细看那两个小丫鬟,一样的衣裙,一样的梳妆。文竹便道,“姐姐先挑吧”
    文慧也不客气,看着矮一点的那个似乎更老实一些,便指了指,“我就要她了”那小丫鬟听了低眉顺眼的福了一礼,算是认主了。
    另一个小丫鬟却是略苦了脸,冲着文竹也福了一礼,两人便一同退了下去。文竹看看今日文慧的装扮,粉色底镶金边撒花缎面的对襟褂子,葱黄折枝花的马面裙,头上是一支赤金嵌翡翠滴珠的步摇,一对赤金镶翡翠色猫眼石坠子在耳边上闪闪亮亮的。比之自己青衣素裙,又只戴了羊脂玉莲花簪子,自然是差了许多。
    今日陶氏有事出门,汤氏也要休整一天,既然不用见人,又何必穿的这样张扬。文竹却是微微一笑,越是这样把喜怒都露在脸上的的,越好把控,比那看似老实的,不知省了多少心,看了一眼文慧,文慧却是不觉。只呆呆的看着窗外出了神。
    窗外,天色极好,昨儿个雨已经停了,今日却才正式放晴,和煦的春风拂面,吹的人不由心动。彭城庄家那几树桃花定然就要绽放,静湖边也有几株桃杏,但京城的天气比彭城要冷一些,最多也就是有花苞了,这样的天气去游静湖却是极好的。
    “今儿个天气好,这些日子,你们姐妹也是闷了,便自去园子里逛逛,咱们在此处还要住上一段时日,毕竟不是自家,凡事小心些。”汤氏嘱咐完便将二人送了出去。
    文慧是极高兴的,她在彭城之时便已听说,二伯家的园子里有个大大的池子,因这地势较低,北面又是座小山,基本见不着风浪,因此名曰静湖,这池子比那荷香池要漂亮的多,且装饰雅致。自昨日进了院子便惦记着了,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机会,便也不管文竹愿不愿意,拉了文竹便走。
    有下人引着,不多时便出了客院,来到了那片小树林,文竹脚下一顿,看着那地上湿润的泥土,心中不由一阵酸楚,自己就是死在了这里。
    看着自家小姐脸色有异,倒把琉璃吓了一跳,文竹轻轻扶住琉璃,“我没事,走吧。”
    眼看着文慧已经走在了前面,文竹敛了心神几步走上前去,这不过几十丈的树木,文竹却觉得走了许久,却怎么也走不到头。
    好容易看到了湖边,文竹这才松了口气,只是想不到,在那湖上的小竹桥上,看到一个身姿袅袅的人影,她身材高挑,清丽脱俗,若不是那又眼又亮的眼睛射出高傲的眼神,定然让文竹报以微笑。
    但此时,最看不下去的却是文慧。

    第一百零一章 相逢

    狭路相逢,未必勇者可胜。
    文慧看着文淑一脸的傲气,不由心下恼怒,她自小便以庄家长房嫡女自居,文淑再比她大,也是二房的人,如此轻看自己,怎么忍下这口气?偏她又不是个聪明的。如此便迎上前去,略带了不悦的道,“二姐姐起的好早,妹妹初来乍道,不若姐姐陪妹妹逛逛这园子?”
