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官-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算日子,如今会试也该结束了,再过几日到了三月初一左右,应当就能出榜了,然后便是三月十五的殿试。”
“等罢,不知今科淳安有谁能登进士第,会试消息传到时,至少是半个月之后了。”
“方前辈身负解元之望,不知道能不能春闱连捷……对了,如果方前辈真中了进士并在外做官,那应物贤弟为了膝前尽孝,是否要随着上任去?”
方应物愣了愣,这个可能性不好说。如果父亲真去做了官,写封信叫他去跟着上任,那他肯定要追随前去。
不过猛然听到提起父亲,方应物又想起个忌讳。淳安县说大不大,这两个损友拉着自己去喝花酒,不会遇到对父亲恨之入骨的白梅姑娘罢?还欠着三十两银子没有还清呢。
只要有一丝偶遇的可能性,那也是坚决不能去的,无论从哪方面原因。
项公子得知方应物的担忧,拍着胸脯担保道:“你放心!这次去的是新班子,刚从外地来淳安不到一个月,绝对不会遇到白梅姑娘这种老面孔!”
方应物叹口气,感慨道:“在下向来洁身自好,今日遇到二位前辈,只怕清白有损了。”
项成贤兴致很高,闻言斜睨了方应物一眼,“你很清白?我们十五六岁时,可没有敢纳个小妾的。日日被长辈逼着苦读经典,稍不如意就挨竹片儿,直到进学后才松快一些。”
洪松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神情迷离,不胜唏嘘地追忆道:“我十三四岁时,与家中一个小婢女调笑了几句,为她写了两首歪诗。然后转眼之间,她便被母亲卖走了,如今不知人在何方,好生怀念。”
“不止调笑罢,必然还有别的……”项公子很知根知底的吐槽。
方应物知道,洪、项这种有举业传统的读书世家,往往对儿孙辈管教很严,家法真不是摆设。
这些家族就像条理分明的功名制造机器,因为只有源源不断地出人才,才能维持家族不坠。在文风鼎盛的地方,有很多很多这种科举家族。
想至此,方应物忽然有点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种书香世家了,不然从小一举一动要受到巨大的拘束,他真未必能忍得了许多条条框框。
那还不如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虽然生活清苦了点,但是好歹家里也挣到了功名地位,又过得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当然,在倦居书院进行地狱式训练的那些日子不算在内。
其实方应物作为一个奋发向上的正人君子,对喝花酒没有多大兴趣。不过洪、项二人乃是他在淳安士子中最熟稔的两个,以后还要依靠他们援引进入士林圈子。
听说县学里也是有帮派和学霸的,若没有强力盟友,进了县学只怕也要受欺负。再说人家盛情相邀,而且貌似还有求于自己帮忙,自己总不好故意躲避,驳了对方面子。
方应物随着二人,来到西门外一条巷子内,又进了一处很精致的院落。
在正厅中,项成贤和一个中年男人说着闲话,“赵当家的,那小春儿可闲着么?前几日我说过要来的……”
洪松与方应物站在另一旁,小声解释道:“小春儿是这里一个歌女。项贤弟最近似乎对那小春儿着了迷,想要纳为妾室。
项贤弟成婚五年,仍无一儿半女,纳个妾也是应当的,只是家里那位夫人不同意,而且这边价格也说不定。”
方应物正要说什么,却见那边项公子招了招手,显是已经谈完了。便一起走过去,自有仆役带着他们三人穿过前厅,进入了后面东院。
方应物便见到了那让项公子着迷的小春儿,十四五年纪,细目多情,尖尖小脸,还算妩媚。没胸没屁股的,比兰姐儿差得远,好像连王大户家小娘子都不如,方应物比较过后想道。
