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胡不喜(修竹)-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男儿又嫉恨又无可奈何的女人,如今分明就只是一个耐心的母亲。难道她看着雁卿就不会想起鸿哥儿来吗?自然是会的,只是她已剖析过自己的心,敢于去面对了。
  他再难过,难道还能比孩子的生母更难过吗?


☆、第十一章
  赵世番想到这里,虽越发觉得自己比不上云娘,却终于下定了决心推门进屋了。
  屋里略有些暗,他又心不在焉的琢磨着稍后的说辞,果然又在拐角处撞上了博山炉。黄铜的炉子撞在骨头上还是很疼的,他就顿了下脚步,心里略有些负气,吩咐:“搬出去。”
  身后小厮忙从命弄开。赵世番却是记起来,这一对博山炉也已是旧物了,还是当年他父亲随先皇伐蜀时得来的东西,一直丢在库里生尘。因林夫人不爱熏香,成亲后屋里便不曾陈设熏香炉。那一回他费心弄了西域奇香来,非要令林夫人试,林夫人才从库里寻出这对博山炉来摆上。十几年了,却还摆在屋里。
  他便又记起林夫人床楣子上挂着的香逑,似乎也还是当年她随手抛玩的那枚——那也是时兴了许多年的玩意,镂空的银球内置小圆钵,球怎么转钵口都朝上。在碗里燃上香料,香气便从镂空处溢出。早些年贵妇人坐车外出,都爱在袖子里拢一枚。车过之处,连尘埃都染上香味,十里不绝。城中顽童争相追逐,都以为香车里坐的是神仙妃子。
  这也是一桩雅事。他便做了两枚送给林夫人把玩,林夫人随手抛起接住,笑问道:“身后追着许多闲人有什么风雅的?”他便说,“我觉着你比她们都更像神仙妃子,何以反不如她们受追捧?”林夫人便抿唇看着他笑,后来她就噙了笑垂下睫毛,说,“你觉着我好便够了……我却懒得去理会旁人追捧谁,不追捧谁。”然而到底还是收下了。夜间她便将香逑拢在被褥下,赵世番掀开被子便觉得暗香扑鼻,便涎了脸往她身上去嗅。少年夫妻难免浮浪放纵,床笫间也颇有可炫耀的战绩。鏖战之后林夫人便笑他,“确实是风雅的东西——还非要我带出去玩吗?”他自然是不许了。
  他和林夫人成亲时,人人都预言他们两个日后必成怨偶。可其实赵世番自己很清楚,当日云娘将长刀砍上桌案时,他便已觉得林夫人美貌至此,纵然真被她砍一刀也是甘愿的。少年心性难免浅薄,易被皮相迷惑。可渐渐相处下去,便更被她的才情个性所吸引。他越明白云娘的过人之处,发奋匹配之余,也越清楚自己怕是此生难及。可要说自卑,却也不至于。
  少年时不曾山盟海誓过,可那个时候他和林夫人之间也确实是一心一意的。正所谓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此刻想来,却有些沧桑伤怀了。
  当年那些旧物,林夫人都还好好的留着。人人都觉着她会“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可见他们都错了。
  赵世番恍神有些久。再回神时,便听见里头传来了孩子哭声。那哄孩子的声音分明就是林夫人的。
  他略窘迫,却还是赶忙进屋去了。
  林夫人是不怎么会哄孩子的——当年养阿鹏的时候她便对奶妈说,“平日里照顾好了便可,若他无缘由的哭就抱来找我,我有办法治他。”听者无不满头是汗,生怕阿鹏真落到她手里。还好阿鹏乖巧好养,吃喝拉撒睡舒服了,从不乱哭闹。
  后头阿鹤倒是有半夜哭闹的习惯,慢慢的却也让林夫人给倒过来了。对亲儿子,她是真能狠下心,哭闹时说不管就真不管。
  此刻却抱着阿宝满屋子里绕,又指着房里的东西给他看,又摇拨浪鼓的。颇有些被孩子治住了的模样。
  见赵世番进屋了,她便略有些不自在。然而片刻后也就坦然了。
  且将阿宝还到翠竹手里,对赵世番道:“我们出去说吧。”
  声音压低了,便有些示弱的意味,十分的柔和动听。
  赵世番很有自知之明,晓得这是因为阿宝在一旁的缘故,忙就道,“不用,在这里说吧。”
  李嬷嬷不在,翠竹又不十分会抱孩子,阿宝很配合的又大哭了起来。林夫人无奈,只得将阿宝再接过来,低缓的发出些催人入睡的乐曲来。赵世番便凑过去,试着哄了一下阿宝,随口道:“你又何必非养在自己屋里?将西间收拾出来给他住,多安排几个嬷嬷照顾也就是了。你白日里这么多事,已经够辛苦了。”
  林夫人便看了他一会儿,道:“家里的事却没有多费神。”
  赵世番就被噎了一下,道:“也是……你的才具管家事,原本就是牛刀杀鸡。”片刻后又道,“纵然不累,夜里也得好好睡的。”
  这样言之无物的关切已听了许多年,可那笨拙又有些负气的赞美确实有些年数没听过了。林夫人倒也有片刻失神。
  便叹了口气,道:“柳氏的事你已知道了?”