    明里暗里,这是指出文淑没有尽到地主之宜,也没有长姐风范。文淑站在那里不知道想什么,听到文慧的话才转过脸来,却依然是冷冷的,“不早了,若是任姑姑在,说不得要挨罚了”说着手中的帕子一抖,转身走下了竹桥,正对上文慧。
    文淑比文慧不过大上一岁,但身量却是高了半头,如今对上,让文慧只得仰着头看她,不由极是恼怒,“妹妹不知道任姑姑是谁,姐姐不用在这儿吓唬妹妹。”
    跟上来的文竹却清楚的很,文淑希望自己嫁到皇亲贵族之家,陶氏又何尝不希望,这任姑姑便是从宫中退下的女官中请来的教养妈妈,与一般的教养妈妈不同的是,所教的规矩以宫中为多,比一般的礼节严苛的多。
    文淑轻蔑的一笑,“连姑姑都不知道是什么人,也怨不得别人总说是乡下来的。”
    文慧气极,却又不能反驳,只是恨恨的瞪着文淑,连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跟在她身后的青桔唯恐她失了分寸,着急的上前拉了拉文慧的衣袖,文慧猛的一挣,回头又瞪了一眼青桔,青桔忙退了一步,转身求助的看向文竹。
    哎,这两个炮仗,一见面准不安生,只是文淑整日里是在世家小姐里厮混的人物,文慧如何是她的对手。文淑就是这样,只要是对她没有什么益处的人,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她与陶氏的不同之处在于,陶氏对有钱的人还会笼络一二,而她,除了是那有身份有权势的,有钱的,她见的多了,在那些小姐圈子里,商贾的女儿,哪怕是再有钱,她们也是瞧不上的。
    但文淑的话却是连自家和汤氏也骂了进去,说不得让文竹也想说上几句,“是了,二姐姐说的是,我们都是乡下来的,既不懂规矩,也懒的学,自然也不指望着攀附什么贵人。”
    说到这儿,文竹微微一笑,抬眼看了看气的鼓鼓的文慧,这才继续说道,“我们比不得姐姐,有宫中的姑姑来教,说不定哪日便做了什么贵妃、王妃的,哪怕是个世子妃呢,我们就等着姐姐到了那日别忘了妹妹们才好”
    “你”文淑刚刚轻蔑的神情退了下去,只剩下愤怒,她看着文竹粉嫩白净的小脸,只觉得比吃了苍蝇还恶心。
    这是文淑心中最让她难过的事情,那一年,安王世子来家中作客,自己在席间作了一舞,好不容易得了世子的青眼,却不想,待到游湖之时,世子竟让那个扫把星的一曲琴声引去。不但如此,还在之后,要娶之做侧妃,虽然那扫把星当夜就失足落水而死,但自己却依然没有踏进安王府的大门。
    从那之后,自己在京中的名声就落了不少,连着在小姐的圈子里也不好混了,那些与自己交好的贵族小姐,不过是指望着自己能进王府,连带着以后才好办事,如今看着自己这般,也多少有所疏远。若不是那扫把星,若不是自己想谋一个世子妃的位子,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如今她已经及笄,却是高不成低不就,一般的官家她看不上,皇家贵族又看不上她,面上虽然不显,但心里怎么能不苦。
    这下被文竹几句话给揭了短,自然恼怒异常,当即便要发作,上前伸出手来,冲着文竹粉嫩白净的小脸就要挥过去。
    这个文淑,二年不见,脾气竟然坏成这样,自己可不能让她如愿,文竹想着便退了一步道,抬眼看到一个人,不由心中暗喜,“二姐姐,你看那边那个人是谁?”
    一个穿着一般,却气度不凡,看着不似一般下人的女子走了过来,她长相平平,但走路的姿势端庄大方,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那人走上前来,看着文淑举起的手掌,面色不变的道,“二小姐,奴婢跟您说过,喜怒不能太过,就算是教训下人,也不能亲自动手,您忘记了么?”
    果然不出文竹所料,庄家是见不到如此规矩,却又极有气质的下人,这便是文淑口的的任姑姑了。
    文淑狠狠的瞪了一眼文竹,却是敛了怒气,放了手臂,规矩的给任姑姑行了一礼。任姑姑是教养妈妈,又是宫里出来的,庄家一向待她客气,文淑也只能执弟子礼。
    转头又看了看文竹和文慧,任姑姑的话却让二人吓了一跳,“你二人就是四小姐和六小姐了吧?奴婢是庄家的教养妈妈,大夫人今儿个早上跟我提起,日后你二人也是要跟奴婢学规矩的。既是如此,奴婢把话说在前头,这宫中的规矩大,一个不小心就是丢命的事情,虽然你们今生未必能进宫,但奴婢却会将你们作一般的宫女来教,你们心里有个数便是了。我姓任,你们叫我任姑姑便是了。”
    文竹与文慧对视一眼,都是面色凝重,却是福了一礼,口中称道,“任姑姑。”
    任姑姑对此很满意,又警示的看了一眼文淑,这才转身离去,文淑回头恨恨的看了一眼,急忙跟上。
    经此一事,文慧游湖的兴致大减,便自行回去。文竹却是缓步往湖边行去,她在哪里落水的呢?是被掐死丢到湖里去的吧?