席间项成贤又点了两个脂粉陪同方应物和洪松,但比小春儿还不如,不过也勉强热闹了一下午。
这小春儿能让项成贤着迷,也是有几把刷子的,比如善于唱吴地山歌,在席间时便唱了几首助兴。
只听得方应物瞠目结舌,嗓音倒是婉转悠扬,只是这歌词……
“姐儿生得好身材,郎要籴时姐要粜,探筒打进里头来;姐儿生得好像一朵花,吃郎君扳倒像推车;姐儿生得有风情,枕头上相交弗老成;
姐儿生得滑油油,遇著子情郎便要偷,正像个柴上火烧处处着;姐儿生得好个白胸膛,情郎摸摸也无妨;姐儿生得眼睛鲜,铁匠店无人奴把钳。随你后生家钢能硬,经奴炉灶软如绵。”
恍恍惚惚中,方应物有点后悔,上辈子怎么没有研究过古代山歌这种艺术?好像比什么政治有趣多了。
傍晚时,三人兴尽而出,在前厅中再次遇到了进来时碰见过的赵当家的,项成贤又拉住他道:“赵当家的!还不肯通融么?不是在下吝啬,你要三十两银子,未免太高,在下手头也拿不出这些钱。”
赵当家的赔笑道:“不是小人狮子大开口,实在是养了这么一个不容易,还指着她赚回本钱。要是便宜打发给了项大官人,那小的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三十两确实太贵了,什么美女能值三十两?这要么是不肯出卖,所以开出天价;要么就是摆明了宰项公子一刀。
两人讲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方应物在一旁替项公子着急,此人实在不会谈价。
他便不耐烦的冲上前去,对赵当家的喝道:“闲话休提,你这三十两着实不地道,分明是欺吾辈读书人不识货!”
赵当家的笑了笑,“这位小相公说话休要太离谱,小春儿哪里不地道?唱得不地道么?还是模样不够地道?”
方应物嗤之以鼻道:“也就你将她当个宝,唱得如何不清楚,但吴地能唱山歌的大把抓,用得着从你这里找么?至于模样,也就你这没见识的将她当个宝,娶了回去能生养持家才是正经。
看她眼眸太细,眉毛略淡,不是旺夫相,减五两!肤色苍白可能有暗疾,减五两!身量不足,前后也不够圆润,生养可能困难,减五两!估计还不会持家,再减五两!
各方面都不算出众,就凭这货色你也敢要三十两?十两银子顶了天,还是看在嗓音不错的面子上!”
赵当家的被方应物一通讥讽,连退两大步,一时无言,没想到读书人里也有如此犀利的高手。
方应物冷笑几声,蓄起气势正要发动新一轮攻势,此时项公子却开了口,对方应物不满道:“贤弟怎能如此说话?小春儿哪有如此不堪?你这话太刻薄了。”
“对的,项大官人这是公道话!”赵当家的连忙竖起拇指赞道。
听到项公子反驳他,方应物鼓起的一口气刹那间全部泄掉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项公子真是猪队友!
洪松见状,连忙招呼项成贤和方应物离开,他知道今天肯定谈不成,不能再久留了。
出了院子,方应物抱怨道:“项老兄何必多言,你若不说话,说不定已经帮你谈下来了。”
项公子也醒悟到了,不住地唉声叹气。
三人继续向前走,到了巷子口,却远远看到三五个人堵在那里。当中一人方应物却是认识的,正是李提学身边的随员之一,前天曾经到过他那里,好像姓王,其余几个人都是衙门和县学里的杂役。
他们怎的在这里?方应物心里刚闪过一丝疑惑,便听到王书办对着他们喝道:“提学衙门在此督察!你们可是生员士子?速速报上名来,随我们走一遭!”
“坏了,大宗师虽然闭了院,但提学衙门还是有人来巡查了,我们撞个正着!那边只怕有人识得我们,瞒不过去。”洪松小声道。
项成贤却胸有成竹,“不妨,既然出来,我早有预备,只要不是大宗师亲自前来就没问题。”
便见他上前对王书办道:“这位先生请了,在下三人只是偶然路过,并未有违反学规之事。”
王书办嘿嘿笑道:“什么偶然路过,这巷子里面是什么,还用我明说么!我看你们就是挟妓恣娱!”