  赵世番略有些难堪,只胡乱点了下头。片刻后又道:“是我惹出来的,这些年让你和雁卿受委屈了。”
  林夫人听出他的意思,一时便默然无言。
  话已出口,后面的便也容易了。何况早些年也多是赵世番顺着她的,此刻便依旧如当年相处时那般,握了她的手道:“我们和好吧。”
  林夫人总不作答,阿宝又哭闹不止,赵世番便有些烦。硬将阿宝抱过来塞到翠竹手里,“将他抱出去哭。”
  他再回来找林夫人,林夫人却已打了帐子进里边儿去了。赵世番忙追进去,就见林夫人往角落里去躲,他便再追过去……就发现林夫人悄悄的背着他在擦眼泪。
  赵世番愣了一下,悄声回头给林夫人拧了条湿帕子递过去。林夫人侧着身子接了,又背对着他擦干净,才回过头来。
  “你说和好……是说这一回就算了,还是要长长久久的与我好下去?”
  赵世番又愣了一下,忽然就明白过来,忙道:“自然是长长久久的好下去。我是真心认错的,日后再不做令你伤心的事。”
  林夫人便抬手止住他,道:“既然如此,有些事我便非要问明白了。”
  赵世番道:“……是。”
  她斟酌着措辞,赵世番便凝望着她,等她开口。
  林夫人便缓缓的从头说起,“说句不大中听的话,哥哥。当年我很不解父亲为何就挑中了你——才情平庸,武艺更寻常,也就圆滑玲珑些,却也不过是寻常纨绔都懂的世故。竟无一处能令我折服的。”
  这话谁都不爱听。赵世番忍不住就插嘴,“我也没那么差劲吧——至少家世是能与你匹配的!”
  林夫人便被他给噎了一下,“你还真是……”待要说他涎皮赖脸,可话又说回来,他们这些子弟谁不仰仗家世的?便道,“是,家世匹配,容貌也很不差。”
  赵世番被她噎回来,就有些讪讪的不敢多抢白了。
  林夫人才又道,“待成亲后我才信服父亲的眼光。你确实与旁人不同——这世上父亲之外,能容得下我的男人也许不少,可愿意纵容我去做我想做的事的,大约就只有你一个了。而且竟是我浅薄了,你虽没有文采武艺,却有做事的才能。更难得的是识才、容人的气度。谢二、庆乐世子他们信重你,可见都是比我有眼光的。”
  赵世番并没少辗转听说旁人对他的评价。然而林夫人亲口承认,分量自然不同。一时竟有些面红耳赤了。
  林夫人便直言,“而我虽被旁人说得很不堪,却很有些自视甚高的毛病。若你也与那些闲人一样,大约我们夫妻间就不是当年相处的情形了。”
  赵世番这回听明白了,“……是。”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夫妻间相处也不外乎如此。林夫人没瞧上他却还敢嫁给他,自然是有压倒他摆弄他,当他的家做他的主的准备的——她这样的女人难免有些惊世骇俗的胆量,不是三从四德的规矩能束缚得住的。而她也确实有接手燕国公府的才能。
  可她并没真这么做。
  此刻被点通了,连赵世番自己也是意外的——他所见的天纵之才,个个最不缺的就是掌控欲,尤其是对身边的人。但哪怕在他最迷恋林夫人的时候,林夫人也不曾耍手段摆弄他。甚或细细追究起来,她做的恰像一个最贤惠顺从的妻子。在柳姨娘之前,林夫人没有哪怕一次,真正违逆过他的心愿去自作主张。
  他正想着,便见林夫人寒星一般的眸子正凝望着他,追问道,“我没那么做。哥哥,你想过为什么吗?”