    静湖波光粼粼,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明亮,湖下的鱼儿不知躲到了哪里,只看到一片绿盈盈的水草。以往,自己最喜欢的便是如刚刚的文淑一般,在湖上发呆,看天,看水,看鱼,看那摸不到的东西,想着自己看不清的人生。
    不觉走到了菊院的边上,看那一片翠竹,郁郁葱葱,看的文竹不觉带了些伤感,却听到一个细细的女声在身后响起,“六小姐,那是大小姐生前的住处,您就别过去了。”
    转过头来,白姨娘苍老的脸庞出现在文竹的眼前。
    她老了,这是文竺第一个感觉,以往的白姨娘虽然长的一般,却是从小服侍父亲的,情份与其它人自不一般。她虽然在陶氏手里很是老实,却因着父亲相护,也没吃过什么苦头,这两年,发生了什么,竟让她急速的苍老下去,竟然两鬓都生了白发?
    以往白姨娘也曾维护过自己,为自己说过几句好话,她的语气也带了几分温柔,“姨娘这是从何处而来?文竹以往倒是跟大表姐住过一阵子,听说她没了,也很伤心,如今想来看看,也算是与她相交一场。”
    抬眼对上白姨娘的眼睛,白姨娘却低下头去,“六小姐说的是,只是这大小姐没了有一年多,这个院子一直无人打扫,怕脏了小姐的衣裳。”说着白姨娘又退了一步,“奴婢是替大夫人办事来着,听说二小姐在这边,所以过来找一找。”
    “二小姐跟任姑姑走了,姨娘放心,我只这边走走,并不进去坐的。”
    白姨娘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只是她走了远了才又回头看了一眼文竹,眼里带了一丝不易查觉的惊慌。
    文竹想了想,并未进院子,此时正是白天,人多嘴杂,自己行事更要小心才是,便只在院外走了走。
    看着满是灰尘的石桌石凳,文竹轻轻叹了口气,那石凳上的古琴已经不在,也不知是被陶氏卖了,还是被谁收了去,此时空荡荡的,只有几片掉落的竹叶,被风吹到了石凳之上,却也是泛了昏黄之色。这片竹子是建的时候就设下的,但石桌石凳却是父亲为自己所造,二年未见,也不知道父亲如何了,但既然新添了两个姨娘,想来他过的也不会太坏。
    晚上的时候,文竹终于见到了庄崇礼,一样的白面长须,一样的酸腐与傲气,只是更加荣光焕发,不知道是不是仕途很顺,看他的心情极好。
    见到文慧,庄崇礼很是夸赞了一番,他与大哥关系很好,又交待陶氏要好生照顾。
    在见到文竹时,本来漫不经心的庄崇礼却是愣了一愣,这番做派,这双美目,与自家的大女儿文竺实在是颇有相似。他抬了抬手让文竹近前,文竹便听话的向前一步,却不敢抬头。
    她有意的,舍了自己的低调,按以往的做派和行事表演了一番,想认却不能认,她的心中悲哀莫名。
    庄崇礼果然被她打动,他仔细的端详着文竹,却发现,这个侄女儿却与自家的大女儿长的并不算相像,只好摸了摸文竺的头道,“你这孩子,真像我家的文丹啊”
    一句话,让文竹眼中含了泪,却是生生的又忍了回去,她不敢抬眼,只怕是一抬眼,便会有泪落下来。文丹,是文竺改名之前的名字,这是父亲和死去的母亲一同起的名字,丹鸟,也是凤凰,他们希望自己如凤凰一般的吉祥如意。
    文竹并没有发现,她的行为不但打动了庄崇礼,更让众人吓了一跳,难道大小姐又回来了?最吃惊的莫过于陶氏,连看向文竹的眼神都已经变了,她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帕子,似乎一个不小心,就要将它撕的粉碎。

    第一百零二章 奇缘

    看着眼前的文竹,陶氏的眼晴渐渐变冷,浑然不觉自己的语气不复刚刚和蔼,“老爷说的是,果然很像”
    “二伯父二伯母说的可是、可是大堂姐么?”文竹细声细气的抬起头来,尖尖的下巴,小小嘴巴,让人不由心中生怜。
    霎那,连陶氏都觉得自己的眼睛刚刚看错了,这个女孩子唯唯诺诺的,跟那个扫把星的清高孤傲简直是不能相比。庄崇礼更是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
    与文慧一同出了院子,却看到不远处站着的文淑,她冲自己轻蔑的笑笑,好像笑自己没有学像,让庄崇礼失望了。文竹也冲她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孤傲,惹的文淑一愣,转眼文竹已随着文慧走的远了。
    是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