项成贤偷偷掏出一块碎银子,丢在地上,再次道:“我们确实是路过,还望明察。”
王书办便不再做声了,旁边杂役使了个眼色,示意三人赶快走。
项成贤、洪松、方应物正要离开时,王书办突然发现了躲在洪松背后的方应物,立刻抬手叫道:“慢!这不是方朋友么?”
方应物无可奈何,从洪公子背后现身。
王书办盯了方应物几眼,然后得意地笑道:“道试之前还敢留恋花街,简直玷污学风,理当严惩不贷!你们都随我去县学罢,禀报过大宗师后自有处分!”
本以为平安无事的洪、项二人目瞪口呆,方应物是个胥吏杀手没错,很是灭过县衙几个人,难道他不知不觉中,和提学衙门的书办也结下梁子了?
真是猪队友啊……本来他们二人可以过关,却没料到被方应物拖累了。方小朋友是怎么长的脑子,没事去得罪提学衙门的人作甚!
第六十五章 不要心存侥幸!
洪松和项成贤不约而同地将方应物当成猪队友,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刚才项公子为美色所惑,突然插嘴坏了方应物好不容易营造的谈价局面一般。
自从正统年间三杨辅政以来,成熟的文官体制渐渐形成,随之而来也带动了底层风气,特征就是各地士子渐趋“嚣张”。比如一个在本地有根基的生员,也许并不畏惧知县这样的父母官大老爷。
但是举人以下的士子或许敢顶撞知县甚至知府,却绝对不敢得罪提学官。因为提学官手里掌握着前程和功名,决定等次的岁试、确定乡试资格的科试、决定能否中举的乡试都不是开玩笑的。
秀才能否取得乡试资格、秀才能否升等或者降等、秀才能否出贡成为国子监监生,那都是要通过提学官,一般秀才谁敢得罪提学官?就连方应物虽然装山人高士,但对大宗师在礼节上也是足够周到的。
爱屋及乌,提学官不可得罪,那他身边的随员当然也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但现在洪、项二人算是看出来了,必然这方应物不知什么时候得罪了王书办,所以王书办发现方应物后,又重新把他们三个全部拦住了。
方童生也感到很倒霉……前天提学官来到家里拜访时,为了抬举自己的气场,反击并踩了踩几个随员。
原想今后不会再有交集,根本不用在意他们这些小人物记仇不记仇,提学官又不能在淳安按临很久。
但人生莫测,谁能料到今天被两位朋友拉去喝花酒,出来就被督察学风的王书办堵上了?如果只是洪、项二人被抓,掏点银子也就过关了,但偏偏这王书办对自己有怨气……
现在不是风气败坏的晚明,风纪问题真要处罚起来还挺麻烦的,而且在花街柳巷被抓现行这种事太羞耻,找人来说情也很没面子。
方应物叹口气,一时无法可想,只好决定以静制动,且看看王书办如何处理再作打算。便对王书办拱拱手道:“王先生说些什么,在下听不明白。”
王书办见方应物仍然装糊涂,嘿然一笑,喝道:“你还想推脱不认?去巷子里各家一问便知,抵赖也是无用!”
项成贤想到今天是他拉着两个朋友到这里来的,既然出了事,该他承担的责任就要背起来。便再次出面道:“这位王先生,并非我等抵赖,其间或许有什么误会,还请借一步说话。”
王书办没有答理项公子,只看着方应物不说话,神态中透着几分得意和爽快——你小子今天可算犯在我手中了……
方应物无奈道:“王先生到底想怎样?”
王书办正气凛然斥道:“不是我想怎样,是国法学规该怎样!做错了事情,触犯了规条,你们便不要心存侥幸!”