  她已有些年数不曾叫他哥哥。年少时这叫法饱含了调笑的意味,亲昵又暧昧。此刻叫着却暖得令人感怀。明明已经历了这么多事,却仿佛她的感情一直都不曾变过一般。
  赵世番其实是知道那答案的,只是此刻竟然说不出口了。赵世番总不答,林夫人眼睛却又红了,她便又要背过身去。赵世番忙扶住了她,男人都是得寸进尺的。此刻他忽然明白了些什么,竟有些卑鄙的想要等着林夫人自己承认不可了。
  但林夫人眼泪滚落下来之后,那种小人得志般的沾沾自喜就褪去了。
  他便揩去她的眼泪,说:“是我混账……让你伤心了这么多年。我也,我也很早之前便……”要说出来终究是难为情的,他便道,“都已是老夫老妻了,你别哭。”
  林夫人摇了摇头,“那些年我确实觉着,你是我的良人。能和你结成伉俪,是上天玉成……可后来,晋州城出了事。”她闭上眼睛,竭力平复着心情。赵世番身上也骤然冷下来,一时各自默然。许久之后,林夫人才接着说,“那是我一辈子最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有你在我身边,我大约是撑不下去的……”
  赵世番便要抱住她,林夫人只摇了摇头,抬手抵住他的胸膛,说道,“后来我随父亲攻入邺城,亲手给鸿哥儿报了仇……我想着,最艰难的时候已过去了。”她便又仰了头望向赵世番,“可我不明白,哥哥,最艰难的时候你都能陪在我的身边,为什么那会儿反而要疏远我了?”
  赵世番无言以对。
  林夫人便道,“我自认并没有哪里比柳氏差……或许是我想错了,你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喜欢我。”
  这也便是林夫人不如人的地方。太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鸿哥儿的缘故,可林夫人想了五六年,却还是不明白。
  当然也或许是因为柳氏出现之后,她便不屑再想了。
  赵世番终于还是说道,“那年我回到晋城……你也许不记得了,夜里你惊梦醒来,哭着对我说‘对不起……’”要追忆当初,确实是不容易的,“你说‘是我的错,我应该听你的劝,早早的带着他们回长安’。”
  林夫人身上便一震,赵世番忙抱住了她。
  林夫人便说,“你是恨我当初……”
  “不是。”赵世番忙说,“那个时候我只恨梁军残虐。你自责时我才意识到,鸿哥儿的事何尝不是因为我自私?那时我虽让你带着孩子们回长安,也只是一说。心里却是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所以并没有真安排你们回去……何况我是个男人,保护妻儿该是我的责任。”
  林夫人说不出话,只抱住了他,压抑着在他怀里哭泣。他便轻轻拍着林夫人的背,“我是个庸人,心事总解不开,便起了逃避之心。后来又做了错事,越发不敢面对你。便拖延至今。如今我确实知错了,你肯原谅我吗?”
  林夫人点了点头,说:“嗯。”提及鸿哥儿的死,难免又伤心的哭了一场。可后来她还是说,“天下遇害而亡的人,谁敢说自己就没半分错处?纵然再没有,他偏偏在那个时候出现在凶手跟前,岂不也是劫难?难道你就能说他是自己找死的吗?该恨的是凶手,过于自责,反而是不明是非了。”
  赵世番只道:“夫人说得对。”


☆、第十二章
  第二日便是中秋。
  因月娘哭到大半夜,两个姑娘都醒得晚。早上秀菊去挽帐子,她们还抱在一处呼呼大睡——月娘小姑娘睡觉老实没错,但她有个卷被子的坏毛病,幼时跟张嬷嬷或是柳姨娘一道睡,体形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毛病还显不出来。这一晚跟雁卿一起睡了,就卷啊卷啊的,不知不觉把整床被子都卷到自己身下去了。
  雁卿睡得熟,梦里觉得冷自然就往暖和的地方凑,月娘越卷被子,她就越抱紧月娘。于是睡到早上,雁卿手脚并用的缠着月娘,连体婴似的被一道圈在被子卷儿里。初时月娘还被缠的呼吸不畅,但梦里调整了下姿势,跟雁卿对抱起来,稍稍将身下的被子放出一截,瞬间就觉得又暖和又宽拓,睡得很美好了。
  因此此刻姊妹两个的睡姿便十分亲密。她们都都生得白净美好,双胞胎姊妹似的睡在一处,暖得人心都化了。秀菊瞧见了,便悄悄去戳了戳太夫人跟前伺候的明菊,拉着她一道来瞧。
  又回去学给太夫人听。丫鬟们正服侍着太夫人梳头。太夫人闻言失笑,道:“闺中姊妹还是亲近些好。只是睡着睡着就钻到旁人被子里去,雁丫头真是……”
  秀菊便道:“大姑娘睡相还是乖巧的。”便将昨夜里瞧见的事低声对太夫人说了,太夫人不免又叹息,“倒是我忽视了月娘的心事。”然而这也和月娘不肯在人前伤心有关,太夫人便道,“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藏心事,真难为这孩子了。”
  张嬷嬷和崔嬷嬷也并不想两个姑娘头一天搬到太夫人这里就赖床,很快也都悄悄的来将她们唤醒,各自抱回去,带了小丫鬟服侍她们洗脸漱口穿衣梳头。 
  雁卿正迷迷糊糊的就着崔嬷嬷的手喝暖暖的枣肉茶,就听到外间丫鬟们道:“鹏哥儿、鹤哥儿来了。”
  雁卿一双蒙雾的眼睛瞬间就清明起来,忙要从床上蹦下来。
  墨竹正给她穿鞋呢,就笑着按住她:“姑娘别着急,一会儿咱们也要到老太太房里去。”
  雁卿虽安静下来,却还是欢快的颠搭着膝盖,满脸都写着期待欢快。崔嬷嬷瞧她欢喜,也跟着笑出来,又问墨竹道,“昨日怎么没听说两位哥儿回来了?”
  墨竹给雁卿套上小靴子,笑道:“我也没听说呢,想是刚刚回来的吧。”
  雁卿便说:“他们打猎去了,今天回来。”
  她身上终于收拾好了,就踩着小杌子跳下来。拉着崔嬷嬷的手绕过黄梨木的雕花隔扇,便要往老太太处去。待要进去了,忽的想起月娘来,又先往屏风外头等月娘。
  月娘很快也牵着张嬷嬷的手从梢间里出来。这一日她和雁卿一样梳着双环髻,簪了一双粉黄色的腊梅流苏绒花,脖子上带着黄澄澄的金项圈。因紫玉给了雁卿,项圈上便换了块金镶白玉的锁头。她体貌生得风流,虽年幼娇弱,却已然如蔷薇春晓般娇嫩动人。雁卿不免就多看了她一会儿,觉着这么好看的妹妹是自己家的,十分满意。
  反倒是月娘,抬头瞧见雁卿,想到昨夜被她抱着哭到睡着,便有些不自在。心虚的别过脸去。
  雁卿当然觉不出小丫头这种微妙的情绪。她觉得经历了昨晚她和月娘已经和好了。便上前拉起月娘的手,道:“我们去给老太太请安——阿兄们也来了。”
  月娘更不自在了——她和正房素来不怎么亲近,结果头一回赶鸭子上架就要面对仨,还都是她的哥哥姐姐……
  她越不想示弱,心里压力就越大。便想调整下仪态,好令自己看上去更大方有气质些。
  ……结果雁卿已经积极的拉着她往屋里去了。月娘挺胸时被她拖了就走,差点没闪着腰。
  姊妹两个拉着手进去,便看到老太太靠在炕桌上,下首端坐着两个少年。小的那个正眉飞色舞的说着什么,声音脆亮动听,眼里流光欲飞。大的那个沉静微笑着,朗润内敛。两个都朗月清风一般,气质出众,容貌隽秀。
  比雁卿不同,月娘平日里见两个哥哥便觉得他们是人上之人,会发光一般。只是因嫡庶之别、男女之别、长幼之别,她也只能远远瞧着艳羡,不曾亲近过。此刻见着更觉得他们不同凡俗,心里便有些退缩。正待养蓄底气,雁卿已拉着她到跟前去给老太太请安了,月娘只好又跟上。
  老太太笑道:“快见过你哥哥们吧。”雁卿便回过头脆脆的道,“大哥哥,二哥哥。”月娘便跟在后头,也低声随着叫了一遍。
  两个哥儿显然已从老太太口中知道两个妹妹住进来了,并没露出什么差异之色。鹏哥儿还柔声回道,“三妹妹。”
  月娘没听过这么好听这么柔和的“三妹妹”,一时脸色都红透了。
  鹤哥儿又拨弄着雁卿的脑袋看了一回,雁卿因月娘在,不想再缠杂这件事,便躲着低声咕哝道,“……已不疼了。”鹤哥儿便麻利的在她眉心弹了一嘣儿,这回是真疼了。雁卿捂着额头泪汪汪的看着他,鹤哥儿便哈哈哈的笑起来,道:“让你不防备!下次记着了吧?”