洪松也上前求起情面,“小事而已,绝不至此地步。不看僧面看佛面……”
王书办抬抬手,阻止了洪公子套近乎,还是对着方应物道:“我只是提学僚属,如何处罚还是提学官老大人决定,三位随我去县学罢!”
洪松和项成贤终于确定王书办不是开玩笑,齐齐大惊失色!
如果捅到提学官面前,那事情就真闹大了。如果是人品宽厚的大宗师,说说好话也许就轻轻放过了。但这个提学官自从按临以来,行事严厉,与宽厚沾不上边,只生员就罢黜落了十几个!
若真到了他面前,哪会有好果子吃!再说他们与提学官大人毫无交情可言,想说情都找不到门路。
他们两个正绞尽脑汁想着说辞,却见方应物一个箭步,冲到了王书办身前咫尺之地,神情十分激动,很是吓人。王书办甚至微微向后退了一步,以避开他。
大事不好!莫非方应物年少气盛要动起手?两人连忙要去拦着,却听方应物抢先对王书办吼道:“我不信!县学已成考场,内外隔绝,你如何能打扰到大宗师!”
王书办为了人身安全,又后退一步道:“可笑之极,内外隔绝那是为防人情请托和作弊,难道就不向里面送吃送喝么!这次是公事,我作为提学僚属,禀报与大宗师又有何妨!难道你敢做却不敢去么!”
项成贤着急地叫道:“王先生且慢,在下还有话说……”
方应物脸色又一变,忽然喜不自胜,“好也!烦请王书办公事公办,速速领我去见大宗师!”
方童生的变脸真让所有人一惊一乍,不会是因为太年轻,被这点小事刺激的失心疯了罢?他竟然主动说要去见提学官?
我靠!项成贤和洪松心里快崩溃了,方应物真是猪的不能再猪的队友!
虽然王书办难说话,但他们也不是毫无根底的人,本来用水磨工夫也能慢慢磨平的事情,却被方应物三言两语针尖对麦芒推到了悬崖边!
先前王书办不客气归不客气,总是还有缓和余地,但方应物这话一放出来,还怎么缓和?现在是不是拿着文章求赏识,而是犯了条规被处罚,大宗师是那么好见的么!
王书办不是本地人,在本地没牵绊,又只是临时来一次而已,得罪了他们这些土豪拍拍屁股就走了,丝毫没有负担。他若发起狠来,根本不会有顾忌的!
两位公子欲哭无泪地看向王书办,只能祈祷奇迹出现了……
这一看,好像奇迹真出现了。
被方应物一激再激之后,王书办却没有杀伐果断,脸色反而惊疑不定,口气似乎先软了几分,“方应物!你可要想好,不要误了自己前程!”
这明摆着就是给台阶下,两位公子喜出望外,顾不得猜测其中原因,又赶紧看向方应物。
然而奇迹再次出现了,方应物仿佛占据了上风,不依不饶地对王书办道:“在下真想好了,还请王先生带我去见大宗师,感激不尽!”
两位公子目瞪口呆,又扭过头去,只听王书办忽然变得苦口婆心,“你还年轻,不晓得厉害,务必要三思。”
方应物诚恳道:“在下虽然年轻,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当然晓得三思而后行的道理,还请王先生成全!”
洪、项两人完全成了看客,仿佛在短短片刻功夫里,方应物和王书办全都变成了不认识的陌生人,这个世界也变成了彻底陌生的世界。
刚才还觉得方应物疯了,现在他们觉得自己要疯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好像知道他们的迷惑,方应物抽出空子,转头对两人嘿嘿一笑,“在下受商相公委托,要面见大宗师。正不得其门而入,恰好遇到这个时机,那便从了王书办。”
洪、项二人听得分明,这不是商相公让方应物跑腿传话,而是商相公委托方应物与大宗师谈话,其中关系不一般呐。但大宗师好像出自万首辅门下,未必就卖商相公面子,那就是另一个疑问了。
不过这王书办仿佛很卖商相公面子,他脸色变了又变,再次出口道:“念在你们年少无知,又有悔过之心,这次就放过一次,下不为例!”