  老太太又好笑又好气,忙将雁卿拉到怀里来查看,道:“才回来就欺负你妹妹!”
  鹤哥儿笑道:“我这是在教导她呢,阿婆!我这么弹弹许她就开窍了呢?平日里总舍不得敲她,结果就让旁人背地里推了……早知道我就该先敲个过瘾。”
  鹏哥儿轻描淡写道:“要不要我也敲你个过瘾?”
  鹤哥儿忙也捂着头退了一步,“不用了!”
  月娘如何不知他明着是敲打雁卿,实际上却是迁怒于她?只羞得恨没有个地缝能钻进去。雁卿瞧见,便又有些无措。待去拉月娘,月娘便退了一步,对雁卿俯身行礼,“姨娘对不住阿姊,”她说着泪水便在眼眶里打颤,却咬住了不肯落下来,“然而姨娘已不在这里了……我身为人子,不敢说姨娘的不是。只能替她向阿姊赔礼。阿姊若有余恨,就责罚我出气吧。”
  雁卿更无措了,只道:“我不怪你的。”忙去扶她,月娘却不肯起身。
  鹏哥便按了鹤哥儿的头,将他也推倒月娘跟前去。
  鹤哥儿只得笑道,“雁丫头分明就没怪你,是我说错了话。三妹妹别往心里去,快起来吧——我向你赔礼道歉了,以后再提这一茬,我就是猪头!”
  鹏哥儿道:“你还有不是猪头的时候?”
  连太夫人带一屋子丫鬟都忍不住掩了嘴偷笑。雁卿也有些憋笑,只是想到月娘难受,只能忍住了不动声色。
  鹤哥儿便讪讪的,只好道:“我是猪头……三妹妹别生气了,好不好?”
  月娘不想他这般俯就,脸上更热,便道:“不敢……”雁卿见她松动了,赶紧又上前扶她。
  此刻太夫人才说话,“鹤哥儿嘴上讨打,月丫头自己也糊涂。你一个孩子,还能管到大人怎么想怎么做不成?这事不怪你——雁丫头分得清,不曾将柳氏的罪算在你身上,还处处替你着想。你若还想不开,非要将自己同柳氏等同起来,不但自贬身份,也辜负了雁卿待你的情谊了。”
  月娘身上一抖,越发低垂了头。
  太夫人见他们各自都知错了,便又说,“都知道错了,以后就谁都不许再提这件事了!”
  四个孩子忙都站端正了,道:“是。”
  屋里虽已十分凝重,然而这桩事过了,雁卿身上却也略略松懈下来了。此刻才十分疑惑的问鹏哥儿道,“怎么月娘是三妹妹?”
  鹤哥儿便抢答道,“二叔家还有你鸾姐姐——她是排第三的。”
  老太太便问,“你大还是鸾丫头大来着?”
  鹤哥儿强调,“我大。我是丙午年四月生的,她是六月!”