洪松和项成贤彻底松了口气,有王书办这句话,今天这事就算揭过去了。
可方应物似乎还不甘心,有点急切地说:“王先生不能这样徇私卖人情,还是领在下去见大宗师罢!”
王书办冷哼一声,“你适可而止,不要胡搅蛮缠!”说罢用力挥挥宽大的袖子,就要走人。
“慢着!”方应物大喝道,抢在前面拦住了王书办,其他几个杂役都是本地人,不敢去惹方应物等人。
王书办面色不快,“我已经既往不咎,你还想怎么样?”
方应物皱眉片刻,“在下怎么觉得,你很心虚?”
“胡言乱语!”王书办勃然作色,大声呵斥道。
方应物犹疑地问道:“又色厉内荏了?”不等王书办再说什么,方应物语气肯定地说:“在下明白了!王先生莫非是私自出来捞外快的?”
王书办闻言骇然无语,这方应物的心思确实很快,竟然这就猜到了!
方才洪项二公子一直觉得方应物太多事了,现在听到这里,纷纷恍然大悟,一起围了上来,面带不善地看着王书办。
其实提学官锁闭试院后,王书办是负责在外面采办蔬菜米粮的,每天将东西送到县学的小侧门,但不能进去。
这位李提学貌似比较清廉,实在没有留给他多少油水,王书办便打起了赚外快的歪心思。
他知道只要确认提学官不会露面,本地士子就会放松下来。便趁这机会打着提学衙署的旗号,纠集了几个杂役在花街柳巷附近巡逻,专门敲诈勒索刚从青楼楚馆出来的士子。
本来他这个主意不错,被敲诈的人碍于羞耻心,也不会傻到把自己的倒霉丑事乱传,就像今天准备花钱消灾的项公子一般。等随着大宗师离开后,更不会暴露,计划几乎天衣无缝。
但是很可惜,王书办却不料遇到了一个欲见大宗师而不得的怪胎……
他原本只是想搬出大宗师吓唬吓唬方应物等人,满足自己报复快感的同时,顺便多赚一点好处。谁想到方应物会如此死皮赖脸地主动请见大宗师!
面对三个本地土豪的围观,被戳穿了虎皮的王书办欲哭无泪,无奈道:“你们到底想怎样?”
方应物正气凛然斥道:“不是我想怎样,是国法学规该怎样!做错了事情,触犯了规条,你便不要心存侥幸!随我去见大宗师!”
他又补了一句,“当然,放过你也可以,总之你要想法子让我见到大宗师!”
对方应物的心思,众人洞若观火,在考试前能见一见负责出题判卷的主考官,好处不言而喻。
第六十六章 潜入县学
目送王书办唉声叹气地离开,洪松略带迟疑地向方应物道:“莫非方贤弟要趁机钻营么?”
方应物确实有趁机拿下一个秀才名额的意思,毕竟糊名考试谁也没有把握,但能这样如实回答么?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啊,深有感悟的方应物答道:“在下奉商相公之命,与大宗师谈一些事情而已。与朝政时局有关,不便与别人说,还请见谅。”
洪松和项成贤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景仰神色,没有再多问什么。朝政大事啊,当然是他们两个秀才只能仰视的。
此时天色已晚,三人又回到城中。上辈子俗语云,人生四大铁,方应物与两位公子几乎要完成三个。
今天一起喝过花酒、虽然虚惊但也险些一起被提学衙门处分、将要成为县学同窗,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之间关系更进了一层。
洪项二公子都是县学生员,也都不耐烦住在学舍里受拘束,同时也不便和妻子同住,所以两人都在城中有宅子,而且相去不远。
在方应物今晚去谁家住这个问题上,两人小小的议论了片刻,项成贤道:“我还指望方贤弟轻摇三寸不烂之舌把贱内说服,故而必须要去我那里。”
洪松便没话说,只能对方应物道:“项氏大妇凶悍,此行殊为不易,方贤弟保重!”
如此方应物便跟随项成贤走了。到了家中,项公子吩咐仆役收拾外院厢房,将此处作为客房安排方应物居住。
项公子指着厢房道:“用具我就不撤走了,都给你留着。下次道试来了后,你继续住在这里,不须再另找别处了。”
忽然项成贤又悄悄塞给方应物一个锦囊,里面有几锭银子,分量不轻。方应物吓道:“如此厚赐,小弟何敢受之!”
“噤声!”项公子悄悄道:“你先拿着,一会儿就说是你借给我的。”
方应物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项公子见不得光的私房钱,想要通过他的手洗白了。自己今天不但要说媒,难道还要充当洗钱角色么?
方应物谢过。两人又上了正厅,项公子去把妻子请了出来,与方应物见面,这也算是两人关系极好的表示了,所谓通家之好也。
方应物与项氏娘子互相见过礼,一个称“方家兄弟”,一个称“项家嫂子”。
他虽不敢过多地端详,但草草打量过,见这项家娘子相貌端庄、面如满月、齿白唇红,待人笑容可掬,并不像是凶悍妒忌的女人。
洪公子有点言过其实罢?方应物想道。
项成贤站在自家娘子看不到的视线死角,对着方应物挤眉弄眼,暗示方应物去说纳妾的事情。
劝人娶妾这种事情,方应物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做。任他口才好,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这话怎么开口才好?
在项公子再三用眼神催促之下,方应物只得硬着头皮,斟酌词句对项氏娘子道:“在下知道有女子仰慕项兄,情实可怜,以致相思成病。在下不忍见其伤心薄命,想在其中做个说合人。”
项公子站在自家娘子背后,伸出大拇指赞了一下。从这里说起,角度选的甚好,首先引起同情心就好办了!
项氏娘子听到这里收起待客笑脸,轻哼一声,“方家兄弟小小年纪,说媒拉纤倒是很纯熟嘛?”
方应物大窘,前段时间有县里甚至邻县的十八路媒婆轮番登门。耳濡目染之下,当然也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了。
项氏娘子瞥了夫君一样,又对方应物道:“你们读书人,不去认真精研经典、讨论学问,整日里都琢磨些什么歪门邪道?难道四书五经上,教导你们纳妾么?”
方应物心思转了转,连忙辩道:“项家嫂子所言不错,《孟子》有之。《离娄章句下》篇云:齐人有一妻一妾,正所谓齐人之福也,项家嫂子敢说圣人不教人纳妾?”
项氏娘子愣了愣,项公子大喜过望,在身后又给方应物竖起了两个大拇指,不愧是善于解释经典的小才子。若认真钻研,将来会成为大师级人物的!
呆了片刻之后,项氏娘子却不服气道:“若照方家兄弟这说法,根据经义妾身也要再纳一夫。”
方应物还没说什么,项成贤先跳了出来,怒斥道:“胡言乱语!经义上怎么会有一女二夫!”
项氏娘子冷冷道:“岂不闻朱子为《大学》作序,序中云:河南程氏两夫。朱子都说过,为何妾身不得如此?”
我靠!方应物和项成贤暗暗吐血三升。朱子原句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被项夫人一口截断成了“河南程氏两夫”,真真是好截断!
项公子高声驳道:“哪有你这般胡乱截取经义!”
项氏娘子咄咄逼人道:“你们写八股文,题目不就常常截搭经义词句么?为何妾身就不能?”