  老太太笑道:“看你得意的,不过就是比她大了两个月。”
  鹤哥儿笑道:“大一天我也是哥哥,阿婆您不懂——你看平日里读书,我花多少力气才能将旁人都压服过去。可这个妹妹呢,我什么都不用做,只因为早生了两个月就比她大,还一辈子都比她大。白占了多少便宜,能不得意吗?”
  老太太忍不住笑他,“你哥哥还在这里呢!”
  鹏哥儿忙摆手道,“我不要紧——这算法儿很好,我心里比他还得意呢。”
  太夫人就笑道:“这么算起来,最占便宜的是我,你们得意什么!”
  鹤哥儿就笑道:“阿婆您不用占这种便宜,也是最大最有福分的——我阿爹阿娘也不用。也就只让我拿来在妹妹们跟前横一会儿罢了。”
  老太太已将两个丫头抱上炕揽在怀里了。雁卿十分开心的听他们说话,月娘此刻已晓得,鹤哥儿并不是她脑补的那种高大上的哥哥,反而十分刻薄,对他的憧憬已很浅淡。她被柳姨娘养得贵重,不很适应这种涎皮赖脸的玩笑,只默默的听着罢了。
  当然玩笑开完了,两个哥哥依旧是玉树临风的。
  鹏哥儿已经十五岁,鹤哥儿小四岁,两人都跟着东郡公杨浩读书。东郡公规矩多,每旬只给学生一日探家的假期。其余时候有事都要额外请假。因此鹏哥儿和鹤哥儿回家的时候并不多。
  中秋团圆佳节,东郡公自己也有应酬,倒是给他们放了几天假。恰逢英国公林靖去渭南行猎,长安少年们蜂拥跟去凑热闹,他们便也一道去了。原定是今日回来,只没想到居然这么早。
  老太太这边早膳还没准备好,倒是有现成的熬得糯糯的五谷粥端上来。晓得他们定然是没吃过的,便先让他们每人喝了一盏,道,“一会儿你阿娘来了,咱们再一起吃。”又半欢喜半抱怨道,“一大早喝着风跑回来……下回可不许再这么做了。”
  两个人都笑道,“是。”
  此刻雁卿才有空隙插话,就巴巴的问道,“打猎好玩吗?”
  “好玩儿!”鹤哥儿便笑着对她眨眼睛,“我还打到一只獐子——大哥更厉害,他一个人打的比纪世子他们四个还多,要不是昨天急着回来……”
  鹏哥儿道:“喝你的粥。”
  “我喝完了。”
  “那就再喝一碗。”
  雁卿便掩着唇笑。太夫人问,“昨天给关城门外了吧?”
  鹏哥儿道:“是,回来时就已宵禁了。城门卫那里不肯通融,我们就在城外住了一晚。早上一开城门就赶回来了。”
  太夫人便道:“近来京城风声严,”便轻描淡写的说,“寻常时候要请太医看病也不容易了——你们都要谨言慎行。”
  鹏哥儿又道:“是。”
  鹤哥儿觉着无趣,便又对雁卿眨眼睛,“我给你带礼物回来了。舅舅和李大哥哥也给你捎了东西,一会儿送到你房里去。”
  “舅舅”自然就是林夫人的弟弟英国公林靖。“李大哥哥”则是太夫人娘家弟弟卫国公的长孙李琨,比鹏哥儿长两岁,也在东郡公门下读书。八公素来都相互联姻。譬如卫国公族里就有姑侄三人分别嫁到燕国公林家、晋国公谢家和当今天子元家。卫国公自己娶的则是前朝公主的女儿。
  往往妻族富贵,妾侍的地位便也尤其卑贱。月娘常年养在柳姨娘跟前,自然是不曾见过这些外亲。一时想到张嬷嬷说的“待姑娘出人头地了”,却只越发觉出自己同雁卿的差别,更加茫然了。
  正想着,就听鹏哥儿补充道,“三妹妹也有。”
  鹤哥儿却只笑着,并不说什么。
  太夫人便将话岔开,问道,“你们去渭南,可曾顺路去拜访庆乐世子妃?”
  鹏哥儿说:“去过了,世子妃还问祖母好。说等回长安定要来看您呢。”
  太夫人便叹道,“她哪里有空闲……”又问,“见着元徵了?他还好吗?”