这话倒也没错,八股文题目为了防止猜题和不重复,经常随意截断经书句子,然后再随便前言不搭后语的组合起来,形成怪异偏门的题目。
方应物悄悄擦了擦汗,可以断定这项氏娘子必然也是出自书香世家,竟然堵得他无话可说。
果然十分不好惹,难怪洪公子也铩羽而归躲之不及,自己不明内情才来当这个冤大头说客。
所以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罢!方应物趁着他夫妻二人说话时,转身就要走人。项成贤眼角瞥见找来的盟军打算临阵脱逃,连忙喊住道:“方贤弟慢着!”
方应物无奈立定,又听到项前辈对自家夫人说:“你执掌家用,只管推脱家中无钱,但这不成问题。方贤弟古道热肠,愿借给十两使用,今日他把钱都带来了!”
险些忘了还有这件事……方应物只得回来,从怀里掏出装着银子的锦囊递给项公子——正是先前项公子偷偷塞给他的那个。并豪气干云、十分大方地说:“何须挂齿,不用急着还!”
项公子手持锦囊,对着夫人摇了摇,“钱不是问题了,还有何话?”
“给妾身看看。”项氏娘子伸手道,项公子便把锦囊递给了她。
项夫人打开锦囊口子看了几眼,果真是白花花的银子,又轻轻在手中掂了掂,重量确实约摸十来两。
看完之后,她将锦囊收进自己的袖子,白了项公子几眼,忽然柔声道:“既然夫君真想纳妾,那么妾身情愿做小,这银子就当是买了我罢!”
方应物瞠目结舌,不由得对项前辈产生了万分同情。娶了这种妻子,怎么可能斗得过?他这辈子就死心罢……
今晚他方应物和项前辈两人齐上阵,居然也彻底惨败了!项前辈不但没有说服夫人,还将私房钱十两搭了进去,实在偷鸡不成蚀把米。
项夫人又转身面对方应物,再次笑容可掬,“方家兄弟,既然你视夫君为兄长,那妾身也算你长嫂。
忽地想起一门好亲事,嫂嫂欲在此为你参详参详,想必小兄弟不会驳掉嫂嫂这份脸面罢?
这家女子,只是相貌差了些。但也没关系,娶妻娶德,至于门户绝对配得上解元府第……”
方应物苦着脸,连连作揖道:“小弟我方才饮酒头晕,不能周全事情,先下去睡觉,两位就此告别。”
说罢,他便急急忙忙逃出了前厅。再不走人,连自己也要搭进去了!
次日,方应物起了床洗漱过后,便来到县学侧边小门所在的巷子里。昨天与那王书办约定好在这里见面,然后王书办想法子将他送进县学去。
等到了半个时辰,果然看见王书办悄悄过来,塞给他一套衣物,“换上这杂役短衣,一会儿让你冒充杂役进去,免得被别人注意到,惹出闲话就不好了。”
王书办这话在理。这次道试不仅仅是淳安县一个县,听说大宗师让南边邻县遂安的童生也过来一起集中考了,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县学附近,必须小心。
方应物只得换上粗布短衣,又将发髻弄得稍稍松散,勉强掩人耳目而已。
然后随着王书办加入了送菜的队伍,一直到了县学侧角小门外。
只能容纳单人通过的小门从里面打开,王书办等人却不进去,将几大筐蔬菜放在了台阶上,随即送菜杂役走了,而王书办和方应物退后到十步外等待。
其后便有几个杂役从里面出来,抬着菜筐向门内走去,王书办看看周围无人,趁机推了一把方应物,示意方应物跟上去。
方应物会意,连忙上前几步,抬起另一个菜筐,跟着前面人进了县学内部。
这几个杂役大概是提前得过打点的,没有对方应物表现出丝毫讶异,就好像方应物本来就是他们当中一员似的。
如此这般,方应物混进了已经被用作考场的县学。在县学内部,都是许入不许出的杂役和文吏,相对就松散得多了。
任由方应物转来转去,没人盘问检查。一刻钟后,他找到了位于后堂的提学官临时公房。
守在房门外的,是提学官长随,上次也随着李提学去过上花溪村。他见到方应物突然出现在面前,吓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