  鹤哥儿便说,“见着了,孙儿还请他一道去打猎呢。不过他身娇肉贵,虽去了却没出门,只窝在渭南别墅里。三天里就露了一面……”便啧啧道,“生得跟女孩子似的,又不爱搭理人。才八月里就裹上了披风,看着风吹就倒的模样……”
  府上跟庆乐王府颇有些来往。元徵是庆乐世子的遗腹子,雁卿却常与他相见。便认认真真道,“他病了,二哥哥不要嘲笑他。”
  鹤哥儿就笑问道,“我哪里嘲笑他了?”
  雁卿道:“言辞之间。”
  鹤哥儿被她堵了一回,就抱怨,“我是你哥哥还是他是你哥哥啊!”
  雁卿理所当然道,“你是啊!”
  太夫人忍不住就笑起来,“元徵也是哥哥,咱们是世交。”又对鹏哥儿、鹤哥儿他们说,“且不论世交,庆乐王府也对咱们有恩,你们要多照应着元徵。”
  两位哥儿便又应道,“记下了。”


☆、第十三章
  不多时林夫人便也抱了阿宝来给太夫人请安。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说了一回话,又一道用了早饭。
  月娘瞧见阿宝乖乖的坐在林夫人腿上,喂什么吃什么,比在柳姨娘手里听话十倍。便不知林夫人用了什么激烈的手段对他——当姐姐总是格外疼爱弟弟,往往自己遭受时能忍下来的委屈,弟弟受了她反而忍不下来。想到阿宝可能在林夫人手上受的调_教,月娘心里越发酸楚。张嬷嬷在背后悄悄的提醒了她好几回,她才掐着手心忍住了。
  阿宝到底还是更亲月娘的,吃过饭便嚷着找月娘抱。大苦主见小苦主,月娘几乎要当即忍不住。却也知道宝哥儿和她太亲近了反而惹猜忌,便只强忍了装没瞧见。
  谁知林夫人却和蔼的对她招了招手,“过来看看弟弟吧。”
  月娘心事重重,怕自己把握不好度,反应便略迟缓。还是太夫人笑着推了她一把,“你母亲叫你呢。”
  月娘才忙上前去。宝哥儿见了她就探身过来让她抱,月娘小胳膊小腿,能抱得动他?差点没让他压倒了。还好李嬷嬷只松了一半力气。这画面也是逸趣横生的,一屋子人便又笑起来。
  抱小孩子是新鲜体验,雁卿便也要去抱,月娘怕宝哥儿又抽冷子打雁卿,忙道:“他认生,阿姊留神些。”
  雁卿笑道:“不要紧——见多了就不生疏了。”
  月娘才小心翼翼的让李嬷嬷帮着抱了宝哥儿渡到雁卿怀里。这一回宝哥儿果然不打雁卿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了她一会儿,忽然就拿额头拱着她笑起来。雁卿受宠若惊,“他对我笑呢!”
  鹤哥儿道:“小孩子见谁不笑?”
  月娘便说:“也不是对谁都笑——他和阿姊有眼缘。”
  雁卿便凑上去亲了亲宝哥儿的嫩脸蛋,又对鹤哥儿道,“二哥哥也抱抱他。”
  鹤哥儿这年岁的孩子,眼睛盯着的永远都是比他高大的兄长,对小屁孩儿才没兴趣。但扛不住鹏哥儿的眼神命令,勉强还是抱了一下。宝哥儿却十分喜欢他,因被雁卿啃了一口,他也礼尚往来。却没瞄准,亲了鹤哥儿一鼻子口水。
  鹤哥儿瞠目结舌,“他咬我鼻子!”
  雁卿一本正经道,“他是亲你。”
  鹏哥儿帮腔,“是亲你。”
  月娘也抿唇笑道,“没想到他跟二哥哥最有眼缘呢。”
  鹤哥儿有苦说不出:……还不如被咬一口!
  且笑闹着,外间便有婆子进来禀事。太夫人便对林夫人道:“你去忙吧——鹏哥儿、鹤哥儿也做你们的事去。这里有两个丫头陪我。”林夫人笑道,“不是旁的事……”
  因鸿花园里撵出去不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